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体等离子体模型的动力学可容变分

合集下载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是研究流体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模型。

流体是指能够流动的物质,包括气体和液体;等离子体是指由带电粒子组成的物质,其中带电粒子可以是离子或电子。

在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中,首先需要考虑流体的基本性质和行为。

流体的性质受到压力、温度和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当流体处于高压力下,其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运动较为剧烈,流体表现出较高的粘度和浓度。

而低压力下,流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运动较为自由,流体表现出较低的粘度和浓度。

在等离子体化学模型中,需要考虑等离子体的电荷性质和电磁场的影响。

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会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力作用,从而产生运动。

这种运动可以是自由电子在外部电场中的漂移,也可以是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

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和离子的相互作用也会导致电离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发生。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的研究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可以用于预测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加热和电离现象。

在等离子体技术中,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可以用于设计等离子体反应器和等离子体处理设备,以及研究等离子体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在天体物理学中,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可以用于研究恒星和星际等离子体的性质和演化。

为了建立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首先是流体和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如密度、温度、压力和电荷。

其次是流体和等离子体的运动行为,如流体的流动速度和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漂移速度。

还需要考虑流体和等离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电磁场和化学反应。

最后,需要利用物理方程和数值模拟方法来描述和求解流体-等离子体系统的行为。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是研究流体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理论模型。

通过建立和研究这种模型,可以深入理解流体和等离子体的性质和行为,为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的研究将为我们揭示物质世界中更多精彩的科学现象。

《等离子体动力学》讲义

《等离子体动力学》讲义

《等离子体动力学》讲义祝大军熊彩东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目录第一章:引言§1•1定义§1•2基本特征:§1•3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动力论方程§2•1分布函数的引入§2•2普遍的动力论方程§2•3V l a s o v方程的严格导出第三章:V l a s o v方程的求解§3•1几个定义§3•2V l a s o v方程的线性化§3•3平衡态V l a s o v方程的解§3•4线性V l a s o v方程的解——特征线法(未扰轨道法)§3•5等离子体纵振荡——初始扰动的演化——F o u r i e r-L a p l a c e变换法第四章:微观不稳定性§4•1等离子体微观不稳定性概述§4•2静电不稳定性§4•3束——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等离子体尾场加速器中静电波特性第一章 引言§1•1 定义: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态”:固体(加热)→液体(加热)→气体(输入能量)→电离态。

等离子体是由大量的接近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所组成的系统,在整体上是准中性的,粒子的运动主要由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所决定,由于这种作用是库仑长程相互作用(密度足够低,一个邻近粒子所产生的力远小于许多远距离粒子所施的长程库能力),因而使之显示出集体行为(如:各种振荡和波动、不稳定性等)。

§1•2 基本特征:1. 系统的尺度必须远大于德拜长度(Debye Length )1/20222e i d e i i i e KT T n e T Z n e T ελ⎛⎫= ⎪+∑⎝⎭(1.2.1) 2/120⎪⎪⎭⎫ ⎝⎛=e n KT e e d ελ (1.2.2)推导过程: 真空中一个点电荷q 产生一个电场()E r φ=-∇, ()r φ为电势。

其满足拉普拉斯方程()20r φ∇=,得库仑势()04qr r φπε= (1.2.3)在等离子体内部,电子、离子成份都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下,一个点电荷q 近旁总是异号电荷比同号电荷要多些。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刘万东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刘万东

