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1)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1)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1)

第三章习题答案

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

一、电子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1L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

一、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

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

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和Dq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

C. 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

3. Co(NH 3)+36和Fe(H 2O)+

36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

表3-8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 3)+36:=f 氨×g 钴=1.25×18.2=22.75 kK =22750 cm -1

P =23625 cm -1

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

15%到30%,综合考虑后Co(NH 3)+

36是低自旋。

Fe(H 2O)+

36

:=f 水×g 铁=1×14=14 kK =14000 cm -1 P =29875 cm -1 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大,所以不成对,高自旋。

4.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 6为O h ,ML 4为T d 或D 4h )

Cr(H 2O)+

36;3d 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Ti(H 2O)+36

,3d 1 ,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 Fe(CN)-46,3d 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CoCl -24:3d 7,配位轨道sp 3

杂化,高自旋,T d 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

不畸变;

Pt(CN)-24 dsp 2,5d 8,低自旋,四面体场,D 4h 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ZnCl -24

:3d 10,sp 3杂化,无简并,不畸变; Cu(en)+23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

FeCl -4,3d 5高自旋,配位轨道sp 3

杂化, T d 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Mn(H 2O)+26:3d 5

,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5.为什么FeCl -36是无色的,CoF -36具有蓝色?

FeCl -36中Fe 3+离子高自旋,有5个d 电子分填充在5个不同的轨道,所以

基态离子谱项是6S ,产生的基态光谱项是6A 1g ,激发态中没有相同多重态谱项,电子跃迁禁阻,溶液为无色。

CoF -36

中Co 3+是d 6电子组态,根据= B /B 0、(1-) = h x ·k M 、表3-13和表3-14可以求出B =(1-h x ·k M B 0=(1-0.33×0.8)×1050=772.8 cm -1。772.8 cm -1

是橙色光吸收光谱(书P113),所以CoF -

36的透过光为蓝色光,溶液呈蓝色。

(橙色的互补光是蓝色)

6.Cr(H 2O)+36的光谱图上观察到1~ν=17400cm -1和2

~ν=23000cm -1,指出它们对应于何种谱项间的跃迁?计算和B 值?预测第三个吸收峰的位置? Cr d 3

即 =σ1=17400cm -1,σ2=23000cm -1化简得B =529.5cm -1 再将 和B 代入σ3可得σ3=31742cm -1

9.说明产生下列化合物颜色的原因:

FeF -

36无色,

FeCl -4黄色, FeBr -4红色

FeF -

36中心金属离子为d 5组态由于没有自旋多重度相同的d -d 跃迁方式,溶液

为无色。

而FeCl -4与FeBr -

4主要是L -M 跃迁所致;在L -M 跃迁中v 1的能量变化次序与Cl >Br >I 的电离能的降低次序一致;FeCl -4到FeBr -

4的跃迁时v 1降低,吸收

光由紫光变为蓝绿光,所以透射光也就是溶液呈现的光由黄光变为红光。(红色

与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

13.下列化合物哪些有轨道磁矩的贡献:

(I -


~SCN -

<(NH 2)2CO

~CH 2(COO)22-

< H 2O

< C 5H 5N ~NH 3~PR 3

~CH 3-~C 6H 5-

FeCl -

24:高自旋sp 3杂化,T d 对称,e 轨道有一个单电子,但无等价轨道,t 2

轨道有3个单电子,所以没轨道贡献。

Cr(NH 3)+36:O h 对称,t 2g 轨道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没有轨道贡献。

Fe(H 2O)+26:O h 对称高自旋,t 2g 轨道两个未成对电子,xz 和yz 轨道等价,有

轨道磁矩。

Fe(CN)-36:O h 对称低自旋,t 2g 轨道一个未成对电子,有轨道磁矩。

14.Cu(en)2(H 2O)+22具有畸变八面体结构,在光谱图上的17800cm -1出现一个

吸收峰(I. Bertiniet. al. Inorg . Chem ., 19, 1333(1980)),假如考虑旋-轨偶合,计算该离子的磁矩。

o

=17800 cm -1=10 Dq ,d 9组态的基谱项是E g ,激发态谱项是T 2g 所以在O h

场下不应该有轨道贡献,畸变后,轴向拉长,应该是D 4h 对称性,单电子不在等价的简并轨道上,所以也不应该有轨道贡献。如果考虑轨道贡献,可用公式

)1()1(4+++=+L L S S L S μ,其中S =1/2,L =2,则μ

S +L

=3 B.M.。

用精确公式n d >5; λ=-ξd /n =-830/1=-830 cm -1 (n 是单电子数)因为d 9组态的基谱项是E g 是所以α=2;

μ

eff

=μ0*(1-αλ/10Dq) =1.73*(1+2*830/17800) =1.89

15.Os 4+离子的八面体配合物具有42g t

八面体4

2g

t组态应该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按正常计算应该是

)2

(

)1

(

2+

=

+

=n

n

S

S

s

μ=2.828 B.M.,而实测值远小于理论值。

用精确公式n

d <5; λ=ξ

d

/n =ξ

d

/2>0 (n是单电子数) (1-α

λ/10Dq)<1

μeff=μ0*(1-αλ/10Dq)<

02.449

μ===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旋轨道偶合对磁性造成的影响。

第四章

1.如何利用活化参数判别反应机理,利用Al 3+和Ga 3+水合离子的水交换反应为例加以说明。

答:对于气相反应和在溶液中由反应物到形成活化配合物时的溶剂化能的变化可以忽略的反应,大而正的H 和S 值(过程中多半伴有键的断裂和质点数的增加),强烈地示意过渡态只有解离的活化模式,反应机理为D 或I d 机理。小而正的H 和负的S 通常反映缔合的活化模式,反应为A 或I a 机理。

从表4-2中的数值可以看到,对Al 3+和Ga 3+的水交换反应的H 分别为112.9kJ ·mol -1和26.3 kJ ·mol -1,这样大的差值示意这两种合场离子的水交换反应经由不同的机理进行。Al 3+的S=117J ·K -1·mol -1,这一大而正的数值强烈地示意反应是通过解离的活化模式进行的。Ga 3+的S=-92J ·K -1·mol -1,则有缔合的活化模式。这些情况也与金属离子的结构相吻合,Ga 3+离子的体积较大,形成配位数增加的过渡态较容易。

2.写出[Co(NH 3)5NO 3]2+的酸式水解和碱式水解反应机理,用方程式表示之。 酸式水解:

[Co(NH 3)5NO 3]2+=[Co(NH 3)5]3+ +NO 3-; [Co(NH 3)5]3++H 2O=[Co(NH 3)5 (H 2O)]3+ 碱式水解:

[Co(NH 3)5NO 3]2++OH [Co(NH 3)4(NH 2)NO 3]++H 2O ; [Co(NH 3)4(NH 2)NO 3]+→[Co(NH 3)4(NH 2)]2++ NO 3-; [Co(NH 3)4(NH 2)]2++ H 2O →[Co(NH 3)5(OH)]2+

3. 对于在溶液中Co(Ⅲ)配合物的取代机理,下列事实有何重要意义?

