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气体站设计

合集下载

医院气体设计说明

医院气体设计说明

一.概述3、医用供气系统的设计要点:(1、本方案具有下列特点:1)、解决全系统的最佳气体流量及压力分配问题:①根据整幢大楼的总用气点流量,从主管、◆充分结合了目前国内外医用气体系统先进设计理念及国内知名医院设计模横管、支管进行一系列的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计算,确定最佳管径保证了用气点的气体流量。

式;②为保证压力符合使用要求,氧气、空气每层均有流量调压装置均采用双◆设计的动力设备目前国内医院普遍使用率较高,运行性能良好,经济合理;路设计,并能根据需要调节使用压力。

◆设计规范在按照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前提下,又参照(2)、解决全系统的密封性问题:了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用气体篇》要求。

为了提高系统密封性,从工程设计到施工、材料选购、检验均严格按照大楼内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主管管道设计十路作为大楼内所有病区◆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ICU区域,第二路供往、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医用中1#的供气主管。

第一路供往门诊综合楼小手术室、心吸引、1#门诊综合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三路供往连廊楼手术部区域,第四路供往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中心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均设计脱脂紫铜管,连接均采用标准的医用紫铜管件连接金属密外外科楼手术部区域,第六路供往连廊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五路供往2#2#封后银钎基焊接,保证了大楼医用气体工程整个系统的气密性。

区域,第八路供往3#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七路供往内科楼手术部、ICU (33#内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九路、第十路备用。

)、解决全系统的寿命及安全性问题:①为了保证系统整体寿命,保证系统今后的扩展性,氧气、吸引、压缩空气机房总管出口处预留阀门,除所选用的产品均是国内知名品牌浙江海亮产◆品外,可连接今后其它大楼的用气连接之用。

另外从脱脂紫铜管的连接采用金属管件密封,系统中无非金属密封材料,避免了系统的老化,且铜元有杀菌抑菌功能。

手术部医用气体设计说明

手术部医用气体设计说明

手术部医用气体设计说明手术部医用气体设计示例1.概况洁净手术部除手术室外通常还包括预麻室、麻醉恢复及ICU(重症监护)等功能用房。

手术室设置8种医用气体系统: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笑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和麻醉废气排放系统。

预麻室设置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和笑气4种医用气体。

麻醉恢复和ICU设置氧气、负压吸引和压缩空气3种医气体。

2.系统说明2.1 洁净手术部所用氧气由医院集中氧气站单独供给。

要求供气压力0.6MPa,经手术层的二级减压箱减压至0.45MPa,再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2 洁净手术部所用负压吸引由医院集中吸引站单独供给。

要求供气压力-0.03~-0.07MPa。

2.3 洁净手术部所用压缩空气由医院集中压缩空气站单独供给。

要求供气压力0.60MPa,经手术室的二级减压箱减压至0.45MPa,再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4 笑气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

笑气减压至0.45MPa,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5 氮气采用5×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

氮气减压至0.95MPa,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6 二氧化碳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

二氧化碳减压至0.4MPa,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7 氩气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

氩气减压至0.4MPa,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8 麻醉废气排放采用射流原理(或气环泵),射流原理以压缩空气作动力源,通过射流技术的废气终端收集气体,管道汇总后排至室外安全处(气环泵抽吸收集麻醉废气,排至室外安全处)。

3.技术参数表4.用气点末端支线管径表5.施工说明5.1 真空吸引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或非金属管,进入室支管采用紫铜管。

5.2 紫铜管的连接除阀门附件外均采用银基钎焊,热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PVC管采用专用胶粘结。

5.3 所有医用气体管道(负压吸引、麻醉废气除外)、阀门附件和仪表安装前必须清洗部并进行脱脂处理,用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吹除干净,封堵两端备用,禁止存放在油污场所。

医用气体站设计

医用气体站设计

医用气体站设计气站位置的选择医院的气站一般可分为中心气站和手术部专用气站两部分。

中心气站一般包括氧气站、压缩空气站和吸引站。

因为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不仅手术部需要,医院的其他病房、其他科室也需要,因此气站的供气能力要强。

