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分子基础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
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或“四联体”),出现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不同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分裂中将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均分给子细胞,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恢复亲代染色体数,从而保持物种染色体数的恒定。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故在子细胞中只具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正是基因分离律的细胞学基础。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称的位置上可能发生片段交换,也就是父源和母源染色体之间发生遗传物质的交换。这种交换可使染色体上连锁在一起的基因发生重组,这就是染色体上基因连锁和互换的细胞学基础。
由于减数分裂,使每种生物代代都能够保持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结果使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使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
1.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植物繁殖的名词解释

植物繁殖的名词解释

植物繁殖的名词解释植物繁殖是指植物个体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新的个体。

它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保证了植物种群的数量和多样性。

在植物繁殖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名词和概念,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1.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有性繁殖是由两个不同的亲本植株之间的配子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在植物界,有性繁殖是最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产生遗传多样性的后代,从而增强了种群的适应力和生存能力。

有性繁殖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配子形成和受精。

首先,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配子。

然后,两个不同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通过受精卵发育和成长,最终形成新的植株。

2.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无性繁殖是植物不依赖于配子的方式产生新个体。

它可以通过植物体某个部分的增殖,或者体细胞分裂来实现。

无性繁殖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增加种群数量,并且能够保留亲本植株的所有遗传特征。

无性繁殖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分株、扦插、离体培养、冠芽分裂等。

其中,分株是最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它通过将植株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重新长出新的根系和茎叶,从而形成新的个体。

3. 性别系统(Sexual System)性别系统指植物个体上雄蕊(雄性生殖器官)和雌蕊(雌性生殖器官)的分布方式和组织结构。

根据性别系统的不同,植物可以被分为单性植物和双性植物。

单性植物是指同一植株上只有雄蕊或雌蕊,无法自我进行有性繁殖。

而双性植物则同时拥有雄蕊和雌蕊,可以进行自交受精或异交受精。

有些植物还具有两性异花,即同一植株上既有雄蕊又有雌蕊,但它们的雄蕊和雌蕊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有差异。

4. 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又称盖子植物,是植物界的一个重要类群。

它们通过花朵进行繁殖,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陆地植物种类。

被子植物的特点是在花的基部具有子房,子房内有胚珠,经过受精后形成种子。

【备考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82张PPT)

【备考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82张PPT)

(2)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5.受精作用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细胞核)
染色体数目 遗传和变异
旁栏边角
1.(必修2,第25页,“探究·实践”改编)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①非 同源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 ;②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 互换 。
方法突破 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 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情况(以AaBb为例,没有基因突变和互换) 如下图:
分析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1个个体”还是“1个性原细胞”。
2.根据配子中的染色体形态判断配子的来源的方法
两个性细胞染色体完全相同
同一次级性母细胞
同为同一次
两个性细胞染色体“互补”
考向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 3.(2022辽宁沈阳期初)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答案 D 解析 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核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 不变,A项错误;只有发生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才是一个四分体,B项错误; 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C项错误。
根据B项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②和③中各有2条染色体含有32P(分布 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由于细胞①中发生了H和h的互换,而发生互换的染 色单体上不确定是否含有32P,故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可能 相等也可能不相等,C项错误;如果细胞②的H和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且细 胞②中h所在染色体含有32P,则r所在染色体不含有32P,因此形成的细胞④含 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2个,形成的细胞⑤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 由于细胞③的基因型为Hhrr(h为互换的片段),h所在的染色体与其中1个r 所在染色体含有32P(H和另1个r所在染色体不含32P),如果含有32P的2条染 色体不在同一极,则形成的细胞⑥和⑦都含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D项 正确。

细胞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

细胞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

细胞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在生殖过程中,细胞减数分裂是一项关键任务,它能将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从而形成单倍体的生殖细胞。

细胞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分裂过程,分别是减数第一分裂(缩写为Meiosis I)和减数第二分裂(缩写为Meiosis II)。

与有丝分裂不同,细胞减数分裂中的每个阶段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其中涉及到广泛的分子机制和信号调控网络。

本文将介绍细胞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

1. 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减数分裂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机制实现的。

