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术后出院指导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

总结词
全身性血栓形成或栓塞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严重的并 发症之一,医生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全身性血栓形成或栓塞通常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或活 动量减少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出现突然出现的呼吸 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医生通常会给予抗凝药物和 溶栓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医生可能会建 议取出起搏器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洗澡指导
避免搓揉起搏器部位
在洗澡时,患者应避免用力搓揉起 搏器部位,以免造成局部感染或刺 激起搏器。
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露
患者应选择温和的沐浴露,避免使 用含有酒精或化学成分的刺激性沐 浴露。
避免长时间浸泡
在洗澡时,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浸泡 在水中,以免对起搏器产生不利影 响。
保持干燥
在洗澡后,患者应立即擦干起搏器 部位,保持局部干燥,以预防感染 。
避免过度劳累
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 足的睡眠。
避免接触高磁场
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应避免暴露于强磁场或电流的环境 中,如核磁共振、高压线、发电机等,以免干扰起搏器的 正常工作。
定期随访
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 了解起搏器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指导
情绪稳定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 、紧张和抑郁,以免影响身体
恢复。
建立信心
了解永久起搏器的功能和效果, 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 。
定期随访
如有异常心理状况,及时与医生沟 通,以便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02
术后生活指导
起居指导
避免剧烈运动
在植入永久起搏器后的初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 对起搏器产生过大的负荷。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出院指导

【 4 】 罗 晓. 涪陵区护士 工作满 意度现状调查[ J J _ 护理研究 , 2 0 1 2 , 2 6 ( 5) :
1 2 7 4 -l 2 7 6 .
[ 5 ] 何叶 , 侯爱和. 护士心理授权与丁作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J ] . 中国护理 管理 , 2 0 1 0 , 1 0 ( 7 ) : 2 2 — 2 5 . [ 6 ] 陈凤萍. I C U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 【 J 】 . 护理学杂志 , 2 0 1 1 , 2 6 ( 7 ) :
4 7 - 4 9 .
[ 7 ] 王芳 , 袁桂芝. 护士丁作疲溃感及其研究进展 【 J J 护 理学杂志 , 2 0 0 5 , 2 0
( 1 8 ) : 7 4 — 7 6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8 — 1 3 )
人 工 心脏 起 搏器 安 置术 后 的 出院指 导
[ 2 ] 何素贞. 太原市二级以上综合 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 与分析【 D ] .
山西 医 科 大学 , 2 0 0 6 .
[ 3 ] S C HWA R T Z J E, J A ND O R F L , K R U P P L B . T h e me a s u r e m e n t o f f a t i g u e : an e wi n s t r u m e n t [ J ] . J P s y c h o s o mR e s , 1 9 9 3 , 3 7 ( 7 ) : 7 5 3 — 7 6 2 .
张 庆龄
( 解放军第八 二医院, 江苏 淮安 2 2 3 0 0 1 )
【 摘要 】目的
探讨 院外指导对人工心脏起搏 器安 置术后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随访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随访1. 前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一项常见的心脏电生理学手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此类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严密的术后随访,以确保其安全和健康。
2. 出院指导2.1 饮食方面出院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过量饮酒,尤其是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饮酒可能会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避免大量摄入咖啡因,如咖啡、茶等•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2.2 活动和运动出院后的患者需要适当控制自身活动量,并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有规律、适度的运动。
建议在康复期内避免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或高强度体力劳动,如长时间踢球、游泳、慢跑等。
2.3 常规检查出院后的患者与家人需了解,医生将会制定一份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心脏电生理检查、胸片、血常规等常规检查。
为确保术后恢复和效果,患者需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去医院复检,并认真执行检查项目。
2.4 安全注意事项出院后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避免热水、高温环境和较强磁场等对电子器械的刺激•避免过度休息或剧烈运动•如有怀疑或意识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如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 随访计划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随访,以确保患者康复和效果。
通常的随访计划如下:•术后第1个月:在终末诊断(DMI)仪表中进行日常历史记录并定期进行一次检查。
•术后第3个月:进行一次门诊随访及一次DMI的检查。
•术后第6个月:进行一次门诊随访及一次DMI检查。
•术后第12个月:进行一次门诊随访及一次DMI检查。
•术后第24个月及以后:进行一次DMI检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其他相关检查。
患者需遵循医生指导,定期对心脏电子器械进行检查和调整,以维持心脏节律稳定,保证生活质量。
