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正常解剖组胚结构

合集下载

乳腺解剖基础ppt

乳腺解剖基础ppt

腋淋巴 锁骨下淋巴结 总淋巴干 锁骨下V或颈V(右侧)
颈V或锁骨下V(左侧)
胸导
乳腺的淋巴引流
①乳房外侧和上部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引流 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淋巴结; ②乳房上部部分淋巴液可不经腋窝直接经穿过胸大肌的淋巴 管流入锁骨下淋巴结,继而汇入锁骨上淋巴结 ③一部分乳房内侧淋巴液,经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 ,继而引流至锁骨上淋巴结; ④两侧乳房借广泛吻合的浅淋巴管网相互交通,一侧乳房的 淋巴液可流向对侧; ⑤乳房深部淋巴网可与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管相通 ,从而可使乳房深部的淋巴液引流向肝脏;
乳腺的静脉
1、乳房浅静脉:乳静脉、颈浅静脉,颈前静脉。 2、乳房深静脉(与同名的动脉伴行,可进入上腔静 脉,与肺转移、骨转移有关):
1)内乳静脉:引流乳腺最大静脉。 2)腋静脉。 3)肋间静脉。
• 乳腺神经及淋巴
乳腺解剖
神经: 交感神经 脊神经
淋巴回流: 乳腺细小淋巴管
乳晕下淋巴管
外侧干 内侧干
乳腺的淋巴引流
④ 中央淋巴结(中央群):在腋窝基底中央, 腋筋膜深面的疏松脂肪结缔组织内,收纳上述三 群的淋巴。输出管注入尖淋巴结。 ⑤ 腋尖淋巴结(腋尖群):在腋窝尖部腋血管 周围,收集中央淋巴结的输出管以及乳腺上部与 上肢伴头静脉回流的淋巴管。 腋尖淋巴结的输出管汇为锁骨下干与颈外侧淋巴 结相通,锁骨下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 淋巴导管。
乳腺解剖
乳腺的血供
乳腺的动脉
1、内乳动脉(胸廓内动脉穿支):分布于乳腺 内侧及中央(60%血供),第2至第4肋间穿出 。 2、胸外侧动脉:腋动脉中段分支,为乳腺上部 和外侧的血供(30%血供)。 (腋动脉分支:自内向外依次为—胸最上动脉 ;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胸背) 动脉、旋肱前后动脉)。 3、肋间动脉:第3至第5肋间动脉穿支,供血给 乳房下部。

女性生殖系统—乳腺(组织胚胎学)

女性生殖系统—乳腺(组织胚胎学)
乳腺
目录
CONTENT
01 乳腺的一般结构 02 静止期乳腺
03 活动期乳腺
01 乳腺的一般结构
腺泡:单层立方/柱状上皮 小叶内导管:单层柱状上皮
乳腺 导管 小叶间织
乳腺小叶 腺泡 总导管 小叶间导管
小叶内导管
小叶间导管 复层柱状上皮
小叶内导管 单层柱状上皮
总导管 复层扁平上皮
肌上皮细胞
腺泡 单层立方/柱状上皮
02 静止期乳腺
指性成熟末孕女性的乳腺 ➢ 少量导管和小腺泡,
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多。
腺泡
结缔组织 导管 导管和小腺泡
03 活动期乳腺
指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乳腺 ➢ 导管和腺泡增生、腺泡
增大,分泌乳汁;脂肪 组织、结缔组织减少。
妊娠期乳腺
腺泡 导管充满乳汁
哺乳期乳腺
静止期乳腺
哺乳期的乳腺
03 小结
{乳腺
腺泡 导管
结缔组织
{ 静止期乳腺
导管和腺体不发达 腺泡小而少
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极为丰富
{ 活动期乳腺
导管和腺泡增生 腺泡增大并分泌乳汁
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减少