在Meiosis I中,DNA复制产生四条染色体,它们以姊妹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每个染色体内。

接下来的染色体交叉过程破坏了姊妹染色体间的同源性,从而使得每个染色体上的某些部分来自于母亲染色体,而其他部分则来自于父亲染色体。

这种染色体组合方式称为混合式的遗传。

同时,染色体的微管丝附着在染色体上,朝向互补极和极端。

另一方面,Meiosis I过程还包括一系列重要的信号传递事件,包括细胞周期调控、染色体构象、蛋白激酶的活化以及细胞质分离等。

在Meiosis II中,单独的染色体向着两极移动并分离,形成四个单染色体。

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微管丝的高度动态结构,包括微管丝的聚合和分离机制的调节。

此外,Meiosis II还涉及到蛋白翻译、基因表达、细胞信号传递、积累小分子的积累等有关机制。

2. 核酸修饰在减数分裂中的重要性核酸修饰是分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蛋白丝氨酸激酶、蛋白酯酶、磷酸肽酶等一系列关键酶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调控至关重要。

蛋白丝氨酸激酶(MAPK)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分子,可以在减数分裂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Meiosis I中,MAPK调控着两种信号通路,一种是 CDK1 与CD25 的复合物,它与 MAPK 形成互相作用的信号环路,充当了 MAPK 激活剂的角色。

在第一步骤中,MAPK活化CDK1,这个复合物被激活后可以促进两个姊妹染色体内的微管体的连接并在合适的时间将它们分离。

减数分裂知识点

减数分裂知识点

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半。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概念分析:范围:有性生殖生物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2.生殖细胞:是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生殖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产生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早期细胞,特殊体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包括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精原细胞可以由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转化而来。

4.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又称为配子。

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配对联会现象。

(例外的情况:性染色体,X与Y)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是一种过程。

(此时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四分体是联会之后的结果。

四分体的个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两只手,一个手掌掌为一个染色体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子的形成过程包括:间期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又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是独立出来的,并不包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之中。

10.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细胞分化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变形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11.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减数分裂的分子机制及遗传重组的作用

减数分裂的分子机制及遗传重组的作用

减数分裂的分子机制及遗传重组的作用减数分裂是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分裂中特有的一种减数分裂方式,成对染色体将其数量减半,并产生多个独立的单倍体配子。

减数分裂是性繁殖基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是控制基因频率和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机制,也是人工生殖和基因技术研究的基础。

减数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

在减数分裂一中,同源染色体互相配对并重组,形成连锁降解。

减数分裂一还包括抗正应变和交叉互换,它们是保证染色体塑造和分裂的基本过程。

减数分裂二过程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游离的状态下分离,并向两个细胞中分配到一个单染色体。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生成了4个单倍体的配子,它们在基因型和性指标方面产生了重要的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的分子机制与细胞周期下game级别相关,它涉及到一系列分子调节机制。

其中,减数分裂的起始和调整是由于初级的减数分裂诱导因子和各种细胞调节网络调节的。

在一些同源重组的分子级别研究中,一些关键细胞因子的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会引起一些减数分裂的错乱,并导致染色体不平衡和配子遗传性状的异常。

在遗传重组中,基因重组代表的是两父本或亲本来源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同一物种基因匹配。

这种遗传重组是通过减数分裂的分子机制和细胞调节网络而实现的。

它创造了基因新组合的机会,有可能产生部分新的基因类型,通过选择和演化会涌现新的基因优势。

遗传重组有助于保持物种多样性,有时也会导致某些基因频率的改变或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同时,当配对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出现断裂或交换时,就会产生遗传多样性,这是遗传重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遗传重组的作用不只是局限于进化上,它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遗传重组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作物和畜牧品种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研究和识别一些病原体和疾病的遗传基础。

例如,人工诱导同源染色体断掉的重组事件可以通过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染色体序列和基因结构的变化,以便给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遗传重组技术还被广泛用于检测和判断一些环境污染和放射线辐射对基因组或DNA的影响,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有莫大的好处。

