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四节 粘土矿物自生与转化
第二章 粘土矿物和粘土胶体化学基础

第二章 粘土矿物和粘土胶体化学基础
本章要求重点掌握内容:
23
2012-6-9
石油工程学院
24
(5)海泡石族(层链状结构)
海泡石族矿物俗称抗盐粘土,属链状构造的含水 铝镁硅酸盐。包括:海泡石、凹凸棒石、坡缕缟石(又 名山软木)。海泡石族矿物是含水的铝镁硅酸盐,晶体 构造常为纤维状,海泡石族矿物特点是硅氧四面体所
组成的六角环都依上下相反的方向对列,并且相互间
Al O-…... H+
粘土晶体的端面上吸附了OH-、SiO3
机阴离子聚电解质等。
2012-6-9
2-等无机阴离子或吸附有
OHSiO3 2-
石油工程学院
30
3. 正电荷 —— 表面电荷 来源:粘土端面上带正电荷的原因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裸露在边 缘上的铝氧八面体在酸性条件下从介质中解离出OH-,如下式所 示:当PH<8时, 特点: 受环境PH值影响 。 粘土的负电荷一般多于正电荷,粘土一般带负电。 Al —O — H → Al+ + OH-
2012-6-9
石油工程学院
13
特点 晶格取代 主要在八面体中:Mg2+ Al3+ 晶层上下面为氧原子,分子间力连接,连接力弱, 水分子易进入引起晶格膨胀;晶格取代、带有较多负 电荷,能吸附等电量阳离子。水化阳离子进入晶层, 层间距增加。蒙脱石是膨胀型粘土矿物,增加了胶体 活性 补偿阳离子:Na+、Ca2+ 阳离子交换容量高:70-130 mmol/100克土 水化能力强。
粘土矿物微生物转化

1. 2. 3.
蒙脱石 高岭土 绿泥石 蛭石 ……
Shewanella Geobacter Methanogen SRB Bacillus ……
油气生储盖采 吸水性,阳离子交换能力——重金属修复 有机粘土化学 VS 目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使用条件和菌群配伍关系研究少 ……
谢谢,请指正
粘土矿物概述 粘土的微生物作用转变 意义与不足
细分散(<2um)、含水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和层链 状硅酸盐矿物集含水的非晶质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TO or TOT 二八面体 or 三八面体 T:硅氧四面体片 O:端氧(及OH)八面体片 二八面体:八面体中心填充2个3+阳离子 三八面体:八面体中心填充3个2 +阳离子
高岭石族: Al4[Si4O10](OH)8,TO型,层间无阳 离子 蛇纹石族: Mg6[Si4O10](OH)8,TO型,层间无 阳离子 云母族:X{Y2-3[Z4O10](OH)2},TOT型,X为层 间大阳离子,一般为K,Y一般为Al3+、Fe3+、 Mg2+,Z为Si和Al 蒙脱石—蛭石族:化学式复杂,TOT型 …… 混层结构矿物
高温 高压 地质历史时间
Huang, W.L.,1993
Deb Prasad Jaisi, PhD paper
微生物在氧化铁(左)及蒙脱石(上)表面
Deng, Liu, 2010, GCA
Deb, 2007, GCA
粘土矿物演化过程

粘土矿物演化过程咱们来唠唠粘土矿物的演化过程,这就像是一场超级有趣的变身之旅呢。
粘土矿物一开始可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它们起源于岩石,就像孩子出生于家庭一样。
岩石在风吹日晒、水流冲刷这些大自然的魔法之下,开始慢慢分解。
这时候的岩石就像一个被逐渐拆碎的大房子,一块一块的材料被剥落下来。
这些剥落的小碎片就是粘土矿物的前身,不过这个时候它们还很粗糙,就像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带着刺儿的野果,还不能直接吃,得经过一番打磨才行。
那这些粗糙的小碎片是怎么变成细腻的粘土矿物的呢?这中间有好多神奇的变化呢。
水就像一个勤劳的搬运工,把那些分解后的小颗粒带到各个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小颗粒们就像是一群在旅途上的小探险家,不断地和周围的环境发生反应。
它们可能会和水里的各种化学物质交朋友,比如说溶解在水里的二氧化碳,这就像在一场聚会上结识新朋友一样。
小颗粒和二氧化碳一结合,就开始慢慢改变自己的结构,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像我们认识的粘土矿物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粘土矿物的演化还在继续。
就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新技能一样,粘土矿物也在不断吸收和转化周围的物质。
