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的两则故事

合集下载

章太炎的两次讲学经历

章太炎的两次讲学经历
/张 昭 军
于1 9 1 6 年初完成 。该书融汇诸子学 、佛学 、西学 ,实际 上是一部特殊 境遇下的 国学讲义 。 第二次是 在 日 本 侵华期 间 。
南京 国民政府建立后 ,章太炎 因对 当局 表示 不满 , 其公开活动遭到监视与限制 。他只好埋首著述 ,陆续撰写 了《 春秋左氏疑义答 问》、 《 古文 尚书拾遗 》等著作 。但 日本入侵 ,民族危机加剧 ,令他义 愤填膺。1 9 3 2 年 “ 一・ 二八 ”事变后 不久 ,他不顾安危 ,辗转北上 ,想 利用 与 张学 良、冯玉祥 的私交 , “ 代东南 民众呼吁出兵” 。2 月 2 9 日,章太炎到达北平 ,请求张学 良出兵抗 日, “ 大声疾 呼,声震瓦屋”;又拜见吴佩孚 ,要求他与张学 良共 同御 侮 。之后 ,他才答应各高校 ,前去讲学 。 章太炎在北平停 留约三个月 ,先后在燕京大学 、北 平 师范大学 、北京 大学等作学 术演讲 。3 月2 4 日,章太 炎在燕京 大学讲 《 论今 日切要之学 》 ,认 为在亡 国灭种 关头 ,历史学 可以唤起青年 的爱 国之心 ,研究历史最 为 切要 。关 于章 太炎北 平讲 学情形 ,钱穆 《 师友杂忆 》记 载: “ 太炎 上讲 台 ,旧门人在 各大 学任 教者 五六 人 随 侍 ,骈 立台侧 。一人在旁做翻译 ,一人在后写黑板 。太 炎语 音 微 ,又 皆土音 ,不 能操 国语 。 引经据 典 ,以及 人名地名 书名 ,遇疑处 ,不询之太炎 ,台上两人对语 , 或询 台侧侍立 者。有 顷 ,始译始写 。而听者肃然 ,不 出 杂声 。此一场 面亦所 少见 。翻译 者似为钱玄 同,写黑板 者为刘半农 。”张中行也有 回忆 ,他说 : “ 老人满头 白 发 ,穿绸长衫 ,由弟 子马幼渔 、钱玄 同、吴检斋等 五六 个人 围绕着登 上讲 台 。太炎先生个子不高 ,双 目有神 , 向下望一望就讲起来 。满 口浙江余杭 的家 乡话 。估计大 多数人 听不懂 ,由刘 半农任翻译 ;常引经据典 ,由钱玄 同用粉 笔写在 背后 的黑板上 。说话不改老脾气 ,诙谐 而 兼怒骂 。现在 只记得 最后一 句是 : ‘ 也应该注意 防范 , 不要赶走 了秦桧 ,迎来 石敬 瑭啊 !’其时是 ‘ 九一八 ’ 以后不久 ,大局 步步退让 的时候 。话虽然 以诙谐 出之 , 意思却是沉痛 的 ,所 以听者都带着愤慨 的心情送 老人走 出去 。” 鲁迅称章太炎是 “ 有学 问的革命家” ,他 的学 问与 革命如剑之双 刃 ,既有所区别 ,又浑然一体 。他两次在 北京讲 国学 ,感人 至深的不 仅是 国学大师 的博学 ,更有 革命家 的风采 。 口

民国趣闻:章太炎拿大勋章当扇坠儿 大骂袁世凯

民国趣闻:章太炎拿大勋章当扇坠儿 大骂袁世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趣闻:章太炎拿大勋章当扇坠儿大骂袁世凯导语:说起近代史,有一个人的名字绕不过去,这就是章太炎。

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他甚至在其中是决定性人物。

“中华民说起近代史,有一个人的名字绕不过去,这就是章太炎。

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他甚至在其中是决定性人物。

“中华民国”之名称出自章太炎,“五色旗”是他提出的,身后他用“五色旗”结爻,而拒用青天白日旗。

他曾被袁世凯和黎元洪两任大总统授予“勋位”。

而他与勋章的最有名的故事,是拿大勋章作扇坠,大骂袁世凯。

此事当时曾登于《申报》和《时报》。

杭州西湖南屏山下有个章太炎纪念馆。

章太炎早年在西湖孤山下的“诂经精舍”从著名国学大师俞樾“曲园”求学,从23岁到30岁,前后七八年。

他说话有余杭口音,初听有点听不清,而且他爱吃江南霉字系列的菜:霉干菜、霉冬瓜、霉枧菜梗、臭豆腐、臭花生……据说有个叫做钱化佛的画家投他所好,用这些菜换走了他手书的一百多幅字,现在当然是宝贝了。

