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习题三

《铁路行车组织》习题三
《铁路行车组织》习题三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

课程作业

年级:14年春

层次:高起专

专业名称:铁道运营管理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

作业序号:习题三

学号:

姓名:

《铁路行车组织》习题三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_。

2.运行图的三种格式为:二分格运行图、十分格运行图和小时格运行图。5.列车运行图中的横线、竖线和斜线分别代表车站、时间和列车运行。9.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不同,列车运行图可分为追踪运行图和非追踪运行图。

10.按区间正线数目不同,列车运行图可分为单线运行图、双线运行图和单、双线运行图。

11.按列车运行速度,列车运行图可分为平行运行图和非平行运行图。15.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由两部分组成:牵引计算和实际试验。

20.根据列车编组计划确定的货物列车种类及行车量编制的列车运行图,称为基本运行图。

二、判断:

1.二分格运行图不需填记数字,经常用于列车基本运行图。(×)4.追踪运行的方式可在半自动闭塞区段采用。(×)

6.连发间隔和追踪间隔指的都是同方向列车的间隔问题,但连发间隔发生在非自动闭塞区段,追踪间隔发生在自动闭塞区段。(√)

7.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和会车间隔时间都是对向列车间的

间隔时间。(√)

9.所有单线区段的车站都要保证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即使该站是技术站。(√)

11.通常中间站的车流主要靠摘挂列车、小运转列车、调车机车等进行输送。(√)

15.在编制列车运行图时,漏标时刻、时刻数值错误、时刻标注位置错误等,都是编图时不应出现的错误。(√)

三、名词解释

2.纯运行时分:列车在区间两端站均通过时的区间运行时分。

4.会车间隔时间:在单线区段的车站上,两列车交会时,自某一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之时起,至该方向这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之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5.连发间隔时间:自前行列车到达或通过邻接的前方车站时起,至本站向该区间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p0p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四、简答题:

1.列车运行图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答:列车运行图要素包括: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车站间隔时间;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列车在机务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列车在技术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其主要作业时间标准。

2.什么叫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时间组成有什么特点? 答:单线区段相对方向列车在车站交会时,自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之时起,至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特点:在列车交会时,除上下行列车在同一车站都有作业需要停车处,原则上使交会的两列车中一列通过车站。因此在运行图上较觉得踩用一列停、一列通过的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3.分号运行图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分号运行图分为综合分号运行图和独立分号运行图。 综合分号运行图仅变更列车对数,不变更列车车次和时间,便于执行。其缺点是列车运行不够均衡、机车运用不经济等。

独立分号运行图上的所有运行线、机车交路等都重新安排,其优缺点与综合分号运行图相反。 五、综合题:

1.已知:A-B 区间的纯运行时分min 15=下纯t ,min 14=上

纯t ;起车附加时

分min 4=A t 起,min 3=B t 起,停车附加时分min 1=A t 停,min 2=B

t 停。

要求:(1)写出A-B 区间运行时分的缩写形式;

(2)画出A-B 区间下行列车通通、通停、起通、起停四种情况的示意图,并计算其区间运行时分(标于运行线上方)。

解:(1)A-B 区间下行运行时分缩写形式:上行运行时分缩写形式:

4215

1

314

(2)A-B 区间下行列车的运行情况,并计算其区间运行时分。

2.已知:甲—乙区段区间运行时分及列车会让方式如图所示。 要求:推算区间运行时分,并标明各次列车在各站的到达和通过时刻。

1310 3

110

1

311 31

12

1310 3110

137 3

18

运行时分 上行 下行

甲 A

B

C

1

5

8

8

7

3

A B

(a )通通

15

A B

(b )起通

19

A

B

(c )通停

17

A B (d )起停

21

铁路行车组织

1.铁路行车组织(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生产计划与组织工作。它的主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等。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Regulations Governing Railway Technical Operation)《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铁路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Rules Governing 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operating rules)《行规》是铁路局根据《技规》中行车组织篇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技术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一种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作为《技规》的补充。 4.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Detailed Instructions Governing Train Operation at Station;technologic instructions of station) 《站细》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等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技术文件。 5.列车(train)按照规定条件把车辆编挂成的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时,称为列车。单机、动车

