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1. 什么是蛋白质组学?好吧,咱们先聊聊什么是蛋白质组学。

想象一下,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有它的角色,而这些部件就是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这些蛋白质的科学。

通过它,我们能够了解它们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在身体里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就像侦探破案一样,蛋白质组学帮我们解开生命的奥秘。

真是既神秘又有趣,尤其是当你发现一些小细节时,那种“啊哈!”的感觉,简直让人兴奋得想跳起来!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2.1 样本准备首先,样本准备可是一门艺术。

你不能随便拿个东西就往实验室一扔,这样可不行哦!一般来说,样本可能是血液、细胞或者组织。

准备这些样本时,注意卫生和安全,搞得像开派对一样,干净利索才行。

样本收集后,我们需要把它们冷藏,保持它们的新鲜度,毕竟没人想要一份过期的蛋白质套餐,对吧?2.2 蛋白质提取接下来,我们进入蛋白质提取的阶段。

想象一下,像是在厨房里做大餐,首先要把食材准备好。

提取蛋白质就像把牛肉从牛排里切下来,一刀切下去,油油的鲜香就出来了。

我们用各种化学试剂,像是盐酸、乙醇这些,来分离出蛋白质,得小心别让它们变成一团糟。

处理得当,才能确保后面的分析顺利进行。

3. 蛋白质分析3.1 质谱分析然后就是蛋白质分析环节。

这时候,质谱仪就像一位高级侦探,能够识别出蛋白质的身份。

你可以把质谱想象成一个超级厉害的放大镜,它能让我们看到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分析结果能告诉我们这些蛋白质的种类、数量,甚至还可以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

哇哦,真的是一门高科技的艺术呢!3.2 数据解读最后,我们得对数据进行解读。

就像读一本悬疑小说,刚开始可能没看懂,但越往后看越有趣。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数据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但一旦你理解了其中的奥妙,简直就像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找到疾病的潜在标志物,或者探索新药物的目标,真是让人感到自豪的工作!4. 实验方案小贴士当然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几个小贴士可以帮助你事半功倍。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蛋白质组学那可是超级厉害的领域呀!就像一个神秘的宝库,等着我们去探索。

先说双向凝胶电泳,这就好比在大海里捞针。

先把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步骤呢,就是将样品溶解在特定的缓冲液中,然后在电场作用下让蛋白质在凝胶上跑起来。

哇塞,不同的蛋白质就会跑到不同的位置。

注意事项可不少呢,样品制备得干净不?缓冲液选对了没?要是搞不好,那结果可就差之千里啦。

安全性嘛,一般没啥大问题,只要操作规范,不会有啥危险。

稳定性呢,就得看实验条件控制得好不好啦。

这方法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了,比如研究疾病发生机制。

优势就是可以直观地看到很多蛋白质的分布情况。

就像你有一张地图,可以清楚地知道宝藏都在哪里。

实际案例嘛,在癌症研究中,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可以发现一些与癌症相关的特殊蛋白质,为治疗提供新方向。

质谱分析呢,简直就是蛋白质组学的超级侦探。

把蛋白质打碎成小片段,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小片段来确定蛋白质的身份。

步骤就是先对蛋白质进行酶解,然后把这些小片段送入质谱仪。

嘿,这可得小心操作,酶解的条件得把握好,不然结果就不准确啦。

安全性也挺高的,只要仪器正常运行,一般不会有危险。

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仪器的性能和操作的规范性。

应用场景广泛得很,药物研发就离不开它。

优势就是非常灵敏,可以检测到微量的蛋白质。

这就像一个超级放大镜,能让我们看到那些平时看不到的小细节。

实际案例呢,在新药研发中,质谱分析可以帮助确定药物的作用靶点。

蛋白质芯片呢,就像一个魔法盒子。

把不同的蛋白质固定在芯片上,然后与样品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步骤就是先制备芯片,然后进行杂交反应。

这过程中要注意芯片的质量和反应条件哦。

安全性也不错,没啥大风险。

稳定性要看芯片的保存和使用方法。

应用场景很多,比如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优势就是高通量,可以同时检测很多蛋白质。

就像一个超级市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商品等你来挑选。

实际案例嘛,在疾病诊断中,蛋白质芯片可以快速检测出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常用方法

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常用方法

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常用方法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一门关于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研究,它在生物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质谱法、二维电泳法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比较。

