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古典油画欣赏

合集下载

欧洲古典主义女性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欧洲古典主义女性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法国的保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尤其是看到整个欧洲历来的艺术大师在人生起伏中留下的心血作品,心情是很激动的,这是艺术之间一种能产生共鸣的文化激情碰撞吧,虽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但国画、书法、油画给人的震撼是一样的。

摩尔人物油画《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1868年画布油画,61×88.30厘米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英国,1841―1893年摩尔出生在约克郡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庭。

父亲威廉·摩尔和哥哥亨利·摩尔(1831―1895,著名风景画家)引导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19世纪五十年代,他到了伦敦,先在肯辛顿艺术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皇家学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罗马深造。

渐渐地,摩尔形成了着色轻柔,线条细腻的独特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休闲人物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显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示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

这幅作品在寻求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把沃尔特·佩特称之为“音乐的特性”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

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较真儿”,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

欧洲古典主义人物油画《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画布油画,84×129.50厘米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1830―1896年《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第一次展出,这意味着画家莱顿朝着开创古典题材的创作道路迈出了第一步,也是对这位画家解决构图比例的高超技艺的一次总结。

画中四个女人的位置平衡、匀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力图创造出一套个人独有的透视法,让画中人物的不同比例变得一目了然。

世界上最名贵的20幅油画赏析

世界上最名贵的20幅油画赏析

一、《蒙娜·丽莎》——达·芬奇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富商,蒙娜.丽莎的丈夫)或其他任何人。

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

达.芬奇是在法国去世的,这就是为什么《蒙娜.丽莎》这幅画在法国的缘故。

多少世纪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的确神秘:它似乎在变化。

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

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象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

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陷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

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

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

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

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

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

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二、《最后的晚餐》——达·芬奇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

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安格尔油画作品《泉》

安格尔油画作品《泉》

安格尔油画作品《泉》安格尔油画作品《泉》之赏析(外⼀篇) (2011-05-25 11:32:37)标签:绘画评论【浅谈外国名画安格尔:《泉》】内容摘要:让-奥古斯特-多⽶尼克·安格尔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年)⼀⽣追求和表现理想美,⼗分迷恋于描绘⼥性⼈体,在他的笔下,每个⼈体都画得圆润细腻,健康柔美。

他严谨的素描功⼒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作⽤,把⼈物的形体动态刻画得极其准确、简洁⽽概括。

安格尔反复探索完美的艺术形式,视拉斐尔为典范,以温⽂典雅为理想,迷醉于希腊雕刻。

在他的美学主张中强调以永恒美和⾃然为基础,他⼼⽬中的⾃然是理性的、理想的、⾮现实的、⽆内容的纯形式美。

他创造的理想美典范就是在中国流传最⼴的完美少⼥⼈体之境界——《泉》。

关键词:绘画技巧,古典艺术美,⼥性美⼀.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九世纪,法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命的摇篮,在意识形态上的各种表现,显得⼗分活跃。

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此起彼伏,和政治风云变幻相辅相成,构成了上世纪欧洲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由达维特和他的弟⼦安格尔⼀起,推向了最后的⾼峰。

1780年,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于法国南部的蒙托榜(Montauban),⽗亲是装饰雕刻师和画家,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

安格尔少年时看到⽼师的拉斐尔的摹本,激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终⾝崇拜他。

1797年进⼊新古典主义⼤师达维特的画室,成绩突出。

1806年-1820年安格尔在罗马学习和创作。

这位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吸收⽂艺复兴时期前辈⼤师的求实的技巧,使⾃⼰的素描技巧发挥到炉⽕纯青的境地。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硬地照搬古代⼤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然之中。

他从古典美中得到⼀种简炼⽽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崇⾼的单纯”作为⾃⼰的原则。

新古典主义女性人体油画作品欣赏(三)

新古典主义女性人体油画作品欣赏(三)

新古典主义⼥性⼈体油画作品欣赏(三)⼈体油画作品(临摹画作欣赏)—临摹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作品袁善初油画纯⼿⼯油画材质:亚⿇布、马利牌油画颜料。

安格尔的油画《凯罗琳·⾥维勒⼩姐的画像》作于意⼤利求学初期。

姑娘迷⼈的双眼,以及印衬在洁⽩⾯颊上艳丽的双唇,可以说是安格尔对这位15岁甜美少⼥的回应。

安格尔最忌别⼈将他的作品描述成是哥特式(Gothic)的,他对各种特征的描绘算得上是各种美的概念的集中了,安格尔精⼼强调了这些因素。

简单的⼏何构图被⾃然垂落的上等⽑⽪打破,暗⾊的草地及远⼭也都被⽤作映衬⽩⾊服饰,这些风景和少⼥的头部、双肩⼀起为引起我们对其⾯部的关注⽽被做了精⼼处理,外轮廓简洁、明晰。

