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标准
行业会计比较第三版教学设计

行业会计比较第三版教学设计一、前言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行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各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标准,掌握如何编制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司财务状况,并为未来从事会计和财务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和特殊会计处理方法;2.掌握如何编制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3.了解行业会计比较指标的计算方法;4.掌握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行业会计概述•行业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行业会计的分类及特点•行业会计的法律法规2. 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零售业•制造业•服务业•银行业3. 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比较分析•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市值与财务比率分析•行业比较分析4. Excel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数据汇总和筛选•数据排序和分类汇总四、教学过程1.用PPT讲解行业会计概述及分类,解释法律法规和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2.分组讨论每个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演示和讨论。
3.给学生提供不同行业的实际财务报表进行编制,进行课堂示范并让学生分组完成。
4.讲解行业比较分析和市值与财务比率分析的方法,并进行实例演示。
5.讲解Excel数据分析的基本操作,进行实例演示。
6.让学生分组进行Excel数据分析实践。
五、教学评估1.考试:能编制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2.作业:进行行业比较分析,并给出分析意见;3.实验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
六、教学资源1.PPT讲义;2.实际财务报表;3.Excel数据集。
七、参考文献1.李旭辉.行业会计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郭志明,林慧群,程伟伟,等.行业会计理论与实务[J].财务资料,2015(02):238-238.。
行业会计比较第二版课程设计

行业会计比较第二版课程设计一、前言本课程是针对行业会计比较这一主题,以及行业会计比较分析方法和技巧进行的深入探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行业会计比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行业会计比较对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课程目标1.掌握行业会计比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理解行业会计比较对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3.了解行业会计比较在实践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能够在会计分析中进行科学论证和逻辑推理。
三、课程安排第一讲:行业会计比较总论时间:2学时内容:1.行业会计比较的定义;2.行业会计比较的基本方法;3.行业会计比较的应用范围。
第二讲:行业因素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时间:2学时内容:1.行业因素对财务比较分析的影响;2.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的异同;3.行业比较分析的制约因素。
第三讲:行业会计比较 - 利润分析时间:2学时内容:1.利润总额的组成及其必要性;2.利润全景视图和组成要素;3.利润水平的比较和分析。
第四讲:行业会计比较 - 资产分析时间:2学时内容:1.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和分析方法;2.营运资产分析方法和应用;3.资产负债表重大项目的分析。
第五讲:行业会计比较 - 财务风险分析时间:2学时内容:1.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其维度;2.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指标;3.财务风险分析的实例分析。
第六讲:行业会计比较 - 现金流分析时间:2学时内容:1.现金流量的定义和分类;2.现金流量的分析目的和方法;3.现金流量分析实例分析。
第七讲:行业会计比较 - 投资效果分析时间:2学时内容:1.企业投资效果评价的基本思路;2.投资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技巧;3.投资效果分析实例分析。
第八讲:行业会计比较 - 成本分析时间:2学时内容:1.成本概念及其分类;2.成本分析方法;3.成本分析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PPT演示、口头讲解等方式,讲解行业会计比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真实案例分析:通过真实企业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行业会计比较的理解和应用。
《行业会计比较》(01386)教学建议

11
第9章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会计核算
6
1
7
第10章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2
10
总课时
本课程教学对象和适用范围:二年制高职高专或五年制高职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公司理财专业
本课程教学特点和方法:本课程教学要求,在掌握基本核算理论同时,注重会计实务操作。教学过程宜采用实例教学。
本课程教学建议
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
学时数
总学时
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
第1章总论
2
2
第2章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
6
2
8
第3章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核算
6
2
8
第4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
10
3
13
第5章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
8
2
10
第6章运输企业会计核算
8
2
10
第7章保险业企业会计核算
10
3
13
第8章对外贸易企业会计核算
8
行业会计比较修订版课程设计

