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教师培训教育法律法规讲座参考幻灯片

学生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01
02
03
学生的基本权利
包括受教育权、人身权、 财产权等。
学生的基本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 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努 力学习等。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学生 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涵及 重要性。
防止校园欺凌现象的措施
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
包括言语、行为、网络等方面的欺凌行为。
3
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措施 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提供特殊教育资源和支持、 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等。
06
家校合作与共同育人责任担当
家长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负有不 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家长应积极参与家校合作,了解学校 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配合学校做好 孩子的教育工作。
规范教育行为
明确教育领域中各方面的职责、 权利和义务,规范教育行为。
维护教育秩序
保障教育领域的正常秩序,维 护社会稳定。
教育法律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教育法规
最早的教育法规可以追溯到古代, 如中国的《学记》等。
近代教育法规
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各国纷纷 制定教育法规,如法国的《费里 法案》等。
现代教育法规
生。
04
教育教学相关法律法规
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要求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
确保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规范课程教学管理
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管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规定。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身 心健康、道德品质、学业成绩等方面。
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幼) 《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 PPT

第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 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不得使接受义务教 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十五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 不得为未成年 人订立婚约。
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 他们为双方的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 张某和李某的做法 () 。 A. 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监护权 B. 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管教权 C. 不合法,订立婚约应征得双方子女同意 D. 不合法,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县教育局—— 自行实施义务教育 县级人民政府——寄宿制学校, 特殊学校, 专门学校
➢实施时间:1994年1月1日 ➢地位: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 ➢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五章
权利和义务 资格任用 考核
第六章 待遇
第八章 法律责任
专业人员、管理体制
第十三条 【资格认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认定。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第十四条 【资格限制】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 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 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 丧失教师资格。
第十五条 【教师任教】 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
第二十五条 【专门教育】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 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 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小学】 (2016上)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小刚经常无故旷课。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学校应当 ()。 A. 及时与其监护人联系 B. 尊重小刚的选择 C. 及时通报警方 D. 予以开除处理
第十五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 不得为未成年 人订立婚约。
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 他们为双方的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 张某和李某的做法 () 。 A. 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监护权 B. 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管教权 C. 不合法,订立婚约应征得双方子女同意 D. 不合法,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县教育局—— 自行实施义务教育 县级人民政府——寄宿制学校, 特殊学校, 专门学校
➢实施时间:1994年1月1日 ➢地位: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 ➢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五章
权利和义务 资格任用 考核
第六章 待遇
第八章 法律责任
专业人员、管理体制
第十三条 【资格认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认定。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第十四条 【资格限制】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 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 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 丧失教师资格。
第十五条 【教师任教】 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
第二十五条 【专门教育】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 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 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小学】 (2016上)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小刚经常无故旷课。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学校应当 ()。 A. 及时与其监护人联系 B. 尊重小刚的选择 C. 及时通报警方 D. 予以开除处理
教育法律法规ppt课件

综合素质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权利: 1. 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2. 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利 3. 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力 4. 提出申诉和依法起诉的权利
综合素质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课程
,其效力要低于宪法和教育基本法。
综合素质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课程
2.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 特殊法。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较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前者为一般法,后者为特
殊法。一般情况下,在同一领域,法律适用遵循特别法 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综合素质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课程
