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针灸方

肩周炎针灸方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附:1.奇穴(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3.肩周炎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 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6、对侧找阳陵泉下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7、5个穴位,治肩周炎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指迷>>茯苓丸:肩周炎之神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

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650203云南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机厂医院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6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组36例,TDP照射治疗组32例。
针刺取穴肩髃、肩贞、肩髎、阿是穴。
阿是穴行合谷刺;肩髃、肩髎、肩贞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同时配合TDP照射。
TDP照射治疗组采用TDP照射肩部30分钟。
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之间的疗效差异。
结果: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组治愈率为86.11%,TDP照射治疗组治愈率为40.63%。
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TDP照射治疗。
关键词肩周炎针刺治疗TDP照射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肩关节活动所致,临床以长期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笔者2008年起在临床中采用针刺(阿是穴行合谷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8例患者,男29例,女39例;年龄40~70岁;疗程2天~2年;发病部位:左肩30例,右肩35例,双肩3例;病因:风寒者30例,无明显诱因者34例,外伤者4例。
将符合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TDP 照射治疗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40~70岁,平均病程5.4个月,60岁以上12例;TDP照射治疗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43~69岁,平均病程5.6个月,60岁以上10例。
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有风寒湿邪侵袭史或外伤史;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肉萎缩;X线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在平时,有很多人迫于生活方面的压力,因而需要更加努力的去工作以及劳动,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的,但是长期的过于的劳累也带来很多的问题的,其中很多人就出现了肩周炎的情况,导致手臂的活动出现不适的情况,很多人选择通过针灸治疗的,那么究竟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取法】正坐俯伏位,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取穴。
天宗【标准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取法】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当上、中1/3交点,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
皮厚,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
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
静脉的分支。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及其深面的冈下肌。
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七星台:穴位名称:肩贞 [经穴]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
【主治】:①肩臂疼痛。
②瘰疬,耳鸣。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名称:臑俞 [经穴]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散寒祛风。
【主治】:①肩臂疼痛。
②瘰疬。
undefined【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类别】: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交会穴穴位名称:天宗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作用】:舒筋活络,行气宽胸。
【主治】:①肩胛疼痛。
②气喘。
③乳痈。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名称:秉风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作用】:舒筋活络【主治】:肩胛疼痛,上肢痠麻。
平衡针灸(教学):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

平衡针灸(教学):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肩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多由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所致。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肢节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肉、关节等软组织受风、寒、湿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血瘀所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之为“肩凝症”。
肩凝症取穴肩痛穴定位必须准确肩痛穴是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穴,属经外奇穴之一,又称“中平穴”,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髁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
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取穴针刺方法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
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针刺手法以及针感手感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
快速针刺手法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
针感要求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有效率统计突出即时效应,针刺当时见效率达90%;提出针刺神经支或神经干产生的针感效应假说采用单穴疗法;⑤针刺经验穴—肩痛穴,临床治疗380例,有效率94.1%。
肩痛穴治疗组疗效与传统取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无副作用。
本法安全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肩周炎特效治疗知识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1 治疗肩痛的经验用穴对于肩痛,个人喜欢使用对侧外踝直下的赤白肉际处,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
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
5寸),针1-2寸。
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
据本人观察,效果优于肩痛穴和条山穴,请爱友们试一试。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手段]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2:TDP烤患处3:推拿治疗4:中药外敷: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
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5:锻炼(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
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另一端绳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
(2)耸肩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
每日2次(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50例治疗方法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28号、3寸毫针在痛点进针,沿三角肌肌纤维方向针刺,约刺入2.5寸左右,然后令患者重复使其出现疼痛的抬臂动作,反复这一动作不少于50次。
当该痛点消失,新的痛点出现时,以同一方法进行治疗。
针刺肩周部分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是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尿酸过高并沉积于
关节 、 软组 织 、 骼 、 骨 肾脏 等 处 所 致 的 疾 病 。 属 中医 学 “ 证 ” 痹 范
瘤及严重 的骨质疏松。 随机分为两组 。 治疗组 6 O例 , 男性 2 0例 , 女性 4 0例 ; 年龄 4 2~6 9岁 , 平均 ( 19± . ) 。 5 . 6 1岁 对照组 3 0例 , 男性 l , 2例 女性 1 8例 ; 年龄 4 7 岁 , O一 2 平均 (16±6 8 岁。 5. . ) 两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 著性 ( P>0 0 )具有可 比性 。 .5 , 1 2 治疗方法 . 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 ,另选肩髑 、肩髂 、 肩贞和肩前部阿是穴 四穴位垂直进针达骨膜 , 留针 3 mn 不行 0 i, 针。 治疗 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 , 另选肱二头肌长 、 短头, 肱三头肌 长头 、 外侧 头 , 、 小 大圆肌 , 冈上 、 冈下肌起 止点 , 每处 1 , 针 垂直
3 讨 论
1 1 一般 资料 .
