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汉学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汉语言本科-20世纪欧美文学史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3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本科-20世纪欧美文学史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3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本科-20世纪欧美文学史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大师”,其实是指作品中的()。

A.—位画家B.—位作家C.一个魔术师D.—位音乐家2.德国作家亨利希·曼的长篇小说《臣仆》的副标题是:_____。

3.在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中,表现主人公哈里在美国50~60年代大剧变和动荡前的惶惶不安、内容最为深刻的作品是()。

A.《兔子,跑吧》B.《兔子回家》C.《兔子富了》D.《兔子安息》4.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的代表作品是()。

A.《海滨墓园》B.《豹——在巴黎植物园》C.《恶之花》D.《醉舟》5.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为_____。

()。

A.萨拉B.苔丝C.安娜D.玛丽7.标志象征主义流派诞生的《宣言》的作者是诗人()。

A.爱伦·坡B.莫里亚斯C.拉马丁D.马拉美8.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主要因小说_____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

9.《布登勃洛克一家》10.俄国形式主义学派11.简述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的新特点。

12.20世纪20~30年代英国左翼青年作家的领袖、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是()。

A.叶芝B.奥凯西C.奥登D.奥威尔13.“境遇剧”14.简述奥尼尔的戏剧创作的几个阶段,请分别举出一部代表作。

15.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_____以两个从未谋面的男女主人公的意识流作为结构中心,构成两条平行而又相互交叉的意识流线索,体现了《尤利西斯》对她的影响。

16.《西线无战事》是一部著名的反战小说,它的作者是()。

A.黑塞B.巴比塞C.雷马克D.马尔罗17.20世纪60年代初,索尔仁尼琴发表了揭露个人崇拜时期种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的中篇小说,题为()。

A.《癌病房》B.《古拉格群岛》C.《第一圈》D.《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8.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出各阶段的一部代表作品。

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A、地形B、地质C、气候D、资源正确答案:B2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是().•A、人民政治•B、精英政治•C、帮主政治•D、阶级政治正确答案:C3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正确答案:D4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逻辑型•B、抽象型•C、理智型•D、理论型正确答案:D5下列人物中,对于汉字持肯定态度的是()。

•A、郝尔德鲁迅•C、钱玄同•D、德里达正确答案:D6西方哲学倡导()。

•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正确答案:C7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A、自由自治意识人生哲学思考•C、平等民主心态•D、官本位思想正确答案:C8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A、描写局限性•B、描写及时性•C、描写主观性•D、描写无止境正确答案:D9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正确答案:C10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A、彰显朝廷气度•B、区分官员品级•C、做出表率作用•D、约束官员行为正确答案:C11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的音节是()。

•A、单音节开音节•C、多音节•D、闭音节正确答案:C12()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安提西尼正确答案:A13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A、思维原型•C、理论•D、精神正确答案:D14佛教认为,唯心所现的()。

•A、有生有灭•B、有生无灭•C、无生有灭•D、无生无灭正确答案:D15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三大制约机制不包括()。

•A、暴力制约机制法律制约机制•C、血缘制约机制•D、道德制约机制正确答案:C16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区域是()的产生区域。

漫谈西方汉学

漫谈西方汉学

西方汉学人所共知,东方学、汉学是西方殖民国家在向外扩张时期发展起来,号称是东方学家、汉学家的学者群体所建立的知识体系。

他们把他们的探讨和认知加到了他们塑造的对象上,东方学、汉学成为认知者对认知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思想加工。

直到本世纪50年代,美国研究梁启超,赢得莫扎特式史学家之美称的学者雷文森(J. Levenson)的著作,仍被恒慕义(A. R. Hummel)口批评为中国只是存在于雷氏自己头脑中的中国。

