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语文

2019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语文
2019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语文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几何图形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1课时认识几何图形

0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2.知道什么是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够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02预习反馈

阅读教材P114~116,完成下列内容.

1.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3.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03名校讲坛

知识点1认识平面图形

例1(教材P115“思考”)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解:答案见图中连线.

【跟踪训练1】(《名校课堂》4.1.1第1课时习题)请写出图中的立体图形的名称.

(1)(2)(3)(4)

(1)圆柱;(2)三棱柱;(3)三棱锥;(4)圆锥.

知识点2认识平面图形

例2(教材P116“思考”) 如图,下列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

例子.

解:第①个图形包含长方形、五角星;

第②个图形包含圆;

第③个图形包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页 1 第

第④个图形包含正方形、三角形;

第⑤个图形包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第⑥个图形包含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举例:)下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第1课时习题【跟踪训练2】(《名校课堂》4.1.1 解:

图中包含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巩固训练04

(A)

.下面几种几何图形中,属于平面图形的是1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正方体;④圆;⑤四棱锥;⑥圆柱..④⑤⑥D.①②⑥ B .①②③CA .①②④

(C) 2.下面的几何体中,属于棱柱的有4个D.个C.3 A .1个B.2个]学§科§网[来源.如图是一座房子的平面图,组成这幅图的几何图形有(C) 3 A.三角形、长方形B.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C.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D.正方形、长方形、梯

4 题图题图第第3杆呈现出了两个几何体的组合,则这两个4.如图所示,电镀螺几何体分别是圆柱体,六棱柱..观察图中的立体图形,分别写

出它们的名称.5

)

)圆柱体长方体,),球,)圆锥正方体,),05课堂小结.知道常见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1 2.生活中很多图案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我们也

有能力设计美观、有意义的图案.展开、折叠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第2课时01教学

目标.能够识别常见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并能够正确的画出它们.1页 2 第2.能够识别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02预习反馈

阅读教材P117~118,思完成列内容.

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包括哪三种?

解: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2.什么是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解:将立体图形的表面适当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03名校讲坛

知识点1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例1(教材P117“探究”)如图是一个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解: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跟踪训练1】(《名校课堂》4.1.1第2课时习题)下列基本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观

察都是相同图形的是(C)

A.圆柱B.三棱柱C.球D.长方体

知识点2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例2(教材P118“探究”)你还记得长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吗?下图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把它们画在一张硬纸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解:第一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第二个图形能围成圆柱(含上、下底面);第三个图形能围成三棱柱(含上、下底面);第四个图形能围成圆锥(含底面);第五个图形能围成四棱柱(或长方体).

【跟踪训练2】(《名校课堂》4.1.1第2课时习题)下列图形中,不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

图的是(C)

A B C D

04巩固训练

1.如图是书桌上放的一本书,则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

页 3 第

A B C D

2.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从左面和正面看得到的图形不相同的几何体是(B)

A B C D

3.下面形状的四张纸板,按图中线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三棱柱的是(C)

A B C D

4.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有一个汉字,其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中,和“值”字相对的字是(A)

A.记

B.观

C.心

D.间

5.请分别指出与图中表面展开图相应的立体图形的名称.

(1)(2)(3)(4)

解:(1)三棱柱.(2)圆柱.(3)四棱锥.(4)圆锥.

05课堂小结

1.知道常见立体图形从三个方向看得到的图形.

2.学会简单几何体(如棱柱、正方体等)的平面展开图,知道按不同的方式展开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

3.学会动手实践,与同学合作.

4.不是所有立体图形都有平面展开图.

4.1.2点、线、面、体

01教学目标

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02预习反馈

阅读教材P119~120,完成下列问题.

1.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体是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3.点没有大小之分,线没有粗细之分.

页 4 第

03名校讲坛

知识点1点、线、面、体

例1(《名校课堂》4.1.2习题)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棱柱,请问:

(1)这个棱柱由几个面围成?各面的交线有几条?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2)这个棱柱的底面和侧面各是什么形状?

(3)该棱柱有几个顶点?

解:(1)这个棱柱由5个面围成,各面的交线有9条,它们是直的.

(2)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侧面是长方形.

(3)有6个顶点.

【跟踪训练1】给出下列结论:

①圆柱由3个面围成,这3个面都是平的;

②圆锥由2个面围成,这2个面中,1个面是平的,1个面是曲的;

③球仅由1个面围成,这个面是曲的;

④长方体由6个面围成,这6个面都是平的.

其中正确的是(B)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知识点2由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立体图形

例2(教材P120练习T2)如图,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下面的立体图形,把有

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

解:答案见图中连线.

