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颗粒的配方标准

合集下载

天麻钩藤颗粒功能主治有哪些

天麻钩藤颗粒功能主治有哪些

天麻钩藤颗粒功能主治有哪些
经常会有些人一段时间头疼,脾气也变得容易暴躁,心情非常焦躁,动不动就不顺心,容易口干舌燥,晚上睡眠也不好,动不动就失眠多梦,对于这种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可以吃一些天麻钩藤颗粒药物,此药主要是针对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症状者,主要有清热安神功效。

★药品类型
处方药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颗粒;味微苦、微甜,或苦(无蔗糖)。

主要功效
平肝熄风,清热安神。

适用病症
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高血压见上述证侯者。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一袋(5g),一日3次,或遵医嘱。

★药性分析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息风之效,用以为君。


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不致偏亢,是为臣药。

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能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共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息风,清热安神之功。

天麻钩藤颗粒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肝熄风,清热安神。

用于肝阳上亢,高血压等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天麻钩藤颗粒对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疗效。

用于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正常失眠,有清热安神的效果。

建议不要长时间服用同一种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换用另一种药物。

因为同一种药物,如果服用时间过长,多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贮藏方法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天麻钩藤汤_卫生总微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天麻钩藤汤_卫生总微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天麻钩藤汤_卫生总微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天麻钩藤汤_卫生总微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4)1.1.组成:钩藤3分,天麻半两,蝉蜕(去土)半两,防风(去芦叉枝,切)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僵蚕(去丝嘴,炒黄)半两,蝎尾(去毒,炒)半两,甘草(炙)1分,芎䓖1分,麝香1钱(研)。

(4)1.2.功效:因吐利,脾胃虚而生风,变慢惊。

(4)1.3.来源:《卫生总微》卷五。

(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2.相似度82%:小钓藤饮 (5)2.1.组成:钩藤3钱,蝉蜕10个,防风2钱,人参2钱,麻黄2钱,僵蚕3钱,天麻3钱,全蝎3钱(去毒),甘草3钱,川芎3钱,麝香少许。

(5)2.2.原方对照:钩藤3分,天麻半两,蝉蜕(去土)半两,防风(去芦叉枝,切)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僵蚕(去丝嘴,炒黄)半两,蝎尾(去毒,炒)半两,甘草(炙)1分,芎䓖1分,麝香1钱(研)。

.. 5 2.3.加:全蝎、川芎 (5)2.4.减:蝎尾、芎䓖 (5)2.5.功效:小儿吐利,脾胃虚风慢惊。

(5)2.6.来源:《得效》卷十一。

(5)3.相似度73%:钩藤饮子 (5)3.1.组成:钩藤3分,蝉壳半两,防风(去芦头,切)半两,人参(去芦头,切)半两,麻黄(去节,秤)半两,白僵蚕(炒黄)半两,天麻半两,蝎尾(去毒,炒)半两,甘草(炙)1分,川芎1分,麝香1分(别研入)。

(5)3.2.原方对照:钩藤3分,天麻半两,蝉蜕(去土)半两,防风(去芦叉枝,切)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僵蚕(去丝嘴,炒黄)半两,蝎尾(去毒,炒)半两,甘草(炙)1分,芎䓖1分,麝香1钱(研)。

.. 5 3.3.加:蝉壳、白僵蚕、川芎 (5)3.4.减:蝉蜕、僵蚕、芎䓖 (5)3.5.功效:吐利,脾胃虚风慢惊。

(6)3.6.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天麻钩藤饮方歌方解,方剂组成是什么

天麻钩藤饮方歌方解,方剂组成是什么

天麻钩藤饮方歌方解,方剂组成是什么
天麻钩藤饮方歌是天麻钩藤益母桑,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良。

天麻作用是息风止痉,平肝,通络,钩藤的作用是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方剂组成有天麻钩藤石决明等。

