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音乐课件-中国民歌欣赏
合集下载
中国民歌欣赏课件11

1、吟唱调 包括儿歌、摇篮曲、叫卖调、风俗仪 式上,如婚丧嫁娶等内容的歌曲。
叫卖商贩宣传商品,招揽客户的手段。
2.谣曲 是人们在茶余饭后、家务劳动、游玩嬉 戏等日常生活场合经常哼唱的民间小调 。
诉苦歌 情歌 生活歌 嬉游歌
绣荷包
(山西民歌)
初一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 那春风吹动,杨呀杨柳梢。 三月里桃花开,情人捎书来, 捎书书带信信,要一个荷包袋。
山歌: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的抒情民歌。一般节奏
自由、曲调悠长、高亢、嘹亮,内容多以劳动、爱情生活 为主。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与和腔等。
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
曲调优美抒情,结构规整匀称,内容多以历史传说的咏唱, 自然风光的描写,离情别愁的抒发为主。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
走西口的过程:
1、清朝内地人口激增,人地矛盾尖锐。大 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 “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 大的移民浪潮。
2、自然灾害严重,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 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 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 起的饥民。
通向西口的路并不好“走”,随时可能遇 到意想不到的状况,特别是土匪当道,丢掉性 命的人不少,沿途白骨累累。山西北部与内蒙 隔河相望的小城河曲至今仍保留着一个风俗,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都要在黄河上放上365盏 麻纸扎成的河灯,代表着所有客死的孤魂,祈 望他们能够回乡…… “走西口”的流民在口外,什么活都做, 而受雇重新实现与土地的结合,依然是他们愿 望。山西就有“走不完的西口,打不尽的连成 (当长工)”之说。
走西口油画
电视剧《走西口》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欣赏《孟姜女哭长城》优质课PPT课件2套

孟姜女哭长城
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孟姜女哭长城》猜猜是 哪个地方民歌?
(我们从速度、曲调、旋律、演唱语言、伴奏乐器等 音乐要素分析)。
请同学们看谱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 哭长城》,分析其旋律进行特点。
请同学们总结:
速度 稍慢
稍快
曲调 细腻委婉
高亢
江苏民歌 旋律
起伏不大 河北民歌 起伏较大
演唱语言 方言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又名十二月 花名,是我国流传最广 的民歌之一。最早流传 于江苏,后传入河北。
比较江苏民歌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不同
• 环境 • 方言 • 速度
北方:豪放,质朴,直接 南方:委婉,细腻,自由
河北民歌特点:
• 方言紧密结合,易流传于本地 • 体裁:小调 • 音阶:六声,七声居多 • 曲式结构:短小,旋律反复
方言
伴奏乐器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 打击乐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欣赏的同一 题材不同地区的民歌,总结民歌 的特点及在流传过程中产生变化 的原因。
“同体”变异性是民歌的特点之 一;曲式短小;歌词常用同一旋 律作反复。
孟姜女
“鱼咬尾”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曲调延伸发展的 一种手法,即前句(或前段)的末音与后句(或后段) 的首音相同。
音乐知识:
• 小调:
又称小曲,是中国民歌的一个类别,曲调流畅,结构规整, 多用于长短句。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熟听《孟姜女哭长城》 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神州音韵 ——北方民歌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发生在河北北部的万 里长城脚下,千百年来,它以戏剧、歌谣、诗文、 说唱等形式,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可谓家喻户晓。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 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 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 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 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 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 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 “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 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
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孟姜女哭长城》猜猜是 哪个地方民歌?