【跟踪训练2】下列图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圆柱的是(B)

A.三角形B.长方形C.五边形D.半圆

04巩固训练.笔尖在纸上写字说明点动成线;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个圆面,这说明线动成面;一枚硬币在光滑1的桌面上快速旋转形成一个球,这说明面动成体.4.如图的几何体有2个面,个顶点.4条棱,6.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3 解:球的表面、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其余的面都是平面.4.用第一行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便得到第二行中的某个几何体,

用线连一连.页 5 第

解:如图.

05课堂小结

1.多姿多彩的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点无大小,线有直线和曲线,面有平面和曲面.

3.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4.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4.2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

01教学目标

1.能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能用几何语言描述直线性质.

2.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掌握三者的联系和区别.3.培养学生的基本画图能力.

02预习反馈

阅读教材P125~126,回忆直线、射线、线段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认真总结下列问题,体会直线的公理.

&

不向任何一方延伸线段两个a 线段AB或线段

向一方无限延伸射线a 射线AB或射线一个

向两方无限延伸直线a

直线AB或直线

2.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点拨】(1)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的时候,都要在字母前注明“线段”“射线”“直线”.(2)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直线或线段时,两个字母可以交换位置,表示射线的两个大写字母不能交换位置,必须把端点字母放在前面.

03名校讲坛

例1(教材P126练习T2)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页 6 第

(1)直线EF经过点C;

(2)点A在直线l外;

(3)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

(4)线段AB,CD相交于点B.

如图所示:(1) 解:如图所示:(2)

如图所示:(3)

如图所示:(4)

【跟踪训练】(《名校课堂》4.2第1课时习题)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B)

:Z*xx*https://www.360docs.net/doc/6b7313667.html,]来源[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巩固训练04 1.下列语句:①点a在直线l上;②直线的一半就是射线;③延长直线AB到C;

④射线OA与射线AO是同一条射线.

其中正确的语句有(A)

A.0句B.1句C.2句 D.3句2.如图给出的直线、射线、线段,根据各自的性质,能相交的是(D)

A B C D

3.下列事实可以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来说明的是(B)

A.从王庄到李庄走直线最近

B.在正常情况下,射击时要保证瞄准的一只眼睛在准星和缺口确定的直线上,才能射中目标C.向远方延伸的铁路给我们一条直线的印象

D.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

页 7 第

4.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5.如图,图中共有6条线段,8条射线.]学§科§网[来源 6.平面上有三点A、B、C,①连接其中任意两点,共可得线段3条;②经过任意两点画直线,共可得到直线1条或3条.

7.如图,已知平面上四点A、B、C、D.

(1)画直线AB;

(2)画射线AD;

(3)直线AB、CD相交于点E;

(4)连接AC、BD相交于点F.

解:略

05课堂小结

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2.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3.知道直线的性质.

4.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第2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及线段的性质

01教学目标

1.掌握线段比较的两种方法,会表示线段的和差.

2.理解线段中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理解两点的距离的意义.

3.会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02预习反馈

阅读教材P126~129,完成下列内容.

1.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

2.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3.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03名校讲坛

知识点1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

例1(《名校课堂》4.2第2课时习题)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页 8 第

(1)若AB=10,AC=6,求CD的长;

(2)若AC=30,BD=10,求AB的长.

解:(1)因为点D是线段BC的中点,

1所以CD=BC.

2因为AB=10,AC=6,

所以BC=AB-AC=10-6=4.

1所以CD=BC=2.

2(2)因为点D是线段BC的中点,

所以BC=2BD.

因为BD=10,

所以BC=2×10=20.

因为AB=AC+BC,

所以AB=30+20=50.

【跟踪训练1】如图,在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AB=4 cm,BC=3 cm,如果O 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度.

解:因为AB=4 cm,BC=3 cm,

所以AC=AB+BC=7 cm.

因为点O是线段AC的中点,

1所以OC=AC=3.5 cm.

2所以OB=OC-BC=3.5-3=0.5(cm).

知识点2线段的性质

例2如图,这是A、B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改造计划时,为使A、B两地行程最短,应如何设计线路?在图中画出,并说明你的理由.

解:如图所示,连接AB.

理由: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跟踪训练2】如图,平面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修建一个蓄水池,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出蓄水池P的位置,使它与4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解:连接AC、BD的交点即为P点的位置,如图.

04巩固训练

页 9 第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连接两点的线段就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直线一定最短

C.线段AB就是表示点A到点B的距离

D.线段AB的长度是点A到点B的距离

2.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不符合的式子是(C)

A.AD-CD=AB+BC B.AC-BC=AD-BD

C.AC-BC=AC+BD D.AD-AC=BD-BC

3.为比较两条线段AB与CD的大小,小明将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 在CD的延长线上,则(B)

A.AB<CD B.AB>CD

C.AB=CD D.以上都有可能

4.如图,从A到B有4条路径,最短的路径是③,理由是(D)

A.因为③是直的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间距离的定义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已知线段AB=6,若C为AB的中点,则AC=3.

