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体个性体现及做法论文

合集下载

以个性为主体运用比喻论证的作文

以个性为主体运用比喻论证的作文

以个性为主体运用比喻论证的作文英文回答:Metaphors are powerful tools that can be used to convey complex ideas and emotions in a concise and relatable manner. By comparing one thing to another, we can create vivid imagery and evoke strong emotions in the reader or listener. In this essay, I will explore the use of metaphors to express individuality and uniqueness.One metaphor that comes to mind when discussing individuality is the idea of a fingerprint. Just as each person has a unique fingerprint, so too does eachindividual possess their own distinct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Just like a fingerprint, which cannot be replicated or imitated, our individuality sets us apart from others and makes us truly unique. This metaphor highlights the idea that our individuality is an inherent part of who we are and cannot be easily changed or altered.Another metaphor that can be used to illustrate individuality is that of a kaleidoscope. A kaleidoscope isa device that contains colorful pieces of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which, when viewed through a lens, create beautiful and intricate patterns. Similarly, eachindividual is like a kaleidoscope, with their own set of experiences, perspectives, and talents that combine to create a unique and beautiful tapestry. This metaphor emphasizes the idea that individuality is not a singular trait, but rather a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combination of various elements.中文回答:比喻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用来以简洁易懂的方式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谈谈学生主体地位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

谈谈学生主体地位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

谈谈学生主体地位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升级,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学生主体地位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首先,教师应少讲多练,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角。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讲解知识点,提供模板,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文。

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无法真正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而在现代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少讲多练,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角。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主题、观点和立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作文,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其次,作文评价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并且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路和方式。

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作文的结构、语言和格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些学生可能写作的方式比较独特,但结构和语言方面存在一些小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注重那些小问题而忽略学生的独特思路和方式,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合理的。

而在现代的作文评价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并且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路和方式。

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作文内容、风格、特点等,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让学生在不断表达中发挥个性特点。

最后,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且重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考试成绩和阶段性测试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而现代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且重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多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作文教学过程。

总之,在现代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少讲多练,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角;作文评价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并且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路和方式;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且重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作文彰显个性-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

[作文彰显个性-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

[作文彰显个性-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作文彰显个性-作文教学论文内容摘要:在实行新课改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目标理念,研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心理结构,研究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更新作文教学理念,强化个性解读,挖掘人文底蕴。

在作文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点实施。

一、身临其境,写出艺术的真实。

二、独具慧眼,写出自己的真情。

三、口若悬河,写出心中的实感。

四、我形我塑,写出自己的风采。

关键词:作文个性我们天津市从20xx年暑假后正式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生活化的语文学习,个性化的阅读写作。

写作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新课改的全新理念指导下,个性化写作越发有了它成长的土壤,让新一代的高中生得以在写作这块领域更好的张扬个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实行新课改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目标理念,研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心理结构,研究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更新作文教学理念,强化个性解读,挖掘人文底蕴。

在个性化写作指导中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然后让他们在写作中“扬长避短”,写出“不同一般”的、有自我风格的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点实施。

一、身临其境,写出艺术的真实。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文学或学术工作通常总是渐渐使人离开那个所谓平淡无奇的社会方面的直接生活。

可是这些方面却是生活的根本要素。

一切灵感、道德、美感等等的生活根本在这基础上得到发展。

”这点必须引导高中生领会。

“ 读”“写”结合,即把对教材的教读、研读与个性化写作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书本中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基调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有这样一段描写:“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一大片,她好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关于以个性为题的议论文800字

关于以个性为题的议论文800字

关于以个性为题的议论文800字个性对人生可谓是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启迪我们的人生,还能丰富,成就人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个性为题的议论文一】个性是浩瀚、深邃的海。

个性是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峰。

个性是悠扬的驼铃。

个性是一块小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时,你的诧异你的惊喜。

如果只诧异于石子打破湖面平静的美,而不惊喜于石子击起的一道道涟漪,那么又何来个性?总是试图让内向的人活泼一些,让开朗的人沉稳一些,诸如此类,那么又何来“个性”的张扬? 改变人的个性,就如同把一座雕刻精美的玉塔打磨成毫无棱角的玩物。

“韩寒”的个性算是张扬吧!你是否打算改造他?改造成只知学习的学生,毫无个性的学生,这样才算真正的人才?没有韩寒那特有的个性,你怎么会看到像《三重门》《零下一度》等有个性的优秀之作?如果没有个性的张扬,你是否知道松江二中还有一个叫韩寒的男孩?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个性的张扬;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个性的张扬;苏轼的“大江东去”的豪情是个性的张扬;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几多愁”也是个性的张扬。

