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刺激法测两点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1.引言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的特点是测定时只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为5-7个,并且它们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恒定刺激法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它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按强弱的顺序呈现刺激,而是以随机的方式呈现。

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然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

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是用最小变化法粗略的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值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0%-95%,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在5%-10%,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呈现的顺序要随机排列。

恒定刺激法既可以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又可以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两点阈便是我们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的感觉绝对阈限之一。

两点阈是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点时,被试刚刚能分出其为两点时的最小距离。

它是肤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也是皮肤空间的绝对阈限。

身体各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分两点阈较低,如大学生手指尖的两点阈为1-3毫米,手心的两点阈则为8-12毫米。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实验目的:通过两点阈测定仪的使用,学会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被试为大学本科女生一名,21岁2.2仪器两点阈测量仪,眼罩。

2.3程序(1)被试坐在桌边,戴上遮眼罩,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平放于桌上。

(2)主试给被试刺激的方法:要使两点阈测量仪的两测试尖垂直的轻轻地同时落在被试的手心上,并且两脚加到皮肤上的压力要相等,时间要保持两秒,两次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要五秒。

两点阈实验报告

两点阈实验报告

四川警察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姓名:倪萌学号:1111001029区队:11级应用心理学一区队合作者:吴华玉张天舒黄小霞敖波郭龙李孟徽孙良伟黄亚楠(一组)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9日日期:2013年11月2日实验名称皮肤觉两点阈测量【摘要】目的:为了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阈的差别以及讨论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方法:将第一小组9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其中对6名同学三男三女用两点阈量规和遮光眼罩进行恒定刺激法的实验操作;结果: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制作了在不同三个域下报告两点频率的分布表以及频率分布的曲线图,并计算出阈限值。

结论:人身上不同部位的皮肤觉两点阈的值是不同的,练习与疲劳效应影响两点阈的大小。

【关键字】:两点阈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1 引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身体的部分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肤觉能够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人们丧失痛觉和冷觉、温觉,就不能够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

人们能够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阈,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两点距离越近,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

而皮肤的不同部位,两点阈也不相同。

感觉阈限又称阈限,包括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前者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后者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的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5~7个)刺激,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是不变的。

找50%的点:一个刺激经常出现在感觉到和不感觉到的中间地带,即它能感觉到的次数仅是其全部长时次数的百分之几。

当是50%时,即阈限位置。

它具有以下优点:(1)刺激数量较少,而且不需调整刺激强度。

所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不容易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

(2)刺激呈现顺序随机,被试不知道,这样就不会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

两点阈实验报告

两点阈实验报告

四川警察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区队:日期:合作者:实验名称皮肤觉两点阈测量[摘要] 目的:(1)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2)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阈的差别(3)讨论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方法:选取每组10人,6名男生4名女生,组内再分为两个小组,每组2名女生3名男生和两点阈量规5个,用恒定刺激法进行实验测量。

结果:结论:关键字:两点阈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1 引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身体的部分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肤觉能够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人们丧失痛觉和冷觉、温觉,就不能够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

人们能够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阈,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两点距离越近,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

而皮肤的不同部位,两点阈也不相同。

感觉阈限又称阈限,包括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前者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后者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的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5~7个)刺激,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它是不变的。

找50%的点:一个刺激经常出现在感觉到和不感觉到的中间地带,即它能感觉到的次数仅是其全部长时次数的百分之几。

当是50%时,即阈限位置。

它具有以下优点:(1)刺激数量较少,而且不需调整刺激强度。

所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不容易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

(2)刺激呈现顺序随机,被试不知道,这样就不会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

但是也同时存在着缺点,当用三种判断确定差别与现实不肯定间距的大小会随着被试的态度而变化,会影响最终结果。

2 方法2.1 被试四川警察学院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10名,其中6名男生,4名女生,每名被试配备一名主试和一名记录员。

2.2 仪器两点阈量规10个,遮光眼罩10个,记录纸数张。

2.3 程序2.3.1 程序1(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手背为一区,前臂分为两区,自手臂至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A、B、C。

