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成都城市洞察报告

成都城市洞察报告1. 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前往。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我们有必要对成都的城市发展进行深入的洞察和分析。
本报告将重点关注成都的经济、基础设施、文化和旅游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成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2. 经济概况2.1 经济发展成都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成都的GDP达到1.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成都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金融、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支柱。
特别是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2.2 产业结构成都的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和优化,已经逐渐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现代服务业在成都的GDP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比重,其中金融、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增长迅速。
制造业仍然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但已经朝着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
2.3 对外开放成都积极开展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的投资。
成都成为了许多国际企业在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基地。
同时,成都也加强了与周边地区和国际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3. 基础设施建设3.1 交通网络成都的交通网络发展迅速,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成都已经建成了现代化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方便了人员和货物的流动。
成都的天府国际机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机场之一,为成都及周边地区提供了便捷的航空服务。
3.2 城市规划成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城市规划,努力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城市规划重点关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园,改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城市规划,成都正在积极打造宜居城市的形象。
3.3 城市设施成都的城市设施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城市中心地区拥有现代化的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和医疗设施。
公共交通系统发达,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成都还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很能吃苦,为了让将来的生活更优越一些,哪怕到生活节奏快、环境不太好并且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城市去生活,都是无所谓的。
但中年之后,就要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准备了,择一城终老,一定是选择环境气候佳,生活压力小的城市居住。
有人喜欢北方的四季分明,也有人喜欢南方的诗意如画,近些年呼声最高的是这6座城市,看看你最中意哪一个?第六名:烟台作为山东省的地级市,近些年烟台在宜居方面的呼声一直很高。
在山东最有名的三座宜居城市:青岛、威海和烟台中,一直排在第一。
《2019中国内地及港澳台100座城市宜居指数排名》中更是占据了冠军的位置。
所以把烟台在全国范围内排到第六名,实际上是有些委屈的。
许多网友的感受就是烟台要比青岛和威海好,空气好,生活节奏慢,很宜居。
第五名:大连大连位于我国的辽宁省,被称为“浪漫之都”。
大连的环境好,风景美是毋庸置疑的,是国际花园城市,有“东北之窗”“北方明珠”之称。
大连的环境据说在全国能排到第三,主要是空气比较清新,环境也比较不错,而且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家能够在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第四名:无锡无锡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被誉为“太湖明珠”。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也造就了优美的人文居住条件。
尤其是无锡整体的医疗、交通比较发达,也算是新一线城市了。
无锡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所以在养老设施方面着手也比较早。
整体来说这里环境宜居属性突出,生活节奏悠闲。
最主要是风景实在太好,惠山古镇、鼋头渚、灵山大佛这些老年人喜欢的景点都在无锡。
第三名:昆明昆明是中国综合气候最好的城市,没有之一。
虽然处在高原地带,但整体纬度偏低,因此是四季如春。
就算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也在25度左右,冬天又不会冷。
难怪有网友说:如果你想避暑,到昆明,如果你想避寒,到昆明。
这里一年四季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没有雾霾。
最关键的是,全国各地的鲜花都批发自昆明,而住在昆明,就相当于住进了一个大花园,想想都觉得美。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查地理试题(带答案解析)

C.夏季风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D.夏季风使我国南北方同时产生洪涝灾害
20.正常年份,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出现的现象有
A.河流汛期自南向北变长
B.10月份锋面雨带北移至东北地区
C.华北平原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D.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下图为四种区域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时刻
A.风向:甲地与乙地相同B.气压:乙地低于丙地
C.降水概率:乙地小于丙地D.风速:甲地小于丙地
10.未来两天,北京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下降,出现阴雨天气B.气温升高,风力减弱
C.气压降低,出现暴雨天气D.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圣米格尔岛(下图)距葡萄牙本土约1500千米,位于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为适应德黑兰的气候特点,“追日屋”的最合理朝向的是
A.朝南B.朝北C.朝西D.朝东
4.图示房间旋转顺序、季节和地方时的搭配,合理的是
A.①→②→③春季6时→12时B.①→②→③夏季12时→18时
C.③→②→①秋季12时→18时D.③→②→①冬季6时→12时
图甲为2015年12月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处洋流性质相同B.乙处水温高于丁处
C.丙、丁处洋流流向一致D.甲、丙处等温线凸向低纬
16.当M海区大洋环流成逆时针的季节,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南非开普敦附近河流进入枯水期B.我国天山雪线升高
C.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风D.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读下图“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成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近年来成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态势。
本文将对成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成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呈现出稳定且较快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成都市的GDP保持着持续增长,年均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市区生产总值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8.0%,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成都的经济增长主要受益于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政府的扶持政策、优质的产业环境等。
其次,成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成都逐渐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成都现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成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助力成都经济发展。
此外,成都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所突破。
