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案例《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案例《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一个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规律,并为今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打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抽象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生以前做实验时,都用到过天平,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来解决本节课问题。

师:同学们,咱们在做实验的时候,用到过天平,如果天平两边保持平衡,说明什么问题呢?生:说明两边的重量是相等的师:好,同学们,我们利用天平的原理来用等式表示左右两边的关系好吗?

生:好

师:(展示课件)现在天平是平衡的,我们怎么表示它们的关系呢?

生:x=10

(二)、1、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

从x=10比较容易理解的基本等式,利用动画演示,得出一组等式:x+20=10+20,并试着比较它们的区别。

师:我们两边都加上20克的砝码,天平还是平衡的,这个关系怎么表示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说明:x=10 X+20=10+20天平两边都是平衡的)

生:x+20=10+20

学生活动: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2、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

由x+50=60,利用动画中的两边都同时去掉30,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引出另一个等式:x+50-30=60-30,并试着比较它们的区别。

师:我们两边都去掉30克的砝码,天平还是平衡的,这个关系怎么表示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说明:x+50=60 x+50-30=60-30天平两边都是平衡的)

生:x+50-30=60-30

学生活动:学生比较得出的两组相应的等式,并总结出规律。

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天平图的各个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语言来描述发现,与同桌交流。这样由具体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深化认识,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动画展示得出了两组等式

(板书)X=10 X+20=10+20

x+50=60 x+50-30=60-30

我们观察一下这两组等式,从它们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通过比较,总结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师生归纳,教师讲解:

出示幻灯片,利用刚才得出的两组等式进行对比发现,得出等式的基本性质1。

五、案例反思:

(一)让学生通过观察中去发现:

通过具体的操作为学生探究问题,寻找结论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富有启发性、引领性,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并掌握了知识。

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

(二)发散思维,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对学生的五花八门的想法不急于评价,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一理,归纳出等式的性质1。通过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放手发动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发散学生思维,评价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7.1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等式的性质的过程,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等式变形。 3、通过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雷峰塔:吴敬是我国明代的数学家,是《九章算法比类大全》的作者,他的一首诗至今尚在流传: 巍巍宝塔高七层,点点红灯倍加增。灯共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你能做出这道古代的数学题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进入神奇的一元一次方程世界,7.1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学习。 二:学生交流与探索 交流与发现一 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1)小莹今年a岁,小亮今年b岁,再过c年他们分别是多少岁? (2)如果小莹和小亮同岁,(即a=b),那么再过c年他们的岁数还相同吗?C 年前呢?为什么? 从(2)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我的发现: 交流与发现二 (4)一袋巧克力糖的售价是a元,一盒果冻的售价是b元,买c袋巧克力糖和买c盒果冻各要花多少钱? (5)如果一袋巧克力糖与一袋果冻的售价相同(即a=b),那么买c袋巧克力糖和买c盒果冻的价钱相同吗? 从(5)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我的发现: 试一试: 如图,已知线段a、b、c,其中a=b,c

学以致用 例1: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整式,使等式成立,并说明根据的是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以及是怎样变形的。 (1)如果2x-5=3,那么2x=3+____ (2)如果-x=1,那么x=____ 练习一:回答下列问题: (1)由等式a=b 能不能得到等式a+3=b+3?为什么? (2)由等式a=b 能不能得到等式 = ?为什么? (3)由等式x+5=y+5能不能得到x=y ?为什么? (4)由等式-2x+1=-2y+1能不能得到等式x=y ?为什么? 练习二:在下列各题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整式,使等式成立,并说明根据的是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以及是怎样变形的。 (1)如果x+3=10,那么x=( )。 (2)如果2x -7=15,那么2x=( )。 (3)如果4a=-12,那么a=( )。 (4)如果 ,那么y=( )。 拓展与延伸: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ac=bc ,那么a=b B 、如果 ,那么a=-b C 、如果x-3=4,那么x=3-4 D 、如果 ,那么x=-2 2、下列等式中,可由等式2x-3=x+2变形得到的是( ) A 、2x-1=x B 、x-3=2 C 、3x=3+2 D 、x+3=-2 探索与创新: 观察下面的三幅图: 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天平(1)(2)保持平衡,如果要使天平(3)也平衡,那么应在天平(3)的右端放几个 ? (1) (2) (3) 当堂检测: 1、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 A.由a=b 得a+5=b+5; B.由a=b 得6a=6b ; C.由6+a=b-6得a=b-12; D.由x=y 得x ÷3=3÷y 2、已知等式ax=ay,下列变形不正确的是( ). A .x=y B .ax+1= ay+1 C .ay=ax D .3-ax=3-ay 3、如果x=3x+2,那么x-___=2,根据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2a 2b 613=-y 631=-x c b c a -=