生殖生物学的分子基础

生殖生物学的分子基础

生殖生物学的分子基础生殖生物学是研究生殖过程和性别形成的学问,其中包括了细胞分裂、减数分裂、受精、胚胎发育、性别决定等等过程。

而这些过程的发生和调控都有其分子基础,下面将详细探讨一下。

一、细胞分裂的分子调控细胞分裂是生殖生物学中最基本的一步,同时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经典问题之一。

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这两种分裂方式的分子机制略有不同。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无丝分裂,都需要一些关键蛋白质的作用,比如说一些与染色体结构密切相关的蛋白,以及一些激素、信号分子等等。

同时还需要一些分子机器的活动,比如说中心粒、微管网络、中心柱等等。

这些分子活动的调控相当复杂,涉及的信号通路和基因转录调控机制也是非常细致的。

二、减数分裂和配子形成的分子调控减数分裂是产生配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二倍体细胞分裂成四个单倍体的细胞。

减数分裂分为两个阶段: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

减数分裂I是较为复杂的一个阶段,它涉及到染色体的交换、同源染色体的排列分离等等过程。

这些过程都需要一些特殊的蛋白质、RNA分子以及信号通路的调控。

减数分裂II则相对简单,这个过程跟有丝分裂的一个阶段差不多了。

减数分裂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产生配子的过程。

配子中包含的基因是非常关键的,它们对下一代的遗传特征具有决定性影响。

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分子调控非常重要。

三、受精过程的分子基础受精是配子结合的过程。

在哺乳动物中,雄性生殖细胞是精子,雌性生殖细胞是卵子。

卵子被精子受精后,就形成了受精卵,这是下一代的起始。

受精过程不仅涉及到配子的结合,还涉及了许多其他的分子调控机制。

比如说受精液中含有许多有意义的蛋白质和小分子物质,它们对受精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受精本身也需要一系列的信号通路进行调控和控制,这些通路涉及到很多关键蛋白质、蛋白酶、小分子物质等等。

四、胚胎发育过程的分子调控胚胎发育过程是下一代形成的重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受精卵不断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高一数学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一数学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一数学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基本概念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有性生殖器官、卵巢、睾丸、精巢;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卵)细胞、精子、极体;联会、四分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受精作用(二)知识网络(三)疑难解析减数分裂只有实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才有实行减数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

具有原始生殖细胞(性原细胞)的器官称为生殖腺,雌性动物是卵巢,雄性动物是睾丸。

减数分裂是一种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2次的分裂方式,分裂的结果是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性原细胞(或体细胞)减少了一半。

对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染色体的复制时间在性原细胞发育成性母细胞的过程中,即在同源染色体联会之前早就已经复制完成了;二是联会发生在染色体缩短变粗的早期,发生联会的过程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所以教材中的减数分裂图解表示联会的图中一个染色体中未画出2条染色单体;三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目的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要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还要发生交叉互换,这是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四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实现染色单体彼此分开,所以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未变,但DNA分子数减少一半;五是第二次分裂程的次级性母细胞的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但与有丝分裂过程不同的是一般已不存有同源染色体。

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重点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

①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比较: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自始至终存有着同源染色体,而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有同源染色体。

区分同源染色体的依据在高中生物阶段有两点:一是染色体的大小,同源染色体一般形成和大小相似或相同;二是着丝点位置,着丝点的位置有端着丝点,也有中间着丝点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应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分子基础首席科学家:孙青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起止年限:2012.1至2016.8依托部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自然流产、不孕不育、出生缺陷和辅助生殖成功率低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卵子质量下降,而减数分裂异常是造成卵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减数分裂异常的原因迄今还远未阐明。

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减数分裂过程如何受到精确调节进而决定雌性生殖细胞的质量?主要分解为如下三个具体问题加以解决:1)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是如何起始的? 2)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如何受到调节的?3)遗传物质如何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维持稳定?(二)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我们将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卵母细胞生长起始调节机制1)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启动的关键调控元件及调节途径;2)表观遗传修饰在减数分裂启动过程中的作用;3)卵泡形成及卵母细胞生长起始的分子机制。

