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管理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管理医学PPT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红细胞生 成减少。可能与药物、化学物 质、辐射等因素有关。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 血代偿能力。可能与遗传、免
疫、感染等因素有关。
贫血的症状和体征
01
02
03
04
疲乏无力
由于身体缺氧,患者容易感到 疲乏无力,活动耐力下降。
头晕头痛
贫血导致脑部缺氧,引发头晕 头痛的症状。
02
血液透析通常每周进行2-3次,每 次4-6小时,通过血液透析机进行 。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发生率
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约有 60%-90%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贫血。
贫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肾性贫血、营养不良、铁缺乏、促红细 胞生成素(EPO)缺乏等因素所致。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原因
03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管理 策略
药物治疗
铁剂补充
01
对于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医生会开具铁剂进行治疗,如口服铁
剂或静脉注射铁剂。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
02
EPO能够刺激红细胞生成,对于肾性贫血患者,医生会开具
EPO进行治疗。
其他药物
03
根据贫血的原因,医生还可能会开具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如雄
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成分,负责 携带氧气。贫血时红细胞数量减少, 导致身体缺氧。
红细胞质量
红细胞的质量也影响其携带氧气的 能力。某些疾病或状况会导致红细 胞质量下降,影响氧气输送。
贫血的分类
缺铁性贫血
由于铁元素缺乏,导致红细胞 生成不足。常见于饮食中铁摄
入不足、慢性失血等情况。
巨幼细胞性贫血
[课件]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PPT
![[课件]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a30f557fd5360cba1adb22.png)
EPO治疗的副作用
• 加重高血压 • 惊厥 • 血管通路的栓塞
铁剂的补充原因 1.失血 2.功源自性失铁 3.炎症 4食物中铁的吸收障碍
使用标准:血清铁蛋白<100mg/ml 转铁蛋白饱和度<20%
口服补铁
• 不良反应:便秘、纳差、胀气或腹泻 • 口服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 酸亚铁或多糖铁复合物 • 服药方法:空腹服药胃肠道症状明显,宜 餐后1小时给药
治疗方法
• EPO治疗(补充铁剂、叶酸)
• 输血
治疗目的
• • • • • • 提高长期存活率 减少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自我感觉 左心室肥厚消退 改善认知功能 纠正出血倾向
EPO治疗方法
• 治疗目标:HGB保持110-120g/L • 治疗方案: 起始阶段:150-200u/kg▪w iH 复查时间:1个月 达标后减量至原剂量75%,继续维持 不达标加量到原剂量130% 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
静脉补铁
• 常规剂量:100-200mg/w,连续用8次。 • 使用方法:首次使用慢滴15min,注意观察 过敏反应。使用过程宜慢,宜在透析结束 前1个小时开始使用。
静脉输血
缺点:存在高钾、感染传染性疾病、输血反 应等风险。
想一想
除了执行治疗外,我们在 护理上可以做些什么?