6.若线段AB=5 cm,BC=2 cm,且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点C可能在AB上,

也可能在AB的延长线上,则AC的长等于3__cm或7__cm.

7.如图,已知线段a和b,且a>b,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b.

解:图略.

8.已知,如图,AB=16 cm,C是AB上一点,且AC=10 cm,D是AC的中点,E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

解:因为D是AC的中点,AC=10 cm,

1所以DC=AC=5 cm.

2又因为AB=16 cm,所以BC=AB-AC=6 cm.

1因为E是BC的中点,所以CE=BC=3 cm.

2所以DE=DC+CE=8 cm.

页 10 第

05课堂小结

度量法????线段的大小比较?叠合法???线段:1ZXXK][来源线段的中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3角

4.3.1角

01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两种定义,识别角的符号.

2.知道角的几种表示方法,并能够正确表示.

3.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及度、分、秒的进位制,能够熟练的进行转换.

02预习反馈

阅读教材P132,知道角的定义、角的表示方法、周角、平角,完成下列内容.

1.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角也可以看作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2.如果一个角的终边旋转到与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继续旋转,当终边旋转到与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角的表示方法:角用“∠”表示,读做“角”.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

(2)用表示角的顶点的字母表示;

(3)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希腊字母(α、β、γ、θ)表示.

(4)度、分、秒是角的基本度量单位:

1°的角等分成60份就是1′的角;

1′的角等分成60份就是1″的角.

11)′,1°=3__600″.((=)°,1′=60″,=1″,1°角度制:=60′1′6060

【点拨】度、分、秒是60进制的.

03名校讲坛

知识点1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例1(《名校课堂》4.3.1习题)如图,∠1,∠2表示的角可分别用大写字母表示为∠ABC,∠BCN;

∠A也可表示为∠BAC,还可以表示为∠MAN.

页 11 第

【跟踪训练1】如图,能用∠1,∠ACB ,∠C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C)

A B C D

知识点2角的度量

例2(教材P134练习T2)(1)35°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

(2)38°15′和38.15°相等吗?如不相等,哪一个大?

解:(1)35°=35×60

=2 100分

=2 100×60

=126 000秒.

(2)38.15°=38.15×60

=2 289分.

38°15′=38×60+15

=2 295分.

所以38°15′>38.15°.

【跟踪训练2】已知∠1=27°18′,∠2=27.18°,∠3=27.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1=∠3 B.∠1=∠2

C.∠1<∠2 D.∠2=∠3

04巩固训练

1.下列关于角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

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②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③在角一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④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A.1 B.2 C.3 D.4

2.若∠A=20°20′,∠B=20.20°,∠C =20.5°,则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D)

A.∠A=∠B B.∠A=∠C

C.∠C=∠B D.∠A,∠B,∠C两两不等

3.如图,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B,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1为∠MCB,∠2为∠AMC. 页 12 第

3题图第

4题图第

,CODCOE,∠AOC,∠AOE,∠写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4.如图,A,O,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EOD. 30分,时钟的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等于135°5.如图是一个时钟的钟面,下午1点.如图:6为顶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以B(1) 为边的角;指出以射线BA(2) 为一边的锐角有几个?分别表示出来.为顶点,DC(3)以DDBC. 、∠、∠ABC为顶点的角有3个,分别是∠ABD解:(1)以BABC. ABD和∠为边的角有以射线BA2个,分别是∠(2)CDE.

1个,是∠D为顶点,DC为一边的锐角有(3)以32条?引出引出1条射线,此图中共有几个角?如果引出.如图,在∠7AOB的内部,从顶点O n条可得到多少个角?条呢?依此规律,引出条

射线,3条射线,图中共有6个角;引出引出O1条射线,图中共有3个角;引出2解:从顶点)2)(n+(n+1 个角.n条射线,可得到图中共有10个角;引出2课堂小结05角的概念???角的表示方法角??角的度量与换算角的比较与运算

3.24.教学目标01

.会用量角器度量角,并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1 .会根据图形判断角的和差倍分.2 角平分线的定义..记住3预习反馈02页 13 第

阅读教材P134~136,完成下列内容.

1.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两种方法分别叫度量法和叠合法.

2.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如:

1如图,若OB是∠AOC的平分线,则∠AOC=2∠AOB=2∠BOC,∠AOB=∠BOC=∠AOC.203名校讲坛

知识点1角的大小比较

例1(教材补充例题)如图,点A,O,B在一条直线上,OD平分∠AOB,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AOB、∠AOD、∠AOE、∠AOC的大小;

(2)找出图中的三个等量关系.

解:(1)因为点A,O,B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AOB是平角.

因为OD平分∠AOB,

1所以∠AOD=∠AOB=90°.

2由图知∠AOC是钝角、∠AOD是直角、∠AOE是锐角,

所以∠AOB>∠AOC>∠AOD>∠AOE.

