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给出下列各说法:①圆柱由3个面围成,这3个面都是平的;②圆锥由2个面围成,这2个面中,1个是平的,1个是曲的;③球仅由1个面围成,这个面是平的;④正方体由6个面围成,这6个面都是平的.其中正确的为(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2.如图,已知直线上顺次三个点A 、B 、C ,已知AB =10cm ,BC =4cm .D 是AC 的中点,M 是AB 的中点,那么MD =( )cmA .4B .3C .2D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相同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下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的平面图形是( )A .AB .BC .CD .D 5.从不同方向看一只茶壶,你认为是俯视效果图的是( )A .B .C .D . 6.如图,把APB ∠放置在量角器上,P 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读得射线PA 、PB 分别经过刻度117和153,把APB ∠绕点P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 PB ''∠,下列结论: ①APA BPB ''∠=∠;②若射线PA '经过刻度27,则B PA '∠与A PB '∠互补;③若12APB APA ''∠=∠,则射线PA '经过刻度45.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如果∠1与∠2互余,∠2与∠3互余,那么∠1与∠3的关系为()A.互余B.互补C.相等D.无法确定8.一根直木棒长10厘米,棒上有刻度如图,若把它作为尺子,只测量一次,能测量的长度共有()A.7种B.6种C.5种D.4种9.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BC,使BC=2cm,则线段AC的长度是()A.6cm B.10cm C.4cm或10cm D.6cm或10cm 10.如图,图中射线、线段、直线的条数分别为()A.5,5,1 B.3,3,2C.1,3,2 D.8,4,111.如图,从A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是走水路、走陆路、走空中,从A地到B地有三条水路、两条陆路,从B地到C地有4条陆路可供选择,走空中,从A地不经B地直线到C地,则从A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A.10种B.20种C.21种D.626种1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EM,FM为折痕,C点折叠后的C'点∠的度数是()落在MB'的延长线上,则EMFA.85°B.90°C.95°D.100°二、填空题13.(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两条线段a 和b 的大小,结果可能有 种情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4.如图,若AOB ∠是直角,OM 平分AOC ∠,ON 平分COB ∠,则MON ∠=________.15.乘火车从A 站出发,沿途经过3个车站方可到达B 站,那么在A ,B 两站之间需要安排不同的车票________种.16.已知点B 在直线AC 上,AB=6cm ,AC=10cm ,P 、Q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PQ=_____17.如图,上午6:30时,时针和分针所夹锐角的度数是_____.18.已知线段MN=16cm ,点P 为任意一点,那么线段MP 与NP 和的最小值是_____cm . 19.在9点至10点之间的某时刻,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构成的夹角是110°,则这时刻是9点__________分.20.如图,OE 平分AOC ∠,OF 平分BOC ∠,124EOF ︒∠=,则AOB ∠的度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C ,D 两点将线段AB 分成2:3:4三部分,E 为线段AB 的中点,6cm AD =.求:(1)线段AB 的长;(2)线段DE 的长.22.如图所示,已知O 是直线AB 上一点,90BOE FOD ∠=∠=︒,OB 平分COD ∠.(1)图中与DOE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2)图中是否有与DOE ∠互补的角?如果有,直接写出全部结果;如果没有,说明理由.23.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点,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1)若1AM =,4BC =,求MN 的长度.(2)若6AB =,求MN 的长度.24.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 ,点E 在边AB 上,点F ,G 在边CD 上,连接EF ,EG .将BEG ∠对折,点B 落在直线BG 上的点B '处,得折痕EM ;将AEF ∠对折,点A 落在直线EF 上的点A '处,得折痕EN .(1)如图(1),若点F 与点G 重合,求MEN ∠的度数;(2)如图(2),若点G 在点F 的右侧,且30FEG ︒∠=,求MEN ∠的度数; (3)若MEN α∠=,请直接用含α的式子表示FEG ∠的大小.25.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两条直角边AB 和BC 分别长4厘米和3厘米,现在以斜边AC 为轴旋转一周.求所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26.如下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圆柱、圆锥、正方体、球,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圆柱由3个面围成,2个底面是平面,1个侧面是曲面,故①错误;②圆锥由2个面围成,这2个面中,1个是平面,1个是曲面,故②正确;③球仅由1个面围成,这个面是曲面,故③错误;④正方体由6个面围成,这6个面都是平面,故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熟记各种图形的特征是解题关键.2.C解析:C【分析】由AB=10cm,BC=4cm.于是得到AC=AB+BC=14cm,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由D是AC的中点,得到AD,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到MD=AD﹣AM,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AB=10cm,BC=4cm,∴AC=AB+BC=14cm,∵D是AC的中点,∴AD=1AC=7cm;2∵M是AB的中点,∴AM=1AB=5cm,2∴DM =AD ﹣AM =2cm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利用线段差及中点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分析】分别找出每个图形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①正方体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 ②球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圆,故此选项正确;③圆锥,从左边看是三角形,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从上面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 ④圆柱从左面和正面看都是矩形,从上边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4.C解析:C【解析】根据折叠的性质,结合折叠不变性,可知剪下来的图形是C ,有四个直角三角形构成的特殊四边形.故选C.5.A解析:A【解析】俯视图是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也是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 易判断选A.6.D解析:D【分析】由APB ∠=A PB ''∠=36°,得APA BPB ''∠=∠,即可判断①,由B PA '∠=117°-27°-36°=54°,A PB '∠=153°-27°=126°,即可判断②,由12APB APA ''∠=∠,得=272APA A PB '''∠∠=︒,进而得45OPA ︒∠=′,即可判断③.【详解】∵射线PA 、PB 分别经过刻度117和153,APB ∠绕点P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 PB ''∠, ∴APB ∠=A PB ''∠=36°,∵+APA A PB APB ''''∠=∠∠,=+BPB APB APB ∠∠''∠,∴APA BPB ''∠=∠,故①正确;∵射线PA '经过刻度27,∴B PA '∠=117°-27°-36°=54°,A PB '∠=153°-27°=126°,∴B PA '∠+A PB '∠=54°+126°=180°,即:B PA '∠与A PB '∠互补,故②正确; ∵12APB APA ''∠=∠, ∴=272APA A PB '''∠∠=︒,∴=1171177245O AP P A A '∠︒-∠=︒-︒=︒′, ∴射线PA '经过刻度45.故③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和差倍分关系以及补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分析】∠1和∠2互余,∠2与∠3互余,则∠1和∠3是同一个角∠2的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因而∠1=∠3.【详解】∵∠1与∠2互余,∠2与∠3互余,∴∠1+∠2=90°,∠2+∠3=90°,∴∠1=∠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余角的定义,以及同角的余角相等这一性质. 8.B解析:B【分析】根据棒上标的数字,找出这根木棒被2、7两点分成的线段的条数即可.【详解】如图,∵线段AD 被B 、C 两点分成AB 、AC 、AD 、BC 、BD 、CD 六条的线段∴能量的长度有:2、3、5、7、8、10,共6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实质是找出已知图形上线段的条数.9.D解析:D【分析】由点C在直线AB上,分别讨论点C在线段AB上和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AC的长即可.【详解】∵点C在直线AB上,AB=8,BC=2,∴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C=AB-BC=8-2=6cm,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C=AB+BC=8+2=10cm,∴AC的长度是6cm或10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和与差,注意点C在直线AB上,要分几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10.D解析:D【分析】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详解】以A点为端点的射线有2条,以B为端点的射线有3条,以C为端点的射线有2条,以D 为端点射线有1条,合计射线8条.线段:AB,BC,AC,BD ,合计4条.直线:AC,合计1条故本题 D.【点睛】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11.C解析:C【分析】本题只需分别数出A到B、B到C、A到C的条数,再进一步分析计算即可.【详解】观察图形,得:A到B有5条,B到C有4条,所以A到B到C有5×4=20条,A到C一条.所以从A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共21条.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有顺序地数出所有情况.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的线段相等,可得.【详解】解:根据图形,可得:∠EMB′=∠EMB,∠FMB′=∠FMC,∵∠FMC+∠FMB′+∠EMB′+∠BME=180°,∴2(∠EMB′+∠FMB′)=180°,∵∠EMB′+∠FMB′=∠FME,∴∠EMF=9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翻折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图形翻折的性质.