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组织切片彩色图谱大全

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组织切片彩色图谱大全
低乳头状管内癌
扩张的导管内充满实体性癌细胞团,中央区显著变性 坏死。
粉刺型管内癌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乳腺静止期
乳腺活动期
低倍:可见大量的结缔组织,其中夹有少量萎缩的腺泡和导管。 脂肪组织丰富。
高倍:腺泡上皮由单层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构成,腺泡腔内 含有染成红色的乳汁。①小叶间的导管 ②乳腺上皮细胞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天马波波
少见。扩张的导管内充满低小乳头状癌细胞 团突向腔内。
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组织切 片彩色图谱大全
正常乳腺小叶(×40)
乳 腺 小 叶 结 构
乳腺小叶结构
乳头断面 大乳管
大乳管
小叶
大导管
末梢导管
小叶外末梢导管 小叶内末梢导管 末梢导管
正常大导管
腺上皮细胞
正常末梢导管
腺上皮细胞
小葉
TDLU
肌上皮细胞
肌上皮细胞
天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波
静止期乳腺:导管和腺体均不发达,腺泡小而少,脂肪组织和结缔 组织极为丰富
妊娠期和授乳期的乳腺分泌乳汁,称为活动期乳腺。妊娠期在雌激素和孕激 素的作用下,乳腺内小导管和腺泡迅速增生,腺泡增大,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 相应减少。妊娠后期,乳腺在催乳激素作用下,腺泡开始分泌。乳腺为顶浆 分泌腺,第-次分泌给新生儿的乳汁叫初乳(colostrum),与规律性的泌乳相比, 它含有少量脂肪和多量蛋白质,富含抗体。初乳中还常含有吞噬脂滴的巨噬 细胞,称为初乳小体( colostrum corpuscle)。 授乳期乳腺结构与妊娠期乳腺相似,但结缔组织更少,腺体发育更好,腺泡腔 增大,腺泡可处于不同的分泌时期(图19-15),腺上皮形态随分泌周期的时相 不同而异,可呈高柱状、立方形,甚至呈扁平状,腺腔内充满乳汁。

乳房解剖PPT课件

乳房解剖PPT课件
解剖
解剖
淋巴引流
➢ 乳房大部份淋巴腋窝淋巴结 锁骨下淋 巴结
➢ 内侧乳房 肋间淋巴管 胸骨旁淋巴结 ➢ 部份乳房上部淋巴 胸大小肌淋巴结
锁骨下淋巴结
➢ 两侧乳房间皮下交通 ➢ 乳房深淋巴网 腹直肌鞘 肝镰状韧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剖
第一节 急性乳 腺炎
概念
• 乳腺的急 性化脓性炎症, 多发于产后 3~4周。
病情观察
• 生命征 • 肿块与伤口情况 • 血常规 • 细菌学检查
发病机制
• 抵抗力下降 • 乳汁淤积 • 乳头破损 • 细菌入侵
乳汁淤积
• 乳汁分泌过多 • 婴儿吸允不足 • 乳头发育不良
常见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链球菌
健康史
• 乳房发育不良 • 哺乳是否正常 • 乳头破损
身体状况
• 红、肿、热、痛 • 脓肿形成 • 淋巴结肿大 • 感染中毒症状 • 败血症

乳腺正常解剖组胚结构

乳腺正常解剖组胚结构

乳腺正常一、乳腺的大体解剖范围乳腺位于胸前部,内侧达到同侧的胸骨缘,外侧为同侧的腋中线,上缘达到第二肋骨水平,下缘到第六肋骨水平,大部分的乳腺位于胸大肌的表面,小部分乳腺位于前锯肌、腹外斜肌及腹直肌前鞘的表面,有时乳腺可向外上方延伸至腋窝,成为乳腺的尾部,又称为SPenCe 腋尾 (SPence axillary tail),应与腋窝的副乳腺相鉴别,当其内有小叶增生或纤维腺瘤时应与腋窝的肿大淋巴结相鉴别。

ffi 7-2-1正常軌腺踣构示産IiI二、乳房的组织结构1、乳腺是由表面的皮肤、皮下的纤维结缔组织以及乳腺组织共同组成,乳腺组织内又包含着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间质和乳腺的小叶导管系统所组成的实质。