高效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高效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实验二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实验背景知识恒定刺法也是由费希纳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采用该方法测定感受性时,一般只使用少数几个刺激,并且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答“有”或“无”或“轻”或“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或“轻”或“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

一、恒定刺激法的特点1.测定时只用少数几个刺激,一般5-7个,并且这些刺激在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2.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为50-200次。

3.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刺激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且被试事先完全不知道刺激呈现的顺序。

如果是测量绝对阈限值,则可以不需要标准值;如果测定差别阈限,则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值,作为比较的参照。

4.运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的结果,必须统计被试对各种刺激变量的反应次数,如大/小、有/无、轻/重等。

5.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或“轻”或“重”等,实验完毕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或“轻”或“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计算方法一般采用直线内插法。

6.恒定刺激法呈现刺激的次数虽然较多,但与最小变化法和平均差误法比较,每次判断需要的时间较短,因此,实验进度较快,相对来说较为省时,而且结果也较为准确,是测量感受性的常用方法之一。

二、恒定刺激法测量感受性应注意的问题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感受性时,一般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用恒定刺激法时进行实验时,一般要通过预备实验选定刺激。

预备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估计出阈限值的范围,并确定刺激系列中最大的刺激强度和最小的刺激强度,以便确定几个刺激的范围和物理量变化单位的大小。

恒定刺激法测量音高的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测量音高的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测量音高的差别阈限实验报告今天咱们聊聊音高差别阈限这个有点高大上的话题,不过别紧张,我会给大家讲得通俗易懂,绝对不枯燥。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能听出来音乐中一个音符的变化,而有些人听着就像耳边风?大家听音高的能力并不一样,像是你听到一个音符变高了,另一位可能觉得没啥变化,甚至可能认为两个音符完全一样。

这种现象背后,原来有个叫“音高差别阈限”的东西在作祟。

啥意思呢?就是你能分辨出两个音符的音高差异的最小值。

简单来说,如果你把两段声音一个调高一点,另一个调低一点,能感觉到差别的那个最小的音高变化,就叫差别阈限。

为了弄清楚这个差别到底有多小,科学家们常常使用恒定刺激法来做实验。

就像在做考试前的练习题一样,设定一个“标准”的声音,然后反复测试,看看被测者能分辨出多少变化,最后得出那个最小的差异。

说白了,这就是恒定刺激法的一个核心理念。

实验的过程其实挺有意思的,科学家会拿出一个标准音符,比如说“中音C”,然后播放一组声音,里面有的和“中音C”一模一样,有的则是稍微高或者低一点点。

被测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听觉判断,哪一个和标准音符最接近。

哇,想想这画面,有点像玩耳朵版的“找不同”游戏,对吧?在这个过程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不同的人耳朵对这些音高的敏感度真的是大不相同。

有的人在一个“滴水不漏”的音高变化下就能察觉到,简直耳朵是个“雷达”,一点点变化都不放过;但也有些人,哎呀,可能要音高变化大一些才能听得出来,甚至完全没察觉到。

所以啊,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测试结果,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了个体的差别阈限是多少。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描述这个差别,比如说音高变化的最小值是一个频率单位,通常是赫兹(Hz)。

你看,这个数字看起来挺吓人的,实际上它代表的只是我们耳朵能分辨出来的最小音高差异而已。

讲到这儿,大家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其实这跟你们每天听歌也有关系。

你可能会发现,有些人唱歌超准,而有些人好像不管怎么调,音高总是和歌曲不合拍。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2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2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摘要:实验采用了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

该实验中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用随机的顺序让两名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恒定刺激法可以测定重量差别阈限;通过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可以使产生的时间误差在平均值中抵消。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变异刺激1 前言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会引起一定的反映。

由于不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作用于不同的个体都会产生不同的的感觉。

因此物理刺激这个概念是不能确切的表示个体的心理感受的。

这就需要引入阈限这个概念。

心理物理法主要用于对阈限的测量。

阈限可以分为绝对阈限和相对(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差别。

在统计学上把差别阈限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50%的实验次数不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最小刺激强度之差。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

它对于测量那些不易随时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比如重量。

(1)本次实验尝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

运用此方法需要两类刺激,即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在本实验中这几个变异刺激为标准刺激上下各三个数据,单位间距5为克;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和标准刺激随机呈现的。