(1)酸式水解的速率定律总是为速率=K A [Co(NH 3)5X]2+

(2)经常观察到离去的配体X -不是直接被进入的配体Y -取代,而是首先有水进入,然后再被Y -

取代。 (1) 说明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 3)5X]2+

[Co(NH 3)5]3+ + X -

(2) 同样说明了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 3)5]3+ + H 2O

[Co(NH 3)5H 2O]3+

[Co(NH 3)5H 2O]3+ + Y -快

[Co(NH 3)5Y]2+ + H 2O

4. 对于[Cr(NH 3)5X]2+的水合反应,实验上在50℃时测得其反应速率为:

X - K aq / S -1 NCS - 0.11×10-4 Cl - 1.75×10-4 Br - 12.5×10-4 I - 102×10-4

说明这些反应的机理。

配离子半径增大,配离子与金属之间形成的键长也增大,键能减弱,容易断裂。从题目中可知,水解速率随着配离子的变大而增大,这说明反应是受Cr-X 键强度的影响的,因而这些反应应该具有解离模式。

5. 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水交换反应的活化体积(单位cm 3mol -1) Co(NH 3)5(H 2O)3+

+1.2(25,35℃) Cr(NH 3)5(H 2O)3+ -5.8(25℃) Rh(NH 3)5(H 2O)3+ -4.1(35℃)

Zr(NH 3)5(H 2O)3+

-3.2(70.5℃)

解释这些反应的机理。 第一个V>0,I d 机理 后三个V<0,I a 机理

6. 写出下列平面正方形取代反应的机理:

7.预

测下列反应产物(每种反应物为1mol )

8.一个常以外层机理反应的氧化剂与[V(H 2O)6]2+的反应比[Cr(H 2O)6]2+要快,为什么?

V(H 2O)62+ 的取代反应比Cr(H 2O)62+ 要慢,因此在Cr (H 2O)62+ 表现为内层机理的反应中,V(H 2O) 62+ 常会经由一个外层机理的反应。同时还可注意到V 2+ ( d 3 )是从非键t 2g 轨道跃迁出一个电子,重排能小,外层机理较有利。Cr 2+( d 4 )从反键

e *g 轨道失去电子,重排能较大,若通过桥配体则可以提供一个较低能量转移电

子的途径。

9. 下列反应按哪种电子转移机理进行?为什么? Co(NH 3)63+ + Cr(H 2O)6 Cr(NH 3)5Cl 2+ + *Cr(H 2O)6第一个反应是外层机理,因为没有桥连配体

第二个反应是内层机理,因为Cl-具有孤对电子且能键合两个金属离子,易形成桥连配体。

10.为什么单电子转移反应比双电子转移反应快?

对于气态原子间的反应单电子和双电子转移反应差别不大,但在溶液中或在配合物分子中,双电子转移反应的重排能使相当大的。因此双电子转移反应经由内层机理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可能涉及单电子转移的两步过程。

第五章

1.解释过渡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与金属d电子组态的关系:d6组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常采取六配位八面体结构;d8组态的采取五配位四方锥或三角双锥结构;d10组态的采取四配位四面体结构,并举出一些实例。(提示:根据18电子规则)(P191)

答:过渡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满足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即金属的全部电子数与所有配体提供的电子的总和恰好等于金属所在周期中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如果只考虑价层电子,那么金属价电子数加上配体电子数的总和等于18 的分子是稳定的,即18 电子规则。

这一规则反映了过渡金属原子用它的5 个nd 轨道,一个 (n+1)s 轨道和 3个 (n+1)p 轨道总共 9个价轨道最大程度地成键,在每个价轨道中可容纳一对自旋相反的电子,共计18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对于d6组态,其配位数为(18-6)/2 = 6 ,所以多采取六配位八面体结构,如[V(CO)6]-和Cr(CO)6等;

对于d8组态,其配位数为(18-8)/2 = 5 ,所以采取五配位四方锥或三角双锥结构,如Fe(CO)5等;

对于d10组态,其配位数为(18-10)/2= 4 ,所以采取四配位四面体结构,如Ni(CO)4等。

2.解释以下羰基伸缩振动频率的变化:

[V(CO)6]- Cr(CO)5 [Mn(CO)6]+

cm-l 1860 2000 2090

答:配位化合物离子所带的电荷对CO有影响,如上边的等电子系列中,负电

荷增加,反馈作用增强,C≡O键削弱,使CO 下降;反之正电荷阻止电子从金属移向 CO 的空轨道,反馈作用减弱,造成CO 增加。

4.根据下列红外光谱图判断羰基的类型。

答:CO的不同配位方式可以通过红外光谱鉴定,已知中性分子中M-CO 端基的CO伸缩振动频率在1900~2150cm-1范围内,而与正常双键性质相应的“酮式”CO,即2-桥基CO 的伸缩振动频率降低到1750~1850cm-1范围内,叁桥的3-CO 具有更低的伸缩振动频率。

(1)观察Fe2(CO)9图可看出:CO有2082 cm-1(中等),2019 cm-1(强)1829 cm-1 (强),所以可知, Fe2(CO)9中既有M-CO端基配位,也有“酮式”CO(2-桥基CO)配位,再结合18电子规则和书上表5-4的该配合物为D3h构型,可推测其配位图。

(2)同理,Os3(CO)12的CO均在2000 cm-1以上,可判断Os3(CO)12的CO 均为M-CO端基配位,可推测

5.根据分子轨道能级图(图5-14)比较N2分子以及CO分子与过渡金属成键作用的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孤对电子和空轨道,都既可给出电子作为碱,也可接受电子作为酸

不同点:观察上图,由于N2分子和CO分子前线轨道的能级差别及不同的电子云分布使它们与过渡金属键合能力和方式上有所差别:

N2的配位能力远低于CO,因N2的给予轨道3g的电子云分布在核间较集中,而且轨道能级比CO的5低,所以N2是比CO弱的多的给予体,又由于接受金属反馈电子的最低空轨道1g 的能级比CO的 2能级高。所以,N2 的

给予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如 CO。

所以与过渡金属的配位键以反馈键为主,一般采取端基配位和侧基配位两种方式与金属键键合。

6.在烯烃的配合物中,烯烃可以绕金属-烯键发生旋转,请你预测在炔烃配合物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现象?为什么?(P221)

答:烯烃绕金属-烯键旋转,配合物中反馈键不仅由金属d xz和乙烯 * 轨道组成,d yz轨道(或d xz与d yz的组合)也可与乙烯另一个*轨道组合,那么烯烃旋转即使破坏了在xz平面内的反馈键,还可由yz平面另一个反馈键来补偿。炔烃中也几乎一样,只不过金属的杂化轨道有所改变,炔烃轨道能量较低,它的给予和接受能力都比烯烃强,此外炔烃还多一组垂直的和 * 轨道,可多生成一组反馈键,预计它与金属的键比烯烃-金属键强。如果成键只用去一组轨道(或 * 轨道),炔烃配合物还可以绕金属-炔烯键发生旋转;若两组轨道都形成反馈键,再转动时就会破坏键,所以就不能再转动。

7.用类似铁茂的分子轨道图来解释下列茂金属化合物的磁性:

(提示:根据实验磁矩算出金属离子未成对d电子数。确定它们的排布)答:由实验磁矩μ=可计算

(1)V(C5H5)2的单电子数n=3, 共有15个价电子(V2+贡献3个,两个

C5H-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1a1g)2(1a2u)2(1e1g)4(1e1u)4(1e2g)2(2a1g)1 5