法规。 由政党和国家机关在制定的指导性的策略、方
政 针和行动准则,仅具有指导性,不具有法律规 策 范性,政策上升为法律后才具有约束性。
模块二 教育法律法规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课程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特征
1.教育法律法规是特殊的社会规范 2.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3.教育法律法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4 .教育法律法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课程
模块二 教育法律法规
The laws of education
综合素质
★ 考纲要求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况;了解
我国主要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
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相关
教师有前款第2和3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招聘考试课件:教育法律法规》

设定教育行政处罚的程序和标准,维护 教育秩序。
维护教育公平
规范学校招生和选拔中的违规行为,维 护教育公平。
教育机构的注册管理法规
注册资质要求
规定教育机构的注册条件和资质 要求。
注册流程和程序
规范教育机构的注册流程和法律 程序。
注册后的管理规定
约束教育机构的管理行为和规范。
新课程改革中的法律法规
1 课程标准制定
《教师招聘考试课件:教 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内容,本课件将详细介绍相关法规和法 律,并探讨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教育法律法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为最高法律文件,明确 了国家教育的基法规范了教育的组织形 式、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发展 方向。
2 课程实施与监管
制定课程标准的方法和程序, 确保教育质量。
规范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监 管,促进教育改革。
3 评价和考核
规定新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保证评价公正。
学生维权相关法规
平等权益保障
维护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益, 防止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学生安全和健康
保护学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个人信息保护法 教育个体差异 学生权益保护
保护个人教育信息的隐私和安全,防止泄露和滥 用。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差异,合理利用个人教育信 息进行教育辅助。
确保学生个人信息不被滥用,保障学生的隐私和 权益。
教育行政处罚法规
1
保护学生权益
2
对教育机构违规行为进行罚款或撤销资
质等处罚,保护学生权益。
3
规范教育行政处罚
学生参与及反馈
规定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相关 事务的权益和途径。
维护教育公平
规范学校招生和选拔中的违规行为,维 护教育公平。
教育机构的注册管理法规
注册资质要求
规定教育机构的注册条件和资质 要求。
注册流程和程序
规范教育机构的注册流程和法律 程序。
注册后的管理规定
约束教育机构的管理行为和规范。
新课程改革中的法律法规
1 课程标准制定
《教师招聘考试课件:教 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内容,本课件将详细介绍相关法规和法 律,并探讨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教育法律法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为最高法律文件,明确 了国家教育的基法规范了教育的组织形 式、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发展 方向。
2 课程实施与监管
制定课程标准的方法和程序, 确保教育质量。
规范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监 管,促进教育改革。
3 评价和考核
规定新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保证评价公正。
学生维权相关法规
平等权益保障
维护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益, 防止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学生安全和健康
保护学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个人信息保护法 教育个体差异 学生权益保护
保护个人教育信息的隐私和安全,防止泄露和滥 用。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差异,合理利用个人教育信 息进行教育辅助。
确保学生个人信息不被滥用,保障学生的隐私和 权益。
教育行政处罚法规
1
保护学生权益
2
对教育机构违规行为进行罚款或撤销资
质等处罚,保护学生权益。
3
规范教育行政处罚
学生参与及反馈
规定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相关 事务的权益和途径。
教师培训教育法律法规讲座ppt参考幻灯片

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法律法规通过规定公民的 教育权利和义务、制定教育政 策和措施等方式,保障每个公 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
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为教育改革提供 法律依据和保障,推动教育事 业不断向前发展。
维护教育秩序与安全
教育法律法规通过规范教育管 理行为、制裁违法行为等方式 ,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和校园 安全。
加强学习,提高法律意识
教师应不断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关注教育改革动态,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应关注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促进学校依法治校
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发挥主人翁精神,促进学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推 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国际经验的借鉴
发达国家在教育法律法规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 完善的法律体系、科学的立法程序、严格的执法制度等,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国际合作的加强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将更加频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和制定教育法律法 规,有利于促进全球教育的共同发展。
教师如何适应教育法律法规的发展
获取报酬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 假期的带薪休假。
民主管理权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 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 学校的民主管理。
进修培训权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的义务
综合素质(小学教师资格证)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ppt课件

教育法具有以下几个本质属性: 第一,教育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制定和认可是国 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法的制定是指由专门的 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规的 活动,是我国法律创制的主要途径;法的认可是指赋予巳有的行为规 范、习俗、习惯等 以法律效力。 第二,教育法是ー种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 行为规则或行为模式。教育法 是调整教育领域不同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行为规范, 通过确立不同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来保证教育 的实施。 第三,教育法是以国家強制力保障 实施的行为规范。这也是法律区別于其他行为规范的重要特点。
一、教育法概述
(三)教育法的体系 所谓教育法的体系,是指不同形式的教育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原则有机結合的、协调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 教育法的体系有如下六个层次: 教育本難。由于雛—的法律效力, 任何教育法规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否则将失去效力。
