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 景别 景深ppt课件

合集下载

384景深焦深与超焦距PPT课件

384景深焦深与超焦距PPT课件

从物点到最近清晰点的深度叫前景深,从物 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叫后景深。景深就是从最 近清晰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也叫做全景深。
6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
1、光圈的大小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7
8
2、焦距的长短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F=50mm f/4
F=130mm
二、影响焦深的因素和规律
1、光圈与焦深成反比。光圈小,焦深大; 光圈大,焦深小。
27
2.摄距与焦深成反比。摄距近,焦深大;摄 距远,焦深小。 原因:摄距(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远、 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3.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镜头焦距长,焦 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 原因:摄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远、近模糊 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4.焦深与模糊圈成正比。允许的模糊圈大, 焦深大;允许的模糊圈小,焦深小。
3
第二节 景深
一、景深的含义
• 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象的最 近点最远点的距离。模糊圈的含义告诉我们, 在这一点前 后一定范围内的 景物也能被记录 得较为清晰,在 拍人像时,要对 眼睛聚焦。
4
通过镜头将在焦平面上清晰成像,而对焦点的前景 和后景也在焦平面成像,只要它们成像的弥散圆等 于或小于容许弥散圆直径,我们将认为是清晰的, 这样影像就有一个的清晰的区间,这就是景深。
m8∞来自超焦距景深超焦距(图中影线表示景深)
32
要使用 “超焦距”, 只要将∞ 对到 景深尺标上 我们所使用 的光圈数字 上就行了。
33
计算某光圈超焦距的方法是:将照相机的物距 旋转到无限远∞位置时,该光圈对应的距离即 为该光圈的超焦距。如海鸥DF照相机,F22、 F16、F8光圈的超焦距分别为4、5、10米。

(精品) 摄影课件:景深 PPT课件

(精品) 摄影课件:景深 PPT课件
运用三分之一原则可以避免使用过小的光圈
第四节 风景摄影的景深控制
第四节 风景摄影的景深控制
实例1
第四节 风景摄影的景深控制
实例2
第五节 小节
如何获得小景深
使用小景深时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 小节
如何获得大景深
使用大景深时的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
f/1.4
0.4480.453 0.4970.503 0.5950.605 0.6930.707 0.7910.810 0.9851.02
1.18-1.22
1.46-1.54
1.94-2.07
2.86-3.16
4.61-5.47 57.2-∞
f/2
0.4460.454 0.4950.505 0.5930.607 0.6900.710 0.7870.814 0.9791.02
第二节 控制景深的三要素
景深控制的方法
1、利用光圈控制景深
第二节 控制景深的三要素
景深控制的方法
2、利用焦距控制景深
第二节 控制景深的三要素
景深控制的方法
3、利用拍摄距离控制景深
第二节 控制景深的三要素
景深控制的方法
4、利用背景距离控制背景虚化程度
第二节 控制景深的三要素
什么是超焦距?
第二节 控制景深的三要素
2.50-3.76 3.73-7.62
14.4-∞
2.33-4.23 3.37-9.85
10.1-∞
f/11
0.4310.471 0.4760.527 0.5640.642 0.6500.760 0.7330.882 0.8941.14
.41
1.26-1.85
1.59-2.71
2.16-5.00

二、 焦距 景别 景深PPT课件

二、 焦距 景别 景深PPT课件
4
数码相机的传感器的尺寸很不统一。使焦距长短的概念
发生了变化。
5
(3)镜头的焦距与视角、成像、景深的关系:
镜头视角的大小关系到成像的大小、景深的 大小。
①相同底片尺寸相机的镜头,焦距长、镜头 视角的小、成像大;焦距短、镜头视角大、成像 小。
②相同底片尺寸相机的镜头,焦距的长短决 定景深的大小。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 短、景深大。
(3)景深与拍摄距离成正比,拍摄距离近, 景深小,拍摄距离远,景深大。
31
(4)景深自动曝 光模式(A-DEP),是佳 能相机的专利技术。应 用该模式拍摄纵深感强 的对象时,如狭窄的巷 子,相机会自动提供小 光圈以匹配大景深的需 要,还可借助聚焦点不 在画面中间的优势,拍 出由近到远很大景深, 整个画面都非常清晰的 照片。见图4:
虽然可以改变景别的大小,但不等于距离的变化。 不同焦距的镜头其空间关系和透视都不一样。
17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同样大小景别的人物 照,所拍人物的大小要尽量一样大。
需要了解的理论: (1)在固定的位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拍到 不同景别的画面,但焦距变化所体现的画面,仍然 是距离的变化。不过改变焦距和改变拍摄距离,所 拍摄的相同景别的画面,其内部结构是不同的。 (2)广角镜头拍的画面,透视感强,景深大,远 近景物之间空间距离很大。
15
思考与练习: (1)按照本实验拍一组照片,体会镜头焦距长
短的变化对景别大小的影响。 (2)镜头的焦距发生了变化,物象、景别、景深、
透视都会发生什麽变化?
16
二、焦距和距离的调整
镜头焦距的变化可以改变景别的大小,但不 等于距离的变化,焦距的变化和距离的变化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
1.焦距变化改变透视 通过以下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焦距的变化

