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P2P的网络教育资源预约机制研究

基于P2P的网络教育资源预约机制研究

在 PP系统 中, 2 资源 的所有权 和控制权 被分散到网络的每一个节点上 . 服务使用者 和服务提供者 之间进行
直接通信, 可充分利用网络带宽 , 减少网络的拥塞, 使得资源( 包括各种计算、 传输和存储资源) 的利用率大大提 高. 同时 由于没有 中央节点 的集 中控制 , 系统 的伸缩性较强 , 也能避免单点故 障 , 系统 的容错性 能 J 提高 .
49 2




_




/ ’‘ ’ 。’
_ -

客 户端



、组. , 、~ .● , .
数据等 的共 享领 域 . 本文 首先 k要介 绍 了传 统 网络教 育模 式 , 间 a - 随之 介 绍 了基 于 P P技 术 的新 型 网 2 络教 育 系统模 型 , 虽然他们 都 为 网络 用户提 供 资源共 享服 务 , 但在 资 源管 理 方 面有所 不 同. 过对 通
P P资源 管理模 式在服务 质 量( o ) 2 Q S 和性 能 方 面存 在 的 问题 分析 , 出可 以将 资 源预 约机 制 引入 提 资 源管理 加 以解决 , a要 介 绍 了资 源预 约 算法和主要 的数据 结构 . 并闭 - a - 最后 通过 分析认 为使 用资 源预 约机制进 行 网络 教 育资 源管理 可 以很好 地提升性 能 , 并能使 资源分布 趋 于合 理 .
CL E TS规范 , 这一点 与一 般 P P网络 中 的资源要求 不 同. 2
收 稿 日期 :0 0 6—2 2 1 —0 0 作 者 简 介 : 凤 祥 ( 96一)女 ,实 验 师 , 要研 究 方 向 为 网 络应 用 技 术 陈 15 , 主

基于P2P技术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

基于P2P技术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
伍红华 , 吴桂芳
( 石理工 学 院 师 范学院 , 湖北 黄 石 4 50 ) 黄 30 3
【 要】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是资源管理, 摘 如何有效地对网格资源进行管理调度是一个网格系统是否可用的关键问题。 于网格资 基
源 的特点 , 本试 图在 网格 环境 中引入 对等思想 , 用 P P 术来有 效地 管理动 态的 网格 计算 资源。 文 利 2技

的, 具备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双重特性。对等计算把网络计 算模式从集中式引向分布式 , 也就是说 , 网络应用的核心 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 ,将权力交还 给用户。 2 PP技术的非集中计算模型恰恰可以满足网格计 算这一需求。文本试图在网格环境 中引入对等思想。 利用 PP 2 技术来有效地管理动态 的网格计算资源 。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2期
V0 . 4 12 NO 2 .
阿 坝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RNAL OF ABA EACHERS COI EGE T 工-
20 0 7年 6月
J n2 o u .o 7
基于 P P技术 的网格 资源管理 方法 2
吴桂 芳(9 1 ) 女 . 17 - , 湖北鄂 州人 . 黄石理工学 院师 范学院讲 师. 硕士 . 究方 向: 算机 应用技 术及海 量存储 。 研 计
维普资讯
14 2
阿坝 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源。
20 0 7拒
我 们把 重 点放 在介 绍 第 1 部分 上 。 I 域 的 任务 调 度 :分 配 计 算 资源 用 来满 足 来 自不 广 同 虚拟组 织 V O的 主机 需要 。 Ⅱ 地 的 任 务调 度 :网格 主 机 对应 用 活 动 进行 编 码 本