第二层次是教育基本法。它是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 的教育基本法,即《教育法》。它规定 了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 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是制定其他教育法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法概述
(四)教育法的原则 教育法的原则是教育法律体系中所有法律法规应当维护和遵循的总原则,也是依法 治教、完善教育法制 的基本准则。我国教育法的原则是我国教育法本质的表现,反映了 我国教育制度的根本特征。我国教育 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于我国宪法和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中,其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ー项原则。《宪法》 第十九条规定: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确立不同主体的责任,维护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法》第八条关于“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規定,体现了我 国教育法所应维护 的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的公共性,体现了教育直接使个人受益、 间接使社会受益的功效。 维护教育的公共性,首先要求举办教育要向国家和人民负责,通过立法保证教育投 入,维护教育的发展。 其次,要求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侵犯社会公共利益。《教育 法》第二十五条規定,举办学校或其 他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再次,要求政府及 其教育行政机关在法定授权范围内行政,维护学校的 自主性。最后,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还体现为教育的世俗化。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 宗教相分离”的原 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实施。
一、教育法概述
(三)教育法的体系 所谓教育法的体系,是指不同形式的教育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原则有机結合的、协调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 教育法的体系有如下六个层次: 教育本難。由于雛—的法律效力, 任何教育法规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否则将失去效力。
第二层次是教育基本法。它是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 的教育基本法,即《教育法》。它规定 了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 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是制定其他教育法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法概述
(四)教育法的原则 教育法的原则是教育法律体系中所有法律法规应当维护和遵循的总原则,也是依法 治教、完善教育法制 的基本准则。我国教育法的原则是我国教育法本质的表现,反映了 我国教育制度的根本特征。我国教育 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于我国宪法和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中,其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ー项原则。《宪法》 第十九条规定: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确立不同主体的责任,维护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法》第八条关于“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規定,体现了我 国教育法所应维护 的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的公共性,体现了教育直接使个人受益、 间接使社会受益的功效。 维护教育的公共性,首先要求举办教育要向国家和人民负责,通过立法保证教育投 入,维护教育的发展。 其次,要求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侵犯社会公共利益。《教育 法》第二十五条規定,举办学校或其 他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再次,要求政府及 其教育行政机关在法定授权范围内行政,维护学校的 自主性。最后,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还体现为教育的世俗化。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 宗教相分离”的原 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实施。
教师培训教育法律法规讲座参考幻灯片

教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法律法规
教师应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
规范教学行为
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法律法规, 不违规操作,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
接受监督与评估
教师需接受学校、家长和社会的 监督与评估,确保自身行为合法
合规。
教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实践与思考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教师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 中遵守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 总结词:教育法律法规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
• 详细描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建设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教育法律体系。随着教育 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不断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加强了对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法律保护。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和教育领域,国家制定了更加具体和专业的法律 法规,进一步细化了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国家开始制定涉及在线教育和对外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
教师侵犯学生权益的案例分析
01
02
03
案例一
某小学教师体罚学生,导 致学生身体受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二
某初中教师不当评价学生 ,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案例三
某高中教师私自泄露学生 个人信息,侵犯学生隐私 权。
教师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小学教师违规收受家长 礼品,违反廉洁从教规定 。
案例二
某初中教师私自办班补课 ,牟取不正当利益。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题之教育法律法规共36页PPT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题之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题之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 参加者,包括教育法律关系权利的享受者 和义务的承担者,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 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
– 自然人(个人主体) – 集体主体(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 – 国家
52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 物质财富 • 非物质财富 • 行为
2
友情提醒:安全无处不在
2006年11月8日《重庆晨报》报道,我市某重点 中学规定: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疯打。一天课间,13岁 的小江(化名)和14岁的小明(化名)在教室外走廊 上玩耍打闹。小江正蹲下系鞋带,小明突然骑到小江 的脖子上。第二天晚上,小江喊颈子痛,经家长送医 院诊断,小江被骑导致颈椎错位,颈部功能部分丧失, 属于9级伤残。小江认为,自己是在学校受伤,除了小 江有责任以外,学校未尽到安全保护责任,因此将小 江和学校同时起诉到法院。
•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学实践中 的实际问题。
6
考纲解读
3.学生权利保护
•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 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工作 中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7
1 教育法、法规、政策概述 8
9
10
11
12
法是什么?