教学案例《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案例《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案例《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一个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规律,并为今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打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抽象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生以前做实验时,都用到过天平,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来解决本节课问题。 师:同学们,咱们在做实验的时候,用到过天平,如果天平两边保持平衡,说明什么问题呢?生:说明两边的重量是相等的师:好,同学们,我们利用天平的原理来用等式表示左右两边的关系好吗? 生:好 师:(展示课件)现在天平是平衡的,我们怎么表示它们的关系呢?

生:x=10 (二)、1、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 从x=10比较容易理解的基本等式,利用动画演示,得出一组等式:x+20=10+20,并试着比较它们的区别。 师:我们两边都加上20克的砝码,天平还是平衡的,这个关系怎么表示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说明:x=10 X+20=10+20天平两边都是平衡的) 生:x+20=10+20 学生活动: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2、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 由x+50=60,利用动画中的两边都同时去掉30,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引出另一个等式:x+50-30=60-30,并试着比较它们的区别。 师:我们两边都去掉30克的砝码,天平还是平衡的,这个关系怎么表示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说明:x+50=60 x+50-30=60-30天平两边都是平衡的) 生:x+50-30=60-30 学生活动:学生比较得出的两组相应的等式,并总结出规律。 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天平图的各个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语言来描述发现,与同桌交流。这样由具体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深化认识,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动画展示得出了两组等式 (板书)X=10 X+20=10+20 x+50=60 x+50-30=60-30 我们观察一下这两组等式,从它们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通过比较,总结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秀3篇)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秀3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3篇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质并予以归纳。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借助于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下几节的学习铺平道路。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点: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难点: 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温故知新: 实验一:天平一边放重300克的一本书,另一边放5克0的砝码多少各个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准备天平,让学生边做边观察边思考 活动(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天平平衡后,两边分别同时放上两个砝码,天平还能保持平衡吗?试一试。 问题二:如果把天平看成等式,你能得到什么规律,试一试用文字语言叙述后再用字母表示 先合作、交流,后找多名学生归纳规律,在学生都理解后教师出示: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设x=y, 则:X+c=y+c x-c=y-c(c为一个代数式) 问题三:如果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你能得到什么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小组进行实验,总结规律。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设x=y, 则:cx=cy x/c=y/c (c为一个不为零的数) 活动(三)拓展运用: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篇1 一、学情分析:作为初一学生(132班和137班)在小学时已经对等量关系和等式的性质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天平的特点中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 二、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等式的性质。在前面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内容借助于等式的性质这一工具来解一元一次方程。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x=a(常数)的形式;正确理解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能为0.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三、说教学策略 (一)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二)教学学法分析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导,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高度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象信号法、问答法、教学课堂讨论法,使学生动口、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互动合作、归纳概括、形成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实际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通用8篇)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通用8篇)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通用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篇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4-65页“简易方程”的《等式的性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解方程的依据,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这节课的内容在简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原来的教材中对于等式的基本性质只是初步的认识,并没有总结成概念性的东西,但学生实际运用时却需要概念来作支撑,所以在教材中作了调整,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演示实验,由具体实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抽象概括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在上一节刚刚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教材中的作用,我把抽象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简易方程是新课标“数与代数”中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且初步学会了列简单方程,而且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方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这节课中,教法我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和问答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组讨论探究学习。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问答来巩固知识点的掌握运用。 四、教学准备 天平、多媒体课件。由于天平操作起来有些困难,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的结果,所以采用了认识天平和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结果。 五、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运用新知——课堂小结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以曹冲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天平并通过天平中的平衡引入课题。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1、具体情境,感受天平平衡 通过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小结出等式并用字母表示。 2、猜想假设、小结规律 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通过课件在天平上演示过程。验证学生的猜

等式性质教学设计(共8篇)