(我们从速度、曲调、旋律、演唱语言、伴奏乐器等 音乐要素分析)。
请同学们看谱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 哭长城》,分析其旋律进行特点。
请同学们总结:
速度 稍慢
稍快
曲调 细腻委婉
高亢
江苏民歌 旋律
起伏不大 河北民歌 起伏较大
演唱语言 方言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又名十二月 花名,是我国流传最广 的民歌之一。最早流传 于江苏,后传入河北。
比较江苏民歌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不同
• 环境 • 方言 • 速度
北方:豪放,质朴,直接 南方:委婉,细腻,自由
河北民歌特点:
• 方言紧密结合,易流传于本地 • 体裁:小调 • 音阶:六声,七声居多 • 曲式结构:短小,旋律反复
方言
伴奏乐器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 打击乐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欣赏的同一 题材不同地区的民歌,总结民歌 的特点及在流传过程中产生变化 的原因。
“同体”变异性是民歌的特点之 一;曲式短小;歌词常用同一旋 律作反复。
孟姜女
“鱼咬尾”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曲调延伸发展的 一种手法,即前句(或前段)的末音与后句(或后段) 的首音相同。
音乐知识:
• 小调:
又称小曲,是中国民歌的一个类别,曲调流畅,结构规整, 多用于长短句。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熟听《孟姜女哭长城》 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神州音韵 ——北方民歌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发生在河北北部的万 里长城脚下,千百年来,它以戏剧、歌谣、诗文、 说唱等形式,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可谓家喻户晓。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 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 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 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 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 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 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 “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 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
人教版初中音乐课件-中国民歌欣赏

欣赏:《新货郎》
?思一思:
民歌的分类:
走进少数民族民歌
藏族民歌欣赏:青藏高原
呀啦索哎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
蒙古人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Leabharlann 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走进汉族民歌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欣赏:《茉莉花》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想一想?
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 青春舞曲
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她的眉毛像弯月, 她的腰身像棉柳,她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发抖。 阿拉木汗住在那里?吐鲁番西三百六。为她黑夜没瞌睡, 为她白天常咳嗽,为她冒着风和雪啊,为她鞋底常跑透。
?思一思:
民歌的分类:
走进少数民族民歌
藏族民歌欣赏:青藏高原
呀啦索哎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
蒙古人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Leabharlann 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走进汉族民歌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欣赏:《茉莉花》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想一想?
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 青春舞曲
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她的眉毛像弯月, 她的腰身像棉柳,她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发抖。 阿拉木汗住在那里?吐鲁番西三百六。为她黑夜没瞌睡, 为她白天常咳嗽,为她冒着风和雪啊,为她鞋底常跑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精)学习资料演示课件.ppt

海、宁夏、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情歌, 2、放牧山歌 3、田秧山歌
精选课件
三、小调
一)、概述 小调,也称“小曲”,是在乡镇中流行的民歌,多产生
于民间日常生活和风俗活动中。曲调流利抒情,结构比较整 齐,演唱时常加进表演和伴奏。
二)、艺术特征 1、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式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 2、节奏和节拍的规整性。 3、小调的旋律进行多是曲折形态,级进多于跳进,环绕进行
精选课件
戏曲音乐
4、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戏曲的沒落是由于其文辞过于典雅, 其身段、动作又与现实生活脫节,表演的剧目又多是以古代 为背景, ,这正是戏曲日渐衰微的原因。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你认为为什么仍有人对戏曲情有独钟?有人认为現今社会的 发展,窒息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生存空间。但你有沒有想到一 些例子,是科技及社会发展的情況下,反而可更有力地推广 戏曲?
