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工艺学考试试题答案样本

乳品工艺学考试试题答案样本
乳品工艺学考试试题答案样本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牛乳所消耗0.1mol NaOH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她各种因素影响,乳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pH至4.6时沉淀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他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他辅料,配制而成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产品。

二、选取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的答案)(15×2=30)

1、乳是复杂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A B )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解决限度。

A、过氧化酶实验

B、酒精实验

C、还原酶实验

D、磷酸盐实验

3、乳中(B )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和VC

4、牛乳中(B )是人乳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惯用(A )来表达乳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储期间细菌变化状况是(C )

A、不变→增长→减少→增长

B、不变→增长→减少→无

C、不变→增长→减少

D、不变→增长

7、酸奶菌种惯用(C )

A、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和假丝酵母

8、酸乳形成机理(A )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原料乳必要(B )

酒精实验阴性B、抗生素检查阴性C、美兰还原实验阴性D、酶失活

10、在干酪生产中为了增进凝块形成需添加(C D )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调剂原则(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代乳脂肪

D、脱盐

12 (A B)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运用。

A、干酪

B、奶油

C、干酪素

D、稀奶油

13、影响冰淇淋组织状态因素有(ABD )。

A、乳化剂

B、稳定剂

C、老化和凝冻

D、均质

14、从初乳中提取免疫球蛋白时要采用(D )进行杀菌。

A、低温

B、高温

C、超高温

D、冷冻

15、CPP功能(BCD )

A、免疫作用

B、降血压

C、抗血栓

D、增进钙、铁吸取

三、判断题。(15×1=15)

1、乳均质后普通都会浮现均质团现象。(√)

2、刚挤出鲜乳普通是无菌,乳房炎乳除外。(×)

3、酒精阳性乳热稳定性很差。(√)

4、乳中具有已知所有微生物。(×)

5、乳中脂肪球越大,越有助于乳制品加工。(×)

6、乳有免疫特性。(×)

7、还原乳不能做乳制品加工原料。(×)

8、发酵乳就是酸奶。(×)

9、CIP指生产线或设备就地自动清洗。(√)

10、乳酸菌饮料中普通都具有活性乳酸菌。( ×)

11、干酪在成熟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生化变化。(√)

12、奶油俗称黄油,广泛用于冰淇淋和巧克力工业。(√)

13、冰淇淋和雪糕加工原料相似,生产工艺差别很大。(×)

14、稀奶油和冰淇淋物理成熟实质相似。(×)

15、搅拌型酸乳和凝固酸乳重要区别在于原料不同。(×)

四、简答题。(5×6=30)

1、原料乳原则化指是什么?答:调节原料乳中脂肪与无脂干物质之间比例关系,使其符合制品规定。普通把该过程称为原则化。

2、简述超高温灭菌乳生产工艺及规定。

答:生产工艺:原料乳验收→预解决→超高温灭菌→无菌平衡罐→无菌包装→贮存。

工艺规定:(1)原料乳验收:①对原料乳理化特性规定。A乳蛋白热稳定性B异常乳,重要是指乳房炎乳。②对原料乳中微生物种类及含量规定①芽孢数②细菌数。(2)预解决,灭菌乳加工中预解决,即净乳、冷却、原则化等技术规定同巴氏杀菌乳。(3)超高温灭菌①直接加热法②间接加热法。

3、试述搅拌型酸乳加工工艺及要点。

答:加工工艺:原料乳验收与净化→原则化→浓缩→预热→均质→杀菌→冷却→加入发酵剂→恒温培养→冷却、搅拌(加入果料、香料等)→灌装→冷藏、后熟→成品

工艺要点:

(1)搅拌:①速度控制:先低速后迅速②酸奶温度:最佳0--7度,生产实践普通为10-15度如下③酸奶pH:<4.7④酸奶干物质含量:适量提高对酸奶

(2)质量影响:

(3)混合和灌装

①果料杀菌解决,②果料护色解决。

4、喷雾干燥工艺流程。

答:工艺流程

原料乳验收→预解决与原则化→预热杀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冷却→过筛→包装→检查→成品。

5、冰淇淋基本加工工艺流程是如何?核心工序是那几点?

答:(1)工艺流程

配料→混合→杀菌→均质→冷却→香精、色素→老化→成熟→凝冻搅拌→灌装→包装(硬化)→检查→成品。

(2)核心工序:

①配料混合:依照产品设计配方、质量原则拟定各原料用量,精准称量:原料配共计算:依照质量平衡原则。

a原料解决:鲜乳过滤备用;稳定乳化剂与5倍以上砂糖干混,再加水分散溶解(搅拌)后备用;乳粉加水溶解、均质后备用;用鲜蛋时,可与鲜乳一起混合后过滤备用;干酪、人造奶油切块备用;砂糖b加水加热溶解过滤备用;

c糖分:能减少冰点,延长凝冻搅拌时间,从而提高膨胀率,过高反而减少。d稳定剂:用

量恰当,能提高膨胀率,过多反而减少,普通﹤0.5%。e鸡蛋:适量能提高膨胀率。

配料顺序:先低浓度液体原料,如水,牛乳、脱脂乳等;次黏度高液体原料,如炼乳、稀奶油等;再脂肪等固体原料。最后以水和牛乳进行容量调节。

②杀菌:多采用巴氏杀菌法片式热互换器多采用83~85 ℃、15s。

③均质④冷却、老化⑤凝冻:对冰淇淋质量有重要影响。恰当控制膨胀率;凝冻出料温度普通控制在在-3~-6 ℃,持续式凝冻机凝冻速度快,出料温度较低。

⑥灌装、成型⑦硬化、包装与贮藏。

五、计算题。(1×10)

今有120kg含脂率为38%稀奶油,须将其含脂率调节为34%,如用含脂率为0.05%脱脂乳来调节,则应添加多少脱脂乳?

