抑郁症专题讲座

合集下载

认识抑郁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认识抑郁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一、讲座概述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抑郁的讲座。

这场讲座由我国著名心理专家主讲,旨在帮助大家了解抑郁这一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对抑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抑郁的定义、成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

以下是我对这场讲座的心得体会总结。

二、抑郁的定义与成因1. 抑郁的定义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悲伤、失落、绝望等负面情绪,以及兴趣减退、能量下降等症状。

抑郁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2. 抑郁的成因抑郁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1)生物学因素:抑郁症可能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基因遗传等因素有关。

(2)心理因素:抑郁可能与个体的性格、认知方式、应对压力的能力等因素有关。

(3)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也可能导致抑郁。

三、抑郁的症状与诊断1. 抑郁的症状抑郁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症状:持续的悲伤、失落、绝望等负面情绪;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2)认知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

(3)生理症状:食欲减退、睡眠障碍、体重下降或增加、乏力等。

(4)行为症状:回避社交活动、自我否定、自责等。

2. 抑郁的诊断抑郁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排除其他疾病等因素。

心理专家会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诊断。

四、抑郁的治疗与预防1. 抑郁的治疗抑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可以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缓解抑郁症状。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认知方式,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2. 抑郁的预防预防抑郁的关键在于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学会应对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下是一些预防抑郁的建议:(1)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寻求专业帮助。

抑郁症主题演讲稿三分钟

抑郁症主题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沉重而又普遍存在的主题——抑郁症。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幸福和满足,但在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抑郁症这个“隐形杀手”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疾病。

它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低落,更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无助、绝望,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据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这个数字让我们震惊,也让我们反思:为什么抑郁症会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首先,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生活,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及时释放,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其次,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也是抑郁症的诱因之一。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港湾,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关系并不和谐。

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婆媳矛盾等问题,都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心理负担,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再者,个人心理素质的不足也是抑郁症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承受能力差,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此外,缺乏社会支持、生活单调乏味等也是导致抑郁症的因素。

那么,面对抑郁症,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正视抑郁症,消除对它的恐惧和误解。

抑郁症并非是一种不治之症,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积极寻求帮助,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其次,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压力。

在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者,我们要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

家庭是预防抑郁症的第一道防线,我们要关心家人,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同时,社会也要关注弱势群体,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以下是 7 条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1. 嘿,你知道吗?抑郁症可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哦!就像天有时会下雨一样,人的情绪也会有低落的时候。

例子:比如说你有时候不想出门,就只想待在房间里,这可能就是抑郁症的一个小信号啦!咱可别不当回事儿,得重视起来呀!
2. 很多人觉得抑郁症离自己很远,真的是这样吗?错啦!想象一下,抑郁症就像一只隐藏的小怪兽,随时可能冒出来。

例子:可能你身边那个总是笑嘻嘻的朋友,其实正在和这只小怪兽作斗争呢!我们得学会去理解和关心他们呀!
3. 抑郁症患者其实特别需要我们的陪伴,这好比在黑暗中有人拉你一把。

例子:要是你朋友得了抑郁症,多陪陪他聊聊天,就像给他点亮了一盏灯,这有多重要啊!
4. 别以为抑郁症治不好,那可不一定哦!就像爬山,虽然过程艰难,但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

例子:有的人通过治疗和自我调整,不就慢慢好起来了嘛,很神奇吧!
5. 对待抑郁症,我们不能歧视,要像对待受伤的人一样温柔。

例子:你会嘲笑受伤的人不能走路吗?当然不会啦!那对抑郁症患者也不能这样啊!
6. 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很关键呀,不然怎么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呢?这就像找宝藏要有地图一样。

例子:比如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些可都是线索哟!
7.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抑郁症患者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拥抱。

想想看,这一点点温暖可能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束光呢!例子:多简单呀,但作用可大着呢!
总之,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帮助那些正在受折磨的人慢慢走出来!。

关爱青少年抑郁症教育主题-远离抑郁症 课件(共22张PPT)

