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合集下载

cas培养基配方

cas培养基配方

CAS培养基配方1. 简介CAS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学研究领域。

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AS培养基配方是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的,不同类型的细胞可能需要不同成分的培养基。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CAS培养基配方。

2. CAS培养基成分以下是CAS培养基中常用的成分及其作用:•基础成分:–离子缓冲剂:如磷酸盐缓冲液,用于调节pH值。

–葡萄糖:提供能量。

–氨基酸:提供蛋白质合成所需的原料。

–维生素:促进细胞代谢和生长。

–水溶性因子:如尿素、尿酸等,为特定类型的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补充因子:–血清或血清替代物:提供细胞所需的生长因子、激素和其他细胞因子。

–抗生素:用于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

•pH调节剂:如NaHCO3等,用于调节培养基的pH值。

•缓冲剂:如HEPES等,用于维持培养基的稳定性。

3. CAS培养基配方示例以下是一种常见的CAS培养基配方示例:成分用量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500 mL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10%青霉素/链霉素(Penicillin/Streptomycin)1%HEPES缓冲液(1 M, pH 7.4)10 mLNaHCO3(7.5%) 5 mL•将DMEM加热至37°C,加入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HEPES缓冲液和NaHCO3。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调整总体积至1 L。

•过滤消毒后,分装到无菌试管中。

注意事项: 1. 所有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细菌和真菌污染。

2. 配制过程中,需用0.22 μm的无菌滤器过滤消毒,以去除潜在的微生物污染。

3. 培养基最好在配制后立即使用,避免长时间存储导致成分变化。

4. 结论CAS培养基是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培养基。

本文介绍了一种常见的CAS培养基配方示例,并给出了相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及配制

培养基及配制

有机物和激素类等。其中维生素、氨基酸类可以分别
配制,也可以混在一起 配制时注意一些离子之间易发生沉淀,如Ca2+和SO42-, Ca2+、Mg2+和PO43- 一起溶解后,会产生沉淀,一定 要充分溶解再放入母液中。 各种药品先以少量水让其充分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母液配好后放冰箱内低温保存,用时再按比例稀释。
4.2 细胞分裂素(CTK)
(1)种类:Kt---激动素
BAP---苄氨基嘌呤 2-iP---异戊烯腺嘌呤 ZT-玉米素 TDZ
(2)作用:启动脱分化、细胞增殖,诱导愈伤组织芽分化、芽 Nhomakorabea殖,丛生芽。
(3)浓度:0.05-10.0mg/L (4)配制:溶于稀酸或稀碱
激素配比模式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它们的比例决定着发育的方向,是愈伤 组织、长根还是长芽。
6.2 抗生素
作用:抑制内生菌; 种类: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 卡那霉素等, 用量:用量5~20mg/L 注意:抗生素对组织生长有抑制作用,使 用要慎重。
多数需过滤灭菌。
6.3 抗氧化物
1)常用抗氧化剂:半胱氨酸、VC 2)用量:50-200mg/L, 3)作用:防止氧化 4)注意:可用抗氧化剂洗 涤外植体伤口表面。
不凝原因:①pH<5不凝;②长时间高压灭菌; ③长期存放,易变质;④厂家不同,杂质含量不同 ⑤配制时融解不充分,分装不均匀;
5.2.其它
玻璃纤维 滤纸桥 海绵、卡拉胶等
6 辅 助 性 物 质
6.1 活性炭 6.2 抗氧化物 6.3 抗生素
6.1 活性炭
1)作用:具吸附作用; • 茎尖初代培养可防褐化;促进新梢增殖(浓度0.1 -0.2%); • 促进生根,根避光生长; • 防止组培苗玻璃化(浓度0.3%); • 有利于胚胎培养。 2)常用浓度:0.5-10g/L 3)注意:活性炭具副作用。选择 吸附性差,导致营养损耗和 pH↓, 应适当调高营养物质与激素水平, 并加大Agar用量。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分享:动物细胞培养实验案例讲解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分享:动物细胞培养实验案例讲解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分享:动物细胞培养实验案例讲解导言生物学是指研究生物体及其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其内涵包含了多样性、相互作用、进化和适应性等。