成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作为著名的宜居城市之一,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成都加大了城市地铁建设的力度,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此外,成都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容市貌提升工程,打造了一批宜居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流入,为成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成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政府积极推动了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一系列举措,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惠的营商环境。
据统计,2019年成都累计新增市场主体34.6万户,注册资本超过2.8万亿元。
这些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民间投资,也促进了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提升了成都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未来的趋势分析,成都将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首先,成都将继续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随着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兴起,成都将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其次,成都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019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2019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作者:来源:《产城》2019年第01期1月22日上午10时,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锦江大礼堂隆重开幕。
市长罗强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的这一年,成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报告总结了2018年成都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并提出在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扎实开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报告内含一份成绩单,也展示了一张目标图。
/ 2018成绩单/报告在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中,细数了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民生成就,用大量的数字和实事,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小康社会的梦想,逐步走向现实。
报告提到,2018成都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9.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9%。
△ ;经济高质量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产业增加值增长10.8%,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2%。
医美产业快速突破,新增医美机构131家、增长48.7%。
积极推进5G产业布局,建成全国首个5G示范街区,二环快速公交成功实现全球首例户外5G测试。
实现旅游总收入3700亿元,旅游总人数2.4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40万人次。
启动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开展共享停车、共享办公、社区消费等场景应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发展与应用,独角兽岛等空间载体加快建设。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21世纪初,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在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部分地方也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治安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居住功能难以高质量发挥。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0年)》为代表,共有18个城市先后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城市规划中提出创建宜居城市的目标。
“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它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宜居城市,就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人性”是对宜居城市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使居民感到安全、舒适、放松。
据此,宜居城市至少应该有以下6个方面的判别标准。
经济发展度。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所以,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可由城市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三个指标来衡量。
社会和谐度。
从城市社会稳定方面看,社会运行有序、财富分配公正、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安居乐业,是宜居城市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
城市社会的稳定程度可以用社会政局稳定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和就业机会充足状况等表达。
文化厚度。
城市文化的丰厚度主要体现在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所形成的城市文化环境的发达程度上,主要包括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现代文化设施、城市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内容。
生活舒适度。
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高度生活舒适度的城市。
生活舒适度主要包括居住舒适度、生活质量水平和生活便捷度等方面。
景观怡人度。
景观怡人度要求宜居城市必须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建筑人工环境,并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人工环境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环境,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舒适要求。
公共安全度。
宜居城市建设必须强调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预警及治理机制的完善性,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最适合穷人养老10个小城市

最适合穷人养老10个小城市
北京——最适合穷人养老10个小城市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1月20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最新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富裕国家之一,因此在选择养老城市时最应该考虑的就是经济条件,而最适合穷人养老的城市就是那些经济较为落后但环境又很舒适的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居住的时间也是相当充裕的。
所以对于老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此外在中国大部分省份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哦。
下面是《2019全球最宜居养老城市排名》报告中所列举的10个大城市。
第一名是位于中国的一个省份——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国的最大城市呼和浩特与排名第一的北京之间相距只有约1200公里左右。
所以说在这样条件下居住在这10个城市中是最适合老人养老的。
而且生活质量也是非常不错的。
在国外国家中最适合养老这一方面肯定是欧洲发达国家或者是发达国家了。
这十个城市分别是:香港(600958)、上海(600966)、苏州、上海(6006060)等、香港(新界)、台湾地区(高雄);海口(海口市)、珠海(香洲区)、三亚(国际)、厦门(厦门市)、漳州(漳州市)等港口城市以及越南中南部沿海城市。
上海:作为一线城市及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城市之一而被很多年轻人所向往!下面是一些比较适合老年人居住过的城市(排名不分先后):新加坡(The Lingority)、新加坡、伦敦、圣卢西亚、日内瓦、美国华盛顿特区、圣保罗、香港、上海、深圳、珠海港三岛、大连、海口、三亚、厦门、天津、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汕头、江门、肇庆、河源、梅州、惠州和江门等城市;以及广州白云山、中山等城市;以及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小城故事”等城市(如宁波、温州、台州等);还可以了解到周边县市城市是相当多了!同时建议选择北上广。
石家庄发展的现状分析报告

石家庄发展的现状分析报告石家庄市是中国河北省的省会,也是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本文将对石家庄市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城市规划、人口等方面。
