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传统手术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比较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传统手术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比较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传统手术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比较及对肝功能的影响小肝癌是指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的原发性肝癌,通常由肝细胞癌或胆管细胞癌组成。

小肝癌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而经皮射频消融术和传统手术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经皮射频消融术具有与传统手术切除术相媲美甚至更优越的治疗效果,并且对肝功能的影响也更小。

本文将对经皮射频消融术与传统手术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比较及对肝功能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一、经皮射频消融术经皮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肝癌治疗方法,通过穿刺将射频电极直接插入肿瘤组织中,产生射频热能导致肿瘤细胞凝固坏死。

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那些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效果欠佳的患者。

近年来,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研究表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80%以上,且在术后一年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也比较理想。

二、传统手术切除术传统手术切除术是治疗小肝癌的传统方法,通常是通过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组织。

尽管传统手术切除术在小肝癌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创伤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较大的负担。

传统手术切除术还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术后感染、出血、肝功能不全等。

传统手术切除术在治疗小肝癌时逐渐受到了经皮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治疗方法的挑战。

三、经皮射频消融术与传统手术切除术的比较就治疗效果而言,经皮射频消融术与传统手术切除术在小肝癌治疗中的疗效相当。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的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率等指标并无明显差异。

而就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周期、并发症风险等方面来看,经皮射频消融术优于传统手术切除术。

经皮射频消融术的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能够减轻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超声造影配合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比较

超声造影配合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比较

·论著·超声造影配合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比较陈红健 张一心 陈钟【摘要】 目的 比较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配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与手术切除治疗对于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

方法 经病理、甲胎蛋白(AFP)或影像学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95例分为两组:A组54例,采用常规手术切除治疗;B组41例,采用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配合RFA治疗。

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A组患者术后完全切除率98.1%,1、2和3年肝癌再发率为22.2%、42.6%和59.3%,1、2和3年的生存率为90.7%、77.8%和63.0%;B组术后完全消融率92.7%,1、2和3年肝癌再发率17.1%、43.9%和61.0%,1、2和3年的生存率为87.8%、75.6%和65.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原发性小肝癌,声诺维超声造影配合RFA治疗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效果相当。

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轻且少等特点,更体现了其微创的价值。

【关键词】 超声造影;射频消融;原发性小肝癌【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3685(2012)01-0036-04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nd surgical resectionin treating small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CHEN Hongjian,ZHANG Yixin,CHEN Zhong.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226006,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SonoVue-enhanced ultrasonography-guided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and surgical resection in treating small primary hepaticcarcinoma(PHC).Methods Of 95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diagnosed PHC,54cases(group A)were treated with surgical resection and 41cases(group B)with ultrasound-guided RF.The outcomes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omplete resection rate in group A was 98.1%,which was 92.7%ingroup B.The 1-,2-and 3-year recurrence rates were 22.2%,42.6%and 59.3%,respectively,in groupA,which were 17.1%,43.9%and 61.0%in group B.The 1-,2-and 3-year survival rates in group Awere 90.7%,77.8%and 63.0%,respectively,which in group B were 87.8%,75.6%and 65.9%.The outcomes of two groups were all similar(P>0.05).Conclusion SonoVue-enhanced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local RFA therapy has the same efficacy as surgical resection intreating small PHC,but ultrasound-guided RFA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quicker recoveryand less complications.【Key words】 SonoVue-enhanced ultrasonography;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imary smal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iangsu Med J,January 2012,38(1):36-39.]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项目(RC2007086)作者单位:226006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肝胆外科(陈红健、张一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陈钟)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五大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 的新发病例,全世界每年有50万人死于肝癌。

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

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

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再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摘要】目的比较使用射频消融术和手术再切除法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复发的肝癌患者,其中26例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14例使用手术再切除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研究影响复发后患者生存期和再复发的因素。

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的清除率分别为92.4%,100%。

复发癌结节个数和复发期间是影响再复发的危险因素,再复发癌结节个数与复发时间是影响复发后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结论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复发性肝癌可以获得和手术再切除相当的生存率,而且射频消融术具有经济,微创,重复性好的优势,非常适合用于治疗复发性肝癌患者。

【关键词】射频消融;手术再切除;复发性肝癌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82-02肝癌在全球常见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患者生存5年的概率小于8.5%。

目前,手术切除为治疗肝癌的最好方法,可以较高的增加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但是由于受到肝癌数量、部位、大小、肝外及血管转移,特别是由于肝硬化和肝炎等因素的干扰,患者中只有20%适于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今年来,用射频消融进行肝癌治疗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文主要比较了使用射频消融术和手术再切除法治疗复发性肝炎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肝内复发但是没有伴随门静脉主干癌栓。

其中26例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3±8.1)岁。

肝癌结节55个。

另外14例使用手术再切除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53.2±6.5)岁,肝癌结节32个。