二、填空题13.(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解析:(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通常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2)比较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结果可能有3种情况,它们是a>b、a=b、a<b.故答案为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3,a>b、a=b、a<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是基础题型,是需要识记的知识.14.45°【分析】结合图形根据角的和差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找到∠MON与∠AOB的关系即可求出∠MON的度数【详解】解:∵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AOC∠NOC=∠BOC∴∠MON=解析:45°【分析】结合图形,根据角的和差,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找到∠MON与∠AOB的关系,即可求出∠MON的度数.【详解】解:∵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12∠AOC,∠NOC=12∠BOC,∴∠MON=∠MOC-∠NOC=12(∠AOC-∠BOC)=12(∠AOB+∠B0C-∠BOC)=12∠AOB=45°.故选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属于基础题,此类问题,注意结合图形,运用角的和差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15.20【解析】【分析】本题需先求出AB之间共有多少条线段根据线段的条数即可求出车票的种数【详解】设点CDE是线段AB上的三个点根据题意可得:图中共用=10条线段∵A到B与B到A车票不同∴从A到B的车票解析:20【解析】【分析】本题需先求出A、B之间共有多少条线段,根据线段的条数即可求出车票的种数.【详解】设点C、D、E是线段AB上的三个点,根据题意可得:图中共用()5152-⨯=10条线段∵A到B与B到A车票不同.∴从A到B的车票共有10×2=20种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求线段的条数的问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线段的条数与车票种数的联系与区别.16.2或8【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详解】解:如图:当点BC在点A 的不同侧时∴AP=AB=3cmAQ=AC=5cm∴PQ=AQ+解析:2或8【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详解】解:如图:当点B、C在点A的不同侧时,∴AP=12AB=3cm,AQ=12AC=5cm,∴PQ=AQ+AP=5+3=8cm.当点B、C在点A的同一侧时,∴AP=12AB=3cm,∴AQ=12AC=5cm,PQ=AQ-AP=5-3=2cm.故答案为8cm或2cm.【点睛】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17.15°【分析】计算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一般先从钟面上找出某一时刻分针与时针所处的位置确定其夹角再根据表面上每一格30°的规律计算出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的度数【详解】∵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解析:15°【分析】计算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一般先从钟面上找出某一时刻分针与时针所处的位置,确定其夹角,再根据表面上每一格30°的规律,计算出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的度数.【详解】∵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12÷60=0.5°,∴时针1小时转动30°,∴6:30时,分针指向刻度6,时针和分针所夹锐角的度数是30°×12=15°.故答案是:15°.【点睛】考查了钟面角,解题时注意,分针60分钟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60=6°;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12÷60=0.5°.18.16【分析】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线段MN上;②点P在线段MN外;然后利用两点之间距离性质结合图形得出即可【详解】①点P 在线段MN 上MP+NP=MN=16cm②点P 在线段MN 外当点P 在线段MN 的上部时解析:16【分析】分两种情况:①点P 在线段MN 上;②点P 在线段MN 外;然后利用两点之间距离性质,结合图形得出即可.【详解】①点P 在线段MN 上,MP+NP=MN=16cm ,②点P 在线段MN 外,当点P 在线段MN 的上部时,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MP+NP > MN =16,当点P 在线段MN 的延长线上时,MP+NP > MN =16.综上所述:线段MP 和NP 的长度的和的最小值是16,此时点P 的位置在线段MN 上, 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较线段的长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比较线段的长短. 19.或【分析】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 则时针转的度数为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 则时针转的度数为当时∴当时∴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钟面角正确的理 解析:4011或32011 【分析】 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 ,则时针转的度数为12x ,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 ,则时针转的度数为12x , 当9011012x x ︒︒+-=时,24011x ︒=, ∴2404061111︒︒÷= 当()9018011012x x ︒︒︒+--=时,192011x ︒⎛⎫= ⎪⎝⎭ ∴192032061111÷= 故答案为:4011或32011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钟面角,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出再根据角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平分平分∴∴∴【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112︒【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出2AOC COE ∠=∠,2BOC COF ∠=∠,再根据角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OE 平分AOC ∠,OF 平分BOC ∠,∴2AOC COE ∠=∠,2BOC COF ∠=∠,∴2()2248AOC BOC COE COF EOF ︒∠+∠=∠+∠=∠=,∴360248112AO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0.8cm ;(2)0.6cm【分析】(1)设2cm AC x =,3cm CD x =,4cm BD x =,则根据6cm AD =列式计算即可. (2)由E 为线段AB 的中点,且根据(1)知AB 的长为10.8cm ,即可求出DE 的长.【详解】(1)设2cm AC x =,3cm CD x =,4cm BD x =.则有236x x +=,解得 1.2x =.则234910.8x x x x ++==.所以AB 的长为10.8cm .(2)因为E 为线段AB 的中点, 所以1 5.4cm 2AE AB ==. 所以6 5.40.6cm DE AD A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EOF ∠,BOD ∠,BOC ∠;(2)BOF ∠,COE ∠.【分析】(1)由∠BOE=90°,则∠DOE+∠BOD=90°,要求与∠DOE 互余的角,只要找到与∠BOD 相等的角即可,即∠BOC ,∠EOF ;(2)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结合OB 平分∠COD ,可得∠DOE=∠AOF ,∠EOF=∠BOD=∠BOC ,则∠DOE 的补角与∠AOF 的补角相等,即∠DOE 互补的角:∠BOF 、∠EOC ;【详解】解:(1)∵∠BOE=∠FOD=90°,∴∠AOF+∠EOF=90°,∠BOD+∠DOE=90°,∠DOE+∠EOF=90°,∵OB 平分∠COD ,∴∠BOD=∠BOC ,∠AOF=∠DOE ,∴与∠DOE 互余的是:∠EOF 、∠BOD 、∠BOC ;故答案为:∠EOF 、∠BOD 、∠BOC ;(2)由(1)以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可知,∠AOF=∠DOE ,∠EOF=∠BOD=∠BOC , ∴∠DOE 的补角与∠AOF 的补角相等,∵∠AOF+∠BOF=180°,∠BOF=∠EOC ,∴∠AOF+∠EOC=180°,∴∠DOE 的补角有:∠BOF 和∠EOC .【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和余角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进行解答.23.(1)3;(2)3.【分析】(1)由中点可得CN 和MC 的长,再由 MN=MC+CN 可求得MN 的长;(2)由已知可得AB 的长是NM 的2倍,已知AB 的长,可求得MN 的长度.【详解】解:(1)∵N 是BC 的中点,M 是AC 的中点,1AM =,4BC =,∴2CN =,1AM CM ==,∴3MN MC CN =+=.(2)∵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6AB =, ∴132NM MC CN A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在不同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24.(1)90︒;(2)105︒;(3)若点G 在点F 的右侧,2180FEG α︒∠=-;若点G 在点F 的左侧,1802FEG α︒∠=-【分析】(1)由题意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2)由题意根据∠MEN=∠NEF+∠FEG+∠MEG ,求出∠NEF+∠MEG 即可解决问题. (3)根据题意分点G 在点F 的右侧以及点G 在点F 的左侧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因为EN 平分AEF ∠,EM 平分BEF ∠,所以12NEF AEF ∠=∠,12MEF BEF ∠=∠, 所以1111()2222MEN NEF MEF AEF BEF AEF BEF AEB ∠=∠+∠=∠+∠=∠+∠=∠. 因为180AEB ︒∠=, 所以1180902MEN ︒︒∠=⨯=. (2)因为EN 平分AEF ∠,EM 平分BEG ∠, 所以12NEF AEF ∠=∠,12MEG BEG ∠=∠, 所以1111()()2222NEF MEG AEF BEG AEF BEG AEB FEG ∠+∠=∠+∠=∠+∠=∠-∠. 因为180AEB ︒∠=,30FEG ︒∠=, 所以()118030752NEF MEG ︒︒︒∠+∠=-=, 所以7530105MEN NEF FEG MEG ︒︒︒∠=∠+∠+∠=+=.(3)因为EN 平分AEF ∠,EM 平分BEG ∠, 所以12NEF AEF AEN ∠=∠=∠,12MEG BEG BEM ∠=∠=∠, 若点G 在点F 的右侧,MEN NEF FEG MEG α∠=∠+∠+∠=, ()()(180)2180FEG NEF MEG AEN BEM ααααα︒︒∠=-∠+∠=-∠+∠=-=--;若点G 在点F 的左侧,MEN NEF MEG FEG α∠=∠+∠-∠=1801802FEG NEF MEG AEN BEM ααααα︒︒∠=∠+∠-=∠+∠-=--=-.