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绿化提升力度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城市绿化提升方案

城市绿化提升方案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绿化在如今的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城市绿化提升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措施,以期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概述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加强植被覆盖,增加绿色空间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活动。
它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还对环境保护、健康促进和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加强植被覆盖植被是城市绿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增加公园、绿地和景观植物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
此外,在街头巷尾设置绿化带,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木和花卉,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同时具备防尘、降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三、推广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它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侵占,还能有效利用雨水、太阳能等资源。
在城市绿化提升方案中,应推广生态建筑,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和理念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关注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
四、创新绿化模式传统的城市绿化通常以公园和绿地为主,而绿化模式的创新可以使城市更加多样化。
城市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等新型模式的引入可以充分利用空中和立体空间,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
此外,引入社区绿化和居民参与绿化的机制,激发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是城市绿化提升的有效途径。
五、重视绿色交通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我们还需重视绿色交通的发展。
建设自行车道、步行街,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可以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同样,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交车辆的绿色度,也是绿化城市的有效途径。
六、加强管理与维护城市绿化的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管理与维护工作。
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绿化法规和标准,加大对城市绿化项目的投入力度,确保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绿化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养护,也是绿化提升方案的重要环节。
园林绿化工程问题整改方案

园林绿化工程问题整改方案一、问题概述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绿化设施不完善、植被管理不当、服务保障不到位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也降低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整改目标1. 提升绿化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增加城市绿色空间;2. 加强植被管理,保护和培育城市绿化植物;3. 完善园林绿化服务体系,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水平;4. 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整改措施1. 提升绿化设施的质量和数量(1)加大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投入,增加绿色植被的种植密度和面积,提升城市绿化率;(2)加强对绿化设施的设计规划,设计更加符合城市环境的绿化方案,确保绿化设施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中;(3)改善绿化设施的建设质量,加强对植被的选择和种植技术的控制,确保绿色植被的成活率。
2. 加强植被管理,保护和培育城市绿化植物(1)建立完善的植被管理体系,加强对园林植物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2)加强对植被的养护和修剪工作,保持植被的整洁和美观;(3)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植被管理,提高公众对园林绿化的保护意识。
3. 完善园林绿化服务体系,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水平(1)建立健全的园林绿化管理机制,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督导和管理;(2)加强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3)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绿化设施的问题。
4. 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1)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园林绿化的关注和支持;(2)推动园林绿化与城市环境整治相结合,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3)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和管理,提升园林绿化的整体品质。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效果:1. 城市绿化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提升,城市绿化率得到增加;2. 植被管理得到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得到保护和培育;3. 园林绿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得到提高;4. 城市园林绿化品质得到提升,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城市园林绿化提升方案

