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湘西苗绣

合集下载

湘西苗绣文学作品

湘西苗绣文学作品

湘西苗绣文学作品湘西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手工艺——苗绣,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苗绣作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体现。

在湘西苗族的文化中,苗绣作品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用品、礼品等方面,成为了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湘西苗绣也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许多作家通过描写苗绣作品来展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面将从苗绣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文学创作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苗绣的历史渊源苗绣是苗族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

据史书记载,唐代时期,苗族人民已经开始使用刺绣技法来装饰衣物和家居用品。

到了宋代,苗绣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明清时期,苗绣的技艺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如今,湘西苗绣已经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瑰宝”。

二、苗绣的艺术特点苗绣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流畅:苗绣的线条流畅自然,富有变化,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2. 色彩鲜艳:苗绣的色彩鲜艳明亮,富有对比度,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

3. 图案独特:苗绣的图案独特多样,常常融合了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4. 工艺精湛:苗绣的工艺精湛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三、湘西苗绣的文学创作湘西苗绣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许多作家通过描写苗绣作品来展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湘西苗绣文学作品:1. 《湘西苗族民间故事集》:该书收录了许多关于湘西苗族的故事和传说,其中不乏涉及到苗绣的作品。

例如《花鸟衣》、《绣花鞋》等故事,通过对苗绣作品的描写,展现了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2. 《湘西苗族民间歌谣集》:该书收录了许多关于湘西苗族的歌谣和民谣,其中也有不少涉及到苗绣的作品。

例如《绣花鞋》、《花鸟衣》等歌谣,通过对苗绣作品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对苗族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浅谈湘西苗族刺绣中的蝴蝶纹样

浅谈湘西苗族刺绣中的蝴蝶纹样

丝 路 视 野一、苗绣中蝴蝶纹样装饰的美学价值(一)造型之美笔者到过凤凰、山江苗寨、花垣等地,也去过湘西州博物馆、苗寨博物馆考察苗族刺绣,也走访过非遗传承人,亲自观摩其绣法。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苗族刺绣中的蝴蝶造型,他们无所不在、无处不用。

传统而又创新,既有整体概括性,又具独特感,让我深深为湘西绣娘的设计思维和精巧工艺赞叹。

湘西苗绣蝴蝶纹样另一个特点是非对称原则,它不同于剪纸的对称。

这不是刺绣者的疏漏,而是有意为之,隐喻表现湘西本土文化里男性权重比女性占主导地位,细节变化充分体现了苗家绣娘对在外养家男人的尊重,湘西苗族男性作为家中的主心骨和栋梁,因此这种偏差蕴涵爱意的展示,也是苗族文化的体现。

(二)内涵之美“蝴蝶”是福文化的体现,湘西方言及苗语中的“蝴”字发音与“福”字同音,在湘西祖辈人贫苦的生活中,他们相信此种信仰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幸福,类似于“蝙蝠”“葫芦”的同等寓意。

要了解湘西苗绣的蝴蝶图案,必须懂湘西本土苗福(蝴)文化。

在苗族古歌中歌颂“蝴蝶妈妈”为万物之祖,于是人们常常把蝴蝶纹饰装饰在衣服上,以此来表示对祖先的崇拜,同时它也象征着爱情、生殖、生命及万物。

二、蝴蝶纹样在现代装饰中的应用(一)服装设计除了在传统苗服上的应用,蝴蝶纹样元素甚至与现代新型材料有机结合成为既符合现在审美标准,又体现传统民族元素的服装。

英国设计师乔尼·盖里诺曾把带有苗族纹样的服饰带上了巴黎服装周的舞台。

设计师采用粗犷的薄布料制作出别出心裁的套裙式样,保留了苗族服饰中的艳丽色彩和素面朝天的特点,像一只起舞的飞蝶。

以简单演绎华丽,整件衣服胸部的绣花是点睛之笔,也是精髓所在。

(二)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在这个审美多样化而丰富的时代,已经成了设计界重磅话题,他是连接品牌与市场的纽带,是刺激消费、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民族化的包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他们对于苗族图案的应用更多的是用作宣传苗族聚居地的旅游产品里。