解:设需添加脱脂乳X公斤

120×38%+0.05%X=34%(120+X)

X=14.14

答:应添加脱脂乳14.14公斤。

第二章乳物理化学性质

一、填空题:

1.牛乳乳干物质又分为两大成分,分别为脂质和无脂干物质。

2.乳糖、水溶性盐类、水溶性维生素等呈分子或离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真溶液。其微粒大小≤1 nm 。

3.乳白蛋白及乳球蛋白呈大分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典型高分子溶液。其微粒直径约为15~50 nm 。

4.乳脂肪以脂肪球形式分散于乳中,形成乳浊液。直径约为100~10000 nm 。

5.酪蛋白在乳中形成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胶粒。胶粒直径约为30~800nm 。

6.乳白色重要是由酪蛋白胶粒和脂肪球对可见光散射作用产生。

7.乳清淡绿色是由具有核黄素引起。

8.乳通过加热,则产生还原性强硫基化合物,而使Eh减少;铜离子存在可使Eh上升。

9.乳有苦味是由于钙和镁离子存在。

10. 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之和称为总酸度。

11.在乳中,水分约占87%~89% 。

12.水分在乳中以各种方式存在,其中膨胀水存在于凝胶粒构造亲水性胶体内。

13.刚挤出牛乳含气量较高,其中以CO2为最多,氧至少。

14.乳脂肪中,有97%-99%成分是甘油三酯。

15.每毫升牛乳中约有20~40 亿个脂肪球。

16.乳脂肪酸构成受饲料、营养、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变动,特别是饲料。

17.乳中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脂肪少,重要是油酸,约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70% 左右。

18.乳脂肪中甾醇最重要某些是胆固醇。

19.乳糖有α–乳糖和β–乳糖两种异构体。

20.在乳糖几种异构体中,α–乳糖水合物在93.5℃如下水溶液中结晶而成。

21.在乳糖几种异构体中,β–乳糖在93.5℃以上水溶液中结晶而成。

22.酪蛋白在普通状况下是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形式存在。

23.牛乳中加酸后pH达5.2时,磷酸钙先行分离,酪蛋白开始沉淀,继续加酸使pH达到4.6时,钙又从酪蛋白钙中分离,游离酪蛋白完全沉淀。

24.乳中酶类中,磷酸酶可以用来检查巴氏杀菌乳杀菌与否彻底,过氧化氢酶实验作为检查乳房炎乳手段之一。

25.乳中酶类中,可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来判断乳与否通过热解决及热解决限度。

26.乳中维生素,维生素C对热稳定性差。

27.乳中盐离子,重要以无机磷酸盐及有机柠檬酸盐状态存在。

28.乳中磷酸钙,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29.对乳稀释时,pH值会升高。

30.乳成分处在平衡状态,乳呈弱酸性。

31.牛乳与人乳比较,人乳铁元素含量高。

32.酪蛋白在140℃温度下加热会开始变性。

33.高温加热后,牛乳、稀奶油就不容易分离。

34.在63℃以上温度加热时,可溶性钙和磷成为不溶性磷酸钙[Ca3(PO4)2]而沉淀。

35.在冻结初期,把牛乳融化后浮现脆弱羽毛状沉淀,其成分为酪蛋白酸钙。

二、名词解释

1.乳比重(相对密度):指乳在15℃时重量与同容积水在15℃时重量之比。

2.乳密度:指乳在20℃时质量与同容积水在4℃时质量之比。

3.固有酸度或自然酸度:新鲜乳酸度称为固有酸度或自然酸度,这种酸度与贮存过程中因微生物繁殖所产生酸无关。

4.发酵酸度:挤出后乳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乳酸发酵,导致乳酸度逐渐升高。由于发酵产酸而升高这某些酸度称为发酵酸度。

5.乳干物质:将乳干燥到恒重时所得到残存物。常乳中含量11%~13%。

6.溶解性挥发脂肪酸值:中和从5g脂肪中蒸馏出来溶解性挥发脂肪酸时所消耗0.1mol/L KOH毫升数称为溶解性挥发脂肪酸值。

7.皂化价:指每皂化1g脂肪酸所消耗NaOH毫克数。

8.碘价:指在100g脂肪中,使其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所需碘毫克数。

9.酪蛋白:将脱脂乳加酸解决,在20℃下调节其pH至4.6时,沉淀一类蛋白质。

10.乳清蛋白:原料乳中去除酪蛋白之后,留在乳清中蛋白质。约占乳蛋白质18%-20%。

11.乳白蛋白:乳清在中性状态时,加入饱和硫酸铵或饱和硫酸镁进行盐析时,仍呈溶解状态而不析出蛋白质。

12.乳球蛋白:乳清在中性状态下,用饱和硫酸铵或硫酸镁盐析时能析出,而呈不溶解状态蛋白

13.低成分乳:是指乳总干局限性11%,乳脂率低于2.7%原料乳。

14.酒精阳性乳:即用浓度68%或70%酒精与等量乳进行混合,凡产生絮状凝块乳称为酒精阳性乳。

三、简答题

1.吉尔涅尔度(oT)测量办法?

答:取10mL牛乳,用20mL蒸馏水稀释,加入0.5%酚酞批示剂0.5mL,以0.1mol/L溶液滴定,将所消耗NaOH毫升数乘以10,即为中和100mL牛乳所需0.1mol/LNaOH毫升数,每毫升为1oT,也称1度。

2.脂肪球大小对乳制品加工意义?

答:脂肪球直径越大,上浮速度就越快,故大脂肪球含量多牛乳,容易分离出稀奶油。当脂肪球直径接近1nm时,脂肪球基本不上浮。因此,生产中可将牛乳进行均质解决,得到长时间不分层稳定产品。

3.乳脂肪普通性质涉及哪些?

答:(1)乳脂肪具备特殊香味和柔软质体,是高档食品原料。(2)易受光、空气中氧、热、金属铜、铁作用而氧化,从而产生脂肪氧化味。(3)易在解脂酶及微生物作用下而产生水解,使酸度升高。(4)易吸取周边环境中其他气味,如饲料味、牛舍味、柴油味及香脂味等等;(5)在5℃如下呈固态,11℃如下呈半固态。

4.分别解释乳糖三种溶解度

答:①最初溶解度:乳糖投入水中,即刻溶解那某些达到饱和状态时,为α–乳糖溶解度。

②最后溶解度:将α–乳糖溶液继续振荡,α–乳糖可转变为β–乳糖,最后达到饱和点,即α–乳糖与β–乳糖平衡时溶解度。③过饱和溶解度:继续将饱和乳糖溶液于饱和温度如下冷却时,可成为过饱和溶液,此时如果冷却操作比较缓慢,则结晶不会析出,而形成过饱和状态。

5.乳清蛋白特点有哪些?

答:①属全价蛋白质,富含硫,含硫量为酪蛋白2.5倍。②加热时易暴露–SH、–S–S–,易产生H2S,形成蒸煮味。③不被凝乳酶或酸凝固,被钙凝固;④初乳中含量高达10%-12%,

常乳中仅有0.5%。

6.脂肪球膜蛋白特点?

