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混凝土桥预应力钢束设计解析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第十一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理念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第十一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理念

同济⼤学⼟⽊⼯程第⼗⼀章混凝⼟结构的设计⽅法和理念第⼗⼀章混凝⼟结构的设计⽅法和理念⼀、计算理论⼆、结构的鲁棒性三、建筑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四、结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五、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六、近似概率法在设计规范中的应⽤七、传统设计理念的启⽰z钢筋混凝⼟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法钢筋混凝⼟有限元法中,针对钢筋与混凝⼟两种材料组合特点、裂缝形成和扩展的特点,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①混凝⼟的破坏准则;②混凝⼟的本构关系;③钢筋与混凝⼟之间的粘结关系;④钢筋的本构关系;⑤裂缝处理;⑥对于长期荷载,还要考虑材料的时效,主要是混凝⼟的徐变、收缩和温度特性。

钢筋混凝⼟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般固体⼒学有限元分析相⽐,其特点是:①材料的本构关系;②有限元的离散化。

考虑这些特点的钢筋混凝⼟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有:①分离式模型;②组合式模型;③整体式模型;④有限区模型。

z钢筋混凝⼟结构的极限分析对于板、壳、连续梁、框架结构的极限承载⼒,采⽤极限分析法直接求解,是⼀个发展⽅向,并已有较多成果,但需保证结构的正常使⽤(限制裂缝和变形)和薄壁结构与细长压杆的稳定性,以及防⽌脆性的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失效。

z混凝⼟断裂⼒学在计算理论中,另⼀个值得注意的发展⽅向是混凝⼟断裂⼒学在⽔⼯⼤坝中的应⽤。

z混凝⼟的收缩与徐变混凝⼟收缩与徐变的研究⼀直是混凝⼟计算理论中的⼀个重要⽅⾯,对⽔⼯混凝⼟及预应⼒混凝⼟的计算理论影响甚⼤。

我国⽔利⽔电科学研究院多年来进⾏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专著《混凝⼟的收缩》和《混凝⼟的徐变》,对影响混凝⼟收缩和徐变的因素,结合我国⼯程实际情况,提出了估算收缩的⽅法,介绍了六种徐变计算理论。

z⼯程结构可靠度⼯程结构包括混凝⼟结构,在设计、施⼯、使⽤过程中,事物具有种种影响结构安全性、适⽤性和耐久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致可分为:①事物的随机性:荷载、材料等随机性②事物的模糊性:如“正常使⽤”与“不正常使⽤”,耐久性“好”、“良好”、“不好”之间⽆明确界限③信息的不安全性:部分信息已知的系统成为灰⾊系统,在⼯程结构设计中由于对情况认知不完全,或对决策者不能提供完备的信息,就会遇到灰⾊系统问题。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 第九章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开裂和挠度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 第九章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开裂和挠度

第九章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开裂和挠度一、概述二、裂缝的类型三、构件的开裂内力四、裂缝宽度的计算理论五、裂缝的控制六、受弯构件的变形与刚度结构构件的可靠性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在使用荷载下不产生过大的裂缝和变形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其安全性和适用性的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理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包括裂缝、挠度、振动、疲劳等裂缝控制、变形控制和振动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极限荷载下的强度产生裂缝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通常是由拉应力引起的。

因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εt u 随混凝土品种、配合比、添加剂、养护条件、加载速度、截面上的应力梯度等不同会发生变化。

严格地说,只有当混凝土的拉伸应变εt 达到某处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εt u 时才会出现裂缝。

1. 受力裂缝:拉、弯、剪、扭、粘结等引起的裂缝斜裂缝!!垂直裂缝!目前,只有拉、弯状态下混凝土横向裂缝宽度的计算理论比较成熟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贯穿整个截面宽度的裂缝为“主裂缝”;用变形钢筋钢筋配筋的构件,在主裂缝之间还出现有位于钢筋附近的短的“次裂缝”,有人称之为“粘结裂缝”。

当钢筋应力接近屈服时,将出现沿钢筋的纵向裂缝。

在梁中,主裂缝首先从受拉区边缘开始向中和轴发展,同样在主裂缝之间可以看到短的次裂缝。

梁高较大的T形梁或工字形梁中,钢筋附近的次裂缝可发展成与主裂缝相交的“枝状裂缝”(图c)。

在厚度较大的单向板或墙中(图d所示为板底面的裂缝)同样会产生这种“枝状裂缝”。

枝状裂缝在梁腹或钢筋间距中间处的裂缝宽度要比钢筋处的裂缝宽度大得多。

承受剪力和扭矩的构件,将出现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的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轴压力或压应力作用下也可能产生裂缝,例如梁受压区顶部的水平裂缝、薄腹梁端部连接集中荷载和支座的斜向受压裂缝、螺旋箍筋柱沿箍筋外沿的纵向裂缝、局部承压和预应力筋锚固端的局部裂缝等。

