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SOX)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

它由奥沙利铂、叶酸钙和氟尿嘧啶三种药物组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对SOX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奥沙利铂奥沙利铂是一种白金类化合物,通过与DNA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从而达到抗癌的作用。

它常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并且在SOX方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叶酸钙叶酸钙是一种维生素B族成分,它在体内参与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SOX方案中,叶酸钙主要用于增强氟尿嘧啶的疗效。

三、氟尿嘧啶氟尿嘧啶是一种嘧啶类化合物,能够抑制DNA合成,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它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化疗中,特别是结直肠癌的治疗。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验证。

临床研究表明,SOX方案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它既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也可以作为二线治疗方案,尤其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SOX方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1. 剂量和给药途径:奥沙利铂根据患者的体重进行剂量计算,常用剂量为130 mg/m²,加入2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叶酸钙常用剂量为400 mg/m²,以静脉滴注给药。

氟尿嘧啶的剂量为2,000 mg/m²,按体表面积静脉滴注,每日持续14天,随后休息7天。

2. 治疗周期:SOX方案通常采用三周一周期的治疗方案,即14天的化疗加上7天的休息,周期重复进行。

3. 不良反应:SOX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

同时,奥沙利铂还可能导致末梢神经病变和肾脏损伤等副作用。

在使用SOX方案时,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总结起来,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SOX)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

注射用奥沙利铂临床应用

注射用奥沙利铂临床应用

注射用奥沙利铂临床应用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和胃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

注射用奥沙利铂作为抗癌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下面将就注射用奥沙利铂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奥沙利铂的药理作用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通过与DNA发生交联作用,抑制DNA的复制和修复,从而导致癌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相比其他铂类药物,奥沙利铂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效果,是当前治疗结直肠癌和胃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选药物之一。

二、注射用奥沙利铂的剂型和规格注射用奥沙利铂主要是以溶液的形式供临床使用,通常为含有氧化钠的注射剂。

常见的规格有50mg/10ml、100mg/20ml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合的剂量和规格进行治疗。

三、奥沙利铂的临床应用1. 结直肠癌治疗: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FOLFOX方案)是当前治疗结直肠癌的标准化疗方案之一,具有较高的疗效和耐受性。

通过经静脉注射,可以有效控制和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胃癌治疗:奥沙利铂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等,可以用于胃癌的综合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注射用奥沙利铂在胃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不良反应处理:奥沙利铂作为一种较为强效的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术后恶心、呕吐、脱发等。

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处理和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

四、注意事项1. 用药前注意过敏史:在使用注射用奥沙利铂之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及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过敏反应和不良后果。

2. 严格控制剂量:奥沙利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病情等因素,严格控制剂量和治疗方案,避免出现药物中毒和损伤。

3. 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在接受奥沙利铂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在肿瘤治疗领域,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这一方案以其优良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备受肿瘤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本文将对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的组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组成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主要由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三种药物组成。

其中,奥沙利铂是一种白金类抗肿瘤药物,可通过高效结合DNA分子,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亚叶酸钙是一种辅酶,可增强奥沙利铂的活性,并减少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

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和RNA合成,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二、作用机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奥沙利铂通过与DNA结合形成特异性的DNA铂-DNA鸟巢结构,直接干扰DNA链的合成和复制,导致DNA损伤和断裂,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其次,亚叶酸钙可改善奥沙利铂的药物活性,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

最后,氟尿嘧啶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核酸合成和DNA修复,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阻断其生长和增殖。

三、临床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已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卵巢癌等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此外,该方案在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其他类型的癌症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不仅可提高肿瘤的缓解率和生存率,而且还能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四、不良反应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

此外,奥沙利铂还可能引起神经毒性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和听力损失。

对于这些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和调整化疗方案,以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组合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中。

本文将对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 方案简介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简称为OFP方案,是一种常用的肿瘤化疗方案。

此方案主要包含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三种药物的联合应用,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2. 药物成分及作用机制2.1 奥沙利铂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可通过与DNA结合抑制DNA合成和修复,从而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奥沙利铂能够诱导DNA链损伤,干扰细胞的正常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2.2 亚叶酸钙亚叶酸钙是维生素B9的衍生物,能够与氟尿嘧啶发生代谢反应,增强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

亚叶酸钙还可阻断癌细胞DNA的合成与修复,促使癌细胞死亡。

2.3 氟尿嘧啶氟尿嘧啶是一种嘧啶类似物,能够抑制胸苷酸合成,干扰DNA和RNA的合成。

氟尿嘧啶还可以直接与DNA结合,导致DNA链断裂,从而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3. 适应症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卵巢癌等。

经临床实践证明,此方案在这些癌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4. 治疗周期与剂量具体的治疗周期和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肿瘤类型和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情况下,OFP化疗方案的治疗周期为21天,患者需要连续进行多个周期的化疗。

5. 不良反应及处理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案,以减轻不良反应的程度。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积极配合医生的监护和指导。

6. 注意事项在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和营养,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奥沙利铂方案