城市园林绿化提升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化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绿化布局不合理、植物品种单一、养护管理不到位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现状分析(一)绿化覆盖率不足部分城市区域,尤其是老城区,绿化面积相对较少,导致整体绿化覆盖率未能达到理想水平。
(二)绿化布局不合理一些新建区域的绿化规划缺乏前瞻性,未能与城市功能分区有效结合,导致绿化分布不均衡。
(三)植物品种单一在城市绿化中,常见的植物品种较为有限,缺乏多样性,景观效果不够丰富。
(四)养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绿化养护工作存在粗放、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景观效果。
二、提升目标(一)提高绿化覆盖率在未来X年内,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X%以上。
(二)优化绿化布局实现绿化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形成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的绿化体系。
(三)增加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品种,营造四季有景、特色鲜明的绿化景观。
(四)提升养护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精细的养护管理机制,确保绿化植物健康生长,景观效果良好。
三、具体措施(一)科学规划1、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详细的园林绿化专项规划,明确绿化目标、布局和重点项目。
2、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气候、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品种和绿化方式。
(二)增加绿化面积1、加大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的建设力度,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游憩空间。
2、推进道路绿化,在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两侧合理设置绿化带,增加绿量。
3、鼓励单位和居民开展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拓展绿化空间。
(三)优化植物配置1、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发挥其适应性强、生态效益高的优势。
2、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新优植物品种,丰富植物种类。
3、注重植物的色彩、季相搭配,营造多层次、多色彩的植物景观。
(四)加强养护管理1、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明确养护责任和标准。
关于城市园林发展的建议

城市园林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居民健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城市园林发展的建议:
科学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将园林绿地建设纳入其中,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绿地,确保绿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合理性。
提升品质:在园林建设中,应该注重品质和细节,选用优质植物和建筑材料,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强化管理:加强对园林绿地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完善的绿地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确保绿地的长期效益。
拓展空间:积极拓展城市园林绿地的空间,通过建设公园、广场、街道绿化等形式,增加绿地面积和生态空间。
引入科技:在园林建设中,应该注重科技的应用,引进先进的绿化技术和材料,提高园林建设的效率和品质。
文化传承:在园林建设中,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地方文化和历史元素融入其中,提升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城市园林建设和管理,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绿化意识。
政策扶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城市园林建设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创新发展:在园林建设中,应该注重创新和发展,探索新的绿化模式和技术,推动城市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科学规划、提升品质、强化管理、拓展空间、引入科技、文化传承、公众参与、政策扶持和创新发展等措施,推动城市园林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提高绿化覆盖率的举措

提高绿化覆盖率的举措城市绿化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对于提升城市环境、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增加城市归属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绿化工程,既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为了更好地提高绿化覆盖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城市绿化潜力,刷新城市绿色画卷。
一、加大绿地建设和改造力度城市绿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必须注重绿地建设和改造。
一方面,要加大对新建、改建、扩建绿地的投入,确保绿地面积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对现有绿地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绿地面积和绿化层次,提高绿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注重对城市游憩空间的建设和完善,让人们在使用绿地时更加舒适便捷。
二、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城市绿化管理是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关键环节。
要强化绿地保护,制定一系列保护绿地、恢复绿地的管理办法,禁止乱砍滥伐、非法侵占绿地等行为,确保绿地面积和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要加强城市绿化日常管理,及时清理杂草、浇水保湿等,确保绿地生态环境良好。
同时,要通过举办各类绿化活动,增强市民绿化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绿化氛围。