场)。
精选课件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的舞台表演艺术 1、表演的程式 2、角色行当 (生 旦 净 末 丑);见(四大名旦之首“梅兰
芳”) 3、表演的基本功 4、舞台美术 五、戏曲音乐的基本板式 一)、何为板式: 所谓板式,是指板腔变化体音乐中根据
不同的节拍,节奏,速度等要素而形成了唱腔格式。
兴起”) 6、戏曲音乐的新发展。(近现代)
精选课件
戏曲音乐
三、戏曲音乐的构成 一)、唱腔:唱腔是戏曲音乐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
手段。 1)唱腔的演唱形式:演员在舞台上的独唱《家住安源 》, 也有对唱和齐唱《黄莲苦胆 》,三人对唱《智斗》。 2)唱腔的结构形式: “曲牌体” 和“板腔体” 。 二)、念白 1)“念”:主要就是指念引子和念诗。 2) “白”:A“韵白” ,B “京白”和 “土白”。 三)、器乐:1)文场:指管弦乐 。2)武场:指打击乐(唢呐也属于武
精选课件
三、小调
一)、概述 小调,也称“小曲”,是在乡镇中流行的民歌,多产生
于民间日常生活和风俗活动中。曲调流利抒情,结构比较整 齐,演唱时常加进表演和伴奏。
二)、艺术特征 1、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式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 2、节奏和节拍的规整性。 3、小调的旋律进行多是曲折形态,级进多于跳进,环绕进行
精选课件
戏曲音乐
4、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戏曲的沒落是由于其文辞过于典雅, 其身段、动作又与现实生活脫节,表演的剧目又多是以古代 为背景, ,这正是戏曲日渐衰微的原因。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你认为为什么仍有人对戏曲情有独钟?有人认为現今社会的 发展,窒息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生存空间。但你有沒有想到一 些例子,是科技及社会发展的情況下,反而可更有力地推广 戏曲?
场)。
精选课件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的舞台表演艺术 1、表演的程式 2、角色行当 (生 旦 净 末 丑);见(四大名旦之首“梅兰
芳”) 3、表演的基本功 4、舞台美术 五、戏曲音乐的基本板式 一)、何为板式: 所谓板式,是指板腔变化体音乐中根据
不同的节拍,节奏,速度等要素而形成了唱腔格式。
兴起”) 6、戏曲音乐的新发展。(近现代)
精选课件
戏曲音乐
三、戏曲音乐的构成 一)、唱腔:唱腔是戏曲音乐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
手段。 1)唱腔的演唱形式:演员在舞台上的独唱《家住安源 》, 也有对唱和齐唱《黄莲苦胆 》,三人对唱《智斗》。 2)唱腔的结构形式: “曲牌体” 和“板腔体” 。 二)、念白 1)“念”:主要就是指念引子和念诗。 2) “白”:A“韵白” ,B “京白”和 “土白”。 三)、器乐:1)文场:指管弦乐 。2)武场:指打击乐(唢呐也属于武
中国民歌音乐课件

1
宫
2
商
3
角
5
徵
6
羽
特点二:
歌词中多爱加入 衬词
特点三:
用方言演唱
特 点 四:
旋律细腻婉转 运用装饰音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 妹娃我去拜年哪呵喂 金哪银儿索 银哪银儿索 那羊鹊叫那啊捎着莺鸽啊 捎着莺鸽 白:妹娃要过河 是那个来推我吗 答:我来推你吗 捎公你把舵搬哪妹娃子我 上了船 啊呦喂左 啊呦喂左 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山歌: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的抒情民歌。一般节奏
自由、曲调悠长、高亢、嘹亮,内容多以劳动、爱情生活 为主。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与和腔等。
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
曲调优美抒情,结构规整匀称,内容多以历史传说的咏唱, 自然风光国民歌
新台子中学
张瑜
目
民歌特点一
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了解民歌 民歌欣赏(一) 民歌欣赏(二)
民歌特点二
民歌欣赏(三) 民歌特点三
民歌欣赏(四)
民歌特点四 练唱并创造表现
民歌的种类按体裁分为三类
劳动号子:号子是一种产生于体力劳动,伴随
劳动并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的民歌。他的节奏铿锵有力, 曲调质朴粗狂,多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中国传统民歌欣赏》课件

实用价值
精选中国传统民歌,具有 代表性
介绍民歌的背景、特点及 文化内涵
结合音乐、文字、图片等 多种形式展示
适合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 好的人群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课件内容
介绍了中国传 统民歌的起源、
发展与特点
分析了不同地 域、不同民族 的传统民歌风 格与文化内涵
探讨了传统民 歌的传承与保
护问题
多种风格呈现: 展示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不 同风格的民歌
配乐与演唱: 提供专业的配 乐和演唱示范, 让观众更好地 欣赏和理解民
歌
详细解读
精选曲目:选 取最具代表性 的中国传统民 歌,涵盖不同 地域、民族风 格
详细解读:对 每首民歌进行 深入剖析,包 括背景、音乐 特点、歌词内 涵等方面
丰富配图:配 合歌曲内容, 展示相关图片、 图表等视觉元 素,增强理解
欣赏不同地域、不 同民族的传统民歌
了解中国传统民歌 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 统民歌的热爱与传 承意识
适用人群
音乐爱好者 大学生 音乐教师 文化研究者
第三章
中国传统民歌概 述
民歌定义
民歌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 思想感情和愿望。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 动中自己创作、演唱的歌曲。