性成熟期未生育女性的乳腺呈圆锥形或半球形,富有弹性,而已生育哺乳的女性及绝经期的女性则有不同程度的下垂,弹性降低。

2、乳腺腺叶:乳腺的本质上是一种复管泡状腺体,10-15个末梢膨大的腺泡、与腺泡相连续的腺泡管及与腺泡管相连接的终末导管共同组成了乳腺小叶,许多的乳腺小叶构成乳腺腺叶,15-20个左右的乳腺腺叶构成乳腺的实质,乳腺腺叶呈放射状排列,腺叶之间无相交通的导管,故在手术时在切开乳腺实质时,应取放射状切口,这样对乳腺腺叶的影响最小。

而男性的乳腺与女性不同之处就是无小叶结构,故男性乳腺癌无小叶癌。

3、乳腺输乳管:乳腺的导管系统是构成乳腺实质的重要结构,是乳腺腺泡分泌乳汁的排出通道,与腺泡直接相通的导管为腺泡管,向外依次为终末导管、分枝导管、输乳管,输乳管在近乳头部与一个梭形膨大相连续,成为乳管壶腹部,或称为输乳窦,后者向外管径出现一个短距离的狭窄部后开口于乳头区。

在临床的乳腺导管镜检查时,上述乳腺导管在乳腺导管镜下不易区分,其中终末导管不能窥见,有时仅能观察到终末导管向分枝导管的开口,我们从乳头开始由浅入深以分枝导管口为标志,将乳腺导管人为地分为大导管、I级、∏级、川级导管等,实际上我们对乳腺内镜下的导管分级标准,分别属于解剖学范畴的输乳管、分枝导管。

乳腺正常解剖组胚结构

乳腺正常解剖组胚结构

乳腺正常令狐采学一、乳腺的大体解剖范围乳腺位于胸前部,内侧达到同侧的胸骨缘,外侧为同侧的腋中线,上缘达到第二肋骨水平,下缘到第六肋骨水平,大部分的乳腺位于胸大肌的表面,小部分乳腺位于前锯肌、腹外斜肌及腹直肌前鞘的表面,有时乳腺可向外上方延伸至腋窝,成为乳腺的尾部,又称为Spence腋尾(spence axillary tail),应与腋窝的副乳腺相鉴别,当其内有小叶增生或纤维腺瘤时应与腋窝的肿大淋巴结相鉴别。

二、乳房的组织结构1、乳腺是由表面的皮肤、皮下的纤维结缔组织以及乳腺组织共同组成,乳腺组织内又包含着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间质和乳腺的小叶导管系统所组成的实质。

性成熟期未生育女性的乳腺呈圆锥形或半球形,富有弹性,而已生育哺乳的女性及绝经期的女性则有不同程度的下垂,弹性降低。

2、乳腺腺叶:乳腺的本质上是一种复管泡状腺体,10-15个末梢膨大的腺泡、与腺泡相连续的腺泡管及与腺泡管相连接的终末导管共同组成了乳腺小叶,许多的乳腺小叶构成乳腺腺叶,15-20个左右的乳腺腺叶构成乳腺的实质,乳腺腺叶呈放射状排列,腺叶之间无相交通的导管,故在手术时在切开乳腺实质时,应取放射状切口,这样对乳腺腺叶的影响最小。

而男性的乳腺与女性不同之处就是无小叶结构,故男性乳腺癌无小叶癌。

3、乳腺输乳管:乳腺的导管系统是构成乳腺实质的重要结构,是乳腺腺泡分泌乳汁的排出通道,与腺泡直接相通的导管为腺泡管,向外依次为终末导管、分枝导管、输乳管,输乳管在近乳头部与一个梭形膨大相连续,成为乳管壶腹部,或称为输乳窦,后者向外管径出现一个短距离的狭窄部后开口于乳头区。