【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翻折变换,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25.6π立方厘米【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为5厘米,再用“3×4÷5=2.4厘米”求出斜边上的高,绕斜边旋转一周后所得到的就是两个底面半径为2.4厘米,高的和为5厘米的圆锥体,由此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得这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和即可.试题过B 作BD ⊥AC ,∵直角边AB和BC分别长4厘米和3厘米,∴AC=2234=5(厘米),斜边上的高为“3×4÷5=2.4(厘米),所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132.42 5 =9.6π(立方厘米).26.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特点和各几何图形的特性判断即可.试题如图所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哪种物体最接近于圆柱()A.B.C.D.2.下列几何体的截面分别是()A.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B.圆、长方形、三角形、圆C.圆、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D.圆、长方形、三角形、三角形3.如图是我国南海地区图,图中的点分别代表三亚市,永兴岛,黄岩岛,渚碧礁,弹丸礁和曾母暗沙,该地区图上两个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A.三亚﹣﹣永兴岛B.永兴岛﹣﹣黄岩岛C.黄岩岛﹣﹣弹丸礁D.渚碧礁﹣﹣曾母暗山4.如图,图中共有线段()第 1 页共31 页A.7条B.8条C.9条D.10条5.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线段BC的中点,AB=20,AD=14,则AC的长为()A.10B.8C.7D.66.如图,∠AOB是平角,∠AOC=50°,∠BOD=60°,OM平分∠BOD,ON平分∠AOC,则∠MON的度数是()A.135°B.155°C.125°D.145°7.将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若∠ABC=25°,则∠DBE的度数为()A.50°B.65°C.45°D.60°8.将一块长为a米,宽为b米的矩形空地建成一个矩形花园,要求在花园中修两条入口宽均为x米的小道,其中一条小道两边分别经过矩形一组对角顶点,剩余的地方种植花草,现有从左至右三种设计方案如图所示,种植花草的面积分别为S1,S2和S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第 2 页共31 页A.S3<S1<S2B.S1<S2<S3C.S2<S1<S3D.S1=S2=S39.下列七个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是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点A,B,C是展开后小正方形的顶点,连接AB,BC,则∠ABC的大小是()A.60°B.50°C.45°D.30°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下面的几何体中,属于柱体的有个.12.如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与“爱”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第 3 页共31 页13.如果线段AB=10,点C、D在直线AB上,BC=6,D是AC的中点,则A、D 两点间的距离是.14.已知线段MN=16cm,点P为任意一点,那么线段MP与NP和的最小值是cm.15.如图,若∠3:∠2=2:5,且∠2﹣∠1=12°,∠3等于.16.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且OB平分∠AOC,若∠COD=150°,则∠AOC的度数是.17.如图,一纸片沿直线AB折成的V字形图案,已知图中∠1=62°,则∠2的度数=.18.如图,A、O、B在一直线上,∠1=∠2,则与∠1互补的角是.若∠1=28°32′35″,则∠1的补角=.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太阳可以近似地看成球体,已知太阳的半经为6.96×108m,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球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是V=πr3,π取3.14)第 4 页共31 页20.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cm,宽为1cm,高为2cm,请求出:(1)长方体有条棱,个面;(2)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3)长方体的表面积.21.如图所示,若剪下来折叠能拼成一个正方体盒子,请你想象一下,能否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使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22.如图,点B、C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是MB:BC:CN=2:3:4,P 是MN的中点,且MN=18cm,求PC的长.23.如图,∠AOB是平角,∠DOE=90°,OC平分∠DOB.(1)若∠AOE=32°,求∠BOC的度数;(2)若OD是∠AOC的角平分线,求∠AOE的度数.24.以直线AB上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60°,将直角△DOE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1)如图1,若直角△DOE的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2)如图2,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OE平分∠AOC,说第 5 页共31 页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如图3,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COD=∠AOE.求∠BOD的度数.25.探索性问题:已知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m,n.(1)填表:(2)若A,B两点的距离为d,则d与m,n有何数量关系.(3)在数轴上整数点P到4和﹣5的距离之和为9,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这些整数的和.第 6 页共31 页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哪种物体最接近于圆柱()A.B.C.D.【解答】解:最接近圆柱的是生日蛋糕.故选:A.2.下列几何体的截面分别是()A.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B.圆、长方形、三角形、圆C.圆、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D.圆、长方形、三角形、三角形【解答】解:当截面平行于圆柱底面截取圆柱时得到截面图形是圆,截面截取经过四个顶点的截面时可以截得长方形,当截面垂直圆锥的底面时,截面图形是三角形,当截面平行于圆锥的底面时,截面图形是圆.所以这几个几何体的截面分别是:圆、长方形、三角形、圆,故选:B.3.如图是我国南海地区图,图中的点分别代表三亚市,永兴岛,黄岩岛,渚碧礁,弹丸礁和曾母暗沙,该地区图上两个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第7 页共31 页A.三亚﹣﹣永兴岛B.永兴岛﹣﹣黄岩岛C.黄岩岛﹣﹣弹丸礁D.渚碧礁﹣﹣曾母暗山【解答】解:由图可得,三亚﹣﹣永兴岛两个点之间距离最短,故选:A.4.如图,图中共有线段()A.7条B.8条C.9条D.10条【解答】解:线段由AD,AE,DE,AB,AC,BD,EC,BC,故选:B.5.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线段BC的中点,AB=20,AD=14,则AC的长为()A.10B.8C.7D.6【解答】解:∵AB=20,AD=14,∴BD=AB﹣AD=20﹣14=6,∵D为线段BC的中点,∴BC=2BD=12,∴AC=AB﹣BC=20﹣12=8.第8 页共31 页6.如图,∠AOB是平角,∠AOC=50°,∠BOD=60°,OM平分∠BOD,ON平分∠AOC,则∠MON的度数是()A.135°B.155°C.125°D.145°【解答】解:∵∠AOC+∠COD+∠BOD=180°,∴∠COD=180°﹣∠AOC﹣∠COD=70°,∵OM、ON分别是∠AOC、∠BOD的平分线,∴∠MOC=∠AOC=25°,∠DON=∠BOD=30°,∴∠MON=∠MOC+∠COD+∠DON=125°,故选:C.7.将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若∠ABC=25°,则∠DBE的度数为()A.50°B.65°C.45°D.60°【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片沿BC、BD折叠,∴∠ABC=∠A′BC,∠EBD=∠E′BD,而∠ABC+∠A′BC+∠EBD+∠E′BD=180°,∴∠A′BC+∠E′BD=180°×=90°,即∠ABC+∠DBE=90°,∵∠ABC=25°,∴∠DBE=65°.第9 页共31 页8.将一块长为a米,宽为b米的矩形空地建成一个矩形花园,要求在花园中修两条入口宽均为x米的小道,其中一条小道两边分别经过矩形一组对角顶点,剩余的地方种植花草,现有从左至右三种设计方案如图所示,种植花草的面积分别为S1,S2和S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S3<S1<S2B.S1<S2<S3C.S2<S1<S3D.S1=S2=S3【解答】解:∵矩形的长为a米,宽为b米,小路的宽为x米,∴S1=ab﹣(a+b)x+S4;S2=ab﹣(a+b)x+S5;S3=ab﹣(a+b)x+S6.∵S4=x•x=x2,S5=x•sin60°•x•sin60°=x2,S6=x•sin60°•=x2,∴S2<S1<S3.故选:C.9.下列七个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答】解:由题可得,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有:故选:B.第10 页共31 页10.如图是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点A,B,C是展开后小正方形的顶点,连接AB,BC,则∠ABC的大小是()A.60°B.50°C.45°D.30°【解答】解: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C=BC=,AB=,∵()2+()2=()2,即AC2+BC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下面的几何体中,属于柱体的有4个.【解答】解:柱体分为圆柱和棱柱,所以柱体有圆柱、正方体、六棱柱,三棱柱共4个.故答案为:4.12.如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与“爱”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中【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第11 页共31 页“我”与“城”是相对面,“北”与“三”是相对面,“爱”与“中”是相对面.故答案为:中.13.如果线段AB=10,点C、D在直线AB上,BC=6,D是AC的中点,则A、D 两点间的距离是2或8.【解答】解:①如图1所示,∵AB=10,BC=6,∴AC=AB﹣BC=10﹣6=4,∵D是线段AC的中点,∴AD=AC=×4=2;②如图2所示,∵AB=10,BC=6,∴AC=AB+BC=10+6=16,∵D是线段AC的中点,∴AD=AC=×16=8.故答案为:2或8.14.已知线段MN=16cm,点P为任意一点,那么线段MP与NP和的最小值是16 cm.【解答】解:如图所示:所以线段MP与NP和的最小值是16cm,故答案为;1615.如图,若∠3:∠2=2:5,且∠2﹣∠1=12°,∠3等于32°.第12 页共31 页【解答】解:∵∠3:∠2=2:5,设∠3=2x,∠2=5x,∵∠1+∠2+∠3=180°,∠2﹣∠1=12°,可得:5x﹣12°+5x+2x=180°,解得:x=16,所以∠3=2×16°=32°,故答案为:32°16.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且OB平分∠AOC,若∠COD=150°,则∠AOC的度数是60°.【解答】解:∵点B、O、D在同一直线上,∠COD=150°,∴∠COB=180°﹣150°=30°,∵OB平分∠AOC,∴∠AOC=2×30°=60°,故答案为:60°.17.