(2)Cr(C5H5)2的单电子数n=2, 共有16个价电子(Cr2+贡献4个,两

个C5H-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

5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3(2a1g)1

(3)Mn(C5H5)2的单电子数n=5, 共有17个价电子(Mn 2+贡献5个,两

个C5H-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

5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2(2a1g)1(2e1g)2

(4)Fe茂有18个价电子(Fe2+贡献6个,两个C5H-

贡献12个)。它们

5

分别填入9个成键与非键轨道,电子组态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4(2a1g)2,因此该分子是稳定的,具有

抗磁性,与实验事实符合。

(5)Co(C5H5)2的单电子数n=1, 共有19个价电子(Co 2+贡献7个,两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

个C5H-

5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4(2a1g)2(2e1g)1

(6)Ni(C5H5)2的单电子数n=2, 共有20个价电子(Ni 2+贡献8个,两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

个C5H-

5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4(2a1g)2(2e1g)2

9.根据定性的MO能级图(图5-41)说明倾斜夹心型金属茂(5-C5H5)2Re

具有Lewis碱性,它可以加合一个质子产生以下配离子:

提供6个电子,共答:(5-C5H5)2Re中Re为Ⅱ价, d5构型,每个C5H-

5

计17个电子。5个d电子中,有2个在成键轨道,3个在非键轨道,处于

不稳定状态,与H+结合后,非键轨道数减少,分子总能量降低,所以(5-

C5H5)2Re易于提供电子与H+合形成[5-C5H5)2ReH]+,呈现Lewis碱性。

15.将下列铁茂的分子轨道能级图(根据Hatree-Fock从头计算方法得到)与定性的能级图(图5-34)作比较。

答:它们的区别有

(1)对于Cp来说,在定性的能级图中只考虑了配体Cp的π电子作用,而HF 算法在a1g和e2g两个π轨道之间加入了e2g,e2u的两个σ轨道。e1g和e1u的能级次序变换位置。

(2)对于Fe来说, HF算法忽略了4S轨道的σ轨道成键作用,且a1g和e2g能级次序变换位置

(3)两者组成的分子轨道,定性的能级图中电子的排顺序为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4(2a1g)2(2e1g)(e2u)(2e2g)(2a2u)(2e1u)(3a1g)

HF算法的电子的排列顺序为

(a1g)2(a1g)2 (e2g)4(a2u)2 (e2u)4 (e2g)4 (1e1g)(1e1u)(e2g)(e1g)(e2u) 可以看出HF算法中,e2g和e2u的能级显着降低代替了定性的能级图e1g 和e1u轨道填充电子。

2. 将下列分子或离子按结构分类:

B 5CH 6-;

C 2B 3H 7;B 10H 11P ;NB 8H 13、

4.在下列反应中,需加何种试剂? P254(a )n-BuLi PhPCl 2

(b )NH 3

9.计算下列簇的骨架电子数:

[Co 6(CO)6(μ3-CO)8]4-;CB 5H 9;[Re 3Cl 12]3-;Ta 6Cl 122+

P293Wade 假定金属羰基簇与硼烷、碳硼烷电子结构具有相似性, 即不管在三角形多面体顶点上是过渡金属原子还是BH 或CH 单位,它

们都需要相同数目的骨架轨道。 在金属羰基簇中每个金属有9个价电子轨道, 它们对于多面体骨架类似于BH 单位也提供3个原子轨道 (图6-74), 其余6个轨道用于配体成键和容纳非键电子, 假定这6个轨道是 图6-74 Fe(CO)3

单位和

BH 单位的杂化轨道

全充满的, 共容纳12个电子。对于有n 1个金属原子的簇, 其总价电子数 (n 3) 等

于配体电子和非键电子总数加上骨架电子数:

n

3= 12n

1

+ 2n

1

+ x = 14n

1

+ x

(6-5)

配体和非键电子骨架电子

(6-5式) 认为是过渡金属簇的Wade规则的数学表达式, 其中x是结构因子, x = 0时多面体为加冠闭合式; x = 2时为闭式; x = 4为巢式; x = 6为蛛网式。

应用 (6-5) 式可以根据簇的顶点数 (n

1) 以及结构类型 (x) 计算价电子数n

3

,

也可以由价电子数 (从分子式计算) 和顶点数计算x, 从而预测簇的结构类型。

12.用18电子规则推断下列簇合物的结构: CoNi 2(η5-C 5H 5)3(CO)2;Co 4(η5-C 5H 5)4H 4

P292若羰基簇的通式为 M n (CO)m , 每个金属的价电子数等于V ,CO 提供2个电子,则该羰基簇总的价电子数等于Vn+2m ,假定在 M n (CO)m 中没有M -M 键,每个M 上的价电子数为18,那么M n 簇中价电子总数等于18n, 18n -(Vn+2m) 就是M -M 二中心键所需要的电子数,所以

M -M 键的数目=1/2 [18n -(Vn+2m)]

(6-4)

(6-4式)可作为18电子规则在多核羰基簇中应用的公式。 但该规则只限于讨论骨架结构, 不能预言羰基的配位方式。

CoNi 2(η5-C 5H 5)3(CO)2:

M-M 键数目=0.5×[18×3-(9+10×2+5×3+2×2)]=3 因此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结构 Co 4(η5-C 5H 5)4H 4

M-M 键数目=0.5×[18×4-(9×4+5×4+4)]=6 因此具有四面体骨架的结构

13.以下簇中哪些具有M -M 双键?为什么?

Fe 3(CO)12;H 2Os 3(CO)10;H 4Re 4(CO)12;Re 4(CO)162-

P292同上 第七章作业答案

2.计算半径r 的球的立方密堆积结构中可以容纳在 (a) 四面体间隙 (b) 八面体间隙中的原子半径的临界数值。

答:设空隙中可容纳的最大原子半径为a ,则

对于四面体空隙,,面对交线为2r ,,则a +r /2所以a /2 -1)r =0.2247r =a +r

r -r =0.414r 4. 在下列晶体中预计主要存在何种缺

陷?

(1) NaCl 中掺入MnCl 2。 (2) ZrO 2 中掺入Y 2O 3。 (3) CaF 2中掺入YF 3。

(4) WO 3在还原性气氛中加热以后

答:(1),(2),(3)为杂质缺陷;(4)为色心

6.讨论下列固体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结构的关系:

-Al 2O 3,-AgI ,RbAg 4I 5,CaO 稳定的ZrO 2

答:(1)-Al 2O 3

含Na +的β-Al 2O 3中一价正离子高的导电性与它们不寻常的晶体结构有关。这类离子导体具有尖晶石基块构成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有一些Al -O -Al 桥连结。β-Al 2O 3的尖晶石基块中只含有Al 3+,它们占据了四面体和八面体的

间隙。在氧离子的密堆积层中,每第5层就有3/4的氧的位置是空的,Na+离子就分布在这些缺氧的层中。由于层中有空位,且Na+的离子半径比O2-小,因此Na+在层中容易流动。当温度升高,Na+在平面内成为无序,电导升高。

(2)-AgI

α-AgI属立方晶系,其中碘离子按体心立方排列,银离子分布在各种不同的间隙位置,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以及三角形位置的中心。四面体间隙通过公用面连结在一起,三角形位置在AgI4四面体的面心。由于在α-AgI中间隙的数目很多,且不是所有的间隙都被Ag+填充,因此Ag+容易在所有可能的间隙位置之间迁移而成为无序的状态。此外α-AgI高的导电性还与Ag-I键的共价性有关,Ag+可极化(4d电子屏蔽弱)而I-易变形,因此容易生成具有低配位数的共价键。在导电时当Ag+从一个四面体间隙通过三角形位置进入另一个四面体间隙时,中间位置形成的共价键有助于结构的稳定和减少导电的激活能。

