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47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47号舟山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舟山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洋强国战略,创新海岛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高质量发展。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舟山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8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4.5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980.94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901.9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4263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主动接沪联甬,深度参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推动区域统筹、陆海联动、双向开放,共同打造大循环战略支点、双循环战略枢纽。

突出舟山群岛渔业优势,加强海洋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三场一通道”的保护和修复,建设现代化多功能海洋牧场。

筑牢海洋生态屏障,稳定海岛生态空间骨架,贯通陆海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浙江省舟山市城市规划

浙江省舟山市城市规划

城区级中心
在定海城区、普陀城区、 白泉城区各布局城区中 心,承担区域及城区范 围内的综合服务职能。
居住区级中心
居住区级中心以居住区 为单元,按照相关规范 要求配套服务设施。工 业邻里按照1.5公里服 务半径布局,提供公共 住房和基本配套服务
03
城市功能布局
(融约公(工 业建位发(业集镇( 国 镇 积 ( 技 为 规 2发 产区 ( 陀 教(勾位商万公中国(仓城2方造(32里合基设为展基散建业4856业际术现展提文7人 约 8模 9山平、山为务人里心(公滨1223万)万)))))) ) 个 )带 历 海 地。粮 代 临 供 化。地用功设园开口 为 约 、方舟 。 , 舟 里 海休、与,人人白 定 干老 舟 普片的 史 洋 ,展油 海 港 配 旅。地能用区发规朱45公临 定 普闲山 临 甬 山 。 地甬金城,,.万泉海览塘山陀5区综 文 制 重茅集 洋 先 套 游城 面 。 地区2模 家里城 海 陀平旅群 城 东 ) 定 区东 融 镇城城个人城 工 水山 海山。合 化 造 点散 新 进 服 胜片镇 积 城 面和约 尖。城 城 城方岛 、 、 海 海 。游、 中 建镇镇片,区 业 产粮 洋-服 村 业 发区、 兴 制 务 地功人 约 镇 积展32重朱区 区 区公城新 小 长 洋 老小 心 设建建区城万 个: 园 加油 产务 镇 。 展加 产 造 。 和重能口 为 人 约茅点家: : :里区 干 峙 科 城区干 。 用设设。镇人 片功 区 工集 业定中 。 水点工 业 业 滨规 口 为82建尖包 包 包。。行 重 及 学 疏城 地5用用功平建, 区个能 : 区散 集心 定 产、 基 和 海为位个模 规4设旅含 括 括政 点 临 城 解城镇 面地地能方 平设城 。片定 包 :区 聚。 海 品经交 地 海 旅为片约 模综游临 定 沈镇、 建 城 的 人人 积面面定公 方用镇 功区位 括 定: 区历城 工 加区济易。洋游约5合区城 海 家人文设西核口口约积积位里公万地建能。为 马 位功:镇业工中城高区技史。2保:、老门化商部心,口规为约约为。里人万面设定功北岙为能包人园、术心镇新。文功税包长城、规、务建区重模3为为海马。,人积用位能部和远定括口区交。人技城开化能9区括峙、鲁教金设。点模约平1洋岙城,约8地为定产定洋位经规重易发城口术镇名定5平,普、盐家约育融中改4方产定镇城为面佛位平城海渔为济模点、7方、 人峙口、规东模港约、4城万北人4,个城片镇区建。设功用能地定面位积 约为为全7国平著方名公渔里港。、普国陀际山休重闲点旅保游护服风务景 名基胜地资。源城,镇突人出口佛规教模文约化24。万朱人家,尖城重镇 点建打设造用滨地海面休积闲约旅为游2。3平方公里。沈家 门突出渔港特色。