三、推广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是绿化城市的新模式,有利于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通过在建筑物屋顶、墙体、院墙等处建设绿色屋顶、立体花园等,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温、防水的作用。
因此,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对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的推广力度,引导居民和企业参与绿化城市建设,为城市绿化增光添彩。
四、深化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提高绿化覆盖率的重要途径。
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居民的力量,通过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增强市民的绿色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
此外,要通过举办各类绿化活动,增加市民参与绿化的途径,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绿化城市建设中来。
五、强化绿化科技创新和应用绿化科技创新和应用是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关键。
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提高绿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绿化效果。
绿化提升实施方案

绿化提升实施方案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我们制定了绿化提升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城市绿地的建设和改造力度。
通过规划和设计,将城市中的空地、荒地和废弃地进行绿化改造,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公园、绿地和休闲广场,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绿地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其次,我们将推动城市建筑绿化。
在城市建设中,将提倡和鼓励建筑物进行绿化改造,包括屋顶绿化、立面绿化和庭院绿化等,增加建筑物的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空间的利用效率。
此外,我们还将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促进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再次,我们将加强城市道路绿化。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中,将注重道路两侧的绿化设计,增加绿化带和绿化隔离带,打造成为宜行宜停的城市道路环境。
同时,我们还将推广城市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利用建筑立面和城市空间进行绿化,增加城市绿化空间,提升城市绿化品质。
最后,我们将加强城市绿化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绿化宣传活动、举办绿化知识讲座和开展绿化义工活动,提高居民对绿化环境的认识和参与度,营造全民参与城市绿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城市绿化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共同推动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
总之,绿化提升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
我们将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精细管理为抓手,不断完善城市绿化建设,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让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园。
关于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作的通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营造宜居环境,我们决定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作。
下面,就本通知中的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1. 加大绿化投入力度城市绿化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益扩大的城市面积相比,仍然形成了绿地严重不足的局面。
因此,我们将加大绿地建设投入,增加绿化面积。
在新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园区等城市建设项目中,必须包含相应的绿化规划,并进行有效的落地实施。
2. 积极引入生态理念城市绿化不仅仅是种树植花,还应该注重生态建设和保护。
我们将引入生态理念,推广生态绿化方式。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鼓励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湿地公园等,以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加强对野生动物、植物的保护,保留一定的生态空间,提供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3. 多元化绿化方式城市绿化工作需要注重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公园和绿地建设。
我们将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绿化,开展小区花园、屋顶花园等活动。
同时,探索利用立体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充分利用城市河道、建筑物立面等场所,提高绿化空间的利用率。
4. 美化城市细节除了加大绿化面积,我们也要注重城市细节的美化工作。
加强对道路绿化的管理,保持行道树的绿意;优化城市广场的设计,打造宜人休憩空间;加强对街头店面的管理,统一店招、霓虹灯的风格,营造统一、整洁的街面形象。
5. 强化管理和养护城市绿化工作需要长期的维护和管理。
我们将加强对绿化设施的养护,及时修剪树木,清理垃圾,保持绿地的整洁。
同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为了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作,我们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各企事业单位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绿化行动。
市民应自觉爱护绿化,不随意破坏公共花草树木。
媒体应加大对城市绿化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重视城市环境保护。