这些气站的设备一般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且有噪声、振动、防火、防爆等问题,因此常采用集中建站、集中管理、集中供气的方式。

《氧气站设计规范》规定(1)有噪声和振动机组的氧气站有关建筑,对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的其他建筑之间的防护间距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2)氧气站等乙类生产建筑物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3)氧气站应设在可燃气体源或烟尘散发源全年风频率最小的下风侧。

(4)制氧站房、灌氧站房或压氧站房、液氧气化站房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

(5)当氧气实瓶的储量小于或等于1700个时,制氧站房或液氧气化站房和灌氧站可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但彼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非燃烧体隔墙隔开以及通过走道和丙级防火门相通。

(6)当氧气实瓶的储量超过1700个时,应当将制氧站房或液氧气化站房和灌氧站布置在两座独立的建筑物内。

(7)输氧量不超过60m3/h的氧气汇流排间可设在不低于三级耐火等级的用户厂房内靠外墙处,并采用高度为2.5m、耐火极限不低于1.5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与厂房的其他部分隔开。

(8)输氧量超过60m3/h的氧气汇流排间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

当与其他用户厂房毗连建造时,其毗连的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无门、窗、洞的墙与该厂房隔开。

医用气体站设计的一般要求(1)医用气站工作期间应保证连续、足量供气。

供气质量和供气压力应符合使用要求。

(2)储存医用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气源,应有不少于3日的储备量。

(3)气瓶、储气(液)罐、制气装置等关键设备应分为两组,两组间可进行手动和自动切换,以保证连续供气。

三甲医院气体系统方案设计

三甲医院气体系统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医院医用气体设施购置一、总则1.工期:12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试运行、验收。

2.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安装地点。

二、项目基本要求:1、设备选型和施工技术要求设备选择和施工应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先进性、高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配套设施齐全。

以下中国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1)(YY/TO187-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YY/TO186-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3)(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4)(GB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GB50333-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6)(GB8982)《医用氧气》7)(GB150)《钢制压力容器》8)(GB1527)《拉制钢管》9)(GB2270)《不锈钢无缝钢管》10)(GB235)《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1)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12)GB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13)GB9706.1《医用电气》14)(GB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5)(GB11618)《钢管、配件及焊接材料标准》16)GB5023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17)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8)GB5004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22)国家、地方颁布的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2、项目概况雅加达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本工程位于门急诊医技住院部,大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共计10层。

地下一层为静脉配置中心,层高6米,梁下净高5.2米;第二层为消毒供应中心,层高5米,梁下净高4.3米;第三层为眼科门诊手术部,层高5米,梁下净高4.2米;第四层为洁净手术部、ICU,层高4.5米,梁下净高3.8米;第十层为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烧伤病房以及血液科病房,层高4米,梁下净高 3.3米;静脉配置中心、中心供应室的空调设备放置在同层机房;眼科门诊手术部的空调设备放置在四层;洁净手术部和ICU的空调设备放置在五层设备机房,层高3米,梁下净高2.3米。

医用气体设计任务书-骨科医院

医用气体设计任务书-骨科医院

上海览海西南骨科医院医用气体专项设计设计任务书二零一九年六月1/ 9一、设计服务范围及要求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1医疗园区提供的资料。

1.2建筑设计各专业图纸、相关专项设计图纸、房间统计表。

1.3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

1.4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部门设计规范、设计标准。

1.5本专项限额设计标准()。

2.设计服务范围2.1本次设计服务内容为(医用气体)专项设计。

应充分考虑本项目的特点,设计要求达到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标准及JCI认证标准。

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规范及满足相关部门验收标准。

2.2提供专项功能需求征询表,征询医疗运营方意见及建议,进行专项设计方案的技术方案比选、根据专项资金投资计划,限额设计,并提供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报告。