(2)等量关系有:∠COE=∠EOD+∠COD,

∠AOB=2∠AOD=∠AOE+∠BOE,

∠DOB=∠COD+∠BOC.

【点拨】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1)如果已知角是锐角、直角、周角、平角、钝角,就可以直接由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大小;

(2)可以通过量角器量角度来比较大小;

(3)可以根据各角在同一图中的位置关系比较角的大小.

【跟踪训练1】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则一定存在(A)

A.∠AOB>∠AOC B.∠AOB<∠BOC

C.∠BOC>∠AOC D.∠AOC>∠BOC

知识点2角度的运算

页 14 第

例2计算:

(1)90°-36°12′15″

(2)32°17′53″+42°42′7″

(3)25°12′35″×5;

(4)53°÷6.

解:(1)90°-36°12′15″=53°47′45″.

(2)32°17′53″+42°42′7″=74°59′60″=75°.

(3)25°12′35″×5=125°60′175″=126°2′55″.

(4)53°÷6=8°50′.

【点拨】度、分、秒的运算方法:

(1)在进行角度的加法运算时,先算秒,再算分,最后算度,满60″时,把60″化为1′,满60′时,把60′化为1°;

(2)进行角度的减法时,不够减,借1°化为60′,借1′化为60″;

(3)关于度、分、秒的乘法运算,把度、分、秒分别乘乘数,满60″时,把60″化为1′,满60′时,把60′化为1°;

(4)关于度、分、秒的除法运算,把度的余数化成分或把分的余数化为秒后再进行除法运算.

知识点3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

例3如图,OC是∠AOD的平分线,OE是∠DOB的平分线.

(1)如果∠AOB=130°,那么∠COE是多少度?

(2)在(1)的条件下,如果∠COD=20°,那么∠BOE是多少度?

解:(1)因为OC是∠AOD的平分线,

1所以∠COD=∠AOD.

2因为OE是∠BOD的平分线,

1所以∠DOE=∠BOD.

2111所以∠COD+∠DOE=∠AOD+∠BOD=(∠AOD+∠BOD).222因为∠COD+∠DOE=∠COE,∠AOD+∠BOD=∠AOB,

页 15 第

1所以∠COE=∠AOB.

2因为∠AOB=130?,

所以∠COE=65°.

(2)因为∠COE=65°,∠COD=20°,

所以∠DOE=∠COE-∠COD=45°.

又因为OE平分∠DOB,

所以∠BOE=∠DOE=45°.

【跟踪训练2】

如图所示,∠AOB是平角,∠AOC=30°,∠BOD=60°,OM,ON分别是∠AOC,∠BOD 的平分线,则∠MON等于135°.

04巩固训练

1.射线OC在∠AOB内部,下列四个选项不能判定OC是∠AOB的平分线的是(C)

1A.∠AOB=2∠AOC B.∠AOC=∠AOB

2C.∠AOC+∠BOC=∠AOB D.∠AOC=∠BOC

2.如图,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角:

(1)∠BOD=∠BOC+∠COD=∠AOD-∠AOB;

(2)∠AOB=∠AOC-∠COB=∠AOD-∠BOD;

(3)∠BOC=∠AOC-∠AOB=∠AOD-∠COD-∠AOB.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若OC平分∠AOB,∠AOB=60°,则∠1=30°.

4.已知∠AOB=80°,∠AOC=40°,则∠BOC的度数为120°或40°.

5.计算:

(1)15°37′+42°51′;(2)90°-68°17′50″;

(3)5°26′×3; (4)178°53′÷5.

解:(1)原式=58°28′.(2)原式=21°42′10″.

(3)原式=16°18′.(4)原式=35°46′36″.

6.如图,已知O是直线CD上的点,OA平分∠BOC,∠AOC=35°,求∠BOD的度数.解:因为O是直线CD上的点,OA平分∠BOC,∠AOC=35°,所以∠BOC=2∠AOC=70°.所以∠BOD=180°-∠BOC=110°.

页 16 第

05课堂小结

度量法????角的大小比较?叠合法???角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角的运算??角平分线4.3.3余角和补角

01教学目标

1.了解两个角互余或互补的意义.

2.掌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理解方位角的概念,会用角描述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02预习反馈

阅读教材P137~138,完成下列内容.

1.一般地,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几何语言表示为:如果∠1+∠2=90°,那么∠1与∠2互为余角.2.一般地,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几何语言表示为:如果∠1+∠2=180°,那么∠1与∠2互为补

角.

3.性质: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4.判断题:

(1)90度的角叫余角,180度的角叫补角.(×)

(2)若∠1+∠2+∠3=90°,则∠1,∠2,∠3互为余角.(×)

(3)如果一个角有补角,那么这个角一定是钝角.(×)

(4)互补的两个角不可能相等.(×)

(5)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6)互余的两个角一定都是锐角,两个锐角一定互余.(×)

(7)如果∠A=25°,∠B=75°,那么∠A与∠B互为余角.(×)

(8)如果∠A=x°,∠B=(90-x)°,那么∠A与∠B互余.(√)

03名校讲坛

知识点1余角、补角

例1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D平分∠COA,OE平分∠COB.