一种基于P2P的新型网络学习模型

一种基于P2P的新型网络学习模型
合 特别 是在教 育 资 源 的管 理 中 , 用 元 数 据进 行 使 资 源描 述极 为关键 。 目前在教 育 资源描 述领 域有
许 多 较 为 成 熟 的 规 范 , 如 国外 的 IE 例 E E—
L OM/MS 、 ADL S OR 和 国 内 的 I 【 - C ML
共享 困难 , 利用 率 不高 , 以进 行 充分 的 l la n n .Ed t l / XTA saP2 r jc.I a u p r n e o e a in b — e h e d o lxbe e r ig u el J a i P p oe t tc n s p o tit r p r t e o
并 预测 E ue a 应 用 前 景 。 d tl 的 l 关 键 词 : 络 学 习 ; 2 ;X A; d tl 网 P P J T E uel a 中 图分 类 号 : P 9 T 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9 3 (0 60 —0 卜O 17 —56 2 0 )10 1 5
在 C S网络 中 , / 元数 据 ( td t ) mea aa 只是 进 行
C L S5 范等 。 E T _规
由 S n公 司发起 的 J TA_ 项 目是一 个 开放 u X 6
的标 准 P P应用平 台 , 2 任何 基 于 这 一平 台开 发 的
M a. 0 r 2 06

种基于 P P的新型 网络学 习模型 2
邓春 红 方 , 群。
(. 1 东南大 学 计 算 机科学 与工 程 系 , 江苏 南 京 20 9 ;安 徽 机 电职 业 技术 学 院 信息 工 程 系 , 10 6 安徽 芜
湖 2 10 ;2 安 徽师 范大学 计 算机 系 , 40 0 . 安徽 芜湖 2 10 ) 4 0 0

基于P2P技术的远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P2P技术的远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与, 各个节点完全平等 , 这种模 式不易控制 , 际设计 开发 中易 采用混合 P P 实 2 模式 , P P模式与 B S 即 2 / 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
实 现 P P 术 之 间 的互 补 . 2技
2 基 于 P P技 术 网络学 习系统设计 2
本 系统 采用 混合 P P模 式 , 2 各个 参 与学 习 的站 点 可 以 分 为 三 种 角 色 : 生 节 点 ( t et 学 S dn u P e,P 、 erS )群组教师节点 ( o m n yTahr er Cm ui ece P e, t T )教务管理节点 ( aae pe, P , P、 M n gr erM ) 系统 的拓 扑结构如 图 1 所示 , 系统 采用分 层式 拓扑 结构 , 各部分 的具体职责如 图 1 . 2 1 教务管理节点 .
*黑龙 江工程学 院教育科学项 目 收稿 日期 :08— 3—0 20 0 2
2 7
撬_ _ : -
图 1 基 于 P P技 术 网络 学 习 系 统 拓 扑 结 构 2
维普资讯
第 2 卷 3
山 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自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群组的设置 . 参与者点击进入学习群组后 , 网站会把全 部 的群组 名称 及群组 主要兴趣 领域显示 出来 , 参与 者可 以搜 索某
1 P P技 术与远 程 学 习系统 2
远程教学真正突破 了学 习空 间和时 间的局 限 . 它改变 了传 统 的以“ ” 教 为主 的教 学方式 , 采取 以“ 为 主的方式 . 习者 学” 学 能够 以多种方式 同步或异步地与教师或其他学 习者进 行充 分的交互和协作活动 . P P Pe—t—Pe, 2 (er O er点对点) 又称为对等模 式 , 目前 互联 网即 C et evr客 户机 , 是 l n Sr ( i / e 服务器 ) Bo s /evr浏览器, 、 r e Sre( w r 服 务器) 之后采用 的主要计算模 式 , C SB S 与 / 、/ 模式不 同,2 PP具有如下几个 特点 :)弱化了服务器客户机的概念 , 1 任何参 与者 既 可 以充当客户机下载资源或享用服务 , 又可以充 当服务 器上 传递 资源或 提供 服务 , 这个 特点符 合现 代教 育模式 中的师 生关