无待赘言,当时东方学家、汉学家再现的事实以及他们再现事实的表达方式既然主要是他们的思想的加工,必然或多或少存在对原本的误读,不尽符合实际真象,此其一。

他们所从事的再现,由于是再现,也不可能摆脱再现者使用的语言和语境的局限,不可能摆脱他们所从属的文化、社会、政治环境或政治立场的宰制,此其二。

因此,他们所理解和塑造的对象存在错误和盲域是无可避免的。

要求他们“政治上正确”和“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他们的理论架构,殆难摆脱欧洲中心、西方优越,正如中国在西方冲击下也难于摆脱“中学为体”一样。

这种情况如影逐形,如水就壑,既在研究过程中导致种种偏颇、扭曲,也在表述中掺杂上种种先入之见。

1969年,福柯(M.Foucault)发表了《知识考古学》。

影响所及,使西方学者,包括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热烈地讨论了一阵子社会宰制、知识为权力所决定等问题。

六七十年代,在意识形态非殖民化时期,阿拉伯世界陆续刊行一些著作,谴责西方学者为殖民主义张目的罪过。

1987年,赛伊德(Ed.Said)发表《东方主义——西方的东方观》推波助澜,促成东西文化相互关系、特别是权力与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又一轮激辩。

随着探讨的深入,人们发现西方的东方学和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福柯提出“力量就是知识”(power is knowledge)用以代替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那样简单。

一、西方学者的东方学、汉学著作的价值显然各有不同。

中西翻译简史第1、3、5章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中西翻译简史第1、3、5章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中西翻译简史第1、3、5章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亲爱的读者: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第一章1.“翻译”的词源学含义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P6)答:从翻译的词源可以看出,(1)印欧语言比其他语言更强调相似性,特别是在早期的宗教典籍翻译中甚至要求一致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的翻译理论中“对等”观念会起到核心作用,而要表示自有翻译时,则会使用其他术语如“改编”的原因。

(2)很多语言中,“翻译”与“口译”使用不同的术语,意味着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

“口译”比“翻译”更强调“调停”。

(3)不同的语言对翻译观念的阐释方式也不同,并非所有的阐释都像印欧语言中那样强调保存同一性。

斯特科尼提出翻译的符号学特征具有三个方面共性:相似性,差异性与调停。

这些共性可以看作是所有翻译都具有的特征,但“翻译”一词的确切含义不是预先给定,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不证自明的,它需要在对历史上翻译过程与翻译结果的研究中去发现。

3、三大宗教典籍的翻译存在哪些差异?答:(1)《圣经》是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最广、翻译语种最多的书籍,也是被联合国工人为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一本书。

对西方社会的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影响尤其巨大,与希腊神话同为打开西方精神世界的钥匙。

《圣经》除了是一本宗教典籍之外,它本身还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的一本几乎是欧洲大多数民族语言的第一范本。

阅读《圣经》各种一本的人如此之多,甚至连研究它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即“圣经解释学”。

(2)印度佛经原无写本,初期翻译主要靠外来僧人凭记忆口授。

译者受中国传统宗教尤其是道家“得道成仙”观念的影响,往往是以道家的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佛学。

