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临床路径理念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与体会-精品文档

临床路径理念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与体会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医务人员共同针对某种疾病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制订的有严格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医疗护理服务[1]。
将CP为平台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自2013年开始,我科临床开展了NRDS及新生儿ABO溶血两种临床路径,对儿科临床见习医学生大胆尝试了CP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实施方法2013年6月~12月,对2009级30名儿科医学本科医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5人。
一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法;一组实行CP式教学法。
以NRDS为例,CP组医学生临床教学要求:①由带教教师预先向医学生提供1 份NRDS的CP文本;可根据CP的固定程序展开渐进式提问,如NRDS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好发于哪些情况?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临床上还常有有哪些疾病可产生类似气促发绀表现?这些疾病的主要鉴别点是什么?目前确诊NRDS的主要方法是什么?NRDS的治疗方案是什么?临床进展是怎样的?等;②医学生首先应尽快熟悉该病种的CP文本,掌握患者的病史特点,将书本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③参与该患儿的治疗过程,根据CP文本进行诊疗活动;④由带教教师根据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和实际讨论情况,对CP开展过程进行总结,对完成临床路径的病历进行总结,对未完成临床途径的病历进行分析,寻找解决方法。
在科室实习阶段结束后,就NRDS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两组学生进行出科考试,总成绩100分。
并调查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意件。
2 结果2.1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见表1。
从表1可以得出,CP组学生平均成绩为92.1分,传统组学生平均成绩为80.5分, CP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
2.2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见表2。
从表2可得出,CP组学生对CP式教学方法评价更高,认为其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加深基本概念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临床综合能力方面明显高于传统组。
临床路径在新生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活 中 选取 蕴 含 科学 本质 的范 例进 行 教 学 , 据 教学 目标 、 根 围绕 实
际 问题 , 在社 会相 关 领域 进 行实 际调 查后 所 做 出 的客 观描 述进 对 行分 析 , 以培 养 和提 高学 生 的理 解及 实 际操 作能 力1 实践 性是 用 2 1 。
护理 专业 最大 的特 点 , 因此 实践 能力 的 培 养显 得 尤 为 重要 。 吸 呼 机 的 实践 性 和操 作性 都很 强 , 有 的理 论知 识 最终 必 须通 过操 作 所
呼吸机应用于具体的危重患者身上才得以体现。 从表 2我们可以
看 出 , 训后 的 2 操作 考核 中 , 例教 学组 的成 绩 明显优 于课 堂 培 次 案
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 、 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 的交流 , 整个课 堂一
直处 于动 态的 过程 中 。 3 案例教 学法 在 IU护 士呼 吸机 培训 中具有 以下优 势 : . 2 C 3 . 案例教 学法 有利 于提 高护 : 动学 习呼 吸机 的兴趣 -1 2 士主 传统
培养其 评判 性思 维 , 高 了她们处 理 、 决 临床 问题 的能力 。 提 解 33 IU护 士 呼吸 机 的培训 是 一个 长 期 和反 复 的过 程 . C 表2 结
深入案 例 , 在案例 所描述 的情境 巾 , 充分体 验案例 角色 , 案例进 行 对 分析 , 讨论 . 并在此 过程 中相 互学 习 , 有效提 高 了创造 思维 、 独立性 、 自觉性和个 性 , 充分提 高了护 士学 习的兴趣 。 从而 32 案例 教学法 有利 于加深护 士对知识 的理解 和记忆 深度 .2 . 呼 吸机 基 本理 论 比较抽 象 , 课堂 教 学 中 , 在 护士 面 对 抽 象 的概 念 讲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摘要】本文探讨了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介绍了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概念,然后重点阐述了该教学法在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护理实践水平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
通过临床路径教学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儿科护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法、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教学效果、护理实践水平、护理实践能力、提升、培养、学生。
1. 引言1.1 引言临床路径教学法是一种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护理临床路径,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护理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护理实践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概念、在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护理实践水平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 正文2.1 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概念临床路径教学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方法,旨在指导学生在特定的临床场景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通过设定一系列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步骤,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模拟真实临床情境,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决策能力的提升,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中,临床路径教学法尤为重要。
由于儿科急危重症护理涉及的病情复杂多变,需要护士具备高超的技术和综合能力。