铁路行车组织知识点

《铁路行车组织》关键知识点 基本概念: 1、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2、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关系 3、车站概念、作业及其分类 4、技术站办理的货物列车和货车有哪些种类 5、各种车辆在技术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走行径路 6、"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是做什么的? 7、调车概念、调车钩和调车程 8、溜放和推送调车法 10、驼峰调车、牵出线调车,常用的作业方法 11、驼峰的作业方案 12、客运站技术管理和整备所技术作业 13、货运站货运作业组织及货场设备管理 14、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 15、技术站货车和车列集结过程 16、技术站压缩货车集结时间的主要措施 17、编组站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分别由谁来编制?主要完成什么任务? 18、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及编制方法原理 19、站调在调度指挥工作中遇车流积压时可采取的措施 20、车站指标:中时、停时、办理车数、"无调比"和“有调比”等 21、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概念及内容 22、编组计划中货运列车的分类及相应概念 23、车流径路概念及影响因素 24、分组列车概念、车组构成及开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25、列车运行图的概念、分类及要素 26、车站间隔时间 27、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概念及影响因素 28、机车交路及机车乘务员的值乘制度 29、动车组运用计划 30、重载列车组织形式及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模式 31、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32、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33、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种类 34、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编制特点 35、运行图的指标 36、铁路运输能力、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37、扣除系数的概念、构成及影响因素 38、铁路运输能力的计算公式及能力加强的主要途径 39、技术计划 40、工作量、运用车保有量 41、货车周转时间 42、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时间相关法和车辆相关法 43、各种运用车的管内装卸率 44、机车运用质量指标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 45、铁路运输调度工种 46、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调车区长的职责 47、为什么要进行车流调整?根据调整对象,车流调整方法有哪几种? 计算题: 1、编制摘挂列车的钩计划 2、表格计算法编制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 3、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运行图周期及能力计算方法 4、技术计划中计算货车周转时间及运用车保有量 要点: ? 1. 填空15、单选10分、多选15分、问答36分、计算24分? 2. 准确、严谨、牢固掌握核心知识点和概念; ? 3 . 问答题还会考核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完整word版)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docx

一线三等角模型 一 . 一线三等角概念 “一线三等角” 是一个常见的相似模型, 指的是有 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的相似图形, 这个角可以是直角, 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不同地区对此有不同的称呼, “K 形图”,“三垂直”,“弦图”等,以下称为“一线三等角” 。二 . 一线三等角的分类 全等篇 C D D C A P B A P B 锐角 直角 D D D C A P B 同侧 钝角 D A A B P P B A B P C C 相似篇 C 异侧 D C D C A P B A P B 锐角 直角 D D C A P B 同侧 钝角 D D A B P A B P A B P C C C 异侧 三、“一线三等角”的性质 1. 一般情况下,如图 3-1 ,由∠ 1=∠ 2=∠ 3,易得△ AEC ∽△ BDE. 2. 当等角所对的边相等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 如图 3-1 ,若 CE=ED ,则△ AEC ≌△ BDE.

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 如图 3-2,当∠ 1=∠2=∠3,且 D 是 BC 中点时,△ BDE∽△ CFD∽△ DFE. 4. “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变式( 了解 ) 如图 3-3,当∠ 1=∠2 且BOC 901 BAC 时,点O是△ABC的内心.可以考虑构2 造“一线三等角”. 如图 3- 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通常与三角形的内心或旁心相关, BOC901 BAC 这是内心的性质,反之未必是内心. 2 在图 3-4(右图)中,如果延长BE 与 CF,交于点 P ,则点 D 是△ PEF 的旁心 . 5.“一线三等角”的各种变式(图 3-5 ,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进行说明) 图 3-5 其实这个第 4 图,延长 DC 反而好理解 . 相当于两侧型的,不延长理解,以为是一种新型的,同侧穿越型?不管怎么变,都是由三等角确定相似三角形来进行解题 四、“一线三等角”的应用 1.“一线三等角”应用的三种情况 . a.图形中已经存在“一线三等角”,直接应用模型解题; b.图形中存在“一线二等角”,不上“一等角”构造模型解题;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除两位数计算题

第一周(1.29—2.4) 周一 1. 135×35 2. 108×76 3. 28×312 4. 37×210 5. 918÷27 6. 336÷21 7. 858÷39 8. 888÷37 周二 1. 82×403 2. 126×89 3. 203×32 4. 312×25 5. 966÷23 6. 731÷79 7. 786÷23 8. 731÷79 周三 1. 608×22 2. 872×12 3. 545×44 4. 378×45 5. 361÷19 6. 425÷25 7. 993÷11 8. 363÷47 周四 1. 123×76 2. 123×56 3. 812×25 4. 372×27 5. 157÷25 6. 645÷32 7. 432÷46 8. 673÷12

周五 1. 159×75 2. 113×68 3. 88×332 4. 19×230 5. 980÷28 6. 828÷36 7. 798÷46 8. 890÷39 周六 1. 437×28 2. 129×93 3. 205×34 4. 312×25 5. 955÷25 6. 331÷79 7. 957÷13 8. 735÷59 周日 1. 256×11 2. 307×46 3. 253×37 4. 386×43 5. 866÷21 6. 333÷78 7. 955÷43 8. 655÷34