等式性质教学设计(共8篇) 第1篇:等式性质教学反思 等式性质教学反思 在例4得出等式性质时,虽说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学生掌握的不错,但讲的还是多,不如直接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发现,总结时强调一下,如何去记住这个性质,而不是背下来。对于例5,让学生列方程后独立完成,会的自己做,不会的可以看书,再独立完成,有意识的选了三名同学上黑板板演,结果三个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我让每位同学根据你自己写的和书上进行对比,看看自己能挑出多少毛病,三位同学犯的错误还典型,一位没写解,“=”号没对齐,(全班只有7名学生全对)另两个X+10+10=50+10和X+10-10=50-40,以分析错误的形式将例题解决,学生就掌握的很好,这从后面的练习就看出来。 课堂一定要关注学生,认真思考的学生在课堂上总会带给你一些惊喜,如果你忽视了,就不仅仅是错过了那一次精彩。这节课在学生总结等式的性质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将书上的等式的性质中“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替换成“数量不变”,这也是我在备课时所想的,能不能替换一下,所以我在备课本上写了“结果不变”,可是没过一会,这个同学又举手了,说自己的“数量不变”不能替换书上的话,当然也包括了我的“结果不变”,因为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数(0除外),结果肯定会发生变化的。就是因为这样一个能不能替换的问题,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肯定会更好。 第2篇:等式性质教学反思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商丹高新学校张彦刚 《等式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天平这一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等式性质,它是解方程的认知基础,因此学习和理解等式的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为: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等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等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8 + 7 = 15, 10 - 5 = 5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号具有什么含义。

2. 引入新知 告诉学生“=”号表示等号,当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之间用等号 连接时,就构成了一个等式。然后介绍等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 讲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具有传递性:如果a = b,b = c,则a = c。 (2)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仍相等:如果a = b,那 么a + c = b + c;如果a = b,那么a - c = b - c。 (3)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相等的数仍相等:如果a = b,那 么ac = bc;如果a = b(b ≠ 0),那么a/c = b/c。 (4)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会改变等式的 真值:如果a = b,那么a + c = b + c;如果a = b,那么a - c = b - c。 (5)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不会 改变等式的真值:如果a = b,那么ac = bc;如果a = b,且c ≠ 0,那么a/c = b/c。 4. 给出练习题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等式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等式性质是学生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后的一章重点内容,是解方程必备知识,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等式的性质进行探索与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转化思想、归纳方法是学生研究数学乃至其它学科所必备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质并予以归纳达到解方程的目的 b、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观察图片、实验和游戏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C,情感目标: 通过网络模拟实验和网络互评,增强合作交流意识、团队意识和创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新课标强调获得知识的过程远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因而要注重发展学生应用的能力所以把本课重点确定为:等式基本性质的归纳 (四)、教学难点:

根据7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适合7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而本课难点决定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为恰恰是这一特征的体现 二、说教法 ㈠教学方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1网络模拟实验操作法2“看——议——讲”结合法3归纳法4讨论法5网络游戏结合法6成果展示法 ㈡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于数学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旋 (2)由内向外原则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3)创感思维培养原则新的世纪是一个创感的时代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感精神是新世纪给予数学教学新的要求利用网络游戏、flash 动画等不但提高学生兴趣更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 三:说学法 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学生是独立行走的人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采取观察、模拟实验猜想、探究、合作、互评、网络游戏、欣赏、创作等学习方法

《等式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等式性质是学生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后的一章重点内容,是解方程必备知识,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等式的性质进行探索与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转化思想、归纳方法是学生研究数学乃至其它学科所必备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质并予以归纳达到解方程的目的 b、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观察图片、实验和游戏,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C,情感目标: 通过网络模拟实验和网络互评,增强合作交流意识、团队意识和创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新课标强调获得知识的过程远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因而要注重发展学生应用的能力所以把本课重点确定为:等式基本性质的归纳。 (四)、教学难点: 根据7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适合7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而本课难点决定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为恰恰是这一特征的体现。 二、说教法 ㈠教学方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1,网络模拟实验操作法2,“看——议——讲”

结合法3,归纳法4,讨论法5,网络游戏结合法6,成果展示法㈡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于数学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旋。 (2)由内向外原则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3)创感思维培养原则新的世纪是一个创感的时代,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感精神是新世纪给予数学教学新的要求,利用网络游戏、flash动画等不但提高学生兴趣,更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 三:说学法 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学生是独立行走的人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采取观察、模拟实验,猜想、探究、合作、互评、网络游戏、欣赏、创作等学习方法。 这些符合方法本阶段学生特点:1 、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2,好动、好奇、好表现,是本阶段学生的特点3,学生的创感思维在初一已处在一定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已有一个层次,通过网络教育,加深学生对创感思维的培养. 四:说程序 本课课程设计如下:导入探索、新授知识,知识应用,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一), 导入探索: 1:学生登入本局域网观看教师制作的网络课件图片 想一想,和尚将扁担放中间,那么两桶水有什么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索的渴求,从中引出等式的概念。 (二),模拟试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将天平与等式联系起来,你又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使学生对等式的性质有形象的认识,形成一个感性的阶段,