贫血病人的护理
• 减少患者慢性失血的机会 • 健康指导,特别是饮食指导 • 指导患者配合治疗
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
发病机制
• 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远期并发症之一。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不足是终末 期肾病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 • 其他因素:红细胞寿命缩短、 出血、缺铁、感染、骨髓纤 维化。
临床表现
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课件

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针对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如低血 压、肌肉痉挛等,应采取相应的
预防和处理措施。
低血压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 的血压变化,及时发现低血压症状 并采取相应措施。
肌肉痉挛
对于肌肉痉挛的患者,可采取适当 的按摩、热敷等措施缓解症状,同 时注意补充钙和镁等矿物质。
心理护理与患者教育
•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知识,提高认知度。
心理护理与患者教育
01
患者教育
02
பைடு நூலகம்
03
04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营养 摄入。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休 息,增强体质。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血液透析 和贫血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
管理能力。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贫血性心脏病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避免过度透析
过度透析可能导致营养物质流失,加重贫血症状,因此应根据患者 情况适度调整。
维持水盐平衡
在透析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水盐平衡,避免因水潴留或低血压等 因素影响血红蛋白水平。
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高铁饮食
患者应多食用富含铁元素 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 脏等。
叶酸与维生素补充
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 B12等有助于促进血红蛋 白的合成。
预防和控制贫血性心脏病的关键在于 及时纠正贫血,控制血压和改善心肌 缺血。
监测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 容,以便及时发现贫血并进行干预。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因 素,因此应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护理干预发布时间:2021-10-19T05:38:47.07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6期作者:唐媛王静[导读]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护理干预。
唐媛王静通讯作者西安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陕西西安 710021【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护理干预。
方法将MH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分析2组护理价值。
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血浆白蛋白(AId)、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MH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改善其贫血程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综合护理;常规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的关键手段,该技术能够有效稳定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完全代替肾脏的各类功能,且尚未逆转肾功能下降,同时伴有骨痛、水肿、贫血、皮肤瘙痒等症状,其中以贫血最为常见。
研究发现,可随着病情逐渐进展,贫血状况可持续性加重,且随着血液丢失及胃肠道失血等因素,可导致机体处于铁负平衡状态[1]。
因此在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的同时,配合人性化、精细化、科学化护理干预,与临床治疗相辅相成显得十分关键,进而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营养状况。
鉴于此,本文选取MH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进行分析,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MH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男女比例分别为:15:15、16:14例;年龄分别为:40—74岁、39—75岁,平均值分别为:(58.26±2.23)岁、(57.26±2.14)岁;透析时间分别为1—4年、1—3年,平均值分别为(2.01±0.14)年、(2.02±0.13)年;两组基础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

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
✓ 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显著增 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生存。
✓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贫血的病因多样,包括:①内源 性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②铁缺乏;③微炎 症状态;④尿毒症毒素;⑤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⑥透析不充分;⑦血液透析失血;⑧合并其他 疾病引起的贫血。
监测频率
⑴血常规 ①血液透析未合并贫血者,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 ②血液透析合并贫血者,至少每月检测1次。 ③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诱导治疗阶段,至少每月检测1次;维持治 疗阶段患者,每1~3个月检测1次。 ④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贫血症状和体征,应及时检测。
监测频率
⑵网织红细胞计数 ①合并贫血的患者,必要时检测网织红细胞计数。 ②接受ESAs和/或铁剂治疗的患者,在诱导治疗阶段,应与血常规同时检测 ,以评估、预测治疗效果。
✓ 罗沙司他 ✓ 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HIF-PHI有效治疗透析前CKD患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
析患者的肾性贫血,并且可减少临床上静脉铁剂的使用。源自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⒈HIF-PHI剂量选择与调整 ✓ 目前HIF-PHI的三期临床研究结果较少。 ✓ 透析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适宜初始治疗剂量、维持治疗阶段HIF-
铁剂的应用
⒊使用铁剂的注意事项 ⑴使用静脉铁剂会出现过敏样症状,因此首次使用静脉铁剂时,必须按照产品说 明书的要求操作,输注铁剂后的60min应严密监测,并且需配备心肺复苏设备( 包括药物),以及人员培训以评估和处理铁剂的不良反应。 ⑵急性活动性感染时避免输注静脉铁剂。 ⑶静脉铁剂治疗期间应监测铁状态,避免出现铁过载。
血液透析病人贫血原因分析及防治

血液透析病人贫血原因分析及防治血液透析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衰竭的替代性治疗方法,它通过过滤和清洁血液来代替肾脏失去的功能。
然而,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贫血的情况。
本文将分析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方法。
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功能不全和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
肾脏在正常情况下会产生一种名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简称EPO)的激素,它能促进骨髓产生红细胞。
