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10

1.何陋之有?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由于古今词法的演变,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尽 相同,翻译时要做到在不失原义的基础上,应按照现代汉 语的语法习惯适当调整。(倒装句)
11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 ②场主积薪其中。(于) ③投以骨。(宾语“之”)
文言文语言简洁常有省略,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分,否 则会影响语义或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常见的情况有 补出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省略句)
6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郡。 2.及鲁肃过寻阳。 3.拜左拾遗。.
凡是专用词语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 器具、度量衡名称等,均保留不译。
7

1.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 2.其李将军之谓也!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字(古词、异义、活用、通假、固定等),翻 译时应当注意将其对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
15
例8 ①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 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②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 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有的人)做官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往往是由于家人喜好奢侈造 成的。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为了子孙 而这样的,那么子孙也不能救我;假使为了朋友而这样的,那 么朋友也不能救我。
12

1.衡下车,治威严。……视事三年,上书乞 骸骨。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 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 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13
纵览全篇,明晓大意。由词到句,串联成义。实词 必译,重复合一。虚词实义,定要翻译。虚词虚义, 留住语气。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年号地名,不必 翻译。若有省略,补出本意。修辞用典,可用意译。 词类活用,尤为注意。是否通假,全靠记忆。揣测 推断,前后联系。重点难词,采分所系。切莫望文, 从而生义。大胆推断,下笔心细。特殊句式,调整 词序。省略倒装,皆有定律。因句定调,皆按惯例。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教学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教学课件
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师,一虏不 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未然,即兵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一有隙之后,虽 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 还匈奴使者。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有删改) (1)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
(2)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1)当时,出奇谋的谋士、定大计的谋臣非常多,刘邦最终能脱身的原因,世上没有人知道,也没有 流传下来。(关键词:“石画”“所以”“脱”各1分,句意1分) (2)希望陛下在尚未发生祸乱和尚未爆发战争的时候稍微考虑治理的策略,从而遏制边境上就要萌生的灾祸!(关键 词:“唯”“少”“萌”各1分,句意1分) 【解题思路】 (1)石,大。“石画”指远大的谋略。“所以”指原因。“脱”指脱身。(2)“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少”是副词,稍微。“萌”指发生。 【参考译文】 建平四年,匈奴单于上书汉朝,请求明年到长安行五年一朝见天子之礼。这时哀帝正患病在身,因 而感到很为难,询问公卿,黄门郎扬雄上书规谏说:“我不敢追溯遥远的历史,谨以秦朝以来的史实说明这个问题,以 秦始皇的强大,蒙恬的雄威,仍然不敢窥伺西河,而是修筑长城作为边界。等到汉朝兴起之初,以高祖的威力和英明, 三十万汉军仍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当时,出奇谋的谋士、定大计的谋臣非常多,刘邦最终能脱身的原因,世上没有 人知道,也没有流传下来。孝武皇帝即位,设下马邑之权,想引诱匈奴主力深入,结果白白浪费钱财,使军队劳累,连 一个匈奴人都没看见,更何况单于本人呢!眼明的人能看到无形的东西,耳聪的人能听到无声的音响,假如能事先防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之文言翻译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之文言翻译