关爱青少年抑郁症教育主题-远离抑郁症 课件(共22张PPT)
面对学业产生挫败感。
• 离家出走:许多抑郁症青少年会离家出走,或打算离家出走。这些行为通常是一种求救信号。 • 滥用毒品和酒精:青少年可能会用酒精或毒品来试图“自我治疗”抑郁症。但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 低自尊感:抑郁症会引发并加剧丑陋感、羞耻感、失败感和无价值感。 • 手机成瘾:青少年可能通过上网来逃避问题,但过度使用手机和互联网只会增加孤独感,导致更加抑郁。 • 鲁莽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参与高风险行为,鲁莽驾驶、狂喝滥饮和不安全性行为。有些患抑郁症的
项重要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抑郁症防治科普宣教 力度,拍摄制作专业权威且通俗易懂的 抑郁防治科普宣传片,普遍提升公众对
抑郁症的认识,减少偏见与歧视。
学校向学生提供咨询检测点的分 布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引导学生
主动寻求咨询检测服务等。
了解少年抑郁症
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 治服务、评估体系。各级医 疗卫生机构要规范、持续开 展抑郁症防治等相关知识培
如何帮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正确认识和理解抑郁症,是我们和社会 要共同迈出的关键一步。
错误的认知、过度的解读、疾病的泛化……都会让「抑郁症」 变成一种吐槽,或者是一种刻板标签,而忽略了它背后一 个一个真实的人,以及他们真实的情绪和生活。
抑郁症是一场持久的战斗 如果发现了,别害怕,这才刚刚开始
谢 谢 观 看
青少年(通常是受到欺凌的男孩)会变得好斗和暴力。
如何帮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专注于倾听,而不是说教 家长要控制批评或说教的冲动
理解他们的感受 承认他们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悲伤就 能大大帮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既要温和也要保持执着 尊重孩子、让他们不会感觉不舒服,并强 调自己愿意去关心和倾听。
让孩子倾诉 如果孩子不愿对家长敞开心扉,可以让孩 子与值得信赖的第三方交流:孩子最喜欢 的老师、精神健康专业人士。

抑郁症知识科普课件PPT

抑郁症知识科普课件PPT

有自杀危险 自杀行为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睡眠形态紊乱 饮食障碍 生活自理能力下 降和丧
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护患关 安全检查

病情观察
阻断负性心理 保证睡眠
环境
适当营养
抑郁症
抑郁症的分类 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的护理
治疗期间抑郁症再次发作:维持期治疗:2~3年; 治疗期间发作3次或疗效不彻底:维持期治疗:5年,或
以上。
第四部分:抑郁症的护理
osteoporosis
抑郁症的病程和预后:
抑郁症首次发作:
自然病程:6~13个月;2年<20%; 复发:第1年 1/3;5年 50%; 慢性:1/4,持续5年缓解15%; 慢性中10%终身不能完全缓解; 抑郁症的结局与没有出现药物治疗前相似,累积复发率
双相II型障碍:1次或多次抑郁发作;1次或多次 轻躁狂发作;无躁狂发作。
第三部分:抑郁症的治疗
osteoporosis
药物治疗:
一线抗抑郁药物:氟西汀; 帕罗西汀; 舍曲林;氟伏沙 明 ;西酞普兰
抑郁症的维持治疗
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急性期治疗:4~6周;巩固期治疗: 3~6个月;维持期治疗:6~9个月;
第四部分:抑郁症的护理
osteoporosis
交谈:
谈话中不应回避有关自杀的内容,不怕重复 公开坦率地交谈与分析不会促成自杀
谈话中常涉及的问题:
是否觉得活着没意思;是否有轻生或自杀的想法;是否已考虑具体措施;是否采取过行动 如果存在以上情况:进一步询问起因、时间,频率,当时的环境和体验,目前的态度
第四部分:抑郁症的护理
osteoporosis
观察:
自杀意念出现后可有各种反应和变化:

走近抑郁症专题知识讲座

走近抑郁症专题知识讲座

走近抑郁症专题知识讲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影响了全球数以亿计的人们。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提高社会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度,我们特别举办了这场抑郁症专题知识讲座。

以下将为您介绍抑郁症的定义、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

一、抑郁症的定义抑郁症,即临床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其特点是情绪低落、兴趣和活力减退,并伴有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认知方面的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持续性的情绪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兴趣和愉悦感、精力不足以及注意力和自我评价的改变等症状。

他们可能会变得消极、悲观,失去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睡眠障碍、食欲改变以及身体不适也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

三、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目前,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或调节神经递质的活动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心理治疗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和调整负面情绪,并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四、预防抑郁症的方法预防是抑郁症管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与亲友交流,避免过度压力等,都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五、走出抑郁症的方法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患有抑郁症,不要绝望,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您走出抑郁症的泥沼。

与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及时咨询和治疗,接受专业的治疗方案,建立支持体系,改善生活环境和自我调节能力,都是走出抑郁症的重要方法。

六、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与支持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对于个体和社会都造成着巨大的负担和影响。

我们应该增加对抑郁症的关注和理解,避免对患者的歧视和误解。

建立支持体系,提供专业的治疗服务,同时也需要加强抑郁症的预防与宣传教育,共同为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尽一份力量。

七、结语通过这次抑郁症专题知识讲座,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抑郁症这一严重的心理疾病,并加强对抑郁症的关注与支持。

抑郁症讲演稿ppt课件

抑郁症讲演稿ppt课件

Am J Psychiatry. 2001;158:131-134.
研究证据支持低剂量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 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
当同时合用抗抑郁药时,选择抗精神病药物
时应依据患者以前对药物的反应、主要不良反应
、患者的喜好以及额外经济负担来考虑。
加用非典型药物能够增加15%至40%的缓 解率。 除了接受药物治疗之外,患者也需要学会 如何对待自己的疾病以及以何种方式改善其社
Demyttenaere K,2001; Frank E,2001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现状 (3)
临床事实: 1、1/3的病人会成为难治性病人;
2、至少20%的病人可出现药物性躁狂;
3、临床痊愈率不理想,50%有残留症状;
4、不是所有的抑郁症病人具有自知力;
5、治疗的依从性相当不理想。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现状 (4)
Stahl SM. J Clin Psychiatry 2002; 63:1.
需要加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当希望快速起效时 当患者因缺乏疗效而心灰意冷时
当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时
当社会心理功能极度受损时
Kitner GI, Ryan CE, Solomon DA. Realistic expectations and a disease management model for depressed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symptoms. J Clin Psychiatry. 2006;67:1412-1421e
帕罗西汀(赛乐特)
抗抑郁作用与TCA相似,副反应小。目前研究 用于情感性障碍和肌阵挛综合征的治疗。适用于各 种抑郁症以及伴有明显焦虑症状、睡眠障碍的抑郁

抑郁症讲座演讲稿三分钟

抑郁症讲座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抑郁症。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接下来,我将用三分钟的时间,为大家简要介绍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思维迟缓、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

据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抑郁症呢?抑郁症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2.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等不良环境,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3. 生理因素:抑郁症患者的脑部神经递质失衡,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

4. 心理因素:个体性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等心理因素也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了解了抑郁症的病因,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抑郁症的危害。

抑郁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身心健康:抑郁症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身心疾病。

2. 影响人际关系: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难以与人沟通,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 影响学业和事业:抑郁症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可能导致学业和事业受挫。

4. 增加自杀风险:抑郁症患者内心痛苦,容易产生自杀念头,自杀风险较高。

那么,如何预防和应对抑郁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 增强心理素质: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2.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寻求社会支持。

