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的技术经济指标

合集下载

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技术管理手册

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技术管理手册

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章采掘(剥)技术计划管理第一节一般规定1.1.1采掘(剥)技术计划是编制矿山生产经营计划的基础,年度采掘(剥)技术计划每年编制一次。

矿山必须根据长远规划、国家和市场需要,结合地质条件和开采的实际情况,瞻前顾后,综合平衡,认真组织编制,经审批后付诸实施。

1.1.2编制矿山采掘(剥)技术计划,应遵守下列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2、遵循矿山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执行矿山技术政策;3、根据矿山长远发展的需要,加强探矿工作,必须合理安排开采顺序,保持生产矿量平衡和稳定持续地生产;4、充分回收国家矿产资源,降低矿石的损失和贫化,提高选矿回收率;5、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合理制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原材料消耗和成本指标;6、充分发挥矿山生产能力,未达到设计能力的矿山,应采取措施,拟定计划尽快达到设计能力;7、确保安全生产,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节采掘(剥)技术计划的主要内容1.2.1采掘(剥)技术计划编制的内容应包括文字、表格和图纸三个部分。

1.2.2采掘(剥)技术计划的文字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1、上年度采掘(剥)技术计划执行情况和预计完成情况,重大技措、技术改造和科学试验进展情况,矿山技术政策执行情况,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2、本年度采掘(剥)技术计划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计划安排,贯彻矿山技术政策所采取的措施,重点技术措施、技术改造和科学研究项目的安排。

123采掘(剥)技术计划应包括下列表格:1、矿产品及作业量计划表;2、矿山技术经济指标计划表;3、矿山综合回收计划表;4、矿山重点技术措施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表;5、矿山更新改造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表;6、矿山地质储量平衡表;7、矿山生产矿量平衡表;8、矿山地质探矿计划表;9、上年度按采矿方法统计的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实际指标表;10、按采矿方法的采矿量、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计划表。

1.2.4采掘(剥)技术计划应包括下列图纸:1、矿区总平面布置图;2、开拓运输系统图;3、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和纵、横剖面图;4、计划安排的形象进度纵投影图;5、作业阶段平面图(附形象进度)或露天开采年末平面图;6、典型地质剖面图;7、典型采矿方法图;8、通风系统立体图,供电、防排水、充填等工艺系统图。

219529196_试析绿色开采技术在金属矿山开采中的运用

219529196_试析绿色开采技术在金属矿山开采中的运用

2023年 4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199收稿日期:2023-02作者简介:王毅,男,生于1989年,宁夏固原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提高金属矿山开发的机械化水平,扩大了金属矿开采深度以及开发规模,但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进一步提高金属矿开采效率,降低金属矿开采对自然环境影响,促进环境、经济、资源实现协调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减轻资源开采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 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分析1.1 高效化高效化是开展深部开采的技术基础,在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中,构建智慧矿山成为当前主要任务,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成为矿业领域主流趋势。

绿色开采技术通过多学科技术融合,面对金属矿山,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技术开发新型采矿工艺,探索绿色高效采矿技术,帮助改善环境恶化问题,促进矿山开采持续发展。

机械化方面,金属矿机械化开采是以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提升开采效率为目标,促进金属矿开采朝着集中化、大型无轨化以及液压化方向发展。

无人化即针对金属矿机械化开采设备实施无人化改造,融合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手段,支持井下无人作业。

自动化方面,金属矿相关自动化开采技术即电气自动化和机电自动化,借助基础编程程序,能够重设各类控制模块,辅助井下工人实施各种高难度作业。

智能化技术即融合专家系统、软件、传感、电子通信、控制以及信息技术,实现高层次控制目标。

1.2 无废化无废化属于金属矿开发核心,金属矿开采废物通常源自于三种层面,首先矿山初期建设开拓中形成各类废石;其次,矿山开采中,在切割、采准以及回采贫化等方面同样会混入废石;最后的选矿、冶炼等环节同样会形成各类炉渣以及尾渣。