如果让李白成为李清照,苏轼成为李煜,恐怕那许多礼赞的文章都不会出现,文化宝库将失色不少。

个性的色彩如此斑驳,我爱它的刚毅,也不排斥它的温柔。

个性的味道如此多样,我喜欢它的甜美,也不怨恨它的苦涩。

喜欢评头论足、企图改变别人个性的人,那么你自己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别人会认为你挺爱管闲事,难道不是吗?别人的性格你都想改变,那么你还有什么不想改变的呢? 不知道自己是活泼开朗,还是沉稳寡言,也许介于两者之间吧!我认为自己既开朗有余,又沉稳不足;既想沉默寡言,又不甘寂寞。

这样,也许别人也会说假深沉、扮酷,真是没办法!只好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来搪塞。

大海的浪花也有澎湃的时候,群峰的走势也有起伏的时候,为什么个性就必须遵守那所谓的束缚? 个性的色彩多样,才会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个性的色彩多样,才知道你、我之间除了面部的差异之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一样。

中学生如何在作文中表达个性

中学生如何在作文中表达个性

中学生如何在作文中表达个性中学生写作文,常常苦恼于如何展现自己的个性。

毕竟,千篇一律的作文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毫无生气。

那到底怎样才能让作文变得独特有趣,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呢?就拿我上次参加的一次班级户外活动来说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去郊外踏青。

一路上,大家叽叽喳喳,兴奋得像一群出笼的小鸟。

到了目的地,那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远处有几座小山丘,山丘上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草地旁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潺潺地流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

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观察周围的景物,然后写一篇作文。

这可把大家难住了,一个个皱着眉头,不知道从何下手。

我呢,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着急。

我先是躺在草地上,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闻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

微风拂过,草叶轻轻拂过我的脸颊,痒痒的,特别舒服。

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风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

然后,我坐起来,仔细观察起身边的小花。

那些小花五颜六色的,有粉色的、黄色的、紫色的,花瓣小巧玲珑,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我轻轻地触摸着花瓣,感受着它们的柔软和细腻。

每一朵花的姿态都不一样,有的昂首挺胸,像是在展示自己的美丽;有的低垂着头,显得有些娇羞。

接着,我走到小溪边。

溪水清澈得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我蹲下身子,用手捧起一捧水,凉凉的,感觉特别清爽。

小鱼在我的手边游来游去,偶尔触碰一下我的手指,然后迅速游走,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我看着这一切,心里突然有了想法。

回到座位上,我开始动笔写作文。

我没有用那些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按照固定的套路来写。

我写自己躺在草地上的感受,写小花的姿态和触感,写溪水的清凉和小鱼的调皮。

我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观察都写了进去,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这片大自然的喜爱。

当老师批改完作文,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时,同学们都惊讶了。

他们没想到,原来这样平常的事情,也能写得这么生动有趣。

其实,中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个性,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要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特观察出发。

随笔写作中如何体现作者个性

随笔写作中如何体现作者个性

随笔写作中如何体现作者个性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随笔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闪烁着自由与真实的光芒。

它没有严格的体裁束缚,也无需遵循既定的模式,给予了作者极大的创作空间。

而在这自由的表达中,如何展现出作者独特的个性,成为了让随笔脱颖而出的关键。

首先,真实的情感表达是体现作者个性的基石。

当我们提起笔,将内心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如实书写时,个性便悄然浮现。

每个人的情感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同一件事物的感受也千差万别。

比如面对一场春雨,有人会感到清新与喜悦,想到万物复苏的生机;而有人可能会心生忧愁,联想到潮湿与泥泞。

如果在随笔中能够真诚地抒发这些个人化的情感,读者便能透过文字触摸到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

比如鲁迅先生的随笔,他以犀利的笔触批判社会的种种弊病,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愤怒。

这种强烈而真实的情感,让他的文字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

其次,独特的观察视角是展现个性的重要途径。

世界纷繁复杂,而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各有不同。

有些人善于从宏观的角度审视社会现象,有些人则更倾向于关注微观的个体生活。

以旅行随笔为例,有人可能会着重描述风景名胜的壮丽,而有人则会关注旅途中遇到的普通人的故事,从他们的言行中挖掘人性的闪光点。

比如三毛,她在作品中展现的视角常常与众不同。

她不只是单纯地描绘异域的风光,更是深入到当地的生活中,与那些平凡而又鲜活的灵魂交流,从而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充满温度和个性的世界。