第二周(2.5—2.11) 周一 1. 54×312 2. 47×210 3. 203×71 4. 338×62 5.325÷12 6. 993÷11 7. 441÷21 8. 936÷56 周二 1. 517×26 2. 32×246 3. 13×450 4. 254×16 5. 425÷25 6. 363÷47 7. 361÷19 8. 372÷45 周三 1. 230×50 2. 34×270 3. 613×48 4. 607×36 5. 294÷29 6. 689÷34 7. 618÷88 8. 328÷42 周四 1. 67×909 2. 234×46 3. 320×25 4. 56×732 5.395÷56 6. 765÷74 7. 444÷76 8. 864÷36

铁路行车组织介绍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 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由教育部和铁道部共建的重点大学。按照学校“西南交大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交通运输专业以“立足铁路、面向大交通、服务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培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基础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交通运输复合型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人才。 《行车组织》是四川省品牌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最紧密、在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上最关键的课程。本课程站在全局高度,运用系统思想,全面介绍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办法和各种运作过程,系统地阐述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深入讨论各种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设备,科学组织运输生产的优化原理及其算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目前是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介绍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车站接发列车、调车工作、列车调度指挥的基本技能,具有合理运用车站各种设备、合理组织车流,编制列车运行图和技术计划,编制车站调车作业计划,组织指挥车站行车工作和列车运行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运输科学研究、铁路运输规划与宏观决策,铁路运输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行车组织》是在对铁路运输实行一整套运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既是运营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运营实践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车站工作组织;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 4.铁路枢纽工作组织; 5.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6.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各知识模块间以及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位数乘除两位数计算题

列竖式计算 124×24= 54×57= 354×37= 164×87= 142×59= 354×79= 577×93= 554×72= 354×55= 164×74= 142×57= 354×75= 577×72= 253×98= 190×64= 273×41= 242×58= 557×87= 154×66= 153×48= 557×43= 273×42= 242×59= 557×68= 154×94= 153×74= 557×35= 214×38= 272×65= 129×87=433×71= 296×29= 267×84= 489×72= 527×55= 326×44= 290×77= 296×92= 267×73= 819×89= 207×75= 326×56= 199×48= 236×74= 169×97= 558×58= 198×97= 524×77= 475×43= 124×82= 381×46= 558×25= 198×64= 524×37= 475×83= 124×83= 381×47= 565×76= 872×98= 275×89=

第二天(60 道) 712×45= 107×44= 110×57= 282×26= 179×86= 895×78= 362×33= 763×28= 626×62= 206×36= 136×58= 616×70= 603×43= 244×76= 360×90= 275×40= 581×59= 407×50= 152×34= 832×67= 206×14= 887×87= 606×77= 608×95= 441×57= 201×60= 553×82= 714×67= 480×36= 672×66=204×85= 704×49= 678×67= 333×28= 333×66= 493×89= 627×43= 898×47= 734×34= 798×74= 328×98= 146×48= 418×26= 196×75= 572×73= 155×54= 219×40= 163×27= 138×74= 432×27= 485×40= 662×33= 446×45= 385×65= 273×23= 431×26= 183×69= 104×57= 672×76= 415×45=

铁路行车组织概述

铁路行车组织概述 铁路运输过程像一架庞大的联动机,它点多、线长、跨越省区、贯通全国;铁路运输生产任务,要由许多部门、许多工种联合行动,共同完成。它具有高度集中、半军事性、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和协同动作的特点。铁路运输的这些特点要求行车组织工作必须做到: 1.坚持安全生产的方针,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旅客、货物和行车安全。 2.贯彻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全国铁路在铁道部领导下,设铁路局、铁路分局和站(段)。铁路局之间的行车工作由铁道部统一指挥;分局之间由铁路局统一指挥;分局管内各区段由分局统一指挥;每一个调度区段的行车工作,由值班的列车调度员一人指挥。 3.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与运输有关的行车、客运、货运、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动作。 4.采用先进技术,改进行车组织工作,组织均衡运输,不断提高运输效率,挖掘运输潜力,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铁路运输生产任务。 (一)行车时刻标准 为贯彻行车组织工作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

的原则,全国行车时刻标准必须统一。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方向横跨经度63度,每15度为一个时区,共跨及5个时区,东西两端地区差4个多小时。为统一全国铁路行车时刻,规定以北京时间作为全国行车标准时间。行车工作规定从0点计算起,即0点至24点为一个计算日;铁路的各项统计指标,从18点至次日18点为一个计算日。 为保证铁路行车时刻的准确性,铁路行车房舍和办理行车工作的有关人员均应备有钟表。钟表时刻应与分局调度所的时钟校对。 (二)列车运行方向 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全国各线的列车运行方向,以铁道部的规定为准。但枢纽地区的列车运行方向由铁路局规定。 列车须按有关规定编定车次。上行列车编为双数,下行列车编为单数。在个别区间,使用直通车次时,可与规定方向不符。 我国铁路实行左侧行车制,故固定信号机、机车司机驾驶位置,均设在左侧。在双线区段,列车规定在左侧正线上运行,称为正方向运行,反之,称反方向运行。 复习题