通过临床路径教学法,学生能够在模拟的急危重症护理场景中进行实践,熟悉操作流程和应对策略,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临床路径教学法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
最新-临床路径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作用 精品

临床路径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室为三甲医院儿科专科病房,固定床位50张。
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接收7所不同院校的实习的护生共108名。
其中男性12名,女性96名;本科学历86名,大专学历22名。
实习时间为4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名,均由在我科工作3年以上,具有护理师以上职称的老师带教。
并设总带教1名,由总带教总指导负责解决带教中出现的问题,并定期考核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的工作。
12带教方法121对照组按照一对一传统方法进行带教护生入科室后,由总带教进行入科介绍,然后由科室带教老师专人负责带教,按实习大纲完成教学内容。
4周结束出科时由总带教统一进行理论、操作等考核。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儿科临床带教路径表是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由护士长和总带教根据医院及各学校实习大纲要求,结合儿科专科特点编制而成,指定科室带教老师专人负责带教,严格按照临床带教路径表对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
第1周入科第1天由总带教介绍科室环境、带教老师、各种规章制度、实习注意事项等,了解各班工作流程及工作重点。
第2-7天基础护理由各位带教老师在日常带教工作中随时示范指导,了解专科病种、护理特点、儿科用药特点,掌握药物剂量换算方法。
第2周对第1周实习内容进行提问及考核;专科理论及专科操作辅导;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布置应急预案演练任务。
第3周选取疑难或典型病例,指导本科生护理查房准备,指导专科生进行小讲座准备。
考核各班工作程序及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的掌握情况。
安排实习同学管床,根据所管床位,发现问题,及时更正补充。
第4周组织护理查房、小讲座;根据前3周带教内容的落实情况及学生对辅导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
召开学生座谈会,填写科室带教老师评价表。
案例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作者简介]徐丽丽(1978-),女,湖北枣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通讯作者]任淑君(1995-),女,湖北枣阳人,大专,护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护理工作,E-mail:****************。
儿科患儿具备自身的特殊性,其治疗效果不确定性高,影响因素复杂,因此对儿科医生的医学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责任感提出更高的要求[1]。
必须提升儿科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培养其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儿科医生的医学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责任感[2]。
案例教学法和临床路径式教学法都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广泛的现代先进教学方式。
其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案例为基础、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方式,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则以特定疾病的诊疗计划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教学[3]。
该研究以该院2018年1—12月儿科临床实习生100名为研究对象,探讨案例教学法和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联合应用于儿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DOI:10.16659/ki.1672-5654.2020.08.129案例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徐丽丽1,任淑君21.枣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北襄阳441200;2.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襄阳441200[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12月儿科临床实习生10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为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按照医院的统一安排对学生进行培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
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比较两组实习生对儿科教学的满意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学习成绩。
结果①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实习生对儿科教学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自我提升4个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 <0.05)。
临床路径模式引入儿科护理临床教学的探讨

临床路径模式引入儿科护理临床教学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引入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儿科实习的81名护理本科学生按照实习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0例),进行前后对照研究。
对照组实习护生使用传统的带教法进行带教,观察组实习护生使用临床路径带教法进行带教。
对两组学生的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实习前两组实习成绩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实习学生考核成绩、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将临床路径模式引入儿科临床护理实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此带教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教学;临床路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395-02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一个由特定专业或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护理、康复、检验等制定并遵守和执行的、科学的、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临床综合医护方案或计划。
它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医疗管理工具 [1]。