西方经典阅读课后答案

西方经典阅读课后答案

西方经典阅读课后答案1、单选题:西方文学的范围包括选项:A:埃及文学B:印度文学C:日本文学D:法国文学答案:【法国文学】2、单选题:属于西方文学中“希腊传统”的作品不包括选项:A:圣经B:俄狄浦斯王C:伊利亚特D:奥德赛答案:【圣经】3、单选题: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作家不包括选项:A:歌德B:塞万提斯C:拉伯雷D:莎士比亚答案:【歌德】4、单选题: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作家不包括选项:A:哈代B:托尔斯泰C:但丁D:易卜生答案:【但丁】5、单选题:自文艺复兴运动至19世纪晚期,西方国家先后经历过的文学思潮有选项:A:人文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C:人文主义、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启蒙主义D: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答案:【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6、单选题:下列对于“西方文学”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包括西半球的所有文学B:发展历程约2800年C:与东方文学相对D:泛指基督教文化区域的文学答案:【包括西半球的所有文学】7、多选题: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包括:()选项: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希伯来"答案:【古希腊;古希伯来"】8、单选题:下列对于西方文学流派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选项:A:文艺复兴-启蒙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B: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启蒙主义-现实主义答案:【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9、多选题:下面学习西方文学的方法与“关联阅读”有关的是:()选项:A:将文学作品与雕塑、绘画、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相联系B:将作品与所属时代、思潮流派等的一般特征相印证C:考察中西文学的影响关系或共通性D: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文本细读答案:【将文学作品与雕塑、绘画、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相联系; 将作品与所属时代、思潮流派等的一般特征相印证;考察中西文学的影响关系或共通性】10、多选题:下列哪些作品属于“西方文学”:()选项:A:《伊利亚特》B:《源氏物语》C:《神曲》D:《傲慢与偏见》答案:【《伊利亚特》;《神曲》;《傲慢与偏见》】1、单选题: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所用的饰词“佩琉斯之子”是指谁?选项:A:赫克托尔B:阿基琉斯C:阿伽门农D:雅典娜答案:【阿基琉斯】2、单选题:《伊利亚特》以哪两个人物的矛盾为开端?选项:A:墨涅劳斯与帕里斯B:海伦与帕里斯C: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D: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答案:【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3、单选题:《伊利亚特》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一个核心人物是:选项:A:奥德修斯B:阿基琉斯C:阿伽门农D:海伦答案:【阿基琉斯】4、单选题: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爱神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王的妻子海伦,这件事成为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B:三位出席婚礼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洛狄忒都来争夺这个金苹果C:不和女神厄里斯在阿基琉斯父母的婚宴上扔下一个金苹果,上写“给最美的女神”D:赫拉、雅典娜与阿芙洛狄忒直接找到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强迫他把金苹果判给自己答案:【赫拉、雅典娜与阿芙洛狄忒直接找到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强迫他把金苹果判给自己】5、单选题:《伊利亚特》中的战争发生在:选项:A:希波战争期间B:迈锡尼文明时期C: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D: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期间答案:【迈锡尼文明时期】6、多选题:下列对史诗《伊利亚特》表述准确的是:()选项:A:采用的历史版本B:主题是“阿基琉斯的愤怒“C: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的全过程D:采用的神话版本答案:【主题是“阿基琉斯的愤怒“;采用的神话版本】7、多选题:荷马史诗由以下那几部作品组成:()选项:A:《神曲》B:《奥德赛》C:《埃涅阿斯纪》D:《伊利亚特》答案:【《奥德赛》;《伊利亚特》】8、多选题:下列关于特洛伊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位于小亚细亚西岸,现土耳其境内B:公元前12世纪末发生与希腊交战C:经济发达,繁荣富足D:地处欧亚海陆交通要冲,代表东方答案:【位于小亚细亚西岸,现土耳其境内;公元前12世纪末发生与希腊交战;经济发达,繁荣富足;地处欧亚海陆交通要冲,代表东方】9、单选题: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所用的饰词“佩琉斯之子”是指()选项:A:赫克托尔B:阿基琉斯C:赫淮斯托斯D:阿伽门农答案:【阿基琉斯】10、多选题:在古希腊“金苹果”的传说中,哪三位女神向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许诺:()选项:A:阿尔忒弥斯B:雅典娜C:赫拉D:阿芙洛狄忒答案:【雅典娜;赫拉;阿芙洛狄忒】1、单选题:但丁创作《神曲》时的处境与下列哪位诗人相似:选项:A:李白B:歌德C:荷马D:屈原答案:【屈原】2、单选题:在《神曲》开头拦住但丁去路的是:选项:A:狮、虎、豹B:狼、狮、豹C:狼、豺、虎D:狐、虎、熊答案:【狼、狮、豹】3、单选题:在地狱第九圈,撒旦的三张嘴中咬着的三个背叛者不包括选项:A:尤利西斯B:普鲁托斯C:卡西乌斯D:犹大答案:【尤利西斯】4、单选题:在1292-1293年之间,但丁把赞美贝雅特丽齐的诗歌用散文串联起来,结集为选项:A:《意大利遗事》B:《神曲》C:《新生》D:《论俗语》答案:【《新生》】5、单选题:《神曲·地狱篇》第五歌中,弗兰采斯加说“该隐狱在等候那个残害我们生命的人”,这个人是指选项:A:该隐B:保禄D:祈安启托答案:【祈安启托】6、单选题:下列对于但丁生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之一B:流亡时期创作了《神曲》C:35岁任佛罗伦萨行政官D:熟习拉丁语、修辞学和诗艺答案:【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之一】7、单选题:但丁写作《神曲》的时间是:()选项:A:早年开始动笔中年完成B:被佛罗伦萨当局流放之后C:“人生中点”即35岁之时D:作佛罗伦萨行政长官之时答案:【被佛罗伦萨当局流放之后】8、单选题:但丁在《神曲》中所抒发的忧愤、思乡与爱国之情,同哪位中国诗人的创作处境相通:()选项:A:辛弃疾B:屈原C:杜甫D:文天祥答案:【辛弃疾】9、单选题:在《神曲》中,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在位)被关在了地狱的第几层?()A:8B:9C:6D:7答案:【8】10、多选题:下列对于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中世纪“,说法不准确的是:()选项:A:时间长达1000年B:黑暗而愚昧C:始于东罗马帝国灭亡D:基督教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答案:【黑暗而愚昧;始于东罗马帝国灭亡】。

