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曾口老场镇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设计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青峰镇老场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青峰镇老场镇控制性详细
规划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永川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5.12.11
•【字号】永川府〔2015〕80号
•【施行日期】2015.12.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青峰镇老场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批复
永川府〔2015〕80号
青峰镇人民政府:
你镇报送的《关于呈请审批青峰镇老场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青峰府文〔2015〕20号)收悉。
经区政府第102次常务会审议,原则同意该规划,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该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北以青峰中学北部边界为界,南到百挑谷子沿线,东临原青峰粮站东侧新建居住小区,西至青峰汽车客运站一带。
二、同意该规划确定的面积及人口规模:规划区面积为29公顷,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29公顷,规划人口规模约为4500人。
三、同意该规划确定的规划布局结构:两轴、两区、两核心布局结构。
四、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本规划确定的地块用地性质、容积率、绿地率等,用地布局中确定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绿化用地等应作为强制性内容予以控制。
五、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确需对该规划进行修改,应按法定程序报批。
此复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2015年12月11日。
巴中曾口老场镇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设计

巴中市曾口老场镇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一、功能定位、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1. 功能定位:曾口老场镇片区作为“三生(生态、生活、生产)一体、活力展现”的森林公园城市新区。
2.控制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约385.7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254.18公顷。
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3.0万人。
3.规划结构规划曾口老场镇片区形成“双核引领、两轴发展、绿带渗透、四区协同”组团式的空间布局结构“双核引领”包括公共服务核心、产业服务核心。
公共服务核心包括行政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以及商业服务中心。
产业服务核心是为曾口工业园区配套产业展销功能。
“两轴发展”包括城市发展主轴、空间文化景观主轴城市发展主轴是依托曾口大道串联曾口生活功能区与曾口工业园区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线;空间文化景观主轴是串联“方山寨-磨庄广场-曾口老场镇-中坝-牛背山”空间文化景观轴线。
“绿带渗透”是指依托木桥河形成的城市生态景观带和依托巴河形成的滨河景观带。
“四区协同”包括旧城更新区、北部综合服务区、产业创新服务区、产业配套居住区。
二、用地规划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385.7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254.18公顷;居住用地78.00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4.36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6.51公顷,物流仓储用地8.69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60.85公顷,公用设施用地2.91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49.79公顷,水域和其他非建设用地131.58公顷。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保留曾口镇人民政府(曾口镇国土资源所、巴州区地方税务局第八税务所)、曾口镇人民法庭、曾口镇工商所、寿星村村委会,新建曾口综合服务中心、曾口公安分局、曾口派出所。
规划在公共服务核心区设置曾口文化展览中心1处。
规划在产业创新服务区临近曾口工业园区设置家具展览中心1处。
规划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综合文化活动站,共设置3处。
规划保留现状曾口老场镇内部的曾口镇中心小学,北部综合服务区的巴中市巴州区曾口中学校,新增2所小学。
四川省巴中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

附 表 ....................................................................................................................................................................................... 12
因地制宜:根据巴中的自然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利用情况、景观要求,合理确定规 划目标和低影响开发建设方式。
统筹建设:远期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 求,对近远期的建设项目进行长期系统性安排,合理安排建设项目时序。
第三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范围,研究范围和规划范围。其中自然空间格局保护范围为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巴中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为 940.65 平方千米。 规划范围:巴中市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巴州区、恩阳区(含恩阳区主城区及机场仓储区)、经 开区(包括兴文片区和清江片区)三个板块,总面积约为 118.2 平方千米。
第五章 海绵城市建设系统规划 .................................................................................................................................... 6 第十八条. 水生态修复............................................................ 6