针对上述现象采取无废化技术,能够从矿石开采层面降低尾废数量,提升资源利用率,顺利回收各种尾废。

无废开采技术下,能够从开采源头入手控制废弃物形成,通过创新现有采矿工艺,革新采矿方法,进一步提升矿石回采率,降低尾废产量。

金属非金属矿山三率统计表附填表说明

金属非金属矿山三率统计表附填表说明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填表人:联系方式填报日期: 审核人:联系方式审核日期: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填报说明一、填报基本要求(一)《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 ,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及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二)调查表应由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如实、全面、准确填报,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后,按要求将调查表及与该表内容相同的电子报表各1 份报送有关单位。

(三)本表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为基本统计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

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采矿权人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必须1证1表分别进行填报。

(四)采矿权人没有选矿厂时可以涉及到选矿情况的内容。

(五)调查表累计数据均截止2011年12月31日,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要求(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1. 采矿权人: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采矿权人。

2. 开采方式: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方法,如露天、地下开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3. 矿山名称: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矿山名称。

4.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按《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 号)规定填写。

5. 采矿许可证证号: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23位或13 位编号。

6. 行政区代码:矿山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7. 经济类型:按《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填写。

8. 建矿时间:指矿山企业开始筹建时间。

9. 投产时间:指矿山企业建成投产时间。

10. 剩余服务年限:指矿山企业2011 年末起至计划开采完毕时间。

两套及以上生产系统的企业,应填报各套生产系统中最长的可生产年限。

(二)矿山储量情况。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

附件3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统计指标解释2007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41.铁矿石52.生铁63.粗钢64.钢材6第二部分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6一、烧结工序指标解释71.烧结矿品位72.烧结矿碱度73.烧结矿转鼓指数84.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85.烧结机有效面积利用系数96.日历作业率97.人造块矿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9二、炼铁生产统计指标解释91.生铁合格率102.生铁燃料比103.炼铁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14.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115.休风率116.人造块矿矿率127.入炉铁矿品位128.平均热风温度12三、炼钢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3(一)转炉炼钢131.转炉(锭坯)合格率132.转炉钢金属料消耗143.氧气消耗154.转炉日历利用系数155.转炉日历作业率166.转炉冶炼时间167.转炉炉衬寿命178.转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7 (二)电炉炼钢171.电炉锭坯合格率172.电炉钢金属料消耗183.电极消耗194.电力消耗205.电炉日历利用系数206.电炉日历作业率207.电炉炼钢出钢至出钢时间208.电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1四、钢加工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11.轧钢综合合格率212.锭坯~材综合成材率223.钢加工日历作业率224.钢加工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3五、炼焦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31.焦炭机械强度232.冶金焦灰分243.冶金焦硫分244.冶金焦率245.炼焦耗洗精煤24六、工序能耗241.烧结工序单位能耗242.炼铁工序单位能耗253.高炉煤气放散量(万m3)254.转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55.电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66.钢加工(轧钢)工序单位能耗267.炼焦工序单位能耗268.焦炉煤气放散量(万m3)27七、综合能耗271.总能耗272.吨钢综合能耗273.吨钢可比能耗284.吨钢耗电285.吨钢耗新水28第三部分钢加产品分类28一、轧制、锻造钢坯28二、钢材28(一)钢材产品的分类28(二)本《体系》与1989年颁布的《冶金工业生产指标填报目录》中有关钢材产品分类对比29(三)主要钢材类别、品种的名词解释291.铁道用钢材302.大型型钢(高度≥80毫M)303.中小型型钢(高度≤80毫M)304.棒材315.钢筋316.线材(盘条)317.特厚板(厚度≥50毫M)318.厚板(厚度≤20毫M<50毫M)319.中板(厚度≤3毫M<20毫M)3110.热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1.冷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2.中厚宽钢带(3毫M≤厚度<20毫M,宽度≥600毫M)3213.热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14.冷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15.热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6.冷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7.镀层板(带)3218.涂层板(带)3219.电工钢板(带)3220.无缝钢管3321.焊接钢管3322.其他钢材33第四部分企业主要经营与财务指标解释34一、资产运行状况341.资产总额342.所有者权益343.固定资产总额344.资产负债率345.平均固定资产折旧率348.流动比率349.流动资产周转率35二、效益指标351.主营业务收入352.销售收入353.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354.销售税金及附加355.销售费用356.经管费用357.财务费用358.利润总额(补贴后)359.实现利税36三、人均指标361.从业人员人均利润362.从业人员人均资产363.全年职工人均工资364.全员劳动生产率365.人均实际上缴税金367.技术投入比率368.光彩事业支出36四、企业主要生产成本指标371.吨钢材销售收入(元/吨)372.吨钢材销售成本(元/吨)373.吨钢材销售费用(元/吨)374.吨钢材经管费用(元/吨)375.吨钢材财务费用(元/吨)376.吨钢材利润(元/吨)377.人均人工成本(元)37附录1:37附录2:38附录3:39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钢铁工业统计指标解释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业门类,是对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的统称,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

