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_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_刘林
儿童文学翻译的美学解析 ——以美国文学作品《夏洛的网》为例

儿童文学翻译的美学解析——以美国文学作品《夏洛的网》为例李丽春【摘要】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流,儿童文学读者是儿童,儿童文学翻译其实是成人与儿童间的交流,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不光要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创造背景等前提,还应心中有儿童读者,要时刻谨记儿童所独有的审美需求,按照艺术作品特点来调整译文词汇、修辞、句法和结构,力求让译文展现与原作品类似的美学效果,让儿童读者得到审美的愉悦.【期刊名称】《牡丹江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6)005【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文学;儿童文学翻译;审美价值【作者】李丽春【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用语言塑造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创造者思想感情和客观世界。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通过文字在受众心理产生视觉和听觉效果,主要与人类具有的共同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
谢天振先生说过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如需将文学作品语言生动而形象地传达给读者,译者需对读者所处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内的历史文化积淀、生活经验有一定熟悉和积累。
[1]所以当一种语言环境中产生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为了使读者产生与原作一样的艺术效果,译者须进行调整,把源语信息用译语独特的结构表达。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相对于其他有形客观可见的艺术形式,文学完全依赖语言在接受者脑海中勾勒图像并产生艺术美感。
文学语言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文学翻译所围绕的核心是对作品美学价值的艺术传达。
张今对文学翻译的看法是好的文学翻译是译者用读者熟悉的语言把原著文学意境传达出来,让原著中的启发感动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读者。
[2]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要传达原作基本信息、审美信息,展示作品艺术魅力,使读者得到审美愉悦。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有文学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显著特点。
陈子典对儿童文学的定义:“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浅谈“信达雅”原则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谈“信达雅”原则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作者:秦颢馨张轶前来源:《牡丹》2016年第12期儿童文学具有教育性、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等特点,因此,对儿童文学的翻译有较高的要求,儿童文学在翻译中除了遵守其自身的原则外,更要遵循“信达雅”原则,译者节选了马库斯·艾默生(Marcus Emerson)撰写的小说《六年级忍者日记》(Diary of a 6th Grade Ninja),将此作为源语文本进行翻译。
在此次翻译实践中遵循严复的“信、达、雅”原则。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本作者及文本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小说的文体风格及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介绍了“信、达、雅”理论的提出、历史沿革及当今之内涵;第三部分介绍了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其翻译原则;第四部分用案例分析“信、达、雅”三个原则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以及翻译实践对“信、达、雅”理论的运用;第五部分谈了对此次翻译实践的感悟。
一、原文本描述(一)文本作者马库斯·艾默生是《六年级忍者日记》的作者,他的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他的写作目标是创造生动有趣的儿童故事。
(二)文本《六年级忍者日记》,译者所译部分节选自此。
主要讲的是蔡斯转学到新的学校,结识了表妹佐伊,佐伊仗义、爽直、桀骜不驯。
她为了帮助蔡斯融入新的学校生活,陪着蔡斯加入忍者帮派,之后发生了一系列惊险又有趣的故事。
该书体现了儿童细腻天真又妙趣横生的心理活动,向读者展现了生动、明媚中又夹杂着些许躁动的六年级校园生活。
这部作品语言简明、口语化,语言画面感强,情绪代入感强。
二、“信、达、雅”理论的提出、历史沿革及当今之内涵“信、达、雅”最早是由严复提出来的,严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1898年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这里的“信”是由“修辞立诚”中的“诚”演化来的,即指忠实,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神韵;“达”字直接套用了孔子“辞达而已”中的原文和原意,即“达旨”,通过翻译语言、语气等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意境;“雅”为“雅言”,即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他用雅言是为了迎合当时知识分子的口味。
浅议儿童文学翻译标准

浅议儿童文学翻译标准随着国际交往与合作的不断深化,儿童文学翻译也逐渐成为翻译行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儿童文学的翻译工作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翻译素质和技巧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从语言、文化、儿童心理等方面探讨与儿童文学翻译相关的一些基本标准。
一、语言标准1.适合孩子阅读的语言儿童文学翻译的阅读对象是儿童,因此,翻译需要使用简单易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语言、专业术语或不常用的口语等,以便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准确信达的语言儿童文学翻译需要准确传达原文中的意思,包括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翻译者需要在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做到忠实于原著并具有创造性。