第二章镜头ppt课件

第二章镜头ppt课件
• 反射式镜头是一种结构特殊的超远摄镜头, 外观特征是短而粗,比相同焦距的远摄镜 头短一半左右,重量也较轻,手持相机拍 摄时显得灵活方便。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五、变焦镜头
• 变焦镜头的焦距可在较大的幅度内自由 调节,这就意味着拍摄者在不改变拍摄距 离的情况下,能够在较大幅度内调节底片 的成像比例。也就是说,一只变焦镜头实 际上起到了若干只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的 作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从使用的角度来说,镜头的口径越大, 它的通光量就越大。大口径镜头的特性有 以下几点。 •1.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拍摄 。 •2.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 •3.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用现场光进行 运动物体的拍摄或使用远摄镜头时非常实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长焦镜头成像的主要特性及其用途表现在以 下四方面。 • 1.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影像。 • 2.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像且不易干 扰被摄 对象。 • 3.能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使前后景 物在画 面上紧凑,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 • 4.影像畸变像差小,这在人像摄影中尤为见长。 • 以上四种特性焦距越长而越明显。

影视基础知识之镜头PPT课件

影视基础知识之镜头PPT课件

CHENLI
41
镜头焦距与景深
镜头焦距长度能够大幅影响观众额体验。 例如,以镜头扭曲物体或人体,能现实出某种表意 性质。 电影工作者可以运用长焦镜头创造空间的固体质感, 达成如同抽象画般的效果。 此外,镜头的选择能够使人物或物体融入背景中, 或者从背景当中凸出来。
CHENLI
42
镜头焦距与景深
在同一镜头内改变场景的透视关系,称为“伸缩 (变焦)镜头”。它是光学上为连续更改焦距所设计 的镜头,原先运用在航空与这茬摄影上,但后来逐渐 成为拍摄新闻片的标准配备。然而,在拍摄当中变焦 并非一般做法,通常摄影机操作员会先调好需要的焦 距,才开始拍摄。
CHENLI
24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2-1:16 mm(鱼眼镜头)
CHENLI
图2-2:24 m2m5
镜头焦距与景深
2-3:35 mm
CHENLI
图2-4:70 m2m6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2-5:120 mm
CHENLI
图2-6:200 m2m7
镜头焦距与景深
分析: (1)在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图2-1:用24 mm鱼眼镜头拍摄,形成了 近似远景的大场景。画面中包含整个看台和部分的天空,被摄主体人 物在画面中看不到任何细节。
CHENLI
33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3-1:17mm×1.5=25.5mm
CHENLI
图3-2:28 mm×1.5=42m3m4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3-3:50 mm×1.5=75mm
CHENLI
图3-4:80 mm×1.5=1203m5m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3-5:135 mm×1.5=200mm
CHENLI

视听语言课件-景深与焦距

视听语言课件-景深与焦距
用短焦来拍人物,则人物样貌容易变形
如电影《堕落天使》中大量画面都是采用使人物变形、空间拉长的短焦镜头拍摄的,这种画面除了在整体影像造型上形成一定的风格外,也表现了影片的“每个人都是孤单的”
主题:人物之间的真实距离那么近,但看上去却那么远
(01-堕落天使)
2.中焦镜头
中焦镜头又称“标准镜头”,中焦镜头的焦距是35-50mm,这种镜头较能还原人对空间的视觉透视感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3.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是焦距在50-250mm的镜头,这种焦距镜头会压缩空间纵深感,填平前景后景的距离,使背景虚化,看上去后景与前景像是在一个平面上。
长焦镜头适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也能让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凸显人物形象。
如电影《情人》经常用长焦镜头拍摄男女主人公,人物间的情感距离被拉近,周围的环境已不重要了。
二、景深与焦距
焦距,也叫“焦点距离”,指从光学透视的主点至焦点的距离。根据光学镜头焦距的可调和不可调,镜头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中,根据镜头焦距的长度,
分为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和短焦距镜头。
1.短焦镜头
在35毫米规格的电影摄影中,焦距35毫米的是短焦距镜头,短焦镜头可以使拍摄空间的范围变大,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特点,从而夸大前景和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若
对生活的一种观察、对人性的一种认识
在影像表达上,景深镜头的意义在于对人与人、人与景物、人与细节在同一空间中对关系呈现,揭示画面内的戏剧关系,强制性地迫使观众去理解这种关系(大量的戏剧性
细节往往需要用景深镜头来呈现和强调它的戏剧意义)
尤其有表现力的原因。苏珊自杀一场戏中,前景的药瓶、中景奄奄一息的苏珊和后景中的凯恩同时在一个画面内出现,大景深画面将复杂的戏剧关系在一个镜头中呈现了出来)

