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术后健康指导

合集下载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
要点一
总结词
全身性血栓形成或栓塞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严重的并 发症之一,医生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全身性血栓形成或栓塞通常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或活 动量减少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出现突然出现的呼吸 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医生通常会给予抗凝药物和 溶栓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医生可能会建 议取出起搏器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洗澡指导
避免搓揉起搏器部位
在洗澡时,患者应避免用力搓揉起 搏器部位,以免造成局部感染或刺 激起搏器。
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露
患者应选择温和的沐浴露,避免使 用含有酒精或化学成分的刺激性沐 浴露。
避免长时间浸泡
在洗澡时,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浸泡 在水中,以免对起搏器产生不利影 响。
保持干燥
在洗澡后,患者应立即擦干起搏器 部位,保持局部干燥,以预防感染 。
避免过度劳累
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 足的睡眠。
避免接触高磁场
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应避免暴露于强磁场或电流的环境 中,如核磁共振、高压线、发电机等,以免干扰起搏器的 正常工作。
定期随访
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 了解起搏器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指导
情绪稳定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 、紧张和抑郁,以免影响身体
恢复。
建立信心
了解永久起搏器的功能和效果, 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 。
定期随访
如有异常心理状况,及时与医生沟 通,以便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02
术后生活指导
起居指导
避免剧烈运动
在植入永久起搏器后的初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 对起搏器产生过大的负荷。

心脏起搏器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心脏起搏器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心脏起搏器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手术简介: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电极导管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等处送至右心室或右心房,并将电极接触心内膜,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适用于需要进行长期心脏起搏的病人。

术后指导:
(1)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手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局部伤口用1kg盐袋压迫6-8小时。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皮下血肿。

(3)术后一个月内,避免大幅度的转体活动及上臂向上、向后大幅度运动(如举过头动作、梳头等)术后6周内避免抬举超过5kg的重物。

(4)术后避免剧烈咳嗽、便秘。

(5)不要将移动电话放在离起搏器很近的衣袋里。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起搏器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如下:
1. 伤口护理: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如有渗血、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2. 活动限制:术后需要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起搏器的工作。

一般来说,术后24 小时内需要卧床休息,之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3. 饮食护理:术后要注意饮食护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 观察症状: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如有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5.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来说,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和1 年需要进行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

复查内容包括起搏器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总之,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护理、观察症状和定期复查等方面,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术侧肢体活动指导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术侧肢体活动指导
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避免右侧卧位,由于起搏电极在心房或右室 心尖部,向右侧 翻身易导致电极浮动或脱离心尖部而影响起搏功能。
到底该怎么动呢?
患者身体放松,上肢伸直, 双臂自然下垂
基本姿势
上肢五指用力伸直,再用力 握拳。运动频率为3-4次∕日, 5-10分钟∕次
术后第2天
患者站立位,将上肢尽量往 两侧伸展,回收再打开,逐 渐练到水平位。运动频率为 2-3次∕日,10-15分钟∕次
出院后运动康复
• 起搏器植入术后三个月内,一般日常活动没有关系,适度 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也可以。
• 三个月后,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可以从事自己喜 欢的业余爱好和娱乐活动,也可以去旅行。
• 仍然建议尽量避免打网球、拔河等剧烈运动。
感谢您的聆听
正确的活动方式?
文献总结
早期运动干预能有效预防人工心脏起搏器植 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提高其生活质量。
早期正确的运动康复不会引起起搏器电极移位
文献总结
术后12小时内绝对卧床,取平卧位或向左侧卧位,避免右 侧卧位或左侧肩关节大幅度运动,以防电极脱位或切口出 血。
12小时后可将床头摇起30度,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术后健侧上肢及双下肢(如无伤口)即可活动。
术后第7天
患者站立位,身体不可弯曲,术 侧上肢抬起从同侧耳部,逐渐在 枕后摸向对侧耳后。2-3次/日,康复
• 出院后患者在家可继续按照上述运动方案循序进行功能 锻炼。
• 术后 1 个月避免术侧上肢过度外展、上举,如做剧烈扩 胸运动、引体向上、突然牵拉活动或患侧肢体重复甩手 运动,以防导管移位或电极脱离,患侧勿抬起超过10kg 的重物,适当活动术侧上肢,进行体育锻炼,以散步为 主。