而生物学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生物学或进一步攻读医学或生物科学的必要前提,更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自然科学。

在生物课程的教学中,神经元和细胞、遗传学、免疫学等学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其中,细胞学更是贯穿整个课程的核心。

教学目的细胞培养实验是细胞学领域一个常见的实验技术,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在实验环境下研究细胞的许多功能和过程。

这一实验的教学目的包括:1.理解细胞培养的重要性和运作原理;2.学习如何准备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3.学会样本准备和理解细胞培养的基本技能;4.掌握无菌操作和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实验材料1.细胞培养基(DMEM);2.无血清胎牛血清(FBS);3.法尼迪胆红;4.表面活性剂(如Tween 20);5.96孔板。

步骤1:样品收集洗涤细胞样品及其培养。

为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必须使用无菌技术并避免感染风险。

在进行收集样品作业前,务必洗手及其消毒,并在时期内保持反复按照。

此外,需要准备完整的实验平台及其消毒设备,如消毒液、眼罩、手套、口罩等。

步骤2:试管准备收集样品后,需要将其移动至已经清洗和消毒的环境中。

此时,必须通过微生物循环柜和干燥器来消毒以及干燥工具和表面。

之后,Proceed to add the culture medium, FBS,and penicillin-streptomycin combination.在处理试管时使用无菌循环柜,紧挨着清洁过的手套将保存期点的细胞样品注入,使其均匀分布于试管中。

步骤3:细胞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其细胞的生长状况和替换细胞培养基。

此外,还需要为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因素。

在这些位置,需要进行的步骤如下:1.使用微量注射器在试管里添加保护培养基和抗生素,确保细胞的生存和稳定;2.在试管上方贴上无菌膜,不仅可以保护试管和培养基,还能增加细胞的纯度和稳定性;3.将试管在配备好了的細胞培養箱中放置,在恒温孵育器上设置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确保试管保持稳定和深度。

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制

茎尖培养可看作是这方面较为特殊的一种方式。它采用极其幼嫩的顶芽的茎 尖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接种。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包括茎尖分生组织在内 的一些组织来培养,这样便保证了操作方便以及容易成活。 用靠培养定芽得到的培养物一般是茎节较长,有直立向上的茎梢,扩繁时主要 用切割茎段法,如香石竹、矮牵牛、菊花等。但特殊情况下也会生出不定芽,形 成芽丛。 2)不定芽的发育 在培养中由外植体产生不定芽,通常首先要经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的细 胞。然后,经再分化,即由这些分生组织形成器官原基,它在构成器官的纵轴 上表现出单向的极性(这与胚状体不同)。多数情况下它形成芽,后形成根。 另一种方式是从器官中直接产生不定芽,有些植物具有从各个器官上长出不 定芽的能力如矮牵牛、福禄考、悬钩子等。当在试管培养的条件下,培养基中 提供了营养,特别是提供了连续不断植物激素的供应,使植物形成不定芽的能 力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许多种类的外植体表面几乎全部为不定芽所覆盖。在许 多常规方法中不能无性繁殖的种类,在试管条件下却能较容易地产生不定芽 而再生,如柏科,松科,银杏等一些植物。许多单子叶植物储藏器官能强烈地 发生不定芽,用百合鳞片的切块就可大量形成不定鳞茎。 在不定芽培养时,也常用诱导或分化培养基。用靠培养不定芽得到的培养物, 一般采用芽丛进行繁殖,如非洲菊、草莓等。
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4)配制MS铁盐母液
一般配制成100倍MS铁盐母液。 依次称取 EDTA二钠 3.73g FeSO4·7H2O 2.78g
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所以MS母液有5种大量元素母液,加上MS微量元素母液、MS有机母液和MS铁盐 母液,共8种母液。 激素母液的配制 各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要单独配制,不能混合在一起,生长素类一般要先用