• 2. • (1)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对他的清
贫刻苦感到奇异,因此把女儿嫁给他,陪送(给女儿)的嫁 妆非常丰厚。
• (2)“我父亲因为你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 毛巾梳子服侍你。既然侍奉你,(我)只有听从你的命令。”
(2018年全国I卷)
真题回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主人下马客在船 将军角弓不得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都护铁衣冷难着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悲伤 。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 的归来。
(三)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 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 事。” • 他们便(于是,就)在皇帝面前诋毁(贬低、批评、诽谤、说……
的坏话)贾谊说:“洛阳之人,年轻没有经验(学浅),一味想 独揽权力,使许多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 贾谊又多次上奏疏(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是古 代的制度,应该逐渐(渐渐、慢慢)削弱他们的封地(势力,权 力)。
• (2020全国卷2 )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具体 情况:①句中停顿的词、取独或结构倒装的标志。 ②凑足音节的助词、只有语法作用的连词。③偏义 复词中的衬字、同义词中的某个词语④句首发语词。
活用的词语、古今异义的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 等都必须换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绝大部分单音词换 作双音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考查规律】
• 1. 设置得分点 • 得分点是整体理解句子和译好关键字词。 • 2. 综合文言知识 • 翻译句子会涉及特殊句式、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虚 词运用等多方面的文言基础知识。 • 3. 句子来自原文 • 由在阅读文段中选取句子来出翻译题或 另选一段文言文来出翻译题。
【备考锦囊】
小结:我们用这三个方法落实文言 句子的每个字,就能做到“字字落 实”了。
字字落实留删换
第四招: 调(调整法)
把文言文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 调整过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 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7、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 惟夫子。 译: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了,(可是) 没有人同情我,同情我的人只有先生您。
跋扈:霸道,蛮横,暴戾;第:但,只;骄:骄纵,骄 横。
6、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译:你回去,我回来后给你杀猪。
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
第二天兴祖刚一进城办公,就用恩德和信义劝说盐商,(从 他们那里)借到五千锭钱钞。 (2)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
不久又停止兴建土木工程,赈济贫穷的人,减轻徭役和税收, 郡里非常太平。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范其 他的盗贼进入和意外事故的产生。
例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戈既兴,馈饷不继,根本一虚,则有萧墙之忧,可惧也。
战争发动以后,粮饷供应不上,国家基础一旦空虚,就会有 内乱的忧患,值得戒惧。 (2)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方法六: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
将直译时意思不明确的词句活译成相关文字。主要包括: 比喻、借代、夸张、互文、委婉等。
这个“变”就是“意译”。
委婉:发动战争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方法六: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
将直译时意思不明确的词句活译成相关文字。主要包括: 比喻、借代、夸张、互文、委婉等。

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方法五:在翻译时要补出以下内容
数词后面补出量词;
补出省略成分。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省略宾语:之,他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 而
衰,三(鼓)而竭 。
(省略谓语)
方法五:在翻译时要补出以下内容
数词后面补出量词;
补出省略成分。
齐军,官夺名取了阳晋与,现被代封汉为语上义卿同,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
方法一:逐字翻译,连词成句
凡人名、地名、官名、国号、年号、帝号、书名、 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翻译
时保留不变。Leabharlann 练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习
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方法二: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猜测法:
1.联想推断法 联想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推断: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不速之客: 邀请、招致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离 )
众叛亲离 背叛
2.相似结构推断法(对偶、排比句均可用此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自然界的万物
3.以形释词法
如从字形结构入手: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因此可以 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文翻译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文翻译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翻译专项精练真题精练6篇,对话命题人优化练习9篇,掌握解题方法【真题精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2全国甲卷)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

”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

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

”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使人绝齐。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陈轸曰:“伐秦,非计也。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

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真题精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2全国乙卷)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模块一: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一)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章和二年,(1)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

(2)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

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3)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

”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

迷吾,部族首领。

(1)译文:(2)译文:(3)译文:(二)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

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1)“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数以此非诮高祖。

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2)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3)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

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项练(调、补、变)(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项练(调、补、变)(含解析)

“文言文翻译”专项练(调、补、变)一、“文言文翻译”语段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民所爱.母疾,弃官去。

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征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

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己奉送。

”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1)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译文:(2)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译文:译文:(3)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译文:参考答案:(1)(会稽这个地方)山里的老百姓质朴敦厚,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被官吏侵扰得很是(厉害)。

(“山民愿朴"前省略“会稽这个地方”,“颇为官吏所扰”前省略主语“他们”,且是“为……所……”的被动句,需要翻译成带“被”的语句)(2)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到夜里仍不停止,有时(扰得)狗叫一整夜,百姓也不得安宁。

(“发求”,委派官吏搜求;“绝”,停止;“或",有时;“竟夕”,一整夜)(3)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能比得上您说的那样(好)呢?使父老们受苦受累了!"(“及”译为“比得上",“勤苦”是偏义复词,偏在“苦”,且是使动用法,译为“使……辛苦”)参考译文:刘宠字祖荣,是东莱郡牟平县人.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因为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目标】1、根据考试说明,探究近几年江苏高考翻译题特点,了解考查方向,明确复习目标。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技巧,提高文言语句翻译能力。

3、讲练结合,强化得分点意识。

【真题体验】1.(2015江苏卷)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⑴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⑵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解题指导】第⑴句注意关键点“检束”、“徒”的翻译即可;第⑵句注意关键点“治官”、“无”、“苟简”、“更”的解释和“所创立”句子翻译即可。

今年赋分可能每小句1分,计8分。

2.(2014江苏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3.(2013·江苏卷“李丰,字安国……”)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第(1)句中的“左右”指身边伺候的人,近臣;“所”放在动词“在”前构成名词性词组,应译为“在哪里”;“以”是介词,可译为“用”。