答:①对热较为敏感,具有大量硫,在70℃~75℃瞬间加热,则–SH基裸露,产生蒸煮味。

②其中卵磷脂易在细菌性酶作用下产生鱼腥味(三甲胺)而被破坏。③易受细菌性酶作用而分解,是奶油风味变坏因素之一。

7.对牛乳进行热加工时形成薄膜因素、膜构成及防止办法?

答:因素:蛋白质在空气与乳液界面形成不可逆凝固物。膜构成:占干物质量70%以上脂肪和20%~25%蛋白质,且以乳白蛋白占多数。防止办法:在加热时搅拌或减少从液面蒸发水分。

8.牛乳产生褐变因素?

答:①普通以为由于具备氨基(NH2–)化合物和具备羟基(–C=O)糖之间产生反映形成褐色物质。这种反映称之为美拉德(Mailard)反映。②由于乳糖经高温加热产生焦糖化也形成褐色物质。③牛乳中含微量尿素,也以为是反映重要因素。

9.牛乳产生蒸煮味因素?

答:由于β–乳球蛋白和脂肪球膜蛋白热变性而产生巯基(–SH)。甚至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和硫化氢(H2S)。

10.冷冻对脂肪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①冻结产生冰结晶,脂肪球受冰结晶机械作用压迫和碰撞互相结成蜂窝状团块。②脂肪球膜随着解冻而失去水分,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而失去弹性。③脂肪球内部脂肪形成结晶而产生挤压作用,将液体释放从脂肪内挤出而破坏了球膜,因而乳化状态也被破坏。

第三章鲜乳加工解决复习

一、填空题

1.国内生鲜牛乳质量原则涉及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及细菌指标。

乳品复习题答案

乳制品工艺学试题6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砂状炼乳:优质炼乳的结晶在10μm以下,超过10μm将有砂状的感觉。 2、稀奶油:乳经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含脂肪30-35%的部分。 3、冷却结晶:通过冷却可使处于过饱和状态的乳糖形成细微的结晶,保证炼乳产品具有细腻的感官特性。 4、酒精阳性乳:乳品厂检验原料乳时,一般先做酒精试验,即用浓度68%或70%的酒精与等量的乳进行混合,凡产生絮状凝块的乳称为酒精阳性乳。 5、均质指数:把均质后的奶样在4℃和6℃的温度下保持48h。然后测定在上层(容量的1/10)和下层(容量的9/10)中的含脂率。上层与下层含脂率的百分比差数,除以上层含脂率数即为均质指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乳粉生产中真空浓缩的温度应是45-60℃,浓缩终点以31.71~32.5°Be 最为合适 2、高级冰淇淋的脂肪含量14%~16%、总干物质含量8%~42% 。 3、全乳进行分离时最适宜的乳的温度为32-35℃。 4、乳的酸度达到20゜T情况下,酒精实验即产生凝固 5、以天然干酪为原料,经过再粉碎、加热调制而制成的产品称为再制干酪。 6、原料乳的标准化一般是指对脂肪和无脂干物质进行比例调配。 7、乳品生产中常用的杀菌方法有高温短时、低温长时、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瞬时。 8、干酪素生产中的关键工艺点是点胶、造粒。 9、脱脂乳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耐保藏。 10.增加原料乳中乳干物质可提高酸凝乳的粘度,并减少乳清析出。 三、判断题(√或×)并将错句改正过来(每题2分,共20分) 1、乳粉生产中尽量使水分全部去除,这样才更有利于保存产品不变质。( ×) 2、因为牛乳冷冻后细菌不会繁殖,乳则不易酸败,所以冬季冷冻是保存牛乳的 最好办法。( √ ) 3、乳中掺水后密度降低,冰点上升。(√) 4、发酵剂中菌种的活力主要受乳中乳糖的影响。(×) 5、影响乳分离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时间和流量。(√) 6、搅拌型酸乳的加工特点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的搅拌。(×) 7、乳品加工中由于加热产生了凝固沉淀现象,说明是初乳或是酸败乳、乳房炎乳等。( ×) 8、正常乳的pH值7.0,呈中性。( ×) 9、稀奶油经过搅拌后可产生少部分含磷脂较多的酪乳。( √ ) 10、牛乳加热时牛乳的无机成分不受影响。( √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原料乳预处理中主要包括哪几项工序?各有什么要求? ①过滤:常用纱布或过滤器进行。(1分) ②净化:用离心净乳机将微小的机械杂质和细菌细胞除去。(1分)

乳制品工艺学B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乳制品工艺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中性含乳饮料: 2、干酪: 3、酪蛋白: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乳就是复杂得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 )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 )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得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C、还原酶试验D、磷酸盐试验 3、乳中得( )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D、VB1与VC 4、牛乳中得( )就是人乳得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来表示乳得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得变化情况就是( )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得菌种常用() A、乳酸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与假丝酵母 8、酸乳得形成机理( ) A、酸凝固 B、酶凝固C、盐析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得原料乳必须( ) A.酒精试验阴性B、抗生素检验阴性 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 D、酶失活10、在干酪得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得形成需添加( )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得调剂原则().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 ( )得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A、干酪B、奶油C、干酪素D、稀奶油 13、影响冰淇淋组织状态得因素有()。 A、乳化剂 B、稳定剂 C、老化与凝冻 D、均质 14、从初乳中提取得免疫球蛋白时要采用( )进行杀菌. A、低温 B、高温 C、超高温 D、冷冻 15、CPP得功能( ) A、免疫作用 B、降血压C、抗血栓 D、促进钙、铁吸收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乳品复习题标准答案

乳品复习题答案

————————————————————————————————作者:————————————————————————————————日期:

乳制品工艺学试题6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砂状炼乳:优质炼乳的结晶在10μm以下,超过10μm将有砂状的感觉。 2、稀奶油:乳经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含脂肪30-35%的部分。 3、冷却结晶:通过冷却可使处于过饱和状态的乳糖形成细微的结晶,保证炼乳产品具有细腻的感官特性。 4、酒精阳性乳:乳品厂检验原料乳时,一般先做酒精试验,即用浓度68%或70%的酒精与等量的乳进行混合,凡产生絮状凝块的乳称为酒精阳性乳。 5、均质指数:把均质后的奶样在4℃和6℃的温度下保持48h。然后测定在上层(容量的1/10)和下层(容量的9/10)中的含脂率。上层与下层含脂率的百分比差数,除以上层含脂率数即为均质指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乳粉生产中真空浓缩的温度应是45-60℃,浓缩终点以31.71~32.5°Be 最为合适 2、高级冰淇淋的脂肪含量14%~16%、总干物质含量8%~42% 。 3、全乳进行分离时最适宜的乳的温度为32-35℃。 4、乳的酸度达到20゜T情况下,酒精实验即产生凝固 5、以天然干酪为原料,经过再粉碎、加热调制而制成的产品称为再制干酪。 6、原料乳的标准化一般是指对脂肪和无脂干物质进行比例调配。 7、乳品生产中常用的杀菌方法有高温短时、低温长时、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瞬时。 8、干酪素生产中的关键工艺点是点胶、造粒。 9、脱脂乳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耐保藏。 10.增加原料乳中乳干物质可提高酸凝乳的粘度,并减少乳清析出。 三、判断题(√或×)并将错句改正过来(每题2分,共20分) 1、乳粉生产中尽量使水分全部去除,这样才更有利于保存产品不变质。( ×) 2、因为牛乳冷冻后细菌不会繁殖,乳则不易酸败,所以冬季冷冻是保存牛乳的 最好办法。( √ ) 3、乳中掺水后密度降低,冰点上升。(√) 4、发酵剂中菌种的活力主要受乳中乳糖的影响。(×) 5、影响乳分离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时间和流量。(√) 6、搅拌型酸乳的加工特点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的搅拌。(×) 7、乳品加工中由于加热产生了凝固沉淀现象,说明是初乳或是酸败乳、乳房炎乳等。( ×) 8、正常乳的pH值7.0,呈中性。( ×) 9、稀奶油经过搅拌后可产生少部分含磷脂较多的酪乳。( √ ) 10、牛乳加热时牛乳的无机成分不受影响。( √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原料乳预处理中主要包括哪几项工序?各有什么要求? ①过滤:常用纱布或过滤器进行。(1分) ②净化:用离心净乳机将微小的机械杂质和细菌细胞除去。(1分)

乳制品工艺学 名词解释讲课讲稿

乳制品工艺学名词解 释

第二章乳的性质 1.乳:是乳畜在产犊后由乳腺分泌出的一种具有胶体特性的生物学液体。 2.游离水:是牛乳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分散介质。 结合水:与乳中蛋白质、乳糖以及某些盐类结合存在的水。 结晶水:以分子形式组成成分,并按一定数量比例与乳中物质结合的水。 3.乳糖的热塑性:在干燥乳清或其他乳糖浓度很高的溶液中,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半干的热乳粉就会黏在干 燥器内壁上,形成沉淀的这种现象。 4.乳糖的初溶解度:将乳糖加入水中振荡,部分乳糖即溶解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此时的溶解度称为。 过溶解度:溶液长时间保持过饱和状态时的溶解度。 5.乳糖不适症:饮用牛乳后会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应症。(利用乳糖酶将乳中的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 半乳糖,或利用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不仅可预防该症,还能提高乳糖的消化吸收率,改善制品口味。) 6.稀奶油层:乳脂肪的相对密度为0.93,将牛乳放在容器中静止一段时间后,乳脂肪球逐渐上浮,形成一个脂 肪层。 7.脂肪球膜: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乳脂肪球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被一层5~10nm厚的膜所覆盖,称为。 8.比重: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与同温同体积质量之比。 9.乳的比重:15℃单位体积乳的重量与同温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正常乳平均为1.032。 10.乳的密度:20℃单位体积乳的质量与4℃同体积纯水的质量之比,正常乳密度1.030。 11.固有酸度、自然酸度:刚挤出的新鲜乳的酸度。 12.发酵酸度、发生酸度:由于发酵产酸而升高的这部分酸度。 13.总酸度:固有酸度和发酵酸度之和。 14.牛乳的比热容:为其所含各成分之比热容的总和。 第三章原料乳 1.常乳:指产犊3d以后至干乳期开始之前一周健康奶牛所产生的乳。 2.异常乳:指组成、特性等与常乳不同的乳。由于奶牛生理、病理的原因以及其他包含人为的原因,造成牛乳 的成分和性质与常乳相异。 1)生理异常乳 ?初乳:奶牛在产犊3d后所分泌的乳。 ?末乳:奶牛干乳期前一周左右所分泌的乳。 ?营养不良乳:饲料不足,营养不良的乳牛产生的乳,对皱胃酶几乎不凝固。 2)病理性异常乳 ?乳房炎乳: ?其他病牛乳:患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的奶牛所产的乳。 3)化学异常乳 ?低成分乳:由于受奶牛品种、饲养管理、营养素配比和高温多湿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 乳固体含量过低的牛乳。 ?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虽正常,但发生了酒精凝固的异常乳。 ?冻结乳:由于乳化体系破坏,导致脂肪分离,蛋白质沉淀,解冻后亦易发生氧化。 ?风味异常乳 ◆脂肪分解味乳:由于乳脂肪被脂酶水解,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低级挥发性脂肪酸而引起。 ◆氧化味乳:由于乳脂肪氧化而产生的不良风味。 ◆日光味乳:由于乳清蛋白受阳光照射而产生。

