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行业行动计划

化学纤维行业行动计划
化学纤维行业行动计划

化学纤维行业行动计划

20xx年xx月

化纤的全名是化学纤维,指的是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

改革开放以来,相关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关产品及服务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产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部分规划路线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第二部分原则

1、区域协同,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打造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格局;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2、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3、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优胜劣汰。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新的思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4、坚持创新驱动。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打造一批省级、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通过全面创新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5、坚持突出重点。着重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大的重点项目,扶持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第三部分产业背景分析

化纤的全名是化学纤维,指的是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

化学纤维上游原料主要有已内酰胺、丙烯腈、乙二醇、棉短绒、人纤木浆等,下游产品主要应用于衬料、服装、伞具等行业。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纺织、化纤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化纤和棉花都是纺织工业最主要的基础原料。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棉花产业和化纤行业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就决定着中国纺织工业的未来。

近年来中国化学纤维产量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化学纤维产量达5827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815.91万吨,同比增长16.28%。2020年

1-7月中国化学纤维产量完成3309.88万吨。

化纤工业发展较快,产品比例基本合理。2020年1-7月中国维纶

产量为4.54万吨;粘胶长丝产量为10.19万吨;丙纶产量为21.86万吨;醋酸长丝产量为27.07万吨;腈纶产量为33.72万吨;氨纶产量

为45.52万吨;粘胶短纤产量为199.35万吨;锦纶产量为234.94万吨;涤纶短纤产量为595.34万吨;涤纶长丝产量为2038.89万吨。

2020年1-7月中国涤纶长丝产量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61.60%,占

比最大;涤纶短纤产量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17.99%;锦纶产量占化学

纤维总产量的7.10%;粘胶短纤产量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6.02%;氨纶

产量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1.38%;腈纶产量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1.02%;醋酸长丝产量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0.82%;丙纶产量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0.66%;粘胶长丝产量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0.31%;维纶产量占化学

纤维总产量的0.14%。

随着中国化纤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化纤及其

制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已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且正在迅速打开国际

市场,主要表现在进口量迅速下降,而出口量高速增长。中国化学纤

维短纤出口数量远大于进口数量,2020年1-7月中国化学纤维短纤进口数量为323219.5吨;出口数量为663189.7吨。

2020年1-7月中国化学纤维短纤进口金额为66228.1万美元,出口金额为77855.4万美元。

中国化学纤维长丝出口数量远大于进口数量,2020年1-7月中国化学纤维长丝进口数量为116209.1吨,出口数量为1653115吨。

2020年1-7月中国化学纤维长丝进口金额为61237.6万美元,出口金额为280410.8万美元。

第四部分发展目标

紧抓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群建设机遇,初步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打造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培育新业态。力争到xx年产值突破xx亿元,增加值达到xx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xx%以上,成为区域新支柱产业。

本地培育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累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xx家以上,力争xx家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积极打造产业新产品、新品牌,力争形成xx个知名品牌。

第五部分重点任务

(一)实施创新驱动,加强技术创新

加快实施产业创新驱动战略,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围

绕市场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大力进行引进技

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鼓励企

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或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共同组织攻关,提

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开发中心的投入,加快技术中

心人才的选拔培养,促进技术开发中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加强组织协调

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产业行业去产能、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

难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具体推进方案。

(三)加强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在相关领域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引导作用,促进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关部门参加

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强化部门联动,推动产业的发展。

(四)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大宣传,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推进信息化的领导责任意识,提

高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培育和打造一批示范企业,通过典型示范突

2018年度有色金属行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附件1 2018年度有色金属行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工作单位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 华北铝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冶金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中铝山西铝业有限公司 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西兆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华兴铝业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中电投霍林河煤电集团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 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霍林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中色白音诺尔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

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吉林昊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平市北威钼业有限公司 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 上海鑫冶铜业有限公司 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冶金有色行业协会 宁波金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富冶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冶金工业协会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省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琅琊山矿业总公司 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材料工业处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 山东祥光集团有限公司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烟台国润铜业有限公司

国内外化纤工业的现状分析报告

国内外化纤工业的现状分析-----------------------作者:

-----------------------日期: 国内外化纤工业的现状分析与后市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化纤工业都面对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当化纤进入一个全球大竞争时代时,生产技术手段先进程度,已成为企业间进行较量乃至衡量我国化纤产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为了更好把握市场脉搏,世界化纤生产强国都把开发生产设备技术定位在最有竞争力的位置,用高额的投资促进生产设备及技术现代化,加快生产装备的升级换代,以提高化纤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国内化纤生产设备技术水平,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对我国由化纤生产大国向化纤生产强国转变十分必要。 二、全球化纤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目前,化学纤维行业出现全球范围的不景气。不仅欧洲、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化纤行业也处于极度低迷状态;而一度作为这些国家(地区)化学纤维产品主要市场的中国,目前也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对外国化纤产品的需求。 造成全球化纤行业被动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过度的产能、产量扩张使全球化学纤维产品的供给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需求增长速度。 就亚洲而言,近年来,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化学纤维行业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以及产量的扩张。日本曾经是亚洲化纤生产的第一大国。但是,台湾和韩国的化

纤行业不甘落后,迅速进行生产能力和产量扩张,中国、东南亚国家和印度也先后加入化纤生产能力和产量扩张的行列,生产能力均超过了日本。据统计,2000年,日本化学纤维产品总量为143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5%;东南亚国家化纤产品总量为229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8%;韩国化纤产品总量为265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9%;台湾化纤产品总量为315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11%;中国化纤产品总量达到了670万吨,占全球化纤产品总量的24%。 产能过剩,使单纯地靠"批量大、品种少"的规模生产以及价格优势已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化纤行业调整、减产在所难免。 台湾化纤生产行业的情况也不乐观。化纤生产削减幅度已经超过30%,目前主要的化纤生产品种是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维。美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放缓(特别是"9·11"事件的后续影响)对台湾化纤生产行业负面影响巨大。统计资料表明,今年第二季度,台湾纺织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9%。台湾经济事务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对化纤业进行调整,并且将制订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将所有台湾化纤生产企业合并为两三家大企业。 三、全球化纤产业竞争分析 据分析,当前全球聚酯产品(包括聚酯长丝、短纤、工业用聚酯纱)竞争力的大小除与原料成本、生产技术、产能规模有关外,亦与流程的配合有关,具体分析如下:1.全球聚酯原料生产成本比较 从前3年的原料成本比较来看,欧洲地区显然为最高。三个地区PTA价格高低比较为:欧洲>远东地区>美国,EO的价格高低比较则为:美国>远东地区>欧洲。 在其它成本方面(包括:运输成本、工厂维修成本、劳工成本等),欧洲亦高出远东地区。这不仅是劳工成本的问题,还牵涉到产能规模小,技术及设备陈旧等因素在

中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2016

中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林世东1谷志刚2周国祥3张磊4曹峰5陈柄根6万蕾1秦家明7李诚8 (1.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北京 100022) (2.河北聚悦化纤有限公司,河北 050037) (3.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江苏 211400) (4.江阴市德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江苏 214400) (5.张家港丰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215600) (6.张家港保税区炬德化纤有限公司,江苏 215634) (7.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215531) (8.张家港市安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215631) 摘要:随着环保政策的明晰,企业自觉采用绿色生产方式,人们也逐渐接受再生体系(产品)认证及产品碳足迹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同时,国家对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这种既能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又可以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可以带来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的绿色生产的再生循环的生产方式及产品日益重视。本文介绍了再生涤纶短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对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几种生产技术路线和产品开发进行分析,介绍了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关键点,希望对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发展现状;技术路线;产品开发;趋势 1 概述 20世纪后期,随着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许多生活用品都被高分子制品代替,然而这些塑料、化纤等制品废弃后不轻易降解,长期积累,造成白色污染泛滥,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4年中国化纤总产量已经达到4389.75万吨,占全球70%以上,且涤纶的产量约占化纤总产量的80%。因此与巨大的产量相伴而生的废弃物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据估算,目前废旧聚酯材料总社会存量会接近4亿吨,无控制的废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与污染,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