关于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修订问题研究

关于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修订问题研究

上海港和宁波一 舟山港是主枢纽港和核心港 口的关系 ,更多地体现在航运 中心内部的分工协作方面 。 上海港应充分发挥现代金融 、 航运服务等方 面的优势 , 开展高端航运金融服务 , 借助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 共享平 台, 促进形成便捷高效 的长三角区域及长江干线港 口、 航运信息交换系统 , 在航运中心中发挥核心和
头、 穿 山 中宅煤 码 头 等 主要 公 用码 头 建 设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宁波 港 集 团跻 身 国 内一 流 港 口企 业 。宁波 港 域 的 先 发优 势 明
显, 码头及临港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 未来 除穿山 、 梅山和象山外 , 拓展空间有限 , 其资源环境 的约束将主要表 现为港 口功能的调整 , 岸线资源的整合 , 码头公共服务水平及资源效益的提升 。
关于宁波一舟山港总体规划修订问题研究
郭 波 黄福珠 臧韶辉
( 舟 山市港航 管理 局 , 浙江 舟山 3 1 6 0 0 0 )
[ 摘 要] 《 宁波一舟 山港 总体规 划》 修订工作业 已启动 。 结合笔者 多年 的港航工作实践 , 对 宁波一 舟 山港总体规划 修订 过
程中需集 中解决的几大 问题 , 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 关键 词] 宁波一舟 山港 ; 规划修订 ; 建议 [ 中图分类号】 F 2 0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3 1 8 ( 2 0 1 3 ) 0 4 — 0 0 2 7 一 o 4
部 门提供 参 考依 据 。


宁波一 舟 山港 与上海 国际航运 中心 的关 系
宁波一舟山港作为上海 国际航运中心南翼配套港 口群的核心港 口, 其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基地和集 装箱干线港定位 , 有助于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的整体功能 , 进一步提高对 国家战略物资供应安全的保障

浅谈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港口岸线集约节约利用

浅谈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港口岸线集约节约利用

96浅谈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港口岸线集约节约利用◎ 屠立峰 王军 童彦博 宁波市港航管理中心摘 要:以“绿色理念—绿色规划—绿色方案”为主线,立足港口岸线资源条件和建港条件,从落实国家战略、促进重大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等角度,基于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水运发展现状谋划研究港口岸线开发利用。

本文在对宁波港域沿海港口岸线及码头利用情况专项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港口岸线集约节约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港口;岸线资源;绿色发展;集约节约利用1.引言宁波舟山港作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国内、国际物流的重要节点[1],为我国沿海、长江三角洲、长江沿线地区的大宗能源、原材料中转运输和集装箱干线运输发挥了重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严控围填海管控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宁波舟山港发展面临土地、水域和岸线等资源约束越来越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港口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如何高效地利用港口岸线资源,越来越成为我国港口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港口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是实现港口绿色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在对宁波港域沿海港口岸线及码头利用情况专项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港口岸线集约节约建议和措施。

2.调查基本情况根据岸线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岸线分为港口岸线、渔业岸线、工业岸线、旅游岸线、军事岸线和自然岸线六种类型。

本次专项调查,重点针对港口岸线以及附着其上的非公益性码头泊位。

从港口岸线看,全市规划港口岸线161.9公里,已利用96公里,其中规划深水岸线54.2公里,已利用45.7公里[2]。

从码头泊位看,共有非公益性沿海生产用码头泊位273个,泊位长51.2公里,码头经营企业145家,直接关联的宁波企业60家。

按等级分类,其中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36个、1-10万吨级82个、万吨级以下155个;按权属分类,其中货主码头83个,公共码头190个(以宁波舟山港集团所属及控参股为主);按功能分类,集装箱泊位33个,油品、液体化工等其他货类泊位240个。