乳品工艺学作业题

乳品工艺学作业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乳品工艺学作业题 1. 我国“十二五”期间乳品行业和产品的发展重点有哪些? 答:规划指出:(1)乳制品行业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跨地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培育技术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改变乳制品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的局面,(3)推动乳制品工业结构升级。 规划要求:(1)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改变以液体乳为主的单一产品类型局面,(2)鼓励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乳制品和功能性产品,积极发展脱脂乳粉、乳清粉、干酪等市场需求量大的高品质乳制品,(3)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乳蛋白、乳糖等产品,延长乳制品加工产业链。 2. 初乳、末乳在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上与正常乳有何不同为什么不能作为普通加工用原料乳 答:初乳的特征:(1)色泽黄而浓厚,甚至混有血红色,具有特殊的气味;(2)乳固体含量较常乳高,其中球蛋白、白蛋白和无机盐类含量特别高;(3)维生素A效价特别高,而乳糖含量却较常乳低;(4)热稳定性差,初乳加热至60℃即开始出现凝固。 末乳的特征:(1)非脂乳固体含量高,而脂肪含量随产期临近逐渐升高,但波动较大;(2)带有微咸味和苦味;(3)解脂酶增多,常常有油脂氧化味。 原因:根据初乳和末乳的特殊性状,它们属于异常乳范围。乳制品质量标准规定,严禁适用初乳和末乳。同时,初乳的酸度比较高,不能经受巴氏杀菌,所以不能作为加工用原料乳。 3. 什么是乳为什么说牛乳是一种复杂的胶体分散体系 答:乳是具有胶体特性的液体,它含有幼小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而且是最易消化吸收的完全食物。乳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乳中各种物质相互组成分散体系,其中分散剂是水,分散质有乳糖、盐类、蛋白质、脂肪等。由于分散质种类繁多,分散度差异甚大,所以乳并不是简单的分散体系,而是包含着真溶液、高分子溶液、胶体悬浮液、乳浊液及其过度状态的复杂的分散体系。 4. 怎样对酪蛋白和乳清蛋白进行分类? 答:根据等电点不同将其分类:(1)酪蛋白是牛乳脱脂后加酸调整ph至4.6-4.7时沉淀下来的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80%左右,根据电泳,发现酪蛋白的组成:α-酪蛋白(75%)-酪蛋白(22%)γ-酪蛋白(3%);(2)乳清蛋白质为酪蛋白凝结沉淀后剩下的蛋白质,约为总蛋白质的20%含有血清白蛋白质,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月示-胨。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的牛乳所消耗的0.1mol NaOH的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它辅料,配制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5×2=30) 1、乳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A B)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B)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和VC 4、牛乳中的(B)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A)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是(C)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C) A、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和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A)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B) A.酒精试验阴性B、抗生素检验阴性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D、酶 失活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C D)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A B)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A、干酪 B、奶油 C、干酪素 D、稀奶油

乳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乳制品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工艺流程 原奶检验→计量→收奶→过滤→缓存→分离→冷却→贮存→预热→闪蒸→预杀菌→冷却→贮存→配料→贮存→预热→脱气→均质→超高温杀菌→冷却→灌装→装箱→保温实验→出厂 二、工艺说明 1、原奶检验:主要针对酸度、脂肪、全乳固体、掺假(碱、双氧水、盐、硝盐、Na2S2O3等)、酒精实验、煮沸实验、蛋白质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2、计量:主要设备为电子汽车衡。 3、收奶:收奶温度不超过8℃。 4、过滤: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 5、缓冲:利用缓冲罐进行缓冲延长分离机工作时间。 6、分离:利用离心力出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7、冷却:开启供奶泵,当冷板内有奶后,打开冰水阀门(防止漏冰水)。经过板换将收来的新鲜牛乳降温到5℃以下。 8、贮存:牛奶在奶仓中暂存,奶仓每半小时开搅拌5分钟,牛奶应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如存储时间超过12小时,生产每2小时取样送化验室检测一次,检验项目主要为酒精实验及酸度。 8、预热:预热温度约为50℃-60℃。 9、闪蒸:按照产品指标要求进行调节控制避免产品指标随意波动。 10、预杀菌:将牛奶在85℃/15S的条件下进行杀菌。 11、冷却:将预杀菌后的牛奶通过换热器冷却至5℃以下。 12、贮存:如果不直接生产,可以贮存在3个30T奶仓中,要做到冷板打循环,奶温保持在8℃以下。尽快用于生产,时间不超过12小时。 13、配料: (1)将约配料量2吨牛奶加热至58℃,缓慢加入小料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2)均质:对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18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3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 180bar)。 (3)冷却:通过换热器将物料冷却至4℃以下。 (4)混合:将溶解小料所用的2吨牛奶和8吨牛奶在半成品罐中混合均匀。 (5)均匀搅拌后检验配料的各项指标。 14、贮存:将配好的物料温度保持在5℃以下,6小时以内用于生产,贮存期间将搅拌一直开启,保证物料均匀。 15、预热:此时已进入超高温杀菌工艺段,预热温度为80℃- 90℃。 16、脱气:在脱气罐中进行,如脱去空气、饲料杂味、豆腥味等等。 17、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20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200bar),均质温度为70℃-75℃。 18.超高温杀菌机参数: a.脱气罐后温度 b.杀菌温度TIC44:137℃ c.杀菌时间:4S d.其他参数严格按照超高温标准参数执行。 19.冷却:用软化水冷却到室温。 20.灌装:严格按照灌装机标准参数执行。 21.装箱:对成品进行装箱。

食品工艺学1(食品加工原理)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1(食品加工原理)试题库 1.高温对微生物菌群有何影响?详细叙述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5个因素。 2.D值,F值,Z值分别指的是什么,如何计算? 3.简述连续式高温短时(HTST)巴氏杀菌系统的组成。 4.冷藏过程中食品会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和生化反应? 5.蒸发器常见类型有哪几种?蒸发浓缩与冷冻浓缩相比,各有哪些优缺点? 6.干燥对食品质量的影响有哪些? 7.绘出食品在干燥过程中水分减少的典型曲线。 8.食品冷冻方式有哪几种?其中直接接触冷冻方式有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简单介绍。 9.什么叫商业杀菌?商业杀菌后对食品质量有何影响? 食品工艺学2(软饮料工艺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软饮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软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硬度小于_____度,即_____mg Cao/L。 2.明矾作为混凝剂,产生混凝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滤料的级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料层的孔隙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石灰软化法软化水时,每降低1吨水中暂时硬度1度,需加纯CaO _____g,每降低1吨水中CO2浓度1mg/L,需加纯CaO _____g。 5.钠型离子交换树脂软化钙硬度,镁硬度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离子交换水处理装置的组合方式中,_________床需排在________床前面,否则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电渗析器脱盐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组成,电渗析器中最简单的脱盐单元是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8. 反渗透法对水脱盐时,反渗透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氯消毒法对水消毒时,我国水质标准规定管网末端自由性余氯保持在______mg/L。自由性氯又称____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氯消毒中加氯量可分为两部分: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调味糖浆的配合过程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应在加________之前加入,否则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二氧化碳在碳酸饮料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碳酸饮料灌装时,灌装机常保持一个______Kg/cm2的过压力。过压力的形成可通过

