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骨折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避免过早负重
过早负重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甚至 导致骨折移位或二次损伤,应根据医 生建议逐步恢复负重。
定期进行X光或CT检查,观察骨折愈 合情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康复锻炼 计划。
预防并发症
01
02
03
预防血栓形成
在骨折后康复过程中,适 当的活动和锻炼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案例三:张先生的物理治疗成果
总结词:积极配合
详细描述:张先生在骨折后积极配合物理治疗,通过专业的康复锻炼和指导,快速恢复了肢体功能, 并且减少了疼痛和不适感。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锻炼后的反应和恢复情况
密切关注康复锻炼后的身体反应和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 及时向医生咨询。
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逐步加强锻炼的强度和 难度,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04
骨折后康复锻炼的常见误区
过度依赖药物
总结词
药物只是辅助治疗,不能替代康复锻炼。
详细描述
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但无法替代康复锻炼在恢复肌肉力量、关节活 动度和促进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长期过度依赖药物可能导致身体功能退化, 影响康复效果。
重塑信心
通过康复锻炼,患者可以 逐渐恢复自信,积极面对 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02
骨折后康复锻炼的方法
主动锻炼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主动的关节屈伸、 旋转等运动,恢复关节
的正常活动范围。
肌肉力量训练
针对骨折部位附近的肌 肉进行等长、等张收缩 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平衡与协调训练
通过单脚站立、平衡板 等练习,提高平衡感和
超声波治疗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促进炎 症消退和缓解疼痛。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课件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0
拄拐行走
• 1、 将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的方向,保持身体平稳; 2、 两个拐杖顶部尽量压在双侧肋骨上,不要用你的腋 窝直接顶在拐杖上,伸直肘部,用双手支撑体重; 3、 双拐同时向前移动; 4、 向前移动患腿于双拐之间同一平面; 5、 再向前摆动正常腿,放在双拐的前方; 6、 不断地重复,你就可以向前行走了(双拐->患腿>正常腿)。
(5)骨折延期愈合,关节内有骨折片及损伤性关节炎不宜进行功能锻炼 (6)避免引起伤肢疲乏、疼痛,避免冲击动作和任何暴力,所有锻炼尽量在
无痛范围内进行。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3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5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4
2.股四头肌锻炼
• 方法:将下肢平放于床上,伸直膝关节,足跟用力下蹬,足背屈, 反复动作。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5
3.直腿抬高活动
方法:患肢平放于床上,膝关节伸直,抬腿。(抬高角度为45度)。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6
下床方法
四步骤:坐起---两腿下垂坐于床边---扶助行器站起---拄助行器 行走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9
胫腓骨骨折
• 术后7天,进行患肢肌肉锻炼外,可逐渐活动骨折上下关节,但 动作要轻,主要做抬腿练习和膝关节屈伸活动。抬腿练习即病人 仰卧,两腿伸直平放在床上,抬腿时要伸直膝关节抬离床面,足 跟稍离床即可,抬腿时要慢慢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当把腿抬到 适当高度时停3-5s 再放下来,这样反复练习,1次/2h,5-10min/ 次,以不疲劳为度。
骨折的功能锻炼

骨折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骨折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对功能锻炼的要求也不一样,请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正确的进行。
骨折早期:是指伤后2周以内,如病情允许,上肢骨折病人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要锻炼方法为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手指,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是用力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指。
骨折中期:是指伤后3—6周,此时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做关节的活动,幅度和力度一定要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过大、过急的关节活动,将会影响骨折的连接和稳定。
骨折晚期:此期愈合已较坚固,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外固定已解除,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步恢复正常。
这时需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
对于活动功能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针对性的进行锻炼。
例如股骨干骨折后期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股四头肌萎缩,即需要重点练习膝关节活动。
骨折的功能锻炼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包括出院后,也要严格遵医嘱积极进行锻炼。