有些粘土矿物会和土壤里的微生物产生互动,这微生物啊,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魔法师,它们在粘土矿物的身边施展魔法。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各种营养物质,就像魔法的元素一样,被粘土矿物吸收进来,让粘土矿物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
这时候的粘土矿物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宝藏的小盒子,里面不仅有来自岩石的原始成分,还有从外界吸收来的各种好东西。
而且啊,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也对粘土矿物的演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把粘土矿物比作一个正在睡觉的小动物,温度和湿度就像是它的被子和枕头。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会让这个小动物睡得很舒服,然后健康地成长。
要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湿度太大或者太小,就像给这个小动物盖了一床不合适的被子,它可能就会生病,粘土矿物的演化也就会受到阻碍。
比如说在干旱的地区,水分很少,粘土矿物可能就没办法很好地进行那些需要水参与的化学反应,就像一个厨师没有足够的水来煮饭一样,做出来的饭肯定不好吃,粘土矿物的发育也就不完全。
第二章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2粘土矿物颗粒的结晶结构 ZH2.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ZH2.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2粘土矿物颗粒的结晶结构 三种主要 三种主要 粘土矿物的 结晶构造: 结晶构造:
1:1的两 的两 层晶格 结构 高岭 石微粒
Al Al Si Si
• 晶层间通过氢键联结,联结力强,晶 晶层间通过氢键联结,联结力强, 格不能自由活动, 格不能自由活动,水难以进入晶格间 高岭石 蒙脱石 伊利石 • 能组叠很多晶层,多达百个以上,成 能组叠很多晶层,多达百个以上, 为一个颗粒。颗粒长宽约0.3-4µm, 为一个颗粒。颗粒长宽约 µ , 厚约0.05-5µm。 厚约 µ 。 • 主要特征:颗粒较粗,亲水能力差, 主要特征:颗粒较粗,亲水能力差 不容易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 不容易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
2.2粘土矿物颗粒的结晶结构 ZH2.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ZH2.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2粘土矿物颗粒的结晶结构 三种主要 三种主要 粘土矿物的 结晶构造: 结晶构造:
2:1的三 的三 层晶格 结构SiSi来自Al Al Si Si
高岭石 蒙脱石 伊利石
• 晶层间是 2-对O2-的连结,联结力很 晶层间是O 的连结, 水很容易进入晶层之间。 弱,水很容易进入晶层之间。 • 每一颗粒能组叠的晶层数较少。颗粒 每一颗粒能组叠的晶层数较少。 大小约为0.1-1µm ,厚约 厚约0.001-0.01µm。 大小约为 µ µ 。 • 主要特征:颗粒细微,亲水能力强,具 主要特征:颗粒细微,亲水能力强 具 有显著的吸水膨胀、 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
ZH2.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ZH2.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2粘土矿物颗粒的结晶结构 2.2粘土矿物颗粒的结晶结构
粘土矿物结构单元
粘土矿物分析

作为岩石组分的粘土矿物其含量、种类及其分布、产状等对地层伤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由于粘土矿物颗粒细小(<0.01mm),比表面极大,并具有特殊的结构组成,因此它们对外来作业流体如注入水、压裂液、酸化液、压井液等的侵入极为敏感。
当与外来流体接触时,粘土矿物往往会发生膨胀、微粒运移、生成某种沉淀等从而堵塞储层油气流动的孔隙通道,造成储层渗流能力的下降,损害油气层。
因此了解粘土矿物的性质对油田开发十分重要。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确定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及产状等。