第四章 海绵城市布局规划 .............................................................................................................................................. 4 第十五条. 自然空间格局保护...................................................... 4 第十六条. 城市公共海绵空间布局.................................................. 4 第十七条. 涉水基础设施布局...................................................... 4
巴中南坝未来十年规划

巴中南坝未来十年规划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区位于巴中市老城区,由巴河分割为江南、江北两个片区,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约6.20平方公里。
其中,江南片区东至后坝组团,南至南龛组团,西至柳津桥,用地面积约4.20平方公里;江北片区东至后河组团,西至巴州大桥,北至望王路,用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以行政办公和商业商贸为主体,以文化娱乐、旅游服务与和谐宜居为特色,融山水于城市、塑文化于城市,打造巴中旧城复兴典范。
一、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一)总体结构规划区形成“一廊、两带、三轴、四心、多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框架。
“一廊”:指穿城而过的巴河绿色走廊。
“两带”:指沿南池河和后河形成的南池河生态休闲带以及后河生态休闲带。
“三轴”:指西龛山—望王山(柳津桥轴线)、南龛山—望王山(南北主轴线)与南龛山—北龛山(中城街轴线)景观通廊。
“四心”:为引导不同片区主体功能的重要节点,包含行政中心、城市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文创中心。
“多片区”:多个居住片区、行政片区、文化片区以及生态涵养片区。
(二)功能分区整个规划区划分为行政片区、居住片区、文化片区、生态涵养片区四个大片区。
行政片区:位于江北片区的西北部,构建以行政办公为主,商务贸易为辅的行政功能区。
居住片区:位于江北片区的中部和东部以及江南片区的中部、南部和西北角,打造配套完善、交通便捷、尺度宜人的城市居住生活配套区。
文化片区:位于江南片区的东部,以文星街—小街子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为核心打造彰显巴中文脉的特色历史文化风情区。
生态涵养片区:位于江南片区的西部,结合西龛山自然山水,打造宁静致远、景色优美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二、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区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三大类。
(一)公园绿地规划区公园绿地分为公园、滨水绿带和社区公园三类。
各公园绿地间距不超过400米,形成“10分钟公园圈”。
.公园规划区内公园主要包括区域性公园、片区级公园和特色主题公园三大类。
(1)区域性公园:以南池河流域为纽带,恢复河道生态景观。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通知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12.24•【字号】巴府办发﹝2014﹞55号•【施行日期】2014.1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通知巴府办发﹝2014﹞5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巴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巴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已经三届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2月24日巴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发展环境近年来,巴中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为引领,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市州第一。
巴广高速、巴达高速、成巴高速、巴陕高速巴城至南江北建成,巴广铁路通车,巴广渝高速、巴达铁路加快建设,汉巴渝快速铁路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巴中机场即将开工。
植物类药材1400余种,野生动植物药材蕴藏量达6万吨,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银耳之乡、富硒茶之乡、金银花之乡、核桃之乡、南江黄羊之乡,已培育出“巴食巴适”区域性公用品牌。
境内矿产资源50余种,天然气储量8669亿立方米。
实施了“十百千万科技创新工程”,培育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40余家,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0余亿元。
巴中经济开发区是四川省重点培育的营业收入超500亿元产业园区,确立了“产城一体、城园相融”的发展理念和“一年奠定基础、三年初具规模、五年新城崛起”的阶段目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3]29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3]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ab00f5f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0.png)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3]29号)巴中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请示》(巴府〔2012〕3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改后的《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巴中市是川陕渝地理中心枢纽联接地,秦巴山区中心城市,以发展资源深加工、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和旅游为主,具有巴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森林公园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巴中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887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按照因地制宜、产业联动、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条件,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对于贫困落后地区,要发挥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通过连片扶贫开发着力解决贫困落后问题。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约为9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90平方公里。