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知识讲解

几何模型:一线三等 角模型

一线三等角模型 一.一线三等角概念 “一线三等角”是一个常见的相似模型,指的是有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的相似图形,这个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不同地区对此有不同的称呼,“K 形图”,“三垂直”,“弦图”等,以下称为“一线三等角”。 二.一线三等角的分类 全等篇 同侧 锐角直角钝角 P 异侧 相似篇 A 同侧锐角直角钝角 异侧

三、“一线三等角”的性质 1.一般情况下,如图 3-1,由∠1=∠2=∠3,易得△AEC ∽△BDE. 2.当等角所对的边相等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图 3-1,若 CE=ED ,则△AEC ≌△BDE. 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 如图 3-2,当∠1=∠2=∠3,且 D 是 BC 中点时,△BDE∽△CFD∽△DFE. 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变式(了解) 如图 3-3,当∠1=∠2 且1 902 BOC BAC ∠=?+∠时,点 O 是△ABC 的内心.可以考虑构造“一线三等角”. 如图 3-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通常与三角形的内心或旁心相关, 1 902 BOC BAC ∠=?+∠这是内心的性质,反之未必是内心. 在图 3-4(右图)中,如果延长 BE 与 CF ,交于点 P ,则点 D 是△PEF 的旁心. 5.“一线三等角”的各种变式(图 3-5,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进行说明 ) 图 3-5 其实这个第 4 图,延长 DC 反而好理解.相当于两侧型的,不延长理解,以为是一种新型的,同侧穿越型?不管怎么变,都是由三等角确定相似三角形来进行解题 四、“一线三等角”的应用

铁路行车组织概述

铁路行车组织概述 一、基本要求 1.行车工作的原则 铁路行车组织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高度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部门要主动配合,紧密联系,协同动作,组织均衡生产,不断提高效率,挖掘运输潜力,完成和超额完成铁路运输任务。 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局与局间由铁道部,分局与分局间由铁路局,分局(未设分局的为局,下同)管内各区段问由分局,一个调度区段内由本区段列车调度员统一指挥。车站由车站值班员,线路所由线路所值班员统一指挥。凡划分车场的车站,车站间接发列车进路互有关联的行车事项,由指定的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列车和单机由司机负责指挥,有运转车长的列车由运转车长负责指挥。列车或单机在车站时,所有乘务人员应按车站值班员的指挥进行工作。在调度集中设备的区段内,有关行车工作由该区段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但转为车站控制时,由车站值班员指挥。 2.全国铁路行车时刻 全国铁路的行车时刻,均以北京时间为标准,从零时起

计算,实行24小时制。铁路行车房舍内和办理行车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备有钟表。钟表的时刻与分局调度所的时钟校对。时钟的安置、钟表的检查及修理,由电务部门负责。 3.列车等级及运行方向 列车按运输性质的分类和等级顺序如下: (1)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含普通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慢车); (2)混合列车(包括货物列车中编挂乘坐旅客车辆lO辆及其以上); (3)行包快运专列; (4)军用列车; (5)货物列车:“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以及直达、直通、区段、摘挂、超限、重载、机械冷藏、自备车和小运转列车; (6)路用列车。 开往事故现场救援、抢修、抢救的列车,应优先办理。特殊指定的列车的等级,应在指定时确定。 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全国各线的列车运行方向,以铁道部的规定为准,但枢纽地区的列车运行方向,由铁路局规定。列车须按有关规定编定车次。上行列车编为双数,下行列车编为单数。在个别区间,使用直通车次时,可与规定方向不符。

一线三等角模型、双垂直模型[自己总结]

如图,AB=12 米,CA⊥AB 于点A,DB⊥ AB 于点B,且AC=4 米,点P 从 B 向 A 运动, 每分钟走1米,点Q从B点向D 运动,每分钟走2米,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几分钟 如图①所示,在△ABC 中,∠C=90°,AC=BC,过点 C 在△ABC 外作直线MN,AM⊥M N 于点M,BN⊥MN 于点N. (1)求证:MN=AM+BN. (2)如图②.若过点C 直线MN与线段AB相交,AM⊥MN于点M,BN⊥MN于N,(1)中的 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 图① 图②

如图,已知∠B=∠C=90°,M 是BC 的中点,DM 平分∠ADC. 1)求证:AM 平分∠DAB 2)试说明线段DM与AM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线段CD、AB、AD间有怎样的关系?直接写出结果。 如图,△ABE≌△EDC,E 在BD 上,AB⊥BD,垂足为B,△A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练3】正方形ABCD,E 是BC上一点,AE ⊥EF,交∠DCH 的平分线于点F,求证AE=EF