(完整word版)中西翻译简史第12、14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完整word版)中西翻译简史第12、14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完整word版)中西翻译简史第12、14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亲爱的读者: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第十二章1、西方各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翻译对象和翻译特点是什么?1、18世纪以前,法国是汉学研究中心,主要的翻译对象是儒家经典。

特点法国的汉学研究和汉籍翻译的发达和普及程度很高。

1876年法兰西学院还专门设立了儒莲国际汉籍翻译奖,用以表彰为汉籍外译作出杰出贡献的各国翻译家。

2、19世纪在华殖民圈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

注重实用主义,儒家经典翻译更系统,更倾向于学术研究。

3、20世纪上半页,儒家经典翻译走向欧美,融入欧美文化,文学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散文等。

4、20世纪下半页,儒家经典翻译全译本多,汉语热逐渐慢下来,只有专家还在从事此方面的翻译。

3、试分析理雅各对儒家著作翻译的主要成就以及亚瑟韦利对儒家著作翻译的主要特点?自1843年起,19世纪最著名的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开始主持《中国经典》的翻译工作,涉及儒家经典九种和道家经典2种,并各自附以原文、注释、结论撰写到出版均成体系,并安排多人参与助译。

1861年,“四书”译本依序字香港出版,为中国经典一、二卷。

在此后二十五年间,他陆续翻译出版了中国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诗经》等儒家经典。

《中国经典》陆续出版后,子啊西方引起了轰动,欧美人士由此得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雅各也因在翻译上的成就与汉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在当时国际汉学的中心巴黎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可以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经典译著。

据统计,《中国经典》牛津大学修订版至少有9次重印,“四书”和《论语》一单行本付印也各有11次和6次。

英国文学和翻译答案

英国文学和翻译答案
B.The school authority will not bother about such things.
C.Such things will not be managed at this school.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7.第18题
She is an absolutely one-man wife.
A.他全神贯注于事业,为他的家庭留下了很少的时间。
B.他对事业的全神贯注留给他家庭的时间很少。
C.他全神贯注于事业,因而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9.第20题
这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A.This is of historic significance.
B.This has great historic significance.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史文学翻译猜文学作品名字答案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英国文学作品英国文学简史文学人类学概说答案英国文学名著东方文学史作业答案
翻译
1.第1题
Every one of us, except my poor hoodwinked grandmother, heard of the bad news.
B.By now, we had become very intimate. We made no distinction between each other’s things. We dug our chopsticks into each other’s bowls for choosing pieces of meat.
14.第14题
张先生腋下夹着一本字典,手里端着茶杯,一边踱着步一边哼着一首流行歌曲。