根据巴中市资源、环境实际条件,重视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公路路线规划设计,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推行绿色交通出行。
巴中征地拆迁工作方案

巴中征地拆迁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
为了推进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巴中市政府决定进行征地拆迁工作。
本方案旨在规范征地拆迁工作,保障被征地拆迁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征地拆迁范围。
本次征地拆迁范围包括巴中市区内部分老旧建筑和城中村,涉及到的土地面积约为500亩。
具体征地拆迁范围将由相关部门进行勘察和确认,并在公告后进行征地拆迁工作。
三、征地拆迁程序。
1. 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
(1)成立征地拆迁工作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征地拆迁工作。
(2)开展征地拆迁范围的调查和评估工作,确定征地拆迁的具体范围和规划。
(3)对征地拆迁范围内的建筑和设施进行评估,确定拆迁补偿标准。
2. 征地拆迁程序。
(1)公告征地拆迁范围和时间,告知被征地拆迁人员相关政策和程序。
(2)与被征地拆迁人员进行协商,确定拆迁补偿方案,并签订征地拆迁协议。
(3)根据征地拆迁协议,进行拆迁工作,并对被征地拆迁人员进行合理的补偿。
(4)拆迁完成后,对土地进行整理和规划,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征地拆迁补偿标准。
1. 对于被征地拆迁的建筑和设施,按照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并给予合理的补偿。
2. 对于被征地拆迁的农田和耕地,按照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3. 对于被征地拆迁的城中村居民,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进行补偿,并提供合适的安置方案。
五、征地拆迁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1. 建立征地拆迁工作的监督机制,确保征地拆迁工作的公平公正。
2. 对征地拆迁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提高征地拆迁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六、征地拆迁工作的保障措施。
1. 健全征地拆迁工作的法律法规,明确征地拆迁的程序和标准。
2. 加强征地拆迁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3. 加大宣传力度,让被征地拆迁人员充分了解征地拆迁政策和程序。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确保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征地拆迁工作的风险防范。
老镇街区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老镇街区改造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城区的改造工程日益受到重视。
老镇街区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是城市的骨架和灵魂。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老镇街区的发展已经滞后,建筑老旧,环境混乱,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升老镇街区的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设计了一套老镇街区改造工程方案。
二、项目定位1. 目标定位项目旨在通过改造老镇街区,提升其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将老镇街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
2. 发展定位项目将老镇街区的发展定位为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生活融合的城市空间。
通过保护和修复古建筑,优化交通设施,提升绿化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三、项目内容1. 古建筑保护和修复老镇街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包括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项目将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保留其历史风貌,使其成为老镇街区的一大亮点。
同时,项目还将通过加固、翻新等手段修复那些破损严重的建筑,改善其使用条件。
2. 交通设施优化老镇街区的交通设施老旧,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项目将对老镇街区的交通设施进行优化,包括修缮道路、扩建人行道、建设停车场等,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出行环境。
3. 绿化环境提升老镇街区的绿化环境较差,缺乏绿化植被,空气质量差。
项目将对老镇街区的绿化环境进行提升,包括种植花草树木、配置喷泉喷灯、打造人工湖等,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4. 公共设施建设老镇街区的公共设施老旧,满足不了居民的生活和娱乐需求。
项目将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包括图书馆、健身房、游乐场等,丰富老镇街区的公共服务功能。
5. 商业配套完善老镇街区的商业配套不完善,缺乏吸引力。
项目将通过引进新的商业品牌、优化商业布局等手段,提升老镇街区的商业配套水平,促进其商业发展。
6. 社区管理规范老镇街区的社区管理混乱,治安问题突出。
项目将加强社区管理,建设监控设施、加强巡逻等,提升老镇街区的治安保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中市曾口老场镇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
城市设计
一、功能定位、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
1. 功能定位:
曾口老场镇片区作为“三生(生态、生活、生产)一体、活力展现”的森林公园城市新区。
2.控制规模
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约385.7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254.18公顷。
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3.0万人。
3.规划结构
规划曾口老场镇片区形成“双核引领、两轴发展、绿带渗透、四区协同”组团