宁波港规划

宁波港规划
北仑港20万吨矿石中转码头
北仑港区规划特点
充分利用其良好的水深条件和天然的掩 护屏障。
北面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在北仑港 区建码头无须修建防浪堤,投资省、效 益高。
深水岸线后方陆域宽阔,对发展港口堆 存、仓储和滨海工业极为有利。
坚持多元化发展形式,各种功能码头一 应俱全。是目前宁波港规模最大的港区。
镇海港区实景
铁矿装卸作业
镇海港区实景
煤炭装卸作业
镇海港区实景
煤炭堆场作业
镇海港区实景
液体化工码头靠泊作业
镇海港区规划特点
镇海港区属于典型的河口港,处于甬江与东海 的交汇处,泊位沿甬江北岸而布,港区由外向 内分别由石化码头,集装箱码头和煤码头构成, 拥有泊位19个,并有萧甬铁路支线与港区相连, 便于进行海铁联运。
4-大榭港区
大榭港区主要从事原油中转作业,现 有码头四处,分别是:
大榭港区规划图
大榭港区实景
大榭岛跨海大桥夜景
大榭港区实景
40万吨级油轮原油装卸作业
大榭港区实景
码头前沿布置图
大榭港区实景
实华原油码头装卸作业
大榭港区实景
大榭客运站投入运营
大榭港区规划特点
发挥海岛优势,优越的水深条件,远 离居民区的特点,大力发展原油中转 码头。
宁波老港区
宁波老港区地处宁波老市区。 主要承担客运及浙东沿海地区物资中转
运输任务,年货物吞吐能力约150万吨。 宁波港开通宁波至上海、金山、芦潮、
普陀山、岱山、定海等客运航线。
镇海港区
镇海港区位于甬江入海口北岸,距宁波老港区21 公里,距北仑港区17公里。现已建成20个泊位, 其中万吨级泊位8个,主要装卸煤炭、集装箱、液 体化工、散件杂货,年接卸煤炭能力400万吨。航 道可通航2万吨级以下船舶。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 用泊位是目前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化工泊位,可 以靠泊装卸大型散装化工船。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加大海域整治和修复力度,提高海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海洋经济 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加强海域使用监管
建立健全海域使用监管体系,防止非法用海行为,维护海域使用 秩序。
资金保障
加大政府投入
01
政府应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重大项目、科技
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02
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海洋经济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 划
汇报人: 2023-11-03
目录
• 引言 •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总体规划 •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发展领域 •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保障措施 •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 相关数据与案例分析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地理位置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拥 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悠久的海
加强政策支持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 ,推动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科 技创新的进步。
加快推进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重 大项目建设,提升浙江海洋经济 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
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加强与 国际海洋组织、科研机构的合作 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
06
领域,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资金来源。
加强资金监管
03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海洋经济发展资金使用的规范、
透明和效益。
05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未来发展计划
1 2 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依托浙江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拓 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 洋科技创新能力。

宁波-舟山港综合集疏运网络规划研究

宁波-舟山港综合集疏运网络规划研究

宁波-舟山港综合集疏运网络规划研究论文2009-04-08 15:43:38 阅读19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宁波市交通局联合宁波市规划局、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摘要)一、港口集疏运网络的层次港口集疏运的基础设施网络,依据运输距离、运输目的地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港区内部短途运输为主,以临港工业区、港口作业区、多式联运换装区为目的地,包括港区、仓库、堆场、集装箱作业场、临港工业区及其他运输方式转换点之间的运输,以及临港工业区内的运输。

运输方式以公路及城市道路、管道、皮带机为主。

第二层次,以中短途运输为主,以港口城市的中心城区为目的地,满足中心城区生产、消费产生的货物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主。

第三层次,以中长途运输为主,服务于港口中心城区以外的广阔腹地。

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内河、沿海海运为主。

二、综合集疏运网络现状及评价1、港口集疏运量及分担情况宁波-舟山港集疏运方式划分为公路、水运、铁路、管道和其它(主要是皮带机)五种。

2006年宁波—舟山港北仑片港区(镇海、北仑、大榭、穿山、梅山、金塘、六横港区)完成集装箱集疏运量625万标箱,其中公路承担542万标箱、占87%,水运承担82万标箱、占13%,铁路承担1万标箱、占0.02%。

2006年北仑片港区完成散杂货(不含集装箱,下同)集疏运量14940万吨,其中水运承担5446万吨、占36%、以矿石、原油、煤炭为主,公路承担4540万吨、占30%,铁路承担839万吨、占6%、以矿石、粮食为主,管道承担3026万吨、占20%、以原油、液化气为主,其它方式承担1090万吨、占7%、主要通过皮带机向电厂、钢厂、粮食加工厂等临港工业企业输送煤炭、矿石、粮食等货物。