化纤行业情况

一、化纤行业基础信息 1、产品类型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 化学纤维的商品名称,中国暂行规定合成短纤维一律名"纶"(例如,锦纶、涤纶),纤维素短纤维一律名"纤"(例如,粘纤、铜氨纤),长丝则在末尾加一"丝"字,或将"纶"、"纤"、改为"丝"。人造纤维的短纤维一律叫"纤"(如粘纤、富纤),合成纤维的短纤维一律叫"纶"(如锦纶、涤纶)。如果是长纤维,就在名称末尾加"丝"或"长丝"(如粘胶丝、涤纶丝、腈纶长丝)。 短丝、长丝和短纤维 用途:(1)长丝、短丝:制作袜子、内衣、衬衣、运动衫、滑雪衫、雨衣;(2)短纤维:可与棉、毛和粘胶纤维混纺,使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强度。 长丝是指连续的纤维,如蚕丝及化纤制丝时喷出的连续丝束。通常用几十根或数十根单根长丝并合在一起织造,织物表面光滑,光泽较强,常用作夏季面料。 短纤维是指长度在几毫米至几十毫米的纤维,如棉、毛、麻等天然纤维,也可以是由长丝切断后制成。短纤维必须经纺纱工序,使纤维间加捻抱合后才能形成连续的纱线,用于织造。短纤维织物表面有毛羽,丰满蓬松,常用于秋冬织物。 聚合生产得到的聚酯原料一般加工成约4*5*2毫米的片状颗粒,通称聚酯切片。聚酯生产的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聚酯的用途现包括纤维,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合成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聚烯烃弹力丝等。 (1)、涤纶涤纶的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简称聚酯纤维。涤纶是中国的商品名称,国外有称"大可纶","特利纶","帝特纶"等。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摘要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煤炭生产 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告别了10年的发展旺盛期,进入了萧条时代,尤其是15年煤炭行业彻底地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目前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未来趋势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储量的12.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占全球的1.1%和1.8%具 体情况如图表所示 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能源单位2014年占全球比例(%)储采比世界平均储采 比(%) 石油10亿桶18.5 1.1 11.9 52.5 天然气万亿立方 米 3.5 1.8 25.7 5 4.1 煤炭亿吨1145 12.8 30 110 注:储采比:用任何一年年底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产量,所得的计算结果即表

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从资源保证年限角度分析,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 1.1 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国家对其加强了安全整顿,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加大了监管力度,这样就增加了吨煤成本。其次煤炭污染严重,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 左右,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至65%以下。不断强化的环境约束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动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带来了较大冲击,再有新能源的出现与提倡,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是对煤炭的直接代替。 如表1所示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 风电 2010 296916 76.6 9.8 4.2 9.4

化学纤维行业基本情况

化学纤维行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行业范围界定 一、行业定义及代码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 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简称化纤。 化学纤维根据功能和性质不同,可分为中低端的常规传统产品,以及高端的 差异化产品和功能性产品;根据所用高分子化合物来源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 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目前,我国合 成纤维产量约占化纤总产量的九成,主要包括涤纶、棉纶、腈纶和氨纶等。 本报告所适用范围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化学 纤维制造业”(C28),包括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281)、合成纤维制造(282)。 表1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子行业及主要产品 粘胶纤维用途广泛,主要包括长丝作衬里、美 丽绸、旗帜、飘带、轮胎帘子线等;短纤维作 仿棉、仿毛、混纺、交织等。 锦纶长丝,多用于针织和丝绸工业;锦纶短纤, 大都与羊毛或毛型化纤混纺,作华达呢,凡尼 丁等。在工业上锦纶主要用于帘子线和渔网, 也可作地毯,绳索,传送带,筛网等。 涤纶长丝常作为低弹丝,制作各种纺织品;涤 纶短纤与棉、毛、麻等均可混纺,在工业上涤 纶短纤一般用于轮胎、帘子线、渔网、绳索、 滤布以及缘绝材料等。

资料来源:世经未来 二、行业产业链结构 从行业产业链来看,化纤行业的上游为提炼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行业以及棉短线、木浆、甘蔗浆等浆粕行业,为其提供生产所需各类原材料。平均来看,原材料成本能够占到化纤企业总成本的60-80%,因此原材料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化纤企业盈利水平。化纤行业下游主要对应纺织加工行业,化纤及下游加工行业所生产产品除主要用于服装、家纺行业外,在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资料来源:世经未来 图1化学纤维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结构

铅锌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铜矿、铅锌矿、铝土矿、钼矿采矿权准入条件 (讨论稿)

二Ο一二年十月十九日

目录 1.铜矿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1) 2.铅锌矿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6) 3.铝土矿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10) 4.钼矿产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15)

1.铜矿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第一条为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铜矿资源,严格规范铜矿资源开采行为,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根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准入条件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铜矿采矿权新立、转让(含企业兼并重组)、变更矿区范围及开采能力等行为。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铜矿采矿权申请人准入条件是指采矿权申请人具有与开采铜矿矿产资源规模相适应的主体资格、资金、技术、人才及相关的法定条件等。 第四条铜矿采矿权申请人的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最低必须达到年产矿石3万吨以上,其准入条件按矿山年生产规模划分:生产规模100万吨/年以上(含100万吨/年)为大型、30~100万吨/年(含30万吨/年)为中型、小于30万吨/年为小型。 第五条铜矿采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审核、管理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大型铜矿采矿权申请人的审核、管理工作;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