目录 88 88 89 95 95 96 96 98 100 101 101 102 105 108 108 109 111
第六章 几个重要的等离子体概念………………………………………… 113 §6.1 §6.1.1 §6.1.2 §6.2 §6.2.1 §6.2.2 §6.2.3 §6.2.4 §6.3 §6.3.1 §6.3.2 §6.3.3 §6.4 §6.4.1 §6.4.2 §6.4.3 §6.4.4 §6.4.5 库仑碰撞与特征碰撞频率……………………………………… 两体的库仑碰撞………………………………………………… 库仑碰撞频率…………………………………………………… 等离子体中的扩散与双极扩散…………………………. …… 无磁场时扩散参量…………………………………………. … 双极扩散………………………………………………………… 有磁场时的扩散系数…………………………………………… 有磁场时的双极扩散…………………………………………… 等离子体鞘层…………………………………………… ……. 鞘层的概念及必然性………………………………………. … 稳定鞘层判据………………………………………………. … 查尔德-朗缪尔定律………………………………………. … 朗道阻尼…………………………………………………. …… 伏拉索夫方程………………………………………………. … 朗缪尔波和朗道阻尼………………………………………….. 朗道阻尼的物理解释…………………………………………… 离子朗道阻尼与离子声不稳定性……………………………… 非线性朗道阻尼………………………………………………… 113 114 116 118 118 119 120 122 122 122 123 124 125 125 126 129 130 131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用于描述等离子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过程,应用于等离子体材料加工与应用等领域。

该模型通常包含两个部分:流体方程和等离子体方程。

1. 流体方程:
流体方程通常用于描述气体和液体的运动和变形。

它包括了质量、动量、能量等守恒方程,并加入了液体和气体特有的参数,如密度、速度、温度等。

这些方程通常用来模拟物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等离子体方程:
等离子体方程用于描述等离子体的行为和化学反应过程。

等离子体方程通常包括能量守恒方程、扩散方程、辐射传输方程等。

在等离子体模型的框架下,电子与原子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转移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这种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太阳物理学、等离子体冶金、半导体加工和空气动力学等领域。

通过使用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可以在不同情况下精确地模拟等离子体和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变过程和化学反应,并对这些过程进行预测和优化,以实现组分选择,设备设计,工艺控制等应用。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

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是描述等离子体中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

等离子体是由电离的气体分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第四态物质,具有激发态能量和粒子数密度很高的特点。

在等离子体中,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包括电子碰撞、离子碰撞、电磁辐射等。

在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中,我们通常用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电荷守恒方程来描述等离子体的行为。

这些方程基于基本物理原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可以用来解释等离子体的传输性质、稳定性和动力学行为。

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等离子体中各种粒子的密度变化。

在等离子体中,粒子的产生和消失通常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碰撞和扩散过程。

在稳态下,等离子体中的动量流应该为零,即总动量产生和损失应该相等。

能量守恒方程描述了等离子体的能量传输和转化过程,考虑等离子体中的热传导、电子碰撞激发和辐射等因素。

电荷守恒方程描述了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密度变化和电流的流动。

此外,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还包括各种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在等离子体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包括离子化、复合、电离、激发和辐射等。

这些反应的速率方程描述了它们的速率与粒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确定各种化学反应在等离子体中的贡献。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等离子体中各种物理和化学参数的分布,如电子密度、离子温度、电场和磁场分布等。

这些参数对于理解等离子体的行为和优化等离子体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等离子体工程中,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可以用来优化等离子体的功率耗散、传热性能和化学反应效率。

总之,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模型是描述等离子体中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的重要工具。

通过求解守恒方程和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我们可以获得等离子体中各种参数的分布,从而深入理解等离子体的行为和优化等离子体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科研热词 网格尺度 气固射流床 最人颗粒堆积率 时间步长 实验测量 cfd模拟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科研热词 1 气固运动特性 2 数值研究 3 循环流化床
推荐指数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科研热词 数值模拟 液固流化床 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 颗粒动理学 流化床 双流体模型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014年 科研热词 欧拉双流体模型 数值模拟 双流体模型 颗粒分布 返混 输送沉降 轴流泵 聚丙烯 群体平衡方程 环管反应器 清水压裂 流体动力学 气泡浮力羽流 李扰动变换 旋流泵 旋流反应器 支撑剂 固液两相流 含气率 变分原理 动力特性 动力学可容 充分分散性 停留时间 优化设计 二次流现象 丙烯 cfd模拟 推荐指数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数值模拟 颗粒流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短接触旋流反应器 气固两相流动 欧拉模型 搅拌流化床 振动流化床 均匀性 压力脉动 催化裂化 fluent fft功率谱分析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等离子体动理学方程