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工作。
南昌绿化行动实施方案

南昌绿化行动实施方案一、引言南昌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绿化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城市绿化行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落实南昌市绿化行动。
二、目标及原则1. 目标:通过南昌绿化行动,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绿色空间,丰富市民生活,打造宜居城市。
2. 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绿化保护与建设并重,多元化植物种植,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三、具体措施1. 增加绿地面积:按照城市规划要求,选择适宜位置,增加绿地面积。
特别是在城市边缘、闲置土地、工业园区等区域,加大绿地建设力度,扩大城市绿化规模。
2. 推广植被立体化: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利用墙面、屋顶、阳台等空间植被化。
建设市政绿化立体化示范区,引入新技术、新材料,使城市立体绿化更加多样化、美观化。
3. 提高绿化质量:加强植物选种和管理,推广抗污染、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
加强对绿化区域的维护与管理,定期修剪、喷洒药剂,确保绿化质量。
优化绿地设计,注重景观与功能的有机结合。
4. 推动生态修复:加大南昌市湖泊、湿地等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拓宽水系,增加湿地面积。
加强水体治理,提高水质,恢复湖泊和河流的生态功能。
修复退化生态系统,推动生态修复与城市绿化相结合。
5. 公众参与: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绿化行动,组织公众植树活动,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
加强社区绿化建设,培养居民的绿化意识和责任感。
宣传绿化知识,提高市民的绿化参与意愿。
四、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到绿化行动中,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赠、赞助绿化工程。
2.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城市绿化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各方力量,推动绿化行动的实施。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3.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绿化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绿化技术和管理水平。
五、评估及调整建立绿化行动的评估与调整机制,定期对绿化工作进行评估,收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绿化行动的方向和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大绿化提升力度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摘要:垂直绿化,又称为立体绿化,在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今天,垂直绿化在增加厦门市绿化面积,美化厦门环境方面具备独特作用。
本文以垂直绿化为研究对象,侧重从垂直绿化的现实意义、运用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垂直绿化;意义;运用;注意事项;探讨垂直绿化是区别于平面绿化的新形式,是通过多项园林技术,借助一些具备攀援特性的植物,依靠城市现有构筑物,如山体、天桥、挡墙、阳台等立面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的一种绿化形式。
它实际上是平面绿化向空间绿化的扩展和延伸,是更深层次的绿化。
2010 年厦门市启动创建森林城市的工程,按国家森林城市测评指数,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园林绿化部门加大绿化提升力度,见缝种绿、见缝插绿,增加绿化密度,主要节点和路口实现更高层次的美化、绿化和彩化。
2012 年全市绿化工作目标全市森林覆盖率4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建成区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10m2 ,道路绿化率80% 以上,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m 有休闲绿地,大力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的立体绿化。
垂直绿化工作作为创建森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工作自
2006 年在厦门市全面展开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走在市区主
干道,进入居民小区,随处可见垂直绿化的身影,这项工作极大提
升城市的绿化景观,2011 年厦门市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立体绿化工作,完成200 多处垂直绿化点建设,人行天
桥、高架桥、跨线桥墩等都进行垂直绿化改造,进一步构建城市空
间多层次绿化格局。
笔者就厦门城市垂直绿化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作
几点阐述。
1垂直绿化的现实意义城市发展的现状迫切要求拓展绿化空间,增加垂直绿化覆盖率。
(1)伴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中心建筑密度越来越高,加之市区主干道厦禾路、市府大道、湖里大道拓宽改造,所有的建设工程都在不断蚕食原本就不多的绿地空间,造成城市中心区用于平地绿化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
(2)随着厦门市经济飞速发展,岛内岛外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建筑物外墙特别是沿环岛路上高层建筑的墙面,无机材料的大量使用,导致高温化壁面产生的大量热量向空气中不断的扩散,致使周边温度上升,产生热岛效应。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观念的进步,许多高层建筑都设有屋顶花园或较大的裙楼露台,相当部分的商品房都设有大阳台、大窗台和大露台,甚至于近年开发的一些高档商品房每户也都设有入户花园,这些都为垂直绿化提供了可能。
总之,在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今天,如何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提升厦门市民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平面绿色空间缩小、城市用地紧
张的形势下,垂直绿化便被提上议程。
2垂直绿化在厦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1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