发生受压裂缝时,混凝土的应变值一般都超过了单轴受压峰值应变,临近破坏,使用阶段中应予避免。

浅谈桥梁的预应力钢束布置和调整方法

浅谈桥梁的预应力钢束布置和调整方法

浅谈桥梁的预应力钢束布置和调整方法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桥的比较主要有效的几种钢束调整方法,为工程设计中提供指导,提高效率,减少盲目的调束工作。

关键词:预应力;钢束布置;调整方法一、前言现代桥梁中大多数桥梁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为主,跨度大到两百多米变高连续梁或连续钢构,小到十几米简支空心板梁,都采用预应力结构,可见,预应力在桥梁中的应用是多么的广泛。

归因到底主要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预应力混凝土充分发挥高强材料的特点,具有可靠的强度、刚度以及抗裂性能。

二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方法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先进水平,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已使它的施工周期大大缩短,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适用于各种结构体系,而且还不断创造出体现预应力技术特点的新型结构体系,因而它的适用范围大,竞争力强。

四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可充分利用材料的可塑性的特点,在建筑上有丰富多彩的表现潜力,更易达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简洁而美观的型式。

预应力混凝土桥在桥梁领域应用如此广泛,它的核心技术在于预应力钢束在梁中的布置及张拉控制。

桥梁结构受力复杂,钢束的布置成为桥梁设计的难点,不仅钢束的数量对结构有决定性影响,同时钢束的位置、布置形状,张拉应力等对结果也有重要影响。

许多运营阶段出现的桥梁病害都是因为钢束数量及位置不合理而造成的。

如何配置好预应力钢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如何快速的调节预应力钢束,是结构达到合理受力范围更是我们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总结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桥的比较主要有效的几种钢束调整方法,为工程设计中提供指导,提高效率,减少盲目的调束工作。

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桥钢束调整方法分析为了使结构在施工与使用阶段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设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确定预应力钢束数量与位置,但目前这项工作只能根据工程经验或是对结构受力的理解来进行,通过无数次的试算、调整才能满足规范要求。

同济大学高等桥梁结构理论——混凝土箱梁桥实用精细化分析方法

同济大学高等桥梁结构理论——混凝土箱梁桥实用精细化分析方法
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 —— 反映指标应力并联系配筋方法
(每块板的三层指标应力)
面外(反映局部荷载)
面内(反映整体荷载)
混混凝凝土土桥桥梁梁实实用用精精细细化化分分析析方方法法
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
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特点 实用性:可以直接联系配筋(相比块体单元) 精细化:拆解了空间效应(相比单梁模型)
一个箱梁截面的空间网格划分
混混凝凝土土桥桥梁梁实实用用精精细细化化分分析析方方法法
桥梁结构的指标应力
空间网格模型的指标应力
构件 箱梁顶板
箱梁底板 箱梁腹板
受力方向 纵向面外上缘 横向面外上缘 横向面外下缘 中间层面内 纵向面外下缘 横向面外上缘 横向面外下缘 中间层面内 中间层面内
应力特征 一维应力 一维应力 一维应力 二维应力 一维应力 一维应力 一维应力 二维应力 二维应力
混混凝凝土土桥桥梁梁实实用用精精细细化化分分析析方方法法
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
腹板1
顶板
腹板2
腹板3
底板
一个箱梁截面的空间网格划分
混混凝凝土土桥桥梁梁实实用用精精细细化化分分析析方方法法
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
箱梁截面的空间网格划分
混混凝凝土土桥桥梁梁实实用用精精细细化化分分析析方方法法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混凝土桥梁 实用精细化分析方法
徐栋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二Ο一二年三月
主要内容
桥梁结构一些“经典概念”的探讨 桥梁结构的指标应力 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
混混凝凝土土桥桥梁梁实实用用精精细细化化分分析析方方法法
桥梁结构一些“经典概念”的探讨
桥梁结构的三种主要空间效应 薄壁效应:直箱梁桥、弯箱梁桥 问题:超静定剪力流、约束扭转、翘曲的计算 各腹板的荷载分布:多腹板宽箱梁桥 问题: “影响面在纵横向有相似的图形”不成立 剪力滞效应:宽翼缘箱(T)梁桥、钢砼叠合梁桥 问题: “有效分布宽度”概念仅适用于简支窄梁(剪应 力为竖直方向)