责辖区内的中小型铜矿采矿权申请人的审核、管理工作。 第六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具有与所建矿山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条件:年产200万吨以上大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3亿元,年产200万吨以下大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2亿元;年产70~99万吨中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1.2亿元,年产50~69万吨中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9000万元,年产30~49万吨中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7000万元;年产15万吨以上小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年产15万吨以下小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或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审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测算投资总额的25%~30%,大型矿取小值)。 第七条新建、改扩建采选项目规模条件 铜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必须与矿区储量规模相匹配。铜金属储量50万吨以上的矿区,矿山生产规模应达到200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不少于20年;铜金属储量10~50万吨的矿区,矿山生产规模应不低于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一般应在10~30年之间;铜金属储量在10万吨以下的矿区,矿山生产规模不应低于10万吨/年,服务年限一般应在10~20年之间。矿床开采条件特别复杂时,其最低建设规模可低于上述标准,但不得低于国土资源部颁布的铜矿最低生产建设规模。 第八条新建矿山采选技术条件要求

化纤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化纤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化纤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多年来曾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不过,化纤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进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 表1、化纤行业销售利润前十强

化纤行业 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主要指粘胶纤维,以天然棉纤维或者天然木纤维作为原料。合成纤维主要包括涤纶(聚酯纤维)、锦纶(又称尼龙,聚酰胺纤维)、氨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腈纶(聚丙烯腈纤维)、丙纶(聚丙烯纤维)、维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以及特种纤维等,主要生产原料来自于烯烃、芳烃等石油衍生物。 图1、涤纶生产工艺流程图

化纤生产工艺简介 高聚物的提纯和聚合化学纤维是由高聚物制造而成的。此高聚物可直接取自自然界,也可由低分子物经人工合成而得。 再生纤维是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方法而制成。它与原高聚物在化学构成上基本相同。对于天然高聚物来说,这需要提纯以去除杂质。如制造粘胶纤维的高聚物是纤维素,它是从绵绒、木材、芦苇、甘蔗渣等纤维素原料中将纤维素提纯出来,制成浆粕,然后再用浆粕制造纤维。 合成纤维的高聚物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等制得的低分子化合物(单体)为原料,经过化学加聚或缩聚而得到的。最后将高聚物经过加工得到的合成纤维。所以,合成纤维常由其高聚物的单体,并在单全前加“聚”来命名。 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 按成纤高聚物的性质不同,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主要有熔体纺丝法和熔液纺丝法两大类,此外,还有特殊的或非常规的纺丝方法。其中,根据凝固方式的不同,熔液纺丝法又分为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两种。在化学纤维的生产时,多数采用熔体纺丝法生产,其次为湿法纺丝生产,只有少量的采用了干法或其他非常规纺丝方法生产。 一、熔体纺丝法 熔体纺丝法是将纺丝熔体经螺杆挤压机由纺丝泵定量压出喷丝孔,使其成细流状射入空气中,并在纺丝甬道中冷却成丝。目

中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016

中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林世东1谷志刚2周国祥3张磊4曹峰5陈柄根6万蕾1秦家明7李诚8 (1.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北京 100022 ) (2. 河北聚悦化纤有限公司,河北 050037 ) ( 3.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江苏211400 ) ( 4.江阴市德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江苏214400 ) ( 5.张家港丰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江苏215600 ) ( 6.张家港保税区炬德化纤有限公司,江苏215634 ) ( 7.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215531 ) (8.张家港市安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215631) 摘要:随着环保政策的明晰,企业自觉采用绿色生产方式,人们也逐渐接受再生体系(产品)认证及产品碳足迹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同时,国家对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这种既能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又可以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可以带来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的绿色生产的再生循环的生产方式及产品日益重视。本文介绍了再生涤纶短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对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几种生产技术路线和产品开发进行分析,介绍了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关键点,希望对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发展现状;技术路线;产品开发;趋势 1概述 20世纪后期,随着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许多生活用品都被高分子制品代替,然而这些塑料、化纤等制品废弃后不轻易降解,长期积累,造成白色污染泛滥,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14 年中国化纤总产量已经达到 4389.75 万吨,占全球 70%以上,且涤纶的产量约占化纤总产量的80%。因此与巨大的产量相伴而生的废弃物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据估算,目前废旧聚酯材料总社会存量会接近 4 亿吨,无控制的废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与污染,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