(3)RbAg4I5

RbAg4I5的晶体结构不同于α-AgI,但也具有Ag+在一个共面四面体位置的无序排列,还有许多空的Ag+位置可以利用。Rb原子固定在I-离子畸变的八面体环境的骨架上。

(4)CaO稳定的ZrO2

在高温下具有萤石结构,Zr4+离子呈面心立方排列,氧离子占有四面体间ZrO

2

隙,当掺杂了CaO后部分Zr4+被Ca2+取代,造成了氧离子的空位以保持电中性。在高温或电场作用下,与空位相邻的氧离子会迁移来填充它,这种连续的迁移

的离子电导率。

形成氧离子电导,从而增加了ZrO

2

11.根据三棱柱构型配位场的能级裂分情况,解释为什么NbS2是金属型导体,而MoS2是半导

体。

答:MS2化合物这种特殊的层状结构使其随外层d 电子数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导电行为。二硫化物(金属处在八面体空穴)较低的能带主要由硫族元素的s和p轨道组成;较高的能带主要来自金属d轨道的贡献;能量更高的则是金属和硫族元素的能带。八面体空穴中金属原子的d 轨道也分裂为一组低能轨道t2g和一组高能e g轨道。这些原子轨道组合起来形成一个t2g带和一个e g带。宽的t2g带可容纳多达来自每个金属原子的6个电子,因此TaS2(每个金属上一个d 电子)的t2g带只能部分充满从而显示金属性导电。而ZrS2由于没有d电子因而显示出半导体特征。

新解:Nb和V是同族,价电子数是5,形成NbS2后失去4个电子只剩一个4d 电子(课上错误地说成是一个s电子了),在三棱柱构型配位场(D3h对称性)

中最低能级的d轨道是简并的(x2-y2)和(xy),在MS2化合物的能带中,硫属s和p能带处于等能级和金属d能带相邻,能带因配体场导致分裂,所以产生(x2-y2)与(xy)在一起的能带,和其他d轨道形成的能带间有能隙,所以Nb(+4价)离子上的一个d电子在(x2-y2)与(xy)产生的能带而且能带未满,因此显示为金属导体性质。但对于MoS2来说,+4价Mo离子有两个d电子,填到这个能带也是未满的,应该是金属导体,而实验结果显示其实际上是半导体。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

第三章习题答案 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 一、电子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1L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 一、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 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 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和Dq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

置 C. 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 3. Co(NH 3)+36和Fe(H 2O)+ 36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 表3-8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 3)+36:=f 氨×g 钴=1.25×18.2=22.75 kK =22750 cm -1 P =23625 cm -1 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 15%到30%,综合考虑后Co(NH 3)+ 36是低自旋。 Fe(H 2O)+ 36 :=f 水×g 铁=1×14=14 kK =14000 cm -1 P =29875 cm -1 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大,所以不成对,高自旋。 4.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 6为O h ,ML 4为T d 或D 4h ) Cr(H 2O)+ 36;3d 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Ti(H 2O)+36 ,3d 1 ,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 Fe(CN)-46,3d 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CoCl -24:3d 7,配位轨道sp 3 杂化,高自旋,T d 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 不畸变; Pt(CN)-24 dsp 2,5d 8,低自旋,四面体场,D 4h 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ZnCl -24 :3d 10,sp 3杂化,无简并,不畸变; Cu(en)+23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分) 1.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可能的状态分布是(15),基态时的谱项符号是(3P). 2.写出N2的分子轨道式为((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σ2px)2),键级为(3),磁性为(抗磁性).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SO2C1F分子的对称点群为(B) (A)C2v (B) Cs (C) C2h (D) D2h 2.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D) (A) [V(H2O)6]2+ (B) [Nien3]2+ (C) [Co(CN)6]3+ (D) [V(H2O)6]3+ 3.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A) (A) H3O+ (B) NH4+ (C) PCl6- (D) BI4-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很不常见,说明可能的原因. 答: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为d8组态.中心原子的电子构型含有不等性占有的简并轨道(e)4(t2)4: ╫ ┼ ┼ t2 ╫ ╫ e 根据Jahn-Teller效应,体系是不稳定的,要发生畸变,以消除简并性.四面

体通常会完全转变为平面正方形. 2. 请解释原因:He+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等,而在Ar+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相等. 答:He+中只有一个电子,没有屏蔽效应,轨道的能量由主量子数n决定,n相同的轨道能量相同,因而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同.而在Ar+中,有多个电子存在;3s 轨道的电子与3p轨道的电子受到的屏蔽效应不同,即轨道的能量不仅和主量子数n有关,还和角量子数 l 有关.因此,3s与3p轨道的能量不同. 四.计算题(8分) 求算Li的第三电离能(用kJ·mol-1表示). 解:Li的第三电离能是指Li2+→Li3++e-过程所需能量.由于Li2+为单电子离子,电子构型为1s1,当n→∞时,电子已失去,此时电子能量最高为0,则Li的第三电离能为: E1s= -13.6eV×Z2/n2= -13.6eV×32/12= -122.4eV I3=0- E1s=122.4eV =122.4eV×1.602×10-19×10-3×6.02×1023 =11804 kJmol-1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测验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一、判断题 3.杂化轨道中含p成分越多,原子的电负性越大。× 4.根据VSEPR理论,在SiF62-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0个。× 5.根据VSEPR理论,氧族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6。× 6.在SO3-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2个。× 7.SnCl2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8.ICl4—几何构型为四面体。× 9.NH3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0.H2O和XeF2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1.SO32-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2.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Al3+ > Mg2+ > Na+ √ 13.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Pb2+ > Fe2+ > Mg2+√ 14.Ag+的极化作用大于K+的极化作用,因此Ag+的极化率小于K+的极化率。× 15.H+的极化能力很强。√ 16.极化作用愈强,激发态和基态能量差愈小,化合物的颜色就愈深。√ 17.温度升高,离子间的相互极化作用增强。√ 18.半径相近、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阳离子正电荷越大,极化作用越强。√ 19.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时,阴离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20.无机阴离子团的变形性通常较大。× 二、选择题 3、与元素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有关的电负性标度是(B): (A)鲍林标度(B)密立根标度(C)阿莱-罗周标度(D)埃伦标度 4、下列基团中,电负性值最大的是(A): (A)CF3- (B)CCl3- (C)CBr3- (D)CI3- 5、在以下化合物中,碳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C): (A)CH4 (B)C2H4 (C)C2H2 (D)电负性相同 7、Xe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 8、根据VSEPR理论,多重键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A) 叁重键 (B) 双重键 (C) 单重键 9、根据VSEPR理论,成键电子对(BP)和孤电子对(LP)之间相互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A) LP-LP (B) LP-BP (C) BP-BP 10、Cl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 11、ClF3的几何构型为(C): (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 12、NF3的几何构型为(B): (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 13、BrF3的几何构型为(C): (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