起搏器术后出院注意事项

起搏器术后出院注意事项

起搏器术后出院注意事项起搏器术后出院,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伤口护理:起搏器术后,患者的胸部会有一个切口,切口处需要进行定期换药和消毒,以预防感染。

患者应该注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潮湿和污染。

2.活动限制: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在最初的几周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较大的体力活动,尤其是手臂和胸部的运动。

随着康复的进行,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活动水平。

3.药物管理:术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管理。

起搏器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预防血栓形成。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开具其他心脏相关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患者应准确并按时随医嘱服药。

4.避免电磁干扰:起搏器是一种对电磁场敏感的设备,患者应该避免接触强磁场和电磁干扰。

这包括避免长时间与手机和微波炉等电磁辐射设备接触。

另外,在进行特殊的检查和治疗时,如核磁共振(MRI)等,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自己有起搏器,以避免可能的干扰。

5.注意异常症状:起搏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症状,如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晕厥等。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保起搏器正常运行和心脏功能稳定。

6.定期随访:患者需要按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随访。

医生会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功能和电极的位置,并对起搏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设置。

此外,医生还会关注患者的心脏状况和药物治疗效果等。

除了上述提到的注意事项外,术后患者还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注意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此外,患者还应及时就医处理其他心脏疾病和合并症,以保持心脏健康。

总之,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医生指导下的伤口护理、逐渐恢复活动、规范药物管理、避免电磁干扰、留意异常症状以及定期随访等,以促进康复和心脏健康。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健康指导;护理随着人工心脏起搏技术的迅速发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已成为抢救和治疗危及生命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措施,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旨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科自2015 年1 月至2017 年4 月共安装永久起搏器32 例,均获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现将健康指导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行永久起搏器病人共32例,男22 例,女10例;年龄65-89 岁;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 例,病态窦房结10 例,因起搏器使用年限到期更换10 例。

2 术后护理2.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病情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常规监测72h,告知患者监护的目的及应注意事项,如有不适要及时向医生报告,严密观察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并每日描记全导联心电图1 次,病情变化时随时描记心电图变化,注意观察是否是有效起搏心率,以便及早发现电极移位,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胸闷胸痛等不适,早期发现并发症[1],出现后及时处理。

2.2 切口护理告诉患者为防止切口出血、渗血,局部沙袋压迫6 h,如切口处出现疼痛、肿胀、发热等不适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切口处敷料要定期更换,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为防止伤口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5—7 d。

[1]2.3 体位及活动指导术后卧床2—3 d,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由于起搏电极在心房或右室心尖部,向右侧翻身易导致电级浮动或脱离心尖部而影响起搏功能,左肩关节制动,避免抬高左上肢,伸拉手臂,以防电极脱落。

患者咳嗽时要用右手按压伤口处,为缓解卧床时间长而引起腰背酸痛,皮肤受压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可协助患者做下肢屈伸锻炼.3 d后开始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逐渐抬高上肢,以防局部肌肉僵硬而影响肢体功能。

[2]。

2.4 饮食及排便等生活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的低脂饮食,确保病人术后获得充分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使伤口早日愈合。

起搏器术后注意事项

起搏器术后注意事项

起搏器术后注意事项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守医生的嘱咐:术后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恢复和康复,包括定期复查、药物的使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遵循医生的建议对身体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2. 注意创口护理:起搏器术后会有手术切口,患者需要定期清洁切口并更换敷料。

避免湿气、感染和污染等情况,保持切口的干燥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3. 避免剧烈的运动:术后的患者需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和户外活动。

特别是在手术后的几周内,要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者跑步等活动,以防止切口破裂和伤口感染。

4.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多摄取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此外,要适量控制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这样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

5. 心理护理:起搏器术后的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寻求支持和理解。

如果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6. 定期复查和调整: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对起搏器进行检查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复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保证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7. 避免电磁干扰:起搏器受到电磁干扰可能导致异常运行,因此患者需要避免接触强烈的电磁场,如电磁炉、微波炉、手机等。

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建议将其与起搏器保持一定距离,并遵循医生的具体建议。

8. 保持正常生活:虽然术后需要适当休息,但是患者不应过度保护自己。

要保持适度的运动和活动,以提高身体的功能和恢复能力。

同时,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应对压力,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总之,起搏器术后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做好创口护理,避免剧烈运动,调理饮食,进行心理护理,定期复查和调整,避免电磁干扰,保持正常生活等。