2018年化纤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化纤行业分析 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化纤行业介绍 (5) 1、化纤产业链分析 (5) 2、主流化纤介绍 (8) 二、全球化纤产业分布 (10) 1、全球化纤产品诞生和技术创新 (10) 2、全球化纤转移过程 (11) (1)1985-2004这20年间世界合成纤维的产能转移过程 (11) (2)1985-2004这20年间世界合成纤维的产能转移过程 (13) 3、化纤市场需求比例在不断增加,棉纤维占比在逐步下滑 (14) 4、全球化纤市场容量与区域分布 (15) 三、宏观经济向好,拉动服装及上游纤维需求上涨 (16) 四、从海外化工巨头崛起看中国民营化纤企业 (17) 1、台塑集团:台塑集团发展历程 (17) (1)台塑集团:从中间原材料不断往上下游拓展;4家石化类上市公司,合计堪比中国石化 (18) (2)台塑:台塑集团发家企业,PVC粉全球最大 (21) (3)南亚塑料:塑胶产业延伸 (23) (4)台化:人造丝起家,产品线不断丰富 (24) (5)台塑石化:打破最上游原材料垄断,成就石化王国 (29) 2、韩国SK: 从化纤到炼化、通讯、半导体 (32) 3、印度信诚:从聚酯到世界500强之路 (35) 4、国内化纤企业已处于大炼化投产前夕,业绩有望大爆发 (37) 五、相关公司简况 (38) 1、恒力股份 (38) 2、桐昆股份 (39) 3、荣盛石化 (40)

4、恒逸石化 (41)

借鉴海外企业发展历程,中国民营化纤企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研究台塑集团、韩国SK 和印度信诚从下游往上游大炼化成功发展历程来看,国内一批化纤产业相关民营企业(主业为PTA和涤纶长丝等)目前都处在大炼化项目投产前夕,炼化环节将带来丰富的原材料,这批民营化纤企业不仅可以垂直一体化打通“炼化-化纤”全产业链,丰富的石化原材料还可以横向往C2和C3产业链不断发展,待大炼化项目陆续投产后,相关公司盈利上有数倍乃至上十倍以上的提升空间。 中国有望成全球化纤产业链转移最后一站:全球产能转移来看,涤纶长丝、PTA和PX先后历经从欧美发达地区转移到亚洲日、韩和台湾地区企业,然后再转移到中国大陆地区。中国凭借庞大的消费市场,人口红利转变为工程师红利,随着机器换人的推进,叠加强大的工业园区配套优势,我国有望成为承接化纤产业链的最后一站。 2016年我国合成纤维产量达到4500万吨,占化纤产量的91%;而人造纤维产量仅为407万吨,仅占化纤规模的8.2%。随着合成纤维产量的不断增长,合成纤维占化纤的比例在不断的提高。合成纤维总产量从2011年的3096万吨,到2016年达到4500万吨,5年间复合增速达到7%,其中15-16年增速放缓。

中国煤炭行业研究分析

目录 初步结论 (1) I煤炭行业信贷背景知识 (3) 一、煤炭行业概述 (3) 二、国际煤炭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 (39) II从煤炭行业特点分析信贷特点 (47) 一、从煤炭行业PEST分析看信贷特点 (47) 二、煤炭行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与GDP相关性分析 (70) 三、从煤炭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看信贷特点 (71) 四、从煤炭行业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看信贷特点 (73) 五、从煤炭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看信贷特点 (75) III从煤炭行业财务特点看信贷特点 (80) 一、从煤炭行业盈利分析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0) 二、从煤炭行业营运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1) 三、从煤炭行业偿债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2) 四、从煤炭行业发展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2) 五、从煤炭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3) 六、从煤炭行业亏损系数看信贷特点 (84) 七、从煤炭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 (84) 八、从煤炭行业集中度看信贷特点 (85) IV从煤炭行业绩效看信贷特点 (86) 一、从我国煤炭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 (86) 二、从我国煤炭行业中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 (86) V从煤炭行业市场与消费情况看信贷特点 (87) 一、主要产品市场情况看信贷特点 (87)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看信贷特点 (91) 三、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看信贷特点 (91) VI从煤炭行业投融资特点看信贷特点 (94)