图示产品,融入了苗族特有的印花图案。

湘西苗绣审美主题的摘要与背景

湘西苗绣审美主题的摘要与背景

湘西苗绣审美主题的摘要与背景1.摘要湘西苗绣历史悠久,是湘西地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蕴含着十分浓厚的民族特色,体现出苗族人民对图腾的崇拜、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祖先的怀念,也体现着苗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

湘西苗绣与多民族艺术一样,是在本民族生产生活中兴起,并经过漫长的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具备特殊魅力的民族手工艺。

在其刺绣图案中,几乎每一种图案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这些图案替代了文字的功能记录着整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的生活寄托。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多种非遗保护措施,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湘西苗绣作为一种重要的民族性非遗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传承与保护危机,通过对其审美价值进行探索和分析,发掘湘西苗绣的传承价值,并探索合理的传承途径,能够为湘西苗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利路径。

2.研究背景刺绣与蜡染一样,都是苗族服饰常用的装饰手段,苗装常用的苗绣部位主要是衣肩、衣领、头巾、袖口、裙子以及袖腰等部位,苗绣不仅仅在苗族服装上得到了广泛运用,而且在苗民的床单、门帘、背裙、方巾、手帕等生活用品中也会被大面积运用。

我国四大名绣绣湘苏蜀粤,皆以“地属”命名,但苗绣则更强调民族观念,是对民族风格的彰显。

苗绣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通过刺绣不仅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彰显出来,而且借助刺绣图案寄托苗族人民对祖先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尊敬之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苗绣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国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国家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以及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时代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对现代文化产生极大的追求热情,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兴趣日益降低,苗绣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其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危机。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开展的研究,通过对近现代湘西苗绣进行审美研究,深入探索苗绣的审美价值内涵,进而为其传承与保护提供一些帮助。

浅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浅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浅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湘西苗画是湖南省湘西苗族自治州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是苗族人民用来装饰家居、绣制衣饰的一种传统刺绣手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湘西苗画在传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创新发展和保护,它成功地得以传承并继续发展下去。

湘西苗画的传承得益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保护措施。

自2006年以来,湘西苗画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为湘西苗画的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湘西苗族自治州政府成立了湘西苗画保护中心,并在教育和培训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湘西苗画的传承依赖于师徒传承的方式。

这种传承方式保证了湘西苗画技艺的纯正和连续性。

传统上,湘西苗画是由师傅传授给学徒,学徒通过观摩和模仿师傅的刺绣技艺来学习。

这种方式确保了湘西苗画技艺的传统技法和风格能够得到传承和保护。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湘西苗画在面临着转变和更新的压力。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湘西苗画的传承者开始进行创新发展。

他们采用了新的材料和技术,将湘西苗画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将湘西苗画的元素融入服饰设计、家居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等方面,推动了湘西苗画的创新发展。

湘西苗画的传承还得益于文化交流与合作。

湘西苗画的传承者积极参与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通过与其他地方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互相借鉴和学习,推动了湘西苗画的传承和创新。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扩大了湘西苗画的影响力,也促进了湘西苗画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发展。

湘西苗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它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下,通过师徒传承、创新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湘西苗画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为湘西苗族人民提供了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为湘西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及审美价值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及审美价值

浅谈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苗族服饰刺绣艺术作为一个文化的物化形式,自始至终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理想。

苗族服饰刺绣既是一种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产品,也是一种民众精神生产活动智慧的结晶,它的审美意识与苗族的社会背景、文化观念长期保留了一种交融互渗、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

苗族妇女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到的审美眼光,在服饰刺绣中浓缩了自然界一切有形的物象和民众对美好生活憧憬的理想,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沉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苗族刺绣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是对生命的执着和爱恋,是对神秘未知世界和自由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

苗族服饰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苗族服饰的外在美,它包含了服饰本身的款式、色彩、质料、刺绣纹样等形式要素的组合,从而达到一种美的视觉效果,以实现服饰的审美价值。

另一方面,苗族服饰有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即通过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理想所表达出来的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与不懈追求的理想。

苗族刺绣工艺的精美,几乎令人以为天衣,仅其绣法就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堆花绣、剪贴绣、挑绣、绒绣、卷绣、劈丝绣等二十多种方法。