民歌表现劳动人民的审美观 念和艺术情趣。
民歌文化内涵
民歌的定义与分类 民歌的起源与发展 民歌的题材与特点 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民歌传承与发展
民歌的起源与分类 代表性民歌及其特点 民歌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影响
第五章
课件亮点
精选曲目
精选曲目:选 取具有代表性 的中国传统民
歌
音乐与文化结 合:介绍民歌 背后的文化内 涵和历史背景
八年级音乐《中国民歌欣赏》课件 人音版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演唱民歌、感受音乐、体验民俗
《在那遥远的地方》 (青海民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 留恋的张望。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 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衫。我愿做一只 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段轻轻打在我 身上。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从民歌看中国文化历史
春秋时期最早的民歌集《诗经》 汉魏六朝的“乐俯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 “小令”、明清以来的“歌谣”“小曲”.
欣赏:《孟姜女》(江苏民歌)乐谱见书中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从民歌看民俗风情பைடு நூலகம்
欣赏:《阿拉木汗》 (新疆民歌)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从民歌看音乐艺术性
概括与简练、即兴与生动、集体智慧的结晶。 欣赏:《小河淌水》(云南民歌)
哎!月亮出来亮汪旺,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 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哎!月亮出来照半坡,望见月亮 想起我的哥,一阵清风吹上坡,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交流:谈谈歌曲的艺术特色。(词、曲等)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 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 的民族性格。
舒曼(德国音乐家)
交流:谈谈欣赏中国各地民歌后的感想。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日星期三2022/3/22022/3/22022/3/2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2022/3/22022/3/23/2/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2022/3/2March 2,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22022/3/22022/3/22022/3/2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演唱民歌、感受音乐、体验民俗
《在那遥远的地方》 (青海民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 留恋的张望。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 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衫。我愿做一只 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段轻轻打在我 身上。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从民歌看中国文化历史
春秋时期最早的民歌集《诗经》 汉魏六朝的“乐俯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 “小令”、明清以来的“歌谣”“小曲”.
欣赏:《孟姜女》(江苏民歌)乐谱见书中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从民歌看民俗风情பைடு நூலகம்
欣赏:《阿拉木汗》 (新疆民歌)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从民歌看音乐艺术性
概括与简练、即兴与生动、集体智慧的结晶。 欣赏:《小河淌水》(云南民歌)
哎!月亮出来亮汪旺,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 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哎!月亮出来照半坡,望见月亮 想起我的哥,一阵清风吹上坡,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交流:谈谈歌曲的艺术特色。(词、曲等)
中国各地民歌欣赏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 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 的民族性格。
舒曼(德国音乐家)
交流:谈谈欣赏中国各地民歌后的感想。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日星期三2022/3/22022/3/22022/3/2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2022/3/22022/3/23/2/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2022/3/2March 2,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22022/3/22022/3/22022/3/2
《中国传统民歌》PPT课件