行业会计比较修订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逐渐变得多元化。
与传统的普通会计人员相比,行业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行业专业性和行业背景知识。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与行业相关的会计知识和技能,通过修订版课程的设计,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
二、教学目标1.了解行业会计理论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2.了解行业变化对于会计的影响,并能进行分析决策;3.增强行业背景知识,为日后的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大纲第一章行业会计概论•行业会计概念与内容;•会计环境变化对行业会计影响的分析;•行业会计的基本目标和职责。
第二章行业领域会计•行业会计实务知识的介绍;•行业领域会计特别要求;•与行业领域有关的税收法规。
第三章行业会计案例分享•展示行业会计案例及其分析;•理解行业领域会计的实践;•总结归纳行业会计的应用技巧。
第四章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基本概念与流程;•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行业会计审计中的应用实践。
第五章专项会计•不同行业领域的财务会计分析;•财务报表的背景介绍;•行业会计的会计治理原则。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技术主要分为: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文献阅读以及课程设计等。
课程设计包括大纲设计、案例分析和书面报告等环节。
通过教学案例、文献阅读、课程设计等形式,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掌握行业会计实践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五、评价方式1.期末闭卷考试占总评分60%;2.课堂表现及课程设计占总评分40%。
六、课程指导思想本课程紧扣行业会计的相关内容,教材选择多样化,并围绕实际案例分享、文献阅读、课程设计等环节进行学习。
在课堂教学、讨论、课程设计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对行业会计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指南

《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指南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核心和选修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教短的时刻内把握各行业会计核算知识与技能,拓展学生对行业领域的认识,对行业会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懂得和把握,满足学生在不同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需要,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本课程的前导专业课程有会计基础、出纳实务、会计信息化、财务会计实务、成本运算、税费运算与申报等。
二、课程教学方法1、使用比较教学法对现行几大行业会计制度的结构、内容及各行业会计核算方法等进行比较,挖掘他们的相同点,比较它们的不同点,激起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2、使用项目教学法在每一行业的学习中使用项目教学法。
将财务工作分解为若干个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项目教学法下,学生就会意识到,这些内容是与项目任务紧密有关的,只把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
通过解决周围的一些实际咨询题来实现对知识的把握,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3、启发法为学生下发某行业的原始发票,由学生先讨论如何处理,老师启发。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通过经历咨询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升学习爱好,而且通过对解决咨询题的方法的探究,能够激发学生的制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4、讲授法针对重点难点专门是学生不懂的咨询题进行讲授.三、课程具体内容四、参考资料(书籍、网站、有关法律法规)本课程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的《行业会计比较》。
1、黄启国·《行业会计比较》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林云·《建筑企业基础会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李海波·《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5、丁元霖·《旅行餐饮服务企业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9、《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10、《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1、湖南会计网/五、考核方式《行业会计比较》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纳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行业会计比较第四版教学设计

行业会计比较第四版教学设计介绍本教学设计针对行业会计比较第四版这本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行业会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介绍课程的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掌握行业会计比较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能够运用行业会计比较的方法进行企业财务分析;3.能够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4.能够运用行业会计比较的方法制定企业的财务策略。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案例学习本课程将通过案例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企业财务数据和行业数据,理解企业和行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掌握行业会计比较的分析方法。
讨论课在课程中,将有多次讨论课,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启发,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演示本课程将通过课堂演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和行业的财务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学习财务软件的使用和应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讲解和学习:行业会计比较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本部分将介绍行业会计比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相关理论。
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实践本部分将介绍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实践,包括行业数据的获取和应用、常用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
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实践本部分将介绍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实践,包括企业财务报表的解读和分析、重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财务风险评估和财务规划等。
行业会计比较的实际应用本部分将介绍行业会计比较的实际应用,包括制定企业的财务策略、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等。
结论本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行业会计比较分析能力,让学生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学习、讨论课和课堂演示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会计比较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会计思维。
行业会计比较