二、文化标准1. 尊重原著文化每个国家和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传统,儿童文学也不例外。
因此,在进行儿童文学翻译时,需要尊重原著文化背景,正确理解并传达原著中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原著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同时,需要注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 与本地文化接轨儿童文学翻译需要兼顾原著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差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加自然地接受和理解。
翻译者需要做到目标文化与原著文化的融合,让翻译更具有当地特色,使读者感受到与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相接轨。
三、儿童心理标准1. 尊重儿童特性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注重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阅读习惯。
儿童文学翻译需要以实际的读者为本,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快乐、有趣的阅读氛围,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
2. 翻译成分适宜儿童文学翻译需要适时添加一些与目标文化相同或相似的元素,以便更好的契合目标文化对童年的定义与期待,让孩子们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同时,也需要避免过度注入目标文化成分,保证阅读的纯粹和原味。
在这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儿童文学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浅析儿童文学翻译特点及影响因素

浅析儿童文学翻译特点及影响因素薄利娜【摘要】翻译对于目的语读者而言可以看作是再阅读和重写:文本每一次的翻译都会使用新的语言,处于新的文化氛围,呈现给新的读者.儿童文学的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童书经常配有插图并且常会用来朗读;具有儿童和成人双重读者.因此,译者的儿童观影响整个翻译过程.除此之外,对话理论、意识形态、阅读以及操纵等都对儿童文学翻译产生影响.【期刊名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6)006【总页数】3页(P85-87)【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为儿童而译;对话理论;改写;操纵;儿童观【作者】薄利娜【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 山西晋中0306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成功的翻译要求能在译语中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译者具有很好的分析能力和细腻的读写技能。
然而儿童文学的翻译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童书通常配有或多或少的插图并且往往用来朗读;童书的读者兼有儿童和成人双重特性等等。
正如Barbara Wall所言:“如果一本书要出版,推销,被购买,成人首先要被吸引,说服并最终认可”[1]1-2。
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尽管译者需要做到为儿童而译,但是要由成人来选择哪些作品被翻译,是成人来翻译这些作品,也是成人为孩子选购译本并为孩子大声朗读这些译本。
所以,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会涉及许多不同的参与者。
本文将讨论影响和制约这个过程的几个因素。
俄国哲学家Bakhtin提出了文学研究领域的对话学概念,指出阅读的过程就是不同声音相互交换的对话过程,包括不同的作者、读者和语境,对话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不同的时间点。
“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就会产生特定的环境——社会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理的,所有这些因素都确保了在这个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下说出的每一个词的意义都和在其他任何环境下说出的词不同”[2]428。
所以,如果文本中的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发生了改变,那么整个理解就会不同。
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很少去思考儿童的世界。
我们对于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缺乏真正的了解。
然而,儿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他们对于文学的接触和阅读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儿童、儿童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和挑战。
首先,理解儿童的需求是促使我们创作儿童文学的动力之一。
儿童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需求与成年人不同。
他们对情节、角色和幽默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喜好。
因此,儿童文学需要以他们为中心,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儿童文学也是一种教育工具,帮助儿童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和处理情感。
通过儿童文学,儿童可以学习如何处理友谊、家庭关系和成长中的挑战。
优秀的儿童文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儿童文学的翻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儿童文学不仅仅需要准确地翻译,还需要传递作者的原意和意图。
一个好的儿童文学翻译应该能够保留原著的情感和风格,使读者有一种亲近原作的感觉。
这需要译者具备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和儿童心理的能力。
儿童文学翻译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部分内容或细节在翻译过程中被改变,以适应目标文化的审美和价值观。
如何在保持原作风格的同时,使翻译的作品更贴近目标读者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问题。
除了语言上的挑战,儿童文学翻译还需要考虑到年龄段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文学兴趣和阅读能力。