专项设计工作分以下几个阶段:设计、招投标配合、后期施工配合服务。

2.3与业主以及项目中建筑设计(包括人防)、室内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及有关的各个专项设计一起协调(参加协调、专题会议),包括BIM设计专项、标识标牌设计专项、室外泛光照明设计专项、弱电智能化设计专项、放射防护屏蔽设计专项、净化设计专项、污水处理设计专项、厨房设计专项、幕墙设计专项、医疗设备相关顾问、物流供应顾问等,共同解决各设计阶段中的相应问题。

设计范围应包括上述所有专项的室内全部区域(除手术室、麻醉诱导区、苏醒区、ICU、日间中心、中心供应、科研中心、核医学外,手术室、麻醉诱导区、苏醒区、ICU、日间中心、中心供应、科研中心内部由净化设计专项设计,核医学由放射防护屏蔽设计专项设计,医用气体专项预留接口)的医用气体专项设计。

2.4各阶段提交的设计文件需符合以下要求:满足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符合业主提出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满足项目所在地各政府部门的报批报审要求。

2.5提交带专项设计单位的图框盖章版的全套施工图文件。

3.功能需求3.1系统组成拟设置医用气体专项工程各气体种类的组成(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内容,具体需与医疗运营方沟通确认):3.1.1医用氧气3.1.2医用真空3.1.3医疗空气3.1.4医用氮气3.1.5医用氧化亚氮2/ 93.1.6医用二氧化碳3.1.7麻醉废气排放3.1.8业主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根据运营需求增加的其他医用气体种类3.2需求说明3.2.1医用气体点位设置区域:1)医用氧气:➢门诊➢抢救室➢输液室➢病房➢转化病房➢手术室➢麻醉诱导区➢苏醒区➢ICU➢日间中心➢科研中心➢核医学2)医用真空:➢门诊➢抢救室➢输液室➢病房➢转化病房➢手术室➢麻醉诱导区➢苏醒区➢ICU➢日间中心➢科研中心➢核医学3)医疗空气:➢抢救室3/ 9➢病房➢转化病房➢手术室➢麻醉诱导区➢苏醒区➢ICU➢日间中心➢中心供应➢科研中心4)医用氮气:➢手术室5)医用氧化亚氮:➢手术室6)医用二氧化碳:➢手术室7)麻醉废气:➢手术室3.2.2医用气体监测:1)监测点设置区域:➢汇流排室➢空压机房➢负压机房➢特种气体站房➢各楼层➢业主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根据运营需求增加的其他监测点区域2)监测内容:➢压力➢气体使用量情况➢机组工作情况➢气体流量➢业主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根据运营需求增加的其他监测内容3.2.3设置医用气体的中央监控系统,监控系统需预留标准通讯协议接口接入到BA系统或IBMS中央集成系统。

浅谈医院医用气体工程设计122

浅谈医院医用气体工程设计122

浅谈医院医用气体工程设计摘要:当前我国医疗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医院在新建、改扩建医疗建筑工程中都采用了医用集中供气系统。

医用气体系统是现代化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支持系统。

本文主要通过笔者多年来实际医用气体工程设计的实践,提出一些经验及体会,与业界同仁分享。

关键词:医用气体系统;标准;体系;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引言医用气体系统主要用于患者的治疗、诊断、预防或驱动外科手术工具等,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对某医院医用气体工程系统的设计和选材过程,并从医用氧气、医用真空、医用空气、医用二氧化碳和牙科负压五个方面详述了具体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为其他施工企业规范化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氧气供应源及系统设计1.1氧气供应源医用氧气供应源根据供应与需求模式,可设为医用液氧贮罐、医用分子筛(PSA)制氧、医用氧气钢瓶汇流排或混合供应方式的气源。

医用氧气应急备用气源不应采用医用液氧贮罐或PSA制氧,宜为氧气钢瓶汇流排方式供应。

医用氧气供应源由医用氧气气源、止回阀、过滤器、减压装置及压力监视报警装置组成。

医用氧气主气源应设置或储备3d(宜为一周)以上用气量,备用气源应设置或储备24h以上用气量,应急备用气源应至少保证生命支持区域4h以上的用气量。

医用氧气供应源、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组供应源,必须设置应急备用电源。

医用氧气的各种排气放散管均应接至室外安全处。

1.2氧气供应源设计建议①液氧供应充足的地区,宜优先考虑低温液氧作为主气源。

②作为生命支持区域的应急汇流排间宜布置在靠近用户侧的底层室内,相对于设置在液氧罐附近的室外,可更有效地避免室外管网遭受地震、重型车辆碾压、盲目挖掘等事故而损坏的风险。