总的原则为循序渐进,活动范围从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 —。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刺激骨痂形成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活动, 可以刺激骨折部位形成更 多的骨痂,加速骨折的愈 合过程。
防止骨质疏松
术后功能锻炼有助于防止 骨质疏松,保持骨骼的密 度和强度,降低骨折复发 的风险。
预防关节僵硬
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术后功能锻炼可以保持关 节的活动范围,预防关节 僵硬和粘连。
减轻肌肉萎缩
通过锻炼,可以减轻因骨 折导致的肌肉萎缩,提高 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功能锻炼的原则
总结词
功能锻炼的原则是指在骨折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遵 循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详细描述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骨 折愈合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功能锻炼的 原则包括渐进性、全面性、个体化等。渐进性是指锻 炼的强度和时间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全面性是指锻炼应涉及关节的各个方向和肌肉群,促 进肢体功能的全面恢复;个体化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
剧烈活动,同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04
和常见误区
注意事项
循序渐进
保持适度
听从医嘱
功能锻炼应逐步增加强 度和难度,避免一开始 就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
锻炼时应避免过度疲劳, 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
次伤害。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遵 循医生的指导,不可擅
自更改锻炼计划。
持续监控
肌肉力量
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恢复情况, 是否能够完成日常活动所需的 肌肉力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评估患者是否能够独立进行日 常生活活动,如行走、上下楼 梯、坐立等。
关节活动度
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是 否达到正常或预期范围。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ppt课件

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 骨粗隆骨折,股骨髁上骨折, 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距骨 骨折,踝部骨折,跟骨骨折等。
功能锻炼分期
第一阶段(伤 后l一2周): 炎症消退期
目的:促进血液循 环,使肿胀早日消 退,防止肌肉萎缩
和关节粘连。
主要形式:使患处 肌肉作舒缩活动
下肢骨折:股四头 肌收缩动作
踝关节骨折:可作 足趾背屈动作。
第二阶段(伤后3—4周):骨痂形成期
形式:除继续进 行患肢肌肉的舒 缩活动外,可在 医生的指导下, 逐步活动骨折附
近的关节
下肢骨折病人可 进行抬腿和髋关 节伸屈活动,并 可上下肢结合, 进行攀扶站立, 逐步开始轻度负
重活动
下肢股骨骨折者 ,第4周后,可 用双手撑床,作 抬臀,伸屈髋、 膝关节等动作。
股骨颈骨折术后体位
患者平卧,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枕头置于两腿之间, 防止患肢做内收,外旋的动作。
下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
1.踝泵练习(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
方法:平卧于床,足用力做上钩及下踩运动,各保持5秒钟
(足的背伸、跖屈功能的锻炼)。
2.股四头肌锻炼 膝关节的起动肌 膝关节伸直的主要动力
炎不宜进行功能锻炼 (6)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积极性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方法:将下肢平放于床上,伸直膝关节,足 跟用力下蹬,足背屈,反复动作。
3.直腿抬高试验
方法:患肢平放于床上,膝关节伸直,抬腿。 (抬高角度为45度)。
下床方法
四步骤:坐起---两腿下垂坐于床边---扶助 行器站起---拄助行器行走
• 小提示: 术后6个月内禁止盘腿及翘二郎腿,
骨折后功能锻炼分哪几个阶段

科学养生 2019年 第08期95健康管理手外伤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梁志飞(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五医院(西康医院)骨科,四川 雅安 625000)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手部的作用都占有着重大的分量。
如果我们没有手,或者是手部受伤,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非常不方便。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因为某些外力因素,不可避免的手会受伤,那么手受伤之后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手部受伤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锐器伤,还有就是钝器伤。
当有锐利的物品刺入手部导致受伤即为锐器伤。
一般锐器伤要检查刺入的物体,假如刺入的物体有生锈,应该及时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若刺入物体较小,就要查看是否有残留物遗留在皮肤组织当中;若有残留,就应该想办法及时把它挑出来,用作者简介:梁志飞(1978.10-),男,四川雅安,壮族,本科,主治医师。
骨折后功能锻炼分哪几个阶段林启茂(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很多人认为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只要卧床休息,慢慢就会恢复健康的,在恢复期间尽量不要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但是专家告诉我们,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防止骨折术后发生并发症,并且帮助骨折部位尽快恢复功能,患者在术后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1 骨折后功能锻炼分为几个阶段?临床上,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分为早期、中期与晚期三个阶段。