所有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 病史最短 1月 , 最长
1 5个月。 年 诊断标准…:1肩痛 , () 逐步加重 , 夜间 、 天阴加重 , 影 响睡眠 , 局部怕冷 ;2 上举 <10 , () 4 。外展 <8 。后伸 <3 。内 5, 0, 旋、 外旋均 <4 。或有扛肩现象 ;3 日常生活动作受 限;4 肩 0, () ()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0 0 8年 l 第 1 2月 7卷 第 1 2期 J T M. e. 0 8 V 11 , o 1 E C D e 2 0 , o. 7 N .2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作者:张智龙陈天鑫王运祥朱瑜琪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22年第12期[摘要]穴位注射疗法是常用中医适宜技术之一,凭借其“简、便、效、廉”的特点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众多学者围绕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进行了广泛研究。
本文在CNKI、WanFang、CBM、VIP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11—2021年发表的关于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相关文献。
对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概况、穴位选择规律及用药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发现穴位注射疗法在减轻疼痛和改善肩功能方面效果显著,且具有治疗费用低、安全性高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穴位注射常与中医推拿、针刺、中药、针刀等疗法联用以治疗肩周炎,众多研究也表明穴位注射可与其他疗法产生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但目前研究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制、穴位选择及药物使用类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穴位注射;肩周炎;肩痹;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22)12-0037-04肩周炎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僵硬以及肩关节周围相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导致生活无法自理[1-2]。
该病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70岁为主,50岁左右最為频发,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3]。
肩周炎又被称为“肩凝症”“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中医学将肩周炎归属于“肩痹”“痹症”范畴[4-5]。
穴位注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液体制剂注射到相关腧穴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注射时“针”的针刺作用和药物作用可对机体产生双重刺激,在穴效和药效的作用下达到调节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效果[6-7]。
穴位注射疗法在骨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已是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治法之一,现将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肩周炎治疗汇总

肩周炎1、肩周炎特效穴位:在足四五趾缝间可以找到一压之特痛点,该点是治肩部疾病的特效点.左肩痛压右足,右肩痛压左足,每次按十分钟.再按手对应部位,第二掌骨全息肩穴,耳肩穴,一次按摩即可止痛,可以自按。
2、毫针刺天宗穴治疗肩周炎在左侧天宗穴处,持针斜向上刺入1寸左右,寻找针感,待患者有明显酸胀感后,应用提插和捻转手法,使酸胀感扩散至肩胛部,患者并觉局部有温热感,留针30分钟。
针刺完毕后,配合肩周炎被动运动手法,缓缓加大肩部关节的活动度,治疗一次后患者就感觉肩部症状有明显缓解,治疗6次后基本痊愈。
3、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针灸治疗肩周炎总原则是辨证治疗与循经治疗相结合,但是一些特效穴位也不容忽视。
下面是我总结的、经过临床验证的肩周炎的特效穴位,希望看过这个帖子者遇到此类病人时选择使用。
这些穴位即使单组使用也有立竿见影之效,也可以配合按摩、拔罐等。
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4、肩周炎的特效治疗汇总1.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92年,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赶上朋友的大姨子来访.她当时提到自己患肩周炎多年.西医治疗不见成效.我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针灸疗法?她非常好奇,表示愿意试一试.我让她抬高右臂看看.她只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我当即取出一支六寸长的毫针,在她患侧腿上的条山穴刺进去.由于针感强烈,病人大叫一声.我让她再抬臂试试,她一下就抬到头顶部位.在场的一片惊呼:神了!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从古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功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样在治疗上就构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过药物.针灸下取以治疗上部病证,上取以治疗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3.肩周炎奇效穴肩周炎病程较长虽可自愈但患者痛苦难当.我治疗此病单取一穴我给命名为肩周炎穴<自创>.此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以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现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虽不为我所创,但用之临床,其效确如创制者所言甚佳,我并在“百度”中搜索相关内容尚未发现有此报道.辽宁王艳春以临床摸索发现的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前无记述,后有先赞奖.美国有《屯间报》.香港之《明报》均有报道,曾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个人体会: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近期连续治疗六位肩胛部疼痛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整理出来,请同道老师评议. 一位患者疼痛四个多月,吃药,针刺,贴膏,拔罐不见好转,一位患者疼痛两年多,诸法皆治未能奏效,四位急性发作第二天治疗,其中一位到医院拍片诊断为颈椎增生,经医院医生在颈部推按治疗,疼痛加剧,导致颈不能活动.我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简取了一些取穴少适用性强的方法贴出来,希望能对各位有帮助!有的方法我亲自试用过,确实有很神奇之处!比如在对侧下找阳陵泉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5、针灸肩周炎1.针刺中平穴中平穴位于外膝眼下5寸,胫骨前脊向外一横指,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制定的肩周炎的疗效标准。