质谱法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对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

质谱法有两种主要类型:质谱-质谱联用(MS-MS)和质谱成像(MSI)。

质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质谱和质谱技术,可以对复杂的样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同时还能确定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功能。

质谱成像技术则可以在样本表面上实时进行蛋白质定量和定位。

与质谱法相比,二维电泳法是另一种经典的蛋白质组学技术。

二维电泳法通过两个连续的电泳步骤将蛋白质在空间和pH梯度上进行分离。

第一次电泳通常使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将其分离出来。

然后,使用SDS-电泳技术将蛋白质按照分子量进行分离。

二维电泳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优点,但是它在分析大量样品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蛋白质组学方法。

它通过将蛋白质分子固定在芯片表面上,使用流式细胞仪等设备对蛋白质进行高通量的鉴定和定量。

蛋白质芯片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和高自动化性的特点,可以同时分析多个样本,因此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非常受欢迎。

除了上述常用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例如,蛋白质亲和纯化技术可以通过结合靶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或配体来寻找特定蛋白质,并从中分离出目标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如酵母双杂交技术和亲和纯化-质谱法,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网络。

综上所述,蛋白质组学研究涉及多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样本特性和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将越来越多样化和多样性,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工具来揭示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

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

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在细胞、组织或生物体水平上的表达、修饰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下面是蛋白质组学中常用的方法的比较:1.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质谱法是蛋白质组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质量-电荷比(m/z)分析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可用于鉴定蛋白质序列、翻译后修饰和互作蛋白等。

- 优点: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可定量、可鉴定多种翻译后修饰。

- 缺点:不适用于大规模分析、需要高度精确的质谱仪器。

2. 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GE):2DGE 是将蛋白质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相结合,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进行分离。

- 优点:分离效果好、可获得蛋白质的相对丰度、可鉴定翻译后修饰。

- 缺点:不适用于低丰度蛋白质、定量不准确、有偏性。

3. 差异凝胶电泳(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 DIGE):DIGE 是在2DGE的基础上引入荧光标记,同时分析多个样品的差异。

- 优点:高通量、高灵敏度、定量准确、可鉴定多种翻译后修饰。

- 缺点: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试剂、荧光标记可能影响蛋白质性质。

4. 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 Microarrays):将蛋白质固定在固相载体上,通过与样品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来鉴定和分析蛋白质。

- 优点:高通量、高灵敏度、可进行蛋白质互作研究。

- 缺点:需要提前知道蛋白质的种类和性质、鉴定结果受固相载体和信号放大的影响。

5. 蛋白质组测序(Protein Sequencing):通过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解析出来来鉴定蛋白质。

- 优点:可以获得蛋白质的全序列。

- 缺点: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样品、操作复杂、需要特殊设备。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1. 蛋白质组学的神奇世界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蛋白质组学。

这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蛋白质这个小家伙的学问。

想象一下,蛋白质就像是一群勤奋的工人在身体里干活儿,它们负责各种任务,比如修复受伤的细胞、传递信息等。

了解这些“工人”的工作方式、合作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健康和疾病。

这就像揭开了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的封面,里面充满了惊喜和知识的宝藏。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怎么才能深入了解这些小家伙们呢?1.1 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得知道蛋白质组学是什么。

它是一门研究蛋白质全貌的学问。

也就是,不仅仅看单个蛋白质,而是把所有蛋白质都放在一个“大杂烩”里研究。

想象一下,你在一家大餐厅里,看到了一整桌丰盛的菜肴,这就是蛋白质组学的“全景图”。

我们不仅要知道每道菜是什么,还得了解这些菜肴如何搭配,如何一起让你胃口大开。

通过蛋白质组学,我们可以发现哪些蛋白质在特定的疾病中“捣乱”,哪些在健康状态下“勤勤恳恳”。

这就好比你在看一部精彩的电视剧,不只是盯着主角,而是要了解所有配角、剧情的每个细节。

1.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那么,如何进行这些研究呢?首先,科学家们会用一种叫做“质谱分析”的技术。

这就像是给蛋白质做个超级详细的X光检查,能够精确地知道每个蛋白质的“身份信息”。

其次,还有一种叫做“二向色谱”的技术,它能帮忙把混乱的蛋白质样本整理成条理清晰的“小档案”。

这些技术就像是给你提供了一本超级强大的工具书,让你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蛋白质的真实面貌。