法是由国家或者负责公共事物 的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代表统治阶 级意志的,以程序性为特征的,以 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以国家强制力 为保证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体系。
55
教育法律责任
• 是指行为人违法了教育法规的行为所引起 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 果
– 存在违法行为时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 – 教育法律责任的承担着是具有遵守法定义务的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 教育责任与法律制裁紧密相连
56
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 有损害的事实 • 有违法行为 •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22
教育法规的类型
根据教育法规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 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不 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不同,分为实体法 和程序法
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一般法 和特殊法
23
• 根据法律规范中行为模式的性质,分为义 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发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
•
则》(2004年发布)
42
43
地方性教育法规
——《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 (04年施行) ——《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07年施行)
44
45
5.教育规章 • (1)部门教育规章。国家教育部或国务
院各部委制定,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布。 (其效力低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效力。)
38
39
• (1)教育基本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
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000人大会通 过、1995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
40
41
教育行政法规
• ——《残疾人教育条例》(1995年发布)
•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发布)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7
宪法是教育立法的主要依据和最高依据
• 1.规定我国教育的社会性质、目的任务、结构系 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
• 2. 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3.规定了对少数民族、妇女和有残疾公民在教育
方面予以帮助; • 4.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 5.规定了学校的教学用语; • 6.规定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
• 根据法律规范指出的法的后果,可以分为 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
24
25
26
• 《北京市职业教育条例》属于() • A、一般法 • B、根本法 • C、程序法 • D、特殊法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 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是教育法的重要内容,
你认为这件事学校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3
教育法律法规
4
考纲解读
1、教育的法律法规
•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5
考纲解读
2.教师权利和义务
•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 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57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 行政法律责任 • 民事法律责任 • 刑事法律责任
58
教育法律救济
•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当教育行政主体或其他 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 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时,行政相对人可以 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调解等 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偿。教育法律救济是 为矫正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的侵权行为和 相对人受到侵害的情况而建立的解决纠纷、 补救相对人受损权益的制度。法律救济制 度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合法利益的实现和法 定义务的履行。
53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 权利和义务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54
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当你享有教师职业的权利时就必须承担相关义务。 即“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放弃。 有些权利本身也是义务。 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也承担着 对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的义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法律法规
1
教育法律法规离我们有多远—
• 小孩子因上不起学而不上学,可以吗?因不想上学而不上 学,可以吗?
• 教师对犯错的学生可不可以责令公开检查? • 教师可不可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公之于众? • 学校可不可以对学生进行罚款? • 学校和教师有没有权力自主决定放假? • 学生在学校里受伤学校是否必须负责任?
