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案公开课
黄山奇石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

黄山奇石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黄山奇石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修辞技巧的教育,通过学习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黄山奇石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黄山奇石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理解课文内容,直到黄山有哪些著名的气势,从文字和图片中感受它们的样子。
3.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一共十八个要求认读的新字,数量较多。
认字最好在文中尽情,边读边识,以读促识。
感受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三)课前准备:课件、照片、生字词卡片。
(四)课时建议:2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设计意图1、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今天__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去黄山旅游时的照片和精彩的介绍,他们说,黄山的奇石特别美,让我们一起欣赏吧!生简介。
师:__只是为我们介绍了部分内容,想了解,就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小导游讲解激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营造一种浓郁的教学氛围。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同学、拼拼音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认字方法大比拼——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
(3)指名读短语,检查认字情况。
秀丽神奇陡峭翻滚奇形怪状(4)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后对黄山奇石的了解。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把生字置于语境中反复认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黄山的怪石有趣极了?(2)“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看出九条巨龙是形态各异的?(3)自由读几个描写奇石的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黄山奇石的的样子。
同桌一人读,一人想象。
老师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
3、读完这些你觉得黄山的奇石有趣吗?哪里最有趣?哪一个你最喜欢?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来理解全文,边读边想象,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黄山奇石》一文向读者再现了黄山四绝之一“奇石”的奇与趣,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外形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静”的石头写“活”了。
简略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引起读者联想,并且吸引着大家去游览。
学生分析本文所描写景物大部分学生没见过,所以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奇石”形象与真实的形象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感受它们的样子。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文中事物。
2、找学生上台表演,深刻理解。
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适当补充资料,加深对所描写景物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并能发挥想象,赋予事物生命力。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要让学生抓住语言特点,反复朗读,以读促悟。
教具准备、搜集黄山及奇石的资料、图片。
课堂教学设计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激发情趣。
出示黄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教师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展示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
2、教师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认读课文的情况。
3、播放课文录音,订正字音。
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4、学生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两个大的方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黄山风景区简单介绍。
(2)介绍了黄山奇石。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的几种黄山奇石。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学习提示。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人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1、先自主学习,要求: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 b ,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
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2)演一演,评议。
(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图展示仙人指路:(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伸指(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黄山奇石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背景和特点。
1.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黄山的地理位置和奇石的形成原因。
1.3 教学内容黄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介绍。
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介绍。
第二章:黄山奇石的种类和形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种类和形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黄山奇石,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山奇石的形态特点,分享观察结果。
2.3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的常见种类,如仙桃石、猴子观海等。
引导学生观察黄山奇石的形态特点,如形状、纹理等。
第三章: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2 教学方法视频播放:播放黄山奇石形成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山奇石形成的原因,分享探究结果。
3.3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包括风化、侵蚀等自然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黄山奇石形成的原因,探讨其科学原理。
第四章:黄山奇石的文化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文化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黄山奇石与文化景点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山奇石在文化中的地位,分享文化意义。
4.3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诗文、绘画等。
引导学生欣赏黄山奇石的美学价值,培养审美能力。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回顾黄山奇石的种类、形成过程和文化意义。
回顾黄山奇石的种类、形成过程和文化意义。
第六章: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想象力。
6.2 教学方法故事讲述:教师讲述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背景和特点。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
教学活动:1. 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山的了解和奇石的认识。
3. 教师讲解黄山奇石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第二章:奇石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 帮助学生欣赏和描述黄山奇石的美丽。
教学内容:1. 展示不同种类的黄山奇石图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奇石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奇石的观察和描述。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奇石欣赏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章:奇石命名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命名能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命名规则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1. 介绍黄山奇石的命名规则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为奇石起名字,并解释其含义。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黄山奇石的命名规则和文化内涵。
2. 教师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邀请学生为奇石起名字。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命名创意和解释其含义。
第四章:奇石传说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传说和文化了解。
2. 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
教学内容:1. 介绍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
2. 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传说故事对黄山奇石文化的传承意义。