选取了西泉5井的部分岩石样品进行了上述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西泉5井区三叠系储层粘土矿物含量统计表根据X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韭菜园子组砂层以蒙皂石(包括蒙脱石和皂石两个亚族)为主,63%~98%,平均87.8%;其次为伊/蒙混层(20%~99%,平均72.76%),绿泥石(1%~55%,平均9.33%),另有高岭石(1%~12%,平均5.74%)和伊利石(2%~16%,平均6.24%)(见表1)。
对韭菜园子组敏感性的简单分析:(供参考)韭菜园子组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含量较多,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是遇水易膨胀的矿物,易发生粘土膨胀和分散造成地层伤害。
韭菜园子组绿泥石含量相对较高(平均9.33%),绿泥石是酸敏性矿物,酸化时易造成氢氧化铁胶体沉淀(酸敏)。
另外伊利石和高岭石是速敏性矿物,易造成颗粒运移堵塞地层。
粘土矿物分析在储层潜在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一、粘土矿物类型粘土矿物(clay minerals)是粘土和粘土岩中晶体一般小于2微米,主要是含水的铝、铁和镁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有的在其成分中还有某些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存在。
粘土矿物包括高岭石族矿物、蒙皂石、蛭石、粘土级云母、伊利石、海绿石、绿泥石和膨胀绿泥石以及有关的混层结构矿物,此外还包括具过渡性的层链状结构的坡缕石(凹凸棒石)和海泡石以及非晶质的水铝英石。
粘土矿物的水化机理

04 粘土矿物水化与环境变化
CHAPTER
粘土矿物水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结词
粘土矿物水化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表反照率和蒸散发的影 响。
详细描述
粘土矿物水化后,地表反照率降低,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导致地表温度升高, 进而影响气候变化。同时,粘土矿物水化也增加了地表蒸散发,对气候变化产生 一定影响。
详细描述
粘土矿物是土壤中重要的无机胶体,其水化程度直接影响着 土壤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吸附与解吸能力。粘土矿物水化 程度越高,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吸附能力越强,有助于降 低土壤污染风险。
05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CHAPTER
深入研究粘土矿物水化机理
深入研究粘土矿物水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机制,揭示水化机理的内在规 律。
粘土矿物水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总结词
粘土矿物水化对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 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粘土矿物水化后,土壤的渗透性降低, 导致地下水流速减缓,地下水更新周 期延长。同时,粘土矿物水化过程中 可能释放出一些污染物,对地下水水 质产生一定影响。
粘土矿物水化对土壤污染的影响
总结词
粘土矿物水化对土壤污染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土壤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吸附与解吸作用。
粘土矿物的水化机理
目录
CONTENTS
• 粘土矿物概述 • 粘土矿物水化过程 • 粘土矿物水化与土壤改良 • 粘土矿物水化与环境变化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粘土矿物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粘土矿物是一种含铝、镁等元素 的高岭石族粘土状硅酸盐矿物, 具有层状结构。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第二章复习12页--打印版

平均厚度35km,大洋下平均厚5km。
青藏高原最厚。
分沉积层、花岗质壳层(硅铝层)、玄武质壳层(硅镁层)。
岩石圈:包括地壳及上地幔的刚性盖层。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二)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的形态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汞大部分矿物呈固态矿物形成的方式:液体或熔融体直接结晶、气体升华、胶体凝固、固体再结晶气态变为固态:火山喷出硫蒸汽或H2S气体,前者因温度骤降直接升华成自然硫,H2S气体与大气中的O2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自然硫。