其针法之细密、图案之稚拙、结构之严谨、色彩之绚丽、风格之古朴,足以与驰名于海内外的湘绣、川绣相媲美。

苗族服饰由布料、刺绣、蜡染、银饰等各元素组合构成。

在自织自染的、色彩深沉的布料上飞针走线,缀以色彩绚丽的刺绣,布料的浓重反村出刺绣的明丽;刺绣的明丽又恰到好处地反村出银饰的朴实无华;在色彩深沉的布料上装配各式闪光的银饰,加上铿锵悠扬的引领坠饰,又打破了银饰的单调。

布料、刺绣、银饰互相映衬,相辅相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眼里斑斓的美妙画面,达到了视觉上的和谐、平衡而完美的艺术效果。

苗族服饰以其强烈的形式感和独立的造型系统,通过布料的厚重朴实、刺绣的绚烂多彩、挑花的节奏韵律以及各种工艺表现出图案变形规则和形式肌理,表现出独到的美感特质,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在服饰上的特殊审美造诣。

湘西苗绣及其传承发展现状研究

湘西苗绣及其传承发展现状研究

湘西苗绣及其传承发展现状研究湘西苗绣是中国苗族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它以其精湛的刺绣技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

苗绣源于苗族民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如今,湘西苗绣在绣品制作、设计创新以及传承发展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湘西苗绣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手工绣制。

由于技艺的高度复杂和劳动力的高成本,苗绣的制作数量较少,使得市场供不应求。

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许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现代化的工作方式,而不是从事传统手工艺,导致传承人口的减少。

然而,湘西苗绣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仍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热爱。

在保护和传承方面,一些文化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推动苗绣的传统传承。

他们组织绣艺比赛、培训班和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苗绣。

同时,一些设计师和艺术家也在湘西苗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融入到现代时尚中,使苗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市场开发方面,湘西苗绣也在不断寻求突破。

一些企业将苗绣与现代家居用品、服装、饰品等结合起来,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苗族特色的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然而,湘西苗绣的传承和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长期的培训和实践,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其次,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也对苗绣制品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苗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苗绣。

综上所述,湘西苗绣作为中国苗族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在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然而,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创新,苗绣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仍然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湘西苗绣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苗绣的心得体会

研究苗绣的心得体会

研究苗绣的心得体会苗绣是一门古老而精细的绣艺,起源于中国苗族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苗绣技艺独特,用野生植物染料,手工绣制出绚丽多彩的刺绣作品。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学习了苗绣的技艺和文化背景,并从中获得了许多体会和心得。

首先,研究苗绣让我深刻理解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珍贵之处。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使用机器生产出大量的产品。

但是,苗绣这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正是凭借着手工的千丝万缕,才能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通过亲身学习和实践,我发现每一针每一线都需要精确的安排和细致的处理,这需要绣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与机器相比,手工的苗绣更有灵魂和温度,更能体现出人的创造力和情感。

其次,苗绣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苗绣作为苗族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承载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在我的研究中,我有幸与苗族绣娘们交流,了解到苗绣对于她们而言是一种传统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她们将自己独特的技艺代代相传,使苗绣这门艺术一直延续至今。

这让我意识到,文化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关注,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艺术才能得以维系和发展。

此外,苗绣的研究也让我体会到了勤奋和耐心的重要性。

苗绣作品的制作过程繁琐而复杂,需要耐心和毅力。

当我在一针一线中投入时间和精力时,我意识到追求卓越的艺术成果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我不仅仅是在学绣,更是在学习一种对于事物的专注和细致观察,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苗绣的研究也让我认识到了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

苗族是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一个,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研究苗绣,我有机会了解到了苗族的文化,学习到了他们的艺术技艺。

这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包容和尊重不同背景的人和文化,这样才能够实现和谐繁荣的社会。

总之,通过研究苗绣,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我深刻理解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勤奋和耐心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

苗绣文化调研报告

苗绣文化调研报告

苗绣文化调研报告苗绣是中国苗族地区独特的刺绣工艺,流传已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进一步了解苗绣文化,我进行了一次调研。

苗绣起源于苗族地区,目前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等地。

苗绣以其精致细腻的刺绣技艺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苗绣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丰富,运用了丰富的纹样和刺绣技法,使得苗绣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绣主要有花鸟、动物、人物等题材,其线条自由流动,色彩鲜明,给人以亮丽和生动的感觉。