2、港口集疏运设施现状北仑片港区主要集中在穿山半岛南北两侧,现有大碶疏港高速公路(原同三线北仑段)、329国道、骆霞公路、通途路、沿海中线、江南路等5条干线公路以及部分北仑城区道路;还有萧甬铁路北仑支线;另有跨杭州湾的甬沪宁输油管线以及镇海炼化公司的专用管线,为港区后方临港工业所需的原油、成品油和液化气等提供集疏运服务。

舟山港总体规划

舟山港总体规划

第4章舟山港总体规划4.1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4.1.1吞吐量预测根据《舟山港总体规划》(送审稿)(2004年12月),分货类吞吐量预测见表4-1,分港区吞吐量预测见表4-2。

表4-1 舟山港分货类吞吐量预测表单位:万吨、万TEU、万辆次、万人次单位:万吨4.1.2船型发展预测根据舟山港口吞吐量及货物流量流向预测、国内外船型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对主要货类运输组织方式的分析,预测舟山港到港船型主尺度见表4-3。

4.2港口布局规划4.2.1港口性质和功能舟山港的性质为:舟山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并与上海、宁波港口资源整合,积极开展集装箱中转运输,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是浙江省、舟山市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依托,是发展海洋经济、开发岛屿、发展旅游、陆岛交通的重要基础。

舟山港的功能为:装卸储存、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管理、临港工业开发、现代物流、综合服务、通信和信息、商贸、金融、旅游和城市生活、渔业功能、国防安全等。

表4-3 主要货种规划到港船型主尺度表4.2.2港区功能分工和布局规划根据舟山岛屿的各自建港条件和发展潜力,结合舟山市总体规划及临海工业及其产业布局,从现有及拟建港区的现状出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港口布局。

舟山港总体规划将舟山港原有的八个港区重新组合划分,划定为十一个港区,即定海港区、老塘山港区、金塘港区、马岙港区、沈家门港区、六横港区、高亭港区、衢山港区、泗礁港区、洋山港区、绿华港区。

根据各港区的地理位置和所使用的航道情况,舟山基本可分为南部、中部、北部三大海区。

其中南部海区有五个港区,即定海港区、老塘山港区、金塘港区、沈家门港区、六横港区。

中部海区有二个港区,即马岙港区、高亭港区。

北部海区有四个港区,即衢山港区、泗礁港区、洋山港区、绿华港区。

(见附图1-1)4.2.2.1各港区功能分工1、定海港区定海和鸭蛋山码头区以舟山本岛对外主要的客货运输服务,长峙作业区主要为城市生活、旅游和客运运输服务,岙山作业区是以原油、成品油等大宗液体散货仓储、中转运输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规划是制定宁波-舟山港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和港口开发的重要依据,也是港口长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2-05-11宁波和舟山两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T”型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宁波-舟山港向外辐射与世界经济接轨,向内辐射浙江、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在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产业链条的不断细分,强化港口枢纽作用,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加强煤、油、矿、箱四大运输系统的建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所面临的更加艰巨的任务。

浙江省提出“港航强省”战略,这是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

2006年1月1日起,报交通部批准,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启用宁波-舟山港的名称。

浙江省委、省政府将通过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使政府在对港口建设、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开展了《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本规划是制定宁波-舟山港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和港口开发的重要依据,也是港口长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港口发展的现状第一节地理位置宁波-舟山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背靠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宁波-舟山海域的泥沙主要来自附近海域,河流输沙很少,长江口每年下泄泥沙,其中20~30%在沿岸流的作用下,由北向南扩散,直接影响杭州湾和该海域水体的含沙量。

含沙量分布为西部大于东部、南部大于北部、冬季大于夏季、大潮大于小潮、底层大于表层和岛屿周围大于开阔水域。

平均含沙量在0.05~2.0kg/m3,最大可达5 kg/m3。

三、海岸动力地貌和泥沙淤积趋势1.地貌综述宁波-舟山港位于杭州湾和三门湾之间,甬江口以北为钱塘江河口段和杭州湾南侧平原区,甬江口以南为浙东低山丘陵区,岸外有舟山群岛星罗棋布。