再者,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体现作者个性的鲜明标识。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和词汇运用。

有的作者语言简洁明快,如同山间清泉,清澈见底;有的作者则擅长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文字华丽如锦缎。

无论是哪种风格,只要能够自然流畅地表达出内心所想,且保持一贯的特色,就能形成独特的语言魅力。

像张爱玲的文字,细腻而精致,对细节的描写入微,对人性的洞察深刻,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让她的作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

初中作文作业中如何体现个性化风格

初中作文作业中如何体现个性化风格

初中作文作业中如何体现个性化风格每一篇初中作文就像是一位正在成长的年轻艺术家,他们的笔下舞动着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然而,如何让这些作文在千篇一律的作业中闪耀出个人的光彩,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个性化风格不仅仅是作文的点缀,更是展现学生独特思维和感受的窗口。

下面,就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如何在初中作文作业中体现个性化风格。

首先,真正的个性化风格源于对自我体验的真实表达。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对世界的看法都赋予了他们不同的视角。

在作文中,学生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展现个性化的风格。

例如,当写到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时,学生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旅行感受。

这种真实的个人体验,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更容易产生共鸣。

其次,个性化的风格也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每个人的语言表达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学生在作文中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自己喜爱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是幽默的、形象的,甚至是富有诗意的。

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喜欢用生动的比喻来描写事物,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喜欢用简练的语言直入主题。

通过这样的语言运用,作文自然会展现出个人的独特风格。

此外,个性化风格还体现在对结构和内容的选择上。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深度挖掘。

例如,一个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写一篇关于未来科技的作文,通过自己对科技的理解和幻想,展现出独特的思考方式。

而另一个对自然有深厚感情的学生,则可能会选择写一篇描绘自然风光的作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这样的选择和处理方式,使得每篇作文都能呈现出作者个人的风格和思考。

此外,作文的风格也可以通过叙述的角度和视角体现出来。

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叙述,比如第一人称的“我”视角,能够让读者更直接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而第三人称的“他/她”视角,则可以让作文呈现出一种观察者的客观性。

凸显人物个性几种方法论文

凸显人物个性几种方法论文

浅谈凸显人物个性的几种方法“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不同的人分析同一个形象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其实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才会有不同的见解。

正是因为人人都有个性,我们的社会才变得丰富多彩。

因此,在写人的作文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人物才鲜活,才生动,才能让读者久久不忘。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在写作的过程中凸显人物性格的方法:一、突出人物的独特特征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双重甚至多重的。

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犯面面俱到的错误,而且这样往往容易导致一般化和类型化。

所以我们只有刻画出人物的特有气质和特点,展示出人物内在的稳固的东西,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而符合黑格尔说的是富有生命力的独特的“这一个”。

也就是说,我们应有“同中求异”的思维,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就非常的传神。

作者最后一次在河边见到祥林嫂时写道“她瞪着眼,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从这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她已被折磨成死人、活僵尸了。

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祥林嫂的外貌,还更深刻地体会到她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而且还通过了解她而更多地给予了同情、爱悯,从而产生对悲剧制造者的深恶痛绝。

2、个性化的语言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就通过王熙凤那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充分地展示了她的性格。

因此,写出人物的个性,个性化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3、恰如其分的动作描写朱自清的《背影》中为了表现父亲对自己的爱就着重抓住了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里作者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父亲买桔子的艰难,表现了深沉的父爱。

可见恰如其分的动作描写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的主体个性体现及做法探讨
概述:作文是交际的需要,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

孩子是追梦的蝴蝶,然而在作文时,学生很难自由表达,作文成了学生苍白无味的蜡团。

个人认为:学生才是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文应有其个性的体现。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展个性特点学以致用丰满个体渐成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工作中,我们常看到学生提笔难以下笔成文。

学生怕作文,不愿写作文。

作文教学因此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展现个体特点。

教学,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

因此,教学应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作文教学这本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却让学生感到乏味。

一方面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不够,对学生生活了解不够。

同时,教师们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学生的作文。

孩子活在成人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中:他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获得更快的成长;但同时也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己的自由,以及感受生活的乐趣,去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

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感知方式和生存方式。

作文教学应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每个学生的差异,以及各自独立的个性;教师着力营造一个让孩子舒展自己心灵的空间,感受到自己心灵的真实,感到自由和乐趣。

