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针灸治疗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在腹部取穴的理论初探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在腹部取穴的理论初探

[ Ke y wo r d s ] Ac u p nc u t u r e ; Ut e i r n e i f b r o i d s ; A b d o mi n a l a c u p o i n t s ; T h e o r y
d o i : 1 0 . 3 9 6 9 8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3 . 1 2 . 0 4 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 的 良性肿瘤 ,主要 由平滑肌 细 胞增 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 。多见于 3 0  ̄5 0岁 妇 女, 以 4 0  ̄5 0岁最 多见 ,2 0岁 以下少见 ,其发病成逐年上 升趋势【 ” 。临床表现为月经过 多、腹痛 、不规则阴道 出血 、贫 增高有关,现代 医学主要采取手术和抗雌激 素药 治疗 。由于价 格 昂贵,手术 的创伤性和 易复 发性 ,患者在生理上 、心理上都 难 以接受。现在 中医治疗瘾瘕 ( 子宫肌瘤 )的方式分为 中药治 疗与非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要求辨证准确 ,根据虚实寒热来调 理 ,否则效果不明显,且 中药 口感 不好 ,长期治疗患者难 以坚
i n s e p ra a b l e ro f m a c u p o i n t s i n t h e a b d o me n . h i T s p a p e r r e v i e ws t h e r e l a t e d o u t c o me s o f a c u p u n c ur t e i n t r e a t ng i u t e r i n e i f b r o i d s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a s o n a n d a d v a n t a g e o f t h e a b d o mi n a l a c u p o nt i s nd a p r o p o s e d n i u q u e i n s i g h t s o f a c u p nc u ur t e t r e a t me n t i n re t a t i n g u t e in r e i f b r o i d s . On t h e b a s i s o f i n h e it r a n c e i f n d a b e Re r r t e a t me n t o f u t e r i n e i f b r o i d s i n o r d e r t o d e v e l o p he t a c u p u n c t u r e .

王少峰老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经验介绍

王少峰老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经验介绍

王少峰老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经验介绍一、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辨证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后,王少峰老中医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他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孕育情况等因素,综合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自己多年的经验,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

三、采用中药调理王少峰老中医通常采用中药调理的方式治疗子宫肌瘤。

他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组方。

其中,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等。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子宫肌瘤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四、运用针灸疗法除了中药调理,王少峰老中医还会结合针灸疗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疗法是中医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气血循环,促进瘤体的吸收和代谢,从而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

五、注意生活调理在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王少峰老中医还会向患者推荐一些生活调理方法。

他会建议患者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此外,他还会教导患者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影响之一,王少峰老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对广大患者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治疗。

总结起来,王少峰老中医对子宫肌瘤的治疗经验主要包括全面辨证、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等。

他注重综合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

此外,他还注重生活调理,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

王少峰老中医的治疗经验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而且对广大患者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88例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88例疗效观察
高疗 效和患儿 的 自强能力 , 到满意 的效果 。 达 参 考文蘸
[] 林 庆 . 1 小儿脑 瘫的定 义 , 晰条件 及分型[] 中华 诊 J. 儿科 杂志 ,99 2( ) 12 18 ;73 :6 . [] 崔荣庆 . 2 大脑瘫 痪对小儿听觉诱发脑干反应 的影响 [] 中国康复 医学 杂志 , 9 ,()1 . J. 1 384 :6 9 6 [] 施炳培 . 3 针灸治疗小 儿脑 瘫的研究进展 [] 中压药 J.
在 游戏 中 、 自然 中学 习 , 他们提供 音乐环境 或 大 给 者 发展其绘 画 能力 等 等 , 这样 才 会 收到 良好 的效 果 。另外 , 除 了施 以正 确的治疗 方法之外 , 医生 还
维普资讯

8 ・
J A .a ,2 O Vn .8 No 4 C M Jn. O 2, 11 , .
血瘀 型 : 下腹 部 疼 痛 , 痛处 固定 不移 . 期 延 经 长, 经色 暗红 , 血块 , 有 舌边有瘀 点 , 沉涩 。 脉 痰湿 型 : 下腹 包 块 时作 痛 , 神疲 倦 怠 , 膈 痞 胸
满, 白带 过多 , 粘腻 , 质 舌紫 暗 , 白腻 , 滑 。 苔 脉
3 治疗
子宫 肌瘤是 指子 宫平滑肌增 生形成 的良性 肿
选穴 : 冲、 太 关元 、 归来 、 三里 、 足 合爸 针灸操作 : 刺上 穴 , 气 后 留针 3 予 出 针 得 0分
瘤, 属于中医“ 癜瘕” 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其 发 生与 体 内 雌 性 激 素 水 平 过 高 有 关 , 发 生 于 好
3 2 血 瘀 型 .
针灸 治疗 子 宫肌 瘤 , 得 满 意 的疗 效 , 报 告 如 取 现
下: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02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02