疗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 范围恢复正常。
效
评
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 善明显。
价
标
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
准
围部分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Company Logo
1.取穴少,痛苦小 2.见效快,疗效高 3.操作简便,易于普及 4.安全无副作用 5.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的特点
(一)、肩痛穴之一中平穴 (见下图)
Company Logo
定 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 解 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 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 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 麻胀感为宜。
Company Logo
四、适应症
1.符合西医肩周炎诊断标准。 2.年龄在40-69岁。
Company Logo
五、诊断标准
➢ 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 2.疼痛:本病发病较慢,少数病员可能有急性发作,病程 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疼痛一般以夜间为重,以致病员不 能卧于患侧。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活动时加重,有时向肘 部放散。
(四)、中医手法理筋。
Company Logo
(五)、功能锻炼 以自动性操练为主,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患者背靠墙而立,屈肘90。握拳,拳心向上,上臂逐渐外 展,尽可能使手接近或碰到墙壁。
2、患侧手指通过头后摸取耳朵。 3、面墙而立,用两手手指作爬墙运动,在每次爬行的最高点
做记号,可以知道各次操练的成绩就能加强操练信心。 4、患侧翻手从背后摸取对侧的肩胛骨。 5、患侧肢体作顺时针方向划圈数次,再作逆时针方向划圈数
2、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 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 ,或神志昏迷,扑到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 欲绝。
Company Logo
3、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 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 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入人中、素髎、内 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 不省人事,呼吸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 措施。
3、快速进针 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 4、快速手法 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
秒钟内。 5、针感要求 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
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治疗时间及 疗程发病2周以内者,每日针1次,14次为1疗程;发病24周者,每日针1次,21次为1疗程;发病4周以上者,每 日针1次,28次为一疗程。
Company Logo
十、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该技术无副作用。晕针是针灸常见的副作用,针刺“肩 痛穴”,只需3秒,时间极短,发生晕针的概率很小。出现 晕针的原因、处理及预防如下: 1、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 、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 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
Company Logo
十三、其它治疗方法
(一)、中药治疗:
处方一:黄芪15克, 桂枝9克, 杭芍12克, 续断12克, 独活 9克 丹参15克,白术9克 ,伸筋草18克 ,怀牛膝9克 ,防风9 克 ,甘草9克, 大枣10个 用法:水煎温服,每日一付,服后微出汗。此方适用于寒 痹型。
处方二:桂技9克 白芍6克 当归9克 黄芪9克 炮参12克 白术9克陈皮6克 制半夏6克 生姜3片 防风9克 甘草9克 用法:水煎温服,每日一付。此方适用于湿痹型。
Company Logo
针刺手法: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 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快速出针, 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病情较重、病情较长的 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
功 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 调节胃肠,内分泌。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Hale Waihona Puke 在祖国医学中,本病称为“漏肩风”或“肩痹”。发 病年龄多在40-60岁。在我国北方农村,由于气 候寒冷,近年来肩周炎病率逐年上升,主要症状 为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如不施行有效 的治疗,可致肩关节完全粘连,造成关节活动功 能丧失。但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还不平衡,贫困 地区农民难以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患肩周炎后 多不去医院系统治疗,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对辽宁农村数目庞大的肩周炎患者,如何找到一 种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可操作性强,宜于推广 的治疗技术,是目前防治肩周炎工作领域中一个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歌 诀: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片腓侧。 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 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
