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运动参与肌肉(参考提供)

合集下载

第二节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作用肌

第二节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作用肌

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作用肌(一)运动上肢带关节的肌群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肌肉由背部浅层的斜方肌、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部的前锯肌、胸小肌、锁骨下肌等。

斜方肌位于项部及背上部的皮下,为三角形扁肌,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作用:近侧支撑时,斜方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后缩,上部纤维收缩可使肩胛上提、上回旋,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

原侧支撑时,一侧上部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向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头后仰和协助伸脊柱。

斜方肌图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拉力器扩胸等练习可发展斜方肌的力量。

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为一对棱形扁肌。

起自六、七颈椎及上四个胸椎的棘突,纤维行向下外,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

作用:近侧支撑时,棱形肌收缩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它与肩胛提肌共同作用使肩胛骨下回旋。

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为带形长肌。

作用:近侧支撑时,肩胛提肌收缩肩胛骨上提、下回旋。

前锯肌图前锯肌位于胸部的外侧面和后面,为一宽大扁肌。

作用:近侧支撑时,前锯肌收缩使肩胛骨前伸,有助于上臂前屈,它与斜方肌共同作用使肩胛骨上回旋。

近侧支撑时,前锯肌下部收缩可提肋,有助深吸气,是辅助吸气肌。

俯卧撑、实力推卧杠铃等练习可发展前锯肌的力量。

胸小肌位于胸廓上部的前外侧,胸大肌的深面。

作用:近侧支撑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下回旋。

远侧支撑时,可提助,助吸气。

锁骨下肌横位于锁骨的下方,为一梭形小肌。

胸小肌作用:锁骨下肌收缩紧拉锁骨向下内,协助固定胸锁关节。

(二)运动上肢带关节肌肉的功能综述运动上肢带的肌群,可使肩胛骨作上提与下降、前伸与后缩、上回旋与下回旋的运动。

二、运动肩关节的主要作用肌群(一)运动肩关节的肌群运动肩关节的肌肉主要有肩部浅层的三角肌;胸背浅层的胸大肌、背阔肌;肩部深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上臂前群的缘啄肱肌、肱二头肌;上臂后群的肱三头肌。

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为多羽状肌,分前、中、后三部分,分别起自锁骨的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肌束向外下方逐渐集中,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运动解剖学》上肢肌肉

《运动解剖学》上肢肌肉
❖ 功能:
近固定——肩胛骨后缩、上回 旋、上提(上部纤维收缩)或 下降(下部纤维收缩)
远固定——头和脊柱伸直(两 侧肌肉收缩); 头向同侧屈和 对侧旋转:
腰背部皮下
❖ 起止点:
第7~12胸椎棘突、全部 腰椎棘突→→肱骨小结节嵴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后伸、内 收、旋内
远固定——拉引躯干向上臂 靠拢, 提肋助吸气
胸大肌
❖ 位置:
胸前部皮下
❖ 起止点:
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肋软骨和腹直肌鞘→→肱骨大结节嵴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前屈、水平屈、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并提肋助吸气
三角肌
❖ 位置:
肩部皮下
❖ 起止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全身主要肌肉
❖ 运动上肢各环节 主要肌肉
❖ 运动下肢各环节 主要肌肉
❖ 运动脊柱和胸廓 主要肌肉
运动上肢各环节主要肌肉
❖ 斜方肌 ❖ 菱形肌 ❖ 前锯肌 ❖ 背阔肌 ❖ 胸大肌 ❖ 三角肌 ❖ 肱二头肌 ❖ 肱三头肌
斜方肌
❖ 位置:
项部及背部皮下
❖ 起止点:
枕外隆突、项韧带、全部胸椎 棘突 →→ 锁骨外侧1/3 、肩峰 和肩胛冈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外展、前屈 (前部纤维收缩)或后伸(后 部纤维收缩)
肱二头肌
❖ 位置:
上臂前面皮下
❖ 起止点:
肩胛骨盂上结节(长头)、喙突 (短头)→→桡骨粗隆和前臂筋 膜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前屈(长头收 缩)、肘关节前屈及前臂旋后 (全部肌肉收缩)
远固定——使上臂在肘关节处屈
肱三头肌
❖ 位置:

上肢的肌肉ppt课件

上肢的肌肉ppt课件

拇长伸肌
【前臂肌—拇长伸肌】
尺骨后面中1/3 和其邻近的骨间 膜
止点:拇指末节 指骨底的背面
作用:收缩时使拇 指内收,伸指关节, 并使前臂旋后。
示指伸肌
【前臂肌—示指伸肌】
在拇长伸肌起点 的下方起自尺骨 背面的下部及其 邻近的骨间膜
止点:指背腱膜
作用:伸示指。
【手肌】
人类手指的运动最为灵活多样,除一般屈伸、 内收和外展运动外,还有对掌运动。
骨间掌侧肌:居第2~5掌骨相邻的间隙内, 为三条小肌肉,第一条肌肉起自第2掌骨的 尺侧面,第2、3条肌肉分别起自第4、5掌骨 的桡侧面。第1骨间掌侧肌的肌腱绕过示指 第一节指骨的尺侧,第二、三骨间掌侧肌的 肌腱绕过第4、5指第一节指骨的桡侧。各肌 腱分别抵止于各该指第一节指骨底,并平第 一节指骨处移行于各指的指背腱膜。收缩时 使2、4、5指内收(向中指靠拢),并屈上 述各指的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受尺神 经(C8-T1)支配。
向内
【前臂肌】
由于人类直立生活,上肢完全由支持功用解放出来,上肢不仅是劳动 的器官,而且是劳动的产物,为了保证上肢特别是手的灵活运动,前 臂肌的排列、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小腿肌完全不同。
前臂肌位于桡尺骨的周围,主要作用于肘关节、腕关节和手关节。 前臂肌多为长梭形肌,这些肌肉的肌腹位于近侧,向远侧移行于长腱
肱骨小结节 肱骨小结节嵴
【肩胛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肩胛骨的前 面、肩胛下 筋膜和附着 于肌线的结 缔组织
肩胛下肌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收缩时使肱骨 内收并旋内,当关 节运动时,向前牵 拉关节囊。
【自由上肢肌】
自由上肢肌分为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臂肌:分前后两群
臂肌前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臂肌后群包括肱三头肌、肘肌

发展上肢肌肉力量训练四个动作PPT课件

发展上肢肌肉力量训练四个动作PPT课件
俯卧撑是一种全身性的锻炼动作,除了可以锻炼上肢肌肉外,还可以锻 炼核心肌群和腿部肌肉。
俯卧撑的难度可以根据个人体能进行调整,从简单的墙壁俯卧撑到标准 俯卧撑再到难度更高的变种俯卧撑,可以逐渐提高训练者的体能和肌肉 力量。
俯卧撑的正确姿势
01
02
03
04
身体保持一条直线,不 要塌腰或翘臀。
手臂弯曲成90度,与胸 部成一直线,手掌放在 肩膀的正下方。
发展上肢肌肉力量训练四个动 作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动作一:俯卧撑 • 动作二:哑铃卧推 • 动作三:引体向上 • 动作四:肩部推举 • 总结
01
CHAPTER
引言
肌肉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促进身体健康
肌肉力量训练能够增强肌肉力量、 耐力和柔韧性,提高身体协调性 和平衡性,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 和保持身体健康。
促进新陈代谢
肌肉是代谢活跃的组织,发 达的上肢肌肉有助于提高基 础代谢率,加速脂肪燃烧, 促进身体健康。
保护关节
强壮的肌肉可以更好地分担 关节承受的压力,减少关节 受伤的风险,并有助于减轻 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症状。
坚持训练的重要性
提高训练效果
坚持进行上肢肌肉力量训练,可以使肌肉逐渐适应训练负荷,从 而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长和发展,提高训练效果。
进阶动作
在肩部推举的基础上增加 其他动作,如侧平举、前 平举等,以全面锻炼肩部 肌肉群。
06
CHAPTER
总结
上肢肌肉力量训练的效果
增强上肢肌肉力量
通过力量训练,可以明显提 高上肢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使手臂、肩部和胸部肌肉更 加发达。
改善身体姿势
强壮的上肢肌肉有助于维持 良好的身体姿势,减轻因不 良姿势导致的肌肉疲劳和疼 痛。

上肢肌肉的实验报告(3篇)

上肢肌肉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上肢肌肉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上肢主要肌肉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

3. 分析上肢肌肉的运动功能和协同作用。

4. 学习运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上肢运动中的生理现象。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上肢骨骼模型2. 上肢肌肉模型3. 实体解剖学教材4. 记录纸和笔五、实验步骤1. 观察上肢骨骼模型:首先,我们观察上肢骨骼模型,了解上肢骨骼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等。