《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0203k217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学分:2课时:36开课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会计学一、课程简介《行业会计比较》是一门通过介绍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的会计核算,将不同行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和核算流程进行比较的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该课程通过对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农业企业等六个不同领域的会计进行比较,分别介绍了其特点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差异。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掌握《行业会计比较》这门课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要求能获得对不同行业会计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系统的学习不同行业会计理论,结合会计准则和行业特点,完整的认识到不同行业里会计的核算原理、核算内容、核算方法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1、学生对不同行业会计的核算,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能够运用不同行业会计知识解决基本的问题;2、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行业会计的核算原理和核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路和实践应用能力,并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一)第一章总论主要内容:不同行业、产业的划分;我国财务会计规范体系;我国财务会计的分类;不同行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异同;存货、成本费用核算方面的差异及收入确认的差异;行业会计与《企业会计准则》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我国行业、产业的划分,我国财务会计的分类;理解我国财务会计划分的标准;掌握我国不同财务会计分类下,各个行业核算相同点、不同点。
重点、难点:财务会计划分的标准,不同财务会计分类下各行业核算的差异。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必要的课堂提问环节和课后安排适当练习、讨论及自主延伸阅读。
(二)第二章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主要内容:商品流通企业的业务特点;会计核算特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账户的使用;批发商购进、销售、清查业务的核算;零售商商品购进、销售、清查业务核算。
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标准

《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相关行业所需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开发的一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通过介绍商品流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旅游餐饮服务企业4个主要行业的典型会计业务,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各个行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行业领域的认识,从而使其具备社会各行业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学生在不同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需要,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会计学基础》、《中级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纳税实务》,后续课程有《会计综合实训》。
二、课程设计思路《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设计总体思路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会计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为要求,采用工作领域模块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倡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通过对商品流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旅游餐饮服务企业4个行业会计理论教学、实务训练、企业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学习项目、完成任务中学习并掌握各行业会计的经营管理特点,熟悉各行业典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切实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行业账务处理变化的应对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等方式,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商品流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旅游餐饮服务企业等4个主要行业的经营管理特点,熟悉其典型的经济业务类型和业务流程。
(2)熟悉各行业典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单据。
(3)掌握这4个行业的典型经济业务(存货、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会计核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制订依据
《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相关行业所需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开发的一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通过介绍商品流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旅游餐饮服务企业4个主要行业的典型会计业务,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各个行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行业领域的认识,从而使其具备社会各行业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学生在不同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需要,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会计学基础》、《中级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纳税实务》,后续课程有《会计综合实训》。
(三)课程设计思路
《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的拓展课程,本课程的设计总体思路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会计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为要求,采用工作领域模块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倡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通过对商品流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旅游餐饮服务企业4个行业会计理论教学、实务训练、企业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学习项目、完成任务中学习并掌握各行业会计的经营管理特点,熟悉各行业典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切实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岗位迁移能力和行业账务处理变化的应对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等方式,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五、实施建议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遵循“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重视在校学习与职场工作的一致性,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工作任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实
践,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六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内容总结法、比较分析法等。
(1)六步教学法
将教学组织分为明确任务、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检查、教学评价六步。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知识、技能、准备等信息搜集,制定课程教学方案,并准备各项教学资料。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和会计工作流程实施模拟工作过程,并以“过程+结果”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2)情境教学法
在仿真化的专业教室中,让学生犹如置身于某个企业的财务和业务部门的办公室。
教学所用的各类账本、单证、印章等资料,全部按照企业会计岗位实际工作所配备。
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会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3)案例教学法
将案例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演示能够较好地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不同行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理解。
(4)课堂内容总结法
加强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每堂课末都留下几分钟时间做课堂评估与反馈,针对学生不理解、不易弄懂的内容再次复述或个别辅导,同时布置下次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5)比较分析法
引导学生将不同行业会计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相关知识点的异同。
六、考核及评价
本课程主要考核与评价学生对各行业典型业务会计核算的理解,是否能够运用所学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会计核算方法等,对不同行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
考核的最终评价由三部分考核评价构成,各考核评价方式分别按满分100分独立计分: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期末考核即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评价主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