①术后骨折部位反应较明显,骨痂还没有成形,骨折后1到2周内是功能锻炼的早期阶段,主要以锻炼患肢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为目的,上肢肌肉锻炼的方法是,患者需要用力握拳,再将手指充分的向外伸直,下肢肌肉锻炼的方法是用力地收缩四头肌再放松,用力地将踝关节背伸以及屈伸足趾,这样做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通的情况,同时消除肿胀,以防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②骨折2周之后,骨痂已经逐步形成,患处的肿胀反应也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经开始趋于稳定,就要进入骨折后功能锻炼的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开始锻炼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功能,可以适量的加大关节活动。
下肢骨折患者臀部肌肉的锻炼方法

下肢骨折患者臀部肌肉的锻炼方法被动运动被动运动:靠自身以外的力量进行运动,主要依靠他人或健侧肢体带动。
适用于体弱无力,暂不能作主动运动的患者。
在固定部位的远端关节做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腱粘连,但运动要轻柔,以免影响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被动运动的方法(1)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2)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被动活动力量要柔和,不要过力,防止损伤,以病人不痛或轻痛为度。
主动运动关节制动:等长收缩锻炼,即静力性肌肉收缩,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整个肢体的肌肉紧张用力然后放松。
关节可以活动:等张收缩锻炼,即动力性肌肉收缩原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一)第一阶段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使肿胀早日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
主要形式是使患处肌肉作舒缩活动。
上肢骨折:可作握拳、提肩活动,握拳时使整个上肢肌肉用力,而后放松。
下肢骨折:可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使整个下肢肌肉用力后再放松,但不一定使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骨折:可作一些足趾背屈动作。
(二)第二阶段锻炼的形式:逐步活动骨折附近的关节。
上肢骨折:除作握拳外,还可作一些主动性的关节伸屈活动。
整个上肢的伸屈、外展、内收,先由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
下肢骨折:可进行抬腿和髋关节伸屈活动,并可上下肢结合,进行攀扶站立,逐步开始轻度负重活动。
(三)第三阶段这时患处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已有足够的骨痂,一般接近临床愈合。
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面的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的活动都可以进行,活动的次数及范围可扩大。
(四)第四阶段此期病人的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
上肢骨折病人可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工作。
下肢骨折病人可作上下坡、上下楼活动,在拐杖或手杖保护下,作一些负重的活动。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周荣复位,固定,功能锻炼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股骨骨折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
此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骨折中期伤后2周后伤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趋于稳定。
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
伤后5-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和力量,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骨折后期伤后6-8周骨折临近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
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
锻炼时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休息后能够消肿的可以坚持锻炼,如果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则应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待肿胀疼痛消失后再恢复锻炼。
如果疼痛肿胀逐渐加重,经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并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或骨折部位突发的疼痛时,均应警惕发生新的损伤,暂时停止锻炼并及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处理。
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
上肢要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重点在训练负重行走能力。
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外展运动;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内收运动;尺桡骨干骨折不能做前臂旋转活动;痉腓骨干骨折不能做足的内外旋转运动。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 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所有锻炼尽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3.直腿抬高活动