苗绣作品的刺绣技法包括平绣、满绣、缂丝、缎线、线描等,通过运用这些技法,苗绣作品达到了精致细腻的效果。

通过调研,我了解到苗绣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苗绣是苗族女性的重要手工技艺,也是传承苗族历史文化的载体。

在传统的苗族家庭,女性从小就开始学习苗绣,通过学习苗绣,苗族女性传承了祖辈们的智慧和技艺,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刺绣作品中。

苗绣作品中除了有眼前的美感,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苗绣,苗族人民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精神表达出来,也可以传承和弘扬苗族的传统文化。

另外,我还了解到苗绣在现代生活中的发展和应用。

如今,苗绣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作品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领域。

与传统的苗绣不同,现代的苗绣结合了时尚元素,创作出了更加多样化的作品。

除了传统的刺绣方式,现代苗绣还融入了机械刺绣、电脑绣等现代技术,使得苗绣作品更加精美和高效。

总之,苗绣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不仅富有观赏性,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调研,我深刻了解了苗绣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苗绣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苗族的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湘西苗绣
花垣县吉卫民族小学周秀芳
摘要:苗族刺绣简称苗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作为一种工艺和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型载体和无形表征。

关键词:湘西苗族刺绣
一、古老的传统民族工艺
湘西苗族主要分布在吉首市、花垣县、凤凰县和古丈县。

这支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因为苗族是一个只有独立语言,而没有独立文字的民族,所以苗族的起源迁移和发展,全靠歌谣传说、工艺美术和有关史料反应出来。

其中被称为“无字文化”的苗绣是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特征。

从《后汉书.南蛮传》所描述的苗族先民“三苗”好五彩衣来推断,最迟在战国时期,苗族刺绣就已经产生了。

这个古老的传统民族工艺,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二、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湘西苗绣多用于苗族服饰中的袖口、衣襟、后肩、裤脚、腰裙及帐帘、门帘、被面等的装饰,而很少为单纯的艺术品。

苗绣的题材选择非常丰富,但较为固定的有龙、凤、狮子、鸟、花卉、蝴蝶。

湘西苗绣在绣法上好多种。

从针法上来看有:平绣、挑绣、破线绣、锁绣、贴布绣等。

从刺绣的色彩来分,可以分为三种:(1)以红色为主的暖
色调,主要花纹多用红色,花纹的次要部分纹样及边缘图案则以白、浅蓝、绿色等(如图一);(2)以绿色、紫色为主的冷色调,再配以褐色、白色、蓝色等冷色挑绣花纹的枝节部分(如图二);(3)以红、绿为主,并以黄色、黑色等色调绣制地综合调,制作工艺复杂(如图三)。

图一图二图三
三、独领风骚的图案功能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族徽功能
苗族各支系内部成员,从大自然的纯粹客观存在中提炼出有着相同代表意义的图案,从而形成具有向心排异的族徽。

湘西苗族中,以龙、凤作为自己的族徽。

在湘西苗族地区,过去人们深受同治阶级的压迫,他们只有把希望寄托于龙的身上,传说龙是苗族人敬仰的神灵,人们向往着龙能除灾去病能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所以在苗族人的观念中,龙是神奇能力财富于一体的形象;凤是四灵之一,远古时代被视为神鸟而被人们崇拜。

它是百鸟之首,身如鸳鸯尾翼似孔雀。

在湘西苗绣中,凤多于自然物相结合,象征着吉祥如意富贵。

图四图五
(二)倍受族民崇拜的图腾功能
关于苗族刺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世界万物都是蝴蝶妈妈生的蛋,并由鹡宇鸟孵化而成的。

所以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妈妈鹡宇鸟是苗族始祖创业者。

把蝴蝶、鸟纹绣出来,用以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

在湘西苗绣中,人们把蝴蝶图案绣在被面、帐帘、巴裙表面,表达人们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

鸟纹也是湘西苗绣纹样中使用区域广泛和造型颇为丰富的纹式之一。

图六图七
图八图九图十湘西苗族刺绣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形态,充分反映了湘西苗族人民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热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可以说,它即是一个民族审美价值的体现,又是苗族历史文化习俗及宗教信仰的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