乳品工艺学考试试题+答案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的牛乳所消耗的 NaOH的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它辅料,配制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5×2=30) 1、乳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 A B )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 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 B )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和VC 4、牛乳中的( B )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 A )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是( C )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 C ) A、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和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 A )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 B ) 酒精试验阴性 B、抗生素检验阴性 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 D、酶失活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 C D )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 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 (A B)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A、干酪 B、奶油 C、干酪素 D、稀奶油 13、影响冰淇淋组织状态的因素有( ABD )。 A、乳化剂 B、稳定剂 C、老化和凝冻 D、均质 14、从初乳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时要采用( D )进行杀菌。 A、低温 B、高温 C、超高温 D、冷冻 15、CPP的功能( BCD ) A、免疫作用 B、降血压 C、抗血栓 D、促进钙、铁吸收 三、判断题。(15×1=15) 1、乳均质后一般都会出现均质团现象。(√) 2、刚挤出的鲜乳一般是无菌的,乳房炎乳除外。(×)

乳品工艺学考试试题+答案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的牛乳所消耗的0、1mol NaOH的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她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与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 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它辅料,配制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与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5×2=30) 1、乳就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 A B )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 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 B )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与VC 4、牛乳中的( B )就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 A )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就是( C )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 C ) A、乳酸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与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 A )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 B ) 酒精试验阴性B、抗生素检验阴性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D、酶失活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 C D )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 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 (A B)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乳制品复习题

乳制品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乳— 2、异常乳——所谓异常乳,是由于生理、病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成分和性质上与常乳不同的乳,这种乳一般来说不能作为加工原料。 3、滴定酸度——取一定量的牛乳,以酚酞做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碱液进行滴定,以消耗碱液的毫升数来表示的酸度。或称取10 g样品,置于150 mL 锥形瓶中, 用20 mL 滴3滴酚酞指示剂, 然后用 mol/L的NaOH溶液滴定, 至微红, 并在30 s内红色不消失, 所用NaOH溶液的毫升数×10即为该样品的酸度值( °T) ,. 4、乳的比重—— 5、离心喷雾干燥—— 6、乳酸菌制剂——所谓乳酸菌制剂,即将乳酸菌培养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制成带活菌的粉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或直接是液态形式等制品。 7、老化—— 8、炼乳———— 9、巴氏杀菌乳—— 10、婴儿配方乳粉—— 11、乳的密度—— 14、消毒乳—— 15、无菌包装——灭菌后的牛乳在无菌条件下装入事先灭菌的包装容器内的一种包装技术。 17、发酵剂——是指生产干酪、奶油、酸乳制品及乳酸菌制剂时所用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 18、均质——是指物料的料液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物料细化,从而使物料能更均匀的相互混合的一项工艺操作。 19、初乳——- 20、吉尔涅尔度—— 21、再制奶——所谓再制奶,就是把几种乳成分,主要是脱脂乳和无水黄油以及水经混合加工制成的液态奶制品。 22、发酵乳—— 23. 凝乳酶——哺乳动物胃液中有凝乳酶,能使乳中蛋白质凝聚成乳酪,乳酪易为各种蛋白质酶所消化。 24 稀奶油——。 25、乳粉——

26、灭菌乳——是指牛乳在密闭系统连续流动中,受135~150 ℃的高温及不少于1s的灭菌处理,杀灭乳中所有的微生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包装制得的乳制品。 27、淡炼乳—— 28、乳酸菌制剂——所谓乳酸菌制剂,即将乳酸菌培养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制成的带活菌的粉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或直接是液态形式的一种制剂。 29 嗜冷菌——凡在0~20℃下能够生长的细菌统称低温菌,而7℃以下能生长繁殖的细菌称为低温菌;在20℃以下能繁殖的称为嗜冷菌。 30 乳标准化—— 31、流化床干燥—— 32、冷却结晶---- 33酒精阳性乳:乳品厂检验原料乳时,一般先做酒精试验,即用浓度68%或70%的酒精与等量的乳进行混合,凡产生絮状凝块的乳称为酒精阳性乳。 34.稀奶油-- 35、干物质——将乳干燥到恒重时所得到的剩余物叫做干物质。 36、冰淇淋的膨胀率—— 37、 ESL乳—— 38、发酵乳饮料——一种是具有活性的乳酸菌饮料,简称活性乳,就是在乳酸菌饮料中含有活的乳酸菌。按要求,每毫升活性乳中活乳酸菌的数量不应少于100万个。这种饮料要求在2~10℃下贮存和销售,密封包装的活性乳保质期为15天。 39 益生菌——源于希腊语“对生命有益”,他们是定植于人体肠道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的活的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40、多级干燥——喷雾干燥室乳粉含水量在10%,再经内置式流化床干燥室乳粉含水量在6%,再经外置式振动流化床将乳粉干燥至所需含水量。 41、奶油—— 45、砂状炼乳:。 42、稀奶油物理成熟: 43、酪蛋白—— 44、末乳——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牛乳中酪蛋白的等电点是( C )。

乳品工艺学作业题

乳品工艺学作业题 1. 我国“十二五”期间乳品行业和产品的发展重点有哪些 答:规划指出:(1)乳制品行业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跨地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培育技术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改变乳制品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的局面,(3)推动乳制品工业结构升级。 规划要求:(1)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改变以液体乳为主的单一产品类型局面,(2)鼓励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乳制品和功能性产品,积极发展脱脂乳粉、乳清粉、干酪等市场需求量大的高品质乳制品,(3)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乳蛋白、乳糖等产品,延长乳制品加工产业链。 2. 初乳、末乳在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上与正常乳有何不同为什么不能作为普通加工用原料乳 答:初乳的特征:(1)色泽黄而浓厚,甚至混有血红色,具有特殊的气味;(2)乳固体含量较常乳高,其中球蛋白、白蛋白和无机盐类含量特别高;(3)维生素A效价特别高,而乳糖含量却较常乳低;(4)热稳定性差,初乳加热至60℃即开始出现凝固。 末乳的特征:(1)非脂乳固体含量高,而脂肪含量随产期临近逐渐升高,但波动较大;(2)带有微咸味和苦味;(3)解脂酶增多,常常有油脂氧化味。 原因:根据初乳和末乳的特殊性状,它们属于异常乳范围。乳制品质量标准规定,严禁适用初乳和末乳。同时,初乳的酸度比较高,不能经受巴氏杀菌,所以不能作为加工用原料乳。 3. 什么是乳为什么说牛乳是一种复杂的胶体分散体系 答:乳是具有胶体特性的液体,它含有幼小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而且是最易消化吸收的完全食物。乳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乳中各种物质相互组成分散体系,其中分散剂是水,分散质有乳糖、盐类、蛋白质、脂肪等。由于分散质种类繁多,分散度差异甚大,所以乳并不是简单的分散体系,而是包含着真溶液、高分子溶液、胶体悬浮液、乳浊液及其过度状态的复杂的分散体系。4. 怎样对酪蛋白和乳清蛋白进行分类 答:根据等电点不同将其分类:(1)酪蛋白是牛乳脱脂后加酸调整ph至时沉淀下来的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80%左右,根据电泳,发现酪蛋白的组成:α-酪蛋白(75%)-酪蛋白(22%)γ-酪蛋白(3%);(2)乳清蛋白质为酪蛋白凝结沉淀后剩下的蛋白质,约为总蛋白质的20%含有血清白蛋白质,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月示-胨。 5. 试从结构上分析酪蛋白的分子特性。 答:(1)疏水性与双亲媒性:所谓双亲媒性,就是指在蛋白质分子内部同时存在

