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新湘教版)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新湘教版)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新湘教版)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5,3x z y x

B 、???==+;4,52y y x

C 、???==+;2,3xy y x

D 、???+=-+=222,11x

y x x y x 2、方程组??

?

=-=+.

134,723y x y x 的解是( ) A 、??

?=-=;3,1y x B 、???-==;1,3y x C 、???-=-=;1,3y x D 、?

??-=-=.3,

1y x

3、设??

?=+=.

04,

3z y y x ()0≠y 则=z x ( )

A 、12

B 、12

1-

C 、12-

D 、.121

4、设方程组()???=--=-.433,1by x a by ax 的解是???-==.

1,1y x 那么b a ,的值分别为( )

A 、;3,2-

B 、;2,3-

C 、;3,2-

D 、.2,3- 5、方程82=+y x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6、在等式n mx x y ++=2

中,当3.5,3;5,2=-=-===x y x y x 则时时时, =y ( )。

A 、23

B 、-13

C 、-5

D 、13

7、关于关于y x 、的方程组??

?-=+-=-5m

212y 3x 4m 113y 2x 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2073=++m y x 的解,则m 的值是( )

A 、0

B 、1

C 、2

D 、

2

1

8、方程组??

?=-=-8

2352y x y x ,消去y 后得到的方程是( ) A 、01043=--x x B 、8543=+-x x C 、8)25(23=--x x D 、81043=+-x x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2

1173+=x y 中,若,213-=x 则=y _______。

2、由==--y y x y x 得表示用,,06911_______,=x x y 得表示,_______。

3、如果???=-=+.

232,

12y x y x 那么=-+-+3962242y x y x _______。

4、如果103216231

2=--+--b a b a y x

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那么数a =___, b =__。

5、购面值各为20分,30分的邮票共27枚,用款6.6元。购20分邮票_____枚,

30分邮票_____枚。

6、已知???==??

?=-=3

10y 2x y x 和是方程022

=--bx ay x 的两个解,那么a = ,b = 7、如果b a a b y x y x 42225

42-+-与是同类项,那么 a = ,b = 。

8、已知

是关于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

的值 。

三、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每题6分,共24分) 1、???=-=+-6430524m n n m 2、???????=--=-323

113

121y x y x

3、?

??=-=+110117

.03.04.0y x y x 4、

四、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每题7分,共28分)

1、初一级学生去某处旅游,如果每辆汽车坐45人,那么有15个学生没有座位;如果每辆汽车坐60人,那么空出1辆汽车。问一工多少名学生、多少辆汽车。

2、某校举办数学竞赛,有120人报名参加,竞赛结果:总平均成绩为66分,

合格生平均成绩为76分,不及格生平均成绩为52分,则这次数学竞赛中,及格的学生有多少人,不及格的学生有多少人。

3、有一个两位数,其数字和为14,若调换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就比原数大18

则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4、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A从甲地向乙地方向前进,同时B从乙地向甲地方向

前进,两小时后二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后A就返回甲地,B仍向甲地前进,A回到甲地时,B离甲地还有2千米,求A、B二人的速度。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 1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 1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11.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皆为“四选一”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2006年8月底国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手机”的传言沸沸扬扬:“根据美国太空总署消息,2006年9月4日,木星、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发生太阳耀斑大爆发,这次爆发将会干扰通讯、损毁手机,建议用户当天关闭手机。”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 A.土星 B.火星 C.水星 D.金星 2.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3.太阳活动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对气候产生影响 B.产生磁暴 C.在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 D.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太阳耀斑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约 A.1恒星年 B.11年 C.28年 D.76年 5.古登堡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6.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 B.上地幔 C.内核 D.下地幔 7.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8.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2006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如果图中B为地球,则A代表 A.木星 B.太阳 C.金星 D.火星 11.在宇宙的所有天体中,月球属于 A.恒星 B.星云 C.卫星 D.行星 12、地球自转速度是: A.角速度处处相等 B.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线速度处处相等 D.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 B.每年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 D.每年七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14、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A.日出时间相同 B.自转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1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与夜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16、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北京(东八区)时间应为: A.4月30日1时 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 D.5月1日9时 17、以下属于北半球夏半年的是: A.春分—秋分 B.夏至—冬至 C.秋分—春分 D.秋分—夏至18、下列地理现象只符合赤道情况的是: A.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 B.终年昼夜等长 C.一年中太阳有一次直射 D.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为90度 19、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金星 C.火星 D.月球 20、以下有关小行星带的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 B.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C.位于木星与土星之间 D.位于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21、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常数 D.黑子和耀斑 2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试卷(23份) 湘教版1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A卷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B.“万物生长靠太阳” C.不同纬度地区有不同的植被带 D.中纬度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 答案:A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理环境形成变化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提供光、热资源,促进万物生长;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使不同纬度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太阳辐射能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提供动力,夏季午后,太阳辐射较强,气温高,水汽蒸发、蒸腾量大,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暴雨。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答案:D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赛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 3.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是() 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 C.光球、黑子D.日冕、太阳风 答案:C 解析:地球携其卫星不停地绕日旋转着,当日、地、月三星运转到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居日、地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某个部分光线会被月球遮挡,致使地球上相应地区的人无法看见太阳的光球层,即日全食。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色球以外称为日冕层。 4.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 A.正相关B.负相关 C.不相关D.11年的周期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集