有机金属配合物习题 1 计算下列化合物的价电子数指出哪些符合EAN规则 (1) V(CO)6 (2) W(CO)6 (3) Ru(CO)4H (4) Ir(CO)(PPh3)2Cl (5) Ni(η5—C5H5)(NO) (6) [Pt(η2—C2H4)Cl3] 解:(1) V(CO)6 V:5;6CO:12;共17。不符合 (2) W(CO)6 W:6;6CO:12;共18。符合 (3) Ru(CO)4H Ru+:7;4CO:8;H:2;共17。不符合 (4) Ir(CO)(PPh3)2Cl Ir+:8;CO:2;2PPh3:4;Cl:2;共16。符合 (5) Ni(η5—C5H5)(NO) Ni:10;C5H5:5;NO:3;共18。符合 (6) PtCl3(η2—C2H4) Pt2+:8;3Cl:6;C2H4:2;共16。符合 2 金属羰基化合物中CO和金属原子的配位方式有几种?各是什么?请画出结构示意图。 解:在金属羰基化合物中CO分子通常有五种配位方式,即端基、边桥基、半桥基、面桥基和侧基配位。 3 为什么羰基化合物中过渡元素可以是零价(如Fe(CO)5)或者是负价(如[Co(CO)4]) 答:羰基配体为π酸配体可接受来自中心金属的d(p)电子,形成反馈π键。σ—π协同成键的结果使化合物能稳定存在。首先,当金属为0价或负价时,有多余的d电子可以反馈出;其次当金属为0价或负价时,价轨道较为扩展,有利于轨道重叠。相反当金属为高价时,或没有多余d电子馈出,或价轨道收缩,不利于重叠。

4 CO是一种很不活泼的化合物,为什么它能同过渡金属原子形成很强的配位键?CO配位时配位原子是C还是O,为什么? 答:因CO是一个π酸配体,σ+π的协同成键方式使得配位键很强。CO是以C作为配位原子的,这是因为O的电负性很大,其孤对电子的能量低之故。 5 V(CO)6容易还原为[V(CO)6],但V2(CO)12还不如V(CO)6稳定,为什么? 答:V(CO)6有5+12=17e,故易得到电子形成满足EAN规则的V(CO)6。V2(CO)12虽然满足EAN规则,但V的配位数为7,与配位数为6的V(CO)6相比,空间过分拥挤,空间位阻作用使其稳定性减小。 6 通常Ni不易氧化为Ni3+,但Ni(C5H5)2中的Ni2+却易氧化。假定其分子轨道类似于二茂铁。 答:Ni(C5H5)2有20个电子,在反键分子轨道中有两个单电子。如果因被氧化而失去一个电子,可以减小反键中的电子,增加键级,从而增加分子的稳定性。 7 写出下面反应的产物 (1) Cr(CO)6 + 丁二烯→ (2) Mo(CO)6 + CH3CN → (3) Co(CO)3(NO) + PPh3→ (4) CpCo(CO)2 + 双烯→ (5) (η5—C5H5)Fe(CO)2Cl + NaC5H5 → 解:(1) Cr(CO)6 + 丁二烯→Cr(CO)4(C4H6) + 2CO (2) Mo(CO)6 + CH3CN →Mo(CO)5(NCCH3) + CO (3) Co(CO)3(NO) + PPh3 →Co(CO)2(NO)(PPh3) + CO (4) CpCo(CO)2 + 双烯→CpCo(双烯) + 2CO (5) (η5—C5H5)Fe(CO)2Cl + NaC5H5 →(η5—C5H5)2Fe + NaCl + 2CO

高等无机化学

名词解释 1 钻穿效应:定电子避开其余电子的屏蔽,其电子云钻到近核区,受到较大的核电荷作用,使其能级降低的效应。 2 屏蔽效应:其他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 3 价态电离能:原子以杂化轨道参与成键时,移去电子所需能量 4 价态电子亲和能:原子以杂化轨道参与成键时,接受电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5 原子的电负性:一个分子中的原子对电子吸引力的能力 6 电子亲和能:基态的气态原子获得一电子成为-1价气态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7 电离能:基态的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8 物质波:又称德布罗意波,是指空间中某点某时刻可能出现的几率,其中概率的大小受波动规律的支配 9 几率密度: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 10 等几率密度面:将核外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相当的点用曲面连接起来 11 径向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在半径为r处单位厚度球表层内找到电子的几率,反映了电子云的分布随半径r变化的情况 12 有机金属化合物:至少还有一个金属-碳键的化合物 13 ψ2的物理意义:原子核外空间某点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 14 测不准原则: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15 原子簇:原子间相互成键形成笼状或者多面体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16 金属原子簇: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金属键至少与两个同类原子直接键合形成多面体原子骨架的化合物 17 溶剂的拉平效应:当一种酸溶于某种溶剂时,酸中的质子完全转到溶剂分子中,这种将酸(或碱)的强度拉平的作用称为溶剂的拉平效应 18 硬碱:一些电负性大、半径较小、不易被氧化、不易变形的原子,以这类原子为配位原子的碱 19 Lewis酸: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 20 Lewis碱: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 二、简答下列问题. 1. 基态光谱项的确定原则. ①同一组态(即n,l相同)的原子,S只最大者能级最低; ②S值相同时,L值最大者,能级最低; ③L和S值均相同时,半满前,J值越小,能级越低;半满后,J值越大,能级越低。 2. 电子光谱项的基本规律. a 同种轨道不同电子数的电子组态中,电子数互补的电子组态,具有相同的光谱项。 b 无论何种电子组态,只要是全充满(s2,d10,p6),它的光谱项为1s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基本原则. ①Pauling不相容原理;②洪特规则;③能量最低原理。 4. 为什么氧原子的电子亲和能比硫原子的电子亲和能小? 第二周期原子半径比第三周期小得多,电子云密度大,电子间排斥力强,以致接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放出的能量少,而第三周期元素,原子体积较大,且同一价电子层中还有空的d轨道,可容纳电子,电子间斥力显著减小,因而接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较前者有所增加。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第4章

第四章 1.如何利用活化参数判别反应机理,利用Al3+和Ga3+水合离子的水交换反应为例加以说明。答:对于气相反应和在溶液中由反应物到形成活化配合物时的溶剂化能的变化可以忽略的反应,大而正的?H≠和?S≠值(过程中多半伴有键的断裂和质点数的增加),强烈地示意过渡态只有解离的活化模式,反应机理为D或I d机理。小而正的?H≠和负的?S≠通常反映缔合的活化模式,反应为A或I a机理。 从表4-2中的数值可以看到,对Al3+和Ga3+的水交换反应的?H≠分别为112.9kJ·mol-1和26.3 kJ·mol-1,这样大的差值示意这两种合场离子的水交换反应经由不同的机理进行。Al3+的?S≠=117J·K-1·mol-1,这一大而正的数值强烈地示意反应是通过解离的活化模式进行的。Ga3+的?S≠=-92J·K-1·mol-1,则有缔合的活化模式。这些情况也与金属离子的结构相吻合,Ga3+离子的体积较大,形成配位数增加的过渡态较容易。 2.写出[Co(NH3)5NO3]2+的酸式水解和碱式水解反应机理,用方程式表示之。 酸式水解: [Co(NH3)5NO3]2+=[Co(NH3)5]3+ +NO3-; [Co(NH3)5]3++H2O=[Co(NH3)5 (H2O)]3+ 碱式水解: [Co(NH3)5NO3]2++OH-[Co3)4(NH2)NO3]++H2O; [Co(NH3)4(NH2)NO3]+→[Co(NH3)4(NH2)]2++ NO3-; [Co(NH3)4(NH2)]2++ H2O→[Co(NH3)5(OH)]2+ 3.对于在溶液中Co(Ⅲ)配合物的取代机理,下列事实有何重要意义? (1)酸式水解的速率定律总是为速率=K A[Co(NH3)5X]2+ (2)经常观察到离去的配体X-不是直接被进入的配体Y-取代,而是首先有水进入,然后再被Y-取代。 (1)说明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3)5X]2+慢[Co(NH3)5]3++X- (2)同样说明了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3)5]3++H2O3)5H2O]3+ [Co(NH3)5H2O]3++Y快[Co(NH3)5Y]2++H2O 4.对于[Cr(NH3)5X]2+的水合反应,实验上在50℃时测得其反应速率为: X-K aq / S-1 NCS-0.11×10-4 Cl- 1.75×10-4 Br-12.5×10-4 I-102×10-4 说明这些反应的机理。 配离子半径增大,配离子与金属之间形成的键长也增大,键能减弱,容易断裂。从题目中可知,水解速率随着配离子的变大而增大,这说明反应是受Cr-X键强度的影响的,因而这些反应应该具有解离模式。 5.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水交换反应的活化体积(单位cm3?mol-1) Co(NH3)5(H2O)3++1.2(25,35℃) Cr(NH3)5(H2O)3+-5.8(25℃) Rh(NH3)5(H2O)3+-4.1(35℃)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第三版)(下册)