等式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

1 / 3 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发现过程。 2.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3.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等式变形。 4.会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方程变形,并求出方程的解。 【教学重难点】 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 【教学过程】 一、实验演示引入: 1.做课本“合作学习”的两个天平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增强感性认识,加深“体验”的效果 2.提出问题:这两个天平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预期学生回答会比较侧重数的方面) 二、归纳结论,提出新知: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板书:如果a=b ,那么c b c a ±=± 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式(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板书:如果a=b ,那么)0(≠==c c b c a bc ac ,或 【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等式的性质,但从数到字母和式的递进,还是需要有个过程的,需特别强调,为方程的解法做准备。】 三、练一练 已知x+3=1,下列等式成立吗?根据什么? (1)3=1-x (2)-2(x+3)=-2 (3)x=1-3 (4)3 133=+x

2 / 3 【通过简单问题的辨析,让学生加深对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的理解和体会。】 四、讲解例1 已知2x-5y=0,且y ≠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2x=5y (2) 25=y x 教师板书 解题归纳:将方程通过运算,一步步地变形,最后变成“x=a ”的形式就是求出了未知数的值,即求出了方程的解。而变形的依据就是等式的两个性质。 你能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吗? (让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帮忙纠正) 五、例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5x=50+4x (2)8-2x=9-4x 教师板演,学生呼应。 (2)方程的两边都加上4x ,得 8-2x+4x=9-4x+4x 。 合并同类项,得 8+2x=9 两边同时减去8,得2x=1. 两边同时除以2,得2 1=x 其中(2)要用两次等式性质1,讲明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把右边含未知数的项去掉,把左边的常数项去掉。形变成“x=a ”的形式。 六、变式练习: 1.33=x 2.4x-5=x/2+2 学生板演,教师讲评 七、课堂练习: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1)5x-3=7 (2)4x-1=3x+3 (3)2x+5=1-24x -3- 152x =+

等式的基本性质 优秀教案

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等式的性质的过程,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等式变形。 3.通过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教学重点】 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等式变形。 【教学难点】 通过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雷峰塔:吴敬是我国明代的数学家,是《九章算法比类大全》的作者,他的一首诗至今尚在流传: 巍巍宝塔高七层,点点红灯倍加增。灯共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你能做出这道古代的数学题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进入神奇的一元一次方程世界,7.1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学习。 二、学生交流与探索 交流与发现一 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1)小莹今年a岁,小亮今年b岁,再过c年他们分别是多少岁? (2)如果小莹和小亮同岁,(即a=b),那么再过c年他们的岁数还相同吗?C年前呢?为什么? 从(2)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我的发现: 交流与发现二 (3)一袋巧克力糖的售价是a元,一盒果冻的售价是b元,买c袋巧克力糖和买c盒果冻各要花多少钱?

(4)如果一袋巧克力糖与一袋果冻的售价相同(即a=b ),那么买c 袋巧克力糖和买c 盒果冻的价钱相同吗? 从(4)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我的发现: 试一试: 如图,已知线段A 、B 、C ,其中a=b ,c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1、课件出示天平 天平的一边放上一个茶壶,另一边放上两个茶杯,让学生观察。 提问:(1)天平两边平衡,说明了什么? 一个茶壶的重量=两个茶杯的重量,你会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X=100+100 提问:我们列出的式子又叫什么,引导学生回忆方程的概念,强调方程必须符合的条件。(含有未知数,是等式) (2)如果在天平左边放上一个茶杯,会怎么样?如何使天平平衡呢? 引导学生说出两边要同时放上一个茶杯,接着列出等式: X+100=100+100+100 (3)如果在2小题的基础上,左边拿走一个茶杯会怎样?如何使天平平衡呢? 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左边去掉一个茶杯,右边也要去掉一个茶杯,天平才会平衡,进而引导学生列出等式: X+100-100=100+100+100-100 (4)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得出结论。 小结: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叫做等式的基本性质。 同时板书课题:等式的基本性质 引出课题,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怎样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共同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谈话:同学们,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繁衍着2600多种生物,其中不乏7000万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这里生活着一种被称为“世界独生子”的动物,人们都称它们“仰鼻猴”、“牛尾猴”或“灰金丝猴”,因其数量最少,栖息地环境最窄,生态学资料最缺,被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度最高的“E”级保护动物,这就是“黔金丝猴”。 出示:据央视国际频道2004年6月1日报道,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数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多只。 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找到了哪些有用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2)1993年比2004年大约少多少只黔金丝猴?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出示问题“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然后交流结果。 有的学生用算术法:860-600=260(只),给予表扬。