两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射频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射频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最高温度(℃) 101.48±5.05 到达54℃时 间(sec) 31.6±13.10
注:数据以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 *P<0.05:为2450MHz 60W MWA、915MHz 60W、70W MWA分别与T30、T40 RFA之间比较 //P<0.05:为所有能量条件MWA与T30、T40 RFA之间两两比较 # P<0.05:为2450MHz 60W、70W MWA 与T30、T40 RFA, 及915MHz 60W、70W MWA与T30 RFA之间两两比较
活体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
活体猪肝消融范围及温度数据
参 数
Dl(cm) Ds(cm) Ds/Dl比值 最高温度(℃)
2450MHz-MW
3.86±0.81 2.35±0.75 0.62±0.19 80.07±12.82
实验研究
离体猪肝微波射频消融范围
2.8cm× 4.0cm
2450-60W×10min微波
3.2cm× 6.5cm
915-60W×10min微波
2.0cm× 3.3cm
T30×10min双极射频
实验研究
温升曲线对比
120
Temperature( ℃)
100 80 60 4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Time(minute)
RF2000射频治疗仪
LeVeen Needle
3.5-4.0cm
德国BERCHTOLD公司HiTT水冷式 射频治疗系统
水冷射频仪器
单极(16G)
双极(15.5G)
单极射频设置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最多需要四个回路电极 ! 同时还造成体温升高
双极射频特点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对比研究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对比研究
后恢复,减 少 并 发 症 发 生 ;研究组相较于 参 照 组 术 中 失 血 量 、手术时间、术 后 胃 肠 功 能 恢 复 时 间 以 及 住 院 时 间 均 较
短 (P <0. 05 ) ,由此得出,L C B D E 联 合 L C 手术操作更为简
便 ,手 术 时 间 更 短 ,对 患 者 创 伤 更 小 ,进 而 减 少 术 中 失 血 量 ,促进患者预后恢复,进而改善预后,缩短其住院时间。
第32卷 第 5 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 5 月
563
2 . 3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术后发生腹腔感染
1 例 ,出 血 1 例 ,(并发症改为胆漏)参照组术后发生腹腔感 染 3 例 ,急 性胆管炎2 例 ,出 血 5 例 ,胰 腺 炎 2 例 ,(腹腔感 染 不 要 ),研 究 组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5. 5 6 % 低 于 参 照 组 33.33% ,差异显著(y 2 =8.867,f><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 着 我 国 饮 食 习 惯 与 生 活 结 构 不 断 改 变 ,我 国 胆 总 管 结 石 并 胆 囊 结 石 发 病 率 也 随 之 上 升 ,手 术 是 治 疗 该病的主要方式,随 着 腹 腔 镜 在 临 床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临床 治 疗 胆 总 管 结 石 并 胆 囊 结 石 手 术 方 式 逐 渐 增 多 ,其 中 腹 腔 镜 下 胆 总 管 探 查 术 、十 二 指 肠 括 约 肌 切 开 取 石 术 等 联 合 胆 •儀切除术均是常用手术方式~。内镜十二指肠括约肌切 开 取 石 术 联 合 L C 虽 有 一 定 治 疗 效 果 ,但术中极易引发乳
消融组与腹腔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 个月的肝功能恢复情况、肿 瘤标志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结 果 经

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采取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对影响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情况进行比较。

方法:收集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射频消融术方法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肝功、免疫功能等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对术后两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比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比术前低,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免疫功能中两组患者的CD3+、CD4+指标比术前高,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两组患者的CD8+指标比术前低,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低。

在术后患者产生并发症比例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方法而言,射频消融术对于术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使患者术后产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降低。

关键词:射频消融;开腹手术;原发性肝癌1. 前言原发性肝癌严重损害患者肝功能,通常患者同时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发生肝性脑病及结节破裂出血等,不具有良好预后,原发性肝癌治疗将肿块采用手术进行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随着近年来逐渐发展的微创治疗技术,射频消融术逐渐用于恶性肿瘤治疗,具有较小损伤、便于操作等明显优势。

本研究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采取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对影响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情况进行比较,为选择适宜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临床依据。

2. 资料和方法2.1 患者资料收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40例患者有关患者资料。

将同时存在肝外转移、感染性疾病、静脉癌栓、严重心脑肺功能异常患者予以排除,患者及其家人同意参与本研究。

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有14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患者年龄36—71岁之间,平均年龄(56.9±4.2)岁,14例患者为Child-Pugh A级,6例患者为Child-Pugh B级。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7-22T16:36:23.6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3期作者:邓骏[导读] 方法:实验选取2017年01月到2021年01月期间因小肝癌就诊于本院的98例病人进行调研邓骏自贡市中医医院(四川省自贡市) 643000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小肝癌不同治疗模式进行调研,对比常规治疗与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与差异性。