铁矿工业指标较全面

铁矿工业指标较全面

铁矿工业指标(较全面)(一)黑色金属矿产(钢铁基本原料)铁一、性质和用途铁为银灰色的金属。

常见铁的化合物主要为正二价、正三价,个别为正六价,其中以正三价的化合物最稳定。

铁的熔点为1535℃,沸点3000℃,单质铁是具有光泽的白色金属,有铁磁性是最重要的基本结构材料,其化学性质为中等活泼的金属,在高温下易和氧、硫、氯等非金属发生强烈反应,易溶于稀的无机酸溶液和浓盐酸溶液中,金属铁能被浓碱溶液侵蚀。

铁的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铁矿石可冶炼成生铁、熟铁、铁合金、炭素钢、合金钢、特种钢等。

纯磁铁矿还可作合成氮的催化剂。

二、主要矿物铁在自然界中,大多呈铁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含铁碳酸盐及含铁硅酸盐等矿物,但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磁铁矿Fe3O4 含Fe 72.4%赤铁矿Fe2O3 含Fe 70.0%镜铁矿Fe2O3 含Fe 70.0%菱铁矿FeCO3 含Fe 48.2%褐铁矿Fe2O3.nH2O 含Fe 48-62.9%针铁矿Fe2O3.H2O 含Fe 62.9%三、一般工业要求(一)炼钢用铁矿石(原称平炉富矿)矿石类型Tfe(%)SiO2(%)S(%)P(%)Cu(%)Pb、Zn、As、Sn (%)磁铁矿石或赤铁矿石≥56-60≤8-13≤0.1-0.15≤0.1-0.15≤0.2均≤0.04矿石入炉块度:平炉一般为25—250毫米;转炉一般为10—50毫米。

(二)炼铁用铁矿石(原称高炉富矿)矿石类型Tfe(%)SiO2(%)S(%)P(%)其它有害杂质(%)磁铁矿石、赤铁矿石≥50≤0.3≤0.25Cu≤0.1-0.2 Pb≤0.1褐铁矿石、菱铁矿石①≥50≤0.3≤0.25Zn≤0.05-0.1 Sn≤0.08自熔性矿石≥40≤10≤0.3≤0.25F≤1.0 A≤0.04-0.07注:炼铁用铁矿石入炉块度:一般为8—40毫米。

矿产资源评价 第六章 矿产资源管理(1)

矿产资源评价 第六章 矿产资源管理(1)
概略研究可由承担勘查工作的地质勘查单位完成。
27
(2)预可行性研究 prefeasibility study
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通常应在详查或勘探后进 行。需要比较系统地对国内、外该矿种的资源储量、生产、消费 进行调查和初步分析,并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产品品种、 质量要求和价格趋势做出初步预测。根据矿床规模和矿床地质特 征以及矿区地形地貌,借鉴类似企业的实践经验,初步研究并提 出项目建设规模、产品种类、矿区总体建设轮廓和工艺技术的原 则方案;参照类似企业,选择适合评价当时市场价格的技术经济 指标,初步提出建设总投资、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以及生产成 本等。
❖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 决定》1996年 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8
9
10
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法规体系的特征
▲ 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法规体系体现了不断发展变化的 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全球经济一体化; 科技进步; 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新要求。
(一)构成地质矿产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
● 从外部施加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宪法、民法通则、 刑法、环境保护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
● 地质矿产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 包括由调整不同领域、平行而又互相联系的若干行政法 律制度构成的横向框架; 以及在法律之下依据不同效力层次的行政法规、部门规 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构成的纵向框架。
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 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 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较高。。
26