第(2)句中“尚”的翻译是个难点。

“尚”,匹配之意,多指高攀婚姻,“尚公主”即娶公主为妻;“选”即“被选中”,注意把被动句式翻译出来;“内”“外”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第(3)句中“缺”指“空缺”;“谘”同“咨”,意为“征询”;“谁可补者”是个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为“可补者谁”。

【知识梳理:】1.考纲解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保留节目”。

从2009年起,考查重点由原来的侧重直译到近几年兼顾句意通顺,语气恰当。

2.翻译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1)直译:要求字字句句讲究落实,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

(2)意译: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译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字落实。

“意译”的对象:①在句中有特殊意义的词语,②现代汉语中找不到与其直接对应的词语,③含有特殊修辞和固定格式的句子。

3.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1)“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2)“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3)“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4.翻译的方法技巧翻译文言文语句,概括的说,可以简称为“留、换、补、删、调、贯”六字诀。

1.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官职、地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2.换:要把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语,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把换成“你”。

3.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补上。

包括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词省略等。

4.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一些虚词。

这些词包括句首发语词,句中表停顿或只起结构作用的词,句末调节音节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5.调:对文言文中不合现代语言习惯的句子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对象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6.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以使译文明白、贯通。

【课堂演练】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

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宫门,言未已,涕泣沾襟。

扁鹊遂诊之。

太子遂得复生。

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

”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

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节选自《说苑·辩物》) (1)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

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译文:(2)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

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译文:(3)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译文:解析(1)过:拜访。

暴疾:突然生病。

造:到。

活: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2)生:使动用法,使……生,使……复活。

特:只是。

夫:指示代词,那,那些。

药:名词用作动词,使用药物。

(3)夫:用在句尾,表示感叹。

息:使动用法,使……复苏。

答案(1)扁鹊拜访赵王,赵王的太子突然得病身亡。

扁鹊来到宫门说:“你进去禀告,说郑国医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

”(2)我并不能使死人复活,只是使那些应当活的人让他活着罢了。

死人是不能使用药物救活的。

(3)可悲呀!乱国的君主是不能用药物使它复苏的。

参考译文扁鹊拜访赵王,赵王的太子突然得病身亡。

扁鹊来到宫门说:“你进去禀告,说郑国医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

”中庶子进宫禀告赵王,赵王光着脚快步走来,出了宫门,话没说完,眼泪就沾湿了他的衣襟。

于是扁鹊就给太子诊治。

太子于是就活过来了。

天下人听到这件事,都说:“扁鹊能够使死人复活。

”扁鹊告诉大家说:“我并不能使死人复活,只是使那些应当活的人让他活着罢了。

死人是不能使用药物救活的。

”可悲呀!乱国的君主是不能用药物使它复苏的。

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

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译文:(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译文:(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译文:解析(1)盖:承接上文,说明理由和原因,表确定语气,相当于“本来是”“原来是”。

役:第一个“役”是名词,仆役;第二个“役”是动词,役使,驱使。

非:表否定判断。

而已也: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

(2)向使:连词,假如,假使。

佣:雇佣。

若:代词,你。

直:通“值”,工钱。

怠:怠慢。

货:财物。

黜:贬退。

罚:处罚。

补充省略成分,即“(其)受若直……则(若)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3)势:情势。

如……何:对……怎么样。

达:通晓。

得不……乎:固定结构,能不……吗,表反问。

答案(1)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

(2)假如家里雇佣一个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却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钱财器物,那(你)就一定非常恼怒地要赶走处罚他了。

(3)情势虽不同而道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惧吗?参考译文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职责吗?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

所有在当地劳动吃饭的人,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来雇用官吏,是为了让官吏公平地为自己办事。

如今官吏收受了百姓的钱,却怠慢百姓的事,到处都是这样。

哪里是仅仅怠慢百姓的事,还要偷盗百姓。

假如家里雇佣一个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却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钱财器物,那(你)就一定非常恼怒地要赶走处罚他了。

如今天下的官吏大多如此,可是百姓不敢发泄自己的愤怒并且贬黜处罚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情势不同啊。

情势虽不同而道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惧吗?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刘敞,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

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此所谓驳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1)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文:(2)“实然。

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译文: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

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

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

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

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

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

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

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

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

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译文:(2)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译文:(3)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

译文:詹鼎,字国器。

台湾宁海人。

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

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

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

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

他的父亲为之感动,遂让他入学读书。

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

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

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

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课后巩固】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晋国苦盗。

有郄雄(郄(qiè)雄:人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指能判断是否是小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