然而,肾脏功能不全会导致EPO生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寿命,导致贫血。
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原因之一、慢性疾病患者在长期生病期间,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进而导致贫血。
此外,慢性疾病本身也可能影响红细胞生成和寿命。
预防和治疗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方法主要包括补充EPO和改善营养状况。
补充EPO可以通过注射外源性EPO来实现。
建议在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开始注射EPO,以提高红细胞的生成和减少贫血的程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EPO使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使用EPO的剂量应在一个安全范围内。
改善营养状况也是预防和治疗贫血的关键。
血液透析病人常伴有食欲不振、味觉改变和容纳量限制等问题,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因此,建议血液透析病人在治疗期间加强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此外,补充铁和其他必需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很重要,以确保红细胞的正常生成和功能。
除了补充EPO和改善营养状况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贫血。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和铁代谢指标,可以及早发现贫血的存在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血液透析病人还可以尝试减少出血和减轻慢性疾病的症状,以降低贫血的风险。
总之,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原因主要是肾脏功能不全和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
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方法包括补充EPO、改善营养状况和监测血液指标。
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降低贫血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

目录
• 血液透析与贫血概述 • 护理措施 • 特殊情况处理 • 患者及家属教育
01
血液透析与贫血概述
血液透析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半透 膜使血液中的溶质和水分进行物质交 换,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多余水 分,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作用
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 药物或毒物中毒等病症,帮助患者恢 复正常的肾功能。
与医护人员的沟通
指导家属如何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和 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与疏导
建议家属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日常饮食指导
01
指导患者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包括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控制水分摄入等。
运动与休息指导
02
建议适当的运动方式和频率,以及何时需要休息和避免过度疲
劳。
病情监测与记录
03
教导患者如何监测病情,如记录体重、血压等,以及如何及时
向医护人员反馈异常情况。
家属支持与教育
家属在护理中的作用
强调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供情感支持和 日常照顾。
控制水分摄入
血液透析患者需严格控制 水分摄入,以减轻心脏负 担,避免水肿。
药物治疗护理
遵医嘱用药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 医生开具的药物,不得擅 自更改剂量或停药。
观察药物副作用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 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 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 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变化和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需要注意哪些问
题?
【答】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除了输血治疗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最为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人白蛋白或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物过敏者禁止使用,血液透析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慎用。
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只能采用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两种方式。
皮下注射的药效动力学表现优于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较为安全,可以延长有效药物浓度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节省治疗费用,但皮下注射要尽量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上肢、腹壁、大腿等部位轮换注射,避免局部硬结发生。
而对于透析患者,静脉给药可以减轻痛苦,例如:透析后皮下注射会导致血肿。
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时先从小剂量开始,状况得以改善后改为维持量,长期维持治疗。
促红细胞生成素要求存放于2〜8。
C 的环境中,防止高温或低温致药物失效、变质。
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血液透析,保证充足的营养,合理补充铁剂和维生素,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纠正贫血。
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易发生:
(1)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血液变黏稠,透析时对溶质清除减少,可导致血钾、血磷、尿素氮水平升高,需要遵医嘱调节用药。
(2)头痛一般随着贫血的纠正而出现,并与用药剂量过大和血红蛋白水平上升过快有关。
(3)可造成血压升高,需要患者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如若异常请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4)随着血小板功能的改善和血液黏稠度增高,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治疗靶目标 (1)血红蛋白≥110(大于33%),维持在110-120(33-36%)区间。但不推荐>130以上;对血液透析患者,应在
透析前采取标本检测浓度。 (2)依据患者年龄、透析方式、透析时间、治疗时间长短、生理需求以及是否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等状况进行
药物剂量的调整。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01
铁剂治疗贫血 02
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其他制剂 03
目录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1治疗时机: (1)血红蛋白<100 的非透析成人患者,个体化应用。 (2)成人透析患者血红蛋白<100 时,开始治疗。 (3)血红蛋白>100 的部分肾性贫血患者可以个体化使用治疗。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红细胞发育过程 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
肾脏功能
贫血是及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贫血发生率随肾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肾性贫血发生率
:慢性肾脏病
分期
林攀,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36(5):562-565.