通过这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永久起搏器的健康指导

永久起搏器的健康指导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健康指导1、告诉病人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

2、教会病人自己数脉搏,每天在静息情况下计数脉搏次数1-2次,与医师告知的脉搏比较,如出现脉搏明显过快、过慢(低于起搏频率5次/分以上)或有头晕、疲乏、晕厥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3、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应避免做过度用力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网球、举重物等,避免影响起搏器功能。

衣服不可过紧,女性勿用过紧胸罩,避免使用挂肩背包。

4、不可靠近的设备或场所工业用电磁感应炉、天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限制区域、大型电机、高压设备强磁场发生的地方、电锯、除草机、床垫式或枕式磁疗仪、高压电力传输线、发电厂的限制区域、电弧焊接设备、工业磁铁。

5、需要注意的设备或场所正在修理的汽车引擎(发动状态下)、电子防盗装置、电子安检系统、汽油动力工具、业余无线电天线、家用电磁感应炉。

请不要使用在身上通电的仪器及产生强磁场的器械,如电浴盆、电针灸治疗、肩膀酸痛治疗仪、高频治疗仪、医用电治疗仪、磁力按摩仪等。

6、有影响的机器设备或治疗方法磁共振诊断仪、电手术刀、除颤仪、透热疗法治疗、放疗、射线装置、冲击波碎石仪、经皮电神经刺激。

7、需注意的机器设备或治理方法超声检查及治疗、人工呼吸机及呼吸频率检测仪器。

8、使用移动电话将电话与起搏器部位保持一定距离(22CM以上),建议用未装起搏器一侧的耳朵接听移动电话。

9、使用家用电器需注意直接与身体接触向外出强电磁波的电器应避免使用。

例如电磁灶、低高频治疗仪等,不要使用或靠近。

10、驾驶车辆没有特别的限制。

但不要靠近发动机,更不要打开汽车引擎盖修理发动机。

11、旅行乘飞机时向航空公司有关人员出示安装起搏器的证明或起搏器植入卡。

12、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种电器。

13、妥善保管起搏器卡,注明起搏类型、品牌、有关参数、安置日期等,处出时随身携带,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14、定期随访,测试起搏器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
患者您好:
恭喜您成功地安装了心脏起搏器。

在手术后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手术完毕,即应于埋置起搏器部位放上沙袋压迫6~8小时
(压迫45分钟,放松15分钟),防止伤口出血、血肿。

2、腹股沟处有静脉穿刺驱止血带压迫者,穿刺处应制动6~8
小时。

护士会随时观察您手术部位有无出血倾向的。

若您感觉穿刺处热乎乎时,也应立即报告护士。

3、卧位。

在术后3个月内禁止右侧卧位。

术后由医生决定您
是否及何时可以床边活动。

埋藏起搏器的一侧手臂在沙袋压迫后可以正常活动,但避免过度运动。

不要直接挤压和移动您的起搏器。

4、术后在医生指导您活动之前,请床上大、小便。

5、请保持胸部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在您就餐的时候,请用
干净的干毛巾遮盖切口敷料,避免污染。

6、下述情况易导致电极脱位,需注意:
1)剧烈咳嗽。

2)便秘,排便用力。

3)体位变化大或剧烈变化,如弯腰等动作。

7、可以从事正常的生活运动,如跑步、打太极拳、游泳、爬
山等,但不能进行拳击、足球等易导致外界暴力撞击胸部的运动,以避免导致起搏器受损。

如易外发生胸部撞击,感觉不适时请立即就诊。

8、一般的家用电器对起搏器不会造成损坏,但并非绝对,如
果在使用这些电器时觉得头晕眼花,心悸,请您尽快关掉它们并且远离,必要时门诊随诊。

9、移动电话对起搏器有干扰作用,不要将移动电话放在距离
起搏器很近的口袋里。

10、机场安全检查不影响您的起搏器。

11、在今后的各种医疗过程中,要先让您的医生知道您已安装
了起搏器。

12、加强自我护理。

每天安静时(特别在早上起床时)数脉搏,
然后记在本子上。

按负责医生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查。

出院3个月需复诊,根据复诊医生要求确定下一次复诊时间。

祝您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