(GBJ-)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标第号)

(GBJ-)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标第号)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305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原煤炭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

原《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建设部1990年6月26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施工准备 (2)第一节一般规定 (2)第二节井筒检查钻孔及巷道地质预测 (3)第三节施工准备的技术原则 (5)第三章立井井筒普通法施工 (7)第一节一般规定 (7)第二节表士施工 (7)第三节基岩掘进 (8)第四节永久支护 (10)第五节井筒注浆 (12)第六节井筒穿过特殊地层 (16)第七节工程验收 (18)第四章立井井筒特殊法施工 (20)第一节一般规定 (20)第二节冻结法施工 (21)第三节钻井法施工 (25)第四节沉井法施工 (29)第五节混凝土帷幕法施工 (32)第五章立井井筒的延深和恢复 (34)第一节一般规定 (34)第二节保护设施 (35)第三节自上向下延深井筒 (35)第四节自下向上延深井筒 (37)第五节井筒的恢复 (38)第六章巷道施工 (38)第一节一般规定 (38)第二节斜井和平硐的表土施工 (40)第三节巷道掘进 (41)第四节巷道支护 (42)第五节探、放水 (46)第六节工程验收 (47)第七章天井、溜井和硐室的施工 (50)第一节一般规定 (50)第二节天井、溜井施工 (51)第三节硐室施工 (53)第四节工程验收 (56)第八章立井井筒装备 (57)第一节一般规定 (57)第二节梁的安装 (58)第三节罐道的安装 (59)第四节梯子间和管道的安装 (60)第五节工程验收 (61)第九章辅助工作 (64)第一节凿井井架及悬吊设施 (64)第二节立井的临时提升设备 (68)第三节水平及倾斜巷道的运输提升 (69)第四节通风 (70)第五节排水 (72)第六节压风 (72)第七节信号与通讯 (73)第八节供电 (74)第十章工业卫生 (75)第一节一般规定 (75)第二节井下热害的防治 (76)第三节井下粉尘的防治 (77)第四节井下嗓声的防治 (78)第五节井下照明 (78)附录一水文地质条件分类 (78)附录二围岩分类 (79)附录三井壁混凝土强度超声检测法 (80)附录四喷射混凝土试块的切割制作法 (81)附录五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强度和锚杆抗拔力的检查与验收 (81)附录六名词解释 (82)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 (84)附加说明 (84)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矿山井巷工程的施工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缩短矿井建设周期,促进矿山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非金属矿床参考工业要求及工业指标实例

非金属矿床参考工业要求及工业指标实例

非金属矿床参考工业要求及工业指标实例一、石灰石矿一般参考工业指标见表1,表2。

表1 黑色冶金用石灰石一般参考工业指标注: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1~2m。

表2 有色冶金用石灰石一般工业指标二、菱镁矿一般参考工业指标见表3。

表3 菱镁矿一般参考工业指标注: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1~2m。

三、白云石矿参考工业指标见表4。

表4 冶金用白云石矿床参考工业指标注: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1~2m。

四、硅石矿硅石矿床一般参考工业指标见表5。

表5 硅石矿床一般参考工业指标五、硅灰石矿在我国属新兴矿种之一,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标准,几个硅灰石矿采用的工业指标可供参见表6。

表6 硅灰石矿床工业指标实例六、硅藻土硅藻土矿床的一般参考工业指标要求见表7。

表7 硅藻土矿床一般参考工业指标七、萤石矿一般参考工业指标见表8。

表8 萤石矿床一般能考工业指标①在资源缺少地区,当矿石选矿指标良好时,可适当降低贫矿的品位。

八、耐火黏土矿参考工业指标见表9、表10。

表9 耐火黏土矿参考工业指标表10 高K2O、Na2O硬质黏土参考工业指标九、蓝晶石、红柱石、硅线石矿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蓝晶石矿床参考工业指标,一般采用如下工业指标。