如图,一纸片沿直线AB折成的V字形图案,已知图中∠1=62°,则∠2的度数=56°.【解答】解:由折叠可得出2∠1+∠2=180°,∵∠1=62°,第13 页共31 页∴∠2=180°﹣2×62°=56°,故答案为56°.18.如图,A、O、B在一直线上,∠1=∠2,则与∠1互补的角是∠AOD.若∠1=28°32′35″,则∠1的补角=151°27′25″.【解答】解:∵∠1=∠2,∴与∠1互补的角是∠AOD,∵∠1=28°32′35″,∴∠1的补角=151°27′25″,故答案为:∠AOD;151°27′25″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太阳可以近似地看成球体,已知太阳的半经为6.96×108m,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球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是V=πr3,π取3.14)【解答】解:当r=6.96×108时,V=πr3≈×3.14×(6.96×108)3≈1.41×1027m3,答:太阳的体积大约是1.41×1027m3.20.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cm,宽为1cm,高为2cm,请求出:(1)长方体有12条棱,6个面;(2)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3)长方体的表面积.【解答】解:(1)长方体有12条棱,6个面;第14 页共31 页故答案为:12,6;(2)(1+1+2)×4=4×4=16(cm).故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16cm;(3)(1×1+1×2+1×2)×2=(1+2+2)×2=5×2=10(cm2).故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cm2.21.如图所示,若剪下来折叠能拼成一个正方体盒子,请你想象一下,能否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使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解答】解:依题意得:A=﹣2,B=﹣3,C=﹣4.22.如图,点B、C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是MB:BC:CN=2:3:4,P 是MN的中点,且MN=18cm,求PC的长.【解答】解:设MB=2x,则BC=3x,CN=4x,因为P是MN中点,所以MP=MN=×(2x+3x+4x)=x=9.解得x=2,∴PC=MC﹣MP=2x+3x﹣x=0.5x=1.23.如图,∠AOB是平角,∠DOE=90°,OC平分∠DOB.(1)若∠AOE=32°,求∠BOC的度数;(2)若OD是∠AOC的角平分线,求∠AOE的度数.第15 页共31 页【解答】解:(1)∠AOD=∠DOE﹣∠AOE=90°﹣32°=58°∠BOD=∠AOB﹣∠AOD=180°﹣58°=122°又OC平分∠BOD所以:∠BOC=∠BOD=×122°=61°(2)因为OC平分∠BOD,OD平分∠AOC 所以∠BOC=∠DOC=∠AOD又∠BOC+∠DOC+∠AOD=180°所以∠AOD=×180°=60°所以∠AOE=∠DOE﹣∠AOD=90°﹣60°=30°24.以直线AB上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60°,将直角△DOE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1)如图1,若直角△DOE的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30°;(2)如图2,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OE平分∠AOC,说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如图3,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COD=∠AOE.求∠BOD的度数.【解答】解:(1)∵∠BOE=∠COE+∠COB=90°,又∵∠COB=60°,∴∠COE=30°,第16 页共31 页故答案为:30°;(2)∵OE平分∠AOC,∴∠COE=∠AOE=COA,∵∠EOD=90°,∴∠AOE+∠DOB=90°,∠COE+∠COD=90°,∴∠COD=∠DOB,∴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设∠COD=x°,则∠AOE=5x°,∵∠DOE=90°,∠BOC=60°,∴6x=30或5x+90﹣x=120∴x=5或7.5,即∠COD=5°或7.5°∴∠BOD=65°或52.5°.25.探索性问题:已知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m,n.(1)填表:(2)若A,B两点的距离为d,则d与m,n有何数量关系.(3)在数轴上整数点P到4和﹣5的距离之和为9,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这些整数的和.【解答】解:(1)5﹣2=3;0﹣(﹣4)=4;6﹣(﹣6)=12;﹣4﹣(﹣5)=1;2﹣(﹣90)=92;﹣2.5﹣(﹣4.5)=2;故答案为:3,4,12,1,92,2;(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d等于表示两点数之差的绝对值,第17 页共31 页∴d=|m﹣n|.(3)设整数点P表示的数为x,∵点P到4和﹣5的距离之和为9,∴|x﹣4|+|x﹣(﹣5)|=9,即x﹣4+x+5=9,﹣(x﹣4)+x+5=9(﹣5和4两点间所有的整数点均成立),x ﹣4﹣(x+5)=9(舍去)或﹣(x﹣4)﹣(x+5)=9,解得x=﹣5,﹣4,﹣3,﹣2,﹣1,0,1,2,3,4;∴有这些整数的和为4+3+2+1+0﹣1﹣2﹣3﹣4﹣5=﹣5.第18 页共31 页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角是指()A. 由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B.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C. 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D.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2.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A. 30°B. 60°C. 90°D. 12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B.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C.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射线D. 经过两点有无数条直线4.如图,四条线段中,最短和最长的一条分别是()A. acB. bdC. adD. bc5.如图,B在线段AC上,且BC=2AB,D,E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AB= AC;②B是AE的中点;③EC=2BD;④DE=AB.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已知∠α=70°,则∠α的补角为()A. 120°B. 110°C. 70°D. 20°7.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 比直角大的角钝角;B. 比平角小的角是钝角C. 钝角的平分线把钝角分为两个锐角;D. 钝角与锐角的差是锐角8.如图,已知AD平分∠BAE,若∠BAD=62°,则∠CAE的度数是()第19 页共31 页A. 55°B. 56°C. 58°D. 62°9.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不符合的式子是()A. AD-CD=AB+BCB. AC-BC=AD-BDC. AC-BC=AC+BDD. AD-AC=BD-BC1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当把它拆成一个正方体,与空白面相对的字应该是()A. 北B. 京C. 欢D. 迎二、填空题11.已知线段AB=8 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 cm,则线段AC=________.12.若∠α=32°22′,则∠α的余角的度数为________.13.已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155°,则这个角的余角等于________14.八棱柱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面.15.和互补,且-=50°,求和的度数. ________、 ________16.34.42°=________(用度、分、秒表示).17.一个角的补角加上10°后,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________ °.18.用一个平面去截长方体,截面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填“可能”或“不可能”).19.一条直线上有A、B、C三个点,AB=7cm,BC=4cm,则AC=________ .20.已知线段AB=1996,P、Q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线段AQ=1200,线段BP=1050,则线段PQ=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BOC=120°,∠AOB=70°,求∠AOC的大小。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下列各数中,哪个数是有理数?()A. √3B. πC. 3.14D. √12. 下列运算中,哪个运算是整式加减?()A. 2x + 3yB. 2x × 3yC. 2x ÷ 3yD. 2x² + 3y²3. 若a=3,b=2,则a+b的值为()A. 5B. 5C. 1D. 14. 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单项式?()A. 3x + 2yB. 3x²yD. 3x²y²5.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3| = 3B. |3| = 3C. |3 5| = 2D. |3 + 5| = 26. 下列各数中,哪个是正数?()A. 3B. 0C. √1D. 27. 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同类项?()A. 3x和2yB. 3x²和2xC. 3x²和2x²D. 3xy和2x²y8. 若3x=12,则x的值为()A. 3B. 4C. 5D. 69. 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多项式?()A. 3x²C. 3x² + 2xyD. 3x²y²10.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3² = 9B. (3)² = 9C. √36 = 6D. √25 = 5二、判断题:1.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2.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 3x和3x²是同类项。
()4. 单项式是只有一个项的整式。
()5. 多项式是由多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而成的。
()6. 0是正数。
()7. |3 5| = |3 + 5|。
()8. π是一个有理数。
()9. 3x²y和2x²y是同类项。
()10. 若a=3,b=2,则ab的值为5。