甬江口以北岸线以淤泥质河口平原海岸为主,为粉砂滩和粉砂淤泥滩。

甬江口以南(包括海岛)以基岩海岸为主,岸线曲折、港湾深入,沿岸陆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山间小湾为小型海积平原,平原海岸具有基岩海岸与淤泥质海岸相间的特征,基岩岸坡陡,以石滩和砂砾滩为主;淤泥质海岸淤泥滩和粉砂-淤泥滩发育,宽50~1000m不等。

舟山群岛是浙江天台山余脉向海延伸出露水面的部分,受北东向构造的控制,自西南向东北分两行分布。

宁波、舟山海域丘谷相间,岛屿交错、港湾纵横、水道深切,潮汐水道天然水深大部分逾20m,是多通道深水良港。

2.岸滩冲淤趋势宁波-舟山海域泥沙主要来自长江等河流入海泥沙和内陆架沉积物再悬浮。

甬江口及其以北岸段受长江泥沙影响,含沙量高达0.5~5kg/m3,泥沙运动活跃,岸滩冬冲夏淤,总趋势以淤为主,属淤涨型海岸。

甬江口以南至穿山半岛、梅山岛岸段为潮流深槽型港湾,具有坡陡、水深流急、不淤的优势。

象山港岸段为峡道型海湾,地质构造属向斜谷,口外有梅山、六横等岛屿为屏障,周边山丘植被良好,无大河注入,年流域来沙较少,主要影响口门段。

象山港与三门湾间岸外海岸开敞、多小岛,基岩岬角与浅海湾相间,属缓慢淤涨型岸滩。

三门湾为潮流作用为主的强潮流海湾,潮差大,港汊发育,呈指状深嵌内陆,以海域来沙为主,港汊受水深较稳定,湾顶滩地和港汊间舌状滩地缓慢淤涨。

舟山群岛的海岸基本属于稳定型和侵蚀型海岸,大多数岛屿处于极缓慢的淤涨,基本上是稳定的。

四、地质宁波、舟山地区位于浙东南褶皱带北部,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南褶皱系东南褶皱带。

地处浙闽粤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带北段,区内出露的岩系为中生界上侏罗统及下白恶统的火山岩系。

地质构造呈一系列北东向紧密线型褶皱和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北北西向和南北向为辅的断裂构造格架。

其中镇海、北仑地区为灰色淤泥和淤泥质土;褐黄色、灰绿色亚粘土和稍密~中密状灰黄色砾、圆砾、含粘性土砾石及软塑状灰;灰绿色亚粘土、亚粘土、圆砾和含粘性土砾石;流纹斑岩和沉凝灰岩。

其中褐黄色亚粘土,灰黄色砂砾层和浅埋的基岩为区内良好的桩基持力层。

五、地震南部的北仑、大榭、穿山、册子、金塘、六横等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北部为7度。

第三节港口现状一、码头泊位截至2007年底,宁波-舟山港共有中级以上生产性泊位289个、综合通过能力3633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为523万TEU。

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4个、综合通过能力29999万吨。

宁波-舟山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详见表1-4。

二、航道和锚地宁波-舟山海域航路复杂,锚地众多,按分布情况可划分为舟山本岛以北海域、北仑~穿山~舟山本岛附近~六横~象山港海域、石浦港海域三个区域,分别称为北部海域,中部海域,南部海域。

其中,北部海域开阔,航道,锚地基本可以满足现有港口发展需求;中部海域码头基础设施集中,一、港口的作用及特点1.运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保障了国家经济发展和全面融入国际经济的需要。

宁波-舟山港2007年吞吐量已达到4.73亿吨,总吞吐量位列世界港口第三位,其中外贸吞吐量达到2.0亿吨,占总量的比重已达42.3%。

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43万TEU,跻身世界第11位。

2.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突出。

宁波-舟山港是靠近长江口最近的可建设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的港口,是接卸一程大型船舶的最优选择。