一、从我国煤炭行业投融资体制变化状况分析信贷特点 (94) 二、从我国煤炭行业外资进入状况分析信贷特点 (100) 三、从我国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分析看信贷特点 (100) VII从煤炭行业3~10年发展趋势预测看信贷特点 (103) 一、对煤炭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103) 二、对煤炭行业供给因素预测分析 (104) 三、煤炭行业发展趋势数据预测分析 (106) VIII从煤炭行业子行业特点看信贷特点 (114) 一、从煤炭行业子行业波士顿矩阵分析看信贷特点 (114) 二、从煤炭行业子行业财务数据及财务能力汇总分析看信贷特点 (118) IX从煤炭行业区域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 (119) 一、从煤炭行业优势区域选择与评价看信贷特点 (119) 二、从区域煤炭行业营运能力看信贷特点 (119) 三、从区域煤炭行业盈利能力看信贷特点 (121) 四、从区域煤炭行业偿债能力看信贷特点 (122) 五、从区域煤炭行业发展能力看信贷特点 (123) 六、从区域煤炭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124) 七、从区域煤炭行业亏损系数看信贷特点 (126) 八、从区域煤炭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 (127) X从煤炭企业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 (129) 一、煤炭行业企业较好值、中间值、较差值指标分析 (129) 二、从煤炭行业龙头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看信贷特点 (129) 三、从煤炭行业龙头企业财务能力分析看信贷特点 (130) XI煤炭行业对银行资金需求预测分析 (132) 一、煤炭行业对银行长期资金需求预测 (133) 二、煤炭行业对银行短期资金需求预测 (133) 三、银行对煤炭行业中间业务量预测 (133)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标准2018036TCNIA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标准2018-036-T/CNIA 冶炼副产品硫酸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 编制说明 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

冶炼副产品硫酸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编制说明 (计划号:中色协科字[2018]75号2018-036-T/CNIA)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有色标秘[2018]53号文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科字[2018] 75号文)文件要求,《冶炼副产品硫酸镍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计划编号为2018-036-T/CNIA)由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负责起草,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紫金矿冶测试技术有限公司、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其验证工作。要求于2019年1月底前,起草单位完成验证报告;2019年4月预审,2019年11月审定,计划完成年限2019年。 1.2 方法概况 1.2.1 项目的必要性 硫酸镍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电镀镍、化学镀镍、充电电池等行业;随着电镀、化学镀及电池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硫酸镍产品的需求增幅强劲,特别是随着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其提供动力源的镍-镉、镍-氢电池的需求量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冶炼副产品硫酸镍属于铜冶炼过程的中间粗产品,产量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不进行精制除杂,故产品质量难以达到《工业硫酸镍》标准要求。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铜冶炼副产品硫酸镍进行规范,导致该产品交易时无相关有效标准可参考,故有必要制定符合冶炼副产品硫酸镍的分析标准。 1.2.2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冶炼副产品硫酸镍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范围:0.01%~1.00%;方法2碘量法测定范围:1.00%~5.00%。 1.2.3可行性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以铜为主、多业并举,集采选冶炼、加工贸易、发电运输、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科研设计为一体的华北地区最大的铜联合企业,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权资产经营企业,我国重要产铜基地之一。主持和参与完成113项国际国家行业协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连续多年荣获山西省“科技奉献特等奖”,2013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2014年被中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确定为“国际标准创新研发示范基地”。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检测研究中心拥有CMA、CAL省级资质认定和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三个资质,属于面向社会服务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主持和参与10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拥有长期从事化学分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化学分析理论知识比较全面的研究团队,熟悉标准起草的流程、方法及标准文本格式、重现性限、再现性限的数据统计、计算方法;有完成项目需要的先进分

化学纤维制造业研究分析报告

化学纤维制造业研究分析报告 [东吴证券嘉兴分公司:张东亮] 一、行业概况及行业基本风险特征 1、化学纤维制造业管理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我国对化纤行业的管理是遵循市场化发展模式的市场调节管理体制,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化纤行业规划、行业法规和经济技术政策;工信部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标准研究与起草、行业管理与规划等工作。工信部主要通过行业政策的制订对化纤产业发展产生影响;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是化纤产品制造行业的自律管理机构,引导和服务我国化纤产品制造行业,其宗旨是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进步,推动全行业的发展。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为我国化纤行业自律性组织,其主要职能为开展对本行业企业状况、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研究国内外化纤工业发展动向,提出行业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行业技术标准方面的建议;推动横向联合与专业化协作;提供国内外技术经济和市场信息,组织技术经济交流,发展与国外同行业及相关行业组织的联系,开展国际间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促进行业与行业的均衡和共同发展;促进企业平衡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2、化学纤维制造业与上游和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化学纤维制造业的细分行业ES复合纤维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聚乙烯、聚丙烯生产加工的企业。下游行业主要是无纺布行业,化纤制造行业与上下游行业关联密切。化纤制造行业对新型化纤产品的开发既促进了上游石化行业的产品结构变化,又为下游无纺布行业提供了丰富的纺织原料。石化原料价格的波动对化纤行业影响最大,由于化纤行业转移成本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原料价格的承受能力有限,这种原料价格波动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而化纤行业对无纺布行业的需求波动也比较敏感,无纺布等行业对原料需求的变动亦不可避免地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公司需要不断拓展其化纤产品的应用领域,以提高经营的稳健性。 3、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情况 化纤行业无明显周期性和季节性。按地域区分,东部沿海地区聚集了配套完善的化纤制造产业体系和较发达的市场体系,竞争优势明显。我国化纤产能40%集中在浙江,22%分布在江苏,另外,福建、山东、上海、广东分别占5%、5%、4%、4%,其他地区占20%。可见,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化纤工业的主要基地。 4、行业的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对世界合成纤维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自主开发研究,使我国的化纤产量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化纤生产大国。近年来,我国纤维材料技术、面料技术以及产品开发设计水平大幅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新型纤维已在航天、军工、特种服装生产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极大地促进了纺织面料的开发,提高了纺织上下游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化学纤维制造业(征求意见