交AC 于点E,CB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BF 。(8 分) 如图(1),已知AB⊥BD,ED⊥BD,AB=CD,BC=DE, (1)试判断AC与C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将CD沿CB方向平移得到图②③④⑤的情形,其余条件不变,此时第(1)问中AC与CE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结论还成立吗?请任选一个说明理由. 如图,在△ABC 中,AB=AC,DE 是过点A 的直线,BD⊥DE 于D,CE⊥DE 于点E;如图所示,在Rt ABC中,ABC = 90,

三位数乘除两位数225道

,. 486×12= 709×67= 630×48= 654÷13= 243÷45= 782÷64= 700×63= 780×43= 895×25= 280÷14= 612÷34= 767÷13= 890÷26= 658÷56= 651÷75= 53×63= 32×43= 15×25= 667÷23= 896÷32= 750÷25= 170×63= 280×43= 85×15= 403÷13=

,. 900÷46= 508÷63= 136÷34= 183÷61= 728÷26= 600÷45= 890÷24= 765÷65= 350×60= 320×46= 118×23= 432÷27= 287÷41= 680÷20= 524÷19= 550÷32= 700÷35= 178×55= 132×46= 232×23= 560×40= 625÷25= 396÷99= 981÷18= 687÷42=

,. 853÷17= 165×12= 530×40= 421×15= 396÷36= 220×25= 113×20= 177×48= 236×29= 324×13= 1250÷25= 476÷14= 600÷24= 680÷85= 440÷55= 848÷16= 161×23= 276×98= 154×14= 960÷24= 480÷16= 708÷59= 800÷32= 840÷84= 100÷25=

,. 126×15=93×115=71×404=960÷60= 270×19= 630÷15= 455÷91= 684÷76= 276÷69= 55×820= 75×510= 671×61= 109×25= 144÷12= 420÷15= 869÷79= 374÷22= 948÷12= 31×814= 910×34= 64×211= 540÷60= 308÷28= 504÷42= 542×65=

铁路行车组织名词术语

铁路行车组织名词术语 1.铁路行车组织(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 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生产计划与组织工作。它的主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等。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Regulations Governing Railway Technical Operation) 《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铁路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Rules Governing 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operating rules) 《行规》是铁路局根据《技规》中行车组织篇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技术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一种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作为《技规》的补充。4.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Detailed Instructions Governing Train Operation at Station;technologic instructions of station) 《站细》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等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技术文件。 5.列车(train) 按照规定条件把车辆编挂成的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时,称为列车。 单机、动车及重型轨道车虽未具备列车条件,当指定有列车车次时亦按列车办理。 6.车组(wagon group) 若干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 7.车列(train stock;train set) 若干车组连挂在一起,称为车列。分为列车车列和调车车列。 8.旅客列车(passenger train) 旅客列车是以客车(包括代用客车)编组的为运送旅客及行、包裹、的列车。 9.混合列车(mixed train) 混合列车是以运送旅客的车辆为基本车组,与运送货物的车辆混合编成的列车,或是货物列车中编挂乘有旅客的车辆达到规定辆数的列车。 10.客运列车(passenger train) 旅客列车与混合列车的总称。 11.军用列车(military train;troop train) 军用列车是按规定条件运送军队与军用物资的列车。 12.货物列车(goods train;freight train) 货物列车是以运送货物的车辆编成的列车。 13.快运货物列车(fast goods train) 快运货物列车是快带运送鲜活、易腐及其他急运货物的列车。

一线三等角模型综合题解

【例1】已知正方形ABCD和等腰Rt△BEF,BE=EF,∠BEF=90°,按图①放置,使点F在BC上,取DF的中点G,连接EG、CG. (1)探索EG、CG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 (2)将图①中△BEF绕B点顺时针旋转45°,再连接DF,取DF中点G(如图②),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3)将图①中△BEF绕B点转动任意角度(旋转角在0°到90°之间),再连接DF,取DF的中点G(如图③),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例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BC=6,AD=3.点M为边BC的中点,以M为顶点作∠EMF=∠B,射线ME交腰AB于点E,射线MF交腰CD于点F,连接EF. (1)求证:△MEF∽△BEM; (2)若△BEM是以BM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EF的长; (3)若EF⊥CD,求BE的长.