Company Logo
(二)、肩痛穴之二中渚穴 (见下图)
Company Logo
定 位: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四、五掌 骨指关节后方凹陷处。 主 治:《医宗金鉴》谓:“四肢麻木,战振,肘臂连肩 红肿疼痛,手背痈毒。” 针刺手法:采用28号2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或斜刺,进针 约0.5-1寸。 取穴原则:患侧取穴。
Company Logo
二、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体力劳 动者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女与男之比为 3:1。
Company Logo
三、病因病机
(一)外伤、劳损:损伤后,软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 、增厚等炎性改变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久之则可发生肩 关节软组织粘连形成,甚至肌腱钙化,导致肩关节活动功 能严重障碍。
2、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疼痛部位局限在肩前 肱骨结节间沟处,少数患者可触及条索状物。肩 关节内试验及抗阻力试验阳性。
3、肩峰下滑囊炎:疼痛部位在肩外侧深部,并 向三角肌止点放射。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为主 。
4、颈肩综合症:由颈椎病引起的肩周疼痛。
Company Logo
八、疗法技术特色
Company Logo
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 为本病主要病理是属慢性退行性变化,因此与肩 部的一些健鞘、肌健、滑囊的无菌性炎症以及局 部受风寒、反复劳损等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 多因过度疲劳或体虚汗出当风,睡眠时露肩受风 寒侵袭,久居潮湿寒冷环境中,或揍理空疏,卫 阳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流走脉络致气 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肩部挛急疼痛、活动障碍。 在病之后期,甚可出现患肢肌肉萎缩和肩关节严 重粘连等病理改变。
Company Logo
九、技术关键环节
1、定位准确 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的连线 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 。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 1寸的原则取穴。
2、交叉取穴 中平穴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 ,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六、禁忌症
合并有心血管、肝、肾 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 性疾病、精神病患者禁 用本技术治疗。如心脏 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等。
Company Logo
七、鉴别诊断
1、冈上肌肌腱炎:疼痛多在肩外侧冈上肌肌腱 止点处,局部压痛,且可触及肌腱增粗、变硬等 。肩外展出现典型的疼痛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 据。
(二)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气血不 足,血脉周流运行迟涩,不能濡养筋骨,筋骨失其所养, 血虚生痛,日久,营卫失调,筋脉拘急而不用。
(三)、外感风寒湿邪:本病的发生与风寒湿三邪的侵袭有 关。其中湿邪长期滞留于关节,是导致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的主要原因。因湿性重浊粘滞,是气血运行迟涩,易使肩 部诸筋粘连。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久居湿地,风雨露宿或 贪凉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受寒 则凝,使筋脉失养,脉络拘急而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 肉关节,则关节屈伸不用。
十二、临床研究结论
(一)找出了治疗肩周炎肩部软组织损伤的专穴 ――“肩痛穴”。
(二)突出即时效应,针刺当时见效率达90%。 (三)提出针刺神经支或神经干产生的针感效应假
说。 (四)采用单穴配穴疗法。 (五)针刺经验穴――肩痛穴,临床治疗380例,有
效率94.1%,经统计学处理,肩痛穴治疗组疗效 好于传统取穴对照组(P<0.01),同时还具有良 好的即时镇痛效果,为揭示针刺原理、效应过程 提供客观依据。 (六)无副作用。
➢ 3.活动受限:肩部活动逐步受限,包括主动活动与被动活 动,严重患者,穿衣、梳头、洗脸等活动均出现障碍。日 久,肩部活动几乎完全丧失,而成“冻结状”。
➢ 4.肌肉萎缩:初期在形态上无任何变化。病程较久者,由 于疼痛、废用,肩部肌肉普遍萎缩。
➢ 5.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次。 以上方法每次操练5-10分钟,每天操练二、三次。操
练时有些疼痛是难免的,应嘱患者坚持。
Company Logo
附注:《针灸甲乙经》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蠕皆 痛肩似拔
如果肩关节疼痛,不能举臂的,应当选取天容、秉风穴进行调治。 如果肩背疼痛,臂不能上举,并发热而恶寒的,应当选取肩井穴进行针刺治疗。 如是肩部肿胀而不能回头的,应当选取气舍穴进行治疗。 如果肩背疼痛,肩中积有瘀血,不能活动的,应当选取巨骨穴进行针刺治疗。 如是肩中发热,伴有手指和臂部疼痛的,应当选取肩髃穴进行针刺治疗。 如是肩部沉重,不能抬举,臂部疼痛的,应当选取肩究穴进行针刺治疗。 如是肩部沉重,肘、臂疼痛不能抬举的,应当选取天宗穴进行调治。 如是肩胛内疼痛,并兼有肩胛内寒凉到肘部的,应当选取肩外俞进行针刺治疗。 如是肩胛部周围麻痹疼痛的,应当选取曲垣穴进行针刺治疗。 如是肩部疼痛,不能抬举,并牵引缺盆也痛的,应当选取云门穴进行针刺治疗。 如果肩痛如折,痛如拔,手不能上下活动,应当选取养老穴进行针刺治疗。 如果肘部疼痛,应当选取尺泽穴进行调治。 如果臂部抽搐牵引到口以及中寒后眼下肿胀,肩痛牵引缺盆的,应当选取商阳穴进 行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