• 治疗该病的主穴选用“痞根”穴,痞根穴 为经外奇穴,灸之可消腹中痞块。《医学 入门》曰:“专治痞块,十三椎下,各开 三寸半。多灸左边,如左右俱有,左右侧 灸。”
配穴选用照海穴、曲池穴、合谷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可解表清 热、调和营血、降逆活络;合谷穴为手阳 明大肠经的原穴,是手阳明经经气出入留 止之处,故有较强的经气开闭作用,用于 治疗气机闭塞之疾。
•谢谢
古蔺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
张巡
• 近年来针灸治疗子宫肌瘤 研究进展
三通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思路探讨
•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石瘕”的范畴。《灵 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 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 衃以留止,曰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 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 明-张景岳总结前人之说,对癥瘕的病因病 机有一个全面的论述,其在《景岳全书-妇 人规》中指出:“瘀血留滞作癥,惟妇人 有之,其证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 生冷,或外受风寒,或大怒伤肝,气逆而 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 积弱,气弱不行,总由血运之时,余血未 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 癥矣”。
• 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腧穴,也是八脉交会 穴,通于阴跷脉,功擅滋阴调经,调治泌 尿生殖系统疾病。本穴可清热利湿,滋补 肝肾。《玉龙赋》曰:“合照气化瘀,治疗痞块。本穴还可以减 轻子宫肌瘤患者行经时腹痛症状。
• 诸穴相伍,共奏软坚散结之功,专治一些 占位性病变和疑难病症,包括癌症。
• 由此可见子宫肌瘤不单纯是局部病变,它 的产生,多因素体虚弱,外感寒邪或内伤 生冷,寒凝筋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与冲任脉、肾经、脾胃经、肝经关系密切。
• 选用这三条经脉在腹部的穴位,是因为: 任主胞宫、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 化之源;子宫位于腹部,腹部又在全身的 正中,对应五行中的“土”,选取三条经 脉在腹部的穴位有利于激发三条经脉的气 血,加上腧穴的近治作用,为腹部、特别 是子宫内包块的治疗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随着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其在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于 30 50岁的妇女。

卵巢囊肿则是卵巢内形成的充满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状结构。

这两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患者常常会出现月经异常、腹部肿块、腹痛、压迫症状等表现。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这两种疾病的发生主要与肝郁气滞、痰湿凝滞、血瘀内阻等因素有关。

因此,治疗上多采用疏肝理气、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等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中药方剂的应用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桂枝茯苓丸是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经典方剂。

该方剂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的作用。

对于血瘀内阻型的患者,常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还有逍遥散、少腹逐瘀汤等方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加减用药。

除了中药方剂,中药单体的研究也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丹参酮具有抗雌激素、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够抑制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生长。

莪术油中的莪术醇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于肌瘤和囊肿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针灸治疗在中医药治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对于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患者,常选取关元、气海、中极、血海、三阴交等穴位。

针灸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肌瘤和囊肿的生长。

中医外治法,如中药灌肠、中药外敷等,也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药灌肠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盆腔,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疗效。

中药外敷则通过皮肤渗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肿物的吸收。

针灸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针灸、少腹逐瘀汤的联合应效果及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子宫肌瘤患者共148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对比研究。

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激素水平、炎性因子指标及子宫肌瘤体积数据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期间均有少数不良反应患者,故安全性相当,P>0.05。

结论:临床治疗中针灸与少腹逐瘀汤的联合应用,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激素分泌水平、炎性指标及子宫肌瘤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缓解,且临床治疗效果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灸;少腹逐瘀汤;子宫肌瘤;应用效果子宫肌瘤是一类妇科常见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主要由于女性子宫壁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所引发,或影响其正常生育,故患者应在就诊确诊后,及时接受治疗,改善疾病影响[1]。

因此,为观察分析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针灸、少腹逐瘀汤的联合应效果及影响,特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1月收治148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子宫肌瘤患者共148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对比研究。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均为74例。

对照组74例患者,年龄范围27~48岁,平均年龄(37.52±6.95)岁;单发子宫肌瘤41例,多发子宫肌瘤33例,子宫肌瘤直径1.5~8cm,平均直径(4.92±1.62)cm。

实验组74例患者,年龄范围26~49岁,平均年龄(37.53±6.84)岁;单发子宫肌瘤43例,多发子宫肌瘤31例,子宫肌瘤直径1.3~8cm,平均直径(4.65±1.51)cm。

经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后结果无明显差异,即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影像学、内镜及病理检查后均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参与研究,配合治疗;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者就诊时,年龄均为50岁以下、未绝经者,并心、肝、肾等多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或病史者,且治疗时间内的无备孕意愿者。

中医治子宫肌瘤案例

中医治子宫肌瘤案例

中医治子宫肌瘤案例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常常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而中医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成功案例。

患者小李,45岁,已婚,有一个孩子。

她在体检时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肿瘤直径约5厘米,导致月经不调、腹痛、腰酸等症状。