2、卵母细胞减数分裂DNA断裂、修复与重组的分子基础1)DNA断裂、修复与重组的分子基础及在卵母细胞命运、卵泡形成和染色体数目稳定等方面的作用;2)卵母细胞减数分裂DNA修复途径选择、重组位点定位和重组频率的分子基础和机制;3)DNA断裂修复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交互对话和转换的分子机制。

3、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调控机制1)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调控新机制的发掘;2)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基因调控网络;3)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的交叉对话在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中的作用。

4、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精确分离调节1)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正确分离的纺锤体检验点调节;2)染色体交叉和粘合与染色体正确分离间的关系;3)卵子老化非整倍性增加与纺锤体检验点及染色体粘合之间的关系。

二、预期目标(一)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本项目以阐明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调控机理为目标,通过对控制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起始、卵母细胞生长起始、DNA断裂和重组修复、减数分裂阻滞和恢复以及两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精确分离关键基因/蛋白的研究,探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正确有序发生的分子基础,为卵子发生异常相关疾病的诊治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该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完善我国在卵子发生尤其是减数分裂调控研究的现代化系统研究平台,培育和造就一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在国内具有引领作用的优秀中青年研究人才,发展成为该领域国际领先行列的研究团队,并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五年预期目标1) 利用原始生殖细胞、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特异基因敲除技术,发现3-5个在减数分裂启动、原始卵泡形成和卵泡募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蛋白,并阐明其调节机制;2) 阐明决定卵母细胞DNA同源重组修复位点和频率的分子机制及在卵母细胞命运和染色体数目稳定等方面的作用;3)通过离体和在体研究手段解析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和恢复分子机制;4)阐明控制卵母细胞(包括人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分离机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卵子质量,防止或降低非整倍性卵子产生提供理论基础;5)争取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6-8篇论文,在生命科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刊物或生殖生物学领域一流刊物发表论文50-80篇,申请专利4-6项;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科研队伍,培养博士研究生约50-6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15名左右。

三、研究方案(一)学术思路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

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和卵子质量下降是导致不孕不育及出生缺陷等诸多生殖相关疾病最主要的内在因素,因而减数分裂的精确调控是保证卵子正常发生和维持女性生殖健康的关键环节。

因此,本项目针对“减数分裂过程如何受到精确调节进而决定雌性生殖细胞的质量”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减数分裂进程为主线,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起始、阻滞与恢复以及遗传物质稳定性维持机制等方面,研究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调控的分子基础,以期阐明确保卵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各核心事件依序精确发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减少由于减数分裂异常而引发的不孕不育、自发流产和出生缺陷提供新的靶点,并为辅助生殖技术的完善提供技术保障(图1)。

图1,学术思路示意图(二)技术途径本项目以小鼠和果蝇为主要材料,利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手段,围绕着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减数分裂起始、卵泡募集、减数分裂重组修复、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纺锤体检验点和染色体精确分离等,在已有的前期工作基础上,发挥各自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各课题间既有侧重点又有交叉,从离体和在体两个层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物世代间在遗传、进化和多样性方面的分子基础,为人类生殖和发育相关疾病诊治提供分子靶标及理论支持。

主要研究路线见图2。

图2,项目总体技术路线图(三)创新点与特色1、科学问题的前沿性:本项目以我国人类生殖健康的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凝练研究目标,集中开展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关键调控分子研究,发掘鉴定一系列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起始、卵泡募集、重组修复、阻滞恢复和染色体精确分离相关的基因/蛋白,这不仅对于我们加深对减数分裂调控这一基本生物学现象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能为改善人类的生殖健康开辟新的途径。

2、研究方法的先进性:本课题组既有成熟的分子及细胞水平研究平台,也有独特的卵母细胞研究平台,是国际上少数几个具有卵母细胞/卵巢过表达技术、RNAi技术、突变mRNA、Morpholino和抗体注射技术以及各种表型分析技术的实验室之一。

此外,研究团队拥有完善的蛋白组和转录组分子技术,还建立了高度特异性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使我们不仅在细胞及分子水平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调控进行研究,而且还可以利用动物模型明确它们在生理状态下的功能,从而可以为人类生殖和发育相关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分子靶标以及理论支持。