作文教学以学生为本,展现个体特点的思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呢?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丰满个体
渐成。

我在做“成长的烦恼”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及解决方法,然后写一篇文章。

学生开始说得多的是环境问题、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父母的工作……后来由于我不断的要求孩子放开心扉,说出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学生表述就贴近生活多了。

我常想:孩子的表达是出自于内心的体验和真实感受吗?是不是仅仅为了写作的需要而放弃学生内心的真实表达?只怕学生害
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还没有很好消除。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归纳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关注生活,关注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兴趣。

多年来,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缺乏写作积极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践少。

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解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因此要让学生写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手段的日益丰富,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应对作文的方法极其方便快捷。

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利用网络去“百度一下”,然后就“抄、编、套”,使班级同学的作文大同小异,毫无新意。

久而久之,学生也没有了写作的激情。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考虑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择教学策略”,因此,我针对学生实际,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每天写一二句见闻”的活动。

要求学生每天
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自己心爱的本子上用一二句话表达出来。

并慢慢把这一二句见闻用更好的文字表达出来。

这样的指导,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难,写作其实就是写自己的生活。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就应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学生把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复苏各种知觉,尽情参与去获得独特的自我感受,这是作文创新的前提。

可以说,大到移山填海,小到穿针引钱;登山观景,下水游泳;月下品茗,雨中嬉戏;闹市疾行,丛林漫步;侥幸的胜利,偶然的失误:处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哲理需要深入思索,认真探究。

哲理只青睐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只钟情勤于思考的人。

鼓励学生欣然迎接生活的馈赠,捕捉生活的哲理之美,才能写出自己极富个性的作文。

二、有效训练,愉快参与,有效讲评,各有收获。

作为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亮出各自的个性思索。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法。

像日记、平常作文这样的集体性活动能够促进作文中特长生的个性发展,反过来把特长生的作文、日记作为示范、领头羊,也能够促进集体性作文的整体发展。

对学生的日记、作文不要一味的苛刻指责,而应当宽容地、低起点地鼓励他们努力攀登。

尤其是后进生,在作文点评中要积极捕捉他们文章中的闪光点:一句好话、
一个好词都可以拿到班上评议,进行褒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实现多嬴的良好局面。

多少年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已形成很大的相似性,思维的范围和内容具有严重的封闭性,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保持一个良好的个体心理状态。

为此,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追求,即使暂时并不完美并不成功,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继续指导寄予厚望,允许学生在作文个性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而不要因噎废食。

三、抓住时机,及时诱导,真情流露,走向成功。

大多数人都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学生更是如此。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各种各样活动,在活动中尽情展露出自己的个性。

在去年的母亲节前一周,我给学生布置了“祝福妈妈”的活动,要求在母亲节那天,为妈妈送上自己亲手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并给妈妈一个拥抱。

同时布置了一篇半命题作文《拥抱……》。

结果母亲节后班里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以后,大多数作文都给我深深的震撼。

从学生的作文中我看到孩子们释放了他们全部的情感,写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向老师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除此以外,我还抓住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如校运会、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因为有学生的真实参与,所以他写起来更加容易,
往往真情流露,能写出相当优美的文章来。

同时我还通过作文竞赛、编辑手抄报、推荐学生习作积极投稿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然流露、各抒己见。

四、课外阅读,素材积累,基于仿写,发展个性。

写作即信息输出,而这种输出是与信息的输入——积累分不开的。

著名作家梁衡说:“写作要首先积累素材,就像拾柴火,那里有一堆柴火,一旦有灵感的火花,就会燃烧熊熊大火。

”朱熹也曾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量,使自己的写作之源充满活力。

读写结合,丰富语言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情感,积累语言,并扩大课外阅读面。

重视语文课上阅读分析这一环节,从中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技巧,有的放矢地仿写作文。

一个句式、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个人的面貌、语言、动作、心理、一个片段、一篇文章等都可以模仿。

还可以阅读与本次作文题材相关的资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认识能力,为自己独立完成作文奠定基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

要与别人交流什么,要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感,就要写怎么样的文章。

而我们的孩子就是追梦的蝴蝶。

总之,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感情涟漪被激起,语文素质得以培养,学生的作文才具有灵性和个性。

参考文献
[1]李笑白.个性作文点评.哈尔滨出版社
[2]罗珠彪文友谊周新华.个性作文[m]
[3]李远.回归自我写好个性作文[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