(1)∠COB+∠AOC=180°,∠EOD=90°;

页 17 第

(2)图中互余的角有4对,互补的角有5对.

【跟踪训练】

1.若∠1+∠2=180°,∠2+∠3=180°,则∠1=∠3.理由是同角的补角相

等.

2.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是x,

则这个角的补角为180°-x,余角为90°-x,

所以3(90°-x)=180°-x,

整理,得2x=90°,

解得x=45°,

即这个角的度数为45°.

知识点2方位角

例2如图1,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A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

图1图2

画法:以点O为顶点,表示正北方向的射线为角的一边,画40°的角,使它的另一边OB落在东与北之间.射线OB的方向就是北偏东40°(图2),即客轮B所在的方向.

请你在图2上画出表示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

解:略.

【跟踪训练】

3.(《名校课堂》习题)如图,根据点A,B,C,D,E在图中的位置填空.

(1)射线OA表示东北方向;

(2)射线OB表示北偏西30°;

(3)射线OC表示南偏西60°;

(4)射线OD表示正南方向;

(5)射线OE表示南偏东50°.

04巩固训练

1.若∠1=40°,则∠1的余角的度数是(C)

A.20°B.40°C.50°D.60°

页 18 第

2.在灯塔O处观测到轮船A位于北偏西54°的方向,同时轮船B在南偏东15°的方向,那么∠AOB的大小为(C)

A.69°

B.111°

C.141°

D.159°

3.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C)

①互余且相等的两个角是45°;②锐角的补角是钝角;③锐角没有余角,钝角没有补角;④两

个钝角不可能互补.

A.1 B.2 C.3 D.4

4.如图,OD平分∠BOC,OE平分∠AOC.若∠BOC=70°,∠AOC=50°.

(1)求出∠AOB及其补角的度数;

(2)请求出∠DOC和∠AOE的度数,并判断∠DOE与∠AOB是否互补,并说明理由.

解:(1)∠AOB=∠BOC+∠AOC=70°+50°=120°,其补角为180°-∠AOB=180°-120°=60°.

11(2)∠DOC=∠BOC=35°,∠AOE=∠AOC=25°.∠DOE与∠AOB互补.理由:∠DOE=∠DOC22+∠COE=35°+25°=60°,∠DOE+∠AOB=60°+120°=180°,故∠DOE与∠AOB互补.

05课堂小结

1.余角、补角的概念:

(1)和为90°的两个角互为余角;

(2)和为180°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2.余角、补角的性质:

(1)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2)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页 19 第

最新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一、选择题 1.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休中的距离是() A.0 B.1 C. D. 2.要在地球仪上确定深圳市的位置,需要知道的是() A.高度 B.经度 C.纬度 D.经度和纬度 3.如图的几何体中,它的俯视图是() 4.如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A.北 B.京 C.精 D.神 5.(3分)如图,图案⑥是由①②③④⑤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的,这两种基本图形是() 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6.如图的立体图形可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轴旋转而成() 7.如图是一个三棱柱的展开图.若AD=10,CD=2,则AB的长度可以是() A.2 B.3 C.4 D.5 8.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矩形的几何体是() 9.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10.如图,从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11.明明用纸(如图)折成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瓶墨水,与其它空盒子混放在一起,只凭观察,选出墨水在哪个盒子中() 12.以下各图均有彼此连接的六个小正方形纸片组成,其中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1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A.圆柱 B.圆锥 C.三棱柱 D.正方体

14.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左视图与主视图不一样的是() 15.用4个小立方块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一、解答题 16.小强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 注意: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并用阴影表示. 17.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在下面对应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画出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按要求分别拼成的新的多边形.(要求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互不留隙). (1)长方形(非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制定日期:20##-