等离子体动理学方程

而可以预期
(3-2-12)
f a ≈ O(1), g ab ≈ O(g)
(3-2-13)
等等。
此外,人们根据以前的研究成果已经知道,单粒子分布函数 fα (xr, vr, t) 实际
d
λD e2
范围内不使用。而在这个小范围中的体积仅为 g 3λD3 。
以上引入的关于单粒子分布函数和双粒子关联函数的概念具有更普遍的意 义。 III. 2 Klimontovich 方程
本节简要介绍有关多带电粒子体系的微观描述中的粒子动理论方法。
III. 2.1 多粒子体系的微观方程 如果我们知道 N 个粒子在每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那我们就完全确定了体系
利用mayer展开链略去三阶关联得到关于双粒子关联函数的截断方程3117假定电子电子电子离子离子离子的关联函数大小基本相同实际上前面从碰撞频率中已经看到它们之间存在一些不同但都是号与电荷符号一致对异类电荷粒子p12为正反之为负
第三章 等离子体动理学方程
动理论 (kinetic theory)的意思是通过系统中粒子运动的基本特性来研究系 统的整体宏观特性。对气体,以前称为“气体分子运动论”。对等离子体,有的 称为等离子体“动力论”,这与“ Dynamic”相混。按物理含义,应称为“等离 子体粒子动力论”。因为这一理论方法是根据粒子微观运动然后进行统计平均。 也就是原来气体分子运动论( kinetic theory of gases)方法的推广。 近年国内学者 建议称为“等离子体动理论”,并为新版物理学名词所采用。
满足
∑ P12 k
+
4πq1q2 k 2T
+
4πP12 k k 2T
α
( Nα V
)qα 2
=0

关于二相流、多相流、多流体模型

关于二相流、多相流、多流体模型

关于二相流、多相流、多流体模型和非牛顿流等概念的探讨‘组成的液一液流,在运动规律上与气一液流和液一固流很接近,因此,人们也把它视为一种二相流.从以上意义上说,所谓的多相流也就只有像空气一水一沙、气一油一沙等这类三相流和气一油一水一沙等这类四相流.目前,真正包含三个和三个以上相态的复杂混合物系统运动的研究还很少,多相流研究基本上就是二相流研究.但是,也有许多作者把包含几种粒径的气体一颗粒流也称为多相流〔“‘“’,这主要是因为粒径不同的颗粒有不同的动力学性质.从这意义上说,自然界和工业中有很多多相流的例子,这种多相流与气一固二相流是同义词了.显然,现在关于多相流这一术语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理解.在这两种理解中,对“相”字分别理解为物理学中的相和动力学中的相.由于多相流术语的广义用法与多流体模型实际上是同义的(见下述),因此,笔者建议多相流术语只保留它的狭义用法.本文将首先讨论连续介质模型、单流体模型、双流体模型、多流体模型、扩散模型、非牛顿流模型和颗粒流模型等概念,然后讨论以上这些概念在泥石流研究中的应用. 在本文中提到的相,除非特别声明,都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相.2单流体摸型、双流体摸型和多流体模型单流体模型、双流体模型和多流体模型都属于连续介质模型.连续介质模型是实际介质的一种科学抽象.实际介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在分立的分子和原子之间存在大量空的空间。

在连续介质模型中,这些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动量和能量等均布到周围的空间中,将实际的介质抽象为在空间连续分布的介质,相应地有连续分布的密度、速度、应力(包括压强和粘性应力)和温度等.实际存在的某种均相的或多相的混合介质,可以抽象为一种充满整个流场的连续介质,有一组连续分布的密度场、速度场、应力场和温度场等,这就是单流体模型一也可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抽象为一种充满整个流场的连续介质,另外一些组分抽象为另一种、也充满整个流场的连续介质,两种连续介质在同一时空内互相重叠,这就是双流体模型.类似地也可以抽象为三个或更多个在时空内互相重叠的连续介质,这就是三流体模型或多流体模型. 这些连续介质既然存在于同一个时空,那么每两种连续介质之间就必定有相互作用,包括质量交换、.动量交换和能量交换等二流态化的颗粒(如流化床中的颗粒,河流中的泥沙,泥石流中的石块等)能否视为连续介质,从什么意义上理解其为连续介质等,在[4」中有详细的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