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新闻稿

采访新闻稿
采访新闻稿

志以兴趣,快乐为愿

————专访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张琳婧

林学14-3 140114325 骈翩

2015年优秀志愿项目的评选正在火热的进行中,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志愿讲解团凭借其日常讲解服务的广泛好评及其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取得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二五”志愿服务周之际,我们走近对博物馆志愿服务团的背后,对志愿讲解员张琳婧进行了专访。

采访时间:12月4日下午

采访地点:北京林业大学七号楼

受访人:张琳婧,林学专业学生,博物知识爱好者,萌芽志愿服务团成员,博物馆志愿服务团队成团,大学期间参与多项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

第一次接受采访的她刚坐下来时,尽管平日明媚开朗却仍有些拘谨,然而一提到在博物馆的工作,她就来了精神。太有意思啦,是她作为志愿者对日常工作的高度概括。为参观者讲解时的她耐心又认真,对每一件展品都熟如挚友。当问到当初为什么想加入志愿讲解团,她笑着说,我面试时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是回答了一长串,其实,就是喜欢啊,喜欢去了解这些有趣的博物知识,也喜欢把它们分享给每一位来博物馆参观的人。清晰的语言为我们介绍最新奇的知识,顺畅的表达为我们带来最慷慨的讲解。如此高大上的志愿服务工作背后当然少不了加入之前的努力。认真记诵讲解稿,广泛了解展品的背景知识,到试讲,再到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琳婧一直认为,那份对于志愿服务的热爱,是她认真做好每一步的动力。

“一遍又一遍重复的讲解,时间长了会不会觉得烦?就会想快一点讲完休息

啊?”她的回答是:当然不会!每次都想把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展品的知识和尽可能多的讲给大家才是她们最渴望的事,但由于讲解时间会有控制,志愿者在日常讲解中通常都会先讲解最重要的知识,其实还有很多关于展品的有趣小故事在很多时候来不及讲。

志愿者的工作从不轻松,繁忙的课业之余每周都有固定的值班时间,也要经常的巩固与更新自己的博物知识库。时间宝贵,各式社团组织活动多样,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进行选择时更多的考虑付出与回报是否等比。张琳婧却说,选择做志愿从来都不是为了能得到什么,看到同学们能认真听我讲解有所收获就已经很开心了。然而却也意外有许多意向不到的收获,掌握了许多的博物知识肯定是最重要的一点,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一次面对大家讲解还有点小紧张,现在已经一点不会有啦。言语之余她透露着对自己进步的喜悦,“原来听别人讲解觉得他们都好牛啊,没想到也没那么难嘛,现在我也能给别人讲啦。”也在志愿服务团这个团队里,也使她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据了解,志愿服务团成员还有许多对外交流的机会,前后组织去过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天大学等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参观了其他高校的博物馆,也学习到了更多领域的新知识。

正如琳婧所说,做志愿是最好的锻炼,既服务了他人,更充实了自己。其实做志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传递一份知识更是传递一种理念,传递了一种快乐。她们所希望的,不只是完成自己本职工作,而是可以尽己所能影响到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分享更多的快乐,充实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