2. 观察上肢肌肉模型:接着,我们观察上肢肌肉模型,了解上肢肌肉的形态、位置和起止点。

我们重点观察了以下肌肉:-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起于肩胛骨,止于桡骨。

- 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起于肩胛骨和肱骨,止于尺骨。

- 肱二头肌短头:位于上臂前侧,起于肩胛骨,止于桡骨。

- 肱二头肌长头:位于上臂前侧,起于肩胛骨,止于桡骨。

- 肱三头肌长头:位于上臂后侧,起于肩胛骨,止于尺骨。

- 肱三头肌内侧头:位于上臂后侧,起于肩胛骨,止于尺骨。

- 肱三头肌外侧头:位于上臂后侧,起于肩胛骨,止于尺骨。

- 肱肌:位于上臂前侧,起于肩胛骨,止于桡骨。

- 桡侧腕屈肌:位于前臂前侧,起于肱骨,止于掌骨。

- 桡侧腕伸肌:位于前臂后侧,起于肱骨,止于掌骨。

- 桡侧腕长伸肌:位于前臂后侧,起于肱骨,止于掌骨。

- 桡侧腕短伸肌:位于前臂后侧,起于肱骨,止于掌骨。

3. 分析上肢肌肉的运动功能和协同作用:我们分析了上肢肌肉的运动功能和协同作用,例如:-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协同完成上臂屈伸运动。

- 桡侧腕屈肌和桡侧腕伸肌:协同完成前臂屈伸运动。

- 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协同完成前臂伸直运动。

4. 运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上肢运动中的生理现象:我们运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了上肢运动中的生理现象,例如:- 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是肌肉细胞内的肌纤维缩短,导致肌肉缩短。

- 肌肉放松:肌肉放松是肌肉细胞内的肌纤维伸长,导致肌肉放松。

运动上肢的作用肌

运动上肢的作用肌

运动上肢的作用肌肩部的作用肌肉:1. 肩胛提肌(trapezius):负责控制和支撑肩胛骨的运动,使其能够向上、向下、向内和向外转动。

2. 斜方肌(serratus anterior):负责控制和稳定肩胛骨的位置,使其能够自由移动。

3. 肩胛上肌(levator scapulae):负责将肩胛骨向上抬起并旋转。

上臂的作用肌肉:1. 三头肌(triceps brachii):由长头、内头和外头组成,负责上臂的伸展。

2. 二头肌(biceps brachii):由长头和短头组成,负责上臂的屈曲和旋转。

3. 肱肌(brachialis):位于二头肌下方,也负责上臂的屈曲。

前臂的作用肌肉:1. 肱骨桡侧肌(brachioradialis):负责前臂的屈曲和旋转。

2. 橈骨侧腕长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longus):负责手腕的背屈和外展。

3. 尺骨侧腕肌(flexor carpi ulnaris):负责手腕的屈曲和内展。

手部的作用肌肉:1. 指长伸肌(extensor digitorum):负责手指的背屈。

2. 指长屈肌(flexor digitorum):负责手指的屈曲。

3. 肌肉肌(hypothenar muscles):包括内收肌、八豆肌和拇指对掌肌,负责手掌的收拢和握力的增强。

此外,还有一些肌肉在肩部、上臂、前臂和手部之间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例如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和锁骨下斜方肌(subclavius muscles)等。

上述肌肉协同工作,使得上肢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动作,如举起重物、推拉运动、握持物体、伸展和收缩手指等。

在运动中,适当的锻炼上肢的作用肌肉可以增强力量、增加灵活性,并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伤害。

运动上肢的作用肌资料

运动上肢的作用肌资料
※1.肱二头肌
位置: 位于上臂前面浅层,为梭形 肌,有长短二头。 结构:有长、短两头,肌束平行排 列,为双关节肌。
(一)使肘关节屈的作用肌
起点: 长头起自肩胛 骨盂上结节,短头 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桡骨粗隆 和前臂筋膜。
(一)使肘关节屈的作用肌
肱二头肌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
三、运动肘关节的作用肌
(四)使肘关节旋后的作用肌 包括肱二头肌和旋后肌
旋后肌 位置:位于前臂背面外1/3深层。 结构:短而扁 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和尺骨上部背面 止点:止于桡骨背面上1/3处
功能:使前臂旋后
运动肘关节的作用肌
屈肘关节的肌肉: 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 伸肘关节的肌肉: 肱三头肌和肘肌。 肘关节旋前的肌肉: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和肱桡肌。 肘关节旋后的肌肉: 旋后肌、肱二头肌和肱桡肌。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斜方肌练习方法:
负重直臂侧上举
背后提拉杠铃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斜方肌练习方法:
扩胸 飞鸟
角力桥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2.菱形肌
位置:位于斜方肌深 层,肩胛骨内侧缘和 脊柱之间。 结构:肌束从内上向外 下斜行,分为上部的小 菱形肌和下部的大菱形 肌 起点:起于下2颈椎和 上4胸椎的棘突。
(二)使肘关节伸的作用肌
※1.肱三头肌 练习方法:
(二)使肘关节伸的作用肌
2. 肘 肌
位置: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
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
三、运动肘关节的作用肌
(三)使肘关节旋前的作用肌 包括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
旋前方肌: 位置:位于前臂远端前面深层。 结构:肌束平行排列呈方形 起点:起于尺骨前下1/4处 止点:止于桡骨前下1/4处