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年龄段,适当调整语言表达和叙事方式,使翻译作品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给不同文化的儿童提供了接触外国文学的机会,丰富了他们的阅读体验,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翻译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有助于拓展儿童文学市场,提升儿童文学翻译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儿童文学翻译也需要译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他们需要对儿童文学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需要与儿童文学作家保持紧密的合作和沟通,以确保翻译作品的质量和可读性。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本土化研究(1977-1989)》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本土化研究(1977-1989)》一、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不仅是文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热爱的文体。
尤其以《儿童文学》为代表的儿童文学杂志,以其丰富的作品和独特的教育意义,成为了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同时,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研究也开始注重本土化,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儿童的文学内容和形式。
本文旨在回顾和分析1977年至1989年间的《儿童文学》以及儿童文学本土化研究的状况。
二、背景与历史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国家对儿童文学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儿童文学》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刊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容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该杂志不仅刊载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还积极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同时,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研究也开始注重本土化,即根据中国儿童的阅读习惯、审美心理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和研究。
三、研究内容(一)《儿童文学》的特色与影响《儿童文学》作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刊物之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二是贴近儿童的阅读需求和审美心理,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三是积极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读者。
该杂志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其广泛的读者群体上,还体现在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上。
(二)儿童文学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在儿童文学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方面,这一时期的作品和研究者们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首先,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更加贴近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文化背景,注重表现中国儿童的成长经历和心理特点。
谈儿童文学翻译中童趣的保留——以任溶溶的《精灵鼠小弟》译本为例

《 精灵 鼠小 弟 》 这部 儿童 文 学作 品 的作 者是 E・ B・ 怀 特, 他 还创 作 了另外 两部 儿 童 文学 作 品 _ _ _ 一 《 夏 洛 的 网》
和《 吹小号 的 天鹅 》 。 这 三部 作 品都深 受儿 童读 者 的喜爱 ,
也 被翻译 成 不 同的语 言 。《 精 灵 鼠小弟 》 这部 小说 的 故事 情节 引人 人 胜 :美 国纽 约有 一 位费 雷德 里克 ・ 立特尔。 他
么大, 虽然 小但 是他 能 够帮 助家 里做 些事 , 比如妈 妈 的戒 指 掉进 排 水 管 里 , 他 可 以下 去 拿 ; 家 人 打乒 乓 球 时 , 他 可
以帮助 捡球 : 甚 至 当钢 琴 的琴键 出现 问题 . 他 可 以 钻 进 去
欣 赏情 趣 将英 文 原 句 进行 断 句 和缩 短 ,让 人 容 易理 解 ,
这 部 译 本 非 常成 功 地 再 现 了原 著 的 语 言 特 点 同时 也保 留 了原 著 的 儿 童情 趣 。
关键词 : 儿童文学 ; 童趣 ; 精灵鼠小弟; 任 溶 溶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2 3 . 8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7 3 2 7 ( 2 0 1 5 ) 一 0 1 — 0 1 5 1 - 0 4
翻译儿 童 文学 的过 程 中 , 要 实 现童 趣再 现 的 目标 , 存 在 很 大 的 困难 : 一, 原 语 与 目标 语 言 的转 换 , 要 注意 语 言 构成 , 特 点 的不 同 . 还要 注 意儿 童特 定 的语 言特点 。儿 童
文 学 翻译 的语 言 特 点 : 简洁 明了。 译 者 要 站 在 儿 童 的 立
山东 农 业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小玛琳诺》为例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小玛琳诺》为例摘要本论文依托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尝试以《小玛琳诺》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探索儿童文学翻译技巧,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一个新思路。
通过研究,发现在文学作品种运用尤金·奈达的翻译技巧,更能达到翻译的目的,使得儿童读者更加易接受。
因此希望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要关注文化差异和读者反映,以便儿童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外国文化,以及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外国文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儿童文学翻译;《小玛琳诺》一、导言儿童文学反映了儿童成长的心路历程,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在文学中有不可低估的地位。