附件5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化学纤维制造业(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化学纤维制造业》 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八月

目次 1 项目背景 (1) 1.1 项目来源 (1) 1.2 工作过程 (1) 2 行业概况 (1) 3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2) 4 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2) 4.1 适用范围 (2)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3 术语定义 (3) 4.4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 (3) 4.5 许可排放限值和许可管理要求 (11) 4.6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 (12) 4.7 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13) 4.8 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14) 4.9 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14) 4.10 合规判定方法 (14) 5 标准实施措施及建议 (15)

1 项目背景 1.1 项目来源 2019 年1月,生态环境部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承担《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化学纤维制造业》的编制工作。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海石油环保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参与编制工作。 1.2 工作过程 (1)成立编制组,制定工作方案。2019 年1月,组建技术规范编制组,召开讨论会确 定阶段工作任务,开展文献调研,着手起草技术规范初稿和开题报告初稿。 (2)充分调研,开展编制工作。2019年3-5月,编制组赴河南、四川、江苏、浙江、浙江等主要产业基地开展调研,并召开企业座谈会对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2019 年6月,组织召开编制组工作调度会,编写完成技术规范初稿和开题论证报告。 (3)开题论证。2019 年6月19日,生态环境部环评司组织召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开题 论证会。审查委员会通过该标准的开题论证,同时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1)进一步细化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2)进一步明确产排污节点及相应的特征污染因子。 (4)补充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2019 年7月,针对开题专家论证会提出的建议,编制组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开展补充调研,电话、邮件对河南、吉林等个别化学纤维种类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对技术规范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技术规范和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5)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2019 年8月8日,生态环境部环评司组织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审议专家就标准内容进行质询评议,一致认为符合标准要求,同意公开征求意见。 2 行业概况 化学纤维制造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是全球化学纤维产业链最齐全、品种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化纤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与代码》(GB/T4754),化学纤维制造业(28)分为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素纤维制造(281)、合成纤维(282)、生物基材料制造(283)。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 (2019版)》,合成纤维制造中的丙纶纤维制造(2825)和生物基材料制造(283)除莱赛尔纤维制造外均为登记管理,不纳入本标准管理范畴。综上,本标准适用范围内的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素纤维制造(281)、合成纤维制造(282)(丙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受到工业企业开工率回升、西南大旱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运行出现向好迹象,主要表现在淡季煤价止跌企稳、港口及电厂煤炭库存趋降、煤炭经济运行效益明显改善。 2010 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7.51 亿吨,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4 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各月原煤产量分别为2.56、2.13 和2.80 亿吨,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1.49%、11.90%和23.80%。价格方面,虽然2、3 月份出现了自2009 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上涨行情后的短期回调,但相比上年同期仍有明显上涨。同时,煤炭铁路、港口发运量均超越危机前同期水平,反映煤炭实际需求已经出现回升。 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口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累计出口煤570 万吨,同比下降22.7%;进口煤4441 万吨,增长2.26 倍;原煤净进口3871 万吨,实现贸易逆差36.59 亿美元。1~3 月当月进口量分别为1607 万吨、1311 万吨和1522 万吨。 由于煤炭需求旺盛,价格保持较高水平,煤炭行业经济效益显着向好。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56.94%,增幅比上年大幅提高36.18 个百分点,比2009 年1~11 月提高46.52 个百分点;行业累计利润总额为393.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8.6 亿元;销售利润率为13.5%。2 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面为14.4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2 个百分点。 预计二季度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火电需求仍将保持高位,对煤炭的需求仍然旺盛;供给方面,全国范围的安全整顿、淘汰落后产能等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山西省整合煤矿产能释放的影响,从而使煤炭供给趋紧;国际市场方面,国际煤价的上涨将增加进口煤炭成本,支撑国内市场需求。综合分析,二季度支撑煤价企稳的因素较多,预计煤价将在目前水平上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第一章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一、煤炭生产、消费同步上升,市场稳定 2010 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7.51 亿吨,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4 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各月原煤产量分别为2.56、2.13 和2.80 亿吨,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1.49%、11.90%和23.80%。 库存方面,秦皇岛港煤炭库存2010 年1 月份以窄幅盘整为主,2 月8 日达到546 万吨后开始上升,虽然2 月20 日小幅调整,但没有影响库存上涨的势头,到3 月4 日突