西方人文经典 尔雅答案

西方人文经典 尔雅答案
:以上都对
:下列哪一位是《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的作者()。
:孔多赛
:孔多赛在法国革命时期属于()派别。
:吉伦特派
:早在启蒙运动之前,人权观念就已经是一个高度普遍化了的观念。()
:错误
:伟大的哲学家()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
:下列哪一位学者说过“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是我愿意用生命来捍卫你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
:正确
:《忏悔录》的作者是( )。
:奥古斯丁
:“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出自( )。
:米兰·昆德拉
:西方文化传统的古典来源包括( )。
: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罗马文化
:在古希腊,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呈现为雅典和耶路撒冷之间的关系。
:正确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里有些因素可以用来为基督教的某些论旨提出论证。
:可普遍化
:西方哲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第一个对因果关系理论做详细论证的哲学家是()。
:休谟
:“给我物质,我就能创造整个宇宙。”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一位()。
:康德
:以下哪一位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在康德看来,假言命令是功利主义道德行为的特点。()
:正确
:功利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绝对命令。()
:正确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是肮脏的,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
:正确
:珍珠港事件时期,美国的统治者是罗斯福。
:正确
:( )是《反潮流》的作者。
:赛亚·柏林
:《恶之花》的作者是( )。
:波多莱尔#波德莱尔
:以下观点中赛亚·柏林会赞同的是( )。
:多元论的传统
:一元论认为人世间值得人们追求和向往的美好价值,最终都是连为一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可波罗游记的意义《马可波罗游记》的思想文化意义:《马可波罗游记》无疑是西方东方学中最重要的历史文献。

它是第一部全面、深入介绍中国的游记,是中世纪西方对中国认识的顶峰。

在本质上,它是西方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是西方文化进展中的一个环节。

1.《马可波罗游记》拓宽了欧洲人的世界观念。

马可波罗这个威尼斯富商的契丹之行,一下子把西方人的眼光拉到了大陆的最东端,欧洲以往那种地中海世界观念被突破,罗马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它拜托了中世纪地图学的幻象,构成了欧洲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马可波罗游记》激发了欧洲的世俗观念。

文艺复兴造就了意大利人新的性格,人们对于世俗生活的渴望,对财富的迷恋,对爱情的追求被调动起来。

《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一种意大利梦幻新生活的象征,成为一切世俗追求的理想王国。

3.《马可波罗游记》催生了近代的地理大发现。

全球化的序幕开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第一个驾着三桅帆船驶向大西洋的是一位意大利人——哥伦布,他正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忠实读者。

他对契丹的向往使他对契丹财富渴望的西班牙国王一拍而合。

二、高本汉的成就高本汉(1889—1978),歌德堡大学教授、校长,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

1.高本汉是瑞典最有影响的汉学家,瑞典汉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建立,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高本汉最大成就是对古代汉语语音的构拟。

他运用欧洲研究的比较音位学原理,以及吸收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这些汉字拟定了一套比过去精确得多的语音系统。

3.高本汉首开中国历史声韵学研究的先驱,也开始了瑞典大学系统教授汉语的先河。

他训练出了一批对瑞典汉学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学生,如马悦然、林西莉、汉斯、卜斯温等人。

4.高本汉一生着述达百部之多,研究范围包括汉语音韵学、方言学、词典学、文献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和宗教。

在中国历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欧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讨古今汉语语音和汉字的演变,创见颇多。

三、西方来华传教士汉语研究的主要成就1.开创了汉欧双语词典的编纂工作中国的双语词典历史悠久,佛教僧人曾编纂汉语和梵语的双语词典。

明末耶稣会入华以后,最早的双语词典是罗明坚和利玛窦编纂的《葡汉词典》。

《葡汉词典》的学术地位:第一,它是最早的汉语-西方语言对照词典之一。

事实上,真正的汉语与欧洲语言对照的双语词典应从《葡汉词典》开始。

第二,它是最早的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的系统,实际上是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