2 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应用心理系本科生两名,21岁,女生。

2.2实验仪器与材料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高5cm直径4cm的圆柱体一套共8个其中100克两个,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2.3实验步骤1.依随机原则排出变异刺激(包括100克的一个)呈现的顺序:然后变异刺激各与标准刺激(100克)配成一对,每对比较10次,为消除顺序误差,10次中有5次先呈现标准刺激,另5次先呈现变异刺激。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1.引言恒定刺激法是指用少数(5—7个)刺激,并且它们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都固定不变。

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地几个刺激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这些刺激强度最大的应有90—95%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强度最小的应有5—10%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选好刺激后,要安排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表,各刺激呈现次数应相等,刺激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这种顺序可以根据随驾数字表来排,也可以用抽签的办法来排序。

两点阈是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皮肤两点阈的人体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身体个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位两点阈较低,如指尖的两点阈1—3mm,手心两点阈则为8—12mm。

此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两点阈测定仪的使用,学会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

2.方法2.1被试被试验的被试为本科二年级学生,女,21岁。

2.2仪器两点阈限测量仪2.3程序(1)被试坐在桌边,戴上眼罩,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平放在桌上。

(2)主试给被试刺激的方法:要使两点阈限测试仪的两测试尖垂直地、轻轻地同时地落在被试的手心上,并且加到皮肤上的压力相等,时间保持2秒,两次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为5秒。

(3)做预备试验,确定刺激范围。

选取被试掌心为测试区域。

(4)确定刺激范围: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定两点阈。

递增、递减系列各测试10次,找出被试既不是100%地判断为两点,也不是100%地判断为一点的刺激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选出间隔相等的5到7个刺激:最大的刺激约为90%次判断为两点,最小的刺激约为10%次被判断为两点。

(5)按照随机原则排出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每个刺激各20次。

(6)处理实验数据。

3.结果表1 用恒定刺激法两点阈的实验记录刺激/mm 6 7 8 9 10 11 报告“两点”次数 4 5 12 13 18 18 报告“两点”百分数20%25%60%65%90%90%(1)根据直线内插法运用公式计算。

恒定刺激法测量肤觉两点域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测量肤觉两点域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实验报告XX1XX XX(XXXXX,611137)摘要: 本次实验通过运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被试的两点阈,来获得被试的两点辨别阈。

有实验结果得出被试的两点阈小于6mm。

关键词:两点阈恒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1 前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身体的部位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肤觉能够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人们丧失痛觉和冷觉、温觉,就不能够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

人们能够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辨别阈限。

而皮肤的不同部位,两点阈不相同。

两点阈是指能两个刺激点同时作用于皮肤时,皮肤能感觉到两个刺激点的最小距离,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

用恒定刺激发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心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它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一般为5~7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对每个刺激觉察到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恒定刺激法最符合阈限“50%觉察概率”的操作定义。

实验中最大刺激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被被试感觉到的强度(被感觉的的可能性是95%);最小刺激则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到的强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小于5%)。

2 实验方法2.1 被试:一名2009级应用心理学1班的女生。

无知觉障碍。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EPT506两点阈测量器、记录纸。

2.3 实验程序:选取最大两点刺激量为10mm,选取最小两点刺激量为6mm。

以1mm为间隔确定中间的5个两点刺激;个刺激的两点距离分别为6mm、7mm、8mm、9mm、10mm。

选取被试的手背部位进行实验。

每个刺激分别呈现50次,顺序随机。

每个刺激呈现后要求被试口头报告感觉到的是“一点”还是“两点”,并由记录人员记录结果。

3 实验结果表1-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刺激(mm) 6 7 8 9 10报告“两点”次数33 31 31 34 31报告“一点”百分比66% 62% 62% 68% 62% 用直线内插法计算被试两点阈限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
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使用两点阈测试仪,选用一名被试,分别对12mm到17mm这六个距离进行了测试,每组测试十次,每次随机选取刺激位置(胳膊或者手背),本实验运用恒定刺激法对两点阈进行了简单的测定,得出该被试的两点阈限。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感觉阈限绝对阈限
一.引言
1. 恒定刺激法(或称固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mulus)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本实验既是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先要选取少数刺激,一般为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然后将选定的刺激以预先随机的次序呈现给被试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200次。

