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目录和全册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目录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 放大镜下的晶体4 怎样放得更大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 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 铁生锈了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 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 地球的卫星——月球2 月相变化3 我们来造“环形山”4 日食和月食5 太阳系6 在星空中(一)7 在星空中(二)8 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 一天的垃圾2 垃圾的处理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 分类和回收利用5 一天的生活用水6 污水和污水处理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变化与我们》

物质变化与 我们的生活
一杯糖水
玉石加工
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 理、化学变化。先将石灰石、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 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 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物质变化与 我们的生活
阅读第二部分的第1—5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例举了哪些例子 说明物 1、加工木材制成桌子 2、泡一杯热茶 3、温度计的热胀冷缩 4、一杯糖水 5、玉石加工 6、食物进入体内成营养物质 7、水泥生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8、烟花爆炸
小 结
• 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 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大 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 巨大的压力。 • 看来,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
二、填空。
1、打开电灯开关,电灯就会发光发热是______ 物理 变化。 化学 2、木炭燃烧时同时会发光发热是_______ 变化。 化学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新鲜的氧气是_____ 变化。 物理 变化。 4、把淀粉放入水中搅拌,最后淀粉会沉淀是 _____ 5、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会有白色的沉淀 物产生是______ 化学 变化。 物理 6、墨汁滴在清水中,清水变黑了是______ 变化。 7、气球吹大松手后空气会从气球中流出来是 ____ 物理 变化。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 的,物质会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 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 重要的特点是产生新物质。物质发 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 理变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 简单地归纳为以下的图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8课 《物质变化和我们》习题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8课《物质变化和我们》习题一、填空题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___________。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体内后要经过许许多多的___________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它们总是在或快或慢地发生着___________。
4.烟花爆竹在燃放时产生了剧烈的___________变化。
5.利用物质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温度计。
6.咀嚼米饭或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或馒头中含有___________,在米饭或馒头中滴入几滴碘酒,米饭或馒头就会变成___________色。
米饭中储存的能量是___________。
7.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会有白色的沉淀物产生是___________变化。
8.气球吹大松手后空气会从气球中流出来是___________变化。
9.墨汁滴在清水中,清水变黑了是___________变化。
10.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新鲜的氧气是___________变化。
11.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根据物质变化结果的不同我们将物质的变化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加热高压锅,高压锅爆炸属于___________变化。
13.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___________,这种气体导致气候变___________,冰川融化。
14.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的过程是___________变化。
二、判断题15.我们喝的可口可乐饮料里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呼出的气体里也有二氧化碳。
()16.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7.我们吃的食物进入体内,经过许多的物理变化,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最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整理精品教学课件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变
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本质:没有产生新物质
现象:改变物质的大小、形态、形状等
本质:产生了新物质
现象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改变颜色 产生沉淀
教学方案介绍 是否发生这些现象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了呢?
观察变化现象可 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 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产生新物质。
教学方案介绍
世界是由
02
理一理
本单元我们做了很多的探究实验,也经历了很多的解 释和思考。接下来,让我们来理一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教学方案介绍
03
想一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物质变化有了哪些新的 认识?我们学习了哪些重点概念呢?让我们一起来 整理一下吧!
教学方案介绍
世界是由
物质构成 的
物 质
物质是在 不断变化
的的
物质构成 的
物 质
物质是在 不断变化
的的
变
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本质:没有产生新物质
现象:改变物质的大小、形态、形状等
本质:产生了新物质
现象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改变颜色 产生沉淀Leabharlann 地球上…………
化学变化与 人体中
人类的生存
紧密联系
化学变化的利与弊
小结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教科版六下《物质的变化》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梳理

我们生活在(物质) 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由(物质 )构成的。
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 (能直接或间接观察) 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3.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2. 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1)取少量白糖放在纸上观察,我发现白糖的特点是:白色的晶体颗粒,晶体形状是立方体。
(2)加热过程中白糖的变化: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3)蜡烛燃烧中的变化: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在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 加热白糖伴随的变化:物理变化:固体蜡变成液体的蜡油化学变化:颜色变化:白色→褐色→黑色6. 蜡烛燃烧:物理变化:固体蜡变成液体蜡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7.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放进嘴里,一开始没有甜味,说明米饭没有发生变化;咀嚼一段时间,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铁锈是 红棕色的,没有金属光 泽,表面 粗糙,质地 较脆。不导 铁和铁锈
电,不被 磁铁 吸引。
不是同种物
质
铁制品的防锈措施
• 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把铁制品与水、空气进行隔绝。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常见方法:(防锈)
1.保持铁制品干燥和洁净 2.涂油; 3.刷油漆; 4.电镀或烤蓝:镀上其他金属的保护层; 5.制成不锈钢;(改变内部的结构) 6、烧制陶瓷。
实验结论: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无水 有空气
铁生锈伴随了颜色的改变,产生了“铁锈”这种新物 质,是一种缓慢的化学变化。
空气与水交界处的 铁钉生锈最严重。
“铁钉生锈”实验
观察一下这两枚铁钉,他们有什么不同?铁和铁锈是同 一种物质吗?