第三,它为研究晚明语言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马礼逊编纂的《华英字典》,作为中国第一部汉英字典,其影响是深远的。

第一,它为西方人、尤其是来华传教士学习中文提供了便利。

《华英字典》出版后,受到欧洲各界尤其汉学界的普遍赞誉,并很快风靡欧洲大陆。

其次,对后来的词典编纂者具有启发作用。

《华英字典》对日本英日字典的编纂产生了很大影响。

另外,在《华英字典》中已包含许多现代汉语语词,对现代汉语新词的创制和中国近代文学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马礼逊《华英词典》代表着1840年以前新教传教士在双语词典方面的努力与成就。

西方人汉外双语词典的学术价值:第一,对这批双语词典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人汉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对于我们编写汉语教材有较大意义。

第二,这批双语词典对于研究中国外语教育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三,这批词典对于汉语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它们不仅保留了明清两代的语音材料和方言材料,还包含了西方文化的外来词,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带来了新材料和新角度。

2.开拓了中国语法的研究范围意大利来华传教士卫匡国(1641-1661)的手稿《中国文法》在西方流传,并引起一些西方学者的注意。

佛朗西斯科·瓦罗(万济国)用西班牙语编写的《华语官话语法》,1703年在广州木刻出版。

但他对中国文献、语法资料的了解十分有限。

全书没有一个汉字。

在中国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马若瑟1728年《汉语札记》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中国语法学着作。

《汉语札记》的价值:第一,《汉语札记》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中国语法学着作。

第二,首次把汉语分成白话文和文言两部分来研究。

第三,《汉语札记》是近代以来汉语语法的奠基石。

这本书对欧洲本土、港澳与南洋一带和中国本土的中文语法研究都产生了影响。

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1815年正式出版。

按照英语的特点对汉语进行研究。

马建忠1898年《马氏文通》是由中国本土、由中国学者所出的第一部中国语法书。

它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语法学,打破了文字、音韵、训诂三分天下,使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向现代语言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甲柏连孜《汉文经纬》。

甲柏连孜第一个摆脱了这种认为应该根据拉丁语的模式衡量每一语言、建立每一语法的成见,认识到了印度支那语言的特性。

3.开启了中文拉丁拼音化的历程利玛窦、罗明坚《葡汉词典》利玛窦《西字奇迹》金尼阁《西儒耳目资》威妥玛威妥玛式拼音马礼逊的《英华字典》、麦都思的《英汉字典》,皆是用26个字母给汉字注音。

未广泛流通,影响有限。

威妥玛式继承了马礼逊方案的一些特点,又简化了马礼逊方案的一些写法。

威妥玛式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音符的数量,力求各个音符的一致性并近似英语的发音,从而达到经济、一致的原则。

四、你所熟悉的国家的汉学研究概况:瑞典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瑞典人:尼尔森·马森·席欧平,1654年跟随一荷兰商人兼外交官航海来到中国沿海地区,发表旅行报告,认为这里是一个居住着聪明而快乐的人的国度。

17世纪末到18世纪瑞典汉学研究:乌普萨拉大学三篇关于中国的博士论文,《长城简述》《论中华大帝国》《略论中国哲学家孔子》1731年,瑞典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一些自然科学家,随船来到中国。

✍19世纪的汉学研究:18世纪末,瑞典对中国的兴趣在消退。

瑞典对中国研究的新篇章是从最早一批去中国的传教士开始的。

孟德斯鸠否定中国是一个理想国。

韩山文1885年在伦敦发表《中国的叛乱领袖洪秀全以及广西暴动的起源》汉斯·爱米尔·拉尔松1894年《汉诗瑞译》,是第一本被译成瑞典文的中国诗。

✍20世纪瑞典汉学研究的发展:两位考古学家与瑞典专业汉学的兴起:1.斯文·赫定,三次在中亚地区探险,足迹到达帕米尔、塔克拉玛干、塔里木盆地、罗布泊等地。

1899年发现了楼兰古城遗址。

2.约翰·古纳·安特生,1924年参与了北京郊外周口店遗址的发掘。

1921年,在河南省仰韶村附近找到一处遗址,发掘出大量的石器和彩陶。

1923-1924年在甘肃考察,发掘了50多处史前遗址。

实物被带到北京,后又被带到瑞典进一步研究。

安特生任远东博物馆馆长一直到退休。

④瑞典远东博物馆与汉学家:1926年远东博物馆(国家博物馆远东部)建立1.喜仁龙,芬兰人,曾在赫尔辛基大学求学。

早年研究瑞典和意大利艺术。

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远东部负责人、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开创了中国艺术研究的先河。