培养基的配制 (2)

培养基的配制 (2)

培养基的配制简介培养基是在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生物学培养材料,它提供了生长微生物和其他细胞的所需营养物质和理想的环境条件。

培养基的配制是制备培养基的过程,通过合理的配比和操作,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基的组成是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或细胞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培养基由以下几个组分组成:1.碳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碳质物质,常见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

2.氮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氮质物质,常见的氮源有氨基酸、尿素、氯化铵等。

3.磷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磷质物质,常见的磷源有磷酸二氢盐、磷酸氢二钠等。

4.硫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硫质物质,常见的硫源有硫酸铵、硫酸钠等。

5.微量元素:为微生物或细胞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

6.维生素: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群。

7.pH调节剂:维持培养基的理想pH值,如磷酸盐缓冲液。

8.凝胶剂:使液态培养基凝固成凝胶状,常用的凝胶剂有琼脂和洋菜。

培养基的配制步骤1. 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在开始培养基的配制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常见的实验器材包括量筒、烧杯、移液管、培养皿等;试剂包括碳源、氮源、磷源、硫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2. 确定培养基组成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或细胞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确定培养基的组成,并计算各组分的配比。

3. 配制培养基按照确定的配比,依次称取所需试剂并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然后使用量筒或烧杯调整总体积。

4. 调节pH值使用pH计测量培养基的pH值,并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酸碱溶液进行调节,直到达到理想的pH值。

5. 凝胶化培养基(可选)如果需要制备凝胶状的培养基,可以在配制好的液态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凝胶剂,并在加热过程中充分混合,待其冷却凝固。

6. 灭菌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常见的方法有高温灭菌和滤过灭菌。

高温灭菌通常使用高压高温的压力罐进行,滤过灭菌则需要使用0.22微米的滤膜进行过滤。

培养基及其配制

培养基及其配制
一、玻璃器皿的选择
4、培养皿 规格:9、12cm直径; 适于:游离细胞、 原生质体、花粉等的静置培养、 看护培养、无菌种子的发芽、植物材料的分离等。 5、果酱瓶 规格:200ml罐头瓶,加盖半透明的塑料盖; 特点:成本较低,操作方便,也减少了培养材料的
损伤;缺点是易引起污染。
6、瓶口封塞
要求:要具有一定的通气性和密闭性, 以防止培养基干燥和杂菌污染。
MS salts reduced to 0.47 g. l-1
Some root growth but reduced development of shoots
MS salts increased to 9.52 g. l-1
Shoots developed on upper surface of
Profuse development of roots over the explant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and few shoots. Some callus
No MS salts
No sign of regeneration from explant
at all.
肌醇:使用浓度一般为100mg/L 氨基酸:是很好的有机氮源,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利用,常用甘氨酸。
4、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1)生长素类: 作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的分化和促进细
胞分裂、伸长生长。 IAA(indo acetic acid吲哚乙酸) NAA(naphthalene acetic acid萘乙酸) IBA(indolebutyri acid吲哚丁酸) 2,4-D(2,4-二氯苯氧乙酸) 作用的强弱顺序:2,4-D > NAA > IBA >IAA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
一般来说,培养基的配方包含基础培养基、添加剂和调节剂。

基础培养基是指提供生物体基本生长必需的基本成分,包括能源物质、有机和无机原料、氮源、矿质元素和缓冲物质等。

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
LB培养基、MS培养基等。

添加剂是指用于满足特定实验需求的成分,如抗生素、抗菌剂、激素、维生素等。

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调节剂是指用于调节培养基pH值、渗透压、表面张力等物理化学性
质的成分,如缓冲液、pH调节剂等。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细菌培养基LB的配方及配置:
1.基础培养基成分:
- 水:900ml
-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NaCl:5g
2.添加剂:(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必要的添加)
- 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100μg/ml
- 抗菌剂(如氯霉素):25μg/ml
3.配制方法:
-将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NaCl加入水中,并搅拌混合均匀。