透析患者贫血发生率
10.3%
贫血 不贫血
89.7% 江北区人民医院透析中心总人数58人,贫血52人,不贫血6人
新生成的红细胞 骨髓
红细胞衰老
静脉铁 M, . . 2003;38(1):61-88.
网状内皮系统()
3、铁剂的用法和疗程推荐
补铁的1个疗程剂量通常为10001 两种常规给药方法
每次100~200,每周2~3次静脉 给药,2周完成1个疗程2
每次500,每周1次静脉给药 3
1个疗程完成后,仍≤500μ和仍≤30%时,可以再重 复治疗1个疗程1
<10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水平越低,死亡风险越高 不同水平的生存曲线图
S, . J . 2006;17(10):2878-2885.
天数
诱发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
铝中毒
促红细胞生 成素生产减少
铁缺乏(营养不良)
炎症
铁调素 水平升高
CKD 患者贫血
维生素B12 和叶酸缺乏
继发性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4.用药途径: (1)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静脉或皮下注射方式给药。 (2)非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皮下注射途径给药。
低反应性
抵抗的常见的原因
✓
铁缺乏
✓
感染/炎症状态
✓
慢性失血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蛋白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恶性肿瘤
✓
营养不良
功能性缺铁
1. , . 2001;21(2):190-203. 2. S. J . 2006;73(3):289-97.
网状内皮巨噬细胞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透析管路残留失血等原因,
每年丢失3-5g铁1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造成绝 对性缺铁2
1.机体铁状态评估及监测频率
铁监测频率 治疗的患者 未治疗的3-5期非透析患者 未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管理
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01
铁剂治疗贫血 02
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其他制剂 03
目录
一、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贫血的诊断标准:按照按照推荐, - 年龄≥15岁,男性血红蛋白<130 , - 成年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20 - 成年妊娠女性<110
在诊断肾性贫血时,需酌情考虑居住地海拔高度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800和(或)≧50%,应停止静脉补铁3个月,随后复查铁指标决定静脉补铁是否恢复。当≦800和≦50%时 ,可考虑恢复静脉补铁,但每周剂量需减少1/3∽1/2。
1.中国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共识专家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4;30(9):712-716. 2.三生蔗糖铁说明书.
肾性贫血的常见治疗方案
铁剂治疗 (静脉、口服)
(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
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01
铁剂治疗贫血 02
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其他制剂 03
目录
二、铁剂治疗贫血
血液透析患者多种因素易导致铁缺乏 转铁蛋白向骨髓运输铁 的能力下降
铁摄入不足 肠道铁吸收减少
转铁蛋白
网状内皮巨噬细胞 抑制铁的释放,造成
✓
溶血
✓
透析不充分
✓
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
✓
脾功能亢进
✓
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
✓
(如α和β海洋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
✓
维生素缺乏
✓
(如叶酸或12缺乏)
三、其他制剂
叶酸及维生素B12:对于能充分进食的血液透析患者,无必要常规补充。 抗氧化剂:氧化应激反应及低反应性相关,在血液透析前口服维生素E,或透析结束时注射还原型谷胱
开始治疗 调整剂量 存在出血 静脉铁剂治疗后监测疗效 导致铁状态改变的情况炎症性感染
1次/3个月 >1次/3个月
2.铁剂治疗指征
中国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共识专家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4;30(9):712-716.
,. .
. , 2012, 2: 288-316.
静脉铁可被迅速动员和释放入网状内皮系统,立即为骨髓红细胞生成所用 循环中的红细胞
尿毒症毒 素抑制骨髓
失血
感染
红细胞 寿命缩短
评估贫血的频率 凡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医学指标提示贫血时应及时测量血红蛋白。
肾性贫血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4 2012
贫血的检测
实验室指标 血常规:浓度-评价贫血的程度
指数(和)-评价贫血的类型 网织红细胞-评价红细胞生成活性 铁:血清/浆铁蛋白()-评价铁储存 血清/浆转铁蛋白饱和度()- 反应功能性铁 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评价营养状态 血浆/血清评价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