教学进度表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材内容: 本册内容是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这些,本学期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时整式、分式、图形的运动等。根据课程标准,在学生对数的通性、通法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解方程(组)的基础上再学习整式,使学生逐渐体会代数的思想。通过数到式的学习提高学生抽象表述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在分式这章中,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与运算,而在数学思想上主要学习类比的思想,通过类比分数的有关运算法则,得出分式的运算法则。图形的运动这一章的学习,定位在操作感知、试验几何的阶段,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例、操作试验,理解图形和图形运动的有关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平行、全等等几何概念作好数学知识的准备。 二、教材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意义。 2、通过列代数式,初步掌握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 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 (差)的平方公式及其简单的运用。 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分组分解法、公式法和二次项系 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5、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通过与分数运算法则的类比,掌握分式 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6、展现整数指数幂的扩展过程,理解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的概念,掌握有关整数指数幂的乘(除)、乘方等运算法则。 7、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描述,理解图形平移的意义。 8、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图形的旋转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旋转对称图形,知道 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中心对称的意义。 9、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的翻折过程,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10、在认识图形基本运动的过程中,感知几何变换思想,知道在经过平移、旋 转、翻折等运动过程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想: 1、为全体学生学习数学构建共同基础; 2、提供现实、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背景材料; 3、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 5、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9.1 字母表示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正式用)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教案 七年级上册 2012—2013学年度 教师:蔡弘 哈密市第五中学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备课 一、单元(成章)教材分析: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 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 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2)、有理数的分类: (3)、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概念 (4)、数轴:(5)、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掌握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的哪些方法 (6)、有理数的乘方: 掌握(1)a n(其中n是正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其中a、n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a、n满足什么条件时, a n的值大于0? (7)、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 和取相同的符号, 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④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和为零.(用符号表述: )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③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 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数, 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时, 积为正; ④几个有理数相乘, 若其中有一个为零, 积就为零. (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法则一:两个有理数相除,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除; 法则二: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5)、有理数的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6)、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 再算乘除, 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 则先算括号内, 再算括号外. (7)、运算律:①加法的交换律;②加法的结合律;③乘法的交换律;④乘法的结合律; ⑤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注:除法没有分配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初一上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B. 延长线段AB 和延长线段BA 的含义是相同的 C. 延长直线AB D.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一条直线 2.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与∠AOB 是同一个角 B.B. ∠AOC 也可用∠O 来表示 C. 图中共有三个角:∠AOB, ∠AOC, ∠BOC D. ∠ 与∠BOC 是同一个角 3.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 A. 南偏东60° B.南偏西60° C. 南偏西30° D.南偏东30 ° 4.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5.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 ) 6.一个角的度数为54°11′23〞,则这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35°48′37〞, 125°48 ′37〞 B. 35°48′37〞, 144°11′23〞 C. 36°11′23〞, 125°48′37〞 D. 36°11′23〞, 144°11′23〞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如图,从学校A 到书店B 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得到这个结论的根据是: . β1O C B A (第2题) (第4题) (A ) (B ) (C ) (D ) (第5题) (A ) (B ) (C ) (D ) (第7题)

8.如图,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绕着直线l 旋转360°,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分别是 . 9. 如图,以图中的A ,B ,C ,D ,E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10.如图所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如果∠AOB=128°,那么∠BOC=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如图,若CB=4㎝,DB=7㎝,且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DC 和AB 的长度. 12.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105°,120°,135°的角. 1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FOC=90°,∠1=40°,求∠2与∠3的度数. 14.虚线对折得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请你画出打开后的几何图形. E D C B A D C O B A D C B A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4题) ① ② ③

七年级数学上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五)达标检测:见学案 (六)总结提高: 1.我学会了 2.我还有什么不懂 三、布置作业:见学案 课题4.1.1几何图形(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 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 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形 一、导入课题 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二、挑战知识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117页探究前内容。独立完成“探究” (二)合作交流 1.交流自主学习中的“探究” 2.解答下列各题 ⑴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图中的正方体与圆柱,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请画出来。 ⑵画一画: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列立体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 画。 (1)(2)(3) ⑶如图是由七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这个物体的图是()

A.B.C.D. ⑷如图一个水管接头,下面哪一个是它从左面看的平面图() A B C D ⑸如图是由六块积木搭成,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 请你画出这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第5题图 ⑹指出图中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左面这个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三)展示点评: (四)拓展质疑: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又叫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依观看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右视图。通常将正视图、俯视图与左视图称作一个物体的三视图。 2.讲评“合作交流”中的问题⑴⑶⑸⑹ (五)达标检测:见学案 (六)总结提高: 1.我学会了 2.我还有什么不懂 三、布置作业:121页4题 课题4.1.1几何图形(3) 【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方法。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新课标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课件

课题:正数和负数(1)授课时间: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 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 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 重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 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 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 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 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 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 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 过的数的类型, 归纳出我们已经 学了整数和分 数,然后,举一 些实际生活中共 有相反意义的 量,说明为了表 示相反意义的 量,我们需要引 入负数,这样做 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 生来说,更多地 感到了数学的枯 燥乏味为了既复 习小学里学过的 数,又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创设如下的 问题情境,以尽 量贴近学生的实 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 学生探究的欲 望,学生自己看 书学习是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的重