2007年,宁波-舟山港以煤炭、原油和铁矿石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吞吐量为2.7亿吨,占总吞吐量的57.6%,其中为腹地水水中转7430万吨、占总调入量的33.8%。

3.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

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原材料外调、产成品外销和水运在物资运输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以及长江口航道水深不足的特点,决定了宁波-舟山港引导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的产业布局作用巨大。

2007年,宁波-舟山港为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调入外贸进口原油5550万吨、外贸铁矿石6056万吨,分别占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外贸需求量的94.7%和47%。

4.加快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战略的实施,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开放,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1996年,中央做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

2007年,长江三角洲及其沿线地区的远洋集装箱直达率已达到90%以上。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要加快发展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运输。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猛,“九五”、“十五”期年均增速均为42%,十一五前两年年均递增34%,2007年已达到943.1万TEU,占长江三角洲港口的22%,远洋航线占长三角地区总数的42%,中远洋航线总箱量占长三角地区的35%。

5.是浙江省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重要基础和宁波、舟山市港城相互依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1990年~2007年浙江省GDP和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年均递增分别为18.2%和14.2%,两者相关系数达0.9912。

2007年宁波-舟山港煤炭调入量占浙江省沿海调入量的64%。

浙江省的环杭州湾产业带直接依托宁波-舟山港口优势;温台产业带以轻工产业为主,每年形成的集装箱生成量近90%以上通过宁波-舟山港中转。

依托港口,宁波和舟山市形成了以石化、能源、钢铁、造纸、汽车及零部件、修造船为主的临港产业带和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综合物流。

6.积极发展陆岛运输,促进了岛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宁波-舟山港积极发展陆岛运输,促进了岛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007年,宁波-舟山港客滚运输吞吐量分别达5406.7万吨、344.4万辆,占总吞吐量11.4%。

2007年完成客运吞吐量2271.5万人。

二、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包括:码头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仍不能适应运输增长需求;需进一步理顺港城关系,明确港区分工、完善港口布局;需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实现一体化发展;港口建设与经营模式影响了港口枢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港口现代物流等功能需进一步拓展;集疏运体系成为制约港口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第二章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宁波-舟山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为浙江省,间接腹地延伸至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长江沿线地区。

一、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点1.浙江省2007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638亿元,“十五”期以来年均递增13.3%,经济总量居全国第4位;三产比重由2000年的10.3:53.3:36.4调整为5.5:54.1:40.4。

2.浙江省重工业快速发展,2007年重工业已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5%。

浙江省资源匮乏,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由区外调进,产成品需大量运往区外,从而决定了腹地对运输的需求旺盛。

3. 2007年,浙江省外贸总额达到1992亿美元,较1990年年均递增25.9%,比同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7个百分点。

开发区成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载体,以不到全省5%的面积吸引了占全省1/2的实到外资。

4.个体、私营经济活跃,2007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0%,外贸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的近1/3。

板块经济不断升级,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

5.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布局初具规模。

6.宁波市是重要港口城市,利用地理区位和深水港优势,布局高耗能、大运量的大型临港产业,以港口促进临港工业和贸易发展。

7.舟山市的“港、景、渔”是其突出的三大资源优势。

其经济由渔农经济逐步向开发型、轻小型、加工型为主的轻纺工业、机械制造业、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业和船舶修造业发展。

二、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港口的运输需求根据预测,浙江省“十一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2010~2020年GDP年均增长7%左右,争取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

间接腹地经济“十一五”期间将保持8~9%的经济增长水平,2010年~2020年可保持在7~8%的水平,外贸增速将达到9%左右。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港口提出了更高的运输需求: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制造业基地,并逐步带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形转移,腹地经济战略性转型将促进外贸物资吞吐量大幅度增长;临港产业沿江、临海布局对港口的依托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

腹地经济发展要求宁波-舟山港要进一步加强在长江三角洲四大运输系统中的枢纽地位。

三、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根据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经济调查分析方法,预测宁波-舟山港2010年、2020年的吞吐量分别为6.1亿吨、8.9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分别达30000、4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1450、3000万TEU。

第三章港口的性质与功能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和宁波市、舟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运输功能的重要依托,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港,是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