16.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H2S+H2O2→ (2)H2S+Br2→ (3)H2S+I2→ (4)H2S+O2→ +H+→ (5)H2S+ClO- 3 (6)Na2S+Na2SO3+H+→ (7)Na2S2O3+I2→ (8)Na2S2O3+Cl2→ (9)SO2+H2O+Cl2→ (10)H2O2+KMnO4+H+→ (11)Na2O2+CO2→ (12)KO2+H2O→ (13)Fe(OH)2+O2+OH-→ → (14)K2S2O8+Mn2++H++NO- 3 (15)H2SeO3+H2O2→ 答:(1)H2S+H2O2=S+2H2O H2S+4H2O2(过量)=H2SO4+4H2O (2)H2S+Br2=2HBr+S H2S+4Br2(过量)+4H2O=8HBr+H2SO4 (1)H2S+I2=2I-+S+2H+ (2)2H2S+O2=2S+2H2O (3)3H2S+ClO3-=3S+Cl-+3H2O (4)2S2-+SO32-+6H+=3S+3H2O (5)2Na2S2O3+I2=Na2S4O6+2NaI (6)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 (7)SO2+Cl2+2H2O=H2SO4+2HCl (8)5H2O2+2MnO4-+6H+=2Mn2++5O2+8H2O (9)2Na2O2+2CO2=2Na2CO3+O2 (10)2KO2+2H2O=2KOH+O2+H2O2 (11)4Fe(OH)2+O2+2H2O=4Fe(OH)3 (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 1.写出下列分子的结构式,使其符合18电子规则。 (1)V2(CO)12 (2)Ni(CO)2(C2H5)2 2. 用18电子规则推断下列簇合物的结构 CoNi2(η5-C5H5)3(CO)2, Co4(η5-C5H5)4H4 3. 在乙醚中用金属锂处理Co2(CO)8时得到一个化学式为Li[Co3(CO)10]的红色晶体,并放出一氧化碳,该晶体的红外光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2080~2000cm-1, 1850cm-1和1600cm-1,请据此推出它的最合理的结构(画图)。 4. 作图示出[Pt(C2H4)Cl3]-离子中Pt2+和C2H4间化学键的轨道叠加情况(注明各用什么轨道,形成什么键及电子的提供情况),并回答: (1)Pt2+和C2H4间化学键对碳-碳键强度有什么影响? (2)[Pt(C2H4)Cl3]-是否符合18电子规律?解释其原因。 5. 解释过渡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与金属d电子组态的关系:d6组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常采取六配位八面体结构;d8组态的采取五配位四方锥或三角双锥结构;d10组态的采取四配位四面体结构,并举出一些实例(提示:根据18电子规则)。 6. 解释以下羰基伸缩振动频率的变化: [V(CO)6]-,Cr(CO)5,[Mn(CO)6]+ νco/cm-1 1860 2000 2090 7.计算下列簇的骨架电子数: [Co6(CO)6( 3-CO)8]4-,CB5H9,[Re3Cl12]3-,[Ta6Cl12]2+

8.根据下列红外光谱图判断羰基的类型 9. 根据分子轨道能级图比较N2分子和CO分子与过渡金属成键作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0. 用类似铁茂分子轨道图来解释下列金属茂的磁性: (提示:根据实验磁矩计算出金属离子未成对d电子数,确定它们的排布)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7章

第三章习题答案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 一、电子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1L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 一、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 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 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和Dq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置

C.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 3. Co(NH 3)+3 6 和Fe(H 2 O)+3 6 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表 3-8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 3)+3 6 :??=f氨×g钴=×= kK=22750 cm-1 P=23625 cm-1 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 到30%,综合考虑后Co(NH 3 )+3 6 是低自旋。 Fe(H 2O)+3 6 :??=f水×g铁=1×14=14 kK=14000 cm-1 P=29875 cm-1 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 能值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大,所以不成对,高自旋。 4.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 6 为O h,ML4为T d或D4h) Cr(H 2O)+3 6 ;3d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Ti(H 2O)+3 6 ,3d1 ,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 Fe(CN)-4 6 ,3d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CoCl-2 4 :3d7,配位轨道sp3杂化,高自旋,T d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不 畸变; Pt(CN)-2 4 dsp2,5d8,低自旋,四面体场,D4h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ZnCl-2 4 :3d10,sp3杂化,无简并,不畸变; Cu(en)+2 3 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 FeCl- 4 ,3d5高自旋,配位轨道sp3杂化, T d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Mn(H 2O)+2 6 :3d5,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分) 1.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可能的状态分布是(15),基态时的谱项符号是(3P)。 2.写出N2的分子轨道式为((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σ2px)2),键级为(3),磁性为(抗磁性)。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SO2C1F分子的对称点群为(B) (A)C2v (B) Cs (C) C2h (D) D2h 2.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D) (A) [V(H2O)6]2+ (B) [Nien3]2+ (C) [Co(CN)6]3+ (D) [V(H2O)6]3+ 3.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A) (A) H3O+ (B) NH4+ (C) PCl6- (D) BI4-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很不常见,说明可能的原因。 答: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为d8组态。中心原子的电子构型含有不等性占有的简并轨道(e)4(t2)4: ╫ ┼ ┼ t2 ╫ ╫ e 根据Jahn-Teller效应,体系是不稳定的,要发生畸变,以消除简并性。四

面体通常会完全转变为平面正方形。 2. 请解释原因:He+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等,而在Ar+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相等。 答:He+中只有一个电子,没有屏蔽效应,轨道的能量由主量子数n决定,n相同的轨道能量相同,因而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同。而在Ar+中,有多个电子存在;3s轨道的电子与3p轨道的电子受到的屏蔽效应不同,即轨道的能量不仅和主量子数n有关,还和角量子数l 有关。因此,3s与3p轨道的能量不同。四.计算题(8分) 求算Li的第三电离能(用kJ·mol-1表示)。 解:Li的第三电离能是指Li2+→Li3++e-过程所需能量。由于Li2+为单电子离子,电子构型为1s1,当n→∞时,电子已失去,此时电子能量最高为0,则Li的第三电离能为: E1s= -13.6eV×Z2/n2= -13.6eV×32/12= -122.4eV I3=0- E1s=122.4eV =122.4eV×1.602×10-19×10-3×6.02×1023 =11804 kJmol-1