3、研究体系的独特性:本项目具备独特的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生体系、卵巢体外培养及RNA干扰体系和卵泡体外重组体系,可采用卵母细胞特异性基因剔除技术(ZP3-Cre、GDF9-Cre),结合活细胞观察等技术研究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调控机制。

本项目组还具备原始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剔除小鼠模型(TNAP-Cre、Vasa-Cre)和高度特异性的卵泡颗粒细胞基因敲除小鼠模型(Cyp19-Cre、Amhr2-Cre)。

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基因剔除小鼠、Flox小鼠以及果蝇在体基因敲除等30多种模型。

利用这些实验动物模型,将对阐述常规实验无法进行研究的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还将探讨人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分离是否受到检验点调节,因而可以直接分析人卵母细胞随年龄增加染色体分离异常升高的原因。

(四)可行性分析1、研究队伍方面本项目所汇集的研究队伍包含了国内从事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研究的最具活力的科学家,包括长期从事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研究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青原),2009年从美国NIH全职回国工作的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卫、李磊),2010年从美国贝勒医学院和Anderson癌症中心全职回国工作的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范衡宇、黄俊),2010年刚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nce、Cell论文的年轻教授(张美佳、夏来新),长期在国内从事卵母细胞分化和成熟研究的教授(谭景和、沈伟),以及减数分裂研究领域和人类辅助生殖领域国际知名的兼职科学家(HOWARD COOKE、杨树标)。

该团队成员包括具有丰富积累、长期从事卵母细胞和减数分裂研究的科学家,更多的是最近几年本领域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2、研究基础方面主持人孙青原研究员、参加人HOWARD COOKE与谭景和教授在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领域已有几十年的研究经历,在国内、外生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杨树标教授长期从事人类辅助生殖研究,具备人类卵母细胞研究很好的基础和平台。

范衡宇教授和张美佳教授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杂志发表有关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卵母细胞成熟和排卵调节机制的论文;夏来新博士2010年以第一作者在Cell杂志发表有关生殖细胞命运决定的论文。

李磊研究员最近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Developmental Cell、Development 等领域知名期刊发表有关卵母细胞母源因子调控早期胚胎发育的论文。

沈伟教授是国际上为数不多可以把有丝分裂卵原细胞体外培养为减数分裂卵母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卵母细胞在长达几十年(人类)的减数分裂停滞中DNA损伤修复的机会很多,黄俊教授近年来在DNA重组、损伤和修复领域发表了一系列第一作者论文,回国后已经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他在DNA重组、损伤和修复领域的专长,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研究可形成交叉优势。

李卫研究员在蛋白泛素化及降解方面以第一作者在Nature、PNAS、Plos Genetics等杂志发表论文,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各关键环节的调节都与蛋白泛素化及蛋白降解有关,可以发挥交叉优势。

3、研究平台方面项目组包括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生殖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动物生殖与育种重点实验室等。

实验室装备先进,具备课题实施需要的所有大型仪器,建立了保证实验开展所需要的下述技术平台。

1)活细胞工作站,可用于长时间地追踪观察细胞分裂、增殖和染色体分离过程以及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间的相互作用;2) 小鼠卵原细胞向卵母细胞转化的体外体系及卵泡体外重组体系;3)体外培养卵巢的RNA干扰体系;4)减数分裂进程、DNA断裂修复、联会复合体形成和同源重组的检测平台;5)离体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研究平台,可以通过过表达、RNAi、Morpholino和抗体注射等技术研究特定基因或蛋白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6)基于Cre/loxp系统的小鼠特异条件性基因敲除平台,可用于小鼠原始生殖细胞、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相关基因的特异性敲除。

总之,该团队是结构合理的、以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优秀科研团队,掌握并拥有实验涉及的所有先进技术和技术平台,能确保研究方案的顺利实施,并有能力做出国际前沿水平的工作。

(五)、课题设置围绕我们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达到的研究目标,本项目设置了4个课题:1. 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卵母细胞生长起始调节机制;2.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DNA断裂、修复与重组的分子基础;3.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与恢复的控制机制;4.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精确分离的调节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