章太炎一生讲学、著书、革命,门下弟子众多,影响巨大。

胡适也很敬重章太炎,评价他的古文学是五十年来第一人。

1936年6月,在日本即将全面侵略中国前夕,他留下“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的遗嘱黯然离世。

他在《中华民国解》这篇文章中首创了“中华民国”这个名称,所以当他死后,非常理解他的夫人汤国梨要用五色绸为他结爻,拒绝青天白日旗。

对于章太炎的评价,鲁迅那段话说得最精辟: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生活常识分享。

章太炎的故事

章太炎的故事
历史 上 的某 些 “ 头”, 新 回 镜 重 放, 会给人_种震 撼 。
年 纪念 之 际择 其二 三予 以 “ 回放” 给 , 人以鲜 活的感 觉和新 的震撼 。
章太炎大 闹总统府
1 1年 3 0 著 名 革命 党 人 9 3 月2 日,

第 七

宋 教 仁在 上海 火车 站 被 刺杀 了, 醒 震 了本来 对袁 世 凯抱 有幻 想 的章 太炎 。 1 1年 1 日, 太 炎 脚 蹬 一双 破 棉 94 月7 章 靴 , 穿一 件 羊 皮袄 , 持 宋 教 仁 遗 身 手 下的羽 毛扇 , 以袁 世 凯颁 发 的二 级 勋 章 作扇 坠 , 于清 晨 8 时直往 总统 府 , 歪 歪 斜 斜地 坐 在 招 待 所 的 头 一 张 大 椅 A ot f h g aian i i e enng ph o o an T y n h s v i Z y ar e s 上 , 住地 挥 着扇 子, } } 不 光 留留的勋 章 16 年1 2 一 个新 的生命 诞 随扇 子摇晃 。 8 9 月1 日, 章 太 炎 指 名 要 见 袁 世 凯 , 次 一 生于古老 的江 南小 镇——浙 江 余杭仓 又一次 吆喝传 事人 通 报 。 世 凯 自然 袁 前。 就 是后来 闻名中外 的章太 炎 。 他 章太 炎听 说 袁 世凯 不见 章太炎, 号太炎, 后又改名炳麟。 是拒 而不见 。
袁世凯帝梦惊破 , 一命呜呼, 章太炎 成墓碑立于墓前。 章太炎以他最擅长 获得了自由, 并南下定居苏州, 而墓碑 的小 篆 自 的墓 碑 , 体道 劲 挺 拔 , 题 字 手迹 也就保 存在 杜 志远家 中。 舒展 自如 , 体现 了宁死不屈 、 大义 凛 然 定 居 苏 州 后 , 太 炎 重 病 缠 的气 质 , 章 为后人所钦 佩 。 身, 身体 日 衰弱 。 9 6 6 4 趋 1 3 年 月1 日, 章 太 炎 的 墓 建 在 张苍 水 墓 东 侧 在 苏 州 锦 帆 路 寓 所 溘 然 长 逝 , 年 约 5 米 处 , 墓 平 行 , 向 西湖 , 享 0 两 面 背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章太炎与臭咸蛋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章太炎与臭咸蛋

章太炎与臭咸蛋
章太炎是我国清末民初著名的思想家。

晚年,他和夫人生活过得很艰难,常常交不起房租。

有时被房东逼急了,章太炎就会写一幅字,让夫人拿去市场上卖。

可他打心底觉得这样做有失尊严,写字卖钱的次数少之又少。

一次,有位好友来访,提出愿意出二十块银圆请章太炎写两幅字。

当时章太炎正苦于没钱交房租,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这事很快流传开来,一时间众多仰慕者纷纷上门要出钱买字,可清高的章太炎却怎么也不肯再写。

画家钱化佛听说此事,笑着对那些讨字者说:“你们出高价办不成的事,我只需花几文钱就行。

”众人都不相信,钱化佛便亲自去市场上买了几个黑乎乎的臭咸蛋,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神秘地说:“有了它,我就能让章公乖乖地写字。