③除了氧气供应源规范强制要求不得在地下室布置外,氧气作为助燃气体,应避免在地下空间敷设。

④特大型医院液氧需求量可能会突破建规2个10m3储罐,共20m3的限制要求,设计时场地宜作适当的预留或按总平面布局设置二处液氧供应源。

医用气体工程设计注意事项

医用气体工程设计注意事项

从安全、持久的角度讲,建议使用适用于 医用气体的铜管,即脱脂铜管。
2.2医用气体气站的设计 2.21氧气站(以液氧为例) 氧气是大型医院最常用的医用气体. 医院供氧系统氧源一般有:汇流排供氧系 统、液氧供氧、变压吸附制氧机供氧三种。 对于用氧量较大又地处液氧供应充足、运 输方便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一般都采用 “液氧为主汇流排为备”的供氧方式。 由于医院的医用气体必须全天不问断 供气。中心供气站应设有中断气源供应的 报警装置,一旦发生中断气源的供应。报 警后医院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采用 汇流排、氧气钢瓶等方式保证重要部门的 医用气体供应,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液氧站设计的要领:液氧系统为保证 系统的正常供氧应设有气体自动监报装置。 设计容量应不少于3日的用气量;液氧罐 宜放置在室外空旷处,周围至少10m内应 无地沟、建筑和明火;液氧储罐必须有导 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和防雷击装置,防静电 接地电阻不大于10Q,防雷击装置最大冲 击电阻为30Q且每年至少检测1次;液氧 站应保持通风,氧气浓度应小于23%;液 氧系统绝对禁止沾染油脂,以免引起燃烧 和爆炸,液氧罐房间不允许有可燃、易燃 流体管道和裸露电线穿过;放有液氧罐的 房间应设安全出口;室外液氧站应合理规 划运输车通行车道和充灌接口.以便于氧 气运输车的方便通行及充灌。 2.2.2负压吸引站 真空负压机房一般设置在地面建筑内, 在条件受限时也可设于地下室,但负压机 房不宜与正压空气机房布置在同一房间, 这点需要医院建设者高度重视。负压吸引 站主要由真空泵、过滤器、真空储气罐、
区域治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通规期与工程
医用气体工程设计注意事项
唐东杰陈旭东周丰平 浙江华健医用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医用气体系统主要用于患者的治疗、诊断、预防或驱动外科手术工具等,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对医用气体工程 进行合理化设计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医用气体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相关内容展开探讨,供业内人士参考。

商丘市某医院的医用气体气源站设计

商丘市某医院的医用气体气源站设计

商丘市某医院的医用气体气源站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商丘市某医院医用气体气源站的设计,包含了氧气站、医用真空站、压缩空气站、各种气体汇流排间的设计。

【关键词】:医用气体氧气压缩空气医用真空一、工程概况及医用气体概述本工程为商丘市某医院医用气体设计,共包含门急诊医技楼、病房楼、中医康复楼、综合服务楼、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病房楼、急救指挥中心、氧气站、综合站房等若干单体建筑。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

该医院设置床位如下:普通病床:1400床;大手术室:16间;小手术室:8间;内镜10间;NICU:47床;ICU、EICU:25 床;产房待产:16床;抢救:32床;恢复、苏醒:24床;门诊科室若干。

医用气体是指由医用管道系统集中供应,用于病人治疗、诊断、预防或驱动外科手术工具的单一或混合成分气体。

随着现代医院的快速发展及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集中供应医用气体系统作为医院内气体供应方式,医疗机构常用的医用气体主要有医用氧气、医用空气、医用真空以及医用氮气、医用二氧化碳、医用氧化亚氮等气体。