在临床的乳腺导管镜检查时,上述乳腺导管在乳腺导管镜下不易区分,其中终末导管不能窥见,有时仅能观察到终末导管向分枝导管的开口,我们从乳头开始由浅入深以分枝导管口为标志,将乳腺导管人为地分为大导管、Ⅰ级、Ⅱ级、Ⅲ级导管等,实际上我们对乳腺内镜下的导管分级标准,分别属于解剖学范畴的输乳管、分枝导管。

乳腺解剖ppt课件

乳腺解剖ppt课件

axilla. The axilla is rich in both lymphatic channels and lymph nodes.
Interpectoral (Rotter’s) nodes
A small portion of the lymphatic drainage from the inferomedial breast
精选ppt课件
9
The glands of the breast are arranged into collections called lobules. The secretions of the glands of each lobule drain into a tube called a lobular duct. 乳房的腺体结合成小叶. 小叶腺体的分泌物流入小叶管
1.Pectoral or level 1 (inferior to pectoralis minor
attachment) 第一站淋巴结(胸小肌下)
2. Central or level 2 (posterior to pectoralis minor
attachment) 第二站淋巴结(胸小肌后)
The pectoralis major and minor muscles are both surrounded by a layer of fascia referred to as deep fascia. The superficial layer of the deep fascia of the pectoralis major muscl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deep layer of the superficial fascia that surrounds the breast. These two surfaces normally glide over one another allowing a woman‘s breast to move. If anything were to occur that prevented this type of normal motion the breast becomes immobile and is referred to as “fixed”. Specifically, this situation may occur if a cancer grows from the breast into these layers.

乳腺解剖基础ppt

乳腺解剖基础ppt
超声检查具有实时动态的特点,可以观察病灶的 血流情况,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MRI检查
MRI检查即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多参数、多角度成 像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乳房的三维结构和功能信息

输标02入题
MRI检查对于发现微小病灶、评估病变范围和侵犯深 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尤其适用于乳腺癌术后的 复查和保乳治疗患者的评估。
真皮层含有大量的结缔组织、 血管、神经末梢和淋巴管,为 皮肤提供营养和代谢支持。
浅筋膜层
01
浅筋膜层是乳腺的固有筋膜,分 为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
02
脂肪组织为乳腺提供支持和保护 作用,非脂肪组织则包含结缔组 织和弹性纤维,维持乳腺的形态 和弹性。
胸大肌和胸小肌
胸大肌和胸小肌是覆 盖在乳腺下方的肌肉 ,具有运动功能。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组织在结构、数量和形态上发生异常变化,通常表现为乳房胀痛 、肿块等症状。
乳腺增生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乳腺增生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进行确诊,治疗方法包 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炎症,通 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
关注乳房的异常变化
如发现乳房有硬块、皮肤凹陷、乳头溢液或疼痛 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THANK YOU
乳腺癌的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房皮 肤改变、乳头溢液等,晚期可能伴有 腋窝淋巴结肿大、肺转移等症状。
05
乳腺的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乳腺X线检查,也称为乳腺钼靶 摄影,是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通过X线照射乳房, 获取乳房的二维图像。
X线检查可以发现乳房内的肿块 、钙化灶等异常结构,有助于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正常解剖组胚结构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乳腺正常一、乳腺的大体解剖范围乳腺位于胸前部,内侧达到同侧的胸骨缘,外侧为同侧的腋中线,上缘达到第二肋骨水平,下缘到第六肋骨水平,大部分的乳腺位于胸大肌的表面,小部分乳腺位于前锯肌、腹外斜肌及腹直肌前鞘的表面,有时乳腺可向外上方延伸至腋窝,成为乳腺的尾部,又称为Spence腋尾(spenceaxillary tail),应与腋窝的副乳腺相鉴别,当其内有小叶增生或纤维腺瘤时应与腋窝的肿大淋巴结相鉴别。

二、乳房的组织结构1、乳腺是由表面的皮肤、皮下的纤维结缔组织以及乳腺组织共同组成,乳腺组织内又包含着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间质和乳腺的小叶导管系统所组成的实质。