【例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AD=6cm,CD=4cm,BC=BD=10cm,点P 由B 出发沿 B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线段EF 由DC 出发沿D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交BD 于Q,连接PE.若设运动时间为t(s)(0<t<5).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E∥AB; (2)设△PEQ 的面积为y(cm 2),求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PEQ=25 2S△BCD?若存在,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连接PF,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完整word版)三位数乘除两位数

193×25= 610×88= 328×14= 55×112= 33×614= 552×41= 219×65= 884×21= 225×14= 803×21= 501×65= 336×28= 668×14= 102×66= 880×54= 66×319= 215×15= 24×860= 90×805= 302×65= 88×216=

321×84= 25×643= 365×21= 12×847= 125×34= 853×61= 646×92= 264×52= 648×42= 14×914= 145×48= 598×45= 48×64= 154×91= 154×45= 212×32= 315×65= 61×332= 651×26= 164×12= 26×562=

154×15= 54×952= 265×62= 265×63= 659×62= 526×56= 55×214= 65×484= 505×46= 105×61= 15×605= 26×521= 265×62= 260×29= 98×256= 505×98= 125×48= 315×69 215×32= 55×612= 314×56=

546×22= 125×54= 215×33= 551×63= 66×526= 254×36= 255×36= 256×55= 36×233= 525×63= 65×135= 213×52= 155×65= 654×13= 56×513= 214×22= 308×25= 621×15= 66×128= 31×290= 506×25=

259÷25= 654÷24= 315÷15= 268÷95= 980÷50= 654÷32= 660÷21= 965÷25= 654÷29= 448÷24= 403÷13= 950÷19= 315÷21= 455÷15= 986÷24= 565÷81= 654÷32= 148÷21= 564÷33= 658÷24= 758÷32=

《铁路行车组织》

1.在列车运行图上,蓝单线加蓝圈表示B A.行包专列 B.五定”班列. C.冷藏列车 D.路用列车 2.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 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业是B A.办理闭塞 B.布置进路 C.开放信号 D.交接凭证 3.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以列车到达通过前方邻接 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D A.会车间隔时间 B.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连发间隔时间 D.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4.有人把信息化的特点归纳为“四化”。即A A.电子化、智能化、全球化、个性化 B.智能化、电子化、全球化、综合化 C.电子化、渗透化、个性化、智能化 D.智能化、社会化、全球化、个性化 5.下列哪些是信息的基本属性B A.等级性、可压缩性、不可分享性 B.事实性、传输性、转换性 C.约束性、传输性、等级性 D.扩散性、增殖性、不可转换性 6."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C A.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 车站进行 B.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 车站进行 C.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 车站进行 D.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 车站进行 7.系统设计的最终结果是A A.可行性分析报告 B.系统设计报告 C.系统功能结构图 D.系统实施方案 8.系统集成按具体程度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A A.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 B.信息集成、技术集成、共享集成 C.形象集成、共享集成、连通集成 D.概念集成、技术集成、共享集成 9.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 运行时分称为A A.纯运行时分 B.纯通过时分 C.起车附加时分 D.停车附加时分 10.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包括若干项目,其 中占用时间最长的作业一般是A A.车辆技术检修 B.货运检查及整理 C.车号员核对现车 D.准备解体 11.程序调试一般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调试C A.可靠性调试、运行时间、存储空间调试、 操作简便性调试 B.正确性调试、存储空间的调试、操作简便 性的调试 C.正确性调试、运行时间和存储空间的调试、 操作简便性调试 D.执行效率调试、运行时间调试、使用简便 性的调试 12.车站调度员编制阶段计划和进行调度指挥的工 具是A A.车站技术作业图表 B.列车编组顺序表 C.调车作业通知单 D.车流汇总表 13.车站班计划中的列车出发计划主要是确定出发 列车的D A.重量和长度 B.到站和时刻 C.车辆排列顺序 D.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 14.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D A.客运作业 B.货运作业 C.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技术作业 D.办理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 15.SSA&D方法的主要特点是C A.自顶向下、模块化、结构化、文档化、开 铁路行车组织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汇编专题一线三等角模型

专题17 一线三等角模型 破解策略 在直线AB 上有一点P ,以A ,B ,P 为顶点的∠1,∠2,∠3相等,∠1,∠2的一条边在直线AB 上,另一条边在AB 同侧,∠3两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1,∠2非公共边所在的直线于点C ,D . 1.当点P 在线段AB 上,且∠3两边在AB 同侧时. (1)如图,若∠1为直角,则有△ACP ∽△BP D . 321D B P A C (2)如图,若∠1为锐角,则有△ACP ∽△BP D . 3 C D P A 证明:∵∠DPB =180°-∠3-∠CPA ,∠C =180°-∠1-∠CPA ,而∠1=∠3 ∴∠C =∠DPB , ∵∠1=∠2,∴△ACP ∽△BPD (3)如图,若∠1为钝角,则有△ACP ∽△BP D . 231D B P A C 2.当点P 在AB 或BA 的延长线上,且∠3两边在AB 同侧时. 如图,则有△ACP ∽△BP D . 32 1C P D B A 证明:∵∠DPB =180°-∠3-∠CPA ,∠C =180°-∠1-∠CPA ,而∠1=∠3 ∴∠C =∠DPB , ∵∠1=∠2=∠PBD ,∴△ACP ∽△BPD 3.当点P 在AB 或BA 的延长线上,且∠3两边在AB 异侧时. 如图,则有△ACP ∽△BP D .