P2P技术在校园网络的应用研究

P2P技术在校园网络的应用研究
网络 引入P2P技 术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 : P2P C/S ChinaGrid
I 前言
增加 , 最终制约了客户端数 目的增长。
与C/S网络相比, P2P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P2P即 Peer- to- Peer , 称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 是一种点对点计
算模式P2P中每个成员, 即节点PC, 既可以作为服务器, 又可 以作为客户端, 因此P2P中的所有成员是平等的。节点PC之 间能够直接共享和交互 ,而不需要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 下载, 真正地消除了中间商。 2 P2P技术对校园网络的影响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 ,校园网已成了高等学校的重 要基础平台。一方面, 它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平台, 学校的各 种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 、 设备管理 、 人事管理 、 办公 自动化 等系统都运行在校园网上;另一方面, 又是一个重要的教学 及科研工作平台, 信息时代的学习是开放式、 协作式, 学习 者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合作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网络 获取其所需的数据及计算能力等。 目 从 前的应用现状看, 校 园网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 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及 互操作 ; 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 协同学习; 各种异构资源的
P 2P 一 术 在 校 园 网 络 的 应 用 研 究 技
马立军 覃纪武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 545006) 广西
摘 要: Peer- to- Peer (P2P)网络被喻为第三代网络, 采
用的是.S 对点分散式网络架, 它不需要服务器的中转, 使用 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 快捷 , 更大范围地实现资源 共享。本文首先分析 了目 前校 园网络的体 系结构的存在的 资源共享瓶颈,通过P2P技术与传统的校 园网络构架的对 比, 在分析P2P技术的关键技术与优势的基础上提 出在校 园

基于知识的P2P网格资源发现研究

基于知识的P2P网格资源发现研究
A b t ac : To i o e t e c lb lt f sr t mprv h s aa iiy o d rs u c n g me ts se , a ne r s u c ma a e n de ,Kn wl d e e o r e ma a e n y tm w e o r e n g me tmo l o eg—
转换 为本 体知识 库 的 实例 检 索推 理 , 且 支持 跨 管理域 的 资源 集发现 。新模 型极 大地提 高 了网格 资源 管理 系统 并
的可扩展 性 。
关键词 :知识库 ; 本体 ;网格;资源发现 ;离散哈希表
中图分 类号 :T 3 2; P 9 P0 T 33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6 5 2 0 0 — 2 5 0 0 1 3 9 ( 0 7)4 0 9 — 4
要 :针 对 当前 网格 资源管理 系统 扩展 性差 的 问题 , 出 了具 有分 布式本 体知 识库 的 网格 资 源管理 模 型 。新 提
模 型 由分 布的 多个 自治 管理域 组成 ; 自治域之 间通过 D T覆 盖 网连接 。 网格 资 源信 息 以本体 知 识 库 的形 式 管 H 理 : 地知识 库 管理域 内网格 知识 ; 本 全局知 识库 则提供 分布 本体 的 语 义 映射 以及 知 识 的 索 引和 定位 。资 源发现
b sdR suc ngmet dlK M ae eoreMa ae n e( R M) w i ae nds b t no g nwe g ae w s rsn d R Mo , h hib sdo i r u do toyko l eb s, a eet .K MM c s t e i l d p e
基 于 知 识 的 P 格 资 源 发 现 研 究 2 P网

P2P网络模型设计及其对教育资源的应用

P2P网络模型设计及其对教育资源的应用

P P是一种技术,但更多的是一种 思想, 2 有着 改变整个互
联网基础的潜能的思想【。P PP e er l 2 (ero e)是指 由物理上 分 】 tP 散的主机之 间不经 过服务器等 中继设备而直接 完成数据交换 或服 务交换 的信 息控 制技术 , P P网络 中的节点称为对等 2



搜索路径
—+
数据交换路径 Βιβλιοθήκη 图 1 混合 P P模 型 2
纯 P P模 型中没有 中心服 务器,结构 更加松 散、自由化 , 2 台计算机只要与 P P网络 中任 一节 点相连 ,遵循 P P 协议 2 2
: P P网络模型 2
lP P网络 的特 点 2
并建立相应的路 由表就成为 P P网络 中的一员 , 图 2所示 。 2 如
维普资讯
第 1 8卷
现 代教 育 技 术
M o e u ain l e h oo y d m Ed c t a c n l g o T
、 11 ,.8 0 . N0 12 0 . 0 8
20 0 8年第 1 期
P P网络模型 设计及其对 教育 资源 的应用 2
图 1所 示 。
种 软件、 电子 书籍 、视频 ,论文集 等等 。但 当使 用通 用搜索 引擎 搜索这些 需要 的资源 的时候 ,会遇 到下面 的一些 问题 : 首先 ,使用搜索 引擎搜索到 的一般 都会 是几百到几十 万的 网 页结果 ,而其 中有用 的又寥寥无几 ;其 次,很难编写 一个 通 用 的软件 在搜索到 的网页中查找需要 的资源 ,所 以要人工 的 去筛选 ,这样浪费 了很 大的精力 ;再次 ,通 用搜索引擎对 一 月更新 一次 ) 以搜索到的很多 网页可 能已经过 ,所 期。针对在 网络 中对特定 资源 的需要 ,参考 P P网络 的原理, 2 提 出了一种基 于 P P的资源共享网络模型,实现网络 中资源 2 的共享和 高速搜索 。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图解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图解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摘要自1999年以来,对等网络(P2P)技术因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带宽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商业组织的广泛关注。