钱化佛找到章太炎,指着那包臭咸蛋说:“如果章公同意给我写幅字,这包东西就是您的了。

”章太炎不屑地说:“就是稀世珍宝,我也不会心动。

”钱化佛摊开臭咸蛋,章太炎看到后一把将它们抢了过去:“你要写什么,只管讲!”那之后,钱化佛又多次带臭苋菜、臭花生等来讨字,章太炎从未拒绝。

有人追问原因,章太炎笑笑说:“为钱财折腰是穷光蛋所为,为食物动心则是真性情流露。

我宁愿吃臭东西,也不愿贪臭钱!”
1。

章太炎趣事

章太炎趣事

章太炎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

他的一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事业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同时也留下不少趣事。

六龄童诗章太炎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

1875年初春,章太炎刚满6岁。

一天,他的父亲邀请几位好友在家里饮酒作诗。

饮酒当中,突然下起了大雨。

其中有一位老先生酒兴上来,拉着小太炎,让他即景作一首诗。

小太炎稍稍思考了一下,大声念道: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

听完他那稚嫩的声音,在座的客人都拍手称赞!这位老先生立即叫人拿来纸笔,写下了这首十分珍贵的"六龄童诗"。

这首诗现在珍藏于章太炎纪念馆。

考"童子试"16岁那年,章太炎去参加"童子试"。

当时考试的题目是:论灿烂之大清国。

考场上安安静静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许多考生伏在桌上,苦苦地思考,大写起歌颂清朝政府的文章来。

章太炎坐在那里,想起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列强的欺凌;又想到清朝政府对洋人卑躬屈膝,对人民作威作福等。

这怎么能证明大清国"灿烂"呢?于是他拿起笔,把一直压在心里的愤怒尽情地写进了自己的文章,并且呼吁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振兴中华民族。

不到一个小时,章太炎就第一个交了卷。

主考官见他这么快就做完了文章,不由得暗暗称奇。

章太炎刚要离开考场,主考官忽然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喝道:"慢着,你好大的胆子!你知罪吗?"章太炎不慌不忙,平静地说道:"我写的,都符合当今中国的实情,也都是我的真心话。

请问,我有什么罪?"话音刚落,考场里一阵骚乱,考生们开始议论起来。

主考官想驳又驳不倒他,气得脸色发青,又怕事情闹大,可能会连累自己,只好叫人把章太炎赶出考场。

章家的仆人看见这种情形,知道闯下了大祸,吓得面如土色,而章太炎却若无其事地离开了考场。

章太炎行为怪异,被人称之“章疯子”,而章太炎却不恼怒,承认自己是“神经病”,公开宣称:天下伟人,多与众不同。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章太炎看病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章太炎看病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章太炎看病摘录:章太炎确信自己妙手回春,已然成为中医大师。

一次,他不小心患上宿食(消化不良),依旧自开药方,起初以平胃散治疗,引起了发热,后又服下5剂小柴胡汤,仍不见好转。

章太炎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不得已去找当地的名医仲右长求治,结果仅服用了两剂中药便好了。

章太炎看病章太炎,我国近代着名的思想家、革命家、国学大师。

年轻时,章太炎阅读过几大箱中医书,自认为医术高明,喜好替人医病。

一旦有朋友患病,他便非要替人诊断。

可是当朋友照着他写的方子去取药时,通常会被告知这方子价格高且根本治不了病,因此很少有人吃他开的药。

朋友们都知道章太炎狂傲自大的个性,再遇见他便有意奉承:“上次全亏了你那道妙方,服了后便神清气爽。

”章太炎十分得意,逢人就炫耀:“某某的病经我一看便药到病除。

”,听的人明知道实情却假装糊涂,附和着夸赞他医术神奇。

到了中年,章太炎更加自诩医术高明。

孩子生了病,他不肯去请医生,非要自己看。

夫人知道章太炎的脾气,只好等他开完方子,再偷偷地另请医生开方抓药。

章太炎问起,夫人便说孩子一直吃着他开的药。

等到孩子痊愈,章太炎又向周围人吹嘘自己的方子灵验,孩子只吃了一剂药就恢复了健康。

章太炎确信自己妙手回春,已然成为中医大师。

一次,他不小心患上宿食(消化不良),依旧自开药方,起初以平胃散治疗,引起了发热,后又服下5剂小柴胡汤,仍不见好转。

章太炎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不得已去找当地的名医仲右长求治,结果仅服用了两剂中药便好了。

章太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医术并非高超,也了解到他人的夸赞是碍于面子,便深有感触地说:“将奉承信以为真太可怕了。

它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刀,消磨了求知的渴望,阻止住前进的步伐。

”此后,章太炎再也不把他人的评价放在心上,而是潜心于中医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经验积累,撰写了《霍乱论》等重要着作,也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