4. 结语随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类手术治疗。
出院后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术后的饮食、运动、安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随访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随访。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作者:张玲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0年第10期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搏动,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起搏器是某些心律失常病人的生命线,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格外注意。
那么安装起搏器后术后该如何护理呢呢?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1、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以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姿势,限制上肢活动,避免身体大幅翻动,尽量采取听歌、听音乐、冥想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烦躁、焦虑情绪。
2、在术后7到10天时拆线时,保持手术切口干净、无菌,并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埋植起搏器的患侧上肢还需避免过度活动,1到2周内不要高举,以防止电极导管发生移位。
3、心脏起搏器植入在满3个月前,上肢时还需避免大幅度、快速的活动,以防止导线前端从心脏组织中脱落或脱位。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需进行轻度的活动,如屈伸内外旋转,防止出现上肢静脉血栓。
4、起搏器植入后3个月后需进行复查,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或遵医嘱进行随访,以了解起搏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起搏参数的调整。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戒烟戒酒,限制食盐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饮食,忌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或饮料,如茶、咖啡、生姜、辣椒等,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避免激动,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防止受凉。
安装起搏器半年内要特别注意睡姿,应选择仰卧位,避免电极脱位。
3.活动与康复: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以不感心悸、胸闷为宜,避免过度劳累。
术后24小时可实施康复操进行肢体康復治疗;术后1个月内避免术侧上肢过度外展、上举,患侧勿抬起超过10千克的重物;术后1~3月避免剧烈活动,可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种花,养鸟,应避免甩手等动作,以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等情况。
起搏器术后出院注意事项

起搏器术后出院注意事项起搏器术后出院,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伤口护理:起搏器术后,患者的胸部会有一个切口,切口处需要进行定期换药和消毒,以预防感染。
患者应该注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潮湿和污染。
2.活动限制: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在最初的几周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较大的体力活动,尤其是手臂和胸部的运动。
随着康复的进行,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活动水平。
3.药物管理:术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管理。
起搏器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预防血栓形成。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开具其他心脏相关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患者应准确并按时随医嘱服药。
4.避免电磁干扰:起搏器是一种对电磁场敏感的设备,患者应该避免接触强磁场和电磁干扰。
这包括避免长时间与手机和微波炉等电磁辐射设备接触。
另外,在进行特殊的检查和治疗时,如核磁共振(MRI)等,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自己有起搏器,以避免可能的干扰。
5.注意异常症状:起搏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症状,如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晕厥等。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保起搏器正常运行和心脏功能稳定。
6.定期随访:患者需要按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随访。
医生会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功能和电极的位置,并对起搏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设置。
此外,医生还会关注患者的心脏状况和药物治疗效果等。
除了上述提到的注意事项外,术后患者还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注意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此外,患者还应及时就医处理其他心脏疾病和合并症,以保持心脏健康。
总之,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医生指导下的伤口护理、逐渐恢复活动、规范药物管理、避免电磁干扰、留意异常症状以及定期随访等,以促进康复和心脏健康。
安置永久起搏器病员出院指导

安置永久起搏器病员出院指导尊敬的同志:您已基本康复准备出院了。
在您出院之际,向您介绍一些注意事项,供您出院后参考。
1.活动(1)继续日常生活(2)3月内起搏器植入侧上肢避免过度外展、上举、旋转和提取重物2.饮食以富含营养、易消化饮食为宜3.服药遵医嘱4.伤口护理(1)保持起搏器埋藏部位局部皮肤清洁、干燥(2)伤口未完全愈合前禁淋浴(3)防起搏器埋藏部位外伤(4)伤口愈合过程中感痒时,可用酒精棉签轻擦,禁用力抓破,以防感染5.特别指导(1)每日早、晚自测脉搏两次(2)3月内以平卧或左侧卧30度为宜(3)不能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就医时告诉医师植入了心脏起搏器(4)避免接触强磁场。
如使用手机、半导体等应离开起搏器15cm以上(5)随身携带起搏器卡片6.随访(1)起搏器术后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均应进行随访,一般选择星期五上午专家门诊就诊,然后进行起搏器程控,可能同时行心脏彩超、Holter检查。
半年后可每半年至一年随访一次,接近质保期时每三月随访一次。
(2)手术后患者所持有的是起搏器的临时质保卡,术后六月可更换正式质保卡,取卡地点为行起搏器程控的心功能室。