演示文稿同济大学混凝土桥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演示文稿同济大学混凝土桥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本例主梁从施工到运营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1 主梁预制并张拉预应力1-6号钢束(小截面)
预制主梁砼达设计强度90%后,进
行1-6号钢束张拉,此时管道尚未压 浆, 故其对应的受力截面是扣除全 部预应力管道的小截面的净截面 承受的荷载:预制构件自重
第三页,共28页。
第二部份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阶段2 灌浆封锚,主梁吊装就位,现浇桥面板湿接头
一. 阶段一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第十三页,共28页。
• 小截面净截面图:
第二部份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第十四页,共28页。
管道面积
净截面形心轴 毛截面形心轴
• 计算公式:
• 净截面面积
第二部份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式中 ——小截面的毛截面面积
——预留管道面积
• 对梁下缘静矩
为束数 为管道直径(外径)
✓ 预应力砼梁在计算预加力引起的砼应力时,
预加力作为轴向力产生的应力可按 实际翼缘全宽计算
预加力偏心引起的弯矩产生的应力可按 翼缘有效宽度计算
第六页,共28页。
第二部份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概念
在弯曲荷载作用下,按照平截面假定 ,弯曲正应力沿梁宽方向是均匀分布的。
第七页,共28页。
第二部份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7号钢束重心至下缘距离
组合性截面形心轴
式中
——形心轴至下缘距离
——形心轴至上缘距离
——截面高度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组合性截面惯性矩
第二部份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式中 ——小截面(考虑有效宽度)的毛截
面对其形心轴惯性矩
——1-6号钢束换算截面对其形心 轴惯性矩
——7号钢束预留管道截面对其形 心轴惯性矩

同济大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十章_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同济大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十章_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Apcon Apcon
Apcon
前期损失或第 一批损失
后期损失或第 二批损失
预应力损失值不宜笼统地估算,应予 分项计算,然后相加确定总的损失值
但各项预应力损失值又不是截然无关 的。试图求得各项预应力损失的“净 值”是很困难的。
五、预应力损失值
2. 管道摩擦损失l2
后张法中,张拉钢筋时,
钢筋在孔道中滑动,就
少l2
建议的张拉程序为
1.1con con 张拉端 0.85con
0
1.1con停2分钟
0.85con停2分钟
锚固端
锚固端
con
五、预应力损失值
3. 锚具变形和钢筋回缩损失l1
由于锚具、垫块本身的变形, 其间裂缝的压紧及钢筋在锚具 中的滑移引起的损失
l1
a l
Ep
张拉端锚具的变形 和钢筋的内缩值, 见教材表10-2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
一、基本概念
1. 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提高刚度和抗裂度
*减轻结构自重
*提高梁的抗扭和抗剪承载力,
加载
加载
但不提高抗弯承载力
*提高梁的抗疲劳承载力保护钢 筋免受大气腐蚀
一、基本概念
2. 先张法和后张法
张拉钢筋并在 台座上固定
浇注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强度达设计 强度的70%以上时 剪断钢筋
2. 锚具和夹具
粘结型锚具:利用构件端部预留锥形自锚孔的后浇混凝土锚固预应
力钢筋
3铅丝线圈
8箍筋
6~ 8螺旋筋
灌浆口(灌浆锚固)
预应力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2. 锚具和夹具
承压型锚具:利用螺帽、垫板等的承压作用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端

同济大桥副主桥连续梁临时固结施工技术与分析

同济大桥副主桥连续梁临时固结施工技术与分析

同济大桥副主桥连续梁临时固结施工技术与分析摘要:同济路西延工程副主桥为三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悬臂施工前需对0#块件与墩柱或临时支墩作墩梁临时固结处理,以确保悬臂浇筑施工时的整体稳定。

通过对墩梁临时固结体系的成功实施,总结了墩梁临时固结的几种结构形式和适用条件以及相关受力验算,为类似桥梁施工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连续箱梁悬臂浇筑墩梁临时固结1 工程概况同济路西延工程副主桥上部构造为(52.5+115+62.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根部梁高7.8m,跨中梁高2.9m,梁高按2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顶板横向宽16.5m,箱底宽9.0m,翼缘悬臂长3.75m。