性成熟期未生育女性的乳腺呈圆锥形或半球形,富有弹性,而已生育哺乳的女性及绝经期的女性则有不同程度的下垂,弹性降低。

2、乳腺腺叶:乳腺的本质上是一种复管泡状腺体,10-15个末梢膨大的腺泡、与腺泡相连续的腺泡管及与腺泡管相连接的终末导管共同组成了乳腺小叶,许多的乳腺小叶构成乳腺腺叶,15-20个左右的乳腺腺叶构成乳腺的实质,乳腺腺叶呈放射状排列,腺叶之间无相交通的导管,故在手术时在切开乳腺实质时,应取放射状切口,这样对乳腺腺叶的影响最小。

而男性的乳腺与女性不同之处就是无小叶结构,故男性乳腺癌无小叶癌。

3、乳腺输乳管:乳腺的导管系统是构成乳腺实质的重要结构,是乳腺腺泡分泌乳汁的排出通道,与腺泡直接相通的导管为腺泡管,向外依次为终末导管、分枝导管、输乳管,输乳管在近乳头部与一个梭形膨大相连续,成为乳管壶腹部,或称为输乳窦,后者向外管径出现一个短距离的狭窄部后开口于乳头区。

在临床的乳腺导管镜检查时,上述乳腺导管在乳腺导管镜下不易区分,其中终末导管不能窥见,有时仅能观察到终末导管向分枝导管的开口,我们从乳头开始由浅入深以分枝导管口为标志,将乳腺导管人为地分为大导管、Ⅰ级、Ⅱ级、Ⅲ级导管等,实际上我们对乳腺内镜下的导管分级标准,分别属于解剖学范畴的输乳管、分枝导管。

4、乳头、乳晕:位于乳腺的中央区,乳头是各乳腺腺叶的输乳管开口的汇聚点,故乳头上有约15-20个左右的乳腺导管开口,与乳腺腺叶的排列方式相似,乳管从周围放射状向乳头汇聚,到达乳头下方后转向前进入乳头,乳头、乳晕部的手术若有必要应垂直状切开乳头或放射状切开乳晕,对无病变的导管不应切除或切断。

乳晕部含乳晕腺,常呈小结节状突出于乳晕的表面,部分女性可较明显,其可分泌油脂样物质保护乳头乳晕,此外乳晕还富含皮脂腺、汗腺和毛囊。

5、乳腺分区:临床上人为地以乳头乳晕为中心按水平线和垂直线将乳腺分为外上、外下、内上、内下及乳头乳晕所在的中央区,临床体检时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不应漏掉任何一个区域。

6、乳腺脂肪结缔组织:在乳腺的小叶内,乳腺腺泡及各级导管的基底膜外为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所包绕,这些局限在乳腺小叶内的疏松结缔组织与乳腺实质一样,也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增生复原,在乳腺增生性疾病中往往也伴随增生,该处的纤维细胞与其他部位的纤维细胞有所不同,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纤维细胞可表达一些金属蛋白酶以及芳香化酶等,前者的过渡表达可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而后者可在乳腺原位合成雌激素,从而造成局部的高雌激素微环境,促进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而位于乳腺小叶间纤维组织则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与其他部位的纤维组织相似,其不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可见,乳腺小叶内的腺泡、导管由小叶内纤维组织包绕固定形成立体结构,而小叶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在小叶周围、腺叶周围,固定维系着小叶及腺叶之间的排列,除乳头乳晕外,整个乳腺再被一层皮下脂肪结缔组织所包绕,从而形成锥形或半球形的乳腺外形。

7、乳腺悬韧带:在乳腺组织内,存在着垂直于胸壁的纵向条索状纤维结构,其向表面连接着浅筋膜的浅层,向深面连接着浅筋膜的深层,中间贯穿于乳腺的小叶导管之间,起着固定乳腺结构的作用,成为乳腺的悬韧带,当乳腺癌组织、术后的疤痕组织或外伤引起的脂肪坏死等病变累及悬韧带时,由于悬韧带受到不同程度的牵拉可使病变表面的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酒窝征),在临床体检中应予以注意。