晚年时,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理直气壮地答:“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

章太炎先生二三事阅读答案

章太炎先生二三事阅读答案

章太炎先生二三事阅读答案章太炎先因其个性特立独行,被人目为章疯子。

诚如其自道:“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不能想,就是能想亦不敢说。

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有神经病……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神经病。

”太炎先生是神经病,首先是因为其敢想敢说。

比如说,社会爱的是尧舜,恨的是桀纣,而太炎先生却放言高论:“但愿满人多桀纣,不愿见尧舜。

”他希望清政府从皇帝到保长个个暴戾无比,比夏桀商纣过之;都因太炎先生反满之故,盼望清政府“多行不义必自毙”、“满洲果有圣人,革命难矣”。

太炎先生因为革命意志曾经十分坚定,与其老师也断绝了师生关系。

他从师俞曲园先生7年有余,师生情谊甚是深厚,此后太炎先生出乡梓,流日本,与其师不见者十又余年,一日归省恩师,被俞老师臭骂了一顿,话语难堪死了:“不忠不孝,非人类也。

”且十分绝情,要永断师生关系,说“曲园无是弟子”。

惹得太炎先生生了点毛毛火,做了一篇《谢本师》。

谢者,非谢谢也,乃谢绝也,意思是,你不认我这个弟子,那我也不认你这个老师。

在太炎先生那里,师情,我所欲也;革命,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师情而取革命也。

非常吊诡的是,太炎先生的弟子周作人也写过一篇《谢本师》,因为太炎先生后来思想渐趋保守,将“汉奸”曾国藩尊为“人伦模范”,引起了其时革命性很高的周作人的强烈不满:“先生现在似乎已将四十余年来所主张的光复大义抛诸脑后了。

我相信我的师不当这样,这样的也就不是我的师。

先生昔日曾作《谢本师》一文,对于俞曲园先生表示脱离,不意我现今亦不得不谢先生……”敢自嘲者真名士。

太炎先生因反满,而国家国家,国已非家。

国这个家,已不容他了,所以,他出走日本。

到了日本,生活曾经极度困窘,常常是一连好几天都冷火冷灶,举不了火,每天买一块小麦饼过日子,穿在身上的衣服,盖在肚皮上的被子,也有三年而未洗的,“困厄如此”而“德操弥厉”,依然不思悔改,性情也不曾稍改,他与日本人山根虎次郎一起办报,文斗解决不了问题,就斥诸武斗,互挥老拳。

章太炎:因口无遮拦两度入狱,间接“气死”袁世凯,将鲁迅逐出门下,却被鲁迅奉为毕生恩师

章太炎:因口无遮拦两度入狱,间接“气死”袁世凯,将鲁迅逐出门下,却被鲁迅奉为毕生恩师

章太炎:因口无遮拦两度入狱,间接“气死”袁世凯,将鲁迅逐出门下,却被鲁迅奉为毕生恩师鲁迅生前,曾对友人讲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章先生好发议论,被他骂的人为了还击,总爱把他说的话放在报纸上,标题就叫做【章疯子大疯其疯】”“反之,如果章先生恰好骂到了他们的反对党头上,那第二天报纸的标题就是【章疯子居然不疯】”这里的章疯子,指的便是鲁迅曾经的老师,国学大师章太炎。

说起章太炎,不得不提他因为“发疯”而坐的两次牢。

1903年,章太炎顶着舆论压力,写下了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在这篇文章中,他强烈驳斥了康有为的保皇理论,同时宣传革命主张,澄清人们的思想。

这封书信,让清廷掌权者大为恼火,以“劝动全天下人造反,大逆不道”之罪,将章太炎关押,期限3年。

那么,章太炎这次入狱,到底冤不冤呢?其实,我们看内容就一目了然,文中称“载湉小丑,未辨菽麦,铤而走险……”他当众骂皇帝是小丑,分不清豆子和麦子,愚昧无知,这绝对算是大逆不道之罪。