箱梁0号节段长10m,每个悬浇“T”纵向对称划分为13个节段,梁段数及梁段长从根部至跨中分别为8×3.5m、5×4.0m,边、中跨合拢段长均为2m,边跨现浇段长6.5m。

2 临时固结体系的设置(1)技术要求为了保证梁体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结构和施工的安全,需在悬臂浇筑前对0#梁段和墩柱进行临时固结,让其既能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最大支承反力和最大不平衡弯矩,保证结构和施工的安全,又能便于后期需要拆除时方便拆除。

(2)结构型式的比较与选定当前墩梁临时固结的结构型式多种多样,从临时固结体系中临时支承及锚固体系的布置方式及相对于墩柱位置有三种不同结构型式,一是体内临时固结型式,二是体外临时固结型式,三是体内、外组合临时固结型式。

体内固结型式:适用于墩身较高、截面尺寸较大的桥梁。

墩顶临时混凝土支座结构不会很大,成本较低。

铁路桥多用些结构型式。

体外固结型式:适用于墩身较矮、截面尺寸较小的板式薄壁桥墩以及0#梁段悬臂长度较大的情况。

墩身截面小抗倾覆能力弱,体外支撑柱结构不会设置很高,临时固结结构成本投入相对较少的条件。

体内、外组合临时固结型式:适用于墩身截面尺寸较小,墩身较高的桥墩。

本桥主墩墩高4.8m,截面尺寸为3×9m,加之0#块梁段12m长,经综合考虑选择体外固结结构型式作为墩梁临时固结方式。

预应力钢束布置形式在混凝土曲线梁桥中受力性能分析

预应力钢束布置形式在混凝土曲线梁桥中受力性能分析

预应力钢束布置形式在混凝土曲线梁桥中受力性能分析摘要:预应力曲线梁桥是设计中的经常遇见的结构形式,本文主要从不同的钢束布置形式上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对不同钢束布置产生的预应力效应对弯桥的受力、变形及支座反力等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较适宜的预应力桥梁的配束方法。

关键词:弯梁桥预应力效应脱空现象弯-扭”耦合作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曲线梁桥是桥梁工程,尤其是立交桥工程中经常出现和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因其结构适应性强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拟通过一预应力曲线箱梁桥在结构配束上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不同钢束布置方式对结构扭矩及水平力等的影响。

从而来阐述预应力效应对曲线箱梁桥产生的效应。

1 基本参数(1)箱梁跨径:(30+30+30)m,边墩设双支座,横向间距为3m,中墩设单支)座,梁高1.6m,梁宽8m。

2.2 通长+顶底板束筋布置形式法部分预应力束筋纵向布置于箱梁腹板内并贯穿箱梁全长。

其余束筋根据截面正负弯矩变化在箱梁跨中布置顶板束筋,在中墩支点处布置箱梁底板束筋。

同样用MIDAS6.7建立实体梁单元进行分析,支座采用弹性连接。

2.3 两种不同配束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通过以上两种束筋布置形式的计算,可以看出两种束筋布置形式对曲线箱梁桥产生的预应力效应及箱梁支座反力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由此可见,采用一种适当的束筋布置形式或者根据箱梁结构体系、受力情况、构造形式来布置束筋是很重要的。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钢束的作用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抗剪能力,从而增加结构的刚度和耐久性。