美国《财富》杂志更称之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未来。

文中首先介绍P2P的概念及其四种网络模型:集中目录式、纯分布式、混合式和结构化,并将P2P模型与C/S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有效利用网络中的大量闲置信息、存储空间、处理器周期等资源、避免服务器带来的瓶颈问题、降低服务器成本等方面,P2P有着明显的优势;然后介绍P2P文件交换、对等计算、协同工作等应用模型及其研究现状;最后讨论P2P网络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对等网络(P2P)技术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模型引言随着Internet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带宽的大幅增加以及基于Internet的端系统计算能力迅速增强,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通常只有服务器节点资源得到利用)中被忽略的且广泛存在的用户端设备成为一种宝贵的计算资源。

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边缘资源”成为新的研究和应用目标之一,其中“网络边缘资源”是指那些在传统应用模式中作为客户端而往往被忽略的计算设备。

而对等网络(P2P)技术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迅猛兴起,如今P2P技术研究的涉及面已十分广阔,包括网络拓扑、分布式存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P2P技术应用更是涵盖诸多方面,商业和民用领域的文件与数据共享和存储、、科研领域的协同和并行计算等。

然而P2P也同样在其发展历程中存在着许多或难以克服或存在缺陷的问题,比如版权问题、安全问题等。

尽管问题如此之多,不置可否,P2P技术正不断变革着网络,并且改变人们的生活。

1P2P的概念及其网络模型目前在学术界以及商业组织上对于P2P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有三种定义:1 P2P是一种通信模型,其中每个参与者都有相同的能力。