三、乳腺的动脉血供应乳腺的动脉血供主要来源于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穿支等。

胸肩峰动脉多在胸小肌后方起自腋动脉,少部分人起自胸小肌上缘,穿锁胸筋膜或胸小肌后即分出数枝肌支行于胸大小肌之间,除支配胸大小肌外,有乳腺支支配乳腺深面。

胸外侧动脉在胸小肌深面胸肩峰动脉起点的下方起自腋动脉的下壁,向外下紧贴胸壁前锯肌表面、沿胸小肌下缘向下,止于胸小肌的胸壁起点附近后侧,供应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壁肌肉和皮肤以及乳腺外侧部分血供。

在多数患者中,在相当于肩胛下动脉起点上方、胸外侧动脉起点的下方,由腋动脉发出一支动脉,称为乳腺动脉,向内下前方向进入乳腺的外上方,支配该区域的乳腺。

乳腺内侧的血供来源于胸廓内动脉和肋间动脉穿支。

胸廓内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行于肋软骨后方,壁层胸膜前,一般距胸骨缘左右,其在1-4肋间有穿支穿肋间肌、胸大肌后支配乳腺内侧份乳腺组织。

肋间动脉的穿支在2-4肋间较明显,其穿出点位于胸廓内动脉穿出点的外侧约2-3cm左右,支配乳腺胸肌及乳腺,由于其分枝细小,对乳腺的血供意义不大,在乳腺癌根治术时注意结扎之,以免术后出血。

四、乳腺的静脉回流乳腺的静脉回流是乳腺癌血道转移的最重要途径。

在乳腺皮下浅筋膜浅层存在着丰富的乳腺静脉网,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

横向的静脉网汇合向内形成胸廓内静脉穿支,伴随胸廓内动脉穿支穿胸大小肌、肋间肌注入胸廓内静脉,后者与同名动脉伴行。

乳腺的纵向浅静脉向上与颈根部的浅静脉相交通,可注入颈前静脉。

腋静脉的分支包括胸肩峰静脉、胸外侧静脉、乳腺静脉、肩胛下静脉等与同名动脉相伴行,引流乳腺上、外侧的静脉血。

与肋间动脉穿支伴行的为同名静脉,引流乳腺深部的血液回流,向内注入肋间静脉,进而注入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后二者与椎静脉相交通,乳腺癌细胞可经此途径较容易地进入椎静脉系统,从而引起椎骨、颅骨以及盆骨等的转移。

五、乳腺的感觉神经支配肋间神经是乳腺皮肤感觉的主要支配神经,具体为胸3-6肋间神经的前后皮支支配。

肋间神经的后侧支支配乳腺的外侧半,其内侧支支配乳腺的内侧半。

乳腺的外侧的皮肤感觉由肋间神经的后侧支支配,内侧的皮肤感觉由肋间神经的内侧支支配,下部的皮肤感觉,也由肋间神经支配,上部感觉由第3、4颈神经的前皮支支配。

第2肋间神经的外侧支较为粗大,在穿出前锯肌后与臂内侧皮神经相融合形成肋间臂神经,沿腋静脉的下缘行走,支配上臂内侧皮肤的感觉,在乳腺癌手术时可保留该神经,从而避免术后上臂内侧麻木、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必要时也可切除.六、乳腺的淋巴回流(一)乳腺内部的淋巴回流乳腺表面皮肤的淋巴引流与其他部位的皮肤相似,由浅层和深层淋巴管网组成。

浅层的毛细淋巴管网位于真皮乳头下层,无瓣膜;在浅层的深面为深层淋巴管网,含瓣膜,网状结构相对于浅层较疏松,而管径较粗,其在乳头乳晕下方形成相对致密的网状结构,称为乳晕下淋巴管丛。

乳腺内的淋巴管起源于小叶周围,与各级导管相伴行,与乳腺的各级导管结构不同的是淋巴管之间相互吻合成网状,汇集成集合淋巴管,乳腺实质内的淋巴管网与乳晕下淋巴管丛相交通,而乳腺内的集合淋巴管可能伴随深静脉汇入相应的淋巴结。