4. 寻求专业帮助:当出现抑郁情绪时,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专业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重度抑郁者:住院治疗+药物治疗+电 抽搐治疗+认知矫正心理治疗
3:有消极观念或自杀行为者的干预:住院 治疗+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认知矫正心 理治疗
六 干预方法介绍(二)
认知矫正心理干预疗法介绍: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心理特点是:存在有负性自动想法 (不经逻辑自动产生的负性想法)—存在认知曲解或 逻辑错误(绝对性思考问题+以偏概全的思维+任意推 断+过度引申+过度夸大或缩小+内向性攻击)—存在 潜在性的功能失调性假设(历年形成的易患素质)
四 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的早期识别(一)
如果某人在近期出现下列现象时,应考虑患有抑
郁症并可能出现自杀的可能性:
1:发现某人在交往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悲观情绪;甚至表 露出自杀意愿时;
2:发现某人近期曾出现过自杀未遂行为,尽管事后当事 人否认心理上有压力时;
3:发现某人近期行为有反常,热衷于讨论自杀的方式或 特别回避自杀的话题,如无端拒绝医治或家人照顾; 原有的焦虑不安突然转为安静时;
4:某人突然加班加点,工作异常努力,但现实中并无此 必要;
5:某人近期的情绪表现变化太大、太快;高度紧张、焦 虑不安、悲伤恐惧或部分人表现得过于恼怒、敌对、 失望和无助;
四 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的早期识别 (二)
6:军人出现抑郁的早期表现: 新兵:学习训练成绩不理想;生活不习惯;战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 不和谐等导致自卑、孤独、无助感。 老兵:对学习训练产生厌倦;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掺杂着目的— 立功否?受奖否?尖子?提干否?否则?)等导致自卑、孤独、 无助感。 军校学员;地方学生入伍者;基层部队带兵干部;部队机关干部; 女军人;特殊岗位军人(飞行员、空降兵、潜艇艇员、驾驶员、 单亲士兵;特殊环境下的军人、伤残军人;军事训练中的军人; 军事演示中的军人;面对突发事件中的军人;高技术战争中的军 人;等等可举一反三);
二正常情感反应的特点(二)
附:我国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在除了具备一般人群的正常心理特 点以外,还应该具有下列特点(王应立标准,共8项):
1适应艰苦严格的军事生活,对各种军事事件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2情绪稳定,行为反应适度,对军营内各种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应付 能力; 3充分了解自己,有自尊心,在军旅生活中制定的各种目标切合实际; 4意志坚定,毅力持久,有自信心,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有解决复 杂问题的能力; 5能从经验中学习,军事技能形成快,改造容易,能适应现代战争的 要求; 6心胸开阔,热爱军队集体,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处理好 部队内、 外各种矛盾; 7不感情用事,不固执,但有独立见解; 8个人的需求在符合部队规范下达到适当满足;
二正常情感反应的特点(一)
1 正常人的情感反应能依其所处环境及
心理背景来解释
2 情绪的发泄与控制在适合的范围(马斯洛标准之一)
3 情绪稳定乐观,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 信和满足;善于从生活中寻乐、对生活充 满希望,反之为不健康的情感反应(上海卢家楣标 。 准之一)
4 军人的心理健康在情感方面的体现为:② 情绪稳定,行为反应适度,对军营内各种 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应付能力; ⑥心胸开 阔,热爱军队集体,良好的人际关系;⑦ 不感情用事,不固执,但有独见;(详细 见下张幻灯片)。
本要素之一;情感(或情绪)的概念
1构成人类心理活动(功能)的主要组成份:
感知觉功能+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与行为 +智能(注意、记忆、)等。
