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线索梳理
中国现代史线索梳理

① 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 ②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1955年,万隆会议 ④1956年,中共八大
1958——1961年 总路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探 索 期
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近程地地导弹实验成功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中国现代史
向 社 会 主 义 过 渡 期
2日,中苏 1949.10.1,开国大典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交 空军成立 1950.10.——1953.7,抗美 1953年底,中印和谈周恩来提出 援朝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成熟的 标志)
海军成立 1949.9,第一届政协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①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 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1)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
特点:改革开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
曲 折 前 进
①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②1970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 ⑥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
社 (1)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会 (2)1979年,中美建交 主 义 (3)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 现 (4)1985年,国企改革 代 化 (5)1986年3月“863计划” 建 (6)1990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设 新 (7)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中共十四大 时 期 (8)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9)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现代化:指落后的国家采取高效途径,进行全面的社会改 (10)2001年 APEC在上海举行 加入WTO 革,以赶上先进工业国,适应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中国现代史

● 一 届 人 大 召 开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宪 法 》
二、全面建设开始(曲折发展)时期(1956—1966) 发展阶段:
迅速发展 问题困难 调整恢复 新发展
1956
1958
1960
1964
1966
● 中 共 八 大
● 整 风 运 动
● 反 右 派 斗 争
●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总 路 线
中 共 十 三 大
中 共 十 四 大
香 港 回 归
中 共 十 五 大
澳 门 回 归
• 四、徘徊前进时期(1976.10—1978.12)
五、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1981
1982
1987
1992
1997 1999 2008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农 村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刘 少 奇 平 反
《 若 干 历 史 问 题 决 议 》
中 共 十 二 大
中国现代史
新中国历史主线和分期(1949— )
新中国历史发展主线:
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探索和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开创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分期
1、两阶段: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49
1956
2008
2、三阶段:
过渡时期 1949 1956 曲折发展时期 1978 改革发展时期 2008
3、四阶段:
过渡 时期 1949 全面建设 开始时期 1966 文革 时期 1976 1978 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 2008
1956
徘徊时期
现代史线索梳理

主题(专题)复习五:中国现代史线索梳理【学习目标】能梳理中国现代史的基本史实。
总述: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49年,至今天。
从本质上说,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充分反映建国六十多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国防)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的历史发展全过程。
因此,中国现代史的线索梳理主要是归纳四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史实。
【方法点拨】怎样找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的史实。
政治:政权建立、会议、政治制度、国家统一、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文献。
经济:农业、工业、商业、经济体制。
外交: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外交方针。
军事:兵种、军事行动。
科技:武器、空间技术、高新技术成果。
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文化:文学(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艺术(戏剧、绘画、电影)。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一、基本内容1、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社会性质: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分期:(1)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949—1956)(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二、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1、起止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主要矛盾: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和两条道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3、主要任务: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现在)1、开始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主要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济:交通、部分科技。
国防(军事):部分科技。
高中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现代史线索内容总结

一、中国现代史通史结构(一)内容总论:1、以现代化为主题,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6年后)。
2、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①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人民大会制;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层民主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对外关系。
建国初期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了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②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思想文化上: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④科技成就上: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航天工程。
二、中国现代史通史核心知识突破1、1956年,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概述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1)经济上,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取得重大成就,初步改变了我国的工业落后面貌。
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实施。
(2)政治上,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原因是第一届人大的召开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3)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4)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很大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因是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方针。
中国现代史基本线索

中苏关系恶化;中美敌对紧张,中国援越抗美;1964中法建交。
1956中共八大是成功的探索;1958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经济困难;1962经济恢复发展。
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文艺短暂繁荣,但很快百花凋零。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56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1957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话,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949第一次全教会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1956政府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毛泽东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生活改善但总体水平低;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陈设很少;实行票证计划供应;服装以灰蓝色调为主。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建立汽车制造厂和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发展较快,民航发展有限。《人民日报》《红旗》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影响大;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电影主题,1959优秀影片35部同时展出;1958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电视业发展缓慢。
1978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成为新理论的宣言书;1982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中共十三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1992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2001江泽民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新中国成立后民生有了很大提高但仍贫穷落后,改革开放后民生根本改观;生活变化深刻反映社会的变化发展;交通、通讯、传媒的发展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线索

只有 社会 主义 才能 发展 中国
中国现代史
认识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 曲折漫长的过程, 认识2、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 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信念。
中国现代史
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历史。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中 国 现 代 史
过渡时期(1949-1956)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 化基础。)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徘徊时期(1976-1978)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1978-今)
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
十年内战
抗日战争时期(八年抗战) 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
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1937-1945) 第二次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侵华史探索史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24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侵华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1901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就要挨打民族危机逐步加深民族危机开始民族危机全面加深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戊戌变法1898年义和团运动18981900辛亥革命1911年新文化运动1915年五四运动1919年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无产阶级中国经济领域近代化开始起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开端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中国现代史线索

澳 门 回 归
1999
1992
中 国 邓 特 小 色 平 社 理 会 论 主 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转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 经济: 改革开放 对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 内容 对外: 经济特区等开放格局 科学: 杂交水稻、“八六三” 文教: 科教兴国 教育: 义务教育、高等教育 统一: 一国两制: 港澳回归 民主: 完善人大、政协、基层民主 民主法制: 1982宪法 法制: 以宪法为核心法律体系 对外关系: 和平与发展 :加入APEC和WTO
西 土 藏 地 解 改 放 革
1951
抗 美 援 朝
1952 1953 和
三 大 改 造
1954
一 五 计 划
1955 万 1956 1957
一届政协 巩固 新中国成立 过 政治 1954年宪法 恢 政权 西藏和平解放 渡 成就 期 经济 一五计划 复 期 稳定 稳定物价 建 建设 三大改造 (49—53) 经济 土地改革 设 (53—5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 抗美援朝 国际环境: 成就 万隆会议(求)
重 返 联 合 国
尼 克 松 访 华
中 美 建 交
1979
恢 复 高 考
1977
十小 一岗 届包 三产 中到 全户 1978 会
改革开放新时期特点
深 圳 特 区
1980
82 宪 法
1982
城 市 改 革
1984
八 六 三
1986
加入 APEC
1991
市 场 经 济
邓 香小 港平 回理 归论
1997
五 原 则
54 宪 法
隆 会 议
人 大民 跃公 进社 化
1956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一、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110年。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1-2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思考探究】1.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2.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年代-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3-6题。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思考探究】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否相同?两者有何本质区别?「教师点拨」性质相同: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思考探究】4.根据教材编排,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1937、7七七事变前夕抗日战争时期:1937、七七事变爆发-1945、9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期:1945、抗战胜利后-1949、9新中国成立前夕另外要注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28年底东北易帜【思考探究】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有过两次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史线索梳理
主题(专题)复习五:中国现代史线索梳理
【学习目标】能梳理中国现代史的基本史实。
总述: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49年,至今天。
从本质上说,中国现代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充分反映建国六十多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国防)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的历史发展全过程。
因此,中国现代史的线索梳理主要就是归纳四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史实。
【方法点拨】怎样找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的史实。
政治:政权建立、会议、政治制度、国家统一、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文献。
经济:农业、工业、商业、经济体制。
外交: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外交方针。
军事:兵种、军事行动。
科技:武器、空间技术、高新技术成果。
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文化:文学(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艺术(戏剧、绘画、电影)。
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
一、基本内容
1、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
2、社会性质: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分期:(1)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1、起止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主要矛盾:两个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与两条道路(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现在)
1、开始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济:交通、部分科技。
国防(军事):部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