32 1C D B A P 证明:∵∠C =∠1-∠CPB ,∠BPD =∠3-∠CPB ,而∠1=∠3 ∴∠C =∠BP D . ∵∠1=∠2,∴∠PAC =∠DBP .∴△ACP ∽△BP D . 例题讲解 例1:已知:∠EDF 的顶点D 在△ABC 的边AB 所在直线上(不与点A ,B 重合).DE 交AC 所在直线于点M ,DF 交BC 所在直线于点N .记△ADM 的面积为S 1,△BND 的面积为S 2. (1)如图1,当△ABC 是等边三角形,∠EDF =∠A 时,若AB =6,AD =4,求S 1S 2的值; (2)当△ABC 是等腰三角形时,设∠B =∠A =∠EDF =α. ①如图2,当点D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设AD =a ,BD =b ,求S 1S 2的表达式(结果用a ,b 和a 的三角函数表示). ②如图3,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设AD =a ,BD =b ,直接写出S 1S 2的表达式. N F C M E B D A F N M E B D A C F N D A B E M C 图1 图2 图3 解:(1)如图4,分别过点M ,N 作AB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G ,H . H G A D B E M C F N 则S 1S 2= 1 2 MG AD 12 NH BD = 14 AD AM sin A BD BN sinB . 由题意可知∠A =∠B =60o,所以sin A =sin B =32 . 由“一线三等角模型”可知△AMD ∽△BDN . ∴ AM AD BD BN ,从而AM BN =AD BD =8,∴S 1S 2=12. (2)①如图5,分别过点M ,N 作AB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G ,H .

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行车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调车 2.解体调车 3.溜放调车法 4.车站 5.推送调车法 6.改编列车 7.编组调车 8.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9.无调中转车 10.货车集结过程 11.中时 12.车站办理车数 13.直通列车 14.摘挂列车 15.分组列车 16.区段列车 17.车流径路 18.迂回径路 19.列车运行图 20.车站间隔时间 2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 22.会车间隔时间(τ会) 23.追踪运行 24.铁路运输能力 25.通过能力 26.困难区间 27.限制区间 28.扣除系数 29.顺向车流 30.逆向车流 31.技术计划 32.使用车计划 33.卸空车计划 34.货车周转时间 35.管内工作车 36.空车周转时间 37.货车日车公里 38.货车日产量 39.机车全周转时间

二、问答题 1、技术站为什么要办理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列车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对车站日常运输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3、何谓货车集结过程,有哪两种,各用于何处? 4、调车作业分哪几种,有哪些基本要求? 5、试述牵出线和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 6、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的因素有哪些?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措施有哪些? 7、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相互间有什么关系? 8、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哪两种,各自用途何在? 9、装车地直达运输组织有什么好处?装车地直达列车可分为哪几种,组织条件是什么? 10、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不良影响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11、说明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并绘图表示。 12、试述技术计划的主要作用和内容。 13、列出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公式,说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途径。 14、试述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 15、常用的驼峰作业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三计算题: 1.已知:①待编车列5 1 3 4 2 1 3 5 4 1 停于调车线11道;②调车机在图右作业;③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要求:①按站顺(1 2 3 4 5)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②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③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 2.已知:①待编车列23 62 24 72 65 33 12 41 34 72 43 53 24停于调车线11道;②调车机在图右作业;③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要求:①按站顺(1 2 3 4 567)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②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③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 3.某货物站到达小运转列车一列,编成35辆,各货物作业地点的到达车数及相应的取送时间如下所示,各车组作业完挂运车次未确定,试确定合理的送车顺序? 货物作业地点车数取送时间标准 A 5 25 B 10 30 C 8 20 D 12 48 4.已知下列资料,试用绝对计算法计算方向上有五个技术站时下列编组方案的车小时消耗。 A4A3A2A1A0 T集=600 600 500 t节= 3 3 2 100