矿物含量:边界品位>10%,工业品位>15%。

开采技术条件: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2m。

十、蛭石矿目前尚无蛭石矿床的一般参考工业指标,有关资料中建议的一般参考工业指标为如下。

含矿率:边界100kg/m3,平均200~300kg/m3。

膨胀率:体积膨胀2倍以上。

可采厚度1-2m,夹石剔除厚度1~2m。

此外,也有建议使用硅石含量百分数指本专业圈定矿体的,其指标为:边界≥10%,平均>20%。

十一、膨润土矿目前没有制订统一的膨润土矿床参考工业指标,某些矿床普查阶段的评价指标如下。

蒙脱石含量:边界品位50%,最低平均品位60%。

胶质价:钙质膨润土≥40%,钠质膨润土≥90%。

可采厚度≥1m,夹石剔除厚度≥1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的技术经济指标黑色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露天与地下开采共同性指标,以及露天开采、地下开采、选矿及辅助原料矿煅烧等各生产工艺中特有的指标。

一、露天、地下开采共同性指标在填报露天、地下共同性指标时,要按铁矿及各种辅助原料矿分别填报。

一个矿山既有露天开采,又有地下开采的,也要分别填报。

(一)采出矿石品位采出矿石品位是指采出矿石中所含主要成分总量占开采矿石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采出矿石品位(%)= 采出矿石量中主要成分总含量(吨)#215;100%计算说明:(1)采出矿石含主要成分总量,铁矿、锰矿、铬矿是指金属含量,其它非金属矿是指有用主要成分的含量。

铁矿石按全铁计算,凡涉及含铁量处均按全铁计算。

(2)采出矿石含主要成分总量,露天矿应根据各采场穿孔或爆堆取样化验的矿石品位;地下矿根据各个采掘工作面刻槽或钻孔取样化验的矿石品位,按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3)采出矿石量是指掌子出矿量及剥离(掘进)带矿之和,不包括地面回收矿石。

(二)输出矿石品位输出矿石品位是指输出矿石量中,所含主要成分总量占输出矿石量中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输出矿石品位(%)= 输出矿石主要成分总含量(吨)#215;100%输出矿石量(吨)计算说明:(1)输出矿石量是指从采场运出的矿石量,包括废石混入量,也就是用于选矿的处理原矿量。

(2)输出矿石主要成分总量是在从采场运出矿石的车辆(矿车和汽车)上取样化验的矿石品位,经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

(3)输出矿石品位除分品种外,还要计算综合品位。

(三)输出矿石合格率输出矿石合格率是指输出矿石中符合质量标准或供矿合同规定的矿石量占全部输出矿石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为用户及矿石加工部门提供矿石的质量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输出矿石合格率(%)= 输出合格矿石量(吨)#215;100%输出矿石量(吨)计算说明:(1)合格矿石必须符合上级部门制订的质量标准,或达到选矿加工部门供矿要求;(2)合格矿石量应以每个作业班输出矿石批量分别计算;(3)母项数字与输出矿石品位的母项数字相一致;(4)凡有多品种输出矿石的,应按各品种分别计算,并计算综合合格率。

(四)采矿回采率采矿回采率(亦称矿石回采率)是指采矿过程中,采出矿石量占该采场或该采矿区域内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采矿回采率(%)= 区域采出矿石量(吨)#215;[1-贫化率(%)] #215;100%区域地质储量(吨)计算说明:(1)区域是指矿房、矿柱、采场、坑口、中段、矿区,可分别计算其回采率及总回采率(坑口、矿区的总回采率可在采矿过程结束后计算),总回采率还包括非开采损失量。

(2)地质储量是指开采过程中重新核定的储量。

(五)矿石贫化率矿石贫化率(亦称废石混入率)是指矿石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废石的混入,致使采出矿石的品位降低,其降低程度以百分比表示。