方法:实验选取2017年01月到2021年01月期间因小肝癌就诊于本院的98例病人进行调研。

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86例参与试验的病人进行客观分组,每组均分得43例。

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

研究组则采用射频消融术。

总结治疗结果。

结果:相比之下对比组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反之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与研究组相对比复发率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肝癌治疗中,射频消融术可作为首选,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小肝癌;手术切除在临床治疗中,小肝癌在各类原发型肝癌中较为常见,据临床不完全统计结果证实,近些年小肝癌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

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2]。

小肝癌在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我科室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分别采用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两种模式。

为了调研2种治疗方式实施效果,在本文中进行调研,现对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选取2017年01月到2021年01月期间因小肝癌就诊于本院的98例病人进行调研。

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86例参与试验的病人进行客观分组,每组均分得43例。

通过回顾对比组病人基线资料中,得知男性21人,女性22人,年龄在45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55.12±1.49)岁。

通过回顾研究组病人基线资料中,得知男性22人,女性21人,年龄在46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55.31±1.52)岁。

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对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对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对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陈泰康【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4(000)026【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小肝癌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和微波组,每组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组和微波组平均失血量分别为:(350.5±52.7)、(123.4±20.8)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2±3.1)、(6.4±1.3)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近期疗效显著优于手术切除,且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无显著差异。

【总页数】2页(P33-34)【作者】陈泰康【作者单位】毕节市威宁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贵州毕节 56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相关文献】1.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J], 沈桢;阎皓2.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在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J], 莫斌;赖钊;王学文;邓腾刚;刘凯3.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在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J], 莫斌;赖钊;王学文;邓腾刚;刘凯;;;;;4.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J], 沈燕;蔡晓燕;董江楠;刘淼;何洁;万永林;吴墅;丁珺;傅晓红5.特殊部位小肝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的对比研究 [J], 李姗姗;李开艳;黄哲;吴晓贝;罗鸿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3T14:01:39.3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8期作者:李攀峰
[导读] 原发性肝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并且与女性相比。

(衡阳市中心医院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运用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而观察组则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传统手术;射频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并且与女性相比,男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肝大、腹胀、消瘦以及肝区疼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其远期生存率不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当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肝动脉栓塞化疗、手术切除以及射频消融术等,其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因此,本文对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运用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

对照组肿瘤直径(3.2±1.4)cm,年龄(62.6±5.3)岁,12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Child-Pugh分级:18例为A级、14例为B级,其中10例合并肝硬化;观察组肿瘤直径(3.3±1.5)cm,年龄(62.8±5.4)岁,11例为女性、21例为男性,Child-Pugh分级:19例为A级、13例为B级,其中12例合并肝硬化。

两组的肝功能分级、年龄等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切除术,即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选择右肋缘下作为手术入路,作一个斜切口,对腹腔进行探查,查看大网膜周围有无转移性结节、有无腹水等,了解肝硬化程度和肝脏病变范围,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及时行B超探查。

手术的过程中,如果需要阻断肝门,应该对肝蒂阻断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为10-20min/次,并且将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作为基本依据,行局部切除或肝段、半肝切除术,对肝断面进行彻底止血后,对小胆管进行结扎,同时将腹腔引流管放置在肝脏断面,结束手术。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行射频消融术,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后,在CT或B超的直视下进针,对于直径>3cm的肿瘤,采用多极针多次或者多点单次消融;对于<3cm的肿瘤,则采用单针穿刺单点消融,将肿瘤大小作为基本依据,确定治疗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病灶较大的患者,应该进行多角度多位点反复消融,并且扩展消融范围至正常组织0.5-1.0cm,预防肿瘤转移或复发。

1.3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①显效。

经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完全坏死,且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

经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增强无强化、呈低密度,且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

病灶周围出现“快进快出”特征,且症状变化不明显。

同时。

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包括胸水、低钾血症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原发性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期或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其5年生存率较低,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1]。

虽然肝部分切除
术是临床上公认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术后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切口愈合不良、胸水等,影响患者预后恢复[2]。

而射频消融术作为新型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彻底杀灭肿瘤,还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创伤小等诸多优点,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3]。

有研究发现,射频消融术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电极使高频电流进入肿瘤组织,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局部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当温度>50°C时,出现蛋白变性、细胞膜溶解,使其凝固坏死,从而发生不可逆死亡[4]。

同时,射频消融产生的大量热量还能释放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因子,激活Kupffer细胞,对毒性T细胞反应进行调控,使肿瘤灭活效果提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射频消融术,不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史赢,陈金明,张春雨.经皮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8,21(01):13-16+20.
[2]马智,杨帆.微波消融术与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对比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12):32-35.
[3]王冰,贾佳,张绍庚,余灵祥,朱慧军,王继涛,孙百军.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对比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03):221-226.
[4]朱海林.肝癌射频消融术与切除术分别联合脾切除治疗小肝癌伴脾亢进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安徽医药,2016,20(01):98-101.
[5]丁振昊,蒋力,张珂,黄容海.腹腔镜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3):1113-1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