她之前曾在西医院接受过手术治疗,但肿瘤并未完全切除,且术后出现了感染的并发症。

在朋友的介绍下,小李来到了中医医院寻求治疗。

经过详细的望、闻、问、切四诊观察,中医医生认为小李的子宫肌瘤属于气滞血瘀型,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疼痛、腰酸等。

医生给小李开了一副中药方剂,并建议她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在中药方面,医生选用了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药物,如当归、川芎、红花等。

这些药物可以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缓解小李的症状。

同时,医生还根据小李的具体情况调整了药方,使其更加符合小李的体质和病情变化。

在针灸方面,医生主要选用了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针灸。

这些穴位可以调理小李的气血,缓解疼痛,促进肿瘤的吸收和缩小。

小李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中药,并接受了针灸治疗。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小李的症状明显好转,月经恢复规律,腹痛明显减轻,肿瘤体积也有所缩小。

经过半年的治疗,小李的肿瘤已经完全消失,体检结果也显示一切正常。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独特优势。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够调理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注重调理气血,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朋友们,不妨考虑一下中医的治疗方法,相信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前,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和有经验的中医医生,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中医治子宫肌瘤案例

中医治子宫肌瘤案例

中医治子宫肌瘤案例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常常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传统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多种多样,今天我来分享一个成功的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案例。

患者小李,45岁,已婚,因子宫肌瘤在医院接受过手术治疗,但术后不久症状再次出现,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胀痛等。

她对手术治疗感到失望,于是寻求中医治疗的帮助。

经过中医医师的详细询问和仔细观察,患者被诊断为“肝郁气滞,血瘀内结,气血不畅”之证。

医师给予小李针灸、中药煎煮等综合治疗,主要方剂包括逍遥散、祛瘀生新汤等。

在治疗过程中,小李每周定期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同时按时服用中药。

经过3个月的治疗,小李的症状明显改善,月经量减少,经期缩短,腹部胀痛明显减轻。

经复查发现,子宫肌瘤的大小也有所缩小。

小李对中医治疗的效果非常满意,她表示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而且整体身体状况也有所改善。

她决定继续坚持中医治疗,希望能够彻底摆脱子宫肌瘤的困扰。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强调整体调理,重在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内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比于手术治疗,中医治疗更加温和,对身体没有副作用,而且能够减少病情复发的几率。

当然,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是不同的,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但是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潜力和优势,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了解并选择中医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病痛,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身体素质,对于保持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重视中医治疗,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的针灸治疗
三种针灸治疗
体针 (之一)
1. 取穴
主穴:子宫、曲骨、横骨。

配穴:皮质下 (耳穴) ,三阴交、次髎、血海、肾俞、复溜。

2. 治法:主穴每次取1~2个,可交替使用,酌加配穴。

子宫穴斜刺0.8~1.0寸,曲骨和横骨均直刺0.6~0.8寸,以得气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配穴除耳穴用埋针法或磁珠贴敷外,余穴手法同主穴。

体穴均取双侧,耳穴取单侧轮替。

留针15~20分钟。

针刺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耳穴每周埋针或贴敷2次,15次为一疗程。

3. 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
1)痊愈:B超探查,子宫肌瘤已全部消失;
2)基本痊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2/3以上;
3)有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不及2/3;
4)无效:治疗前后,体积未见缩小。

共治346例,痊愈288例(83.2%),基本痊愈39例(11.3%),有效19例(5.5%),总有效率达100%。

所治子宫肌瘤中,最大有儿头大,最小亦有鸡蛋黄大。

体针 (之二)
1. 取穴
主穴:阿是穴、内关、照海。

阿是穴位置:瘤体。

2. 治法:上穴均取、体穴选双侧。

先令患者排空尿液,阿是穴针3~4针,直刺入0.6~0.8寸;内关、照海常规针法,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30分钟,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5天。

3. 治疗评价
共治20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

电针
1. 取穴
主穴:关元、子宫、秩边。

配穴:气海、血海、阳陵泉、三阴交。

2. 治法:穴位局部消毒,以32号毫针2寸直刺穴位。

得气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输出频率为70Hz,每次刺激1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7天。

3. 疗效评价
用上述方法共治疗42例,结果痊愈33例,有效9例,有效率达100%。

火针
1. 取穴
主穴:中极、关元、水道、归来、痞根。

配穴:曲池、合谷、足三里、肾俞。

2. 治法:主穴及配穴肾俞用火针法,余用毫针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酌加。

火针为长2寸,粗0.8mm的钨锰合金针具,针尖在酒精灯火焰上1cm处加热约5秒钟,以针体前3cm处呈鲜红为度,将针快速地剌入穴位,再快速出针,全过程应在1秒钟内完成。

针剌深度:腹部穴为3cm,肾俞和痞根为1.5cm。

腹部穴可加用温合灸15分钟。

配穴中照海、足三里行提插捻转补法,余穴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

每周治疗3次,12次为一疗程,一般须三疗程。

3. 治疗评价
共治50例,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