第五章:奇石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黄山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黄山奇石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黄山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9黄山奇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9黄山奇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9、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学字释词。
认识、学习生字8个:“区、仙、尽、管、猴、逼、峰、照”,能主动用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学习“山”字旁。
积累“形状奇特,形象逼真、金光闪闪"等六个词语,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2、诵文悟意。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石头的奇妙。
3、提炼主题。
知道黄山石头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1、学字释词。
认识、学习生字8个:“区、仙、尽、管、猴、逼、峰、照”,能主动用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学习“山"字旁。
积累“形状奇特,形象逼真、金光闪闪”等六个词语,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2、诵文悟意。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石头的奇妙。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媒体出示黄山风景图(1)师述: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石、怪松、云海、温泉。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黄山奇石。
(2)媒体出示句子: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a、指名读b、学习生字“区"(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外)c、小小导游:用上“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安徽省南部”说一句话。
2、师板书课题:黄山奇石a、师问:“奇"是什么意思?(奇:罕见、特有。
)因为这样峻伟,这样磅礴的怪石和奇峰,只有黄山才有。
b、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内容(1)课文介绍了哪些黄山怪石?(2)这些石头的奇妙之处在哪儿?2、学生交流师板书:仙桃石天狗望月猴子观海狮子抢球金鸡叫天都仙女弹琴(1)学习生字“仙”:三拼音,形象记字法“猴":积累“犭”的字,提醒学生字形(左中右结构,中间是“亻")“峰”:后鼻音,换部首识字(锋、逢) 学习“山字旁"。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黄山奇石》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
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记忆字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电脑。
教学过程: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一)教师:为了让同学们玩的愉快而有意义,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请大家拿好介绍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
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1)读字音;(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3)扩展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闻名: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进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三)指导书写:1.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写。
《黄山奇石》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黄山奇石》教案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闻、名”等 15 个生字,会写“南、部”等 9 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 1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5 自然段。
3、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奇”。
2、教学难点(1)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2)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有名的风景区?(学生自由回答)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黄山。
(板书:黄山)3、简介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板书:奇石)4、齐读课题:黄山奇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用“——”在文中画出来。
4、交流汇报,相机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三)精读课文,感受奇石之“奇”1、学习第 2 自然段“仙桃石”(1)指名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块石头为什么叫“仙桃石”?(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理解“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3)指导朗读,读出石头的神奇。
(4)背诵第 2 自然段。
2、学习第 3 自然段“猴子观海”(1)自由读第 3 自然段,说说“猴子观海”奇在哪里?(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猴子的动作和神态,理解“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3)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nánbùxiējùwèiměishēnɡshǎnɡǒu
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升、闪”,前鼻音“南、闪”,后鼻音“升”。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
闻名风景区南部秀丽神奇尤其著名形状巨石
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④教师指正:“闻”是前鼻音,“名、景、
示6)
黄山奇石,作者具体介绍了哪几块奇石?(课件出示7:4块:仙桃石、猴子观海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为什么写黄山奇石?(奇、有趣。
)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8)田字格课件: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
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南、部、巨”并讲述:(板书:南、部、巨)
(课件出示9):“南、部、巨”田字格课件。
“南”:“冂”里面的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横。
上小下大,上部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下部宽大,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上,竖勾段较左竖略长;框内竖在竖中线,上端不出头,下端与左竖持平。
“部”:左右等宽,左边的“立”大“口”小,“立”下横从横中线起笔,右端过竖中线,“口”右侧紧靠竖中线,“阝”共两笔。
“巨”: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
首笔横居上居中;末笔竖折的横段超出上部。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
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许多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写山河的古诗。
(课件出示10)
指导朗诵:李白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黄山“四绝”。
奇松: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
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中。
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
忽悬、忽横、忽卧、忽起,可谓“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怪石: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
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
似人似物,似鸟似怪石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云海: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
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温泉: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久旱不涸,水质纯净,可饮可浴。
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秀.丽(xiùxiū)神.奇(shēnshén)著.名(zhuózhù)
省.会(shěnɡxíng)景.物(jǐnɡjīnɡ)形状.(zhàngzhuànɡ)
二、读句子,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
nánbùxiē
1.我国一省份出现了强降雨天气。
měiwèishēnɡshǎn
2.当水上的时候,那块光的石头就看不到了。
三、选字填空。
壮状
1.各种七星怪()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
2.气势雄()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反义词:
著名──()危险──()陡峭──()
2.近义词
秀丽──()尤其──()神奇──()
五、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真奇石黄山的啊美
2.我们小船小河边在发现了一只
六、课文整体梳理。
把下面黄山奇石的名字按课文内的顺序排列(只写序号)。
①猴子观海②仙女弹琴③金鸡叫天都④仙人指路⑤仙桃石————————
七、重点段落品析。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给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加标点,写在括号里。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3.黄山的奇石“奇”在什么地方?
八、按要求,写一写。
说说你最喜欢哪块奇石,并说明理由。
一、xiùshénzhùshěngjǐngzhuàng
二、1.南部些2.每位升闪
三、1.状2.壮
四、1.著名──平凡危险──安全陡峭──平坦
2.秀丽──美丽尤其──特别神奇──奇特
五、1.黄山的奇石真美啊!
2.我们在小河边发现了一只小船。
六、⑤①④③②
七、1.!2.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3.形状千奇百怪。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