在Internet上,P2P是一种网络类型,它允许相同网络程序的计算机相互建立连接,直接访问对方的硬盘上的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 P2P 知识共享的社会性网络
下面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学习者之间通过 P2P 学 习资源管理系统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共享与交流。从 社会性交互理论可知, 学习者进行的社会性交互越多, 获得知识共享的可能性就越大。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可 知,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通过网 络能够看到的知识, 而隐性知识却隐藏在每一位共同 体成员的头脑中, 不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只 能通过学习者之间社会性交互才能获得。所以学习者 之间可以通过 P2P 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建立相关联结, 当一个学者对某一知识发出帮助请求时, 所有具备这 一知识的学习者与请求者之间可建立如图 3 所示的知 识共享的社会性网络。其中 K- network 是 P2P 的学习 资源管理系统中各学习者之间联系情况。这个平面便 构成了一个完整虚拟社区, 其中的 a- f 分别表示一个 知识渊博的学习者或者一个学习者拥有的知识信息。 如果某个学习者( 如学习者 a) 对某一知识提出搜索请 求时, 该搜索请求将按照指定格式被封装成相应的消 扈, 然后发送到网络的所有的资源结点, 并在资源数据 库内进行检索, 将相关检索结果返回给请求学习者; 如 果资源库中没有相关知识, 就需要向管理系统中的其 它学习伙伴发送搜索请求, 收到搜索请求的学习者将 会解析相应的搜索请求消息, 然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
52
还结合了 ACM 计算系统分类方法, 对资源库中的资源 和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 同时, 根据学习者对资源的访问量、交互过程中提交某一知 识的数量以及学习者搜索的结果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程 度等来确定学习资源的信誉级别, 为学习资源的分类 管理及方便检索提供更好的依据。
2.学习资源的搜索 “我们淹没在资源的海洋中却又忍受着 知 识 的 饥 渴”, 是对学习内容进 行 有 效 搜 索 的 重 要 性 的 真 实 写 照 。 所 以 在 系 统 中 我 们 提 供 了 关 键 词 、关 键 词 辞 典 、概 念地图三种不同的搜索方法, 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 设计的。其中关键词搜索方法是一般网络中所采用的 最基本方法; 关键词辞典是根据关键词的语义预先建 好的, 通过它可以拓展搜索范围; 概念地图搜索方法是 根据已建立的关键词及相关内容的概念地图进行搜 索, 以提高搜索的精确度。系统提供的以上三种搜索方 式, 可以使学习者迅速地查询到所需要的学习内容, 从 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用关键词辞典进行搜索时, 当输入 “New York Vacation” 关 键 词 , 在 搜 索 结 果 中 将 生 成 诸 如 “New York city Life”、“New York Travel”、甚 至 于 “New York Yankee”等 关 键 术 语 的 辞 典 。并 且 搜 索 的 结 果 按 照 文 件 名 称 、类 型 、大 小 、状 态 、信 誉 级 别 在 主 窗 口 上 方 显 示 出 来 。概 念 地 图 搜 索 是 基 于 语 义 搜 索 来 实 现 的 。根 据 事 先 建立好的概念关键词之间的联结关系。在搜索的过程 进行语义扩展。如用户输入“web service”的关键词, 系 统将迅速的生成一个有三个节点和两个分支的概念地 图。一个分支是语义网络(semantic web), 另外一个分支 是 DAML- S。 如 图 2 所 示 。 如 果 用 户 点 击 语 义 网 络 (semantic web)节 点 , 概 念 地 图 将 出 现 与 之 相 关 的 其 它 分支。如果用户双击“XML”节点, 系统将继续进行搜索 和生成查找的结果。 如图 2 左边窗口上部分显示的是搜索内容的概念 描述, 下面部分是学习内容的资源类型和相关概念的
一、P2P 网络概述 P2P 是 peer- to- peer 的缩写, 也可以理解为“伙伴 对伙伴”的意思, 或称为对等联 网 。根 据 Dave Winner 的论断, P2P 中的 P 是人( people) 这也是对 P2P 最深刻 的解读之一。事实上, 我们所处的真实生活是 P2P 的环 境, 人们可以和其他人直接交流。P2P 网络是一种用于 不同 PC 用户之间, 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也就 是说可以让用户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 这样 用户可以直接进行交互。它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资源共享与管理 P2P 的最大特征就是资源共享。它突破了时空的 限制, 在网络中的每个学习者既是资源获得者, 又是资 源发布者, 同时还是资源收集者。从而弱化了服务器、 客户机的概念。同时每个学习者又是对等的, 资源可以 在不同学习者之间传递, 拓展了教育资源的共范围
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突破了传统的 时空限制, 把不同学习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一种新的 学习方式— ——虚拟学习社区就应运而生了, 并逐步成 为 学 习 者 开 展 协 作 学 习 、进 行 知 识 共 享 的 理 想 环 境 。然 而,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实现有效的学习有许多问题需 要研究和解决。本文基于 P2P 网络, 为学习者搭建一个 有效获取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者之间交流与知识共享 的网络环境。该环境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关键词辞典和 语义搜索来提高搜索的精确度及搜索的质量, 同时给 学习者建一个知识共享与交流的网络环境, 以便学习 者在资源库中不能搜索到所要的学习信息时, 能通过 这个环境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案, 从而达到获取有效学 习目的。
DIS TANCE EDUCATION J OURNAL
Ne w the ory of Le a rning
www.de j.com.cn
基于 P2P 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叶海智 王富强 辛尚鸿 (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河南新乡 453007)
[ 摘 要] 网络给人们带来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 也给人们有效获取所需资源带来了一定困扰。如何 有效的对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 如何使学习者快速检索到所需的学习资源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本文基于 P2P 网络, 为学习者设计了一个提供有效的学习内容查询、存储和知识共享的资源管理 系统, 并从社会学视角详述了学习者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从而达到有效获取学习信 息的目的。 [ 关键词] 学习资源; P2P 网络; 知识共享