主要用于检查采矿工作质量和分析方法是否合理。

其计算公式为:矿石贫化率(%)= 平均地质品位(%)-平均出矿品位(%)#215;100%平均地质品位(%)-平均围岩品位(%)(A)矿石贫化率(%)=混入岩石(表土)量(吨)#215;100%掌子出矿量(吨)(B)计算说明:(l)先用公式A按矿石品位计算出矿石贫化率。

(2)用已计算出的矿石贫化率,乘以公式B的母项(掌子出矿量),反求公式B的子项(混入岩石量),以便综合汇总。

矿石贫化率的基本公式为:∑[平均地质品位(%)一平均出矿品位(%)/平矿石贫化率(%)= 均地质品位(%)-平均围岩品位(%)]#215;掌子出矿量(吨) #215;100%掌子出矿总量(吨)(六)采矿主要物料消耗采矿主要物料消耗是指在采矿、剥离或掘进过程中,每完成1万吨采剥(掘)作业量所消耗的某种物料的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某种物料耗用量(计算单位/万吨)= 某种物料耗用量(计算单位)采剥(掘)量(吨)计算说明:(1)采矿主要物料消耗包括:炸药(千克)、雷管(个)、导火线(米)、导爆线(米)、导爆管(米)、木材(米3)(其中:枕木(米3)、坑木(米3)、轮胎(条)、电力(千瓦·时)、柴油(千克)、压缩空气(米3)、蒸汽(米3)等。

(2)物料消耗指标的母项数字必须与所完成的采剥(掘)作业量计算口径相一致。

(3)处理返修量以及废品所消耗的物料,也应包括在本期的物料消耗量中,如二次爆破所消耗的炸药量,应包括在炸药总消耗量中,但母项不包括二次爆破的爆破量。

(4)计算木材消耗时,应将板材、方村统一折算成原木量来计算。

其折算系数为1.43。

坑木有回收再利用的,计算时只计算新木材用量。

(5)计算轮胎消耗量时,再生轮胎按0.3的系数折合为新轮胎计算。

(七)采矿工序单位能耗指标采矿工序的能源消耗是指采矿工艺主要生产系统(采剥、采掘、矿区内运输、提升、压缩空气、通风、供排水、照明等)、辅助生产系统(采矿机修、汽修、电修、炸药加工厂、采矿化验、检测、计量、环保、动力供应等)以及直接为采矿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坑口食堂、浴室、保健室、休息室、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等)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实物量(包括煤、天然气、电力、焦炭、水、汽油、柴油、蒸汽、压缩空气等)。

并按其平均低位热值折算成标煤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采矿工序单位能耗= 燃料消耗量+电力等动力消耗量-余热回收外供量采掘总量(采出原矿量)(吨)= 采矿工序净耗能折标煤量(千克)采掘总量(采出原矿量)(吨矿岩)(吨矿)计算说明:母项是指露天采矿用采掘总量,计算单位为吨矿岩;坑下开采用采出原矿量,计算单位为吨矿。

(八)采矿生产准备矿量保有期实现率生产准备矿量是指在地质储量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勘探和开采准备工作程度不同所圈定和计算的可采矿量,是为矿山近期开采和保证矿山正常、均衡、持续生产而准备的矿量。

根据开采准备工作程度的不同,生产准备矿量(过去称为三级矿量)在露天矿山划分为开拓矿量和回采矿量二级;在坑下矿山划分为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和回采矿量三级。

露天开采矿山生产准备矿量的含义是:(1)开拓矿量:是在设计开采境界内,设计工作帮坡角控制范围以上的岩上已剥离,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全部或部分完成开拓工程,形成运输、防排水系统,具备进行扩帮或回采工程条件,该水平以上的矿量。

(2)回采矿量: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即矿体上部及侧面已揭露,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具备正常的回采条件,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以外的矿量。

地下开采矿山生产准备矿量的含义是:(l)开拓矿量:在设计开采范围内,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按开采顺序,全部或部分完成开拓工程,形成提升、运输、通风、防排水系统,具备进行采准工程条件,该水平以上的矿量。