(二)乳腺外部的淋巴回流乳腺外的淋巴引流区在生理状态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腋淋巴结区和乳内淋巴结区,一般认为约75%的乳腺淋巴液流向腋淋巴结区,而约25%的乳腺淋巴液流向乳内淋巴结区。

但这样的分群对于术后病理科医师在对手术标本进行病检时将遇到腋淋巴结分群的困难,无法在标本上定位外侧群与前群等,故解剖学分群的临床意义受到限制。

从乳腺癌的转移特征以及病理学角度出发的腋窝淋巴结分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乳腺癌临床。

是以胸小肌为标志三分腋淋巴结:胸小肌下缘的所有腋淋巴结属于Ⅰ组或称下群;胸小肌上缘的腋淋巴结属于Ⅲ组或称为上群;胸小肌上下缘之间的淋巴结属于Ⅱ组或中群,包括胸小肌深面和胸大小肌之间的淋巴结。

2.乳内淋巴结乳内淋巴结与腋淋巴结一样,是乳腺癌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乳腺的任何一部分均可引流至此,但以中央和内侧为明显,乳内淋巴结沿胸廓内动静脉排列,其向上通过淋巴干与锁骨上淋巴结相交通,分别注入胸导管(左侧)或右淋巴干(右侧),最终注入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乳内淋巴结向下与肝前上部、膈肌前半及腹直肌上部等淋巴管网相交通。

乳腺的淋巴管伴随着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进入胸内的乳内淋巴结,乳内淋巴结在1-3肋间较为恒定存在,其所处的层次同胸廓内动静脉。

以上为乳腺的主要淋巴液引流途径,其他还存在一些次要的引流途径,只是这些途径在肿瘤的转移中不起太大的作用,但在上述主要的引流途径因肿瘤转移、阻塞情况下,这些次要的乳腺引流途径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征象,应予以注意,他们包括以下几个途径:①锁骨上淋巴结由于锁骨上淋巴结与锁骨下淋巴结、乳内淋巴结相交通,故临床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是乳腺癌术后随访的必查部位,不应遗漏。

②膈下淋巴结乳腺内侧及下部的淋巴管以及乳内淋巴结链通过深筋膜淋巴管、腹直肌筋膜淋巴管均与膈下淋巴结相交通,乳腺癌可通过该途径引发肝脏、腹腔转移。

③肋间后淋巴结该淋巴结位于脊柱旁、肋骨颈附近,当肿瘤侵犯胸壁或乳腺其他淋巴引流途径丧失时,乳腺或胸壁的淋巴液可沿伴随肋间血管穿支的淋巴管入该组淋巴结,最后通过淋巴导管或胸导管与锁骨上淋巴结或注入血道。

④皮下淋巴管网如前所述,乳腺皮肤的淋巴管网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淋巴管网一样,其与周围的皮肤淋巴管网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乳腺皮肤的浅深淋巴管网与乳腺实质内的淋巴管网相交通,当乳腺癌细胞进入乳腺皮肤的淋巴管后可向周围任何部位引流在皮内播散,常见的有同侧乳房表面皮肤内、对侧乳房皮肤、甚至上腹壁、背部、颈部、面部皮肤或皮下转移。

当癌细胞在皮下淋巴管网引起阻塞诱发淋巴水肿时,乳腺的皮肤呈现出橘皮样变,而当皮内或皮下淋巴管内癌细胞引发皮肤的红、肿、热等炎症表现时成为炎性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的腋淋巴结清扫与否争议已久,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似乎是解决了部分问题,所谓的前哨淋巴结是指原发肿瘤区域淋巴引流的第一个淋巴结,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是继发于这一淋巴结是否累及状态的,如果该淋巴结已转移,则其他的腋淋巴结有可能存在癌转移,应行腋淋巴结清扫;反之如果该淋巴结未发现癌细胞转移,除极少数跳跃式淋巴结转移外,其他腋淋巴结有癌转移的可能性极小,而不必行常规的腋淋巴结清扫,随着这方面的临床研究的资料的积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有更明确的结论可供临床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