1.学习资源库的构建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建立合理丰富的资源库是提高 学习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也为有效信息的检索和管 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资源库建立主要是通过采集 所学课程的原材料、在线交流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的优 秀论文等相关资源实现的。资源分类的方法已有很多 研究, 不同的技术规范形成了不同的分类方法, 例如我 国于 2002 年正式公布了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celts- 41)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 育 技 术 委 员 会 , 2002 年)这一教育资源建设规范是按照学科门类、适用 对象和素材类型三个维度进行分类的。本文在对资源 进行分类管理的策略, 在注意相关资源分类的规范后
资源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请求。这时在拥有这一知识 的学习者与请求者之间便形成另外一个社会关系网络 平面 S- network。但在这个网络中并不显示没有这一知 识的学习伙伴( 如 e、f) 。请求者可以从其中的任一个学 习者那里得到帮助; 以学习伙伴 a 为例说明, a 分别与 b、c、d 建立了联结, 他们与 a 可以在线即时通信与交 流, 方便及时地提供 a 所需的帮助信息。同时 a 可以对 不同的学习者所提供帮助的信息做出评价, 依据与自 己所需信息相匹配的程度确定其信誉级别, 并利用学 习资源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分类方法上传到数据库, 以 备知识共享。
在资源模块中各个管理者分别负责对资源库和学 习者在交互的过程中获取的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和管 理。其中, 资源管理者负责协调和处理不同管理者提供 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等, 同时支持学习者对学习内 容进行有效的搜索; 内容管理者是对交流过程中通过 知识共享而获得的学习内容进行管理; ontology 管理者 是对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语义管理; 注释管理者是对 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内容和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详 细注释。搜索模块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和内容发现管理 者。搜索引擎是给学习者对有效的学习内容提供查询 的工具。内容发现管理者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有效搜索 学习内容的各种途径。在虚拟学习社区中, 有效地获取 学习信息的可以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参与知识的共享和 交流, 有利于促进知识在学习者之间的流动, 提高知识 的更新速度, 进一步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的学习信息。系 统中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库和语义搜索来实现 获取有效的学习信息。
图 2 概念地图搜索实例
DIS TANCE EDUCATION J OURNAL
Ne w the ory of Le a rning
www.de j.com.cn
详细描述。右边窗口下部分显示的是从左边窗口下部 分搜索得到的详细资源信息。
三、知识共享的社会性网络建构 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有效的学习信息, 但 是在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信息在资源库中都 能搜索到, 当学习者在资源库中搜索不到所要学习的 内容时, 获取有效的学习信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向其 它学习者寻求帮助。在 P2P 学习资源管理系统中为学 习者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环境, 学习者之间可以很方 便进行交流与知识共享, 充分利用了 P2P 通信的优势, 从而快速有效地获取学习信息。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 与知识共享的过程, 也是学习者之间进行社会性交互 的过程。社会性交互是激发和产生知识共享的主要途 径, 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社会性 交互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如图 3 所示。
和管理模式。有利于海量信息资源的收集, 避免了服务 器瓶颈问题的发生。为学习者创设一个简单便捷的分 布式异构资源共享与管理环境, 从而为有效的学习提 供充分的资料服务。
2.教育资源的分布式搜索和便捷的文件交换 利 用 P2P 技 术 可 以 实 现 教 育 资 源 的 深 度 搜 索,在 本 文 中 提 供 了 关 键 词 、关 键 词 辞 典 、概 念 地 图 等 有 效 的 搜索方式, 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方 便、快捷、 准确地搜索到学习内容。 3.创建协作学习与交流环境 P2P 的协同工作和即时通信为我们创建了协作学 习与交流环境, 突显了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它使得网 上任意两台 PC 机都可以建立实时联系, 构筑一 个安 全、共享的虚拟空间, 便于学习者开展最广泛的协作学 习与交流, 有利于学习者之间的资源互助。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是 建 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之上, 借助网络和通信工具, 由不 同的学习个体组成, 通过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 习方式为主, 使学习者获得知识、增进理解和提高技 能, 形成以此为目的的一个交互的自治区域。虚拟学习 社区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应 用, 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虚拟学习社区有明显的优 势。然而,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 当前的虚拟学习社 区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 缺乏一定的平台作为支撑, 因而, 构建一个互动的、大量资源供给的、适于有效学 习的虚拟学习社区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