最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

目录 1.1正数和负数 (3) 1.2.1有理数 (9) 1.2.3 相反数 (21) 第1课时绝对值 (23) 第2课时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27) 1.3.1有理数的加法 (32)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2) 1.3.1有理数的加法 (36) 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36) 1.3.2有理数的减法 (41) 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41) 1.3.2 有理数的减法 (44) 第2课时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44) 1.4.1有理数的乘法 (47) 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47) 1.4.1 有理数的乘法 (50) 第2课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50) 1.4.2 有理数的除法 (53) 第1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53) 1.4.2 有理数的除法 (56) 第4课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56) 1.5.1 乘方 (58) 第1课时乘方 (58) 1.5.1 乘方 (62) 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62) 1.5.2科学记数法 (64) 1.5.3近似数 (67) 2.1整式 (70)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70) 2.1 整式 (72) 第2课时单项式 (72) 2.1 整式 (75) 第3课时多项式 (75) 2.2整式的加减 (78) 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 (78) 2.2 整式的加减 (81) 第2课时去括号 (81) 2.2 整式的加减 (85) 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 (85) 3.1从算式到方程 (87)

3.1.1一元一次方程 (87) 3.1.2 等式的性质 (92)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95) 第1课时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95)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98) 第2课时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98)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101) ——去括号与去分母 (101) 第1课时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101)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104) ——去括号与去分母 (104) 第2课时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104)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07) 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107)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10) 第2课时销售中的盈亏 (110)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13) 第3课时球赛积分表问题 (113)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16) 第4课时电话计费问题 (116)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19) 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19)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21) 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 (121) 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21) 4.1.2 点、线、面、体 (125) 4.2直线、射线、线段 (127) 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 (127) 4.2 直线、射线、线段 (129) 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 (129) 4.3.1角 (132)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137) 4.3.3余角和补角 (139)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汇总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方向教育《几何图形初步》1 一、知识结构框图 二、具体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1、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1/2BM=AB,AB=2AM=2BM. 5、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重点) 2.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重点) 3.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难点) 一、情境导入 今年年初,一股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南方有的地区的温度达到-1℃,北方有的地区甚至达-25℃,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负数,负数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正、负数的认识 【类型一】区分正数和负数 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5,+ 4 3 ,0,-3.14,120,-1.732,- 2 7 中,正数是______________;负数是______________. 解析:区分正数和负数要严格按照正、负数的概念,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在-1,2.5,+ 4 3 ,0,-3.14,120,-1.732,- 2 7 中,负数有-1,-3.14,-1.732,- 2 7 ;正数有2.5,+ 4 3 ,12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答案为2.5,+ 4 3 ,120;-1,-3.14,-1.732,- 2 7 . 方法总结:对于正数和负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要看其本质是正数还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后面会学到+(-3)不是正数,-(-2)不是负数. 【类型二】对数“0”的理解 下列对“0”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②0只表示“什么也没有”;③0可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0℃;④0是正数;⑤0是自然数. A.3 B.4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知识点一: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就是我们在小学学习的除0外的所有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号的数。 说明: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2、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正)号,有时“+”(正)号省 略不写。 【例】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5,+27,0,-3.14,160,-5 31. 知识点二:用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的量的正负性是相对的,且是可以互换的。 【例】如果向北走85米记作+85米,那么向南走70米记作 。 知识规律小结: 1、区分正负数要根据正负数的概念,也可以根据符号区别,如果一个数的符号为“-”,则该数为负数;如果一个数的符号为“+”或没有符号,则该数为正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非正数:负数和零。 4、非负数:正数和零。 拓展:向东走-6米实际上就是向 走 米。 易错:零的意义是什么?(零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不仅仅表示没有,也表示实际意义。如收支0元,表示收入与支出平衡。

正数集 正整数集 非负数集 负分数集 A §1.2 有理数 第一课时 有理数 数轴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说明:1、有时可以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 2、因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3、因为圆周率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数,所以圆周率π不是有理数。 4、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所以在整数和分数中不要忘记都有负数。 5、奇数和偶数也扩展到了负数。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按整数、分数分类: 按正负性分类: 说明:1、正整数和零,即自然数,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称为非正整数。 2、前者是按除法的性质分类,后者是按减法的性质分类。 知识点三:数集的概念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说明:1、数集可以用大括号表示,也可以用圆圈表示。 2、一个数集内不能有两个一样的数。 3、一个数集内有无限多时,要用“…”号。 4、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有理数集;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整数集;所有正数组成的数集叫正数集;所有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自然数集,也叫非负整数集。 【例1】把-31,6,-6.5,0,-127,3 13,-7.210,0.03·1·,-43,-5%填入相应的数集内。 【例2】在有理数中,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数是 , 是负数而不是分数的数是 。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教案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主备人:王竞红 第一节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3.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难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 2.(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有端点。 (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有端点。 (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端点。 3.线段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即直线点;点在直线外,即直线点。 5.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即确定一条直线。 二、教材精读 6.探究:(1)经过一个已知点A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2)经过两个已知点A、B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3 解: 归纳:经过两点有且(“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唯一性”) 实践练习:如图,已知点A、B、C是直线m上的三点,请回答 (1)射线AB与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吗? (2)射线BA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吗? (3)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吗? (4)图中共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解: 三、教材拓展 7.已知平面内有A,B,C,D四点,过其中的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能画几条? 分析:因题中没有说明A,B,C,D四点是否有三点或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应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解: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名师教案

4.1 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 2、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3、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过程与方法】 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 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下面图形: 现实世界充满了多姿多彩的图形. 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图形呢?