发表作品:《早期中国艺术史》、《三千年的中国艺术》、《中国园艺及其对18世纪欧洲的意义》、《中国人论绘画艺术》2.玻·吉伦斯魏德,1934年开始接替喜仁龙担任国家博物馆远东部负责人,1963年新的远东博物馆开馆。

发表了论述古代中国工艺生产的专着:《唐代的金银器》、《宋代的瓷器设计》3.高本汉,搜集材料对中国24种方言作音位描述,发表了博士论文《中国音韵学研究》,最大成就是对古代汉语语音的构拟,他运用欧洲研究的比较音位学原理,以及吸收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这些汉字拟定了一套比过去精确得多的语音系统。

高本汉从1945到1965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汉语,培养出了一批批学生,为北欧的汉学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⑤当代瑞典汉学:1.马跃然,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他是继承高本汉传统的古典汉学家,用英语和瑞典语向世界介绍和翻译中国文学。

研究范围:方言学,1948-1950 在四川调查方言,发表了《简释两种四川方言》、《四川方言的固定句式》现当代文学,文学翻译:陶渊明《桃花源记》,老舍作品,《水浒传》,沈从文《边城》,《毛泽东诗词》38首,20世纪中国诗歌和散文选集,由他翻译成瑞文的中国作家现当代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包括台湾作家在内,近八十人。

和中国作家关系密切,不仅把中国作家介绍到国外,也把外国的作家介绍到国内。

2. 罗多弼,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范围:现代文学史,鲁迅、胡适、陈独秀等古代哲学,翻译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社会政治文化现象《从毛崇拜到金钱崇拜》19983.罗斯,马跃然的弟子,隆德大学教授研究范围:中国文学和社会,《作为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的姚文元——中国日丹诺夫的出现》会说粤语,在隆德大学开设广东话课程。

4.林西莉,高本汉的学生,曾经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音乐。

特长:汉语教育,着作《汉字王国》《古琴》5.沈迈克隆德大学东亚与东南亚研究中心以中国政治问题和社会研究着称《跃进的社会主义——毛泽东与1958年大跃进》《中国政治术语的研究》6.盖玛雅斯德哥尔摩东亚学院主要研究相声、曲艺等通俗文学《笑的宣传——作为说教娱乐形式的现代相声》客观题: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专业汉学,专业汉学从法国开始1814年西班牙: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高母羡——翻译《明心宝鉴》万济国——《华语官话语法》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白佐良、马西尼——《意大利与中国》利玛窦——《天主教传入中国史》利玛窦、徐光启——《几何原本》利玛窦、罗明坚——《葡汉词典》马国贤——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原名:中华学院)德国:贾柏连孜——《汉文经纬》卫礼贤——翻译中国典籍三足鼎立——汉堡学派(傅吾康),慕尼黑学派(傅海波),莱比锡学派(贾柏莲,孔好古,叶乃度)法国:伯希和——《敦煌图录》马若瑟——《汉语札记》白乐桑——《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法国早期汉学三大家——马若瑟,宋君荣,钱德明“国王的数学家”英国:威妥玛——《语言自迩集》李约瑟——《中国科技史》马礼逊——《华英词典》傅兰雅——《格致汇编》期刊理雅各——儒莲汉籍国际翻译奖,被誉为“英国汉学界的玄奘”瑞典: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美国:卫三畏——《中国总论》、《中文丛报》裨志文——《中文丛报》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刺激回应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