奥沙利铂方案

奥沙利铂方案简介奥沙利铂是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尤其在卵巢癌与肺癌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档将介绍奥沙利铂的特征、作用机制、副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

特征奥沙利铂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白色粉末,其化学名称为[(SP-4-2)-二氯二氨铂(II)]。

该药物在室温下为固体形态,在水中有一定程度的易溶性。

奥沙利铂的分子式为PtCl2(NH3)2,相对分子质量为397.92。

该药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长时间存储。

作用机制奥沙利铂通过与DNA结合,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具体而言,奥沙利铂能够与DNA双链中的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结合,形成DNA-铂配合物,进而干扰DNA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这个干扰作用会导致DNA断裂、降低DNA交联能力,以及抑制DNA链的延伸和融合等。

综合这些影响,奥沙利铂最终会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和死亡。

与其他铂类药物相比,奥沙利铂具有更高的亲氧性,因此在低氧环境下仍然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

这使得奥沙利铂在某些难治性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更好的疗效。

副作用尽管奥沙利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1.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神经系统反应:感觉异常、肌肉痉挛、头痛等。

3.血液系统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4.肾脏反应:排尿异常、尿量减少等。

5.耳鸣和听力减退。

这些副作用在使用奥沙利铂期间会出现,但并非每个患者都会经历全部副作用,而且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医生在开展奥沙利铂治疗前会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奥沙利铂前,应注意以下事项:1.奥沙利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且通常需要在医院或诊所进行注射。

2.在接受奥沙利铂治疗期间,患者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及时报告副作用和不适症状给医生。

3.奥沙利铂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到病人的体液,以防止药物传染。

奥沙利铂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奥沙利铂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奥沙利铂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对奥沙利铂进行药理分析,并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在我院选取8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应用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入奥沙利铂治疗。

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86%,显然比对照组的69.05%高。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9.52%,显然比对照组的33.33%低,P<0.05。

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治疗,可以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率,能够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奥沙利铂;药理分析;临床应用对于癌性疾病,虽然目前临床上也研发了诸多治疗药物,但此类疾病的死亡率依旧非常高,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还给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最后也不免人财两空,基于此,研究更多更有效的抗癌药物至关重要。

奥沙利铂是当前临床上的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其在胃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大肠癌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药物能够对原发癌进行有效控制,使癌细胞的生长方式转变,从而有效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1]。

本文以直肠癌患者为例,将奥沙利铂应用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对其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9年8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42例,男女各21例,年龄37-79岁,平均(48.59±5.99)岁;治疗组42例,男女分别为20、22例,年龄36-78岁,平均(47.32±5.81)岁。

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别(P>0.05)。

1.2方法1.2.1参照组本组患者采纳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治疗:给予300mg/m2的氟尿嘧啶对患者进行4h的静脉缓慢推注,并给予200mg/m2的亚叶酸钙对患者进行2h的静脉缓慢推注[2]。

1.2.2治疗组此组患者除了采用参照组的治疗措施外,还同时应用奥沙利铂治疗,130mg/m²,给予患者静脉注射。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方案。

它结合了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两种药物的疗效,以期提高肿瘤治疗的成功率。

本文将对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等。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主要通过药物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的效果。

奥沙利铂是一种重金属化合物,通过干扰DNA的复制和修复,使癌细胞无法继续增殖,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氟尿嘧啶是一种抗癌药物,通过抑制肿瘤DNA的合成,破坏癌细胞的正常功能,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治疗周期一般为21天,每个周期内进行两次化疗。

具体的剂量和用药频率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等。

骨髓抑制会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易出现感染和出血等情况。

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手脚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在化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副作用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还具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首先,患者需要选择专科医院进行治疗,以确保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

其次,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保证营养的摄入,增强抵抗力。

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消化道肿瘤治疗方案。

它通过综合应用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两种药物,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效果。

然而,在接受化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沟通与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相信每个患者都能够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早日康复。

奥沙利铂 (Oxaliplatin) 结肠癌的治疗

         奥沙利铂 (Oxaliplatin)   结肠癌的治疗

奥沙利铂 (Oxaliplatin) 结肠癌的治疗奥沙利铂 (Oxaliplatin) 结肠癌的治疗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在结肠癌的治疗中,奥沙利铂(Oxaliplatin)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疗药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奥沙利铂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其作用机制、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

一、奥沙利铂的作用机制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通过其特殊的作用机制,在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和扩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主要机制包括:1. DNA损伤奥沙利铂能够与DNA结合,形成DNA加合物,进而引起DNA链的损伤和交联。

这些DNA的损伤会导致肿瘤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受到抑制,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2. 细胞凋亡的诱导奥沙利铂还能够通过激活细胞凋亡途径,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这一特性使得奥沙利铂成为结肠癌治疗的重要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二、奥沙利铂的药理特点奥沙利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疗药物,在抗癌治疗中具有以下药理特点:1. 配伍性广泛奥沙利铂可以与其他化疗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等,以增强治疗的效果。

通过多种化疗药物的联合作用,能够更好地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2. 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奥沙利铂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这些都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然而,相对于其他化疗药物,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较为可控,多数患者可以良好耐受。