液态变为固态:是矿物形成的主要方式,可分为两种形式。
1)从溶液中蒸发结晶。
如盐类。
2)从溶液中降温结晶。
岩浆冷凝。
固态变为固态:主要是由非晶质体变成晶质体。
矿物的鉴别:根据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晶质矿物:内部质点作规则的排列,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这种有规律的排列使晶体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构造和几何外形。
非晶质矿物:内部质点呈无规律的排列,杂乱无章,故没有一定的几何外形。
造岩矿物绝大多数是晶质矿物。
矿物的形态单体形态:一向延伸型:柱状、针状、纤维状二向延伸型:板状、片状、鳞片状三向延伸型:粒状集合体形态:纤维状、鳞片状、粒状、土状、致密块状、放射状、鲕状、豆状、钟乳状、葡萄状、肾状、结核状等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对光线的吸收、反射、折射等时呈现的外观特征。
包括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的颜色由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内部结构决定,分自色、他色、假色。
自色由矿物的固有成分决定,他色是矿物杂质的颜色,假色是光线作用造成的。
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
作用是增强自色、减弱他色、消除假色光泽指矿物的反光能力。
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透明度指矿物的透光能力。
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硬度、解理、断口、弹性等。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摩氏硬度计:1822年,Friedrich mohs提出用10种矿物来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软的物体,这是所谓的摩氏硬度计。
第二章 第四节 粘土矿物自生与转化

+
C
14)分散的孔隙充填
X
C
15)裂隙充填
+
R
16)缺乏早期成岩结核
+
C
17)覆盖较早阶段形成的成岩组分
+
C
18)纹理横向突然终结
+
R
19)单个板片放射状排列
O
C
20)medial suture
O
R
21)在颗粒接触处附近的搭桥
+
C
X-不可靠;O-通常可靠;+-非常可靠;R-罕见;C-常见;U-ubiquitous;?-未知
硅氧四面体由一个硅和四个氧组成。硅位于四面体的中心,氧位于 四面体的角顶,每个四面体以底部二个角顶的氧原子与相邻四面体所共用、 在二维平面内构成具有六角网格的硅氧四面体层,每个四面体顶端剩下一 个带自由电荷的活性氧,并位于四团体层的同一侧。
铝氧八面体主要是由铝与氧和氢氧离子的八面体配位构成的,即 铝位于八面体中心.氧或氢氧离子位于八团体角顶(上下各三个),当它们 连接成片时,便形成了八团体层。
323、孔隙中共生绿泥石与次生石英 (霍3井,2028.94m,布达特群,SEM)
324、颗粒表面共生绿泥石与次生石英 (霍3井,2028.94m,布达特群,SEM)
A绿泥石
三、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机理
表 3—8 砂岩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的成岩反应(Pttijohn,1982)
形成的粘土矿物
先驱矿物
为什么蒙皂石能够转变成伊利石? 晶体结构上式相似:二者都由两个四面体层和一个八面体层组成 层间充填差别:蒙皂石层间充填的是水分子
伊利石层间充填的是钾离子 蒙皂石转变成伊利石的首要条件是:在钾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脱去水层, 其反应式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岭石
高岭石族粘土矿物包括高岭石,地开石和珍珠陶土3种矿物。高岭石 族矿物的晶体结构以高岭石为代表。高岭石由一层Si—O四面体和一层Al— (O—H)八面体组成。
3、蒙皂石 现代的用法趋向于建立1个蒙皂石族(Semetite)来代替过去的蒙脱
石族。 蒙皂石又分为蒙脱石(在八面体层中Mg代替Al)和贝得石(在四面
孔隙衬层
孔隙衬层或 孔隙充填 孔隙衬层或 孔隙充填 孔隙衬层
孔隙衬层
孔隙衬层
2-10
2-10 4-150 , 通 常 4-20 8-40
0.1-10
2-12
2-12
特殊特征
锯齿状或港 湾状鳞片(双 晶?) 锯齿状或港 湾状鳞片(双 晶?) 锯齿状或港 湾状鳞片(双 晶?)