古典主义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善于舍弃所有⽆助于主要效果的枝节细部,⼒求单纯,画中没有繁杂的的⾊彩,也没有让⼈眼花缭乱的短缩透视法,古典主义者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赋予对象以⾼贵的美。

在《凯罗琳·⾥维勒⼩姐的画像》中,安格尔按照美的要求改变了形象,整个轮廓线⾼度提炼,充满了概括之美,所有多余的东西都被删除了,这种做法让画⾯显得更加协调。

另外,除了素描的准确性、概括性之外,画⾯的⾊彩配置也⾮常精到,从整体布局到冷暖对⽐的精⼼安排,都引⼈⼈胜,令⼈回味不已,新鲜与纯净的⾊彩的确百看不厌。

在⼀般⼈的观点中,凡是画得极细极光滑,像肖像照⽚⼀样“应物像形、随类赋彩”的作品就属于古典主义,⽽且画⾯“没有”⾊彩,除了⼩⼼翼翼涂出来的“酱油调⼦”外别⽆所长,这实在是⼀个不可原谅的误解。

实际上,当⼈们站在原作前或⾯对较好的印刷品,耐⼼品味时,所有的疑虑都会烟消云散、⽆影⽆踪。

安格尔⼀⽣中所崇拜的偶像是意⼤利⽂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且这也是安格尔艺术中的主要倾向。

《⼤浴⼥》是安格尔当年在罗马完成的许多裸⼥形象之⼀,画家当时的年龄为28岁。

西方油画欣赏(4)最惊艳的维纳斯诞生图

西方油画欣赏(4)最惊艳的维纳斯诞生图

西方油画欣赏(4)最惊艳的维纳斯诞生图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无人不晓。

但有关她的由来以前笔者还真没有仔细琢磨过,知道她源自希腊神话,传说足有一箩筐。

在欧洲宗教画盛行的时代,维纳斯和圣母一样,是艺术家们的最爱,不少画家因画她而一举成名,其作品成为传世精品。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就是经典之一,无人能企及。

《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1477年,坦培拉蛋彩画,278.5cm X 172.5cm,乌菲齐美术馆收藏这幅蛋彩画是波提切利的名作。

此画表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构图比较单纯,全画以维纳斯女神为中心。

画中的维纳斯的造型受到古希腊雕刻的影响,从体态和手势都有模仿卡庇托利维纳斯的痕迹,但缺少古典雕像的健美与娴雅,而强调了秀美与清纯,也兼具含蓄之美。

《维纳斯的诞生》是文艺复兴以来的第一幅直接采自古典神话并首次描绘女性裸体形象的作品。

从海洋的泡沫中刚诞生出来的美神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壳上,两位风神轻轻地把她吹送到岸边。

右岸上的时辰女神手拿美丽的花斗篷迎接美神的到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起着波浪……整幅画充满着抒情诗似的迷人情调。

波提切利用优美的动作和柔和的线条塑造了美神,她以古代歇站式立在贝壳上,身体微微摆动形成S形。

那洁白的肌肤,典雅的姿态,垂落飘洒的金发,温柔而略带忧伤的面庞,让人感到女神的无比温存和动人。

以致我们对维纳斯过长的脖子和双肩,重心不稳的姿态都能持相当宽容的态度,而不加挑剔了。

同时此画通过对维纳斯伤感的神情和秀美的姿态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矛盾而又富有诗意美的形象。

在清晨宁静的气氛中,从海洋中诞生的维纳斯站在飘浮于海面的贝壳上,左边是花神和风神在吹送着维纳斯,使贝壳徐徐飘向岸边;右边是森林女神手持用鲜花装饰的锦衣在迎接维纳斯。

此画在构图和用笔方面也体现了波提切利的独到之处。

画家在处理这个场面时,舍弃了原诗中一些喧闹的描写,而把美神安置在一个极幽静的海面上,在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中来衬托出被人们誉为文艺复兴精神的缩影——维纳斯。

西方绘画最著名的500幅世界名画欣赏

西方绘画最著名的500幅世界名画欣赏

西方绘画最著名的500幅世界名画欣赏1、无名女郎 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99cm 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

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蒙娜丽莎 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4、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 1907年油画 244×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

世界经典油画赏析

世界经典油画赏析

世界经典油画赏析1、无名女郎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75.5cm×99cm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着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08.5cm×175cm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

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蒙娜丽莎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4、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1907年油画244×233.5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

世界传世十大名画赏析(附图)

世界传世十大名画赏析(附图)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该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喜爱的作品,作者生前一直把它留在自己的身边。