完整版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2篇习题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1~5 : BBBDC 6~10:BCDBB 11~13:CA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E 2 ABCDE 3 BC 4 BCDE 5 ABCDE 6 ABCDE 7 ABCDE 8 BCD 9 ABCDE 10 ABCD 11 ABCD 12 ABCDE 13 ACDE 三、名词解释题 1 技术直达列车: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2 阶梯直达列车:由同一区段内或同一枢纽内的几个车站所装车辆组成的直达列车。 3 列车编组计划:分散于全路各站的重空车流,经过车流组织工作,有计划地纳入到各种列车之中,实现了车流向列车流的转变。车流组织的结果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汇编成册,作为铁路运输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文件,这就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简称列车编组计划。 4 车流径路:车流由始发站被输送至终到站所经由的路线,简称为车流径路。 5 装车地直达运输:在装车地区,由一个或几个装车站以自装货车直接组成直达列车的车流组织方式,称为装车地直达运输。 四、判断分析题 1错。只是满足了基本条件,可开但不是一定要开。 2错。还应看车流是否也满足必要条件,并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考虑。 3错。 t 节 =t 有 -t 无-t 集 +r 车 五、简答题 1答:①是车流组织计划的具体体现,规定了路网上所有重空车流在那些车站编成列车,编组哪些种类和到达那些车站的列车,以及各种列车应编入的车流内容和编挂办法; ②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中的较长期的基础性质的技术文件,起着条理车流的作用;③在路 网各站间合理分配列车解编任务,集中掌握并使用各站的能力,是路网车站分工的战略部署; 2答:①发货站要有一定的直达车流量,并有相关设备保证装车能力 ②收货站有一定的设备保证卸车能力 ③空车供应有保证④要与现行技术站列 车编组计划相符合 3答:①运输时间 ②运输距离 ③运输费用 ④沿途各技术站的能力及其利用程度 ⑤沿途各区段的能力及其利用程度 4答:①装车地直达列车未吸收的车流;②到达技术站解体 的装车地直达列车内的远程车流;③卸车地未能组织 空车专列的零星空车。 六、综合计算题

三年级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练习题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1 姓名:班级:428×69= 731×91= 88×786= 19×768= 753×59= 142×45= 409×26= 908×21= 34×269= 294×64=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2 姓名:年级:350×45= 740×28= 706×45= 109×34= 876×27= 324×46= 768×36= 908×40= 304×29= 264×58=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3 姓名:年级:568×43= 429×87= 56×634= 18×758= 763×43= 582×40= 508×35= 589×86= 40×260= 402×19=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4 姓名:年级:563×70= 756×90= 80×378= 806×50= 603×89= 168×77= 456×26= 957×21= 38×675= 704×78=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5 姓名:年级:765×90= 578×90= 44×567= 897×45= 303×22= 745×22= 568×26= 440×56=

643×29= 264×67=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6 姓名:年级:508×56= 701×61= 88×705= 16×708= 703×56= 142×45= 406×25= 608×21= 34×206= 264×50=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7 姓名:年级:404×66= 701×61= 44×706= 16×704= 703×56= 142×45= 406×26= 604×21= 34×206= 264×60=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8 姓名:年级:405×66= 701×61= 55×706= 16×705= 703×56= 142×45= 406×26= 605×21= 34×206= 264×60=

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 ] A.月度货运计划 B.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2.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3.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 [ ] A.编制新运行图 B.日常调度指挥绘实际运行图 C.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 D.编制货物列车方案图 4.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 A.客运站 B.技术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5.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 ] A.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 B.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小时分 C.区间上下行时分之和最大的时分 D.分别上下行全部区间之和的时分 6.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某中间站只有2条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时,同一时间内车站允许列车的会车 方式是 [ ] A.两列通过 B.两列停车一列通过 C.一列通过一列停车 D.两列通过一列停车 7.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 )领导。 [ ] A.调车指导 B.连结员 C.调车长 D.车长 8.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 ] A.技术检查 B.摘机车 C.开放或关闭信号 D.票据交接 9.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按( )统计。 [ ] A.重车 B.空车 C.非运用车 D.备用车 10.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一般是 [ ] A.不一定 B.等于 1 C.小于 1 D.大于1 11.技术直达列车是在( )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 ] A.装车站 B.卸车站 C.技术站 D.中间站 12.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业是 [ ] A.办理闭塞 B.布置进路 C.开放信号 D.交接凭证 13.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 )12m车小时。 [ ] A.等于 B.不等于 C.小于 D.大于 14.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 )调车。 [ ] A.解体 B.编组 C.摘挂 D.取送 15.运行图划分纵轴的横线的划分方式一般采用按( )方式。 [ ] A.车站中心线间距离 B.车站中心线间纯运行时间 C.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距离 D.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纯运行时间 16.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 的货车称为 [ ] A.本站货物作业车 B.无调中转车 C.有调中转车 D.非运用车 17.车站调度员编制阶段计划和进行调度指挥的工具是 [ ] A.车站技术作业图表 B.列车编组顺序表 C.调车作业通知单 D.车流汇总表 18.将车流变成列车流是( )所要解决的问题。 [ ] A.车流组织 B.列车运行图 C.调度指挥 D.车流调整 19.单组列车选分车组时的编组内容,在到达解体站之前的运行途中是( )变化。 [ ] A.发生 B.不发生 C.有换挂车组 D.摘下部分选分车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