铁是银白 色的,有金属光泽,表
面 光滑,质地 坚硬 。导电,能
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
复习课件
单元导航
1 2 3 4 5 6 7
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 居住的房子和各种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 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声音、空气、光、火焰、电流等也是物质。世界 是由物质组成的。
1、厨房中的物质。 水是透明并且会流动的液体,它没有味道;
小苏打和白醋发生的反应留下的液体,既不是醋,也不是 小苏打,是一种叫做醋酸钠的新物质。
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可以和白醋产生气体,你能通过实验发现吗?
碳酸钙
实验现象: 鸡蛋壳和贝壳浸泡在白醋中,其表面会出现大量 的气泡。
实验结论: 白醋和鸡蛋壳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气体。 白醋和贝壳也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气体。
3
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3.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2.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1)取少量白糖放在纸上观察,我发现白糖的特点是:白色的晶体颗粒,晶体形状是立方体。
(2)加热过程中白糖的变化: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3)蜡烛燃烧中的变化: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在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加热白糖伴随的变化:物理变化:固体蜡变成液体的蜡油化学变化:颜色变化:白色→褐色→黑色1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6.蜡烛燃烧:物理变化:固体蜡变成液体蜡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7.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放进嘴里,一开始没有甜味,说明米饭没有发生变化;咀嚼一段时间,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XXX。
六年级科学--物质变化与我们-PPT(含课堂作业及答案)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 14、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
❖ A、口腔中含有糖 甜的
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 × × × ×
×
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
B 8、下列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
A、塑料容器 B、铁制容器 C、木质容器 D、玻璃容器
一、填空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整个 世界都是由( 物质 )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 变化),只是有的快,
有的慢 。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 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 ),它们最根 本的区别是( 有没有产生了新的物质 )。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8、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 A、刷油漆
B、抹油
C、放入盐水中。
❖ 9、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
❖ A、黑色
B、紫红色
C、蓝色
❖ 10、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 )的接触,以防生锈。
B 是( )。
A、火药爆炸 B、衣服晒干 C、纸张燃烧 D、粮食酿酒
课堂作业 物质变化与我们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 ABCD)。
A、产生沉淀物
B、颜色变化
C、发光发热
D、生成气体
D 7、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A、CO2是无色透明气体 B、 CO2比空气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选择题 • 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C )。
A、燃放烟花 B、木材燃烧 C、盐溶于水D、燃煤发电
•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 A、将铁熔化后制成锅 B、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
• C、温度计内水银长度发生变化D、光被镜子反射回 去 •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 A、火药爆炸 B、木头燃烧 C、湿衣服晒干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8、烟花爆炸
小 结
• 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 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大 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 巨大的压力。 • 看来,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
知识拓展
物 理 变 化
物质的变化 蜡烛燃烧 淀粉与碘酒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发光发热 颜色变化 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
特点 属于什 (本质) 么变化
铁钉生锈
小苏打与白醋 硫酸铜溶液和铁 钉
产生沉淀、 颜色变化
产 生 新 的 物 质
化 学 变 化
•
我们加工木材,制成桌子、凳 子等家具为我们所用;客人来了, 泡上一杯茶,茶叶中的物质溶解到 热水中;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 制成温度计…… • 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 真大!
B) 4、下列现象中,可以确定为产生化学变化是( • A、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 B、物质开始燃烧 C、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 • 5、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 和( )的接触,以防生锈。 A • A、水 B、空气 C、细菌 • 6、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 ) 含量的增加。 A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 的,物质会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 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 重要的特点是产生新物质。物质发 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 理变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 简单地归纳为以下的图表。
伴随的现象
特点:
形状改变 形态改变
Hale Waihona Puke 物 质 的 变 化物理变化
不产生新物质
大小改变 发光发热 颜色改变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物
化学变化
特点:
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 水结冰,水蒸 发
特点 伴随的主要现 属于什 象 (本质) 么变化
状态改变
形状、大小改变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和豆子
形状改变 无明显变化
没 有 产 生 新 的 物 质
由于汽车尾气和化工厂的废气大量排放到空中, 导致近年来“雾霾”天气逐渐增多,给人们的生活 带诸多的不便。
课堂小结
• 1、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 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 用了物质的变化。 • 2、是否“产生新物质”是区别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标志。 •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 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物质变化与 我们的生活
阅读第二部分的第1—5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例举了哪些例子 说明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分别属什么变化?
• 1、加工木材制成桌子 2、泡一杯热茶 3、温度计的热胀冷缩 4、一杯糖水 5、玉石加工 6、食物进入体内成营养物质 7、水泥生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 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 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物质变化与 我们的生活
一杯糖水
玉石加工
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 理、化学变化。先将石灰石、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 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 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当堂检测题
• 一、判断题 • 1、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2、食物要经过许多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我们身体所
需要的营养物质。( √
)
• 3、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 √
)
)
• 4、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 5、物质变化有快有慢,变化快的就是化学变 化。( × ) • 6、把麦秆直接燃烧掉,可以使垃圾减量,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 × ) • 7、“低碳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 能量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 ) √ • 8、制作柠檬汽水要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 • 9、制作橙汁饮料也要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