乳制品工艺学(内容清晰)

第六章乳的成分和性质 第三节乳的物理性质 一、色泽 新鲜的牛乳是不透明的青白色或稍带淡黄色液体。乳白色是乳的基本色调,这是由于牛乳中的脂肪球、酪蛋白酸钙、磷酸钙等的微粒子和微细的脂肪球对光线不规则的反射和折射的结果。白色以外的颜色是牛乳中胡萝卜素、叶黄素和核黄素等所构成。 乳制品如奶油和奶酪的颜色,是由于其中含有脂溶性色素,特别是胡萝卜素所致,该维生素不是牛体合成,而是从饲料获得的。饲料对乳脂肪的颜色影响很大,喂青草的牛所产乳的脂肪与饲喂干草和精料相比颜色要黄,不同个体和品种对胡萝卜素的代谢是不同的。 二、滋味与气味 乳中的挥发性脂肪酸与其他挥发性物质,是构成牛乳滋味气味的主要成分。牛乳加热后,这种牛乳特有的香味强烈,冷却后减弱。 牛乳容易受到外界各种气味的侵蚀,从而产生异常风味。 1.正常风味 正常的牛乳具有奶香味且有特殊的风味,这些属于正常味道。 正常风味的乳含有适量的甲硫醚、丙酮、醛类、酪酸以及微量的游离脂肪酸。据分析,新鲜乳中挥发性脂肪酸中以乙醛与甲酸含量较多,而丙酸、酪酸、戊酸、癸酸、辛酸含量较少。 新鲜纯净的乳稍带甜味,是由于乳中含有乳糖的缘故,此外因其含氯离子还稍带咸味。常乳中的咸味因受乳糖、脂肪、蛋白质的影响,不易察觉,而异常乳中因氯的含量较高,故有较强烈的咸味,如乳房炎乳。乳中的苦味主要来自Ca、Mg等离子,而酸味主要是柠檬酸及磷酸产生的。 2.异常风味 (1)生理异常风味 ①过度牛乳味。由于脂肪没有完全代谢,是牛乳中的胴体类物质过分增加而引起。 ②饲料味。主要是由人工饲养时的各种青贮料、芜菁、卷心菜和甜菜等饲料产生。 ③杂草味。主要由大蒜、韭菜、苦艾、猪杂草、毛莨、甘菊产生。 (2)脂肪分解味 脂肪被脂酶水解后,其中的低级挥发性脂肪酸(如丁酸)或偶碳数的脂肪酸被分离出来而产生。 比如限制性乳脂肪水解而产生的游离脂肪酸是产生干酪特征风味的必需物质,但过度的脂肪水解却可导致不良风味的出现,通常原料乳中嗜冷菌菌数在107~108cfu/mL时即可产生该缺陷。 (3)氧化味 乳脂肪氧化产生的不良风味。主要影响因素有:重金属、抗坏血酸、光线、氧、贮藏温度以及饲料、牛乳处理方法和季节等。 其中以铜的影响最大,为防止氧化味,可加入乙二胺四乙酸的钠盐使其与铜螯合;将坏血酸增加3倍或全部破坏,也可防止氧化。 (4)日光味 牛乳在日光照射下10min后,可检出阳光味,类似焦臭味和羽毛烧焦味。是由于乳清蛋白受阳光照射后,其中的VB2和色氨酸被破坏。 (5)蒸煮味 主要是乳清蛋白的β-乳球蛋白加热后产生巯基所致。 (6)苦味 牛乳长期冷藏后会产生苦味,是由于嗜冷菌使牛乳产生肽化合物,或者解脂酶是牛乳产生游离脂肪酸所致。 由污染嗜冷菌严重的原料乳生产的酸牛乳和发酵制品也会出现不良风味、苦味、不洁或水果味等质量、风味的缺陷。 (7)酸败味

乳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原奶检验→计量→收奶→过滤→缓存→分离→冷却→贮存→预热→闪蒸→预杀菌→冷却→贮存→配料→贮存→预热→脱气→均质→超高温杀菌→冷却→灌装→装箱→保温实验→出厂 二、工艺说明 1、原奶检验:主要针对酸度、脂肪、全乳固体、掺假(碱、双氧水、盐、硝盐、Na2S2O3等)、酒精实验、煮沸实验、蛋白质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2、计量:主要设备为电子汽车衡。 3、收奶:收奶温度不超过8℃。 4、过滤: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 5、缓冲:利用缓冲罐进行缓冲延长分离机工作时间。 6、分离:利用离心力出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7、冷却:开启供奶泵,当冷板内有奶后,打开冰水阀门(防止漏冰水)。经过板换将收来的新鲜牛乳降温到5℃以下。 8、贮存:牛奶在奶仓中暂存,奶仓每半小时开搅拌5分钟,牛奶应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如存储时间超过12小时,生产每2小时取样送化验室检测一次,检验项目主要为酒精实验及酸度。 8、预热:预热温度约为50℃-60℃。 9、闪蒸:按照产品指标要求进行调节控制避免产品指标随意波动。 10、预杀菌:将牛奶在85℃/15S的条件下进行杀菌。 11、冷却:将预杀菌后的牛奶通过换热器冷却至5℃以下。 12、贮存:如果不直接生产,可以贮存在3个30T奶仓中,要做到冷板打循环,奶温保持在8℃以下。尽快用于生产,时间不超过12小时。 13、配料: (1)将约配料量2吨牛奶加热至58℃,缓慢加入小料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 (2)均质:对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18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3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180bar)。 (3)冷却:通过换热器将物料冷却至4℃以下。 (4)混合:将溶解小料所用的2吨牛奶和8吨牛奶在半成品罐中混合均匀。 (5)均匀搅拌后检验配料的各项指标。 14、贮存:将配好的物料温度保持在5℃以下,6小时以内用于生产,贮存期间将搅拌一直开启,保证物料均匀。 15、预热:此时已进入超高温杀菌工艺段,预热温度为80℃- 90℃。 16、脱气:在脱气罐中进行,如脱去空气、饲料杂味、豆腥味等等。 17、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20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200bar),均质温度为70℃-75℃。 18.超高温杀菌机参数: a.脱气罐后温度 b.杀菌温度TIC44:137℃ c.杀菌时间:4S d.其他参数严格按照超高温标准参数执行。 19.冷却:用软化水冷却到室温。 20.灌装:严格按照灌装机标准参数执行。 21.装箱:对成品进行装箱。