()三、计算题:1. 计算:(3/4) (2/3)。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2﹣x=0B.2x﹣y=0C.2x=1D.x2+y2=12.下列所给条件,不能列出方程的是()A.某数比它的平方小6B.某数加上3,再乘以2等于14C.某数与它的的差D.某数的3倍与7的和等于293.方程3x﹣1=0的解是()A.x=﹣3B.x=3C.x=﹣D.x=4.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如果ax=ay,那么x=yB.如果m=n,那么m﹣2=2﹣nC.如果4x=﹣3,那么x=﹣D.如果a=b,那么﹣+1=﹣+15.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A.B.5C.D.﹣56.解方程[(x+1)+4]=3+变形第一步较好的方法是()A.去分母B.去括号C.移项D.合并同类项7.小明骑自行车到学校上学,若每小时骑15千米,可早到10分钟,若每小时骑13千米,则迟到5分钟,设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x千米,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B.+10=﹣5C.+=+D.﹣=﹣8.一元一次方程+++=4的解为()A.30B.24C.21D.129.如图,两个天平都平衡,则六个球体的重量等于()个正方体的重量.A.7B.8C.9D.1010.将连续的奇数1,3,5,7,9,……排成如图所示的数表,则十字形框中的五数之和能等于2020吗?能等于2021吗?()A.能,能B.能,不能C.不能,能D.不能,不能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已知式子:①3﹣4=﹣1;②2x﹣5y;③1+2x=0;④6x+4y=2;⑤3x2﹣2x+1=0,其中是等式的有,是方程的有.12.如果(a+3)x|a|﹣2=3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13.解方程时,去分母得.14.足球比赛计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今年武汉黄鹤楼队经过26轮激战,以42分获“中超”联赛第五名,其中负6场,那么胜场数为.15.一个两位数,若交换其个位数与十位数的位置,则所得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18,这样的两位数共有个.16.如图所示,甲、乙两人沿着边长为10m的正方形,按A→B→C→D→A…的方向行走,甲从A点以5m/分钟的速度,乙从B点以8m/分钟的速度行走,两人同时出发,当甲、乙第20次相遇时,它们在边上.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2分)17.(6分)解方程:﹣2(1﹣2x)+6x=﹣418.(6分)解方程﹣1=19.(6分)(1)若|a|=1,则a=(2)若|a﹣3|=5,b+1与4互为相反数,求:2a﹣b的值20.(7分)列方程解决下列问题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为3千米/时.(1)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2)求甲,乙两个码头之间的路程.21.(7分)有一个水池,用甲、乙两个水管注水,如果单开甲管,20分钟注满水池,如果单开乙管,15分钟注满水池.(1)若甲、乙两水管同时注水,4分钟后关上甲管,由乙管单独注水,问还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将水池注满?(2)假设在水池下面安装了排水管丙管,单开丙管12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若三管同时开放,多少分钟可将空池注满水?22.(10分)松雷中学原计划加工一批校服,现有甲、乙两个工厂都想加工这批校服,已知甲工厂每天能加工这种校服16件,乙工厂每天能加工这种校服24件.且单独加工这批校服甲厂比乙厂要多用20天.在加工过程中,学校需付甲厂每天费用80元、付乙厂每天费用120元.(1)求这批校服共有多少件?(2)为了尽快完成这批校服,先由甲、乙两厂按原生产速度合作一段时间后,甲工厂停工了,而乙工厂每天的生产速度也提高25%,乙工厂单独完成剩余部分.且乙工厂的全部工作时间是甲工厂工作时间的2倍还多4天,求乙工厂共加工多少天?(3)经学校研究制定如下方案:方案一:由甲厂单独完成;方案二:由乙厂单独完成;方案三:按(2)问方式完成;并且每种方案在加工过程中,每个工厂需要一名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并由学校提供每天10元的午餐补助费,请你通过计算帮学校选择一种即省时又省钱的加工方案.23.(10分)如图,点A和点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和b,且(a+6)2+|b﹣8|=0.(1)求线段AB的长;(2)点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x﹣1=x+1的解,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AD+BD=CD?若存在,请求出点D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线段AD和BC分别以6个单位长度/秒和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M为线段AD的中点,N为线段BC的中点,若MN =12,求t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解:A、x2﹣x=0,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B、2x﹣y=0,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C、2x=1,是一元一次方程;D、x2+y2=1,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选:C.2.解:设某数为x,A、x2﹣x=6,是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2(x+3)=14,是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x﹣x,不是方程,故本选项正确;D、3x+7=29,是方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3.解:方程3x﹣1=0,移项得:3x=1,解得:x=,故选:D.4.解:A、如果ax=ay,当a≠0时有x=y,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果m=n,那么m﹣2=n﹣2,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如果4x=﹣3,那么x=﹣,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如果a=b,那么﹣+1=﹣+1,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5.解:把x=2代入方程得:4﹣a﹣9=0,解得:a=﹣5,故选:D.6.解:根据题意可得:先去分母比较简单,因为去分母后,去括号、移项都会变得比较简单.故选:A.7.解:设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x千米,依题意,得:+=﹣.故选:A.8.解:+++=4,﹣+﹣+﹣+﹣=4,﹣=4,4x=4×21,x=21,故选:C.9.解:因为2个球体的重量等于5个圆柱体的重量,所以1个球体的重量等于2.5个圆柱体的重量;因为2个正方体的重量等于3个圆柱体的重量,所以1个圆柱体的重量等于个正方体的重量,所以六个球体的重量等于正方体的重量的个数是:2.5×6×=10(个)故选:D.10.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这五个数的和等于十字形中间的数的5倍,设十字形中间的数为x,令5x=2020,解得x=404,∵404不是奇数,∴十字形框中的五数之和不能等于2020,再令5x=2021,得x=404.2,∵404.2不是奇数,∴十字形框中的五数之和不能等于2021,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解:①3﹣4=﹣1是等式;③1+2x=0即是等式也是方程;④6x+4y=2即是等式也是方程;⑤3x2﹣2x+1=0即是等式也是方程,故答案为:①③④⑤;③④⑤.12.解:∵(a+3)x|a|﹣2=3是一元一次方程,∴|a|﹣2=1,a+3≠0,解得a=3.故答案为:3.13.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得:3x﹣(2x+1)=6,故答案为:3x﹣(2x+1)=6.14.解:设胜场数为x场,则平场数为(26﹣6﹣x)场,依题意得:3x+(26﹣6﹣x)=42解得:x=11那么胜场数为11场.故答案为:11.15.解:设原来的两位数为10a+b,根据题意可得:10a+b+18=10b+a,解得:a=b﹣2,∵b可取从3到9的所有自然数,即3、4、5、6、7、8、9,∴这样的两位数共有7个,它们分别是13,24,35,46,57,68,79.故答案为:7.16.解:设第一次相遇用时t1分钟,依题意有8t1﹣5t1=10×3,解得t1=10,又过了t2分钟第二次相遇,依题意有8t2﹣5t2=10×4,解得,从第二次相遇开始每隔分钟甲、乙相遇一次,第20次相遇用时为10+=(分钟),乙的路程为(圈),故当甲、乙第20次相遇时,它们在AD边.故答案为:AD.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2分)17.解:去括号得:﹣2+4x+6x=﹣4,移项合并得:10x=﹣2,解得:x=﹣0.2.18.解:方程两边同乘以12,约去分母得:4(11﹣2x)﹣12=3(29+x),去括号得:44﹣8x﹣12=87+3x,移项,得﹣8x﹣3x=87﹣44+12,合并同类项得:﹣11x=55,系数化为1得:x=﹣5.19.解:(1)若|a|=1,则a=1或﹣1;(2)若|a﹣3|=5,b+1与4互为相反数,则有a﹣3=5或a﹣3=﹣5,b+1+4=0,解得:a=8或﹣2,b=﹣5,则2a﹣b=21或1.故答案为:(1)1或﹣120.解:(1)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x千米/小时,依题意,得:2(x+3)=2.5(x﹣3),解得:x=27.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27千米/小时.(2)2×(27+3)=60(千米).答:甲乙两个码头的距离是60千米.21.解:①设还需要x分钟才能把水池注满,根据题意可得:(+)×4+x=1,解得:x=8.答:还需要8分钟才能把水池注满;②设y分钟才能把一空池注满水,根据题意可得:()y=1,解得:y=30.答:三管同时开放,30分钟才能把一空池注满水.22.解:(1)设这个公司要加工x件新产品,由题意得:﹣=20,解得:x=960.答:这批校服共有960件;(2)设甲工厂加工a天,则乙工厂共加工(2a+4)天,依题意有(16+24)a+24×(1+25%)(2a+4﹣a)=960,解得a=12,2a+4=24+4=28.故乙工厂共加工28天;(3)①由甲厂单独加工:需要耗时为960÷16=60天,需要费用为:60×(10+80)=5400元;②由乙厂单独加工:需要耗时为960÷24=40天,需要费用为:40×(120+10)=5200元;③由两加工厂共同加工:需要耗时为28天,需要费用为:12×(10+80)+28×(10+120)=4720元.所以,按(3)问方式完成既省钱又省时间.23.解:(1)∵(a+6)2≥0,|b﹣8|≥0,又∵(a+6)2+|b﹣8|=0∴(a+6)2=0,|b﹣8|=0∴a+6=0,8﹣b=0∴a=﹣6,b=8∴AB=OA+OB=6+8=14.(2)解方程x﹣1=x+1得:x=14∴点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14;设在线段AB上存在点D,使得AD+BD =CD,且点D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y,则:AD=y+6,BD=8﹣y,CD=14﹣y∴y+6+(8﹣y )=(14﹣y)解得:y=﹣2∴在线段AB上存在点D,使得AD+BD =CD,点D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3)由(2)得:A,D,B,C四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分别为:6,2,8,14.24.∴运动前M,N两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分别为﹣4,11则运动t秒后M,N两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分别为﹣4+6t,11+5t∵MN=12∴①线段AD没有追上线段BC时有:(11+5t)﹣(﹣4+6t)=12解得:t=3②线段AD追上线段BC后有:(﹣4t+6)﹣(11+5t)=12解得:t=27∴综上所述:当t=3秒或27秒时线段MN=12.第11 页共11 页。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四章综合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若a b =,则33ac bc -=-B .若a b =,则33a b =--C .若ax bx =,则a b=D .若2x =,则22x x=2.已知3x k =-,2y k =+,则y 与x 的关系是( )A .5x y +=B .1x y +=C .1x y -=D .1y x =-3.下列各式不是方程的是( )A .20x x +=B .0x y +=C .1x x+D .0x =4.将372x x -=变形正确的是( )A .327x x +=B .327x x -=-C .327x x +=-D .327x x -=5.下列等式的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A .若x y =,则55x y +=+B .若(0)x ya a a=¹,则x y =C .若33x y -=-,则x y=D .若mx my =,则x y=6.有一应用题:“李老师存了一个两年的定期储蓄5 000元,到期后扣除20%的利息税能取5 176元,求这种储蓄的年利率是多少?”