景深PPT课件

景深PPT课件
景深
.
1
何为景深
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比较清晰影像的最近点与 最远点的距离(即照片上焦点前后清晰的范 围)。
清晰范围大的就是大景深,清晰范围小的就是 小景深。
.
2
何为景深
.
3Hale Waihona Puke 景深.4景深
.
5
景深
.
6
景深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用大景深表现景物的深度 用小景深突出主体 用景深控制来代替聚焦
.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 光圈大(f系数小),景深小; 光圈小(f系数大),景深大。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 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
.
17
获取最小景深
最大光圈+尽可能小的摄距+长焦镜头+快速快门 特点:突出主体 主要用于拍摄:人像、静物、花卉及一些特写画面
过分地缩小摄距,会引起被摄主体形变失真
7
影响景深的因素
焦距长短 光圈大小 物距远近
.
8
影响景深的因素-焦距
70mm f 2.8
100mm f 2.8
.
9
影响景深的因素-焦距
.
10
影响景深的因素-焦距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
.
11
影响景深的因素-光圈
光圈F值(光圈系数) = 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主要用于拍摄:风光、商业和建筑等
.
20
景深——作品欣赏
.
21
景深——作品欣赏
.
22
景深——作品欣赏
超 焦 距
.
23
景深——作品欣赏
.
24
.
25

SY0摄影基础——景深的艺术优质课件PPT

SY0摄影基础——景深的艺术优质课件PPT

拍摄口诀
大长今,小景深 光圈大,焦距长 相机近,背景远 作品要虚化 记住《大长今》
谢谢
光圈与景深控制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焦距与景深控制
在拍摄距离和光圈大小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短的焦距能够制造出更大的景深,强调周 围环境的特点,并摄入更多的环境元素。长焦距制造出的景深要比短焦距制造出的景深小, 从而捕捉到更清晰的特写。
短焦距镜头具有天生的大景深优势,如果再配合小光圈,则画面的景深会更大。 长焦镜头的光学原理注定其景深天生比短焦距镜头小。
摄影基础——景深的艺术