三、奥沙利铂的临床应用奥沙利铂在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常用于辅助化疗和术后化疗。

具体应用的方式包括:1. 辅助化疗奥沙利铂可用于结肠癌的辅助化疗,即在手术前或手术后使用化疗药物,以减小肿瘤的体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手术疗效。

2. 术后化疗奥沙利铂也常用于结肠癌的术后化疗,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通过使用奥沙利铂,可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术后复发的可能性。

奥沙利铂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沙利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22T12:20:25.7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刘丹
[导读] 奥沙利铂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抗肿瘤药物,该药抗癌谱广,疗效可靠,对胃癌、直肠癌、肝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均有较好的疗效。

黑河市爱辉区花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08例直肠癌根据病变类型分为三组,病灶转移患者采用L-OHP、局部复发组采用L-OHP+CF+FU联合用药、单纯造瘘组FU+CF联合用药。

采用RECIST法评价三组的临床疗效,应用KPS评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率,同时观察三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奥沙利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奥沙利铂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抗肿瘤药物,该药抗癌谱广,疗效可靠,对胃癌、直肠癌、肝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均有较好的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108例患者,男54例,女54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59.3±9.5)岁。

低分化腺癌21例,中分化腺癌41例,高分化腺癌22例,黏液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6例,未分化癌8例。

其中手术切除后局部复发36例,术后盆腹腔转移36例,病灶无法切除单纯行结肠造瘘患者36例。

按患者病变特点分为A、B、C三组。

A组为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男18例,女18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8.4±10.3)岁,低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15例,高分化腺癌7例,黏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3例,未分化癌3例。

B组为局部复发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9.0±9.8)岁,低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16例,高分化腺癌5例,黏液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3例。

C组为单纯造瘘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58.8±10.2)岁,低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10例,高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2例。

3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将A组单独使用L-OHP 130mg/m2静脉给药3-6h,每2周重复1次。

B组采用L-OHP+CF+FU联合用药治疗,L-OHP 130mg/m2静脉缓慢推注2h,使用1天;FU300mg/m2静脉缓慢推注4h,使用1-5天;CF200mg/m2,静脉缓慢推注2h,使用1-5天;每2周重复1次。

单纯造瘘组FU+CF联合用药(C组)同局部复发组。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三组疗效比较
三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19.44%、30.56%、8.3%,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组与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22.22%、33.33%、11.11%,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用药组生活改善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组与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三组患者均未出现脱发、继发性贫血、心肾功能损害现象,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神经系统毒性(主要是Ⅰ度和Ⅱ度)、手足综合症及恶心呕吐,单独使用奥沙利铂组不良反应少于其它两组,提示奥沙利铂具有不良反应轻和安全用药等特点。

三、讨论
1、L-OHP的药理及药代作用
L-OHP分子式C8H14N204Pt,分子量为397.29,CAS:61825-94-3,白色或类白色冻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不溶于乙醇及丙酮。

目前,已知肿瘤细胞通过错误配对修复功能移去铂类结合DNA的复制产物,这一过程将诱发细胞凋亡,Vaisman研究发现存在错误配对修复功能的缺陷能绕过结合顺铂(CDDP)的DNA片断继续复制,导致CDDP的耐药。

L-OHP取代CDDP的氨基,增强阻断DNA复制及转录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与CDDP不同的抗肿瘤活性,疗效优于CDDP无交叉耐药。

输液结束50%铂与血红蛋白结合,残余在血浆中,25%呈游离状态,75%与蛋白质结合,在给药后5d,蛋白与铂结合率达到95%,清除半衰期为40h,50%给药48h后经尿液排出,粪便捧出较少,给药后10d 5%从粪便中排出。

2、L-OHP的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L-OHP与5-Fu有明显协同作用,国内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显示,L-OHP联合5-Fu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有效率为34.4%。

本文研究中治疗的直肠癌,L-OHP单独应用有效率为19.44%,与5-Fu、CF联合应用总有效率30.56%,其有效率略低于国内外报道结果,其原因可能与本组均为Ⅳ期及复治患者较多有关,联合用药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提高有效率。

另外,采用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老年转移性结肠癌患者30例,其中有18例为复治患者,有效率达51.6%,高于其他方案,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且奥沙利铂有更广泛的抗癌活性,与DDP无交叉耐药性,且不良反应较低,没有肾毒性,骨髓抑制较轻,恶心呕吐发生率低,Ⅲ-Ⅳ度胃肠道反应明显减少,神经系统毒性(主要是Ⅰ度和Ⅱ度),不产生心脏毒性和严重的听力损害。

四、结语
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化台物,化学名为左旋反式氨基环已烷草酸铂,其药理性质与其他铂类药物相似,均以DNA为靶点,易与DNA
链上的G共价键结合,可能形成链间变联,从而阻断DNA的复制与转录,目前已知肿瘤细胞通过错误配对修复功能移去有铂类结合DNA的复制产物,将诱发细胞凋亡。

在多种肿瘤的研究中,都表现出该药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毒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靖士侠.奥沙利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