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案)

8.3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将等式变形;能对变形说明理由. 3、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的形式. 知识导学: 考你一下: 1、小明和小营今年是同岁,那5年之后两个人还是同岁吗? 2、小明比小营今年大3岁,10年之后小明比小营还大3岁吗? 自主导学: 自学课本163至164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一、等式的基本性质1 1、用语言叙述等式的基本性质1: 2、用字母表示等式的基本性质1: 3 、尝试练习: (1)如果a=b,那么a+5=a+() (2)如果x-3=5,那么x=5+( ) (3)如果2x=x-2,那么x= () (4)如果x+3=10,那么x=10-( ) (5)由等式a=b,得到a+10=b +10,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否由3x-1=2x 得到x=1? 二、等式的基本性质2 1、用语言叙述等式的基本性质2 : 2、用字母表示等式的基本性质2: 3、尝试练习: (1)如果-3x=18,那么x=____; (2)如果=2,那么a=____ (3)从x=y能不能得到呢?为什么? (4)从-3a=-3b能不能得到a=b呢?为什么? (5)如果12x=3,那么x= () (6)如果3x=-15,那么x= ( ) 巩固练习: 1、若a=b,请同学根据等式性质编出三个等式并说出你的编写根据。 2、填空: (1)在等式7m-6=3m的两边同时_____________,得到4m=6,这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等式5a-7=8-9a的两边同时____________,得到14a=15, 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等式x=-5的两边都______ 或_________,得到x=- . (4)a+b=0,可得a=_________;由a-b=0,可得a= _________;由ab =1,可得a=________ ______. (5)由a=-2,b=-2,可得a ______b;由a=-b,可得b= _______,-b=______. (6)比x的一半少3的数是y 的,用等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 . 反馈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x+3=y-7,则x+7=y-11; B.若7y-6=5-2y,则7y+6=17-2y; C.若0.25x=-4,则x=-1; D.若7x=-7x, 则7=-7.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则x=y; B.若x2=y2,则-4x2=-4 y2; C.若- x=6,则x=- ; D.若6=-x,则x=-6. (3)已知等式ax=ay,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A.x=y B.ax+1=ay+1 C.ay=-ax D.3-ax=3-ay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或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B.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C.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所以结果仍是等式; D.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与另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把一元一次方程5x-2=x+2变形为x=a的形式,并说明每步变形的依据。 3.(1)将等式3a-2b=2a-2b变形;两边都加上2b,得3a=2a,两边同除以a,得3=2,错在什么地方? (2)由ac=bc,则a=b一定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3)从xy=y,能不能得到x=1?为什么? (4)如果在等式5(x+2)=2(x+2)的两边同除以(x+2)就会得到5=2,而我们知道5≠2,由此可以猜测x+2的值等于多少?为什么? 拓展延伸: 将3,-2,4x-1,5x+4两两用等号连接,可以组成多少个等式?其中有多少个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的性质教案(精选2篇)

等式的性质教案(精选2篇) 等式的性质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1第4—6题 教学目标:⑴ 同学在详细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 ⑵ 同学在观看、分析、抽象、概括和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阅历,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进展初步的抽象思维力量。 ⑶ 同学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独立思索、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胜利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⑴ 口答:什么是方程? ⑵ 推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8-x=3 20+30=50 5+x>9 y-16=54 老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熟悉了等式和方程,今日我们连续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学问。 二、新知教学 ⒈ 教学例3 一起来看屏幕(课件出示课本例3第一行图片) ⑴ 观看图1: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图片意思吗?(板书20=20) 老师谈话:假如在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天平会怎样?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 ⑵ 出示图2,观看,谁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板书20+10=20+10)