式的空间布局结构
“双核引领”包括
公共服务核心、产业服
务核心。
公共服务核心包括
行政中心、体育中心、
文化中心、医疗中心以
及商业服务中心。
产业服务核心是为
曾口工业园区配套产业
展销功能。
“两轴发展”包括城市发展主轴、空间文化景观主轴
城市发展主轴是依托曾口大道串联曾口生活功能区与曾口工业园区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线;
空间文化景观主轴是串联“方山寨-磨庄广场-曾口老场镇-中坝-牛背山”空间文化景观轴线。
“绿带渗透”是指依托木桥河形成的城市生态景观带和依托巴河形成的滨河景观带。
“四区协同”包括旧城更新区、北部综合服务区、产业创新服务区、产业配套居住区。
二、用地规划
规划范围总用
地面积385.76公
顷,其中城市建设
用地面积约
254.18公顷;居住
用地78.00公顷,
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设施用地
24.36公顷,商业
服务业设施用地
26.51公顷,物流
仓储用地8.69公
顷,道路与交通设
施用地60.85公顷,公用设施用地2.91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49.79公顷,水域和其他非建设用地131.58公顷。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保留曾口镇人民政府(曾口镇国土资源所、巴州区地方税务局第八税务
所)、曾口镇人民法庭、
曾口镇工商所、寿星村
村委会,新建曾口综合
服务中心、曾口公安分
局、曾口派出所。
规划在公共服务
核心区设置曾口文化
展览中心1处。
规划在
产业创新服务区临近
曾口工业园区设置家
具展览中心1处。
规划
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
置综合文化活动站,共
设置3处。
规划保留现状曾口老场镇内部的曾口镇中心小学,北部综合服务区的巴中市巴州区曾口中学校,新增2所小学。
规划在曾口老场镇片区新增片区级体育中心1处,即曾口体育中心。
规划曾口老场镇片区设置1所综合医院,即曾口综合医
院,作为服务于曾口老场镇片区及周边农村地区的医院。
规划扩建现状的曾口镇中心卫生院,发挥医疗补充作用。
规划结合社区中心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设置3处。
规划在曾口老场镇片区方山寨山脚设福利院1处。
四、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系统结构
规划道路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组成。
——快速路即
曾口大道,串联曾
口片区的老场镇片
区和曾口工业园
区,道路红线宽度
为32米,双向六车
道,设计车速均为
60km/h。
——主干路包
括省道409线、工
业大道(近期省道
409线)、东溪大
道、方山寨东路、
学府路、南华路、
寿星东路,主干路
道路宽度为30米、24米、18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
均为60km/h。
——次干路包括杨方路、方山寨西路、杨帆路、朝阳街南段、田湾街、荷花街、寿星大道、寿南路,道路宽度分为24米、20米、18米、16米、12米,为双向两车道、四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
——支路道路宽度为24米、20米、16米、12米、6米,为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速为20km/h。
2、停车设施
规划设置3处大型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1.41公顷,分别位于地块C-03-07、地块A-10-02、A-11-01。
其它地区公共场所的社会停车可以通过大型公共建筑的停车场对外开放来解决,不另行规划独立的社会停车场。
清江片区停车位,按照《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修订)停车位的标准执行。
3、公交枢纽站
规划在曾口老场镇片区北部入口地块B-01-02设置1处公交枢纽站,作为整个片区的换乘枢纽。
规划结合老场镇内部社会停车场(地块A-10-02、
A-11-01)设置公交首末站。
五、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本次规划将曾口老场镇片区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其他绿地三类。
(1)公园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综合公园、
社区公园及带状公园等。
规划将方山寨山整体打造成为曾口老场镇片区的佛教文化公园、将
民丰公园打
造成为民俗
文化公园、
将创新公园
打造成为家
具展览、艺
术展览主题
公园。
规划
在老场镇结
合旧城更新
设置2个社
区公园、在
城市新区结
合公建设置
2个社区公
园,共4个
社区公园;规划为塑造曾口老场镇片区的城市景观,结合曾口大道两侧各设置有10米的带状公园绿地。
(2)防护绿地: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其中省道409线两侧各控制30
米宽的防护绿地、曾口老场镇片区内巴州城区至平昌的高压燃气管线两侧各控制25米宽的防护绿地。
六、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规划曾口老场镇片区水源来自巴河沿岸的地下水;在曾口老场镇片区西北侧新建自来水厂(地块B-12、占地0.2公顷并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供水能力为1.4万吨/日,保留现状水厂(地块B-16、占地0.06公顷)作为备用水源。
规划近期在曾口老场镇片区东南侧、巴河下游的寿星村的 E-09地块内新建曾口污水处理A厂,占地面积0.27公顷,规划设计污水厂处理规模为0.08万吨/日,排污口设置巴河下游处。
远景在巴河对岸新建曾口污水处理B厂,占地面积1.08公顷,规划设计污水厂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排污口设置巴河下游处。
规划在木桥河下游设置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提升到曾口污水处理A厂进行处理;远景通过倒红管将污水排至巴河对岸,并设置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提升到曾口污水处理B 厂进行处理。
规划在D-09-01地块新建曾口110kV变电站,规模为2 50MVA。
规划曾口老场镇片区不单独设置电信支局和邮政支局,结合商业用地配建,在曾口老场镇片区中部B-08-06地块内设置。
规划在曾口老场镇片区北侧的C-10地块设置一个燃气
配气站,占地面积为0.2公顷,配气规模为1.7万Nm3/d。
按每个中低调压站负荷半径500米设置,规划共设置5个燃气调压站,每处用地面积为100-1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平方米。
规划曾口老场镇片区设置1处垃圾转运站,位于地块B-17-01,用地面积为0.129公顷,垃圾转运量为30吨/日。
生活垃圾实现封闭化储运,由环卫部门负责管理,统一运至在光辉乡的巴中市垃圾处理厂处理。
七、城市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规划
规划曾口老场镇片区内防巴河、木桥河的防洪标准按照50年一遇设防,防洪标高不低于320米;山洪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规划曾口老场镇片区设置1座一级普通消防站,位于D-08-02地块,规划用地面积分别为0.43公顷。
曾口老场镇片区处于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