颗粒之间搭 桥 颗粒之间搭 桥 颗粒之间搭 桥
410、蒙皂石与高岭石 (霍6井,1647.02m,大磨拐河组,SEM)
371、粒间大孔隙,颗粒表面贴附蒙皂石 (贝16井, 1334.70m,兴安岭群,SEM)
394、粒间充填伊利石 (乌20井,2073.67m,南屯组,SEM)
395、伊利石贴附颗粒与充填孔隙 (乌20井,2077.09m,南屯组,SEM)
体层中Al代替Si)两个亚组。 蒙脱石有两个四面体层夹1个八面体层组成。
3、伊利石 伊利石并不是一种具体矿物。这个术语表示一组具有云母
构造的粘土矿物,过去称之为水云母。
二、如何区别自生与碎屑粘土矿物
1、识别手段 A 扫描电镜 B 电子探针 C 偏光显微镜 D x射线衍射分析(结晶度,伊利石) E 透射电子显微镜
H2O,Na+,Ca2+
蒙皂石
火山玻璃
+H2O;—Na+,Ca2+,K+
海绿石
伊利石
+Fe2+,Fe3+;—K+,AI2O3
1、高岭石
A 表生或风化作用阶段 高岭石是在酸性介质的水与长石及其它硅酸盐矿物反应而成 或者由蒙脱石退化成高岭石
B 在成岩作用过程中 高岭石的存在与否主要与地球化学环境(pH和离子浓度)有关 随着pH值的增大,高岭石的稳定性减小 如有K离子存在,即转化成伊利石; 如有Ca2+,Na2+和Mg2+存在,即转化成蒙皂石。
第三阶段。埋藏继续加深,地温继续升高,脱去最后一层 残余层间水,转变为伊利石。
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与石油的初次运移关系十分密切。蒙脱 石脱水第一阶段虽有大量孔隙水排出,但有机质还没有转化成烃 类。
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过程中形成的热解阶段脱水虽然时间短, 但脱水量大,并且在该时期有机质开始成熟形成烃类。
323、孔隙中共生绿泥石与次生石英 (霍3井,2028.94m,布达特群,SEM)
324、颗粒表面共生绿泥石与次生石英 (霍3井,2028.94m,布达特群,SEM)
A绿泥石
三、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机理
表 3—8 砂岩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的成岩反应(Pttijohn,1982)
形成的粘土矿物
先驱矿物
376、伊利石贴附颗粒与充填孔隙 (贝16井, 1333.60m,兴安岭群,SEM)
413、孔隙充填的自生高岭石与自生伊利石 (贝19井,1409.07m,大磨拐河组,SEM)
377、粒间孔隙中共生伊利石与高岭石 (贝16井, 1331.75m,兴安岭群,SEM)
286、绿泥石脉 (贝14井,1770.70m,布达特群,单偏光)
硅氧四面体由一个硅和四个氧组成。硅位于四面体的中心,氧位于 四面体的角顶,每个四面体以底部二个角顶的氧原子与相邻四面体所共用、 在二维平面内构成具有六角网格的硅氧四面体层,每个四面体顶端剩下一 个带自由电荷的活性氧,并位于四团体层的同一侧。
铝氧八面体主要是由铝与氧和氢氧离子的八面体配位构成的,即 铝位于八面体中心.氧或氢氧离子位于八团体角顶(上下各三个),当它们 连接成片时,便形成了八团体层。
在碱性孔隙水中,伊利石和绿泥石依然可存在,但在成岩 作用过程中结晶度增加
伊利石的结晶度可以作为古地温的恢复标志。
泥质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成岩转化,对于相邻砂岩的胶结 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蒙脱石在转变成伊利石过程中将要把硅、钙、钠、铁和 镁释放到孔隙溶液中。
孔隙溶液可以把这些溶液的离子从泥岩中运移到砂岩中去, 其中: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蒙脱石将转化成伊利石 Weaver(1959)早就提出,在埋深超过3048m处,蒙脱石变成蒙脱石— 伊利石混合粘土,同时随着埋深进一步增加,伊利石所占的比例增大。 Hower等(1976)在研究美国墨西哥湾地区渐新世—中新世页岩时, 发现该页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具有如下一些变化规律: (1)在2000~3000m的埋深范围内,蒙脱石——伊利石混合粘土中有不 足20%增加到80%,在此深度之下,伊利石层的含量保持不变。 (2)在上述埋深范围内,方解石含量从大约20%减少到零,钾长石含 量亦减少到零。 (3)页岩的总化学成分变化不大,但随方解石含量降低,CaO含量明显 减少。 (4)随埋深增加,绿泥石含量也有所增加。 (5)粒度<2μ 的部分(主要由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组成),K2O和Al2O3 大量增加,SiO2含量减少。