(3)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脉搏超过或低于起搏频率每分钟10次以上·安置起搏器前的症状,如,胸闷、心悸、黑蒙、晕厥再现以上是我们对您出院的基本指导,若有什么问题,欢迎您随时向我们医护人员提出,我科的电话是******,我院社区医疗门诊的电话是******。
我科的专家门诊是周一上午***主任、***主任、下午***主任,周二上午***主任。
感谢您这段时间同我们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
望您出院后遵循以上指导,尽快康复。
专业护士:。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
他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
因此术后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起搏器工作状况分析、伤口护理、饮食及排便的护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指导、日常生活注意、随访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使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即使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也能尽早争取时间治疗。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56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9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
结果:50例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心律失常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术后4例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2例伤口周围有血肿,9例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发便秘。
2术后护理2.1心理护理应加强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思想顾虑多,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因此心理护理应从术前开始,术后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情况下,或利用治疗时多交流、多倾听、多解释。
向其解释安装起搏器后因心率较前增快而感到不适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不必有更多顾虑,如果顾虑、担心已影响到正常休息,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适当镇静剂。
2.2体位护理术后24h内绝对卧床,可取平卧位,这样可使右心室损伤处形成足量的胶原纤维包牢电极头,防止电极脱落。
72h后跟据病情可否下床,在室内轻微活动,这样可防止下肢血栓,可指导患者尽量左侧行事(把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水杯、尿壶、毛巾、纸张放在左侧),一周后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防止做外展运动),这样可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在此必须注意禁止激烈运动及负重。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1.保护术后伤口: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干燥,避免进水,同时避免碰撞或摩擦。
定期检查伤口,如有发红、肿胀、疼痛或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避免抬重和剧烈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避免抬重和剧烈活动,以免对起搏器造成过度拉扯或碰撞。
建议避免举重、搬运重物或从事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舞等。
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适当进行。
3.定期体检: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起搏器功能检查等。
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复诊计划,及时监测起搏器的功能是否正常。
4.照顾伤口:术后患者应定期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洗澡时可以将伤口包裹好,避免进水。
在使用洗涤剂时,应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引起刺激。
5.遵循医嘱: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同时,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等不良饮食习惯。
6.注意安全:术后患者应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跌倒或其他意外伤害。
在走动时需要小心,避免仓促行走或脚步不稳。
如果发生跌倒或碰撞,应及时就医。
7.监测心率和节律:术后患者应自觉监测自己的心率和节律,在起搏器正常工作下,心率应保持在医生规定的范围内。
如果感觉心率异常、胸闷、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注意电磁干扰:术后患者要注意避免电磁干扰,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磁场、高温或放射线等环境中。
避免靠近大功率电子设备和手机,以免对起搏器产生干扰。
9.保持心理健康:10.定期更换电池:起搏器电池寿命有限,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更换电池。
在电池电量低于警戒线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起搏器-1
脉冲发生器
• 大小:如男式手表
• 外壳:钛金属
• 寿命:5-10年左右
• 重量:20-30g 导线电极
认识起搏器-2
• 导线一端连接起脉冲发生器 • 另一端通过静脉到达心脏 • 导线顶端电极固定在心腔内
壁的心肌上
疑问???
1、可以上班吗 2、还要吃药吗 3、可以用手机吗 4、可以做飞机吗 5、怎么知道起搏器工不工作 6、起搏器会不会突然断电 。。。。。。
饮食
营养清淡易消化
休息与活动
1、继续日常活动 2、3个月内术侧避免过度外展、上举、旋转、提重物 3、3月内平卧或左侧30°
√
×
√
×
用药 遵医嘱坚持用药
伤口护理
1、局部清洁、干燥 2、防外伤 3、有痒感,勿用力抓
注意事项-1
避免强磁场、高电压
注意事项-2
使用手机距离15cm以上 过安检时出示起搏器卡
加随访次数(每次间隔1-3个月)
及时就诊
胸闷
心慌
黑朦
及时就诊
心率低
晕厥
突然断电?-NO
当检测发现电量不足达到警戒线时 剩余的电量还可保证起搏器工作3-6个月
注意事项-3
一般电器:微Βιβλιοθήκη 炉、冰箱、洗衣机、复印机、 吸尘器、电脑、电熨斗等正常使用。
起搏器临时卡
术后6个月复诊时更换正式卡片
随访-1
为什么要来随访?
1、检查起搏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2、电池电量 3、优化起搏器参数
随访-2
需要多久随访1次?
“两头勤,中间松” • 早期:1月、3月、6月各1次 • 中期:依据临床情况,1次/3-6个月 • 后期:当起搏器接近更换指征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