- 将培养基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加水至1000ml,并混合均匀。

-调节pH值至7.0-7.2(一般使用缓冲液进行调节)。

-用自制滤纸过滤器滤过,将溶液分装至培养皿或试管中。

-如需添加抗生素或抗菌剂,将相应的药物加入培养基中,并充分溶解。

-培养基装瓶后可以高温高压灭菌,或使用滤器过滤进行无菌处理。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LB培养基的配方和配置流程,不同实验需要可能
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在设计培养基配方时,需要结合具体实验目的和生物
体的特性来确定合适的成分和浓度,并注意配制和保管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有效性。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细胞培养基是为了在体外维持细胞生长和增殖所设计的一种营养液。

细胞培养基的配方要求提供细胞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激素,并提供适当的pH和离子平衡。

同时,缓冲液也是细胞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稳定细胞培养基的pH,维持细胞正常的生长环境。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1. 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DMEM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无2. RPMI 1640 Medium (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Medium) -细胞培养基配方:-RPMI1640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HEPES(4-(2-羟乙基)-1-哌嗪乙烷磺酸)溶液,浓度为25mM,用于稳定pH。

3. MEM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MEM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 缓冲液:盐酸/NaOH缓冲体系,通常用NaHCO3/N-2-羟乙基piperazine-N'-2-乙磺酸(HEPES)缓冲。

4. 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 (HBSS)-细胞培养基配方:-HBSS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缓冲液:无5. L-15 Medium (Leibovitz's L-15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L-15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缓冲液:HEPES溶液,浓度为25mM。

6. DMEM/F12 Mediu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and Ham's F-12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DMEM/F12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HEPES溶液,浓度为2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培养基及其配制方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D M
E M(A)细胞培养基(粉末型)成分
DMEM各种成分都有什么作用
一般的基础培养基包括四大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1)无机盐: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某些酶的活性及溶液的酸碱度都是必须的。

(2)氨基酸:缬氨酸、亮、异亮、苏、赖、色、苯丙、蛋、组、酪、精氨酸、胱氨酸(L型)都是细胞用以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不能由其他氨基酸或糖类转化合成。

除此之外,还需要谷氨酰胺(glutamine)。

谷氨酰胺具有特殊的作用,对细胞的培养特别重要,能促进各种氨基酸进入细胞膜;它所含的氮是核酸中嘌呤和嘧啶的来源,还是合成—磷酸腺苷、二磷酸腺甘和三磷酸腺苷的原料。

细胞需要谷氨酰胺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谷氨酰胺缺乏可导致细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在配制各种培养液中都应补加一定量的谷氨酰胺。

值得注意的是:谷氨酰胺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故4℃下放置1周可分解50%,使用中最好单独配制,置-20℃冰箱中保存,用前加入培养液中。

(3)维生素:是维持细胞生长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中大多形成酶的辅基或辅酶,对细胞代谢有重大影响。

(4)碳水化合物:是细胞生命的能量来源,有的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

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几乎所有培养基或培养液中都以葡萄糖作为必含的能源物质。

(5)葡萄糖和谷胺酰胺:体外培养条件下,葡萄糖主要经糖酵解降解,产生过量的乳酸。

减少乳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限制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量,但葡萄糖含量过低可造成细胞营养供应不足,细胞生长抑制。

在目前常用的培养基中,葡萄糖和谷胺酰胺是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其能量代谢通路与体内完全不同,表现为葡萄糖主要经糖酵解途径为细胞提供能量,谷胺酰胺大部分通过不完全氧化途径,另一小部分通过完全氧化为细胞供能。

?
(6)除了以上与细胞生长有关的物质以外,培养基中一般还要加入酚红(当溶液酸性时pH小于呈黄色;当溶液碱性时pH大于呈红色),一种pH指示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