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广大的绿化工作者,先后应用许多垂直绿化技术对狐尾山、仙岳山、薛岭山等诸多裸露山体进行综合治理,在对其绿化恢复过程中,采用在悬崖石壁上人工开凿种植槽,种植抗逆性强的灌木如爬山虎、络石等;在陡坡上设置挂网植草;在山坡上喷播草种等多种方式实现垂直绿化,经过多年的养护,狐尾山、仙岳山、薛岭山原本裸露的山体郁郁葱葱,山体轮廓线秀丽清晰,柔和起伏,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厦门,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畅游其中,无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2.2美化保护墙体、护坡、天桥、桥墩
随着厦门市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与国家环保园林城市称谓极不相符的光秃墙体、护坡、桥墩、天桥等构筑物,通过选用攀援性植物种下方,悬垂植物种上方组合种植的垂直绿化技术,进行必要的遮挡和美化,既减少大气污染,又软化硬质的轮廓,从而达到保护与美化的双重功效。
2.3提升景观效果,缓解热岛效应;有效降噪除尘,改变空气质量
面对日渐显现的热岛效应,通过对建筑物的外墙,护坡、桥墩、山体进行垂直绿化,使有限的单位土地上城市绿量大大提高,景观效果明显提升,同时垂直绿化改善局部小气候,它通过植物
叶面蒸腾和庇荫效果,缓解阳光对建筑物的直射,使夏季墙面气温大大降低。
据测定,有植物遮荫的地方,光照强度仅有阳光直射地的几分
至百分之一,浓密的枝叶象一层厚厚绒毯,可降低太阳
辐射强度,凡有植物履盖的墙面温度可降低2〜7C;同时墙
面履盖后空气湿度较无绿化履盖的可提高10%〜20%,在炎
热的夏季可起到降温消暑的作用。
冬季落叶后,垂直绿化既不影响墙面太阳辐射热,其附着在建筑物面上的枝条又成了一层保护层,能起到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
通过对建筑物外墙,护坡、阳台、桥墩、裸露山体进行垂直绿化,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立面对噪音的反射,并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灰尘。
3垂直绿化的类型及植物的选择
3.1山体绿化
可分为①重点位置的景观性山坡绿化。
选用攀援性的开花植物及生长旺盛的灌木搭配如三角梅、杜鹃等以层层叠叠的花池替代垂直式的挡墙以达到软化硬质景观的目的。
3.2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
适用于裸露山体绿化,通过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混合植物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该项技术能使植被的混凝土层不产生龟裂而且能创造植物的生长的环境。
3.3阳台绿化适用于住宅及办公室阳台窗户,宜根据阳台朝向选用阳性或阴性的花卉植物,如不善管理,应选择耐旱,适应性强
的植物。
3.4挡墙绿化
适用于挡墙,围墙等立面装饰,宜选用攀援植物种下方,悬垂植物种上方,如炮仗花,马樱丹,爬墙虎等组合种植。
3.5装饰小品适用于公园小区,广场花园等休闲性场合,根据不同的主题制作各种样式的铁架,再将植物固定于铁架上。
3.6 装饰墙适宜用于公共场合的入口处等重点醒目的位置,采用叶小枝密的花木品种固定于铁架上,组成图案或文字。
3.7装饰花柱适用于广场街头转角等公共场合,采用不同花色或色叶植物固定于圆形花柱上,组成彩色条纹图案。
3.8屋顶绿化
适用于坡度<30°的屋顶。
多采用耐旱、耐瘠薄的佛甲
草等景天科植物
3.9构架绿化适用于花架凉亭的绿化装饰。
采用攀爬性的植物种于柱下,或临时辅助竹竿使其附于构架上。
3.10桥梁绿化适用于高架桥等体量大的构筑物。
采用攀爬性的植物种于柱下如爬墙虎或三角梅等。
4厦门市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
(1)常用攀援性植物有:三角梅、炮仗花、使君子、紫花马樱丹、黄素馨、爬山虎;(2)厦门市进行垂直绿化常用喜光植物有(观花、色叶、喜光的植物):仙丹花、四季海棠、朱顶红、绣球花、西洋杜鹃、红掌、君子兰、蟹爪兰、花石榴、虎刺
梅、彩叶草、花叶芋;(3)常用阴性植物有(常用耐荫、喜
阴、绿色植物):文竹、虎尾兰、万年青、肾蕨、龟背竹、冷水花。
总之应选取那些具备浅根、耐贫瘠、耐旱、耐寒特点的强阳性或强阴性的藤本、攀援和垂吊植物,从观赏特性和攀爬特性2 个角度综合考虑,选择最为适宜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
5植物搭配原则及养管要求
5.1 植物搭配原则
(1)在选择攀爬植物时,应根据其攀缘能力和观赏特性等方
面的不同,最终实现被绿化物与植物材料在色彩、形
态、质感等各方面协调一致
(2)要综合考虑构筑物的设计风格、高度及朝向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通常砖墙、石头墙、水泥砂浆抹面的墙面都是比较粗糙,因此我们可以选用叶子较大的藤本类植物,例如爬山虎等;反之对于较光滑的墙面,应选例如小叶扶芳藤、常春藤等枝叶偏小、吸附能力强的藤本植物。
(3)应注意采用不同的植物来延长垂直绿化的观赏期。
在城市中,单一的观赏很容易使得人们产生视觉疲倦,如能够恰当利用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的不同,对常绿和落叶植物、阴性和阳性植物、快生和慢生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从而实现四季皆可观景的效果。
5.2植物养管方面的要求厦门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
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21 C左右,应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掌握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保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浇水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必透的原则,同时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做好施肥、修剪、和理藤牵引工作。
5.3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持通风透光,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厦门市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蛾类、介壳虫、叶螨等;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防治上应因地、因树,因病虫制宜,根据
需要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防治。
因垂直绿化的位置特殊,因此,应选择无公害药剂或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做到既能控制住病虫害,又能保护好天敌和环境。
6结语
垂直绿化已成为运用有限占地面积,低成本投入创造最大环境效益、提升城市环境景观质量的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建筑绿化方式之一。
在厦门市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园林工作者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因地制宜地开展垂直绿化工作,加大绿化提升的力度,努力打造绿色家园。
(责任编辑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