随着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引入,越来越来不同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正在发生激烈的文化碰撞。
然而在我国,儿童文学翻译仍在处于边缘。
《小玛琳诺》是西班牙西班牙作家艾尔薇拉·林多1994年著,是《四眼田鸡小玛诺林》系列小说中第一册,这本小说属于儿童文学,角色心里活动和人物对话描写丰富。
由于语言简单易懂,在翻译过程中文本理解难度低,然而在文化、语言习惯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如何能能更好的用灵活生动的语言来翻译儿童文学。
本文将以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对比研究《小玛琳诺》与陈慧瑛女士所译的中译本,研究分析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翻译技巧。
二、文献综述奈达已经研究和出版了45年的著作,并分析了他遇到的许多翻译问题。
在中国,奈达的翻译理论可以说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
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主要从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语体问题、“童趣”问题和文化问题三个方面进行。
现阶段多数学者认为,翻译时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在具有共性,也有各自个性的中西文化中,不同文化所特有的个性,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但同时,又构成了翻译的重要障碍。
奈达认为翻译就是交际。
要使原文被接受看懂,翻译时就必须考虑语言交际活动的一切有关因素。
三、.理论基础2.1尤金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尤金·A·奈达的翻译学思想和应用语言思想在翻译中的综合应用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奈达特有的语言学和翻译科学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12 期
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刘林 (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5 级研究生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讨论儿童文学翻译, 涉及很多相关问题, 例如, 谁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如何思考, 思考什么?爱 好 为 何?关 于 文 学 阅 读 有 何能力?等等.本文踏进儿童的神秘世界, 与儿童进行亲密接触, 以进一步了解儿童与文学的关系, 儿童文学及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
儿童文学的核心, 对儿童文学发展有着极大影响。
因此, 本文采用以下定义: “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 专
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 适合他们阅读, 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
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它是文学的一部分, 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 服从
文学的一般规律, 但它又是文学的一个独立的部门, 具有不同于一般
和发展。
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使得全世界儿童都能够分享多
种文化作品,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 翻译的作用和意义也愈加重要。但
是, 翻译只是文化多元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翻译研究也只处于研究体
系的边缘, 再加上儿童文学在文学领域中的边缘位置, 儿童文学翻译
研究无疑也只是“边缘中的边缘”(李丽, 2005: 103)。虽然国外优秀作品
讨论儿童文学翻译, 涉及很多相关问题, 例如儿童和儿童文学的 定义, 其思维方式, 喜好, 文学阅读能力等。本文将进入儿童的世界, 与 其近距离接触, 了解他们与文学的关系, 了解儿童文学及其翻译的发 展。
1.儿童的定义
大多数人都自认为非常了解儿童, 认为其思维单纯; 而教育者历 来都在教育会议, 漫画和儿童电视节目中将其定义为易犯错误的可爱 调皮鬼。
按成长阶段的特点, 儿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3 至 6 岁—学龄前期 这时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兴趣极大, 但由于人生经历与知识水平 有限, 对世界的认识浅显, 不全面; 易受外来影响, 无法长期集中注意 力; 好奇好动, 热中模仿。 面向学龄前期儿童的文学作品应非常短小, 情节简单, 人物鲜明, 配有插图; 不安排复杂情节; 语言简单活泼, 富有节奏韵律感; 道理简 短, 易于理解记忆。 7 至 11 岁—学龄初期 学龄初期儿童身体发育较快, 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自我意识开始 成形; 兴趣从童话角色延伸至大自然, 宇宙, 历史, 科学等。随着知识面 的扩大, 阅读和书写能力也快速提高。 面向学龄初期儿童的文学作品相对较简短, 可同时表达多个观 点, 儿童能够判断, 分辨情节或角色的不连贯性。 11 至 15 岁—青少年期 这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 身体发育渐成熟, 心理开始显现成年 人的特征, 渴望具备成年人的力量, 独立思考, 独立生活; 同时开始进 入社会, 但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化使其感到迷惘; 因此, 对青少年的 教育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关系到其世界观及人生观的形成。此外, 他 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迅速成长, 能够批判思考问题。但是, 青少年还不够 完全独立, 在文学作品的选择和欣赏理解方面, 有些作品可能超出他 们的水平, 或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所误导, 仍然需要成年人的指导。 少年读物虽还保留了儿童读物的特点, 但已与成人读物接近。青 少年能够分析评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可以自我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书 籍。 总之,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各有其特点, 对文学作品也有不同要 求, 研究儿童文学及其翻译的特殊性, 首先就要研究这些特点。