方解:天麻钩藤饮药方中,天麻、钩藤、生石决明这三味是主药。

方中又以杜仲、寄生滋补肝肾,可使肝阳得以潜藏、不再浮越。

黄芩、栀子清热降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

茯苓、夜交藤安神定志,为方中佐药,以解失眠多梦之症。

益母草活血利水(使体内血脉通畅,促进水液循环),牛膝引药下行,与寄生、杜仲配伍可以加强筋骨、补肝肾的作用。

诸药合用,以平肝息风(调节肝的功能来祛除内风)治标为主。

组成:由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盐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茯苓组成。

以上是天麻钩藤饮的方歌方解及组成,日常需注意饮食的清淡,慎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饮酒或服用含有酒精类的饮料,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该药物。

三症必备才可用天麻钩藤饮,屡用屡效!(附经验方汇总)

三症必备才可用天麻钩藤饮,屡用屡效!(附经验方汇总)

三症必备才可用天麻钩藤饮,屡用屡效!(附经验方汇总)导读对于中医医生来说,临床中肯定有这种困惑:按教材开的方子怎么不起作用?刘保和教授告诉你:没有抓住每一个方子的主症!今天就通过天麻钩藤饮抛砖引玉,看一下刘老如何抓主症。

文末附刘老抓主症方汇总。

本文系青橘医话整理抓主症什么是主症?顾名思义,主就是主要的意思,在病人的所有症状当中,要把它提炼出来,找出它最主要、最重要的症状。

一到三个,绝对不能超过三个!我们每个人长期临床都知道,为什么开这个方子?因为抓住了一个主症。

举例说:补中益气汤和归脾汤怎么分辨?饿的时候心里空、胃有下坠感这是补中益气汤;饿的时候胃里空、有心慌的感觉是归脾汤。

主症为什么不能超过三个呢?因为我们辨证辨的是什么呢?辨的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因一个、病位一个、病性一个就足够了,不能再超过三个。

主症是病人感觉最痛苦的吗?恰恰相反,病人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恰恰不是主症,他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是标不是本。

比如这个人头疼,头痛剧烈它是主症吗?它不是,如果我们医生检查,他绕脐痛、多日不大便、脉沉实有力这才是主症。

因为这个才代表他的疾病本质,头痛剧烈那是标不是本。

因此我这里所说的主症,是指体现疾病本质的症状。

所以你抓住了这个,你用大承气一泻,头痛好了,所以头痛不是主症。

天麻钩藤饮:三大主症王氏熄风和阳法所选用的羚羊、丹皮、甘菊、钩钩、决明、白蒺藜等品,只适用于“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的症状。

而临床常见疾病远较此证为复杂,应当掌握更多方剂以备应用。

就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而言,常用方有羚羊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建瓴汤、滋生青阳汤、羚羊角汤等。

笔者临床体会,疗效最好、适用范围最广、最容易掌握的方剂就是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首载于《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出版于1956年,是现代方剂。

本方由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夜交藤、朱茯神、益母草、杜仲、桑寄生、川牛膝组成。

教材中多把本方的病机和功用认识为:病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火。

天麻钩藤颗粒的配方标准

天麻钩藤颗粒的配方标准

天麻钩藤颗粒的配方标准天麻钩藤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配方,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它是由多种中药材组成的,每种药材的比例和用量都有一定的标准。

下面是天麻钩藤颗粒的配方标准:1. 天麻(Radix Gastrodiae):天麻是天然的神经保护剂,具有镇静、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天麻的用量一般为20克。

2. 钩藤(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钩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作用。

钩藤的用量一般为30克。

3. 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药材,具有活血调经、养血安神的作用。

当归的用量一般为15克。

4. 川芎(Rhizoma Chuanxiong):川芎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材,具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

川芎的用量一般为15克。

5. 桃仁(Semen Persicae):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作用。

桃仁的用量一般为10克。

6. 甘草(Radix Glycyrrhizae):甘草具有调和药性、增加药效的作用。

甘草的用量一般为5克。

以上是天麻钩藤颗粒的配方标准,每种药材的比例和用量都经过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验证,能够发挥最好的药效。