“走西口”: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 晋西北人独有的一种逃荒形式。 内容:离情、思念等凄楚之情。
爬 山 调
“爬山调”是广泛流行于内蒙古西部汉族聚 居地区的一种山歌。这里自西向东横亘着 千余里长的阴山山脉,山麓之下,蒙古族、 汉族人民按照各自的方式从事农、牧业劳 动,并形成了各自的音乐传统。 “爬山调”的传唱主要是汉族群众,由于 流传区域和歌唱风格的差异,又分成“前 山调”和“后山调”。“前山调”的流传 范围以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为主,其音 调受蒙古族长调的影响,旋律舒展悠长。 “后山调”的传播范围以乌兰察布盟的武 川为中心,也叫“武川调”,一般是上下 句结构,音调中跳进音型较为普遍,风格 高亢奔放,山野气息很浓。
民 间 音 乐 的 分 类
民间歌曲 歌舞音乐 说唱音乐(曲艺) 戏曲音乐 民间器乐
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
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经过集体的加工,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 歌 的 定 义
“歌谣是不会做诗的人将自己一瞬间的情 感,用极简短、极自然的音节表现出来, 并无意要将它流传。因为这种天籁与人类 好美性最相契合,所以好的歌谣,能人人 传唱,另千年不费。”(梁启超《中国之
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之中,为大众体
力劳动调节情绪、统一用力和呼吸所用的
民歌,其节奏鲜明、音调豪迈、律动感强
定 义
与劳动有着紧密的联系。集体性的号子一
般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形式构成。
号子,在北方又叫吆号子,在南方称喊号 子、打号子、叫号子,有的地区(四川) 称“哨子”。
分 类 及 作 品
美文及其历史˙序论》)
“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马克思)
爬 山 调
“爬山调”是广泛流行于内蒙古西部汉族聚 居地区的一种山歌。这里自西向东横亘着 千余里长的阴山山脉,山麓之下,蒙古族、 汉族人民按照各自的方式从事农、牧业劳 动,并形成了各自的音乐传统。 “爬山调”的传唱主要是汉族群众,由于 流传区域和歌唱风格的差异,又分成“前 山调”和“后山调”。“前山调”的流传 范围以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为主,其音 调受蒙古族长调的影响,旋律舒展悠长。 “后山调”的传播范围以乌兰察布盟的武 川为中心,也叫“武川调”,一般是上下 句结构,音调中跳进音型较为普遍,风格 高亢奔放,山野气息很浓。
民 间 音 乐 的 分 类
民间歌曲 歌舞音乐 说唱音乐(曲艺) 戏曲音乐 民间器乐
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
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经过集体的加工,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 歌 的 定 义
“歌谣是不会做诗的人将自己一瞬间的情 感,用极简短、极自然的音节表现出来, 并无意要将它流传。因为这种天籁与人类 好美性最相契合,所以好的歌谣,能人人 传唱,另千年不费。”(梁启超《中国之
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之中,为大众体
力劳动调节情绪、统一用力和呼吸所用的
民歌,其节奏鲜明、音调豪迈、律动感强
定 义
与劳动有着紧密的联系。集体性的号子一
般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形式构成。
号子,在北方又叫吆号子,在南方称喊号 子、打号子、叫号子,有的地区(四川) 称“哨子”。
分 类 及 作 品
美文及其历史˙序论》)
“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马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新货郎》
?思一思:
民歌的分类:
走进少数民族民歌
藏族民歌欣赏:青藏高原
呀啦索哎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
蒙古人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走进汉族民歌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欣赏:《茉莉花》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想一想?
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 青春舞曲
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她的眉毛像弯月, 她的腰身像棉柳,她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发抖。 阿拉木汗住在那里?吐鲁番西三百六。为她黑夜没瞌睡, 为她白天常咳嗽,为她冒着风和雪啊,为她鞋底常跑透。
?思一思:
民歌的分类:
走进少数民族民歌
藏族民歌欣赏:青藏高原
呀啦索哎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
蒙古人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走进汉族民歌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欣赏:《茉莉花》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想一想?
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 青春舞曲
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她的眉毛像弯月, 她的腰身像棉柳,她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发抖。 阿拉木汗住在那里?吐鲁番西三百六。为她黑夜没瞌睡, 为她白天常咳嗽,为她冒着风和雪啊,为她鞋底常跑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