2、几何的起源 (1)土地测量 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经常泛滥而需要不断修整土地,重新划定边界,由此测量土地的方法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何学的英文单词geometry就是由geo(土地)和metry(测量)组成的.我国古代对形的研究也与测量关系密切,夏禹治水时期就有规、矩、准、绳等测量工具.约公元前1000年的西周初期,人们已经知道了直角三角形的“勾三,股四、弦五”的事实.大量事实说明,测量活动是几何学形成的直接原因. (2)制作和使用工具及制造器皿以及装饰和服饰 (3) 房屋建筑: 3、几何知识的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扩大和加深对形的认 识,得到了许多关于形的知识和研究形的方法.约公元前300年,古 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广泛收集和研究前人的成果,将已有的关于数和 形的知识作了系统编排,写成了《原本》一书,这是几何发展史上的 一个里程碑. 4、几何知识的传播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 (1)几何图形 下面物体抽象出什么图形? 出示实物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1.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1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举例说明:3、2、0.5、 3 1等是负数。 -3、-2、-0.5、- 3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整理

几何图形初步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简单,都是基础,当看书应该就能理解。 二、知识要点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如: 、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三、经验之谈 本节知识比较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个概念性的认识,很多图形在小学就学习过,我们要巩固其相关求法。其次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时候要小心,多在脑子里形成空间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课题 4.1.1认识几何图形(1) 课型:新课 学时:1学时 主备人: 审阅人: 一.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二预习热身 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三.活动探究 活动1.(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 (1)长方体(2)长方形 (3)正方形 (4)线段点

我们见过的长方形、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活动2. 思考第115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 思考:课本115页图4.1-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活动3. 平面图形的概念 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思考:课本116页图4.1-5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 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新部编本改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育精品资料 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 教学目标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 13 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人教版)

20XX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人教版) 教案 第一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第1时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引入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让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 ℃和零

下℃,买进90张桌与卖出80张桌,汽车向东行0米和向西行120米等想一想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数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具有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具有与它意义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 读作负)号量用算术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 表示(零除外) 活动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同学说出有关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讨论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自己列举正数、负数 总结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前”与“后”、“高于”与【提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 “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 【例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002 g,记作+002 g,那么-003 g表示什么? 【例3】某项科学研究以4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为每天上午10

新人教版七年级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讲课教案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A) B)(C)(D) 2.如图所示,一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用虚线连接,如果将三角形沿虚线向上折叠,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三棱柱(B)三棱锥(C)正方体(D)圆锥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可以延长(B)射线的长度可以是5米 (C)射线可以反向延长(D)射线不可以反向延长 4. 把一条弯曲的河道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航程,其中的道理可以解释为(). (A)线段有两个端点(B)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线段可以比较大小 5. 正多面体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之间存在着一个奇妙的关系,若用F、E、V分别表示正多面体的面数、棱数、顶点数,则有F+V-E=2,现有一个正多面体共有12条棱,6个顶点,则它的面数F等于(). (A)6 (B)8 (C)12 (D)20 6.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OD是∠BOC的平分线,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 的是(). (A)∠COD=1 2∠AOB (B)∠AOD=2 3 ∠AOB (C)∠BOD=1 3 ∠AOD (D)∠BOC=2 3 ∠AOD 7. 如图所示,从O点出发的五条射线,可以组成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是(). (A)10个(B)9个(C)8个(D)4个 第2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大 (B )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小 (C )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 (D )一个钝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 9. 操场上,小明对小亮说:“你在我的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小亮可以对小明说:“你在我的( )方向上”. (A )南偏西30° (B )北偏东30° (C )北偏东60° (D )南偏西60° 10. 已知∠1、∠2互为补角,且∠1>∠2,则∠2的余角是( ). (A )12(∠1+∠2) (B )12∠1 (C )12(∠1-∠2) (D )12 ∠2 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 11. 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______,直角三角板绕其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__________. 12. 如图,已知B 是AC 的中点,C 是BD 的中点,若BC=1.5cm ,则AD=________. 13. 钟面上9点30分时,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 14. 如果79°-2x 与21°+6x 互补,那么x ____________. 15. 北偏西35°与南偏东65°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角为_________度. 16. 若线段AB=a ,C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M 、N 分别是AC 和CB 的中点,则MN=_______. 17. 如图,∠AOB 是直角,已知∠AOC ︰∠COD ︰∠DOB=2︰1︰2,那么∠COB=__________. 18. 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 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 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 表示右面, “程”表示下面.则“祝”、 “你”、 “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 前 你 祝 似 锦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 3、+2、-1、+ 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3 1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