高一地理必修Ⅰ期中考试试题 时量:80分钟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二节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光年是 A.速度单位 B.距离单位 C.时间单位 D.体积单位 2.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3.在天体系统各层次中,最高一级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4.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火星 C.月球 D.金星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与太阳最近的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海王星 6.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 A.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B.太阳质量大 C.太阳黑子多的年份,降水量多 D.太阳时时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7.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10年 B.11年 C.21年 D.111年 8.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耀斑 B.太阳风的强弱 C.日珥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9.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色球-光球 D.光球-色球-日冕 10.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是指 A.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D.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不同 11.地球公转处于远日点时为 A.5月初 B.l月初 C.10月初 D.7月初 1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节气是 A.春分日 B.冬至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3.地球绕日公转位于近日点时 A.公转线速度较快 B.公转线速度较慢 C.北半球进入夏季 D.南半球进入冬季 14.某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15.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A.东九区的区时 B.东八区的区时 C.东七区的区时 D.东六区的区时 16.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A.23°34′ B .23°26′ C.66°26′ D.66°34′ 17.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1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地理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一湘教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栏内。 1.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 C. 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5.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 ; 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 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 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时 7.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8.岩石圈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地壳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地壳、地幔、地核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

(word完整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1.doc

宏志中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地理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一湘教版 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6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栏内。 1.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B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 .耀斑和色球 B .黑子和日珥 C. 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 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5.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B .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 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D.北京所在的116 °E 的地方时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 2 月 15 日 23 时截止,要求直接用 E- mail 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 A.2月 15日10时B.2月 16日07时 C.2月16日12时D.2月 15日23时 7.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8.岩石圈是指 A .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 B .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 .地壳和上地幔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 .大气圈、水圈、地壳 B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地壳、地幔、地核 D .岩石圈、水圈、上地幔 10.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 .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地壳运动 D .侵蚀作用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完整word版,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和第Ⅱ卷的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上,最后只要交答题卡即可。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依据太阳和太阳活动有关知识,分析回答2~5题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A.太阳 B.月球 C. 地球 D.火星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黑子、耀斑 B. 黑子、磁暴 C. 黑子、极光 D. 耀斑、极光 4.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 A、70年 B、13 年 C、11年 D、1 年 5.下列现象中,可能是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沙尘暴频繁 C.有线广播声音清晰,短波收音机声音不清楚 D.某地连降暴雨,导致洪涝灾害 6.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7.下图是北半球我国某城市在春分、夏至和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A、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B、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 C、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D、①冬至日②夏至日③春分日 8.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A.北京B.长春C.南昌D.广州 9.地理环境中最活跃和不单独占有空间的圈层是: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地壳 10.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A.只上下颠簸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11.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加勒比海岛国海地(首都太子港19°N,72°W)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16时53分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海地损失严重。50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①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 测试题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皆为“四选一”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2006年8月底国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手机”的传言沸沸扬扬:“根据美国太空总署消息,2006年9月4日,木星、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发生太阳耀斑大爆发,这次爆发将会干扰通讯、损毁手机,建议用户当天关闭手机。”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 A.土星 B.火星 C.水星 D.金星 2.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3.太阳活动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对气候产生影响 B.产生磁暴 C.在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 D.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太阳耀斑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约 A.1恒星年 B.11年 C.28年 D.76年 5.古登堡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6.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 B.上地幔 C.内核 D.下地幔 7.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8.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2006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如果图中B为地球,则A代表 A.木星 B.太阳 C.金星 D.火星 11.在宇宙的所有天体中,月球属于 A.恒星 B.星云 C.卫星 D.行星 12、地球自转速度是: A.角速度处处相等 B.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线速度处处相等 D.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 B.每年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 D.每年七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14、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A.日出时间相同 B.自转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1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与夜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16、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北京(东八区)时间应为: A.4月30日1时 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 D.5月1日9时 17、以下属于北半球夏半年的是: A.春分—秋分 B.夏至—冬至 C.秋分—春分 D.秋分—夏至18、下列地理现象只符合赤道情况的是: A.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 B.终年昼夜等长 C.一年中太阳有一次直射 D.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为90度 19、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金星 C.火星 D.月球 20、以下有关小行星带的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 B.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C.位于木星与土星之间 D.位于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21、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常数 D.黑子和耀斑 2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必修I》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栏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 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C.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 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5.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 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时 7.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8.岩石圈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地壳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地壳、地幔、地核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 10.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B.搬运作用C.地壳运动D.侵蚀作用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B.地垒C.地堑D.褶皱 12.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 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1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地理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一湘教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栏内。 1.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 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 C. 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 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高一地理期末试题第 2 页共 8 页