为什么蒙皂石能够转变成伊利石? 晶体结构上式相似:二者都由两个四面体层和一个八面体层组成 层间充填差别:蒙皂石层间充填的是水分子
伊利石层间充填的是钾离子 蒙皂石转变成伊利石的首要条件是:在钾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脱去水层, 其反应式如下:
A、钾长石+蒙脱石→伊利石+石英 B、K++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石英+H+
结构单元层 四面体和八面体基本结构层在空间上彼此以一定规律结合就形成了
结构单元层。
1:1型:由一层四面体层和—层八面体层叠置并连接在一 起构成,以 高岭石为代表
2:1型:由两层四面体层夹一层八面体层构成、常见于蒙脱石和水云母 族矿物,称蒙脱石层
2:1:1型: 由1个2:1型结构单元层再叠置和连接一个似水镁石八面 体层构成,常见于绿泥石族矿物
+
C
14)分散的孔隙充填
X
C
15)裂隙充填
+
R
16)缺乏早期成岩结核
+
C
17)覆盖较早阶段形成的成岩组分
+
C
18)纹理横向突然终结
+
R
19)单个板片放射状排列
O
C
20)medial suture
O
R
21)在颗粒接触处附近的搭桥
+
C
X-不可靠;O-通常可靠;+-非常可靠;R-罕见;C-常见;U-ubiquitous;?-未知
层间域: 在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中,两个相邻的结构单元层之间的
空隙称为层间域。
层间域可以是空的,也可以有水分子或阳离子物质充填。 一个结构单元层加上和它祁邻的一个层间域组合向成的层状体 称为“单位构造层”,其厚度用d表示,不同粘土矿物因晶体结构 类型及层间物质不同,其d的数值亦不同,它们是粘土矿物鉴别 的重要数据。
需要的K来自泥质岩中存在的钾长石和云母的分解 反应析出的硅质以石英的形式沉淀下来,这一反应过程的 假设来自实验观察
例如Heling(1978)和Hower(1976)曾在2000~3700m的埋深范围内, 温度在45~90 oC之间发现,蒙脱石-伊利石混合中的伊利石的比例随埋深 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深度/温度区间内,钾长石的百分含量减少到零,而细 粒石英或碎石的含量却增大约1倍
399、颗粒表面生长伊利石 (霍3井,2022.91m,南屯组,SEM
335、伊利石呈峰窝状贴附于颗粒表面 (贝16井,1330.69 m,兴安岭群上部,SEM)
375、颗粒表面共生次生石英与伊利石 (贝16井, 1332.40m,兴安岭群,SEM)
373、颗粒表面生长伊利石,并粒间搭桥 (贝16井, 1330.46m,兴安岭群,SEM)
第二章 成岩作用方式
第四节 粘土矿物自生与转化
一、主要粘土矿物的矿物学特征 二、如何区别自生粘土矿物与碎屑粘土矿物 三、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机理 四、砂岩/泥岩中粘土矿物组合-埋深变化比较
一、主要粘土矿物的矿物学特征
1、结构特征
层状结构的粘土矿物由两种基本结构层组成。一种为铝氧 四面体层、另一种为硅氧八面体层或镁氧八面体层
10-2500 , 一 般 20-200
假六边形
席状
孔隙充填
0.1-1
假六边形
卷曲的,边缘 圆化 边缘呈角状 或舌状 扇状纤维束
不规则状,具 真状突起
几乎是粒状 的,带有短粗 的针状突起
板状(二维卡 片房) 蜂巢状
玫瑰花状或 扇状 白菜头状
席状
皱纹席状或 蜂巢状 叠瓦状到参 差不齐的蜂 巢状
孔隙衬层
根据钻孔资料,高岭石在一定的埋深条件下消失殆尽。 其消失的温度从80~190℃,深度从几百米到几千米。这说明 高岭石的稳定性并不严格地与温度和压力相关。
实际上,在深埋条件下地层水往往是碱性,所以不利于高岭石的 存在。因而,碱性介质环境是高岭石消失的根本原因。
2、蒙皂石
蒙脱石形成于淋滤作用有限并由镁离子供应的碱性条件下(Lewis,1984)
带出带入的组分
高岭石
长石
—K+,SiO2;+H2O
高岭石
+AI2O3,SiO2,H2O
伊利石
高岭石
+K+,SiO2;—AI2O3,H2O
白云母
高岭石
+K+;—H2O
伊利石
蒙皂石
+K+;—SiO2,H2O,Na+,
Ca2+,Mg2+,Fe2+等
绿泥石
蒙皂石
+ Mg2+ , Fe2+ ; — SiO2 ,
硅质以石英次生加大边的形式沉淀下来 铁和镁离子则与高岭石一起转变成绿泥石 方解石转变成铁白云石或菱铁矿 钠则与钠长石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