经济发展石家庄市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石家庄市的GDP达到了人民币1.7万亿元。
经济结构方面,石家庄市的工业部门仍然是经济的主要支柱,特别是钢铁和建筑材料等重工业。
同时,该市也在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金融、信息技术和物流等。
然而,石家庄市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依赖于资源密集型产业,这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
因此,未来石家庄市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石家庄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城市交通方面,石家庄已经建成了一系列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石家庄市已经启动了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这将进一步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在能源供应方面,石家庄市的电力和自来水供应已经得到了充分保障,这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然而,城市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问题仍然存在挑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来改善。
城市规划石家庄市在城市规划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
为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市政府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项目。
这些项目涵盖了城市中心区域的改造、旧住宅的拆除和新建、公园和绿化带的建设等。
这将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宜居性,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然而,在城市发展不平衡问题上,石家庄市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过于集中,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城市功能的不均衡。
因此,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应该加强对城市周边地区的开发和规划,实现城市的均衡发展。
人口问题石家庄市的人口迅速增长,截至2019年已经超过1200万人。
人口密度的增加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供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而广州城市宜居指数得分位于倒数第二,北京垫底,评选为最不宜居城市。
相信大家一定对中科院所公布这份《报告》很感兴趣……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因为哪几个因素垫底?而我大昆明又是凭借哪些优势位居第二的?
《报告》中透露出出这些信息?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择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少数公认宜居城市等40个案例城市,展开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所以,在这份评价结果中,
反映出了我国建设宜居城市中所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建设宜居城市道阻且长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
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问题二: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从宜居城市评价要素来看,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昆明凭借哪些优势位居第二?
你一定想问,
这份评价结果是依据哪些指标而得出的结论?
6大维度 29个评价指标
《报告》提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
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
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
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
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
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
第五位。
其中,在公共设施方便服务性、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上两项
评价指标上,昆明均榜上有名。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
队选择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展开了新
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
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
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
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
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
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
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
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
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
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
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
尔滨、广州和北京。
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距离居民认可度尚
有较大距离。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
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
维度瓶颈制约。
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
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
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我国城市宜居性三短板为安全、健康、交通
报告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
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
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中国宜居城市的分维度评价
一线城市的城市安全性评价较高。
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
标中得分最低,距离全国宜居指数平均值差别达到4分以上,但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评价整体。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五个城市主
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的旅游城市,得分均超过65分。
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
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的五
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
城市。
文化特质提升了城市人文环境舒适性。
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的城
市主要包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和威海等城市,均具备深厚的历
史文化底蕴抑或包容开放的城市文化。
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较高。
交通便捷性评价的城市分别
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
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
40个调查城市
的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24、59.17分,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
在40个案例城市中,环境健康
性评价较高的不但包括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
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
中等收入人群对城市宜居性的满意度
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
城市宜居性感受。
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
其中,20-
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和2万元
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
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
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