5.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 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 D . 北 京 所 在 的 1 1 6 ° E 的 地 方 时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 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 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 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 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10时B.2月16 日07时 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 时 7.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 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8.岩石圈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 界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 地幔 高一地理期末试题第 3 页共 8 页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各章检测试卷(全册 附解析)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各章检测试卷(全册附解析) 第一章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美国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了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据此回答1~3题。 1.“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A.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 B.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面 C.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 D.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答案:A 解析:由于“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所以“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这些行星轨道面。太阳耀斑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2014年与1977年相差37年;金星的自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 2.目前,“旅行者”1号应位于()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答案:C 解析:“旅行者”1号虽飞出了太阳系,但目前还位于银河系。 3.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答案:B 解析: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可能存在液态的水,因为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下面图甲为1940~2000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数年均值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最新版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
.可见宇宙的范围:半径约 140 亿光年。【注意】: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1 光年=94608 亿千米(重要)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要)
1.常见天体:宇宙间的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其他星际物质等。(重要)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起来。(很重要)
3.天体系统的层次(很重要)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2000 多亿个)
(140 亿光年) 河外星系 (1250 多亿个)
4.太阳系(很重要) (1)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 99.86%,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重要) (2)八大行星: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很重要) Ⅰ.分类:按位置分:①地内行星——水、金;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
按特征分: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Ⅱ.绕日运动特征:①共面性、②同向性、③近圆性。(重要)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在八大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毫不特殊,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很重要) (1)外在:①公转轨道的安全性;②太阳光照的稳定性。 (2)内在:①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 使地球有了合适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了解) 1.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He+能量 (重要) 2.电磁波范围:0.15~0.4 微米——紫外线,0.4~0.76 微米——可见光,0.76~4 微米——红外线。(重要) 3.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1 平方厘米面积上,1 分钟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 焦 /平方厘米·分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要) ①太阳辐射可以转化成生物化学能;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 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很重要) 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很重要) 2.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太阳风。(很重要) 3.太阳活动的特征:①周期性:11 年;②整体性:群发。(重要) 4.太阳活动对球球的影响:(很重要) ①影响地球气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即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太阳风,受地球磁场作用,产生极光现象; ④可能与地震有关联。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试卷

湘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共50分。其中1~30题,每题1分,共30分;31~ 4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答题时要求使用三步法:先在选项上打勾,然后填入括号内,最后填写在答卷表格中的相应序号内;错写、漏写概不得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04年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顺利到达火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这说明了人造天 体可以离开:()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亮斑 3. 具有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特点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亚D.温带海洋性气候 4. 不同地区间作物种植制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差异 B. 土壤差异 C. 水源差异 D. 热量差异 5. 形成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A黄赤交角存在 B 太阳回归运动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6.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是:() A大气环流 B 三圈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7.城镇街道采取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主要考虑:() A日照条件 B 温度条件 C 通风条件 D 降水条件 8.对全球水热分布具有调节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地壳物质循环 B 生物循环 C 地球公转运动 D 大气环流 9.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属于:() A硫酸型 B 硝酸型 C 磷酸型 D 碳酸型 10.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举国移民新西兰是因为:() A地震频繁 B 火山喷发 C 酸雨严重 D 海平面上升 11. 地球上水圈的主体是:() A大气水 B 陆地水 C 海洋水 D 冰川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 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C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 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5.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B.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 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 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时 7.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8.岩石圈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地壳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地壳、地幔、地核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 10.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地壳运动D.侵蚀作用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内容反映的是 A.断层B.地垒C.地堑D.褶皱 12.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 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斜构造 1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 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 C.风力搬运作用形成的D.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14.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是 15.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