运动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二)讲解

运动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二)讲解
D、桡腕关节外展肌群: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②运动手指的主要肌群:
鱼际、小鱼际。
三、常用的上肢皮肤标志、肌性、腱性标志
肘窝横纹、腕掌侧横纹、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鼻烟窝、指伸肌腱。
四、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举例: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肘关节屈。“调节肌”。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练习方法:同肱二头肌。
②使肘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位于肘关节额状轴后面。
肱三头肌:
位置与形态:肱骨后面。长头为双关节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为单关节肌。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外上方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
①压肩: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②臂上举后振: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③绕肩运动:肩带肌群、肩关节周围屈、伸及外展肌群
④三角支撑: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尤其是胸大肌和背阔肌。
⑤手臂外展运动: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
⑥挺胸夹背: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屈腕屈指肌群。
⑦两臂上举翻腕:屈腕屈指肌、胸大肌、背阔肌等。
②使前臂旋外的主要肌群:
旋后肌:
4、运动手关节的主要肌群:
①运动桡腕关节的主要肌群:
A、桡腕关节屈肌:
共同位置:位于前臂的前面或内侧面。
分三层:第一层: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第二层: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第三层:指深屈肌。
共同的练习方法:负重腕屈伸,反缠重锺;伸肘伸腕牵拉。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上肢各关节的主要肌群
-----主讲人:郎晟
参考内容% 1
上肢肌肉名称、起止点及训练方法
参考内容% 3
大圆肌小圆肌外侧肩胛下角背面肱骨小结节嵴
肌肉收缩的形式
肌肉对单个刺激发生的机械反应称为单收缩。

根据肌肉收缩时肌长度和肌张力的变化,可将肌肉收缩分为三种形式。

1、缩短收缩(向心收缩)特点: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长度缩短。

作用:是肌肉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实现动力性运动的基础(如挥臂、高抬腿等)。

参考内容% 4
(1)等张收缩外加阻力恒定,当张力发展到足以克服外加阻力后,张力不再发生变化。

但在不同的关节角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则有所不同。

在关节运动的整个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

在此关节角度下,骨杠杆效率最差。

如:推举杠铃,关节角度在120°时肱二头肌收缩张力最大,关节角度在30°时肱二头肌收缩张力最小。

最大等长收缩时,只有在“顶点”即骨杠杆效率最差的关节角度下,肌肉才有可能达到最大收缩。

而在其他关节角度下,肌肉收缩均小于自身最大力量。

在整个关节活动的范围内,肌肉做等张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往往不是肌肉的最大张力。

(2)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

但器械阻力不恒定。

等动练习器:在离心制动器上连一条尼龙绳,由于离心制动作用,扯动绳子越快,器械产生的阻力就越大。

特点:器械产生的阻力与肌肉用力的大小相适应。

等动收缩的优点:外加阻力能随关节活动的变化而精确地进行调整,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

2、拉长收缩(离心收缩)特点:张力小于外加阻力,肌长度拉长。

作用:缓冲、制动、减速、克服重力。

如:蹲起运动、下坡跑、下楼梯、从高处跳落等动作,相关肌群做离心收缩可避免运动损伤。

3、等长收缩特点:张力等于外加阻力,肌长度不变。

作用:支持、固定、维持某种身体姿势。

其固定功能还可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适宜条件。

如:站立、悬垂、支撑等动作。

4、三种收缩形式的比较(1)力量:收缩速度相同情况下,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

(比向心收缩大50%,比等长收缩大25%)(2)代谢:输出功率时,离心收缩能量消耗低,耗氧量少。

(3)肌肉酸痛:离心收缩疼痛最显著,等长收缩次之,向心收缩最轻。

参考内容%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