13
14
15
16
•教育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7
18
19
• 以下不属于教育法的特征的是() • A、国家意志性 • B、强制性 • C、规范性 • D、自觉性
20
21
教育法规的定义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 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 管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 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 ——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46
47
48
考题: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
A. 《义务教育法》 B. 《教育法》 C. 《教师法》 D. 《教师资格条例》
49
2 教育法律基础 50
教育法律关系
•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 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 和义务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 参加者,包括教育法律关系权利的享受者 和义务的承担者,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 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
– 自然人(个人主体) – 集体主体(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 – 国家
52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 物质财富 • 非物质财富 • 行为
2
友情提醒:安全无处不在
2006年11月8日《重庆晨报》报道,我市某重点 中学规定: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疯打。一天课间,13岁 的小江(化名)和14岁的小明(化名)在教室外走廊 上玩耍打闹。小江正蹲下系鞋带,小明突然骑到小江 的脖子上。第二天晚上,小江喊颈子痛,经家长送医 院诊断,小江被骑导致颈椎错位,颈部功能部分丧失, 属于9级伤残。小江认为,自己是在学校受伤,除了小 江有责任以外,学校未尽到安全保护责任,因此将小 江和学校同时起诉到法院。
•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学实践中 的实际问题。
6
考纲解读
3.学生权利保护
•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 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工作 中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7
1 教育法、法规、政策概述 8
9
10
11
12
法是什么?
法是由国家或者负责公共事物 的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代表统治阶 级意志的,以程序性为特征的,以 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以国家强制力 为保证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体系。
55
教育法律责任
• 是指行为人违法了教育法规的行为所引起 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 果
– 存在违法行为时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 – 教育法律责任的承担着是具有遵守法定义务的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 教育责任与法律制裁紧密相连
56
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 有损害的事实 • 有违法行为 •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22
教育法规的类型
根据教育法规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 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不 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不同,分为实体法 和程序法
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一般法 和特殊法
23
• 根据法律规范中行为模式的性质,分为义 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发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
•
则》(2004年发布)
42
43
地方性教育法规
——《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 (04年施行) ——《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07年施行)
44
45
5.教育规章 • (1)部门教育规章。国家教育部或国务
院各部委制定,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布。 (其效力低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效力。)
38
39
• (1)教育基本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
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000人大会通 过、1995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
40
41
教育行政法规
• ——《残疾人教育条例》(1995年发布)
•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发布)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7
宪法是教育立法的主要依据和最高依据
• 1.规定我国教育的社会性质、目的任务、结构系 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
• 2. 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3.规定了对少数民族、妇女和有残疾公民在教育
方面予以帮助; • 4.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 5.规定了学校的教学用语; • 6.规定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
• 根据法律规范指出的法的后果,可以分为 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
24
25
26
• 《北京市职业教育条例》属于() • A、一般法 • B、根本法 • C、程序法 • D、特殊法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 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是教育法的重要内容,
你认为这件事学校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3
教育法律法规
4
考纲解读
1、教育的法律法规
•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5
考纲解读
2.教师权利和义务
•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 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57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 行政法律责任 • 民事法律责任 • 刑事法律责任
58
教育法律救济
•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当教育行政主体或其他 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 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时,行政相对人可以 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调解等 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偿。教育法律救济是 为矫正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的侵权行为和 相对人受到侵害的情况而建立的解决纠纷、 补救相对人受损权益的制度。法律救济制 度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合法利益的实现和法 定义务的履行。
53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 权利和义务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54
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当你享有教师职业的权利时就必须承担相关义务。 即“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放弃。 有些权利本身也是义务。 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也承担着 对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的义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法律法规
1
教育法律法规离我们有多远—
• 小孩子因上不起学而不上学,可以吗?因不想上学而不上 学,可以吗?
• 教师对犯错的学生可不可以责令公开检查? • 教师可不可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公之于众? • 学校可不可以对学生进行罚款? • 学校和教师有没有权力自主决定放假? • 学生在学校里受伤学校是否必须负责任?
13
14
15
16
•教育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7
18
19
• 以下不属于教育法的特征的是() • A、国家意志性 • B、强制性 • C、规范性 • D、自觉性
20
21
教育法规的定义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 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 管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 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 ——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46
47
48
考题: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
A. 《义务教育法》 B. 《教育法》 C. 《教师法》 D. 《教师资格条例》
49
2 教育法律基础 50
教育法律关系
•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 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 和义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