在制备天麻钩藤颗粒时,首先将以上药材按照标准比例混合均匀,然后进行研磨和制粒,最后包装成颗粒剂型供患者使用。

天麻钩藤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但在使用时还是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指导。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天麻钩藤颗粒是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的中药制剂。

它由多种中药材组成,每种药材的比例和用量都有一定的标准。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指导,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药效。

高血压古今名方:天麻与钩藤

高血压古今名方:天麻与钩藤

高血压古今名方:天麻与钩藤配对应用】天麻、钩藤均有平肝熄风之功。

天麻甘平柔润,长于养液平肝熄风,因熄风止痉力较强,历来视为治晕要药。

尤宜于虚风内动、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四肢麻木、抽搐等。

钩藤甘微寒,长于清肝热、熄肝风,宜于肝热肝风而致的惊痫抽搐等。

二药相须配对,平肝熄风之力倍增。

二者配伍,可用于: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之头痛、眩晕、眼黑、手足麻木。

中风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小儿惊风、癫痫而见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烦躁不安等。

【用法用量】天麻10克,钩藤10~15克。

【应用禁忌】无风热及实热者慎用。

钩藤之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被破坏,故不宜久煎。

【古今名方举例】1、天麻钩藤饮组成:明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黄芩各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头痛,眩晕,失眠。

用法:水煎服。

2、王氏降压方组成:天麻、菊花、生山栀、柏子仁各10克,钩藤20克,决明子、川牛膝、刺蒺藜各12克,夏枯草、夜交藤各15克,生大黄5克(后下),生甘草3克。

功效:平肝潜阳,宁心安神。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

临床运用:水煎服,每日1剂。

3、熄风降压方组成:天麻,钩藤,槐花,菊花,羚羊角,水牛角等。

功效:熄风降压。

主治:高血压。

临床运用:适用于肝风内动,眩晕面赤,烦躁不宁,夜卧不安者。

4、杜寄决明益母方组成:天麻、钩藤(后下)、菊花、夏枯草各10克,杜仲、桑寄生、川怀牛膝、丹参各15克,石决明(先煎)、益母草各30克。

功效:平肝潜阳,活血化瘀。

主治:高血病。

临床运用:每日1剂,水煎服。

肝火亢盛,加山栀、黄芩各10克;阴虚阳亢,加枸杞子、熟地黄各15克;阴阳两虚,加淫羊藿、仙茅各10克。

5、二参降压汤组成:天麻10克,钩藤20克(后下),生牡蛎30克,怀牛膝15克,桑椹30克,白芍30克,玄参15克,珍珠母30克,丹参30克,麦冬20克。

天麻钩藤饮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天麻钩藤饮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天麻钩藤饮主要治疗哪些疾病?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有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益母草等名贵中草药合制而成,最初在治疗肝脏部位偏亢、头痛严重眩晕厉害,失眠过程中伴有抽搐,半身不遂等方面有不错的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天麻钩藤饮在治疗其他疾病方面同样显现出了明显的效果,比如高血压、高血压引起的脑病、脑溢血、高热惊厥、后天癫痫症等,这些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天麻钩藤饮进行服用,坚持一段时间会有特别明显的效果。

★一、天麻钩藤饮方解本方证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以致头部疼痛,眩晕;肝阳偏亢,影响神志,故夜寐多梦,甚至失眠。

治宜平肝熄风为主,配合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熄风之效,用以为君。

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不致偏亢,是为臣药。

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能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俱为佐使药。

★二、天麻钩藤饮药理作用①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药学通报》(1963,1:25):实验结果表明:天麻钩藤饮对二氧化碳吸入反应、血清胆硷酯酶活性、尿中17羟类固醇排出量和肾血流量没有显著影响,其降压作用与这几项指标的生理功能无关。

其降压机理可能是影响其他生理功能作用所致。

②降压与调节高级神经活动《中医药研究参考》(1975,9:25):本方200%水煎剂能降低高血压狗和大白鼠的血压;对血压正常的动物则无明显变化。

当高血压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时,本方可改善皮层的功能状态,出现阳性条件反射量增加,分化抑制加强,力的关系改变;当动物的皮层功能状态正常时,本方对高级神经活动没有明显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既有降压作用,又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作用。