直到达·芬奇去世后,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用了一万二千金币,才从达·芬奇的弟子手中买下。

现藏|法国罗浮宫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是艺术家达·芬奇于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大型壁画,是达·芬奇代表作之一,世界著名画作,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达·芬奇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将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1980年该画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

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

现藏|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暴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这幅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思》画布油画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画中的安提戈涅,充 满着忧虑的面部表情。 她不仅目睹了父亲和 兄弟们的惨死,还深 知自己即将面临同样 的命运。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戏剧家 索福克利斯的著名悲剧作品。
《农妇》画布油画 187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又是一位绝美的 女郎,头发多么的柔 顺和光泽!
《瓦莱里娅》 画布油画 1916年英国 威廉 .克拉克 沃特勒
《春》画布油画 1865年 法国雅克.约瑟夫.提索特 画中的三位少女在 田野里休憩,像是沉浸在对过去时光的思念里。三个人都是维多利亚时 代的时髦装束,加上画面的风景,就构成了一幅美丽、充满生机和十分 和谐的图画。
《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 1871年 英国弗雷德里克.莱顿
英国埃德温.朗 作品
《安提戈涅》 1882年英国 弗雷德里克.莱顿
英国弗雷德里克.莱顿作品
英国弗雷德里克.莱顿作品
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给 社会带来的战乱以及法国人高 涨的爱国热情,让布格罗感同 身受,并通过《农妇》这样的 作品把它展示出来。塑造不失 尊严的普通民众形象,表现了 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内心的 不安。
国外古典 油画欣赏
画集包括部分欧洲“古典 与唯美” 19世纪的精品绘画, 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 主义、印象主义等众多代表那 一时期艺术风格的作品。通过 观赏我们可在古典与唯美的氛 围中分享其隽永的艺术魅力。 作者都是那个时期著名的 艺术家:莱顿、格威德、布格 罗、沃特勒、吉耶莫、塔德玛、 施莱佛、提索特、西蒙、埃德 温.浪……。
图文网络资料
经典欢快钢琴曲
ppt制作Fcy
2015 01 20 翻页手动 自动随意
黑发女郎,独自依靠在大 理石墙旁,以某种方式反 映着画家本人的梦想和情 绪。我们透过薄如蝉翼的 服饰,看到了少女楚楚动 人的美丽容貌。
《古典美》画布油画 1906年,英国 画家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作品对衣饰的刻画 更加让人惊叹,您 看她身旁的兰花也 跃进了我的脑海!
面对着这幅画的时候, 我们分明看到了各色宝 石散发着不同颜色的光 芒, 半透明的轻纱, 带着画笔气息的毯子, 除了真实,还有艺术品 的完美。
《舞女》画布油画,英国 威廉. 克拉克. 沃特勒
作品的背景是一座亚述式或 波斯式的大殿,作者精心绘 制了其中的铭文和浮雕。王 后充满异国情调的美貌、服 饰的华美及珠宝的美轮美奂, 与她的哀伤而失望的表情形 成鲜明的对照。此外,这幅 画还表现了朗作画时的一大 特点,即他的绘画语言是建 立在“偷偷的一瞥”的基础 之上的。
《瓦实提》画布油画 1878年 英国埃德温.朗
这幅《粗心的倾诉》:一位 少女正向她的同伴讲述一个 爱情故事,却丝毫没有察觉 到对方听后痛苦的表情。在 少女的身后有一座雕塑,表 现的是两个凑在一起的妇人 正在窃窃私语。画家这样构 图,意在增加画面的厚重, 或突出少女们交谈的情形。
《粗心的倾诉》木板油画 1895年荷兰 劳伦斯.阿尔玛 .塔德玛
注意卖花者的眼神,她只关 心手中的货币,对身边的时尚 却无动于衷。那时巴黎贵妇每 天早上享受美食,饭后逛街、 遛狗、买花,下午到剧院,而 社会底层的买花女只关心自己 一天的辛劳能否够买一天的面 包。社会永远存在着不公。 各位是否已经看出来画中的贵 宾狗?
《布格捏林荫大道》,法国 路易斯. 玛丽 德. 施莱佛
女人望向窗外,身后的男人望 着她。窗外有繁花、有景观, 还有谁? 男子爱慕那个少女,可少女却 丝毫不顾,只是深情地凝视着 窗外她喜欢的人。也许那个人 并不爱她,也许那个人在逃避 她。。。。。。一场枉然的爱 恋,如同七彩泡泡,一片虚无, 一片黯然的心痛,一片错爱的 伤感。
《枉然之恋》 1900年 荷兰 劳伦斯 阿尔玛 塔德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