2. 实验方案的细节了解了基本概念和方法,我们再来说说实验方案。

做蛋白质组学实验,就像是调制一道复杂的美食,需要准备许多食材,还要按照步骤来操作。

首先,你得从样本中提取蛋白质。

这一步就像是把食材从冰箱里拿出来,准备好各种配料。

接着,把这些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

这时,实验室里就变成了一个“厨房”,各种仪器和试剂就像是厨具和调料,为你制作出最精美的“蛋白质大餐”。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蛋白质组学是运用先进的分析技术,通过对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子进行检测、分离、同位素标记与定量等方法,研究不同细胞型、组织型、发育阶段以及病变状态等生物样本中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性调控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涉及生物化学、蛋白质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也涉及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运用了各种生物学技术和数学模型,将复杂的生物体蛋白质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更好地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蛋白质分离与鉴定:蛋白质分离是蛋白质组学的基础步骤,其目的是从生物样本中提取蛋白质。

常用的技术包括凝胶电泳、膜分离、微萃取、液相色谱法以及离心分离等。

蛋白质分离之后,还需要进行鉴定,以获得蛋白质的名称及其细胞定位等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研究。

常用的方法包括凝集试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以及二级结构分析等。

二、定量蛋白质组学:定量蛋白质组学是指利用有效的检测技术,对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获得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性调控情况的精确信息。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包括酶标记蛋白质定量、质谱定量以及流式细胞蛋白质定量等。

三、蛋白质组学的应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结果可以用来研究基因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疾病机理等方面的问题。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复杂性,并为有效的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它还可以用于研究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前景广阔,它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当前生物学上的实际问题,还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研究基础。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量的增加,蛋白质组学技术将会为生物学研究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
1. 蛋白质组分离技术
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先要做的就是将蛋白质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质。

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包括凝胶电泳、液相色谱和质谱等方法。

其中,凝胶电泳是最常用的蛋白质组分离技术之一,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二维凝胶电泳(2-DE)等。

蛋白质组学的目的在于研究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因此鉴定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比较流行的蛋白质组鉴定技术主要包括质谱和基因组学方法。

其中,基因组学方法包括通过对已知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来鉴定和预测蛋白质序列。

而质谱则主要是通过对蛋白质的分子量和氨基酸序列等特征进行分析和鉴定。

蛋白质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密不可分,因此研究蛋白质的表达非常重要。

目前可供选择的蛋白质组表达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和化学合成技术等。

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最常用的表达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将外源DNA序列转化到宿主细胞或者器官中来表达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研究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利用计算机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其中涵盖了数据清洗、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建模等多个方面。

此外,还需要采取一些数据可视化的方法,以让研究人员更直观的观察和理解数据。

蛋白质组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

例如,蛋白质组学在癌症诊断、药物靶点鉴定和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这些应用也推动了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

总之,蛋白质组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可以解决大量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对于深入探究蛋白质生物学领域的各种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是两个相关但独立的科学领域。

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的结构、组织和功能的学科;而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组的结构、组织和功能的学科。

这两个学科在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

一、基因组学的方法研究1. 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精确地测定基因序列,从而加深对基因的认识,揭示基因功能和遗传变异的机制。

此外,基因测序技术还可以用于识别新的基因和同源基因的关系,推断物种间的进化关系等。

2.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基因检测技术。

它通过将数千或数万个基因序列固定在芯片上,利用探针检测样品DNA的水平表达或遗传变异情况,以此来实现对基因的检测和分析。

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技术,它可以针对任意基因进行精确定位的敲除、修饰、插入或替换等操作。

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治疗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基因组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1. 二维凝胶电泳二维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

它通过将蛋白质样品依据等电点和分子量两个维度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和检测。

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2. 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它利用蛋白质分子的质量-荷比比值和离子化能量等特征来进行检测和分析。

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3. 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效率的蛋白质检测技术。