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20秋季学期地理期末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相应的题号下面。) 读“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 下列地形区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属于丰富地区的是 A. 四川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塔里木盆地 2. 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 海拔高,降水多 C. 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 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单位:千米)”,回答3~5题。 3.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A.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 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4.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 海平面 B. 岩石圈底部 C. 莫霍面 D. 软流层中部 5. 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发现某地层中含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读图完成6~7题。 6. 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 A. 寒武纪 B. 二叠纪 C. 石炭纪 D. 泥盆纪 7. 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 A. 湖泊 B. 高山 C. 高原 D. 盆地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8~10题。

8. ①坡是 A. 迎水坡,流速快 B. 迎水坡,流速慢 C. 背水坡,流速快 D. 背水坡,流速慢 9. 图示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A. ①坡和②坡 B. ③坡和④坡 C. ①坡和③坡 D. ②坡和④坡 10. 图示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A. 向上游移动 B. 向下游移动 C. 维持在原地 D. 往复摆动 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11. 该地海岸沙丘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海水堆积作用 D.冰川堆积作用 12. 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要风向可能是 A.西北—东南风 B.东北—西南风 C.南风—北风 D.东风—西风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验卷

安吉艺术高级中学2015学年高一地理阶段性测试卷 一、选择题(35题,70分) 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 太阳 B.金星 C. 月球 D.北极星 发生日全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2~3题。 2.图中显示了几级天体系统?( ) A.一 B.二 C.三 D.四 3.下图日全食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 A.色球层、耀斑 B.光球层、黑子 C.日冕层、耀斑 D.色球层、太阳风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图,完成3-4题。 4、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 、B 、C 分别代表 A 、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 B 、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C 、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 D 、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 5 .如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6.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回答题:在她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B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 15° 28° 28.5°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7.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6-7题。 8、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9、下列岩石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页岩、石灰岩 B、砾岩、大理岩 C、砂岩、玄武岩 D、石英岩、花岗岩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8-9题。 10、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______和_______板块相撞而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11、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B、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12.图是相机镜头朝正北方向拍摄的新月形沙丘照片。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 .可见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40亿光年。【注意】: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94608亿千米(重要)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要) 1.常见天体:宇宙间的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其他星际物质等。(重要)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起来。(很重要) 3.天体系统的层次(很重要) 4.太阳系(很重要) (1)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重要) (2 (很重要) Ⅰ. 分类:按位置分:①地内行星——水、金;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 按特征分: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Ⅱ.绕日运动特征:①共面性、②同向性、③近圆性。(重要)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在八大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毫不特殊,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很重要) (1)外在:①公转轨道的安全性;②太阳光照的稳定性。 (2)内在:①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了解) 1.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 ———He+能量 (重要) 2.电磁波范围:0.15~0.4微米——紫外线,0.4~0.76微米——可见光,0.76~4微米——红外线。(重要) 3.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焦/平方厘米·分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要) ①太阳辐射可以转化成生物化学能;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很重要) 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很重要) 2.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太阳风。(很重要) 3.太阳活动的特征:①周期性:11年;②整体性:群发。(重要) 4.太阳活动对球球的影响:(很重要) ①影响地球气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即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太阳风,受地球磁场作用,产生极光现象; ④可能与地震有关联。 总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1401250多亿个) (2000多亿个) (地球和月球)

【精品】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模块模拟试题

如皋市江安中学2005—2006年度 高一地理必修1试题 命题:孙道忠审校:孙小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目前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A、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C、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D、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 2、地球位于下列哪组行星之间: A、金星与火星 B、水星与火星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3、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其能量来源是 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太阳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C、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粒子流 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4、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地球气候 B、使地球上各处均能看到极光 C、产生“磁暴” D、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 5、当全球各地的日期均为5月1日时,“北京时间”为5月1日几点 A、8点 B、12点 C、20点 D、24点 6、南半球有一条河流,河东岸被水冲刷程度比西岸严重,该河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流 B、自北向南流 C、自西向东流 D、自东向西流 7、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8、如果黄赤交角比目前增大1o,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 B、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地区范围扩大 C、热带地区将扩大 D、汕头市将失去太阳直射的机会 9、有关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 A、凡是在一年中有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o的地方一定是热带 B、春分和秋分是热带白昼最长的两天 C、寒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总是小于温带地区 D、温带地区的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o而小于90o 10、一探空气球升到30千米高度,测得由地面到30千米高度的气温变化是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11、在地球内部圈层中,莫霍界面划分开的两大圈层是: A、岩石圈和地幔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核 12、下列四种地壳物质的组成排列中,正确的是 A、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B、矿物→岩石→地壳→化学元素 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13、岩石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 C、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 D、花岗岩、岩浆岩、大理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