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值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0%。

选定的刺激最小值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10%。

2.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两点阈来学习恒定刺激法测绝对阈限。

二.方法
1.被试:黑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名男生 20岁
2.仪器:两点阈测定仪
3.实验过程:
(1)预备实验:选取固定呈现的五个刺激,首先选取最强和最弱的刺激:给被试几个刺激,每个部位的每个刺激呈现40次,要求被试报告“两点”还是“一点”,记录结果,找到不低于90%感觉到“两点”和不高于10%感觉到“两点”的两个刺激,为最强和最弱的刺激。

然后在最强和最弱的刺激中间等距取4个刺激,最后这6个刺激为固定刺激。

(2)随机次序:
用抓阄的方式选取5个不同刺激的呈现顺序,同样用抓阄的方法选出每次扎的位置和点数(用A1,A2,B1,B2分别表示手背一点,手背两点,手臂一点,手臂两点),
注意每次做完要更换一次顺序。

(3)开始实验:
将5个距离刺激随机排列出呈现次序,然后依次测定这6个刺激,每次测试前随机排列扎的位置和点数,然后按照排列顺序用测定仪依次实验,在表格上记录被试说出是“一点”或者“两点’的对错。

这样结束一个距离的测定后,按照同样的方法测下一距离,直至全部测完。

注意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是,要给予被试一定的时间休息。

全实验过程被试必须蒙住双眼,主试之间不得有语言交流。

测试完毕后,计算出每组中报告“两点”正确的百分数。

三.结果
根据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将其进行整理计算,得出了手臂和手背的各刺激报告“两点”正确的百分数,绘制出下表:
表1 手臂各刺激报告“两点”的正确率
表2 被试手臂的测验区域S-P图
根据直线内插法公式计算手臂两点阈:
X1=14 Y1=0.45 X2=16 Y2=0.60 Y=0.50
X=X1+(X2-X1)(Y-Y1)/(Y2-Y1)
=14+(16-14)(0.5-0.45)/(0.6-0.45)
=14.667mm
因此,该被试手臂的两点阈值为14.667mm.
X1=14 Y1=0.425 X2=15 Y2=0.625 Y=0.5
X=X1+(X2-X1)(Y-Y1)/(Y2-Y1)
=14+(15-14)(0.5-0.425)/(0.625-0.425)
=14.375mm
因此,该被试手背的两点阈值为14.375mm
四.讨论与分析
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要从预备实验中根据最强刺激(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0%)和最弱的刺激(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10%)选取固定刺激,这样就保证了刺激的有效性,保证效度。

选取的固定刺激呈现次序是随机的(可按抓阄的方法确定),而且在试验中加入了“一点”刺激这样的侦察实验来保证实验的信度。

2.实验的误差来源和解决方案:
(1)主试之间的默契程度:主试之间不能用语言交流,只能通过手势卡片进行实验交流,如果其中主试之间默契度不够,可能会影响实验的进度,甚至导致实验数据的记录错误或者影响被试的判断。

(2)被试的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被试多次接受刺激,尽管视觉受限,但是多次实验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从而增加实验误差;同时,被试还存在疲劳效应,皮肤麻木等因素将增加实验误差,因而在实验中,每做完一组实验,要让被试休息十分钟再进行下一组刺激呈现,这样就显著减小了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带来的误差。

(3)实验结果受到被试的性别、心理状态、主试给定刺激时的强度等影响。

3.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得到数据之后,可采用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等进行绝对阈限计算可得出较为精确的两点阈值。

本实验报告中采用的是直线内插法。

直线内插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但是它不够精确,参与计算的是与0.5邻近的两个比例,其余比例则未使用,平均Z分数法计算两点阈可避免直线内插法的缺点。

五.结论
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选取6个恒定刺激,运用两点阈测定仪,测定了皮肤的绝对
感觉阈限,得出了两点阈值。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的详细过程,同时也熟练了用直线内插法求两点阈,达到了本实验目的。

六.参考文献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