《高等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潍坊科技学院 高等无机化学(06242)教学大纲 制订时间:2009年3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前沿领域,并对于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材料、物理、医药、生命等科学与无机化学交叉领域有概括性了解;熟练掌握配位场理论;掌握有关配合物的反应机理和化学合成以及反应活性与结构的关系。能够运用群论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讨论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成键规律;了解现代无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相关化学理论水平,培养学生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期望对于学好化学化工、环境、材料等学科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分子对称性与群论初步(4课时) 第一节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 第二节点群 第三节群的表示和特征标 第四节群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分子点群 本章教学难点:群的表示和特征标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群论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群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4课时)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化学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 第三节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 本章教学重点: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同分异构体 本章教学难点: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同分异构现象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配位化合物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 3、掌握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第三章配位化合物的电子结构(4课时) 第一节晶体场-配体场理论 第二节影响晶体场分裂能的因素 第三节晶体场稳定化能和热力学性质 第四节自由离子的能级状态 第五节 d轨道能级分裂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晶体场-配位场理论;d轨道能级分裂 本章教学难点:晶体场-配体场理论;d轨道能级分裂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1、理解晶体场-配体场理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影响晶体场分裂能的因素; 3、掌握自由离子的能级状态和d轨道能级分裂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4课时) 第一节取代反应 第二节电子转移反应 第三节反应动力学 本章教学重点: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 本章教学难点: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1、掌握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 2、了解测定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方法 第五章有机金属化学(2课时) 第一节金属羰基配合物 第二节金属-不饱和烃化合物 第三节金属环多烯化合物 第四节等叶片相似模型 本章教学重点:金属羰基化合物;等叶片相似模型 本章教学难点:等叶片相似模型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有机金属化学的现状与发展; 2、初步掌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3、理解等叶片相似模型 第六章原子簇化学(2课时) 第一节非金属原子簇化学

高等无机化学 练习题

《高等无机化学》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自旋量子数的提出是基于的实验观察,并被 的实验所证实。 2.根据Slater规则,Ca的价电子的Z*为。 3. C原子的电子排布为,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可能的状态分布有种,基态时的谱项符号是。 4.金属K与石墨反应生成嵌入化合物C8K。这种物质可作为催化剂。 5.Fe(CO)5中Fe的氧化态。 6.Co(en)3所属的分子点群为。 7.1914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应用了()理论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8.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可能的状态分布是(),基态时的谱项符号是()。 9.根据Slater规则,Mn的3d电子的Z*为()。 10.请推断若d轨道参与杂化,电负性将(),例如:S原子若发生SP3或SP3d2杂化,电负性较大的将是()。 11.BCl3的路易斯酸酸性比B(CH3)3的(),原因()。 12.R2POCl水解最可能的产物,水解中间体的几何构型是。 13.根据HSAB原理,I-属于。 14.当醋酸中的氢被氯取代生成二氯醋酸时,酸的强度将。 二、选择题: 1.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 (A)H3O+; (B)NH4+; (C)PCl6-; (D)BI4- 2.下列络合物中,发生畸变的是【】 (A) [Cr(H2O)6]3+ (B) [Fe(H2O)6]3+ (C) [Fe(CN)6]3-

(D) [Fe(CN)6]4- 3.核磁共振呈像技术基于的原理和所使用的电磁波长分别是【】(A)电子的自旋;X-射线 (B)原子核的自旋;无线电波 (C)电子的自旋;微波 (D)原子核的自旋;γ-射线 4.dx2-y2轨道,对下述对称操作:i,C2x,σxy,C2x,是反对称为【】(A)i (B)σxy (C) C2x (D) C4z 5.将草酸转变为强电解质的试剂是哪一种? 【】 (A)H2O (B)H2SO4 (C) C4H9NH2 (D)没有此种试剂 6.基态的Cl原子中与一个3p电子作用的有效核电荷是() (A)3 (B)7.2 (C) 3.5 (D)6.1 7.当电子由K能级转移到L能级时,伴随发生什么现象? () (A)吸收能量 (B)发射一个β粒子 (C)发射X射线 (D)发射γ射线 8.哪一种试剂在硫酸体系中的作用与水在含氧酸中所起的作用相同? () (A)H2SO4 (B)HOH (C)H2S (D)HSCN 9.根据在电动势次序中的位置,可以预言在化学反应中:() (A)电动势为零的氢是惰性的 (B)铜将置换铅盐中的铅 (C)锡将置换铜盐中的铜 (D)铜将置换酸中的氢 10.镧系元素一般的价态或氧化数是:() (A)2 (B)1 (C)3 (D)4 11.下列SI制中使用的倍数词冠,M和G分别代表 (A)103;102 (B)105;1012 (C)106;109 (D)109;106 12.一束用于手术的激光的辐射频率为4.69×1014s-1,其入射波长是 (A)320nm (B) 560nm (C) 640nm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修订稿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 答案第章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三章习题答案 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 一、 电子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 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 + 1 L 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 一、 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的d 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 电子相互作用 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 A. 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B. 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 和Dq 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置 C. 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 3. Co(NH 3)+36和Fe(H 2O)+ 36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表3-8 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 3)+36:=f 氨×g 钴=×= kK =22750 cm -1 P =23625 cm -1 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Co(NH 3)+ 36是低自旋。 Fe(H 2O)+ 36 :=f 水×g 铁=1×14=14 kK =14000 cm -1 P =29875 cm -1 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 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大,所以不成对,高自旋。 4.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 6为O h ,ML 4为T d 或D 4h ) Cr(H 2O)+36;3d 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Ti(H 2O)+36 ,3d 1 ,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

高等无机化学 答案

高等无机化学练习题1答案 一、填空题: 1.(原子发射光谱中双重线分裂)(Stern-Gerlach实验:原子束在磁场中发生反向偏转) 2.(2.5)。 3.(1s2s22p2),(2)、(15).(3P) 4.(碱催化剂)。 5.(0)。 6.(D3)。 7.(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8.(1s2 2s22p4)、(2)、(15),(3P)。 9.( 5.6 ) 10.(减小),(sp3) 11.(强)(Cl的吸电子能力强)。 12.R2PO(OH),(三角双锥)。 13.(软碱) 14.(增加)。 二、选择题: 1.A 2 .C 3 .B 4 .D 5 .B 6.D 7.A 8.C 9.C 10.C 11.C 12.C 13.D

三、简答题 1. 从带隙角度讨论。 2. 从孤电子对数目和排斥力大小讨论。 3. sp 杂化 4. 从离子半径和电荷大小讨论。 5、 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 电子对的几何构型 SO 3 平面三角 平面三角 BH 4-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6. SnCl 62- ,sp 3d 杂化; SCl 2 ,sp3杂化 7.―――dxy,dxz,dyz ――dz 2 ,d 2 2 y x 8.能带理论对熔点等性质的变化趋势的解释是:在过渡金属中,如果价层s 、p 、d 轨道叠加,每个原子所产生的能带(9个小能级),可以容纳2+6+10=18个电子,能带中的低能级部分容纳9个价电子,此时达到最大键级和键强。高能级部分可容纳另外9个价电子。如果仅s 和d 轨道叠加,每个原子的最大键级为6个电子。所以,高的熔点,原子化热,硬度和密度出现在6~8族(6B~8B, 6~9个价电子)。 9.指出SO 2Cl 2和Cl 2SO 的几何构型和电子对的几何构型。 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 电子对的几何构型 SO 2Cl 2 四面体 四面体 PCl 3 三角锥 四面体 10.从孤电子对数目和排斥力大小讨论。