⑶同时出示图1和图2,分析比较,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理解。 ⑷ 出示图3和图4 同学观看,完成填空。并组织同学同桌争论,用一句话说说理解。 老师相机引导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结果仍旧是等式。 ⑸ 出示第3组和第4组天平 同学开展小组学习,引导同学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结果仍旧是天平。 ⑹ 出示两个结论,引导同学用一句话来说说,引出等式的性质。 同学阅读性质,找出关键字词,加深理解和印象。 ⑺ 课堂练习 书本第4页练一练1 同学独立完成填空 说说填写的依据 思索:为什么+25和―18?可以填其他吗? ⒉ 教学例4 出示图 ⑴ 同学观看,列出方程(板书x+10=50) 怎样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先独立思索,然后在小组沟通方法。 同学反馈,突出可以依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使左边只剩下x的方法。 老师示范解题过程,关注“解”和“等于号”书写要求。 指导检验:x=4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如何检验?老师相机板书检验过程。 小结强调: 一是方法:依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小学数学冀教版第十册第单元《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重点,更是今后学习解方程的基础。 我搜集了人教版的教材近行对比,发现:虽然版本不同,内容编排不同但是数学学习内容大体相同,都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现在的版本把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和性质二都是以文字的内容具体的呈现了出来,而人教版教材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的,具体的性质内容是在后来的解方程当中逐步体现的。我个人觉得现在的版本还是可取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1、在用算式表示试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2.通过学习理解并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讨论归纳的意识和习惯,养成认真观察、深

入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具准备:天平,教学课件,学生导学案等材料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习惯进行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在学习了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再加上对天平已有知识的经验积累,应该根据我的教学设计能够一步步研究出等式的基本性质。当然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差异,对于学困生还是应该照顾到。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课堂生成: 四、说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 (一)、速算比赛: 66÷11=128÷32=250×12=60×02= 36÷180=26×10=190×04=74÷02= 这几道题是一直以来坚持的口算训练。不过在处理上采取了比赛的方式,时间是一分钟,我公布答案后学生迅速自评,并由组长算出组内共算对了多少道题,以此作为标准评出优胜小组,并及时进行加分评价。 (二)、创设情境 教师导语:刚才的比赛中某某组表现的很棒,为他们组赢得了宝贵的2分,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同时老师更希望其他组能有出色的表现。上节课我们用了什么仪器了方程的意义呢?(学生肯定会异口同声的说是天平)教师随机出示天平。每组一台。我们这节课还利用天平学习,学习什么呢?请大家看导学案并齐读课题和目标。教师相机板书。 (三)、独学导学一 导学一: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解多步方程的基础,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比较,发现规律,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为今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较复杂的方程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等式的性质,在掌握等式的性质后,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再进行具体化练习,加深认识。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节课探索等式的性质,并对等式的构建和等式的性质进行具体化练习。 3、教学目标: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二、说教学方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实践操作、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遵循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通用7篇)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通用7篇) “等式的性质” 篇1 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 师:好,上课 生:x=6,x=2 师:你能估算出方程的解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师:下列四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等式 师:所以我们总结出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通常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等式的性质。 师: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把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砝码,则等式成立就可看作是天平保持两边平衡。 师:已知a=b,在天平两边同时加上c,天平怎样? 生:平衡。 师: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a+c=b+c 师:已知a=b,在天平两边同时减去c,天平怎样? 生:平衡 师: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a-c=b-c 师:已知a=b,在天平两边相应加上另一个a和b,天平怎样? 生:平衡 师:在天平两边相应加上另两个a和b呢? 生:平衡 师:在天平两边相应加上另c个a和b呢? 生:平衡 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ac=bc 师:同样道理,同时缩小呢,能得到什么结论? 师:所以我们能够得到等式的性质,谁能来总结一下? 师: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作同一种运算。 生:2、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生: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师:用等式的性质我们来解方程,大家来看下面的几道题。 师:大家来讨论一下解方程就是最终把方程化简成什么样的形式? 生:经过对原方程的一系列变形(两边同加减、乘除),最终把方程化为最简的形式:x=a(常数) 师:总结的非常好。那也就是说,即方程左边只一个未知数项、且未知数项的系数是1,右边只一个常数项。 师:下面大家来练习几道题。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几道题 生:(1)2x0.5,根据等式性质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2 生:(2)2+3,根据等式性质1,在等式两边同加3 生:(3)-3y,等式性质2,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 师:回答的很好,好,下面我们来看另外几个题。 师:看下面的这个选择题选哪个? 生:选择D 师:好,我们来看下面一个选择题,选什么? 生:选D 师,回答的很好,很正确。 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⑴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