2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功能是指人类个体对现实环 境和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以及所采取 的态度:如痛苦≒愉快;情绪高涨≒情绪低 落;表情喜悦≒表情忧愁;语音高亢≒语音 低沉;动作减少≒动作增多;自我感觉良好 ≒自我感觉不良;洋洋得意≒自责自卑;自 我夸大≒自责自罪;不计后果、行为鲁莽≒ 消极悲观、自伤自杀,等。
3:具有典型抑郁发作的心理障碍者,具有以下特点 (CCMD标准):在情绪低落且与环境不相称的基础 上,出现下列中的4项以上:①兴趣丧失或无愉快感;②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 低、自责、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我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 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伤、自杀行为;⑦睡眠障碍;⑧食欲下 降或多有体重降低;⑨性欲减退;
7:寻找可能出现抑郁反应或抑郁症时的外部因素(见附表一);
8:寻找可能出现抑郁的内部因素(见附表二);
五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筛选工具
一:抑郁自评量表(附表三,贝克抑郁问卷,BDI—21 项,分四级评定严重程度:0—无抑郁;轻度抑郁— 大于5分;中度—大于10分;重度—大于15分)
二:抑郁自评量表(附表四,自评抑郁量表,SDS—20 项,分。抑郁严重指数=各项累计分/80,最高总分; 指数范围:0.25~1.0之,按指数越高,判定严重程 度越重: )
三 典型抑郁症状(抑郁发作) 的特点
及危险后果(危险后果)
1:具有抑郁发作的心理障碍者,其抑郁心理可随着环境及自身状态 的变化,由量变转化为质变(抑郁症),由此导致对自身及他人 人生安全方面的危胁,这是由抑郁心理转化为抑郁症时的最严重 的后果。
2:抑郁症患者最直接的危险性在于抑郁心理中的负性情感体验而导 致的自杀并由此产生的自伤、自残、自杀及扩大性自杀结果。终 生自杀率为15%。
三 典型抑郁症状(抑郁发作) 的特点
及危险后果(特点)
1:特点是出现抑郁情绪的人总是以坏的心理态度看待 自身和环境。
2:具有典型抑郁发作的心理障碍者,具有以下特点 (ICD标准):在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 力不济的基础上,出现下列中的2项以上:①注意力下
降;②自我评价降低;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④认为前途暗 淡悲观;⑤自杀或自伤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⑦食欲下降;
抑郁症专题讲座
256医院精神科 周小东主任 2006年6月
讲座提纲
一 情感反应是构成人类心理状态的基本要 素之一;情感(或情绪)的概念
二正常情感反应的特点 三典型抑郁症状(抑郁发作) 的特点及危
险后果 四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的早期识别 五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筛选工具 六干预方法介绍
一 情感反应是构成人类心理状态的基
3:自伤、自残、自杀及扩大性自杀者中,75%~85%者为患有抑郁 症者所为。
4:患有抑郁心理障碍或抑郁症的患者,不一定都出现自杀的后果, 但合并有以下因素者,自杀的风险性将大大提高,应引起重视:
①抑郁症病情严重,且有反复出现的自杀观念或行为者(可无明 显的诱因可查);部分患者在症状的缓解后期风险性更大;②合 并遇有重大灾害或重大负性生活事件;③遭受沉重的精神打击或 有巨大的精神压力;④中年或中老年;⑤单身、离婚或寡居;情 感纠纷;⑥社会经济地位低;就业、住房;⑦春夏季节出现;⑧ 合并有严重的躯体疾病;⑨急性发作;⑩病前性格有缺陷:敌对 易怒、脆弱敏感、过份依赖等。
三:抑郁状态问卷(附表五,DSI,按1~4级记分)
四:临床常用抑郁量表(附表六:HAMD,24项版本, 分0~4级严重程度评定法—无抑郁-小于8分、轻-大于 20分、中-大于20分、重-大于35分、极重度-大于35 分)
六 干预方法介绍(一)
按照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干预:
1:轻~中度抑郁者(无消极观念者):药 物治疗+认知矫正心理治疗
由上述三方面的心理问题而围绕着情感反应出现认知三 联症:患者对自我的消极认识(把自己看成“三无 者”);患者对自己经验的消极解释(总认为自己与 快乐无缘);患者总以消极的态度认识未来(总认为 未来生活充满了挫折和失败,看不到胜利)—导致抑 郁发生;
疗法过程:与患者一道认识负性自动想法,然后共同分 析认知和情绪间的恶性联系,再进一步识别和改变患 者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从而改变患者的认知结构 以求治疗;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