事实上, 上世纪的研究已经推翻了这些肤浅的概括性观点。童年 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时期; 不同年龄阶层的儿童不仅在生理上表现出 不同的特点; 在心理方面也表现不同; 对文学作品的要求也不一样。蒋 风指出: “一般情况下; 儿童心理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各个年龄阶段 所显示的心理特征, 各有它不同的地方, 而且年龄越小, 特殊性越大。 它对儿童文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蒋风, 1982: 12)
娱乐, 而不是作为教育工具, 审美功能的标准对儿童文学的定义帮助
还 是 很 有 限 的 (Rosenblatt,1978)。
( 下转第 147 页)
157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12 期
解决办法和预防手段教给广大师生, 最好能制成危机知识手册分发给 众人。争取做到使高校的广大师生都掌握危机知识, 树立危机意识, 提 高面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旦爆发危机时不惊慌失措, 而是从容 应对, 抵抗危机。
瑞典教育家, 儿童文学专家 G·te Klingberg 将儿童文学描述为专
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 而瑞典儿童文学作家 Lennart Hellsing 则从社会
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定义儿童文学为儿童所读到听到的任何事物, 包括
从报纸新闻, 连载, 电视节目, 电台演出, 到书本的一切。这不仅包括为
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也包括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以及口头流传下
不断引进, 但是具体理论和研究依然得不到充分探讨。
2.3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的功能
儿童文学属于文学体系, 偏向儿童角度折射社会生活的一面, 着
重为儿童服务。ຫໍສະໝຸດ 德 国 学 者 Klaus Doderer(1981)较 重 视 文 学 功 能 , 认 为 教 育 功 能 会
削弱文学审美性。Bakhtin 则认为即使旨在理解儿童文学, 供儿童欣赏
3.2.2 高校危机的处理阶段 3.2.2.1 危机识别 危机发生以后, 高校首先要做是的是识别当前 面临的危机类型, 了解危机的来龙去脉, 并做出危机分析。 3.2.2.2 启动危机处理预案 在识别了危机的类型之后, 要马上做 出反应, 找出合适的危机处理预案, 全校进入应对紧急状态。如果初期 反应过慢, 就会造成危机的蔓延和扩大,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2.2.3 设 立 信 息 传 播 管 理 机 制 信 息 传 播 是 危 机 管 理 的 重 要 组 成部分, 因为危机发生的开始, 许多谣言和不利消息会漫天飞舞, 会产 生人心的动摇, 不利于危机处理工作的开展, 因此, 就应该动用学校的 官方手段, 成立危机传播管理机制, 将信息控制起来。 一方面要收集整理信息, 及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关注危机发展 动态; 另一方面要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 加强同学生、家长、社会 各界的沟通, 使外界了解学校的行动,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3.2.2.4 加 强 危 机 处 理 系 统 各 部 门 之 间 的 配 合 学 校 危 机 管 理 中 的各部门此时必须成立一个权威, 并在权威的指挥下互相配合协调工 作。校长作为校园行政管理的一把手, 对行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他应 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力和威信, 沉着应对, 机智指挥, 稳定人心。各部 门在危机发生后, 都应该以先解决好危机为前提, 在必要的情况下, 响 应号召, 参加危机处理工作, 围绕事件中心部门开展工作发挥各自的 作用。各部门协调有序的工作, 是危机处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文学的本身的特点, 即儿童文学的特点, 要求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 适
应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智力, 兴趣和爱好等, 成为向少年儿童进行思
想教育, 知识教育的工具之一(蒋风, 1982)。”而儿童文学翻译就是基于
此定义上的文学作品的翻译。
2.2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的地位
如今, 儿童读物占了文学读物相当大一部分。很多人都以为非常
【关键词】儿童;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翻译 【Abstr act】Discussing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volves more issues, such as: who is the Child? What is children’s literature? What and how do children think? What is their favorite? What kind of ability do they have concerning literature reading? And so on. This article steps into children’s mysterious world and have a close contact with them so as to ge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its translation. 【key wor ds】children;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3.2 构建高校危机管理的体系 3.2.1 高校危机预防阶段 高校应对危机要 做 到 未 雨 绸 缪 , 平 时 就应该组建危机管理小组, 制定科学的危机预防计划, 评估可能发生 的危机, 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在危机来临时做到果断启 动 危 机 管 理 预 案 , 尽 快 落 实 各 项 措 施 , 全 面 动 员 , 迅 速 进 入 “战 时 状 态 ”。 3.2.1.1 建 立 危 机 管 理 小 组 为 了 能 够 及 时 地 处 理 危 机 情 形 和 危 机事件, 高校应该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建立危机管理小组。危机管理小 组成员应当包括学校 管 理 者 、保 安 人 员 、专 业 教 师 、各 系 教 师 代 表 、校 医和学生代表等, 最好还有法律、管理、心理咨询、宣传等专业人员。危 机管理小组应当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具体的危机事件采取恰当的应
2.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 儿童文学的功能和地位都有其特点, 但是 所受待遇却远不如成人文学; 而儿童文学翻译更是处于科研领域的边 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