再加上,他还公开表示反对保皇,这自然也是妥妥的造反罪。

这两条罪名,换哪个朝代都不会轻饶,正常情况下是要砍脑袋,灭族的。

然而,由于晚清时局动荡,哪怕掌权者也是自顾不暇,根本没有闲心讨论如何处罚他这个文弱书生,便草草判了三年了事。

尽管三年牢狱生活不好过,可当他熬到出狱时,居然发现,他的名字在社会上早已了无痕迹,压根儿没有人记得他做过的事。

如果说第一次因为“疯骂天子”而入狱,算是他年轻气盛不理智,那第二次入狱,就完全是因为他这张管不住的嘴,骂了明知不该骂的人。

袁世凯掌权后,章太炎对他做大总统十分不满,再一次大胆开麦,发表了各种“反动言论”。

有本事逼得清室退位,袁世凯自然不是吃素的,他立刻将章太炎软禁。

但袁世凯也不傻,做戏嘛,总得做全套。

此时,毕竟已经到了民国,有了名义上的“言论自由”,这么个文化界的大名人,袁世凯也不敢说杀就杀,只能先缓缓。

于是,过了三个月后,北京地方监察史的传票,才送到了章太炎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太炎的两则故事
章太炎一生中有许多非常非常奇怪的怪癖,但是同时也有非常多的搞笑的故事以下就介绍两则关于他的故事。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章太炎的两则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话说章太炎在年轻的时候曾经结过一次婚但是不久之后妻子就死了,于是和第二个妻子结了婚,两人结婚之后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三个女儿,他当即决定为三个女儿取名字,可是他取得名字都非常晦涩难懂,在女儿们小的时候倒还好,但是在女儿们越长越大之后他开始发现他身边的孩子们像他的女儿一样大的都开始谈婚论嫁了,有些甚至孩子都有了,可是他家的闺女却还没有人来提亲,四方打听之后才知道很对年轻的男子都很喜欢她的女儿但是因为不知道他的女儿名字怎么念只好望而却步,知道原因之后,章太炎决定在家举办一次宴席,在吃饭的时候不经意间说出了自己女儿的名字的读法,这才化解了这一场尴尬。

他的女儿们也都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

那一次胡适送了章太炎一本书,在写他的名字的时候在章太炎的名字前后加了两条横线,这是他刚刚学习的一个标点,但是章太炎并不懂这些,所以不管这么多就开始骂他,搞得胡适只好在他的名字前后也加上了两条线表示两个人是一样的,这样章太炎才觉得舒心了。

从很多关于章太炎的故事中都能够看出章太炎的为人,章太炎的故事是非常有趣的。

章太炎简介章太炎是我国早些时期比较有出色的作家。

他的一生比较坎坷,但是说起来那时候的作家但凡是有一点爱国情怀的写的文章都含有一点超前的意味,只是他的遭遇比别人都惨一点而已,章太炎简介大多是有关于他的主张和他的文学作品的。

他是一个非常有民族气概的作家,他所写的文章虽然屡次将他至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但是他依然坚持不放弃。

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很多报社的编辑,他的文章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不不一样的观念。

他的原名叫做张炳麟,是典型的浙江人,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学习所以喜欢长大之后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他在年轻的时候受到西方思想比较严重,所以在革命时期他是倡导新思想的那一批人,在他的很多文章中都表现了他这一类的思想。

他不仅仅是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在天文学语言学等方面都非常的有看法,是个非常博学的人。

他称得上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家,有人曾经统计过在他的一生中把他所有的作品加起来,他大概写了有四百多万字。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现在有电脑四百多万字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是没有电脑这种高科技的产品的,所以这四百多万字都是章太炎一个一个写出来的,这样看来他确实是非常的不容易,章太炎的简介还有一些关于他的家庭的故事,还有他的女儿,都非常有趣。

章太炎的思想章太炎的思想变化是非常显著的,主要是以苏报案为界限,在这之前章太炎的思想不是这样的,但是在这件事发生之后对章太炎的思想冲击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这之后章太炎就开始转变自己的想法。

章太炎一生中有很多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们的政治思想也开始变得和他非常相似。

可以说他的思想在当时的政治界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所以在他思想转变的前后对政局有了比较大的改变。

章太炎的思想在早些年的时候是受到了流传到日本境内的西方思想的影响,那并不是完全的西方思想,只是东方化了的西方思想,所以他收到这个思想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符合这些思想的事情,但是在苏报案这个事情发生之后他开始意识到这样做是不行的,所以开始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想法。

从此以后章太炎开始在学术上有了更高的成就,他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众多学生,所以在章太炎去世之后有非常多他的学生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追悼仪式,这些学生凡是在追悼仪式上出现的都是在当时的政界有一定地位的人,他们都是因为受到了章太炎的思想的影响才会有了现在这么大的成就,所以在他们心中是非常敬佩自己的老师章太炎的。

章太炎的思想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深刻,对当时的政治界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受到很多人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