四位同学都是设这种储蓄的年利率是x ,可他们列出的方程却不同,下列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A .5000(1220%)5176x +´´=B .5000(12)80%5176x +´=C .50005000280%5176x +´´=D .5000500080%5176x +´=7.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123+=B .423m n m+=C .2223x x+=D .423x x-=8.下列利用等式的性质,错误的是()A .若a b =,则11a b -=-B .若237a b +=-,则255a b +=-C .若a b =,则22ma mb =D .若ac bc =,则a b=二、填空题9.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销售,售价为270元.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 元,则可列方程:________10.若13x --=,则x =________11.一组数:2,1,3,x ,7,9-,…,满足“从第三个数起,前两个数依次为a 、b ,紧随其后的数就是2a b -”,例如这组数中的第三个数“3”是由“221´-”得到的,那么这组数中x 表示的数为________.12.若代数式7y -与21y -的值相等,则y 的值是________.1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1x a -=-的解为1x =-,则a 的值等于________.14.当x =________时,代数式21x +与58x -的值互为相反数.15.当x =________时,式子1x -与式子214x -的值相等.16.写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一元一次方程:①某个未知数的系数是3;②方程的解是2;这样的方程是________.17.已知3x =-是方程(21)40k x +-=的解,则k =________.三、计算题18.解方程:(1)2523163x x x +--=-;(2)2130.20.5x x -+-=.19.解方程:(1)3723x x+=-(2)3(2)(21)x x x -=--(3)12123x x-=+.20.解方程:31112x x -+=+.四、综合题21.已知方程323452x x -=-(1)求方程的解;(2)若上述方程与关于x 的方程383()2a x a a +=+-是同解方程,求a 的值;(3)在(2)的条件下,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c 是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求2005()a b c ++的值.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A .利用等式性质1,两边都减去3,得到33a b -=-,所以A 成立;B .利用等式性质2,两边都除以3-,得到33a b=--,所以B 成立;C .因为x 必须不为0,所以C 不成立;D .利用等式性质2,两边都乘x ,得到22x x =,所以D 成立;故选C .2.【答案】A【解析】3x k =-Q ,2y k =+,325x y k k \+=-++=.故选:A .3.【答案】C【解析】解:A .20x x +=是方程,x 是未知数,式子又是等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0x y +=是方程,x 、y 是未知数,式子又是等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1x x+是分式,不是等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0x =是方程,x 是未知数,式子又是等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D【解析】等式两边都加7得:327x x =+,等式两边都减2x 得:327x x -=.故选D .5.【答案】D【解析】A .若x y =,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加5可得55x y +=+,故正确;B .若(0)x ya a a=¹,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乘以(0)a a ¹可得x y =,故正确;C .若33x y -=-,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3-可得x y =,故正确;D .若mx my =,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m ,(0)m ¹,才可得x y =,缺少条件,错误.故选D .6.【答案】C【解析】解:设这种储蓄的年利率为x ,由题意得500050002(120%)5176x +´´-=,即50005000280%5176x +´´=.故答案为:C .7.【答案】D【解析】A .不含有未知数,是等式,不是方程,故选项错误;B .是二元一次方程,故选项错误;C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选项错误;D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故选项正确.故选D .8.【答案】D【解析】当0c =时,0ac bc ==,但a 不一定等于b ,故D 错误.故答案为:D .二、9.【答案】(120%)0.9270x +´=【解析】解:标价为(120%)x ´+,\可列方程为:(120%)0.9270x +´=.10.【答案】4-【解析】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1得,1131x --+=+,即4x -=,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1-得,4x =-.故答案为:4-.11.【答案】1-【解析】解:Q 该组数列满足“从第三个数起,前两个数依次为a 、b ,紧随其后的数就是2a b -”,2131x \=´-=-.故答案为:1-.12.【答案】6-【解析】解:Q 代数式7y -与21y -的值相等,7=21y y \--,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6y -.故答案为:6-.13.【答案】13-【解析】解:把1x =-代入方程231x a -=-得:231a --=-,解得:13a =-,故答案为:13-.14.【答案】1【解析】解:根据题意得:21580x x ++-=,移项合并得:77x =,解得:1x =,故答案为:1.15.【答案】32【解析】由式子1x -与式子214x -的值相等,得2114x x --=,去分母得:4421x x -=-解得:32x =.16.【答案】360x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3a =,2x =.则将a 与x 的值代入0ax b +=中得:320b ´+=,解得:6b =-,所以,该一元一次方程为:360x -=.故答案为:360x -=.17.【答案】76-【解析】解: 3 x =-Q 是方程(21)40k x +-=的解,(2k 1)(3)40\+´--=,解得:76k =-.故答案为:76-.三、18.【答案】(1)解:去分母得:625646x x x --=-+,移项合并得:817x =,解得:178x =.(2)解:方程整理得:510223x x ---=,移项合并得:315x =,解得:5x =.【解析】(1)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整理后,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19.【答案】(1)移项合并得:416x =,解得:4x =.(2)去括号得:3621x x x -=-+,移项合并得:47x =,解得:74x =.(3)去分母得:3(1)46x x -=+,去括号得:3346x x -=+,解得:9x =-.【解析】(1)方程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3)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0.【答案】解:方程两边都乘2得:31222x x -+=+,移项得:32212x x -=+-,合并同类项得:1x =.【解析】按照去分母,移项,合并的计算过程计算即可.四、21.【答案】(1)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0得:2(32)53410x x -=´-´,去括号得:641540x x -=-,移项得:615440x x -=-,合并同类项得:936x -=-,系数化为1得:4x =.(2)解:4x =Q 是方程383()2a x a a +=+-的解,383(4)2a a a \+=+-,解得:2a =.(3)解:2a =Q ,2b \=-,又c Q 是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c \=±,当1c =时,20052005()(221)1a b c \++=-+=;当1c =-时,20052005()(221)1a b c \++=--=-;综上所述:2005()a b c ++的值为1±.【解析】(1)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将4x =代入方程383()2a x a a +=+-解得2a =.(3)根据题意可得2a =,2b =-,1c =±,再分情况求得代数式的值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整体代入法求值整体代入法求值,就是将一个复杂的表达式或方程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将其代入到另一个表达式或方程中进行求解的方法。
通过“比较各项系数”“拼拆各项构造整体”“比较各项系数”“拼拆各项构造整体”等方法“化繁为简”,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再逐一解决,最终汇聚成整体的答案。
一、 整体代入——比较各项系数1. 若代数式b a -2的值为1 ,则代数式b a 247-+ 的值为( ) .A. 7B. 8C. 9D. 102.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cd b a 3 .3. 已知代数式y x 2+的值是3 ,则代数式142-+y x 的值是 .4. 若6=+b a ,则=--b a 2218 ( ) .A. 6B. 6-C. 24-D. 125. 已知,0122=++a a 求3422-+a a 的值 . 6. 若72=-b a ,则b a 426+- 的值为 .7. 如果代数式b a -的值为4 ,那么代数式522--b a 的值为 . 8. 已知代数式y x -2的值是2- ,则代数式y x +-21 的值是 .二、 整体代入——拼拆各项构造整体1. 请回答下列各题:( 1 )化简:()().363252222y x xy xy y x --+ ( 2 )化简求值:已知,2,9==+ab b a 求()()⎪⎭⎫ ⎝⎛+--++-b ab a ab ab ab 2141025131532的值.2. 已知,12,5=-=+c b b a 则c b a -+2 的值为( ) . A. 17B. 7C. 17-D.7-3. 已知5=-b a ,2=+d c 则()()d a c b --+的值是( ) .A.3-B. 3C.7-D. 74. 已知3=-b a ,2=+dc 则()()d a c b --+ 的值为 .5. 已知,6,1422-=-=+bc b bc a 则22b a+ 的值是 ,bc b a 3222+-的值是6. 已知,5,14=-=+ab b a 求()()[]a b ab a b ab 65876+--++ 的值 .三、 整体代入——比较各项系数1. 代数式22++x x 的值为0 ,则代数式3222-+x x 的值为( ) . A. 6 B. 7 C. 6- D. 7-2. 解答下列问题:( 1 )若代数式7322++x x 的值为 8 ,那么代数式2025962++x x 的值为( 2 )若5,7==+xy y x .则代数式xy y x +--228的值为 ( 3 )若,5,162244=-=+xy y x y x 则()()()422244253y xy xy y x y x----- 的值是多 少?3. 若代数式y x 32-的值是1 ,那么代数式846+-x y 的值是 .4. 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 c ,d 互为倒数, x 的绝对值为2 .求()()20252cd x cd b a x -+++-的值 .5. 已知a 与b 互为相反数,c 与d 互为倒数, m 的值为6-,求m cd mba +-+的值 . 6. 若代数式5322++x x 的值是 8 ,则代数式7642-+x x 的值是( ) . A. 1- B. 1 C. 9- D. 9 7. 若1-=-n m ,则()n m n m 222+-- 的值是 .四、 整体代入——拼拆各项构造整体1. 若32-=+mn m,1832=-mn n 则224n mn m -+ 的值为 .2. 