化纤行业发展趋势及风险分析

化纤行业发展趋势及风险分析 一、行业运行背景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周期性复苏,多方机构普遍认为这种周期性复苏势头将在2018年持续。联合国《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3%,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长,预计全球2018年和2019年经济增长也将稳定在3%左右。IMF对全球经济判断更为乐观,经历了长达七年的复苏期,全球经济终于有望在2018年过渡到繁荣期,预计经济增速同比增长3.7%,较2017年加快0.1个百分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2017年GDP增长达6.9%,标志着6年内第一次年增长速度加快,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占三分之一。在强劲内需和宽松的宏观政策带动下,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稳定。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消费信心随之改善,纺织消费需求总体将稳定增长,但增速并不会显著提升。人民币持续升值,会对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一定压力。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增长,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将为内需消费提供健康良好环境。智能化、机器换人进一步冲抵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再加上品质的提升,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恢复。 原油方面,OPEC虽然为提升油价一直在做着减产的努力,但美国页岩油产量不断增加,双方博弈剧烈,2018年美国原油增产量将继续与欧佩克减产量及需求增加量上演拉锯战。在油价抬高的背景下,OPEC减产执行率可能会有所下降,甚至有可能逐步退出减产协议,因此2018年原油供需平衡压力或加大。但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了原油市场的不确定性,2018年仍然存在许多供应中断隐患,对油价形成较强的支撑作用。 2018年环保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污染防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环保对化纤行业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会推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一些辅料以及原材料的上涨,造成成本的上升;禁止洋垃圾进口,可能会继续增加再生行业的原料缺口。

中国901个协会、学会名单

中国901个协会、学会名单福建省经济技术协作促进会 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 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质量协会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 中国拆船协会 中国煤炭城市发展联合促进会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流通协会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 中国调味品协会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 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钢结构协会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 中国炭素行业协会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 中国模板协会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 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 中国造纸化学品工业协会 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中国砂石协会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 中国石棉制品工业协会 中国石灰协会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CCPA)全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中国电力企业多种经营协会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陕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 中国宝玉石协会 温州市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协会 中国武术协会 中国家具协会 中国制笔协会 中国缝纫机协会 中国搪瓷协会 中国眼镜协会 北京市保龄球运动协会

化学纤维种类、结构等详细介绍

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通常将这类具有成纤性能的聚合物称为成纤聚合物。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各具有某些独特性能。 1.定义 合成纤维(synthetics)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从纤维的分类可以看出它属于化学纤维的一个类别。 2.主要品种 3.结构分类 1.、碳链合成纤维,如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尼纶); 2、杂链合成纤维,如聚酰胺纤维(锦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等。

4.功用分类 1、耐高温纤维,如聚苯咪唑纤维; 2、耐高温腐蚀纤维,如聚四氟乙烯; 3、高强度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4、耐辐射纤维,如聚酰亚胺纤维; 5、另外还有阻燃纤维、高分子光导纤维等。 超细纤维 纤维细度达0.5→0.35→0.25→0.27(dpf)的涤纶,规格有:50/144、50/216、50/288超细涤纶。还有杜邦公司生产的超细尼龙Tactel纤维,直径小于10μm。做成服装具有极佳柔软手感、透气防水防风效果。复合纤维 主要由PET/COPET或PET/PA组成,海岛型纤维:细度可达0.04-0.06dpf,还有易收缩海岛型复合纤维,可做仿麂皮绒外衣、家纺和工业用布。复合分割型纤维细度为0.15-0.23(dpf),有DTY丝80/36×12,也可做仿麂皮、桃皮绒纺织品。 吸湿排汗纤维 纺织品要达到吸湿排汗功能的方法可采用:(1)纤维截面异形化:Y字型、十字形、W形和骨头形等,增加表面积,纤维表面有更多的凹槽,可提高传递水气效果。(2)中空或多孔纤维:利用毛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