(2)采准矿量: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接回采顺序,全部完成采准工程,具备进行回采工程条件的矿块的矿量。

(3)回采矿量: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按回采顺序,全部完成采准、切割工程,具备回采条件的矿块的矿量。

生产准备矿量实际保有期的计算公式为:开拓矿量实际保有期(年)= 报告期末开拓矿量保有量#215;矿石回采率(设计(近期规划)年产量一年带(副产)矿量)#215;(1一废石混入率)采准(回采)矿量实际保有期(月)= 报告期末采准(回采)矿量保有量#215;矿石回采率#215;12 (下年计划产量年带(副产)矿量) #215;(1-废石混入率)计算说明:子项报告期末各级矿量的实际保有量,根据上述各级矿量含义所包括的剥离(井巷)工程、生产地质工作程度及具备进行下一开采工程的条件等实际完成的情况,利用最新地质资料图,每半年计算统计一次。

生产准备矿量保有期实现率是反映矿山生产准备矿量管理工作的效果,衡量矿山采矿能否持续、正常、均衡生产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开拓(或采准、回采)矿量保有期实现率= 开拓(或采准、回采)矿量实际保有期指标(年或月)#215;100%开拓(或采取、回采矿量合理保有期指标(年或月)计算说明:(1)子项即上式计算出来的各级矿量实际保有期。

(2)母项各级矿量合理保有期指标,根据矿山地质条件、采矿方法及矿山设计规模(或下年计划产量)等具体情况,由矿山地质测量部门按合理保有期的核定公式计算提供。

(3)新建、扩建矿山的各级矿量合理保有期及实际保有期可按上述类似公式计算。

(九)采矿实物劳动生产率采矿实物劳动生产率是反映每个矿山全部人员或工人及学徒,在报告期内所完成的采剥(掘)作业量。

其计算公式为:采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 采剥(掘) 总量(吨)采矿全部人员平均人数采矿生产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 采剥(掘)总量(吨)采矿生产工人及学徒平均人数计算说明:(1)采矿全部人员平均人数以劳动部门提供的资料为依据。

并扣除其他人员和社会性服务机构人员。

其他人员是指由企业支付工资,但所从事工作与企业基本无关的人员,包括农副业生产人员、出国援外人员、长期(6个月以上)学习人员、长期(6个月以上)病伤假人员、派出外单位工作人员等。

社会性服务机构人员是指某些与本企业生产无直接关系,从社会分工来看,可以不由企业来办,而实际上由企业来办的服务性机构(如企业办的小学、中学、大学、医院、劳动服务公司、商店、粮店、派出所、邮局)的工作人员。

(2)只有采矿没有选矿的矿山,在计算采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时,按全矿全部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

采选联合或有多种产品(如锻烧、烧结、水泥、冶炼等)的矿山,在计算采矿、选矿、煅烧的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时,其人数应包括分摊矿山机关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辅助生产车间的人数,但不再分摊联合企业或矿山公司一级的上述人员。

分摊办法,可按人员比例分摊,也可按服务工作量进行分摊。

(3)生产工人及学徒的实物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母项,是指直接生产该产品的直接牛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

不包括为多种产品服务的辅助部门的生产工人。

(十)设备效率设备效率是指某种生产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效率= 实际完成工作量(计算单位)生产在册设备台月(年)数计算说明:(l)计算设备效率时,按不同型号分别计算,其单位为“计算单位/台月(年)”。

(2)生产在册设备是为了区别于全部在册设备。

主要指生产使用的设备,它包括借入租用、调入和大修理等正常检修的设备台数。

生产在册设备不包括下列设备台数:1)封存设备(封存设备条件接机动设备部门规定执行);2)借出、调出和租出的设备;3)用于基本建设工程的设备;4)排土场作业的设备;5)固定做零活、倒装场地和贮矿场工作的设备;6)设备改装后,从事非生产作业的设备。

(3)设备大修理后,转做其它工作,其大修理时间算在停修前原工作的设备时间内。

(4)非固定倒装设备,如临时倒段的,其工作量不得重复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