知识驿站:
相机要对焦后才能拍摄,理论上照 片中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清晰,焦点 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 得模糊。不过,基于镜头、拍摄距离等 因素,在焦点前、后仍然会有一段距离 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不致于落入模
糊地带,这个清晰的范围称为景深。
知识驿站:
影响景深的三要素:光圈大小、焦距长短、物距远近。
距离被摄体的远近(物距)与景深控制
影响景深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距离被摄体的远近。摄距,也称物距,它是指焦点至镜头之 间的距,不是镜头前任何物体至镜头的距离,因为只有在焦点前后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区 域。
物距对景深的影响表现为:在焦距和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景物离镜头较近时,景深较小; 景物离镜头较远时,景深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数码相机的传感器普遍小于135胶片,家用型的 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只有1/2.5英寸。使焦距长短的概 念迅速发生变化。
精品课件
数码相机的传感器的尺寸很不统一。使焦距长短的概
念发生了变化。
精品课件
(3)镜头的焦距与视角、成像、景深的 关系:
镜头视角的大小关系到成像的大小、景
深的大小。
①相同底片尺寸相机的镜头,焦距长、镜
头视角的小、成像大;焦距短、镜头视角大、成
像小。
②相同底片尺寸相机的镜头,焦距的长短
决定景深的大小。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
距短、景深大。
精品课件
2.景别 指取景范围的大小。拍摄时选择哪一景别,是 由摄影者根据被摄对象的性质所构思和立意决定的。 在拍照前必须明确有以下几个问题:
(1)拍摄多大范围 ,把环境、背景交待到什么程 度?
精品课件
(4)图2-6用300 mm超长焦镜头拍的近景照片,画 面中只有主体人物的表情清晰可见,由于取景范围小, 背景虚化,画面中不能交代任何环境特征。
精品课件
思考与练习: (1)按照本实验拍一组照片,体会镜头焦距
长短的变化对景别大小的影响。 (2)镜头的焦距发生了变化,物象、景别、景
深、透视都会发生什麽变化?
第三节 焦距 景别 景深
精品课件
一、焦距与景别
1.焦距的概念 (1)焦距指来自无限远处的平行光进入镜头, 在镜头的主轴上汇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点就 是焦点。由焦点到焦点平面的距离就是焦距。镜 头焦距的长度单位是毫米。如135相机的标准镜头 能把无限远处的物体在接近50mm焦距处结成清晰 的影像,那麽135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就是50mm。 标准镜头焦距的长度接近底片对角线的尺寸,视 角接近人的正常视角。见图1:
精品课件
二、焦距和距离的调整
镜头焦距的变化可以改变景别的大小,但 不等于距离的变化,焦距的变化和距离的变化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
1.焦距变化改变透视 通过以下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焦பைடு நூலகம்的变
化虽然可以改变景别的大小,但不等于距离的变 化。不同焦距的镜头其空间关系和透视都不一样。
精品课件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同样大小景别的人 物照,所拍人物的大小要尽量一样大。
精品课件
(2)图3-3和图3-4是用75 mm和 120 mm中焦镜头拍的画面, 主体人物人的脸造形完美, 画面远近景物之间空间透视正常。
精品课件
(3)图3-5和图3-6是用202 mm和300 mm长焦镜头拍的画 面,画面远近景物之间空间弱,背景虚化,主体人物人的轮 廓得到突出。
精品课件
2.常见问题与操作技巧:
精品课件
图3-1:17mm×1.5=25.5mm
精品课件
图3-2:28 mm×1.5=42mm
图3-3:50 mm×1.5=75mm
精品课件
图3-4:80 mm×1.5=120mm
图3-5:135 mm×1.5=200mm 精品课件 图3-6:200 mm×1.5=300mm
分析: (1)3-1和图3-2是用25.5 mm和42 mm广角镜头拍的画 面,虽然主体人物一样大,但透视感强,人的脸部发生了 严重的变形, 画面远近景物之间空间距离很大, 景深也很 大。
精品课件
图1焦距示意图:
精品课件
(2)底片画幅不同的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同 120相机,底片尺寸:6 cm×4.5 cm的标
准镜头的焦距是75 mm; 120相机,底片尺寸:6 cm×6 cm的标准
镜头的焦距是80 mm; 120相机,底片尺寸:6 cm ×7 cm的标
准镜头的焦距是90 mm。 数码相机的焦距普遍小于135相机。这是
精品课件
(2)图2-2和图2-3分别用36 mm广角镜头和52 mm标准镜头 所拍的场景,相当于全景,虽然天空被排出了画面,现场环境 仍然很大,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很完整,但仍然看不清细节。
精品课件
(3)图2-4用105 mm中焦镜头拍的是中景照片,画面中 主体人物的腿被排除在画面以外,但姿态和面部表情都能 记录的较清楚,也适当的交代了主体周围的环境。
常见问题: 拍出的照片看不出透视的变化和景深 的变化。 操作技巧: 用顺光拍摄,背景颜色太深,因此背 景的变化不明显。应该采用侧光照明,选择 有明暗变化的背景,这样拍出的照片透视变 化和景深的变化就会很明显。
精品课件
图2-1:16 mm(鱼眼镜头)
精品课件
图2-2:24 mm
2-3:35 mm
精品课件
图2-4:70 mm
图2-5:120 mm
精品课件
图2-6:200 mm
分析: (1)在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图2-1:用24 mm鱼眼镜头 拍摄,形成了近似远景的大场景。画面中包含整个看台和 部分的天空,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看不到任何细节。
需要了解的理论: (1)在固定的位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拍 到不同景别的画面,但焦距变化所体现的画面,仍 然是距离的变化。不过改变焦距和改变拍摄距离, 所拍摄的相同景别的画面,其内部结构是不同的。 (2)广角镜头拍的画面,透视感强,景深大, 远近景物之间空间距离很大。
精品课件
(3)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用改变距离可使景 别发生变化,但其空间关系和透视是不会发生变化 的。
(4)长焦距镜头拍的画面,透视感弱,景深小, 远近景物之间的空间被压缩。
精品课件
以下从25mm超广角镜头—300mm长焦镜头用 不同焦距段的镜头,拍摄一组人物的近景照片, 所拍人物的大小要尽量一样大。
步骤: 用25 mm广角镜头、40 mm广角镜头、75 mm 中焦镜头、120 mm中焦镜头、200 mm长焦镜头、 300 mm超长焦镜头,由改变拍摄距离,而保证拍 摄人物的大小不变,以获得不同焦距的镜头所产 生的相同景别而内部结构、透视及景深不同的一 组照片。
(2)是用较大的画面范围表现环境气氛,还是用 较小的画面范围突出被摄主体 ?
没有这种明确的构思,所拍的照片往往缺乏特 色。中国画画论中的“近取其神、远取其势”,讲 的就是这个道理。拍摄距离的变化,产生了远景、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
精品课件
注意:
大多数单反数码相机的镜头要乘以一个镜 头系数,尼康单反数码相机的镜头要乘以1.5才是它 的实际焦距。如35 mm广角镜头×1.5 = 52 mm成了 标准镜头;200 mm长焦镜头×1.5 = 300 mm成了超 长焦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