这为本方用于某些类型高血压的疗效提供了一些药理理论基础。

★三、天麻钩藤饮方剂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抽搐,半身不遂。

现用于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溢血,高热惊厥,癫痫,美尼尔氏病,神经官能症等。

头痛,晕眩,失眠。

常用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处方药)阴阳解析

常用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处方药)阴阳解析

常用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处方药)阴阳解析天麻钩藤颗粒(处方药)阴阳解析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盐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茯苓。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热安神。

用于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

用法用量:颗粒:每袋5g(无蔗糖)、10g。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解析:阳性药:杜仲平性药:天麻、怀牛膝、桑寄生、夜交藤、茯苓阴性药:钩藤、决明子、栀子、黄芩、益母草君药:天麻、钩藤杜仲:甘,温。

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天麻:甘,平。

归肝经。

熄风止痉,平抑肝阳。

怀牛膝:苦、酸,平。

归肝、肾经。

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桑寄生:苦、甘,平。

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夜交藤:甘,平。

归心、肝经。

安神养血、祛风通络。

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钩藤:甘,微寒。

归肝、心包经。

熄风止痉,清热平肝。

决明子:甘、苦,微寒。

归大肠经。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栀子: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益母草:辛、苦、微寒。

归心、肝、膀胱经。

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阴性药物多,阳性药物少,以阴性药物为主,针对热证;君药药物功效以平肝熄风为主,针对实多虚少;少阳阳明并病。

方剂中,天麻、钩藤、夜交藤,平肝熄风;决明子、栀子、黄芩,清热利湿;桑寄生、杜仲、怀牛膝,补益肝肾;益母草,活血凉血;茯苓,健脾渗湿。

诸药合用以清肝熄风为主,补益肝肾为辅,兼顾活血凉血、健脾渗湿。

适用于内热生风,肝阳上亢,肝肾虚弱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钩藤颗粒的配方标准
天麻钩藤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颗粒剂,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癫痫、痰多、失眠等症状。

它是由天麻、钩藤等中草药制成的,具有清热祛风、镇静安神的功效。

为了确保天麻钩藤颗粒的质量和疗效,制定了一系列的配方标准。

一、原料选择:
1. 天麻:应选择质地坚实、色泽黄白、气味芳香的优质天麻。

2. 钩藤:应选择无虫蛀、无霉变、色泽鲜亮的优质钩藤。

3. 辅料:如糊精、淀粉等辅料应选择无异味、无杂质的优质品。

二、配方比例:
1. 天麻与钩藤的比例为1:1。

2. 辅料的加入比例为总重量的10%。

三、制备方法:
1. 将天麻和钩藤分别洗净,晾干备用。

2. 将天麻和钩藤分别研磨成细末。

3. 将细末过筛,去除杂质。

4. 将天麻和钩藤的细末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5. 将混合均匀的药材加入辅料中,再次混合均匀。

6. 将混合均匀的药材加入制药机中,进行颗粒化处理。

7. 将颗粒化的药材进行干燥处理,直至水分含量符合标准。

8. 进行包装封存,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四、质量控制:
1. 天麻钩藤颗粒的外观应为黄白色颗粒,无异味。

2. 颗粒的含水量应符合标准要求。

3. 颗粒的颗粒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4. 颗粒的溶解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5. 颗粒的微生物限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6. 颗粒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标准要求。

五、贮存要求:
1. 天麻钩藤颗粒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颗粒应存放在密封容器中,以防潮湿和污染。

六、使用方法:
1. 成人每次口服10克,一日3次。

2. 儿童每次口服5克,一日3次。

3. 患者可根据病情适量调整剂量。

七、注意事项:
1.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2.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以上就是天麻钩藤颗粒的配方标准,通过严格按照这些标准生产制作,可以保证天麻钩藤颗粒的质量和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