已知2,522-==+ab b a ,求代数式()()222222353242b b ab ab ab a ++---+的值.3. 已知:1,4-==-mn n m .求:()()()mn n m m n mn n m mn ++--+-++-4223322的值 . 4. 已知(),07535172=-++-+y x y x 求=+y x 32 .5. 已知,62,1422-=-=+bc b bc a 则=-+bc b a 54322 ( ) .A. 18B. 18-C. 20D. 86. 已知2-=-+a c b ,则()()=-++⎪⎭⎫ ⎝⎛+-+--a c b c b a c b c b a a 2223132323232 参考答案一、 整体代入——比较各项系数【解答】()b a b a -+=-+227247把12=-b a 代入上式得:927=+=∴原式. 答案:C【解答】b a 、 互为相反数,d c 、互为倒数.,1,0==+∴cd b a(),3303-=-=-+∴cd b a 答案:3-【知识点】倒数的定义1. 【解答】由题意可知:,32=+y x 原式().516122=-=-+=y x【解答】,6=+b a(),612182182218=-=+-=--∴b a b a 答案:A 2. 【解答】,0122=++a a ()550512234222=-=-++=-+∴a a a a3. 【解答】()b a b a 226426--=+-,其中,72=-b a 所以原式8726-=⨯-=4. 【解答】,4=-b a ()35425252=-⨯=--=--b a b a5. 【解答】22-=-y x()()3212121=--=--=+-∴y x y x二、 整体代入——拼拆各项构造整体1.【解答】(1)原式222222913361510xy y x y x xy xy y x +=+-+=(2)原式b ab a ab ab ab 24252210---++-=(),255822524210b a ab ba ab +--=--⎪⎭⎫ ⎝⎛+-+-=其中.2,9==+ab b a.5206511618922558-=--=⨯-⨯-=∴原式 2.【解答】12,5=-=+c b b a()()171252=+=-++=-+∴c b b a c b a .答案:A3.【解答】2,5=+=-d c b a()()325-=+-=++-=+-+=∴d c b a d a c b 原式.答案:A4.【解答】,d a c b +-+=原式()()132-=-=--+=+-+=b a d c ba d c5.【解答】()();86142222=-+=-++=+bc b bc a b a()()();346282322222=--=--+=+-bc bbc abc b a答案:8;346.【解答】()34228=++=++=ab b a a b ab 原式三、整体代入——比较各项系数1. 【解答】2,0222-=+=++x x x x 即()734322-=--=-+=x x 原式.答案:D2. 【解答】(1)87322=++x x,1322=+∴x x则原式(),20282025320253232=+=++=x x(2),5,7==+xy y x()xy y x ++-=∴28原式151485728-=+-=+⨯-=(3)()()()422244253y xy xy y xyx -----()()115165,16,3225322442244422244=-=∴=-=+∴--+=+-+--=原式xy y x y x xy y x y x y xy xy y x y x3. 【解答】,132=-y x()6828322=+-=+--=∴y x 原式【解答】b a , 互为相反数,d c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为2,2,1,0±===+∴x cd b a当2=x 时,原式()();11241210220252=--=-+⨯+-=当2-=x 时,原式()()()();51241210220252=-+=-+-⨯+--= 所以()()20252cd x cd b a x -+++-的值为1或5.【解答】b a , 互为相反数0=+∴b ad c , 互为倒数1=∴cd.5610610=+-=-+-=+-+m cd mba 4. 【解答】由题意可知:85322=++x x,3322=+∴x x().1732276422-=-+=-+∴x x x x 答案:A5. 【解答】1-=-n m()()()()()3121222222=-⨯--=---=+-=n m n m nm n m四、整体代入——拼拆各项构造整体1. 【解答】方法一:,183,322=--=+mn n mn m∴将这两个等式的两边相减得:(),183322--=--+mn n mn m,21322-=+-+∴mn n mn m ,21422-=-+∴n mn m方法二:原式(),332222mn n mn m n mn mn m --+=-++= 将183,322=--=+mn n mn m 代入 得原式21183-=--=2.【解答】原式,691524822222b b ab a b ab a +-+--+=(),137,71372222ab b a b ab a ++-=-+-=当2,522-==+ab b a 时 原式612635-=--=.3. 【解答】原式,4223322mn n m m n mn n m mn ---+--++-=(),36336n m mn nm mn -+-=-+-=把1,4-==-mn n m 代入得:原式18126=+=.4. 【解答】 已知条件17-+y x 和()27535-+y x 都是非负数,且(),07535172=-++-+y x y x .3932,5127535170753517=+∴⎩⎨⎧==∴⎩⎨⎧=+=+∴=-+=-+∴y x y x y x y x y x y x5. 【解答】bc b a 54322-+()()182414324322=-⨯=-++=bc b bc a6. 【解答】原式().382323222=⨯=--=c b a。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解答题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一、解答题1.小刚和小强在争论一道几何问题,问题是射击时为什么枪管上有准星.小刚说:“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以枪管上才有准星.”小强说:“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我当然知道,可是若将人眼看成一点,准星看成一点,目标看成一点,这样不是有三点了吗?既然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那弄出第三点是为什么呢?”聪明的你能回答小强的疑问吗?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结合实际意义,易得答案.【详解】解:如果将人眼看成一点,准星看成一点,目标看成一点,那么要想射中目标,人眼与目标确定的这条直线应与子弹所走的直线重合,即与准星和目标所确定的这条直线重合,即可看到哪儿打到哪儿.换句话说要想射中目标就必须使准星在人眼与目标所确定的直线上.【点睛】题考查直线的性质,无限延伸性即没有端点;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射击场景,立意新颖,熟练掌握直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直线l上有A,B两点,AB=24cm,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OA=2OB.(1)OA=__________cm,OB=___________cm;(2)若C点是线段AO上的一点,且满足AC=CO+CB,求CO的长;(3)若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2cm/s,点Q的速度为1cm s⁄,设运动时间为t(s),当点P与点Q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①当t为何值时,2OP−OQ=8;②当点P经过点O时,动点M从点O出发,以3cm s⁄的速度向右运动.当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以同样的速度向点P运动,遇到点P后立即返回,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点Q运动,如此往返,直到点P,Q停止时,点M也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点M行驶的总路程为___________cm.解析:(1)16,8;(2)83;(3)①t=165或16s;②48.【解析】【分析】(1)由OA=2OB,OA+OB=24即可求出OA、OB.(2)设OC=x,则AC=16-x,BC=8+x,根据AC=CO+CB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①分两种情形①当点P在点O左边时,2(16-2t)-(8+t)=8,当点P在点O右边时,2(2t-16)-(8+x)=8,解方程即可.②点M运动的时间就是点P从点O开始到追到点Q的时间,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s由题意得:t(2-1)=16由此即可解决.【详解】(1)∵AB=24,OA=2OB , ∴20B+OB=24, ∴OB=8,0A=16, 故答案分别为16,8. (2)设CO 的长为x cm .由题意,得x +(x +8)=24−8−x . 解得x =83. 所以CO 的长为83cm .(3)①当点P 在点O 左边时,2(16−2t)−(8+t)=8,t=165,当点P 在点O 右边时,2(2t−16)−(8+t)=8,t=16, ∴t=165 或16s 时,2OP−OQ=8.②设点M 运动的时间为ts,由题意:t(2−1)=16,t=16, ∴点M 运动的路程为16×3=48cm. 故答案为48cm. 【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两点间的距离,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3.如图所示,长度为12cm 的线段AB 的中点为点M ,点C 将线段MB 分成:1:2MC CB =,求线段AC 的长度.解析:8cm 【解析】 【分析】设MC =xcm ,由MC :CB =1:2得到CB =2xcm ,则MB =3x ,根据M 点是线段AB 的中点,AB =12cm ,得到AM =MB 12=AB 12=⨯12=3x ,可求出x 的值,又AC =AM +MC =4x ,即可得到AC 的长. 【详解】设MC =xcm ,则CB =2xcm , ∴MB =3x .∵M 点是线段AB 的中点,AB =12cm , ∴AM =MB 12=AB 12=⨯12=3x , ∴x =2,而AC =AM +MC , ∴AC =3x +x =4x =4×2=8(cm ). 故线段AC 的长度为8㎝.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两点的连线段的长叫两点间的距离.也考查了方程思想的运用.4.如图是由若干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堆成的,平放于桌面上。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一)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如图,一个正方块的六个面分别标有A、B、C、D、E、F,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的对面应该是字母()A.B B.C C.E D.F2.围成下列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每个面都是平的是()A.B.C.D.3.下列几何体中,不是柱体的是()A.B.C.D.4.如图所示的沙漏,可以看作是由下列所给的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而成的()A.B.C.D.5.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A.三棱锥B.三棱柱C.圆柱D.圆锥6.如图,∠AOC=90°,OC平分∠DOB,且∠DOC=22°36′,∠BOA度数是()A.67°64′B.57°64′C.67°24′D.68°24′7.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两块三角板可以在同一平面内自由转动),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BOA>∠DOC B.∠BOA﹣∠DOC=90°C.∠BOA+∠DOC=180°D.∠BOC≠∠DO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比直线短B.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若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D.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9.如图所示,截面的形状是()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梯形D.五边形10.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这个正方体可能是下面四个选项中的()A.B.C.D.