乳品工艺学思考题

乳品工艺学复习题: 一、概念 1.原料乳的标准化: 2.牛奶的总酸度: 3.吉尔涅尔度(oT): 4.固有酸度或发酵酸度: 5.乳酸度(乳酸%) 6.巴氏杀菌乳: 7.超高温瞬间灭菌乳: 8.酸乳: 9.乳粉: 10.炼乳: 11.冰淇淋: 12.干酪: 二、思考题 1.请用结构图表示牛乳的组成及含量? 2.巴氏杀菌乳的生产工艺。 3.超高温灭菌乳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4.酸奶的分类,发酵剂的概念与种类; 5.凝固型酸乳的加工工艺; 6.搅拌型酸奶的加工工艺; 7.凝固型酸奶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应如何控制? 8.搅拌型酸奶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应如何控制? 9.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10.甜炼奶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11.甜炼奶生产中加糖方法有哪几种? 12.请写出淡炼奶生产工艺流程? 13.请写出乳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14.乳粉加工中喷雾干燥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三、乳标准化的计算(略,见课堂讲解内容)

以下为乳品工艺学中需掌握重要知识点 90.牛乳的基本成分,牛乳的酸度如何表示? 乳品工业中酸度是指以标准碱液用滴定法测定的滴定酸度,有多种测定方法和表示形式。我国滴定酸度用吉尔涅尔度简称“oT”(TepHep)或乳酸度(乳酸%)来表示 91.影响牛乳成分的因素有哪些?牛乳成分中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影响泌乳量及其成分的因素品种、泌乳期、年龄、饲养管理、挤乳操作、环境温度、疾病与药物 变化最大的是乳脂肪,其次是蛋白质,乳糖及灰分则比较稳定。 92.异常乳包括那些? 异常乳包括:生理异常乳,化学异常乳,微生物污染乳,病理异常乳 93.液态乳包括哪些品种? 根据组成分类:普通乳,强化乳,花色乳 杀菌方式:巴氏杀菌乳,灭菌乳, 94.写出LTLT和HTST的含义及其具体的杀菌时间和温度范围。 LTLT:低温长时杀菌法。杀菌条件为62~65℃、30min HTST:高温短时杀菌法。杀菌条件为72~75℃、15s或80~85℃、10~15s 95.分别写出灭菌乳和UHT乳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说出其不同之处。 灭菌乳生产工艺:原料乳预处理→超高温灭菌→均质→冷却→无菌平衡贮罐→无菌灌装UHT产品:是指物料在连续流动的状态下,经135℃以上不少于1s的超高温瞬时灭菌(以完全破坏其中可以生长的微生物和芽孢),然后在无菌状态下包装于微量透气的无菌包装容器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在物理、化学及感官上的变化的产品。 保持灭菌乳:对加工工艺过程的定义物料在密闭容器内被加热到至少110℃,保持15~40min,经冷却后而制成的产品。 对成品的定义(同时适用于保持灭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要求产品达到商业无菌状态(而非绝对无菌),即:①不含危害公共健康的致病菌和毒素; ②不含任何在产品贮存运输及销售期间能繁殖的微生物; ③在有效期内保持质量稳定和良好的商业价值,不变质。 96.稀奶油中和后的pH范围是什么? 酸度(以乳酸表示)(%)≤0.162 97.牛奶的标准化是怎样计算? 若设: F——原料乳中的含脂率(%);

乳制品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乳制品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乳—它是哺乳动物分娩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不透明液体。 2、异常乳——所谓异常乳,是由于生理、病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成分和性质上与常乳不同的乳,这种乳一般来说不能作为加工原料。 3、滴定酸度——取一定量的牛乳,以酚酞做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碱液进行滴定,以消耗碱液的毫升数来表示的酸度。或称取10g样品,置于150mL锥形瓶中,用20mL滴3滴酚酞指示剂,然后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并在30s 内红色不消失,所用NaOH溶液的毫升数×10即为该样品的酸度值(°T),. 4、乳的比重——15℃单位体积乳的重量与同温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 5、离心喷雾干燥—— 6、乳酸菌制剂——所谓乳酸菌制剂,即将乳酸菌培养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制成带活菌的粉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或直接是液态形式等制品。 7、老化——老化是将经均质、冷却后的混合料置于老化缸中,在2~4℃的低温下使混合料在物理上成熟的过程,亦称为“成熟”或“熟化”。 8、炼乳————炼乳系原料乳经真空浓缩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制

成的产品。主要为淡炼乳及甜炼乳。 9、巴氏杀菌乳——以新鲜牛乳(羊乳)为原料,经净化、均质、巴氏杀菌、冷却后直接供消费者饮用的液体产品。 10、婴儿配方乳粉——以牛乳(或羊乳)为主要原料,通过调整成分模拟母乳的婴幼儿配方食品。 11、乳的密度——20℃单位体积乳的质量与4℃同体积纯水的质量之比。 14、消毒乳—— 15、无菌包装——灭菌后的牛乳在无菌条件下装入事先灭菌的包装容器内的一种包装技术。 17、发酵剂——是指生产干酪、奶油、酸乳制品及乳酸菌制剂时所用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 18、均质——是指物料的料液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物料细化,从而使物料能更均匀的相互混合的一项工艺操作。 19、初乳——-初乳呈黄褐色、有异臭、苦味、粘度大,乳清蛋白质含量高,乳糖含量低,灰分含量高。 20、吉尔涅尔度——取10mL乳样,用20ml蒸馏水稀释,以0.5%的酒精酚酞液作指示剂(5滴),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并在1min内不褪色,以消耗的NaOH溶液的毫升数乘以10,即为中和100ml牛乳所需的0.1mol/L的NaOH的毫升数。消耗1mL即为10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