以下就本项目所涉及的几种典型医用气体气源站进行介绍。

二、氧气站设计目前医院中常用的氧气供应源主要分为三大类:低温液氧贮罐供应源,主要由低温液氧贮罐、空温式汽化器、减压装置、氧气分气缸等组成,定期需要外购液氧,并充灌到液氧贮罐中,医用液氧贮罐的充灌口应设置在安全方便的位置,并有保护措施医用液氧贮罐单体容积不应大于5立方,总容积不宜大于20立方;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系统供应源,主要由无油空气压缩机、空气干燥纯化装置、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组、空气储气罐、氧气储气罐、除菌过滤器、氧气在线分析监测仪、远程压力报警装置等组成,有必要可包括增压机组,此方法从空气中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纯度不高,当分子筛系统制取氧气纯度低于93%时必须能自动将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隔离并切换到备用或应急备用氧气源,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供应源应设置氧气纯度及水分、一氧化碳等杂质含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医用氧气钢瓶汇流排供应源,含两组相同数量的氧气钢瓶并能自动切换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气体站设计
气站位置的选择
医院的气站一般可分为中心气站和手术部专用气站两部分。

中心气站一般包括氧气站、压缩空气站和吸引站。

因为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不仅手术部需要,医院的其他病房、其他科室也需要,因此气站的供气能力要强。

这些气站的设备一般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且有噪声、振动、防火、防爆等问题,因此常采用集中建站、集中管理、集中供气的方式。

《氧气站设计规范》规定
(1)有噪声和振动机组的氧气站有关建筑,对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的其他建筑之间的防护间距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2)氧气站等乙类生产建筑物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3)氧气站应设在可燃气体源或烟尘散发源全年风频率最小的下风侧。

(4)制氧站房、灌氧站房或压氧站房、液氧气化站房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

(5)当氧气实瓶的储量小于或等于1700个时,制氧站房或液氧气化站房和灌氧站可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但彼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非燃烧体隔墙隔开以及通过走道和丙级防火门相通。

(6)当氧气实瓶的储量超过1700个时,应当将制氧站房或液氧气化站房和灌氧站布置在两座独立的建筑物内。

(7)输氧量不超过60m3/h的氧气汇流排间可设在不低于三级耐火等级的用户厂房内靠外墙处,并采用高度为2.5m、耐火极限不低于1.5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与厂房的其他部分隔开。

(8)输氧量超过60m3/h的氧气汇流排间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

当与其他用户厂房毗连建造时,其毗连的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无门、窗、洞的墙与该厂房隔开。

医用气体站设计的一般要求
(1)医用气站工作期间应保证连续、足量供气。

供气质量和供气压力应符合使用要求。

(2)储存医用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气源,应有不少于3日的储备量。

(3)气瓶、储气(液)罐、制气装置等关键设备应分为两组,两组间可进行手动和自动切换,以保证连续供气。

(4)为调节用气量与产气量之间的不平衡,宜采用中压或高压储气罐。

(5)气源系统应安装超压排放安全阀。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比系统最高工作压力高0.02MPa,回座压力应比系统最高工作压力低
0.05MPa。

安全阀泄压管出口应设置在室外的安全地点。

(6)气源系统至少应在输出部分设置超、欠压报警装置。

当系统压力过高或过低时,该装置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要求在55dB(A)的噪音环境下,在1.5m范围内应能听到报警声和看到红色光信号。

(7)气源系统的金属管道、切换装置、减压器出口等都要静电接地。

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8)电控柜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Ω。

(9)当采用需要排水的泵和设备时,地面必须有排水沟或排水管。

(10)室内噪音不应高于80dB(A);室外噪音不应高于60dB(A)。

(11)站房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12)站内若有较重的设备,要考虑设备安装、维修时的起吊、搬运问题。

(13)站房内设备的布置应紧凑合理、便于操作和维修。

主要设备之间的净距宜为1.5m;设备与墙壁之间的净距宜为1m。

设备双排布置时,两排之间的净距宜为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