高等无机化学复习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2)

高等无机化学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氢原子的基态在原点处∣ψ∣2 . () 2. 4F的L值和S值分别为4和3/2。() 3. 假如某分子的对称元素有C2轴和一个ζv,则必有ζv′. () 4. 乙烷比乙烯有较高的电离能,是因为乙烷分子结构为CH3—CH3由ζ键组成,乙烯分子结构为CH2=CH2由ζ键和π键组成,通常π电子能量高于ζ电子。() 5.配合物的光谱(d-d跃迁)一般在可见—近紫外区域。() 6.凡是低自旋配合物,一定是反磁性的。() 7.面心立方金属晶体的一个晶胞中,正四面体空隙数与正八面体空隙数分别为4和2。() 8. 下列簇合物Fe3(CO)12 , H2Os3(CO)10 , [Re4(CO)6]2-具有M-M双键。() 9. H[Sb(OH)6]是难溶于水的弱酸。() 10.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d轨道均能被电子占满,所以不能用内层d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对于电子原子,在无外场时,能量相同的轨道数是() A. n2 B.2(l+1) C.n-1 D. n-l-1 2. 单电子组态d9s1的光谱项是() A. 3F1D B. 1D 3D C. 2P 3P D.1S 2P 3. B8H14是哪种类型的结构() A. closo B. nido C. Arachno 4.下列物种中,属于N2H5+的共轭碱是() A. NH3 B. N2H4 C. N2H62+ D. N2H5OH 5.下列溶剂中,HAc能表现出最强的酸性是() A. H2O(l) B. NH3(l) C. SO2(l) D. N2O4(l) 6.Cr与CO形成羰基配合物Cr(CO)6 ,其分子点群为() A. D4h B.T d C. O h D. D6h 7.如果某分子有S6,那么也必然有() A. C6,ζh B. C3 ,ζh C. C3 , i D. C6 , i 8.H2分子的基态态函数是() A. 单重态 B. 三重态 C. 二重态 D. 多重态 9.下列配合物哪些是高自旋的() A.[C o(NH3)6]3+ B. [C o(NH3)6]2+ C. [C o(CN)6]4 - D. [C o(H2O)6]3+ 10.八面体配合物中哪个电子结构发生较大的畸变() A. (t2g) 5(e g)2 B. (t2g) 6(e g)3 C. (t2g) 4(e g)2 D.(t2g) 3(e g)2 11.下列四种离子中为顺磁性的是() A. NO+ B. NO- C. CN- D. O2- 12.在晶胞AB中,其中A和B原子的坐标为A(0,0,0) 和B(1/2,1/2,1/2),它属于() A. 立方体心点阵 B. 立方面心点阵 C. 立方底心点阵 D. 立方简单点阵 13.根据EAN规则,下列物种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A. Fe(CO)2(NO)2 B. Ni(CO)2(NO) C. Mn(CO)(NO)3 D. Co(CO)2(NO)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

第五章 1.解释过渡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与金属d电子组态的关系:d6组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常采取六配位八面体结构;d8组态的采取五配位四方锥或三角双锥结构;d10组态的采取四配位四面体结构,并举出一些实例。(提示:根据18电子规则)(P191) 答:过渡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满足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即金属的全部电子数与所有配体提供的σ 电子的总和恰好等于金属所在周期中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如果只考虑价层电子,那么金属价电子数加上配体σ 电子数的总和等于18 的分子是稳定的,即18 电子规则。 这一规则反映了过渡金属原子用它的5 个nd 轨道,一个(n+1)s 轨道和3个(n+1)p 轨道总共9个价轨道最大程度地成键,在每个价轨道中可容纳一对自旋相反的电子,共计18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对于d6组态,其配位数为(18-6)/2 = 6 ,所以多采取六配位八面体结构,如[V(CO)6]-和Cr(CO)6等; 对于d8组态,其配位数为(18-8)/2 = 5 ,所以采取五配位四方锥或三角双锥结构,如Fe(CO)5等; 对于d10组态,其配位数为(18-10)/2= 4 ,所以采取四配位四面体结构,如Ni(CO)4等。 2.解释以下羰基伸缩振动频率的变化: [V(CO)6]-Cr(CO)5[Mn(CO)6]+ cm-l1860 2000 2090 答:配位化合物离子所带的电荷对νCO有影响,如上边的等电子系列中,负电荷增加,反馈作用增强,C≡O键削弱,使νCO 下降;反之正电荷阻止电 173

子从金属移向CO 的空轨道,反馈作用减弱,造成νCO 增加。 4.根据下列红外光谱图判断羰基的类型。 答:CO的不同配位方式可以通过红外光谱鉴定,已知中性分子中M-CO端基的CO伸缩振动频率在1900~2150cm-1范围内,而与正常双键性质相应的“酮式”CO,即μ2-桥基CO 的伸缩振动频率降低到1750~1850cm -1范围内,叁桥的μ3-CO 具有更低的伸缩振动频率。 (1)观察Fe2(CO)9图可看出: νCO有2082 cm-1(中等),2019 cm-1 (强)1829 cm-1(强),所以可知, Fe2(CO)9中既有M-CO端基配位,也有“酮式”CO( μ2-桥基CO)配位,再结合18电子规则和书上表5-4的该配合物为D3h构型,可推测其配位图。 (2)同理,Os3(CO)12的νCO均在2000 cm-1以上,可判断Os3(CO)12的CO 均为M-CO端基配位,可推测 174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四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1. 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 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 原子所得,二者因静电引力而吸引,之间得作用力成为离子键。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可以这样理解:阴离子与阳离子并非只有再某一方向才具有吸引力,而是在任何方向都有力的作用,只不过当距离远时其作用力小一点而已。 2. 用下列数据求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 K(s) → K(g) △H 1=83 kJ ·mol 1- K(g) → K +(g) △H 2=419 kJ ·mol 1- 21H 2(g) → H(g) △H 3=218kJ ·mol 1- K +(g) + H -(g) → KH(s) △H 4= -742kJ ·mol 1- K(s) + 2 1H 2(g) → KH(s) △H 5= -59kJ ·mol 1- 解 3. ClF 的解离能为246kJ ·mol -1 ,ClF 的生成热为—56 kJ ·mol -1 Cl 2的解离能为238 kJ ·mol -1,试计算F 2(g )解离能。 解 4. 试根据晶体的构型与半径比的关系,判断下列AB 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型: BeO ,NaBr ,CaS ,RbI ,BeS ,CsBr ,AgCl 。 答 5. 试从电负性数据,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各为多少? 并判断哪些是离 子型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型化合物? NaF ,AgBr ,RbF ,HI ,CuI ,HBr ,CrCl 。 答 6. 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 7. BF 3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但NF 3却是三角 的几何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 说明。 答 8. 指出下列化合物合理的结构是哪一种?不合理结构的错误在哪里? (a) (b) (c) 答 N 2O 存在 9. 在下列各组中,哪一种化合物的键角大?说明其原因。 (a )CH 4和NH 3 (b )OF 2和Cl 2O (c )NH 3和NF 3 (d )PH 3和NH3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