(表4,5,6)是两种配束方法预应力效应计算结果的比较。

2.4 结论(1)在理想的状况下,尽量使梁端处的最大正扭矩与最小负扭矩绝对值大致相等,目的是使梁端左右支座竖向力大致相等。

对于中墩为独柱、单支座情况,预应力效应对梁端扭矩尤为明显。

钢束全部布置在梁腹板上时,0#墩处扭矩-1561kn·m,3#墩处扭矩为1655kn·m。

而通过减小或减少腹板束设置顶底板束时,0#墩处扭矩为-1031kn·m,3#墩处扭矩为1105k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两类极限状态(桥规1.0.7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最 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控制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或极限变形 ➢刚体稳定性 ➢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性 ➢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正 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 ➢裂缝、变形、振动
✓ 桥涵分类(桥规1.0.11条)
二级
a
8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一. 预应力钢束面积估算
a
9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 按最不利构件设计 装配式桥梁:一般是边梁或次边梁
✓ 按最不利截面,最大组合弯矩值 简支梁: 跨中截面
✓ 按控制计算的要求 简支梁: 正截面承载力,抗裂性及应力要应力钢束设计
X 0 Mp 0 Mc 0
fpdAp fcdAc
0M dfcdA c(h0yc)
0M dfpdAp(h0yc)
式中
0 ——结构重要性系数 A c ——砼受压区面积 y c ——砼受压区面积形心至上缘距离
a
12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 预应力钢束设计方法:
精确方法
由 Mp 0解出截面受压区高度x , 再由 X 0 解得 A p
近似方法
由 得 Mc 0
Ap
0Md
fpd (h0yc )
式中力臂 z h0 yc 可由经验值估算:
对于带下马蹄T梁
z(0.750.77)h
a
13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 钢束“根数”与“束数”的确定:
一根7股钢丝的 s1 5 .2 钢绞线, 公称直径 d15.2mm 由 6 股直径 5mm 钢丝和一股直径稍大于 5mm 的钢丝为中心螺旋绞合而成 面积 527140mm2
pc
Npe A
Npeep W
式中 M s ——短期荷载下弯矩组合值
N p e ——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永存应力的合力 e p ——预应力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截面形心距离 A ——砼毛截面面积
W ——砼毛截面对计算边缘弹性抵抗矩
a
17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 应用方法: 由前述公式可得,
Ms
N
pe
W 0.85( 1
4
假定一束钢束有6根 s1 5 .2 钢绞线 则面积 Ap11406840m m 2
由 A p 求束数 n
n Ap A p1
a
14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2. 按正截面抗裂性要求估算
✓ 属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弹性受力阶段,平截面假定
✓对于全预应砼构件,正截面砼法向应力规定: (公预规6.3.1条)




束 设
混凝土桥(III)课程设计

1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内容介绍
• 准备知识 • 预应力钢束面积估算 • 预应力钢束布置 • 束界校核
a
2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零. 准备知识
a
3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1. 设计规范
✓ 本设计采用的规范(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本课
ep
)
AW
又 Npe peAp
式中永存预应力 pe conl 张拉控制应力 con0.75fpk1395M P a 预应力损失 l 按张拉控制应力20%计

Ap(10N.2pe)con 0.51fM pks(1A WW ep)
a
18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 式中
W
Wx
I yx
I ——毛截面对其形心的惯性矩
y x ——毛截面形心至下缘距离
ep yx ap
a p ——预应力钢筋合力作用点至下 缘距离, 可设在马蹄中心位置
❖最终,取两种极限状态计算的最大 A p 或束数 n 为 设计值
a
19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二. 预应力钢束布置
跨中-梁端-过渡段
a
20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1. 跨中截面钢束布置
✓ 偶然状况:桥梁可能遇到的罕遇状况,如地震等。在 桥涵使用过程中可能偶然出现的状况,仅作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设计。
a
6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公预规5.1.5条)
a
7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5. 设计安全等级
✓ 安全等级(桥规1.0.9条) :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设计时,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 坏可能产生的严重程度划分为三个设计等级(特大桥、 重要大桥;大桥、中桥、重要小桥;小桥、涵洞)。
• 原则: ✓ 满足构造要求为前提 ✓ 尽可能降低钢束群重心,以产生较大的预应
力抵抗力矩 ✓ 单数列对称布置,以便顺利弯起
a
21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 预应力钢束管道构造: ✓ 本设计管道采用OVM型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 配套预埋铁皮波纹管 ✓ 公预规9.4.9:管道内径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两倍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程中简称《桥规》)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本课程中简称《公预规》) ✓ 已废止的规范(2004年10月1日起废止):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023-85)
a
4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st 0.85pc 0
受拉为正
式中 s t ——短期荷载效应组合下砼边缘应力
p c ——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加力 在砼边缘产生预压应力
a
15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Ms

+

ep
+

N pe
st
0.85 pc
a
16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 计算公式:
st 0.85pc 0
st
Ms W
a
5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3. 三种设计状况(桥规1.0.8条)
✓ 持久状况:一般指桥梁的使用阶段。桥涵建成后承受 自重、汽车荷载等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应进行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短暂状况:一般指桥梁的施工阶段。桥涵施工过程中 承受临时性作用的状况,仅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 按正截面承载力要求估算
✓ 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基本假定: (公预规5.1.4条) 在极限状态:受压砼应力图简化为矩形,达到抗压强度设计值 受拉砼强度不予考虑,钢筋达到抗拉强度设计值 f cd
h h0 ap
Ac
yc
Ap
0M d
a
x
f pd A p
11
第一部份 预应力钢束设计
• 基本方程(公预规5.2.2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