它通过在芯片上把数以万计的蛋白质进行蛋白质互作和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等实验,从而实现蛋白质的检测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样量 小; 分 辨 率高; 设 备 简单
该 技 术受 蛋 白 质 固 定 化技 术 以 及 载 体 材料 选 择 的 限制
主要是研究 差异 显示的 蛋白 质以 及 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高通 量快速筛 选
2. 2. 3 生物传感芯片质谱 生物传感芯片质谱是定性和定量检测蛋白质
间相互作用, 并对其进 行鉴定的方法 [ 9] . 它是以 表面等离子激原共振 SPR 为基础的生物分子相
高效液相色谱 ( h igh perform ance liqu idchrom atography, HPLC ) 最 初 被用 于 分离 蛋白 质 或多 肽. 近年来, 高效液相色谱已成功应用于蛋白质组 学中, 它是基于样品分子在固定相 (柱填料 )和流 动相 ( 淋洗液 ) 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而实现样品 分离的. 无须变性处理样品, 可实现上样、收集、在 线分析的自动化. 与双向电泳相比, 它具有快速、 分辨率高的优点 [ 3] . 2. 1. 3 毛细管电泳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十分活跃的研究 领域.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蛋白质组学的 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近几年, 国际上有关蛋白质组 学的研究文献也呈指数级上升. 目前, 蛋白质组学 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热点领域, 蛋白质组研 究的开展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的里程碑, 也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核 心内容.
2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蛋白质分离技术、鉴定技 术 ( 如生物质谱技 术 )、蛋白质相互作用分 析技术以及生物数据库 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的关键技术. 近年来, 这些技 术有了较快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
收稿日期: 2010- 10 - 11
的方法. 2. 1 蛋白质分离技术 2. 1 . 1 双向电泳
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数 学的基础上逐步发 展而形成的一 门新兴交叉学 科, 是以理解各种数据的生物学意义为目的, 运用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手段进行生物信息的收集、加 工、存储、传播、分析与解析的科学 [ 15] . 在蛋白质 组学研究中, 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用于诠释实验 结果, 以发 现 蛋 白质 的 结 构、功 能 及 其 相 互作 用 [ 16] . 常用的数据库有: SW ISS- PROT、BLO CK S、 SMART、PROSITE、W ORLD - 2DPAGE、EMBL、 GenBank、DDB J、P roC lass、PR INTS、MASCOT、PRO TOMAP、DOMO、PDB 等.
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
白混合物通过消化得到各种肽段, 上样于强阳离
2. 2 蛋白质鉴定技术
子交换柱, 然后不连续梯度洗脱到反向色谱柱上,
2. 2. 1 生物质谱技术
再用具备梯度洗 脱能力的洗脱液 洗脱反向色谱
生物 质 谱 技术 是 通 过 测 定 样 品 的 质荷 比 柱, 对洗脱液直接用质谱进行解析 [ 6- 7] . M aor等
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 有的局限性, 如 L eu和 Ile、Lys和 G ln 不能区别;
术. 包括毛细管自由流动电 泳、毛细管区带电泳 有些多肽的固有序列不能用质谱测定; 无法区分
等. 其优点是可实现在线自动分析, 可用于相对分 分子量和带电电荷相同的同分异构体等. 最为重
子质量范围不适于 2- DE 的样品; 其缺点是存在 对复杂样品分离不完全的现象 [ 4] . 毛细管电泳实
能 鉴定 经 翻 译 后修 饰 的 天然蛋白
过程相对复杂
常用来确定 生理 条件下 目的 蛋白 在 细胞或组织 内是 否存在 与其 相互 作 用的蛋白质; 具有高表达量 的目标蛋 白
串联 亲 和纯 化 ( TA P ) 技 术
利用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蛋白标签, 经 过两步连续的 亲和 纯化获 得更接 近自 然状 态 的 特 定 蛋 白 复 合 物 的 技 术 [ 13- 14].
( m /z ) 来进行成分和结构分析的, 是蛋白质鉴定 用此法鉴定出 294种带 GST 标签的泛素结合区
的主要技术 [ 5] . 它具有 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且易 域捕获的蛋白质 [ 8] . 其缺点是不能量化.
表 1 蛋白质相互作用主要分析技术比较
技术名称 酵母双杂交
作用机理 只有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 其 中的诱饵蛋白 结合 于报道 基因的 启动 子才能启动报 道基 因在酵 母细胞 内的 表达, 通过检测报道基因表达产物判别 作为 诱饵 和 靶蛋白 的两个 蛋白间 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 10] .
不 破坏 复 合 物 的结 构; 结 果准确性高
在 高 等真 核 细 胞 中 的 应用 受 到 限 制