方法:患肢平放于床上,膝关节伸直,抬 腿。(抬高角度为45度)。
下床方法
四步骤:坐起---两腿下垂坐于床边---扶 助行器站起---拄助行器行走
• 小提示: 术后6个月内禁止盘腿及翘二郎腿,
禁止下蹲坐矮板凳(低于小腿高度)。 翻身时往患侧翻或向健侧翻身时两腿 之间加一枕头。
起身站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术后2~3天进行健侧和上肢练习,三点 支撑抬高上身和臀(患者两手支起臀部
并将健肢蹬起);做患肢肌肉收缩,进
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趾 屈伸),收缩与放松的时间均为5秒钟, 每组20-30次,每日8-10组;拔除伤口 引流管后,协助病人在床上坐起,摇起 床头30°~60°,每日2次。
第二阶段(伤后2—4周): 骨痂形成期
注意事项
(1)鼓励患者积极,主动活动,要循序渐进。功能锻炼 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内少到多。
(2)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 (3)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功能为主 (4)功能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
位的被动按摩,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 (5)骨折延期愈合,关节内有骨折片及损伤性关节炎不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下肢骨解剖
髋骨 股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足骨
下肢骨折的分类
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骨折,股骨髁上骨 折,股骨干骨折 ,髌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踝部骨折,跟 骨骨折等。
功能锻炼分期
第一阶段(伤后l一2周):炎症消退期 • 目的:促进血液循环,使肿胀早日消退,
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 • 主要形式:使患处肌肉作舒缩活动
拐杖的调试
1、双手拄拐站直身体,使拐杖 脚旁开你的脚边约12-20cm 左右;
2、调节拐杖到合适长度,一般 拐杖顶部距离腋窝约2-3指宽, 不是把拐杖直接顶到腋窝;
3、拐杖的手柄位置需要调节到 双臂自然下垂时手腕水平
4、当你使用拐杖支撑时,肘关 节可以适当弯曲
拄拐行走
• 1、 将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的方向,保持身体平稳; 2、 两个拐杖顶部尽量压在双侧肋骨上,不要用你的 腋窝直接顶在拐杖上,伸直肘部,用双手支撑体重; 3、 双拐同时向前移动; 4、 向前移动患腿于双拐之间同一平面; 5、 再向前摆动正常腿,放在双拐的前方; 6、 不断地重复,你就可以向前行走了(双拐->患腿-> 正常腿)。
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
• 术后7天 通过早期的锻炼后,伤肢肿胀 减轻或逐渐消失。术后中期是恢复膝关 节功能的最佳时期,上下推移患者伤肢 髌骨,防止髌股关节面粘连,避免髌骨 关节炎的发生。进行伤肢膝关节的主动 伸屈锻炼,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 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停留5~10秒, 每天5~6次,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 下肢骨折病人可作上下坡、上下楼活动, 在拐杖或手杖保护下,作一些负重的活 动
功能锻炼方法
1.踝泵练习(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
方法:平卧于床,足用力做上钩及下踩运动,各 保持5秒钟(足的背伸、跖屈功能的锻炼)
2.股四头肌锻炼
• 方法:将下肢平放于床上,伸直膝关节, 足跟用力下蹬,足背屈,反复动作。
胫腓骨骨折
• 术后7天,进行患肢肌肉锻炼外,可逐渐活动 骨折上下关节,但动作要轻,主要做抬腿练习 和膝关节屈伸活动。抬腿练习即病人仰卧,两 腿伸直平放在床上,抬腿时要伸直膝关节抬离 床面,足跟稍离床即可,抬腿时要慢慢抬起, 然后慢慢放下。当把腿抬到适当高度时停3-5s 再放下来,这样反复练习,1次/2h,510min/次,以不疲劳为度。
踝部骨折
• 术后7天,增加踝屈伸和趾屈伸静力性收 缩练习,每组20-30次,每日8-10组, 患足不着地。
第三阶段(伤后5—7周): 骨痂成熟期
• 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面的关节活 动仍需限制外,其他的活动都可以进行, 活动的次数及范围可扩大。
第四阶段(伤7—10周): 临床愈合期
• 主要形式: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 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
1、 在你准备站立前,请先确定椅子或床是否 稳定牢固; 2、 正常腿支撑在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到椅 子或床的边缘; 3、 在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用患腿一侧的手 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缘; 4、 两手一起支撑用力,同时你的正常腿发力 站起,保持站稳。 注意:在你开始行走之前,请先确保已经站稳, 然后再将拐杖分置身体两侧。
形式: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 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活动骨折 附近的关节
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 骨折、股骨干骨折
• 术后7天继续做患肢肌力训练,增加髋部屈曲 练习,病人仰卧伸腿位,收缩股四头肌,缓缓 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 向前,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不宜 过大(﹤90°)。保持髋部屈曲5秒钟后回到 原位,放松5秒钟,每组20次,每次5-6次。 患者平卧,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枕头置 于两腿之间,防止患肢做内收,外旋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