它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本质上,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本研究将临床路径工作模式引入儿科护理临床教学,以学生和患儿为中心,将教学要求量化、学生实习内容标准化,以改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满意度。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采取前后对照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儿科实习的81名护理本科学生按照实习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41名护生中,男5名,女生36名,年龄为(21.4±0.8)岁;观察组40名护理学生中男4名,女36名性,年龄为(21.1±0.6岁)。
案例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案例教学和临床路径已成为医学教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两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具体的病例,以病例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而临床路径则是指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和专家共识,针对特定疾病或症状的诊疗流程和规范化的完整路径。
本研究旨在探讨案例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结合临床路径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派。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处理信息、建立认知结构和构建知识体系来获取和理解知识。
案例教学正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
建构主义学派则认为知识是由学生通过和周围环境的交互构建而成,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来主动建构知识。
临床路径则是基于证据的医疗实践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循证医学和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是基于系统性研究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价值观,制定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和管理流程的医学实践。
而临床实践指南则是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专家共识,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定疾病或症状的诊疗流程和管理路径。
3. 结合理论基础案例教学结合临床路径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引入临床路径的相关知识和流程,使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病例的了解和学习实际的临床实践过程和规范化流程;二是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解决,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决策水平。
1. 在课程设计中引入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教学课程设计中,可以引入临床路径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结合具体的临床实践案例,设置相关的教学环节和内容。
针对常见的儿科疾病,可以设计相应的临床路径和治疗流程,并结合实际病例和临床数据,让学生了解并学习相关的临床知识和实践经验。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1 4 5
临床 路 径教 学 法在 儿 科护 理带教 中的临床路 径教 学法在儿科 护理 带教 中的应 用效果 。 方法 : 将2 0 1 0 年 6月至 2 0 1 2 年 5月在 我院儿科进 行 临床 实习的 1 0 8 名
作 等 考核 。 观 察组 采 用 临床 路径 带 教方 法 :儿 科 临 床带 教 路 径 目的地进 行 带 教 ,这 样 最 大 限度 降低 随 意 性 和盲 目性 的带 教 , 规 范 带 教 老 师 的 行 为 , 提 高带 教 老 师 的 教学 质 量 , 培 养 了 护 生 表 是 在护 理部 的指导 下 , 由护 士长 和 总带 教 根据 医 院及 各学 校 实
期 考 核 带 教 老 师及 实 习护 生 的 工作 。
1 . 2 带 教方 法
把 教学 计 划具 体规范 到 每一 个环 节 , 避 免 了带 教 老师 因年 资 、 性
格、 工 作忙 碌 等 客观 原 因而 引起 的带 教 差异 。 使 临床 带 教工 作 更
流 程化 。 1 . 2 . 1 对 照 组按 照 一对 一 传统 方 法进 行带 教 : 护 生人 科 室后 , 由总 加 标 准化 、 . 2增 强 护生 的 综 合 能 力 , 提高教学满 意度 : 临 床 教 学 路 径 明 带 教 进 行 人科 介 绍 , 然 后 由科 室 带 教老 师 专人 负 责 带 教 , 按 实 习 3 带 教 老 师按 照 临 床 教 学路 径 表 对 护 生 有 大 纲 完成 教 学 内容 。4周结 束 出科 时 由总带 教 统 一进 行 理论 、 操 确 了护 生 的实 习 目标 ,
1 . 2 - 3评 价方 法 : 实 习结 束前 进 行 理 论 知识 考核 ( 基 础 知识 、 专 科 知识) 、 操 作考 核 ( 基础 操 作 、 中 医操 作 ) 、 带 教满 意 度 调查 。考 核 成 绩采 用 百分 制 。综 合成 绩 平 均 9 0分 以上 为 优 秀 , 8 0 - 8 9分 为 良好 , 7 O 一 7 9 分 为合 格 , 7 O 分 以下 为不 合 格 。并 发 放 自制 带 教 老 还 要 有 良好 的沟 通 技 巧 、 过 硬的 操 作技 术 等 等 , 因此 如 何 让护 生 师 考评 表 来调 查带 教 满 意度 。 更 好 更 快 的适 应 儿 科工 作 , 圆满 完成 实 习 任务 是 带 教 中 的难 点 。 2 结 果 观察 组 的优 秀 例数 、 良好 例数 及 对 带 教老 师 的 满意 度 均 高 我科在 2 0 1 0年 6月 至 2 0 1 2年 5 月 ,将 护 理 带 教 临 床 路 径应 用 于 对 照组 , 比较有 显 著性 差异 ( P < O . 0 5 o见表 2 、 3 。 于儿 科 护 理带 教 中 , 取 得 较好 的 效果 , 现 汇报 如 下 。 平 ,提 高工 作 综 合 能 力 的 重 要环 节 I 1 ] 。临 床 路 径 ( C P — C l i n i c a l — P a t h w a y ) 是 一种 工 作 模 式 , 它 是 一 种 明 确工 作 方 向的 表 格 , 其目 的: 使 临床 教 学 程 序化 、 标 准 化I 2 l 。儿 童作 为 一个 特 殊人 群 , 儿 科 作 为 一 个 特殊 的科 室 , 不仅 需 要 护 生掌 握全 面专 业 的 医学 知 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16-10-12T11:02:00.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作者:梁美嫦劳建昌谭清刘子仲[导读] 进一步说明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具有较好效果的临床教学方法。
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广东省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罗定 527200)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儿科的临床教学中,观察其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就职的56人儿科实习医生(其中包括临床实习生、临床进修生和未取得执业医师证的医师)为主要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各为28人。