二.填空题11.一个棱柱有7个面,这是棱柱,有个侧面.1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正方体相对的面上标注的值相等,则y2x=.13.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16立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14.有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如图是我们能看到的三种情况,如果记6的对面数字为a,2的对面数字为b,那么a+b的值为.15.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在一起,且∠1比∠2大20°,则∠1的度数等于.三.解答题16.如图,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实物(用线连接).17.如图所示,O为直线上的一点,且∠COD为直角,OE平分∠BOD,OF平分∠AOE,∠BOC+∠FOD=117°,求∠BOE的度数.18.在七年级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比如:(1)圆规在纸上划过会留下一个封闭的痕迹,这种现象说明.(2)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绑在一根棍上的半圆面,当这个人把这个半圆面绕着这根棍飞快地旋转起来时就会看到一个球,这种现象说明.(3)聪明的你一定观察过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现象,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并解释该现象.19.如图,在6×6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各网格中画出顶点在格点上,面积为6,且符合相应条件的图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由图可知,A相邻的字母有D、E、B、F,所以A对面的字母是C.故选:B.2.【解答】解:A、球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B、六个面都是平面,故本选项正确;C、上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D、侧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解答】解:圆柱体,正方体、棱柱都是柱体,而圆锥是锥体,故选:D.4.【解答】解:由图可知,只有D选项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如图所示立体图形,故选:D.5.【解答】解:从展开图可知,该几何体有五个面,两个三角形的底面,三个长方形的侧面,因此该几何体是三棱柱,故选:B.6.【解答】解:∵OC平分∠DOB,∴∠DOC=∠BOC=22°36′.∵∠AOC=∠AOB+∠BOC=90°,∴∠AOB=∠AOC﹣∠BOC=90°﹣22°36′=67°24′.故选:C.7.【解答】解:因为是直角三角板,所以∠AOC=∠BOD=90°,所以∠BOA+∠DOC=∠AOC+∠BOC+∠DOC=∠AOC=∠BOD=180°,故选:C.8.【解答】解:A.射线和直线不可以比较长短,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原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若点P在线段AB上,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9.【解答】解;由于面与面相交成线,前后平行,上下面平行,可得截面的对边是平行的,因此是平行四边形,故选:B.10.【解答】解:根据题意及图示经过折叠后符合只有A.故选:A.二.填空题11.【解答】解:一个棱柱有7个面,这是五棱柱,有5个侧面.故答案为:五,5.12.【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x”与“1”是相对面,“y”与“﹣1”是相对面,∴x=1,y=﹣1,∴y2x=(﹣1)2=1.故答案为:1.13.【解答】解:设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厘米,则,a3=216,解得a=6,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6×6=21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16.14.【解答】解:根据给出的图形可得:6的对面数字为3,2的对面数字为4,则a=3,b=4,所以a+b的值为7;故答案为:7.15.【解答】解:设∠2为x,则∠1=x+20°;根据题意得:x+x+20°=90°,解得:x=35°,则∠1=35°+20°=55°;故答案为:55°.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立体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情况如下:17.【解答】解:设∠BOE=α°,∵OE平分∠BOD,∴∠BOD=2α°,∠EOD=α°.∵∠COD=∠BOD+∠BOC=90°,∴∠BOC=90°﹣2α°.∵OF平分∠AOE,∠AOE+∠BOE=180°,∴∠FOE=∠AOE=(180°﹣α°)=90°﹣α°,∴∠FOD=∠FOE﹣∠EOD=90°﹣α°﹣α°=90°﹣α°,∵∠BOC+∠FOD=117°,∴90°﹣2α°+90°﹣α°=117°,∴α=18,∴∠BOE=18°.18.【解答】解:(1)故答案为:线,面,面;(2)由点、线、面、体的关系得,点动成线,故答案为:点动成线;(3)由点、线、面、体的关系得,面动成体,故答案为:面动成体;(4)例如:彗星从天空中划过一道明亮的弧线陨落,是点动成线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检测时间: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32分)
1、按下列线段长度,可以确定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
A、AB=8㎝,BC=19㎝,AC=27㎝;
B、AB=10㎝,BC=9㎝,AC=18㎝
C、AB=11㎝,BC=21㎝,AC=10㎝;
D、AB=30㎝,BC=12㎝,AC=18㎝
2、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
A、在m、n、p三个量中,如果m=n, n=p,那么m=p.
B.在∠A、∠B、∠C、∠D四个角中,如果∠A=∠B,∠C=∠D,∠A=∠D,那么∠B=∠C;
C.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a∥b,b∥c,那么a∥c;
D.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a丄b,b丄c,那么a丄c;
3、垂直是指一位置特殊的( )
A、直线
B、直角
C、线段
D、射线
4.如图,四条表示方向的射线中,表示北偏东60°的是( )
5、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的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点,那么∠ABC的度数
是( )
A、75°
B、105°
C、45°
D、135°
6、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
A、可能是0个,1个,2个
B、可能是0个,2个,3个
C、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
D、可能是1个可3个
7、已知四边形ABCD中,∠A+∠B=18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CD
B、∠B+∠C=180°
C、∠B=∠C
D、∠C+∠D=180°
8、直线a外有一定点A,A到a的距离是5㎝,P是直线a上的任意一点,则( )
A、AP>5㎝;
B、AP≥5㎝;
C、AP=5㎝;
D、AP<5㎝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8时4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0°
B、6时30分,时针与分针重合
C、3时3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90°
D、3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一点能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B 、过一点能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C 、射线AB 的端点是A 和B ;
D 、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用小写字母表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 30分)
11、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墙上,木条就可能绕着钉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当用两个钉子把木条钉在墙上时,木条就被固定住,其依据是
12、如图1,AB 的长为m ,OC 的长为n ,M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则MN=_____
13、如图2,用“>”、“<”或“=”连接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
AB +BC_____AC , AC +BC_____AB , BC_____AB +AC ,理由是__________
14、计算:48°39′+67°41′=_________;90°-78°19′40″=___________
21°17′×5=_______; 176°52′÷3=_________(精确到分)
15、如图3中,∠AOB=180°,∠AOC=90°,∠DOE=90°,则图中相等的角有_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两个角
的和为90°的角有_____对;两个角的和为180°的角有________对.
16、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7、平面面上有四个点,无三点共线,以其中一点为端点,并且经过另一点的射线共有_______条.
18、面上有五条直线,则这五条直线最多有_____交点,最少有_____个交点.
三、解答下列各题
19、要注意“几何语言”的学习,如图甲,称作“点A 在直线l 外”,请在图乙标上字母,用“几何语言”说出该图的
意义(7分)
20、 如图,已知∠AOB ,画图并回答:(9分)
⑴画∠AOB 的平分线OP ;
⑵在OP 上任取两点C 、D ,过C 、D 分别画OA 、OB 的垂线,交OA 于E ,F ,交OB 于G 、H ,
⑶量出CE ,CG ,DF ,DH ⑷过C 作MC ∥OB 交OA 于M
甲 A · l B
21、如图,用量角器量出图中∠1,∠2,∠3的度数,猜一猜它们之间有何关系?(8分)
22、如图所示,OA丄OB,OC丄OD,OE为∠BOD的平分线,∠BOE=17°18′,求
∠AOC的度数(8分)
23、如图所示,A、B、C、D、E五个城市,它们之间原有道路相通,现在打算在C、 E
两城市之间沿直线再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与原公路的交叉处必须设立交桥,问怎样确定立交桥的位置?应架设几座立交桥?(11分)
24、在桌面上放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一只蚂蚁在顶点A处,它要爬到顶点B处,你能帮助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爬行路线吗?
第四单元《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B 5,C 6.C 7.D 8.B 9.D 10.B
二、填空题
11.旋转 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2. )(2
1n m 13、> >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4、⑴116°20′ ⑵11°40′20″;⑶106°25′;⑷58°57′
15、3 ∠AOC=∠BOC , ∠BOC=∠DOE ,∠DOE=∠AOC 4, 3
16、相交 平行 17、12 18、10 0
三.解答题
19、20.略 21.∠1=∠2+∠3 22、145°24′
23、连结CD 和AD ,BD 的交点处架立交桥 2座
24、取BB ′的中点M ,连结CM ,MA ′,由图中正方体部分展开图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