适用于研究 自然 条件下 的蛋 白质 相 互作用
同位 素 亲和 标 签 ( ICAT ) 技术
利用稳定同 位 素稀 释 原理 发明, 应 用 MA LD I- TOF 和 LC /M S /M S 进行 蛋白 质差异表达的定量分析技术.
优点 灵敏度高
缺点
适用范围
易 产 生假 阳 性 结 果; 只有定位于 核 内 的 相互 作 用 蛋 白 才 能确 保 报 告 基因的激活 [ 11]
常用于发现 和研 究新蛋 白质 的相 互 作用和功能, 以及无损地研 究抗原和 抗体的相互作用
免疫共沉淀
利用非变性剂裂解完整细胞. 细胞内许 多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保持下来. 如果蛋白 质 X 用其 抗体 免疫 沉淀. 则 在细胞内与 X 稳定结合的蛋白质 Y 也 能沉淀下 来. 蛋白 质 Y 的 沉淀 是基 于 与 X的物理 性 相互 作用, 被称 为免 疫 共沉淀 [ 12] .
[ 4] G arcia- C am pana AM, et a.l D erivatizat ion of b iom olecu les for chem ilum inescent detection in cap illary electrophoresis [ J] . J C hrom atogr B A nalyt Technol B iom ed L ife Sc,i 2003, 793 ( 1 ) : 49- 74.
要的是仪器较昂贵. 2. 2. 2 多维蛋白质鉴定技术
际上包含电泳、色谱及其交叉内容, 它使分析化学
多维蛋白 质鉴定 技术 ( m ultid im ensiona l pro
得以从微升水平进入纳升水平, 并使单细胞分析, te in identif ication technology, M udP IT ) 是指将总蛋
第 26卷 第 3期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NATURAL SC IEN CES JOU RNAL OF HARB IN NORMA L UN IVER SITY
V o.l 26, N o. 3 2010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
张玮钰, 崔继哲
(哈尔滨师范大学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较为重 要的蛋白质分离、蛋白质鉴 定、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
对 混合 样 品 进 行直 接 测 试 而不 需 分 离; 能鉴 定 低 丰度蛋白质
无 法 检测 不 含 半 胱氨酸的蛋白 质; ICA T的相 对分 子 量较小, 增加了 数 据 库 搜索 算 法 的 复杂性
适用于混合样品的定量分析
蛋白质芯片
将蛋白质排 列在 固定 支持 物 (如玻 璃 片, 多孔胶片 或 微井 ) 上, 将 标 记后 的 探针靶分子与微点阵进行杂交, 用合适 的检测系统对 靶蛋 白进行 定性或 定量 分析.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分离; 蛋白质鉴定
1 蛋白质组学
1994年 W ilk ins和 W illiam s[ 1] 提出了蛋白质 组学 ( P ro teom ics) 的概念.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特定 环境、不同条件、不同细胞类型或特定生长发育阶 段某个细胞或某种组织的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 质. 研究内容包括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鉴定 和定量分析、翻译后修饰、亚细胞定位、生理功能 及其相互作用网络等. 蛋白质组学从整体蛋白质 的水平, 更深入、更接近生命本质的层次去发现和 探讨生命活动的规 律及重要生理 病理现象的本 质.
[ 3] R om ijn E P, et a.l R ecen t l iqu id ch rom ato- graph ic- ( tan dem ) m ass spectrom etric app lications in p roteom ics [ J] . J C hrom atogr A, 2003, 1000( 1- 2 ): 589- 608.
毛细管电泳 ( capillary e s, CE ) 又 称高效毛细 管电泳 ( high perform ance capillary e
84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年
lectrophoresis, H PCE) , 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 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但质谱技术还存在一些固
[ 5] 钱小红, 等. 蛋白质组学: 理论与方法 [ M ] . 北京: 科 学出版 社, 2004: 1- 343.
[ 6] W ashburn M P, et a.l Large- scale analysis of the yeast pro teom e by m u ltid im ens ion al protein ident ification tech - nology [ J] . N at B iotechno,l 2001, 19( 3) : 242- 247.
3 展望
虽然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很多, 但每种方 法都有不足之处. 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 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拓展, 新技术方法 的不断突破, 蛋白质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和生物 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完善, 蛋白质组学必将取得突 飞猛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