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组织教学,分析评价两组人员的学习效果。
结果:路径组的医生较对照组学习效果更好,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路径组的总优良率远远超出了对照组。
结论: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到临床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一种培养医生的良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儿科临床;临床路径式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398-01 临床路径的意思是指由医生组成的小组,针对某种疾病制定的一整套详细的诊疗计划,它涉及到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以帮助患者减少资源浪费,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
将临床路径引用到实习生的带教中,有助于实习生更快的掌握基本的相关知识,更好的融于到现代医学的潮流中[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就职的56人儿科实习医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各为28人。
路径组男性11人,女性17人,年龄分布在21岁至26岁之间,学历大专的为19人,本科以上为9人。
对照组男性9人,女性19人,年龄分布在21岁至27岁之间,学历大专的为20人,本科以上为8人。
56人均为第一次进入儿科实习。
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组织教学,由医院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并按照培训的相关要求对实习生进行考核。
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路径组的具体方法如下:(1)由老师先根据实习大纲的相关要求安排一对一的临床带教。
老师为本院资质较高的临床儿科医生。
安排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并按照计划内容进行教学。
(2)由老师选取一种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为教学病种,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份病种的相关知识,包含了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如何预防并发症、如果避免误诊等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疾病,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牢固的基础[2]。
(2)然后实习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查看患儿,锻炼自己的临床经验,并查阅以往该疾病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作为参考依据,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发觉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遇到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3)对患儿的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要积极参与到患儿的治疗中,首先可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安排相关检查,完善患儿的临床资料,之后根据患儿情况为患儿提出治疗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老师的沟通,治疗方案一定要请老师过目,以免出现问题[3]。
治疗的同时也要与护理人员做好沟通,确保护理人员提供有利于疾病恢复的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要加强合作,一切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患者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
(4)治疗完成之后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回顾,丰富临床经验。
不同组的成员可以在一起开展讨论,互相传授临床经验,互相帮助,加强学习效果。
最后由老师作总结性发炎,指出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表扬治疗中好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诊疗能力。
1.3 评价标准
在实习结束之后,由医院儿科全体人员对我们实习医生的理论与操作进行考核打分。
综合水平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综合水平在80~89分为良好,综合水平在70~79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率(%)表示;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习结束之后,我们对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发放了调查表,调查了56名实习医生的学习效果,总结如下表。
表两组实习生的理论与实操考核成绩汇总表
3.讨论
在儿科临床教学中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便于老师根据实习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进度和方法。
从简到难,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一步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这种方法有助于规范老师的教学流程,还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提高了教学效果[4]。
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好奇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自觉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在本次研究的56名儿科实习生中,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路径组的总优良率达到了92.85%,远远超出了对照组的75.00%,进一步说明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具有较好效果的临床教学方法。
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干丽君.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6-8.
[2]齐英征,王建荣,陈春花.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J].新疆医学,2014,06:149-150.
[3]林秀芝,王慧玲,于彩霞,赵秀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20:58-59.
[4]彭爱霞,吕琦玲.带教路径手册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2:5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